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686.50 KB
- 文档页数:5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题目:宿舍管理系统学号: 200***********姓名: ******班级: 09软件*****04完成时间:目录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的功能需求我校学生公寓现为手工管理,效率低、易出错、手续繁琐,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故设计一个学生公寓管理系统,管理学生住宿情况,员工情况,处理学生离校,管理人员来访情况等功能。
通过此系统,后勤人员可以对学生公寓的各项情况实行电脑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也使得公寓管理所需的各项信息能方便快速进行录入,查询,删除和更新。
面对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特点以及该管理工作的具体问题, 本系统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录入公寓各学生的基本情况。
(2)全面查询学生的基本情况。
(3)对学生离校进行处理。
(4)每学期对学生住宿进行注册。
(5)对来访人员进行出入管理。
(6)对学生的财务进行登记管理。
(7)对楼栋物资和楼栋的管理。
(8)对各项情况进行修改,删除,更新。
(9)友好的操作界面, 以及简单快速的操作.(10)多种查询方式。
本系统针对学生公寓管理日常的工作程式, 对学生公寓的各项情况例如:学生信息,学生个人财产信息,来访人员信息等进行有效管理,并能通过各方法进行快速方便的查询。
使学生公寓管理工作运作简明、清晰,各状况一目了然,使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管理系统模块:实现用户退出功能。
查询学生模块:该模块包括五个子模块1.按学号查询——实现按学号查询学生信息2.按姓名查询——实现按姓名查询学生信息3.按学生班级查询——实现按学生班级查询学生信息4.按家庭住址查询——实现按家庭住址查询学生信息5.混合查询——实现按混合查询学生信息6.图1 查询模块的主要业务流程图学生管理模块:包括四个子模块1.基本情况录入——录入入住学生的基本信息2.学生离校处理——处理离校学生的情况3.按学期注册——对学生每学期的公寓交费情况进行注册4.个人财物处理——登记学生个人财产图2 学生管理模块的主要业务流程图资料修改模块:包括;两个子模块1. 学生修改——完成学生基本资料修改,个人财物修改和学期注册情况修改2. 登记修改——实现来访登记修改和货物出楼修改图3 资料修改模块的主要业务流程图楼栋管理模块:对于楼栋的宿舍楼号,楼层,房间,家具,楼长,保洁员,楼栋管理员。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计11-1班指导老师:张*目录B2C网上购物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2)实验二用例图 (8)实验三、四状态图和活动图 (12)实验五类图 (14)实验七交互图 (15)B2C网上购物系统需求分析报告一、功能性需求这次开发的软件项目是一个网上购物系统。
使用此系统的顾客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使用此系统的管理员通过互联网进行系统的管理。
B2C网上购物系统的功能如下:(1)顾客:1.顾客能够通过商品类别来寻找属于该类别的商品,并获得商品的摘要信息。
2.顾客能够通过输入某些关键字,对商品进行查询,并获得符合检索条件的商品的摘要信息。
3.顾客能够在商品详细画面上获得商品的详细介绍信息。
4.顾客能够在页面上输入注册信息后,注册成为网站的会员。
5.顾客能够在页面上修改自己的注册资料,更新原有的注册信息。
6.顾客能够在输入合法的用户账号和密码后,登录系统。
7.顾客能够在任何时间退出系统。
8.顾客能够查看当前订单的最新状态和历史的订单数据。
9.顾客能够将称心的商品放入购物车。
10.顾客能够查看购物车中的商品。
11.顾客能够更新购物车中商品的数量,或删除购物车中的商品。
12.顾客能够对购物车中的商品结账。
13.顾客能够指定配送地址。
输入过的配送地址被保留在配送地址簿中,以便下次使用。
14.顾客能够选择支付方式。
可选的支付方式:货到付款和信用卡支付等多种形式。
15.顾客能够在订单确认画面完成订单。
(2)管理员:1.管理员能够在输入合法的用户账号和密码后,登录系统。
2.管理员能够在任何时间退出系统。
3.管理员能够维护业务数据,包括商品,订单和会员等数据的新增,更新,删除和检索。
4.管理员能够维护权限数据,包括新增,更新,删除,检索操作。
5.管理员能够维护管理员数据,包括新增,更新,删除,检索操作。
6.管理员能够通过批处理程序完成同财务系统的交互,更新订单付款状态的最新信息。
7.管理员能够通过批处理程序完成同库存系统的交互,更新商品库存数的最新信息。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UML)》实验指导书学号: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周思林实验一 UML建模工具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面向对象基本概念;2.熟悉Rational Rose工具的主要用户界面;3.了解简单的UML图。
