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脱氮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20.30 KB
- 文档页数:3
低温烟道喷射亚气氯酸钠脱硝工艺低温烟道喷射亚气氯酸钠脱硝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硝技术,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中。
该工艺通过喷射亚气氯酸钠溶液来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浓度,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
该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亚气氯酸钠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钠。
亚气氯酸钠溶液在喷射过程中与烟气充分接触,使得氮氧化物被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脱硝效果。
脱硝后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大大降低,符合环保要求。
低温烟道喷射亚气氯酸钠脱硝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 脱硝效率高:亚气氯酸钠喷射剂能够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充分反应,使得脱硝效果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2. 适应性强:该工艺适用于不同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能够处理不同烟气量和氮氧化物浓度的烟气。
3. 技术成熟:低温烟道喷射亚气氯酸钠脱硝工艺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成熟的技术和工程经验。
4. 操作简单:该工艺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设置喷射装置和配制亚气氯酸钠溶液即可。
5. 经济性好:低温烟道喷射亚气氯酸钠脱硝工艺相对于其他脱硝技术来说,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也较低。
然而,低温烟道喷射亚气氯酸钠脱硝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氯盐排放:该工艺中生成的氯化钠会随着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亚气氯酸钠的制备:亚气氯酸钠是一种需要特殊设备和原材料制备的化学品,制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水和废气。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排放控制:对氯化钠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 废物处理:对亚气氯酸钠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达到环保要求。
3. 工艺改进:对低温烟道喷射亚气氯酸钠脱硝工艺进行改进,减少对亚气氯酸钠的需求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低温烟道喷射亚气氯酸钠脱硝工艺是一种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具有高效、适应性强、操作简单和经济性好等优点。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氯化钠排放和亚气氯酸钠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控制和处理,以保证工艺的环保性。
第七章气态活染物控制技术基础一、填空题1、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在吸收剂中的不同,或与吸收剂中的组分发生,从而将有害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答】溶解度,化学反应2、用水吸收HC1气体属于,用N a OH溶液吸收S02属于,用酸性溶液吸收N H3属于。
【答】物理吸收,化学吸收,化学吸收3、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吸收设备可分为、和三大类。
【答】表面吸收器,鼓泡式吸收器,喷洒式吸收器4、气体扩散同时发生在气相和液相中,扩散过程既包括,也包括。
【答】分子扩散,湍流扩散5、吸收操作线斜率Ls/G s称为吸收操作的液气比,物理含义为。
【答】处理单位惰性气体所消耗的纯吸收剂的量6、常用的吸收剂有和。
【答】水,碱金属钠、钾、铵或碱土金属钙、镁等的溶液7、防治S02污染的方法主要有清洁生产工艺、采用低硫燃料、、及等。
M g2+, S二酸,氨【答】燃料脱硫,燃料固硫,烟气脱硫8、湿式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存在结垢和堵塞问题,通过在吸收液中加入C a C l2、、、等添加剂可解决此问题。
【答】浆液的p H值,吸收温度,石灰石的粒度9、影响湿式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吸收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流体力学状态,控制溶液过饱和,吸收剂种类等。
【答】石灰/石灰石法,氧化镁法,钠碱法10、目前应用较多的脱硫方法有、、、氨吸收法、亚硫酸钠法、柠檬酸钠法等。
【答】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选择性),吸收法,吸附法11、吸附设备主要有、和三种类型。
【答】固定床吸附器,移动床吸附器,流化床吸附器12、影响吸附容量的因素有、、、和。
【答】吸附剂表面积、吸附剂的孔隙大小、孔径分布、分子极性、吸附剂分子上官能团性质13、吸附区高度的计算方法有法和法。
【答】穿透曲线法;希洛夫近似法14、希洛夫方程式为。
【答】x=K L-t015、进入催化燃烧装置的气体首先要除去粉尘、液滴等有害组分,其目的为。
【答】防止中毒16、催化剂的组成为、和。
【答】主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17、催化剂的性能主要指其、和。
脱氮工艺流程脱氮是指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去除的过程。
氮氧化物是一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因此脱氮工艺在工业生产和环保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脱氮工艺的流程及相关技术。
一、脱氮工艺的原理。
脱氮工艺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生物降解来去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
化学方法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吸附法等;生物方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氮氧化物进行降解。
不同的工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废气排放,选择合适的脱氮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
二、脱氮工艺的流程。
1. SCR脱氮工艺流程。
SCR脱氮工艺是将氨气或尿素溶液喷入烟气中,通过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来将其转化为氮气和水。
