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6.18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前言食用油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规范食用油市场,提高食用油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多项食用油产品标准。
本对照表旨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信息,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食用油产品。
二、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表1. 食用植物油(1)GB 11766-2007《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1535-2003《植物油脂酸价和皂化值测定法》该标准规定了植物油脂酸价和皂化值的测定方法。
(3)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2. 花生油(1)GB 1536-2003《花生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3. 棕榈油(1)GB 23347-2009《棕榈油》该标准规定了棕榈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棕榈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4. 葵花籽油(1)GB 1537-2003《葵花籽油》该标准规定了葵花籽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葵花籽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5. 花生调和油(1)GB 18186-2012《花生调和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调和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调和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各种食用油的标准号
各种食用油的标准号 1
食用油的产品标准号:
gb1534是纯花生油
gb1535是纯大豆油
gb1536是纯菜籽油
gb19111是纯玉米油
gb10464是纯葵花籽油
如果包装上标明调和油或者执行标准是gb2716,这种油是人工调配勾兑出来的。
各种食用油的标准号 2
纯菜籽油,执行标准是:gb1536。
菜籽油俗称菜籽油,又称菜籽油、芫荽油、菜籽油、芝麻油、芥子油。
是油菜籽榨出的食用油。
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西南和西北,产量居世界第一。
菜籽油颜色为金黄色或棕黄色,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民间称之为“青气味”,这是因为油菜籽在榨油后的成品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
而一般的优质菜籽油不含芥子甙,所以没有这种刺鼻的气味。
产品标准代号gb-t1536是好油吗
我国将压榨的菜籽油规定的执行标准号为gb/t1536,只要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压榨菜籽油,都是纯菜籽油,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菜籽油gb 1536-36-2004 菜籽油:本标准规定了菜籽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和菜籽原油。
菜籽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菜籽原油的贸易。
压榨菜籽油等级标准
压榨菜籽油的等级标准主要根据其色泽、气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指标进行评定,一般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 一级压榨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浅黄,气味芳香,透明度高,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小于0.1%,酸值小于1.0mg/g,过氧化值小于
5.0mmol/kg,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
2. 二级压榨菜籽油:色泽较黄,气味较香,透明度较高,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小于0.1%,酸值小于1.0mg/g,过氧化值小于5.0mmol/kg,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
3. 三级压榨菜籽油:色泽淡黄,气味较香,透明度较低,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小于0.2%,酸值小于2.0mg/g,过氧化值小于6.0mmol/kg,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
4. 四级压榨菜籽油:色泽暗黄,气味较淡,透明度较低,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小于0.2%,酸值小于2.0mg/g,过氧化值小于6.0mmol/kg,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压榨菜籽油等级标准可能略有不同,以上标准仅供参考。
同时,压榨菜籽油的等级越高,其品质和营养价值也越高,但价格也相对较高。
消费者在选择压榨菜籽油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状况进行选择。
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原料,它不仅是烹饪中的重要调料,还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
在市场上,我们常见到各种各样的食用油,它们的等级分类标准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食用油的等级分类标准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
根据《食用植物油脂》国家标准,食用油分为一级食用油、二级食用油和三级食用油。
一级食用油是指符合国家食用油质量标准的油品,其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二级食用油是指符合国家食用油质量标准的油品,其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三级食用油是指符合国家食用油质量标准的油品,其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食用油的等级分类标准是根据油品的质量指标来确定的。