二、实验器材1. 计算机一台;2. 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邮箱:Silin_zhou@三、实验内容1.阐述“软件工程开发模型”的相关概念,并分析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形成报告结果;2.阐述UML中都有哪些常用的图,具有哪些作用,形成报告结果;3.熟悉UML工具Visio、Rational Rose的安装及环境;4.熟悉软件的主要用户界面,并学习如何使用软件。
模仿绘制以下的UML图,并查阅相关资料,对该图进行解释,形成报告结果。
网络教学系统,其主要功能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四、实验过程和结果五、实验小结实验二面向对象概念一、实验目的1.掌握面向对象思想;2.熟悉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的过程;3.熟悉Rational Rose建模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1. 计算机一台;2. 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三、实验内容1、熟悉利用统一建模语言进行分析、设计软件的过程,完成报告结果:论述面向对象(OO)方法的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2、熟悉Rational Rose的使用,用例视图、逻辑视图、组件视图和部署视图中分别具有什么用途,对应面向对象分析与建模中的什么阶段,主要绘制UML的哪些图,形成报告结果。
3、Rational Rose的实际使用练习。
四、实验过程和结果1. 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riented Method)是一种把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指导开发活动的系统方法,简称OO (Object-Oriented)方法,是建立在“对象”概念基础上的方法学。
对象是由数据和容许的操作组成的封装体,与客观实体有直接对应关系,一个对象类定义了具有相似性质的一组对象。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计科08-3班季程08083387实验一用例图一、实验目的1.学会分析系统中的参与者和用例2.掌握用例图的绘制方法二、实验器材1. 计算机一台;2. 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三、实验内容画出ATM系统的用例图四、实验截图五、实验体会通过这次实验,理解了用例图的基本用法,并且初步掌握了Rational Rose软件的使用。
对以后面向对象的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
实验二交互图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协作图实现用例2.掌握顺序图的绘制方法以及顺序图和协作图的相互转换。
二、实验器材1. 计算机一台;2. 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三、实验内容画出ATM取款的顺序图,并转换为协作图。
四、实验截图顺序图协作图五、实验体会通过实验,学会了用协作图实现用例,掌握了顺序图的绘制方法以及顺序图和协作图相互转换的方法,进一步的加深了对软件的使用。
实验三类图一、实验目的1.理解类的基本概念2.理解类间的关系3.掌握类图的绘制方法二、实验器材1. 计算机一台;2. 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三、实验内容分析选课系统中的类及关系,然后画出它们的类图。
四、实验步骤1.分析在选课系统中,通过分析可抽象出如下几个类:1.学生类2.管理员类3.课程类学生类和管理员类的属性较容易分析,这里只列出课程类的属性和方法:(1)课程名称(2)开课教室(3)课程号(4)授课教师(5)选课的学生(6)开课起始时间(7)允许选课的学生人数(8)设置课程号(9)设置课程名称(10)查询课程号(11)查询允许选课的学生人数2.实验截图五、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理解类的基本概念以及理解类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掌握类图的绘制方法实验四状态图和活动图一、实验目的1.熟悉状态图和活动图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如何使用建模工具绘制状态图和活动图方法。
二、实验器材1. 计算机一台;2. 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三、实验内容(1)分析图书管理系统中的书和借书证的状态,画出它们的状态图;(2)分析管理员的活动状态,画出管理员的活动图。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实验说明书
1、实验目的: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分析设计工具,掌握用例模型、分析模型、架构模型、设计模型及方法编写,初步了解软件复用的概念及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同时对软件工程管理和环境等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2、实验要求:以教师指定的题目,如《原油运输管理系统的开发》《回收教材系统的开发》等,或自拟题目,按照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完成需求建模、分析设计及实现等工作,并提交相关文档和代码。
