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走进四大名著——五年级古典文学知识拓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大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
2、学习、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爱好。
教学重点:学习交流阅读读方法,学习、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四大著作者简介及节选内容。
3、布置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师:我们班里同学特别爱看课外书,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说说你都看过哪些课外书?(交流)同学们看的课外书可真不少!2、师出示“四大名著”,问同学看过的请举手?没有多少,看来我们对这四部书了解甚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四大名著。
板书课题:走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二、认识作者,了解内容。
1、那么这四部书的作者分别都是谁呢?同学们已读了相关的材料,下面考一考大家。
媒体出示:《红楼梦》吴承恩《三国演义》施耐奄《水浒传》罗贯中《西游记》曹雪芹2、师简要介绍作者。
3、在这四部名著中,《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最高,这部书主要写了什么,你知道吗?4、请说说这部书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5、媒体出示相应的人物图片,让同学们猜一猜是谁?6、在这些人物当中,你最想了解谁的故事?师小结:《红楼梦》里的故事很精彩,请同学们课外多读一读。
7、交流其他几部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8、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你最佩服哪个人物?你最想读哪本书?三、交流方法、培养习惯我们了解了这四部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那么同学们一定特别想找这四部名著来读一读。
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读?1、你读课外书在什么时候?给你一本课外书,你是怎样读书的?有什么好方法?交流2、总结:A、“囫囵吞枣”式——速读B、“细嚼慢咽”式——精读(1)不动笔墨不读书:①圈点勾划;②写批注;③做摘录;④列提纲;⑤写心得(2)断章取篇来细读C、“如牛反刍”——品读D、对比阅读3、断章取篇,熟悉精读方法。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古典名著之旅”一一大单元整体备课单元解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古典名著之旅”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接触中国古典文化,激发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初步学习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设置了“古典名著之旅”单元,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这四篇文章分别选自或改编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同时,精心设计了开放、活泼的助学系统和练习系统,引导学生走进古典名著,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
一、一册课程标准:看课标年段要求“课标”对于阅读是这样要求的:“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从教材编写体系来看,小学阶段对于学生阅读的要求和方法指导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从普通的写人叙事文章过渡到小说文体的学习,从记叙文、说明文过渡到散文小说的阅读,从中国文学到外国文学以及从小说节选到整篇小说的涉猎,均可看出这一编排特点。
同时也能看出五年级上册学生已掌握了“提高阅读速度”“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等阅读方法,六年级上册则安排了小说单元,让学生明白读小说应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的形象。
三、一个双线组元:看主题与单元要素(一)单元主题:古典名著之旅“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
”篇章页中这如同古典诗歌一般凝练的语言道出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魅力,读者阅读时要获取的核心要义也同样融在了这四句话中。
本单元,我们将带领学生开启“古典名著之旅”,一起领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风采和神韵,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通过四篇文章的阅读,开启经典的阅读之旅,进而从一篇文章走向整本书的阅读,从改写的现代文阅读走向原著阅读。
(二)语文要素1.纵观整体,精准定位语文要素的单元目标。
2.分层落实,循序凸显语文要素的课文定位(2)循序渗透名著读法3.灵活推进,搭建多样且可操作的学习支架①勾连前文,据词猜意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时,会遇到很多生僻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整组教学设计目录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材简介2“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单元导读教学设计3第18《将相和》第一时教学设计第18《将相和》第二时教学设计9第19《草船借箭》第一时教学设计11第19《草船借箭》第二时教学设计14第20《景阳冈》教学设计17第21《猴王出世》教学设计21“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单元总结设计24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材简介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学篇。
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
4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本组4篇在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
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
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
本组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
名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仅通过一组教材的学习和阅读几篇,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名著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整组教学设计目录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材简介 (2)“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3)第18课《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5)第18课《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第19课《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1)第19课《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4)第20课《景阳冈》教学设计 (18)第21课《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23)“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单元总结课设计 (26)温州市瓯海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第四期研修班第一组二〇〇九年四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材简介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
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
4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本组4篇课文在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
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
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
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走进《西游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本课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二回“三打白骨精”。