食用油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和色泽、气味和味道、酸价和过氧化值、透明度和杂质等。
一级食用油的质量指标要求最为严格,外观和色泽应清澈透明,气味和味道应纯正,酸价和过氧化值应低于国家标准,透明度和杂质应符合国家标准;二级食用油的质量指标要求次之,三级食用油的质量指标要求最低。
再次,我们需要了解食用油的等级分类标准是根据油品的生产工艺来确定的。
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和包装储存等。
一级食用油的生产工艺要求最为严格,原料应选用优质食用油原料,加工工艺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包装储存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二级食用油的生产工艺要求次之,三级食用油的生产工艺要求最低。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食用油的等级分类标准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一级食用油是最优质的食用油,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都得到了保证,适合各类人群食用;二级食用油是中等质量的食用油,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证,适合一般人群食用;三级食用油是最低质量的食用油,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不宜长期食用。
综上所述,食用油的等级分类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根据油品的质量指标和生产工艺来确定的,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原料,而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
食用油的标准号对照表便是为了方便人们对不同食用油的相关标准进行对照和查询而制定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食用油的相关标准。
1. GB 1535-2003《食用油脂》。
这是我国对食用油脂的国家标准,其中包含了食用油脂的分类、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食用油脂的生产和销售,是食用油行业的基本标准之一。
2. GB/T 1536-2004《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3. GB/T 1537-2004《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4. GB/T 1538-2004《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5. GB/T 1539-2004《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食用油的相关标准。
食用油等级标准食用油按质量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
这就是说,消费者只需看看产品标定的等级高低,就知道食用油的质量好坏了。
四级油:经过压榨后的毛油经过脱胶过程所得到的油。
毛油中的胶质主要是磷脂,胶质的存在会影响油的品质和贮藏稳定性。
成品油中高含量磷脂往往伴随着较多的金属离子,造成成品油酸败和回色。
三级油:毛油一般要经过精炼才能达到食用要求,三级油一般是经过脱酸过程产生的油品。
脱酸是油脂精炼重要工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除去毛油中游离的脂肪酸,并同时去掉部分色素、磷脂、烃类和粘液质等杂质。
二级油:精炼脱臭后得到的成品油为二级油。
脱臭可以去除油中的臭味物质,提高烟点。
改善食用油的风味,能除去过氧化物及其分解产物,除去霉烂油料中蛋白质挥发性分解产物,除去小分子量的环芳烃及残留的农药等。
一级油:二级油在经过脱蜡过程就产生了一级油。
脱蜡就是通过强制冷却将液体油中所含有的高熔点的蜡与高熔点的固体脂析出,再采用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法将其除去。
总的来说,一级油和二级油精炼程度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因此味道很淡、颜色很浅、烟点高、炒菜时油烟很少,一二级油在低温时不容易凝固,且有害成分含量减少,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而三级油和四级油精炼程度低,只做简单的脱胶、脱酸等,所以色泽较深、香味浓,但烟点低,在炒菜的过程中油烟大,且精炼程度低,杂质含量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的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
综上所述,一、二级油的纯度较高,杂质含量少,可用于较高温度的烹饪,如炒菜,但也不适合长时间煎炸;三、四级油不适合高温加热,可用于做汤和炖菜,或者是调馅等。
温馨提醒:无论是哪个等级的食用油,只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都是安全的,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切勿跟风!。
食用油的标号通常指的是它们的各种物理和化学特性,例如酸价、过氧化值等。
不同的油品有不同的标号和特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用油以及它们的一些物理化学特性:
橄榄油:
酸价:一般在0.3以下(这是优质橄榄油的标准)。
过氧化值:一般较低,表明它的稳定性高。
色泽:通常为绿色或黄绿色。
花生油:
酸价:大约在0.1-1.0之间。
过氧化值:较高,但通常不超出标准。
色泽:通常为淡黄色。
大豆油:
酸价:通常在0.1-2.0之间。
过氧化值:较高,但通常不超出标准。
色泽:通常为淡黄色。
玉米油:
酸价:通常在0.1-2.0之间。
过氧化值:较高,但通常不超出标准。
色泽:通常为淡黄色。
请注意,以上数值只是一般性的范围,每种油的具体数值可能因品牌、生产工艺以及存储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购买食用油时,最好查看产品包装上的相关标签和说明,特别是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这些能够帮助你了解油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食用油的等级是一级好还是三级好
食用油是我们每天都会吃到的油,炒菜、做汤等等都会用到一些食用油。