3、实验内容:
3.1 需求建模
1)用例图(参与者、用例、关联)
2)用例规约(每个用例的场景)
3)补充规约(非功能需求)
4)术语表
5)提交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2 分析模型
1)类-对象模型(边界类、控制类、实体类)
2)对象-行为模型(动态模型):时序、协作、状态图、活动图
3)对象-关系模型(静态模型):参与类图、分析类图、领域模型
(依赖-→、组合、聚合--→、泛化、实现)
4)提交文档:所有用例的时序图,协作图;重要实体类的状态图;重要用例的活动图,及重要角色的活动图;领域模型。
3.3 设计模型
1)子系统
2)包图
3)设计类实现
4)提交文档:设计类图,包图等
3.4 架构模型
1)按照MVC架构设计系统
2)数据库设计
3)界面设计
4)任务策略设计
5)分布式设计
提交文档:“4+1”视图模型,构件图(.java\ DLL EXE),部署图,DB等。
3.5 提交系统代码,及安装说明书。
实验报告面向对象分析设计1. 引言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简称OOAD)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它以对象为中心,将软件系统看作是一组互相协作的对象集合。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和设计实践,掌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我们将学习和掌握以下内容:- 了解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学习使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掌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熟悉常用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工具和技术3. 实验内容及步骤3.1 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以下工具和环境:- UML工具:如Visual Paradigm、StarUML等- 编辑器:如Visual Studio Code、Eclipse等- 编程语言:Java、C++等3.2 实验步骤本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了解案例需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具体的案例,如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等。
本实验以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例。
2. 创建用例图:使用UML工具,根据需求,创建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
用例图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用户角色、用户的需求和系统的功能。
3. 创建类图:基于用例图和需求分析,使用UML工具创建类图。
类图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包括类和类之间的关系。
4. 创建时序图:基于用例图和类图,使用UML工具创建时序图。
时序图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展示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和顺序。
5. 完善设计:基于用例图、类图和时序图,进一步完善系统设计。
包括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系统的架构设计等。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完成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通过用例图、类图和时序图的创建,我们清晰地描述了系统的功能需求、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
通过系统设计的完善,我们定义了系统的架构和各个类的属性和方法。
实验四面向对象分析建模(一)需求描述:王大夫在小镇上开了一家牙科诊所。
他有一个牙科助手、一个牙科保健员和一个接待员。
王大夫需要一个软件系统来管理预约。
当病人打电话预约时,接待员将查阅预约登记表,如果病人申请的就诊时间与已定下的预约时间冲突,则接待员建议一个就诊时间以安排病人尽早得到治疗。
如果病人同意建议的就诊时间,接待员将输入约定时间和病人名字。
系统将核实病人的名字并提供记录的病人数据,数据包括病人的病历号等。
在每次治疗或清洗后,助手或保健院将标记相应的预约诊治已经完成,如果必要的话会安排病人下一次再来。
系统能够按病人姓名和日期进行查询,能够显示记录的病人数据和预约信息。
接待员可以取消预约,可以打印出前两天预约尚未接诊的病人清单。
系统可以从病人记录中获知病人的电话号码。
接待员还可以打印出关于所有病人的每天和每周的工作安排。