该章节内容精彩纷呈,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展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艰辛历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古典名著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西游记》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古典小说,其中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较为复杂,学生需要进一步挖掘作品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此外,学生对孙悟空、猪八戒等角色的喜爱程度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文本,感受名著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游记》第三十二回“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特点,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西游记》第三十二回“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特点,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2.教学难点:分析孙悟空、猪八戒等角色在故事中的表现,以及作者通过这些角色所传达的寓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孙悟空的卡通形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顾《西游记》的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孙悟空、猪八戒等角色在故事中的表现,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走进四大名著——五年级古典文学知识拓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大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
2、学习、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爱好。
教学重点:学习交流阅读读方法,学习、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四大著作者简介及节选内容。
3、布置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师:我们班里同学特别爱看课外书,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说说你都看过哪些课外书?(交流)同学们看的课外书可真不少!2、师出示“四大名著”,问同学看过的请举手?没有多少,看来我们对这四部书了解甚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四大名著。
板书课题:走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二、认识作者,了解内容。
1、那么这四部书的作者分别都是谁呢?同学们已读了相关的材料,下面考一考大家。
媒体出示:《红楼梦》吴承恩《三国演义》施耐奄《水浒传》罗贯中《西游记》曹雪芹2、师简要介绍作者。
3、在这四部名著中,《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最高,这部书主要写了什么,你知道吗?4、请说说这部书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5、媒体出示相应的人物图片,让同学们猜一猜是谁?6、在这些人物当中,你最想了解谁的故事?师小结:《红楼梦》里的故事很精彩,请同学们课外多读一读。
7、交流其他几部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8、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你最佩服哪个人物?你最想读哪本书?三、交流方法、培养习惯我们了解了这四部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那么同学们一定特别想找这四部名著来读一读。
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读?1、你读课外书在什么时候?给你一本课外书,你是怎样读书的?有什么好方法?交流2、总结:A、“囫囵吞枣”式——速读B、“细嚼慢咽”式——精读(1)不动笔墨不读书:①圈点勾划;②写批注;③做摘录;④列提纲;⑤写心得(2)断章取篇来细读C、“如牛反刍”——品读D、对比阅读3、断章取篇,熟悉精读方法。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读课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执教:刘娟
教学目标
1.交流已有知识储备,激发学习本组课文的兴趣。
2.初步浏览本组课文,了解本组课文的大致内容、出处和主要人物,明确学习本组课文的基本要求。
3.能按照自己的阅读起点,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划。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2.分享同步阅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学习内容,制定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校园读书的照片
2、师生交流:自己看过的书
二、浏览导语,明确重点
1.快速默读导语,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学生汇报,板书课题)
2、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单元学习内容
游戏:看图猜课题
3、再读导读,找关键词句概括学习要求
(1)理解主要内容
(2)感受人物形象
(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4.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择一篇大家一致认为比较感兴趣的课文,完成单元导读卡
5.交流。
(每课交流1-2个,简单互动,提示学生整体上去把握。
)
三、课堂总结
1、我们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教师总结。
板书: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读看演。
走进名著——《红楼梦》导学教案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三合小学时广林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把握文章隐晦文字下所蕴涵的作者创作的深意。
教学重点:人物在小说中的经历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隐晦文字下所蕴涵的作者创作的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快放暑假了,向同学们推荐《红楼梦》这部名著,我想通过这节课,带领大家走进名著,在《红楼梦》阅读上给大家一些指导。
二、问卷调查你读过《红楼梦》的原著吗?通过刚才的问卷调查,我们真正读过《红楼梦》原著的人很少,仅仅一人。
近几年来,我们的语文试卷增加了四大名著知识的考查,设计这样的考试内容,是不是只是让我们粗略的掌握一些名著的知识就可以了呢?不是的,其真正的意图是让我们去阅读原著,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开阔我们的视野。
当然《红楼梦》这部名著主题深刻,我们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但知识不是一下就学会的,名著一不是一时就能读懂的,要随着时间的积淀,经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才会不断的有所领悟的。
接下来让大家进一步了解《红楼梦》的价值。
三、主要内容《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真实再现了贾府中以及与贾府有关的不同身份不同遭遇的人物的悲剧性命运,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提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封建贵族阶级必然倒台的历史规律。
贾府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封建大家族典型,宁荣二府由盛而衰反映了封建贵族阶级倒台的迹象。
四、《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清·《竹枝词》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五、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曹雪芹(1715?──1764?)名霑(zhān),字梦阮,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祖先是汉人,很早就入了旗籍,成了皇家的“包衣”奴才,后有晋升为亲信官僚。
从他曾祖曹玺xi开始,祖父曹寅yin,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相袭做了六十年江宁织造。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内容分析“快乐读书吧”以“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
这是“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单元的拓展与延伸,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感受古典名著。
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
导语分别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中选取了一个典型人物点出其特点,意在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精读、略读、跳读、猜读、浏览、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品读精彩故事,品味语言文字。
迁移运用整本书阅读策略:预测、联结、统整、视觉化、比较。
利用“小贴士”的功能,指导学生感知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以及阅读方法。
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
2.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朗读精彩篇目,边读边感悟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阅读古典名著产生兴趣,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对阅读古典名著产生兴趣,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
2.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
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在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我们将继续漫步在中国古典名著的长廊中,走近这些人物,品读更多的精彩故事。
2.走近《西游记》。