市面上的食用油也有很多种的,比如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等等。
食用油按质量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
即消费者只需看看产品标定的等级高低,就知道食用油的质量好坏。
食用油的等级代表的是其精炼程度,并不是其营养价值,无论是一级油还是四级油,只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可以放心选择,一级油和二级油纯度较高、含有的杂质较少,可用于高温烹饪,如:炒菜等等,但不适合长期油炸,三级油和四级油不适合高温加热,但可用于煲汤和炖菜,或用在馅料调味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烹饪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有些人注重味道,有些人喜欢风味,有些人重视营养,具体选择哪种级别的食用油因人而异。
菜籽油等级标准
菜籽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随着市场上菜籽油品种的增多,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会对菜籽油的等级标准产生疑惑。
因此,
本文将对菜籽油的等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
和选择菜籽油。
首先,菜籽油的等级标准主要包括色泽、气味、味道、酸度、
透明度等方面。
其中,色泽是衡量菜籽油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
质的菜籽油色泽清澈,没有杂质和悬浮物,呈现出淡黄色至金黄色。
气味和味道则应该清香纯正,没有异味和混浊感。
酸度是另一个重
要的指标,通常来说,酸度越低,菜籽油的品质越好。
透明度则是
衡量菜籽油澄清程度的指标,高透明度代表着油脂的纯净度。
其次,菜籽油的等级标准还包括了生产工艺、储存条件等方面。
在生产工艺上,采用物理压榨的菜籽油一般质量较高,因为这种生
产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油脂的营养成分。
而在储存条件上,菜
籽油应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避免氧化变质。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菜籽油时还应留意产品的包装标识。
合格
的菜籽油产品应该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并且标
识清晰完整。
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仔细查看这些信息,以确保购买
到优质的菜籽油产品。
综上所述,菜籽油的等级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色泽、气味、味道、酸度、透明度、生产工艺、储存条件等。
消费者在购买菜籽
油时应该根据这些标准进行选择,以确保购买到优质的产品。
希望
本文对消费者在购买菜籽油时有所帮助,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菜
籽油产品。
食用油质量等级标准
中国食用油质量等级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1. 酸价和过氧化值:食用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品质
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酸价≤0.6g/100g,过氧化值≤20meq/kg,可以达到一级食用油的要求。
2. 游离脂肪酸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是指食用油中未与甘油结
合的自由脂肪酸含量。
国家标准规定一级食用油游离脂肪酸含量
≤0.05g/100g。
3. 感官指标:食用油的颜色、气味和口感等感官指标也是评价
油脂品质的重要因素。
4. 石蜡含量:石蜡是指固态脂肪酸酯。
国家标准规定一级食用
油石蜡含量≤0.05%。
5. 色泽指标:食用油的色泽应该清亮、透明,没有混浊或沉淀物。
6. 重金属含量:国家标准规定一级食用油重金属含量应符合食
品安全标准。
以上是常见的食用油质量等级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
会有所差异。
压榨油质量等级标准
1、食用油分为四个等级食用植物油的等级是根据油品种类、质量和加工工艺来适应的,根据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标准体系,我国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和特种油脂除外)分为四个等级,包括大豆油、菜籽油、米糠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浸出液等,共分一、二、三、四级。
花生油、浸出茶叶油等分为1至4级。
质量等级是评价植物油质量的标准,等级不同,质量限量也不同,等级越高,限量越严格。
2、误区:食用油的等级越高越好。
目前,食用油分为四级,三级油和四级油指的是食用油的简单脱胶和脱酸。
1级和2级油必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等级越高,颜色越浅。
等级越高,颜色越浅。
1级油必须是无色、无味、无臭的。
压榨油几级是最好的
一级最好。
压榨一抄级油,物理榨取,只榨取第一道大豆原汁,纯天然营养,富含油酸、亚油酸、维生素E、锌、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三级压榨是因为初次压榨后,豆子中还有一部分油靠物理压榨出不来,所以反复压榨、甚至加化学萃取压榨,对人体不好。
新标准共涉及花生油、大豆油、葵花油等8种食用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对食用油进行了更确切、更详细的分类。
今后生产的食用油产品一律划分为一、二、三、四等级(四级为最低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和二级油,仅标注“烹调油”、“色拉油”等含糊词汇将被禁止。
各种食用油的区别及优劣对比一、食用油的分类及区别1. 按新国家标准分:一级油、二级油、三级油、四级油。
调和油不是油的等级,它通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和而成的。
各企业生产的调和油多是执行其各自的企业标准,用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芝麻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制成的。
2. 按油的品种分:1、动物油脂2、植物油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