(二)实验目的:(1)根据给出的需求描述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建模;(2)建立系统的对象模型中的初始类图;建立系统功能模型中的用例图;(3)初始类图给出搜索类的过程;(4)熟练使用画图工具“visio”绘制图形,软件---UML模型。
(三)实验内容: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建立系统的对象模型、功能模型。
(四)实验步骤:(1)根据需求描述搜索系统中可能成为类的名词或名词词组。
然后进行筛选获得系统初始的类对象。
(2)搜索需求描述中的动词或动词词组找出类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关联、共享聚集、组合聚集、泛化、依赖等)。
(3)用“visio”完成初试类图、时序图的绘制。
五:试验结果:(1).王大夫牙科诊所牙科助手牙科保健员接待员病人登记表软件系统(2).开了一家牙科诊所需要一个软件系统来管理预约打电话预约查阅预约登记表申请的就诊时间预约时间安排病人尽早得到治疗同意建议输入约定时间和病人名字系统将核实提供记录的病人数据标记相应的预约诊治已经完成安排病人下一次再来查询显示记录取消预约打印清单获知病人的电话号码打印工作安排(3).。
实验二面向对象分析10计科1班游汉 E10620129一、实验目的1.掌握类图的画法;2.掌握顺序图的画法;3.熟悉状态图的画法。
实验过程中形成的图形、文档,下课整理后上交二、实验内容1、基于教材P277页图13-63,在Visio中画出规范的UML类图。
基于教材P274页图13-57和图13-58,在Visio中画出UML通信图和顺序图(Visio 称序列图)。
UML类图UML通信图顺序图3:打印抵押列表:发送成功完成消息2、有以下需求陈述:某银行拟开发一个自动取款机系统,它是一个由自动取款机、中央计算机、分行计算机及营业终端组成的网络系统。
ATM和中央计算机由总行投资购买。
总行拥有多台ATM,分别设在全市各主要街道上。
分行负责提供分行计算机和营业终端。
营业终端设在分行下属的各个储蓄所内。
银行营业员使用营业终端处理储户提交的储蓄事务。
储户可以用现金或支票向自己拥有的某个账户内存款或开新账户,储户也可以从自己的账户中取款。
通常,一个储户可能拥有多个账户。
营业员负责把储户提交的存款或取款事务输进营业终端,接收储户交来的现金或支票,或者付给储户现金。
营业终端与相应的分行计算机通信,分行计算机具体处理针对某个账户的事务并且维护账户。
拥有银行账户的储户有权申请领取现金兑换卡。
使用兑换卡可以通过ATM访问自己的账户。
目前,仅限于用现金兑换卡在ATM上提取现金(即取款),或查询有关自己账户的信息(例如,某个指定账户上的余额)。
将来可能还要求使用ATM办理转账、存款等事务。
所谓现金兑换卡,就是一张特制的磁卡,上面有分行代码和卡号。
分行代码惟一标识总行下属的一个分行,卡号确定了这张卡可以访问哪些账户。
通常,一张卡可以访问储户的若干个账户,但是不一定能访问这个储户的全部账户。
每张现金兑换卡仅属于一个储户所有,但是,同一张卡可能有多个副本,因此,必须考虑同时在若干台ATM上使用同样的现金兑换卡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系统应该能够处理并发的访问。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综合实验报告范文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范文实验名称:实验4设计模型实验2学期: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一、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对系统进行重构;2.熟练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JAVA或C++)实现几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包括单例模式、策略模式、装饰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理解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模式动机,掌握模式结构,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实现这些模式。
二、实验要求1.选择合适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对系统进行重构,正确无误地绘制重构之后的类图;2.结合实例,正确无误地绘制单例模式、策略模式、装饰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的结构图;3.实现单例模式、策略模式、装饰模式和适配器模式,代码运行正确无误。
三、实验内容1.现实生活中,居民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同一个人不允许有多个身份证号码,第一次申请身份证时将号码分配给居民,如果之后因为遗失等原因补办时,还是使用原来的身份证号码,不会产生新号码,现使用单例模式模拟该场景。