(1)朗读《猴王出世》第1自然段,这个故事选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2)简要介绍作者及《西游记》。
(出示资料)(3)交流:《西游记》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统编教材五下第2单元单元首页人文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本单元共编排四篇课文,包括《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
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有:1.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猜读。
2.较难理解的词语可以跳读。
3.借助资料、影视作品帮助理解。
习作要求★学写读后感。
把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产生的感想写下来。
重点是把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与感受表达清楚。
5《草船借箭》一、主要内容课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要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
二、走近作者三、重点生字字音寨(zhài)是翘舌音呐(nà)是鼻音弩(nǔ)三声丞(chénɡ)是后鼻韵字形“曹”字注意上面部分的写法和笔顺。
“遮”字半包围结构,里面“庶”字也是半包围结构。
“插”字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
多音字调(diào)度——调(tiáo)整四更(ɡēnɡ)——更(ɡènɡ)加擂(léi)鼓———打擂(lèi)四、重点词语①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②推却:拒绝;推辞。
③迟延:耽搁;拖延。
④虚实: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⑤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筹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五、阅读方法★运用梳理情节等方法理解课文(情节图)1.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2.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
3.五更十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4.曹操下令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次设计属于单元整合设计,是打通专题练习融汇新旧知识和迁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
整合既是方法,也是能力;既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整合学习的能力说到底就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是一种学习的快速迁移能力。
一个专题的学习需要整合,相关知识的学习需要整合,相关学科间的容学习也需要整合。
没有整合,知识永远都是孤立存在的,互补联系的;通过有效的整合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让旧的知识酿造出新的知识,让原有的能力生发出新的能力,让原有的习惯创造出新的品质。
一、教学的整合1.容整合由点到面在教学中把一个单元的的四篇课文的容整合到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层次鲜明、主题突出、容完整的人物个性鲜活的文学大舞台。
使学生能从点入手通过了解具体事件,感受具体描写,认识主人公。
然后再从点到面,把这些人物放到一起比较,让人物的性格更鲜活起来,在自己脑子里形成的印象就更真切,更深刻了。
2.方法整合由浅入深有效的语文学习是多种学习方式和方法融为一体的过程,例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预习、写作、拓展、想象、口语交际、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及能力。
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巧心预设教学过程,以一带三,从导——扶——放的训练中使多种方式方法落到实处,渗透成为学生的学习品质。
3.过程整合由此及彼从预习到检测,从容到方法,从理解到感悟,从课到课外。
在这个过程中把一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学习、巩固、拓展、实践、训练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清晰的,凸显的线。
二、目标的达成1.知识目标落实“实”语文教学重在扎实、朴实、真实。
实实在在教语文,踏踏实实夯基础。
2.能力目标落实“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并能做到活学、活用。
3.情感目标落实“趣”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是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乐趣。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议、想、思一体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增长学习语文的兴趣。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学解读
单元解读
本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意在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学生理解内容有一定难度,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可以减轻其畏难情绪,让阅读变得顺畅。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读后感”,要求学生把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产生的感想写下来,意在引导学生回顾读过的文章或书籍,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与感受,并清楚地表达出来。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整本的中国古典名著,意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延伸阅读,从中认识经典人物,品味精彩故事,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具体分析。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整组教学导读课教学设计
大城县北位乡正村中心小学李俊梅
设计意图
本课为“单元整组”教学的导读课,意在对第五单元组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做一通览,进而对分课学习做个简单的规划。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单元导语,明确本组学习的意义和要求,培养学生浏览的阅读能力,全面感知单元学习内容,促进他们整体感知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交流已有知识储备,激发学习本组课文的兴趣。
2、初步浏览本组课文,了解本组课文的大致内容、出处和主要人物,明确学习本组课文的基本要求。
3、能按照自己的阅读起点,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划。
教学过程
一、游戏识人,激趣导入
1.【出示单元导语第一段】
⑴学生自读。
⑵反馈。
找到关键词了吗?你能用关键词概括这个单元的主题吗?
2、看图识人。
3、看片段猜人物。
4、读作品识人。
5、激趣导入,把握导语。
刚才我们所认识的这些人物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正等着我们去亲近,去感受,去细细品位。
本组的几篇课文,正是从我国古典名著中节选或根据名著改编的。
让我们马上启程,开始中国名著之旅吧!
二、浏览导语,明确重点。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0页,自由读单元导语第二段,你读懂了什么?
2、如果概括一下就是——
【课件出示】:(1)理解主要内容(2)感受人物形象(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三、指导方法,形成规划。
1、看目录,读一读,想一想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本单元的三个学习重点快速浏览本单元的4篇课文,注意浏览和默读、预习不一样,不用圈生字,不用标自然段号,要有速度,一目几行,整体上去捕捉信息就可以。
注意不要落掉每篇课文前面的导语提示、下面的注释、后面的资料袋,看看课文介绍了哪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又出自哪本古典名著,作者是谁,找到有关的信息圈圈画画,试着填写下表中的前三栏:
单元学习导读卡
主题: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学习者:
3、交流。
4、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择一篇大家一致认为比较感兴趣的课文,试着填写上表中的后三栏(大致内容、对主要人物的初步感受、你还想了解的信息)。
5、交流。
(每课交流1-2个,简单互动,提示学生整体上去把握。
)
6、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对()比较感兴趣,很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四、引领方向,充分准备。
1、现在咱们再来翻看一下后面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五》的交流平台,想一想: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做哪些学前准备呢?
2、交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浏览,我们对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学习的重点是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看来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和要准备的工作还真不少!为了学好这个单元,希望每个同学下课后都能去按照自己的学习规划去好好地准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