3. 按脂肪酸类别分:1、饱和脂肪酸类油脂:动物油脂;2、单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菜籽油、橄榄油等;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4. 精炼油/精制油、高烹油、色拉油、调和油有何区别?精练油/精制油是一个习惯性说法,国家并无明确规定,通常说的精炼油/精制油介于一级油和高烹油之间、质量不够稳定。
高烹油和色拉油是在二级油、一级油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而得的。
相比较来讲,色拉油比高烹油要高级一些。
色拉油的烟点要高于高烹油,色拉油颜色略浅,气味更好,在0度以下冷却5.5小时不凝固。
调和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根据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油种,现在市场上的调和油大多由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添加花生油、芝麻油调配成,不仅香味好,而且营养较为全面。
5、哪种油脂具有多种营养功能?油脂中具有多种营养功能的是食用调和油。
调和油顾名思义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品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调配而成的。
常见的调和油由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花生油、芝麻油三种油按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能够扬长避短,保持营养和必须的脂肪酸,从而有利于健康。
在口感上具有香醇可口的气味和滋味,具有花生油和芝麻油的复合香气,绝无菜籽油的气味,可增进食欲。
6、从健康角度出发,如何选择适宜的食用油?营养保健专家指出,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红花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适量(每日1-3汤匙)食用,对心脏病患者有益,但食用过量却可导致某些癌症及胆结石。
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容易遭受氧化破坏,而可能成为某些心脏病和癌症发病的诱因。
食用油按质量和纯度共分为4个等级你家的植物油是几等的<新鲜植物油,质量有保障>作为现代人的我们,饮食营养是怎么重要,也怎么重要。
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正在逐步由传统的谷物和豆类向肉类,海鲜和蔬菜转变,因此,油类也被添加到人们日常餐桌上。
油类可以分为谷类油和植物油,它们均经过植物籽粒或谷物精制得到,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当谈及食用油时,油质是一个无可争议的问题,油质很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健康状况。
据了解,油品质可以根据纯度和质量进行分类,通常分为四个等级。
其中,一等油要求纯度高,且质量有保障;第二等油需要达到一定的纯度,且质量有保障;第三等油纯度和质量无需特别注意;第四等油要求质量较差,可能存在着很多问题。
事实上,家庭日常餐桌上常用的植物油,大多处于二等油的范畴内。
这也正是我们家使用的这款新鲜植物油的特点所在:它具有大量优良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抑制各类炎症;它的质量也经过多方检测,保证纯度,质量有保障。
所以,使用这种新鲜植物油,可以更有效地保证自身饮食健康,给家庭成员提供更充分的营养,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新鲜植物油,质量有保障>近几年,油脂对人体营养和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食用油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食品的口感和营养,更关系到家庭成员们的健康。
因此,在购买食用油时应当特别注意,且优先选择保证质量的植物油。
我家常用的植物油就是一例。
它采用绿色食品加工技术,以保证质量和口感,且通过多方检测,确保纯度明显优于同类产品,它不仅在含量上占优势,而且能够抑制各类炎症,为主食营养料理添香油,确保家庭成员的健康状态。
总之,现代家庭的健康饮食离不开油的。
食用油等级
油,这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东西。
离开它没法炒菜,甚至是量少了菜都不香。
但是它的用量却也关乎着每个人的健康。
今天咱就讲一下如何合理用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考虑到大量摄入饱和脂肪酸所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很多人放弃了以动物油(如猪油)为主要烹调用油而选取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低一些而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更为丰富的植物油、调和油。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我国市场上的一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和特种油脂除外)按照质量和纯度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共4个等级,居民在选取过程中最好选用一级食用植物油。
各种植物油其各类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各有优势,因此需要经常更换食用植物油的品种。
许多调和油以多种油脂混合而成,消费者需了解其特性,根据需要选择。
目前调和油国家标准尚未出台而只有企业标准,消费者在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大品牌的产品。
虽然调和油在性状、口味和脂肪酸比例上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某些调和油以价格相对较低棕榈油为主,只因添加了较小比例的营养价值高的油种(如橄榄油等),就被冠之以名并以高价售出,在选取过程中应尤为注意。
此外,由于食用油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变质,因此在选取过程中应当注意生产日期,以新鲜为宜。
食用油标准哪个是最好的精炼程度较高一些的是一级和二级油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是比较高的,这两个等级的食用油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除臭等处理,其特点为:色泽较浅,无味,烟点高,低温下不容易固化等特点,经过一系列的精炼工序后的一级油和二级油中的有害成分含量较少,如:经过精炼的菜籽油可以除去芥子油苷,但是,除去有害成分的同时,食用油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会大打折扣,如:大豆油在精炼脱色的过程中会损失掉其中的胡萝卜素。