类图实现代码:publicclaIdClient{publictaticvoidmain(String[]arg){IdentityCardNo.getIntance();IdentityCardNo.getIntance();}}packageRefactoring1;publicclaIdentityCardNo{ privatetaticIdentityCardNointance;privateStringno;privateIdentityCardNo(){}publictaticIdentityCardNogetIntance(){if(intance==null){Sytem.out.println("第一次办理身份证,分配新号码"); intance=newIdentityCardNo();intance.etNo("No6000654321");Sytem.out.println("身份证号码为:"+intance.getNo()); }ele{Sytem.out.println("重复办理身份证,获取旧号码!");}returnintance;}publicStringgetNo(){returnno;}publicvoidetNo(Stringno){thi.no=no;}}2.每一麻将局都有两个骰子,因此骰子就应当是双例类。
实验报告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实验一用例图与活动图设计与实现[实验目的]1.熟悉UML建模2.掌握用例图的设计与实现4.掌握使用活动图细化用例的方法[实验内容]1.简单需求分析选课系统包括如下功能:(1)管理员通过系统管理界面进入系统,建立学期要开的各种课程,将课程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并对课程进行改动和删除(2)学生通过客户端浏览器根据学号和密码进入系统,可以选课,也可以查询已选课程本系统涉及的用户包括管理员和学生,他们是用例图中的执行者,他们的主要特征相似,都具有姓名和注册号(学生为学号)等信息,所以可以抽象出高层执行者“人”,而管理员和学生都从人统一派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另外一个执行者。
2.事件流(1)添加课程事件流(1)管理员选择进入管理界面,用例开始(2)系统提示输入管理员密码(3)管理员输入密码(4)系统验证密码A1:密码错误(5)进入管理界面,系统显示目前所建立的全部课程信息(6)管理员选择添加课程(7)系统提示输入新课程信息(8)管理员输入信息(9)系统验证是否和已有课程冲突A2:有冲突(10)系统添加新课程,提示课程添加成功(11)系统重新进入管理主界面,显示所有课程(12)用例结束其他事件流:A1:密码错误(1)系统提示再次输入(2)用户确认(3)三次错误,拒绝再次访问(4)否则进入添加课程事件流第(5)步A2:有冲突(1)系统提示冲突,显示冲突课程信息(2)用户重新输入(3)继续验证直到无冲突(4)进入添加课程事件流第(10)步删除课程事件流和修改课程事件流与此类似(2)选课事件流(1)学生进入选课登录界面,用例开始(2)系统提示输入学号和密码(3)学生输入学号和密码(4)系统验证A1:验证失败(5)进入选课主界面(6)学生点击选课。
(7)系统显示所有课程信息(8)学生选择课程(9)系统验证课程是否可选A2:课程不可选(10)系统提示课程选择成功(11)用例结束错误流:A1:验证失败(1)系统提示验证失败,提示重新输入(2)三次失败,拒绝访问(3)成功,转选课事件流第(5)步A2:课程不可选(1)系统提示课程不可选及原因(2)学生重新选课(3)重新验证直至成功(4)转选课事件流第(10)步3.选课用例图根据前面的需求分析可以试着粗略找出系统用例,并在后期的用例建模工作中合并、优化、筛选这些用例。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实验报告实验1:熟悉Rose工具姓名班级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时间题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一、实验目的图书管理工作对于当今世界必不可少,是当今信息革命的一个重要阵地。
为此,我们设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就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代替手工管理方式,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让图书馆更好的为学校服务。
二、实验内容Rose建模基本过程Rational Rose2003工作环境绘制”图书管理系统“的用例图、顺序图、类图、活动图、状态图确定综合实验的题目三、实验步骤1、首先进行功能需求分析,用例模型的目的是各方达成共识,明确系统的基本功能,为后阶段的工作打下基础,之后根据用例描述进行画图,同时需要识别有几个用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其次是顺序图的绘画,顺序图包含一下几个参数:参与者、对象、生命线、控制焦点(激活框)、消息、分支控制、约束标记、循环处理等,顺序图是显示对象之间交互的图,这些对象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3、接下来是类图的描述,类可以用名称来表述,可见性修饰符等。
类之间的关系有数据关系—关联(实例连接)、组成关系—聚集,组合(整体-部分)、分类关系、继承—泛化(一般-特殊)、使用关系(行为依赖)—依赖。
要找到类的角色,角色的名称应该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以解释对象是如何参与关联的。
之后根据这一特点进行类的描述进而画出类图。
4、活动图是描述主体之间活动的状态,根据行为的描述来确定干什么,由此可以画出活动图5、状态图要根据主体不同时期的状态进行描述,分析特定的时间段该干什么的问题,由这些信息就可以很轻松的画出图啦。
四、实验过程原始记录(用例图、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类图)用例图还书顺序图类图状态图管理员登陆失败五、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一天的设计与编写,图书管理系统终于完善。
实验报告中给出了关于图书管理系统的用例图、类图、状态图、活动图等,其功能基本符合需求,能够实现书刊的借阅、归还,增加书目信息,编辑书目信息,删除书目信息等功能。
实验一类图一、实验目的1.理解类的基本概念。
2.掌握如何从需求分析中抽象出类的方法。
3.掌握在StarUml中绘制类图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画出课本3.13中的类图:要求给出类的属性和一些操作,以及类之间的各种关系。
三、实验器材1.计算机一台。
2.StarUml 工具软件。
四、实验指导1类图的简介类图可以用来展示一切面向对象系统的构造块。
类图是静态视图,描述了模型或模型的一部分以及这些模型具有的属性和行为而不是实现这些操作的详细方法。
类图常常用来表达类和接口之间的关系。
关系包括:实现、泛化、关联和依赖。
类是这样一种元素,它定义了一个对象能够产生的属性和行为。
行为用类能够理解的可能的消息以及每个消息对应的操作的描述。
类也可以使用标签值和原型定义约束。
类符号是用一个带有类名和可选操作和属性名的矩形表示。
分隔线用来分离类名、属性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类名在矩形的最上方,其次是属性,然后是方法。
其中属性和方法是具有可见性的,通常”-“表示private,”+”表示pubic,”#”表示protected,”~”表示package的可见性。
见图1所示。
图1类示例接口是一个约定,它定义了实现它的行为规范。
要实现一个接口,类要求提供一个必须的行为,这个行为允许系统用同一个方法对待不相关的元素,这些是通过接口实现的。
接口的符号和类的符号相似,但接口还可以用一个圆表示。
见图2.实现被用来表达模型中的实现——事务处理或者需求被一个或者多个用例实现,这些模型再被一个或者多个类实现。
在系统的设计中,在模型的抽象层次上保证系统元素的大的蓝图并同时反映出小图的约束和定义细节。
实现用虚线加实心箭头表示。
图2接口及实现关联意味着两个元素之间有关系,通常是在一个类中实现了另一个的一个实例。
关联可以包括每个的角色名、数目、方向和约束。
还有两种特殊的关联,聚合和组合。
聚合用来描述一个元素是另一个元素的组成部分,用空心菱形表示。
组合是用来描述一种更强的包含关系,主体消失客体也跟着消失,客体消失主体还可以继续存在。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习报告类型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实验报告院(系)信息学院专业计算机技术学号2015G0605010学生姓名刘欣桐指导老师贾宇波起讫日期2016/05/20/--2016/06/20学习地点信息学院318实验一熟悉ROSE并建立用例模型一、实验目的1)掌握Rational Rose的特点、运行环境及获取方法;2)掌握Rational Rose基本使用方法;3)掌握使用Rational Rose绘制用例图的步骤;二、实验内容根据附件1给出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需求描述》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给出系统及各子功能的用例模型(用例图及用例描述)。
三、建模思路用例是对一个活动者(actor)使用系统的一项功能时所进行的交互过程的一个文字描述序列。
用例是代表系统中各个项目相关人员之间就系统的行为所达成的契约。
软件的开发过程可以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等阶段,用例把所有这些都捆绑在一起,用例分析的结果也为预测系统的开发时间和预算提供依据,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因此可以,软件开发过程是用例驱动的。
用例分析的步骤可以按下面的顺序进行:(1) 找出系统外部的参与者和外部系统,确定系统的边界和范围。
(2) 确定每一个参与者所期望的系统行为。
(3) 把这些系统行为命名为用例。
(4) 使用泛化、包含、扩展等关系处理系统行为的公共或变更部分(5) 编制每一个用例的脚本。
(6) 绘制用例图。
(7) 区分主事件流和异常情况的事件流,如果需要可以把表示异常情况的事件流作为单独的用例处理。
(8) 细化用例图,解决用例间的重复与冲突问题。
采用用例分析法捕获用户的需求,其中一个比较困难的工作是确定系统应该包含哪些用例,以及如何有效地发现这些用例。
事实上,在做用例分析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式或方法来发现用例,而且对同一个系统,往往会同时存在多种解决方案,但其中某些方案会比另一些方案好。
与设计和实现阶段相比,需求分析阶段更多的还是依赖于分析人员的个人经验和领域知识。
面向对象分析实验总结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如何定义类、成员函数和对象。
2.学会使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3.学习使用静态成员和内联成员函数。
4. 掌握this指针的使用方法。
5.掌握对象成员的用法。
6.掌握多文件结构的编程方法。
7. 进一步熟悉VC++ 2019的编译连接过程,掌握VC++2019的调试方法。
实验小结:今天的实验我们做到了类与对象,这节课的内容在上周已经讲了一部分了,所以对于这次实验的部分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例如类的组成部分,由public,private,protected三部分组成,但是由于目前我们知识有限,protected还未接触到,类的实验中有几块难点是我还未完全掌握的———构造函数、拷贝构造函数。