精炼程度较低些的是三级和四级油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比较低,仅仅经过了简单的脱胶、脱酸等程序,其特点为:色泽较深,烟点较低,烹饪时产生的油烟比较大,而且,由于其精炼程度较低,三级油和四级油的杂质也比较多,但是,相比于一级油和二级油来说,三级油和四级油中的营养成分保存较为完整,保留了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E等等。
食用油的级别是越高越好吗?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种级别的食用油都是安全健康的,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选择都与他们的饮食偏好和烹饪食物有关,当消费者喜欢风味比较醇厚的食用油的时候,建议选择三级油和四级油,当消费者平时烹饪的食物比较清淡的时候,建议选择一级油和二级油。
在产品标准中,对气味和口味的要求是:一级油和二级油无味,或者味道比较清淡,三级油和四级油具有其原材料的风味,没有异味。
通常,一级和二级植物油的品质很好,但是随着加工技术的射弩,植物油中的营养成分(例如:维生素E,固醇,磷脂等)很少保留在产品中,尽管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多,但是它们的功能特性却不容忽视,它们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三级油和四级油中的这些营养物质更加丰富一些。
食用油的等级代表的是其精炼程度,并不是其营养价值,无论是一级油还是四级油,只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可以放心选择,一级油和二级油纯度较高、含有的杂质较少,可用于高温烹饪,如:炒菜等等,但不适合长期油炸,三级油和四级油不适合高温加热,但可用于煲汤和炖菜,或用在馅料调味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烹饪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2004年5月1日起实施《大豆油》(GB1535-2003)新标准。
成品豆油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质量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
大豆色拉油是以前的国家标准相当于现在国家标准中的一级大豆油。
毛油是指大豆经过浸出法或压榨法得到油,在国家标准中叫原油。
毛油不能直接食用。
毛油经过水化脱胶,真空脱溶,干燥后叫四级大豆油。
四个等级的区别和标准如下: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质量指标GB 1535-2003质量指标1色泽(罗维朋比色槽25.4mm)≤一级——二级——三级黄70 红4.0四级黄70 红6.0(罗维朋比色槽133.4mm)≤一级黄20 红2.0二级黄35 红4.0三级——四级——2气味、滋味一级无气味、口感好二级气味、口感良好三级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四级*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3透明度一级澄清、透明二级澄清、透明三级——四级——4水分及挥发物(%)≤一级0.05二级0.05三级0.10四级*0.205不溶性杂质(%)≤一级0.05二级0.05三级0.05四级*0.056酸值(mgKOH/g)≤一级*0.20二级*0.30三级*1.0四级*3.07过氧化值(mmol/100g)≤一级*5.0二级*5.0三级*6.0四级*6.08加热试验(280℃)一级——二级——三级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变,红色值的增加小于0.4四级*微量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变,红色值增加小于4.0,蓝色值增加小于0.59含皂量(%)≤一级——二级——三级0.03四级——10烟点(℃)≥一级215二级205三级——四级——11溶剂残留量(mg/kg)a浸出油一级*不得检出二级*不得检出三级*≤50四级*≤50b压榨油一级*不得检出二级*不得检出三级*不得检出四级*不得检出注1:划有“——”者不做检测。
压榨油和一、二级浸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10mg/kg时,视为未检出。
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
市面上出售的食用油根据品相的不同,可分为很多等级,但是对于普通卖家来说,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判断,所以我们应该对油品的等级有一些了解,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明智的选择食用油的种类。
一般食用油的等级都会在油桶外部有所标注,细心的人会有所关注。
那么,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是怎样的?
一、食用油的选购:
购买食用油的时候:
一要看等级,根据最新的标准食用油分为4个等级,第四级为最低等级;
二要看产地,主要是指产品的原料生产地;
三要看原料,即是否是转基因原料;
四要看生产工艺,即该食用油属“压榨法”生产的还是“浸出法”生产的,压榨油能够保持原料原有营养成分且油的品质比较纯。
二、食用油的色泽:品质好的豆油为深黄色,一般的为淡黄色;菜籽油为黄中带点绿或金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或浅橙色,棉籽油为淡黄色。
气味:用手指沾一点油,抹在手掌心,搓后闻其气味,品质好的油,应视品种的不同具有各自的油味,不应有其他的异味。
透明度:透明度高,水分杂质少,质量就好。
好的植物油,经静置24小时后,应该是清晰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
滋味:用筷子沾上一点油放入嘴里,不应有苦涩、焦臭、酸败的异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食用油里面总有“因油而异”的个别情况。
色拉油应是清澈透明、无色或淡黄色,花生油、豆油、菜油等呈半透明的淡黄色至橙黄色,麻油则是橙黄色或棕色。
大豆、菜籽、花生仁、芝麻等经初步处理得到的是毛油,色泽深、浑浊、不宜食用,如果植物油透明度差、黏度变大、有气泡,常是变质的象征。
花生油在冬天低温时会凝固成不透明状,这是正常的现象,鉴别时应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食用量有所不同。
如寒冬季节体内需要多产热量来保暖。
而盛夏,由于天气酷热,食欲往往不好,加上因出汗饮水多冲淡了胃液,消化功能低,就应该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