主要是对拷贝构造函数中的深拷贝与浅拷贝还未掌握,但是创建一个简单的类还是较为简单的,实验第一题就是对构造函数的介绍,例如:/实验一中的给的(a)(b)思考题,(a)中赋值操作(包括对象作为参数、返回值),不会开辟新的内存空间,他只是赋值了对象的引用.也就是除了b这个名字之外,没有其他的内存开销,修改了a也就影响了b,修改了b,也就影响了a.而浅拷贝会创建新的对象,其内容非原对象本身的引用,而是原对象内第一层对象的引用——参考百度百科。
但在此次实验中,原实验结果与(a)中相同。
/实验第二大题我们编写了关于雇员类的代码,将类的对象逐一写入代码,该代码中,由于姓名与住址是不固定长度的,所以代码中灵活地采用了动态的长度,采用了cstring头文件中的strlen来控制这里动态的长度,然后modify函数——修改雇员信息,则采用了strcpy来修改信息,而邮箱是固定长度,则采用了固定长度的字符数组来存储邮编。
/实验第三大题,编写4*4矩阵,但是在定义array类时,编译器报错了,百度一下得知貌似时std中已经包含了array 类,再次定义array类时与这里产生矛盾了。
另外对成员函数的形参赋予实参时要弄清楚,自己做实验时弄混淆了好几次,下次要注意这点,理顺思路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室友及百度的帮助,我完成了该次实验/并且发现这此虽然是新的知识点,但是其中的部分还是依据以前的知识基础来构建的,例如比较大小,输出,输入的顺序XXXXX希望下次做实验时能够更加顺畅吧。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书课程名:《软件工程》题目面向对象分析实验图书管理系统班级:软件122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语:成绩: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阅时间:面向对象分析实验报告要求1目的与要求:1)系统学习和理解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分析与设计阶段的基本任务、过程以及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2)掌握00A阶段的建模方法和建模工具,如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及其绘制工具;3 )通过试验要逐步提高运用软件工程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了解有关Microsoft Office Visio 系统或Power Design系统,掌握相关UML的建模工具及其使用方法;5)按照实验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如发现拷贝、抄袭者严肃处理;6)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时提交(6月15日前提交)。
2实验内容或题目1. 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关注热点,结合实际应用选择一小题目,如教材上的例题和习题:零件订购系统,银行储蓄系统,铁路民航订票系统,医院患者病情诊断和监控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多媒体播放系统等。
然后进行所选定题目进行面向对象分析(第六次实验为OO□实验,仍在本次实验的基础上完成,请合理选题);2. OOA要求:用类图建立系统的对象模型;用状态图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用用例图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要配置必要的脚本说明,分析模型中类和对象必须拥有足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丰富信息)。
3实验步骤与源程序4测试数据与实验结果(可以抓图粘贴)退岀1).用类图建立系统的对象模型Admin UserPK adminidn ame agephonenu mber请求登陆 输入账号渺茫要求点击进入书籍管理界面查询书籍信息 显示书籍信息 —增加书籍信息 显示增加后的书籍信息BookPK bookidbookname bookauthorReturnBookPK bookidbooktime readidBorrowBookf PK bookidreadid booktime2).用状态图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管理员管理书籍信息:事件跟踪图,状态图管理员管理系统书籍管理系统adm in userManageSystemBookI nfoSystemI「'退出需注销账户 选择点击注销账户ReadUserPK readidn ame agephonenu mberI>!请输入账号密码3) .读者借书事件跟踪图,状态图I _ 扫描进读者信息,请求验证一验证成功管理员 读者系统 书籍信息系统借书系统 AdminUserReadUser BookBorrowSystemL--扫描进书籍信息,请求验证-------- 验证成功 ---------修改读者信息修改书籍信息请求借书,添加借书信息借书成功退岀5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通过这次的实验,我学会了类图,事件跟踪图的画法,经过这次实验的学习,我知道了: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定义以及他们的制作方法。
实验九面向对象的分析1 实验要求与目的●熟悉面向对象的分析过程;●掌握分析阶段的三种模型;●掌握用例图、类图以及状态图的绘制;2 实验原理与背景知识2.1 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分析的依据是软件的功能性需求,主要的输出是系统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该模型更多侧重于描述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
简单来说,分析的过程是提取系统需求的过程,主要包括3项内容,即理解、表达和验证。
面向对象分析(OOA)的关键,是识别出问题域内的对象,并分析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最终建立起问题域的简洁、精确、可理解的正确模型。
面向对象的分析主要有两部分工作:(1)需求陈述(2)分析建模2.2 对象模型——主要使用UML中的类图和对象图描述面向对象分析大体上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寻找类与对象●确定关联●识别结构●识别主题●定义属性●建立动态模型●建立功能模型●定义服务2.3 动态模型——主要使用UML中的顺序图和状态图描述建立动态模型的主要步骤:●编写典型交互行为的脚本。
虽然脚本中不可能包括每个偶然事件,但是,至少必须保证不遗漏常见的交互行为。
●从脚本中提取出事件,确定触发每个事件的动作对象以及接受事件的目标对象。
●排列事件发生的次序,确定每个对象可能有的状态及状态间的转换关系,并用状态图描绘它们。
通常在画状态图之前先画出事件跟踪图(顺序图)。
●比较各个对象的状态图,检查它们之间的一致性,确保事件之间的匹配。
2.4 功能模型——主要使用用例图和数据流图进行描述(1)功能模型表明了系统中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有关的数据处理功能,它由一组数据流图组成。
其中的处理功能可以用IPO图(或表)和伪码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描述。
(2)用例图用例描述的是外部行为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
在UML中,组成用例图的主要元素是系统、用例、行为者、关联以及用例之间的关系。
3 实验内容及步骤3.1一家图书馆藏有书籍、杂志、小册子、电影录像带、音乐CD和报纸等出版物供读者借阅。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软件工程》
题目:面向对象分析实验
图书管理系统
班级:软件122
学号:
姓名:
面向对象分析实验报告要求
1目的与要求:
1)系统学习和理解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分析与设计阶段的基本任务、过程以及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
2)掌握OOA阶段的建模方法和建模工具,如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及其绘制工具;
3)通过试验要逐步提高运用软件工程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有关Microsoft Office Visio 系统或Power Design系统,掌握相关UML的建模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5)按照实验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如发现拷贝、抄袭者严肃处理;
6)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时提交(6月15日前提交)。
2 实验内容或题目
1.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关注热点,结合实际应用选择一小题目,如教材上的例题和习题:零件
订购系统,银行储蓄系统,铁路民航订票系统,医院患者病情诊断和监控系统,图书管理
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多媒体播放系统等。
然后进行所选定题目进行面向对象分析(第六
次实验为OOD实验,仍在本次实验的基础上完成,请合理选题);
2.OOA要求:用类图建立系统的对象模型;用状态图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用用例图建立
系统的功能模型(要配置必要的脚本说明,分析模型中类和对象必须拥有足以描述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丰富信息)。
3 实验步骤与源程序
4 测试数据与实验结果(可以抓图粘贴)
1).用类图建立系统的对象模型
2). 用状态图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管理员管理书籍信息:事件跟踪图,状态图
管理员管理系统书籍管理系统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定义以及他们的制作方法。
让我知道了面向对象设计就是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解空间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