SCR脱氮系统由氨水喷射系统、反应器和催化剂组成。
烟气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氨气发生反应,从而实现氮氧化物的脱除。
2. SNCR脱氮工艺流程。
SNCR脱氮工艺是在燃烧设备的炉膛内喷射氨水或尿素溶液,通过与氮氧化物发生非催化还原反应来将其转化为氮气和水。
SNCR脱氮系统主要包括氨水喷射系统、混合器和反应器。
燃烧设备的烟气经过预处理后,与喷射的氨水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然后在炉膛内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实现脱氮的目的。
3. 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生物脱氮工艺是利用微生物对氮氧化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氮气。
生物脱氮系统包括生物反应器、微生物培养池和氮氧化物气体处理设备。
废气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物反应器,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对氮氧化物进行降解,最终将其转化为氮气。
三、脱氮工艺的关键技术。
1. 催化剂技术。
SCR脱氮工艺中的催化剂是关键技术之一,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脱氮效率和降低能耗。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钒钛催化剂、钒钨催化剂等。
2. 氨水喷射技术。
氨水喷射技术是SCR和SNCR脱氮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喷射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脱氮效果。
3. 生物降解技术。
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微生物培养和反应条件控制是关键技术,通过优化微生物培养条件和反应环境可以提高脱氮效率。
ICS 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P DL/T****—2008(草案征求意见稿)( - - ) 发布 ( - - ) 实施发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 运行导则 ICS 文献分类号: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DL/T ××××—×××× 火电厂排烟脱硝技术导则Guide for flue gas denitr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rmal power plant(征求意见稿)2010-××-××发布 201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发布DL/T ××××—××××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脱硝工艺选择 (2)6 SCR工艺 (3)7 SNCR工艺 (5)8 SNCR-SCR联合脱硝工艺 (6)9 其他脱硝工艺 (7)10 性能考核和环境评价 (7)IDL/T ××××—××××II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电力环保脱硫脱硝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发改办工业[2008]242号)》安排,组织编制。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环保与资源节约部、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远达催化剂制造有限公司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DL/T ××××—××××火电厂排烟脱硝技术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电厂现有烟气脱硝工艺技术选择、设备配置、主要参数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陶瓷窑炉烟气处理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陶瓷工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2005年我国陶瓷产量:日用陶瓷175亿件,建筑陶瓷35 m2,卫生陶瓷约9 000万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的2/3,形势一片大好。
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窑炉烟气污染也越来越突出。
我国大气中90%的SO x、85%的CO2、80%的RO x(粉尘)和50%的NO x污染均来自陶瓷窑炉、蒸汽锅炉以及其他各种工业窑炉[1]。
据资料统计,目前仅在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生产领域中就有3 000余座燃煤窑炉,达到窑炉总数的70%,因此处理陶瓷窑炉烟气污染就成为了目前应该研究的方向。
笔者结合陶瓷窑炉烟气的污染物形成机制,对目前窑炉烟气的处理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1 陶瓷窑炉烟气污染产生的机制陶瓷窑炉烟气中有害物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气相化学物质,另一类是固相的烟尘,都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1.1 气相化学物质的产生燃煤产生的气相化学物质主要有SO X和NO X。
(1) SO X是由煤、粘土中的硫化物杂质在800 ℃左右被氧化所致。
在陶瓷生产中不仅燃烧的燃料中含有硫化物杂质,而且原料也有一些含硫的杂质,如:黄铁矿(FeS2)、Fe2(SO4)3、CaSO4、Na2SO4等。
这些杂质存在于陶瓷坯体中,在烧成的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
(2) NO X的产生类型有3种:a、热力型NO X,燃烧时的空气中带进来的氮在高温下与氧发生反应生成NO X被称为热力型NO X(T -NO X)。
b、燃料型NO X,因为煤中含有许多氮的有机化合物如芳香杂环氮化物、吡咯及衍生物,在高温作用下易产生NH3或HCN氧化生成NO X。
c、快速型NO X,指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发生分解,其分解的中间产物和N2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
快速型NO X生成量很少,可不予考虑。
1.2 固相烟尘的产生煤被加热350~600 ℃时,大量释放出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挥发分,进入炉膛空间。
烟气再循环(FGR)在燃气锅炉降氮改造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6-01T10:59:50.72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作者:向勇[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对现状大型燃气锅炉进行降氮改造的方案,主要介绍主要的降氮措施,以及FGR烟气再循环技术在燃气锅炉降氮改造中的应用。
乌鲁木齐热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对现状大型燃气锅炉进行降氮改造的方案,主要介绍主要的降氮措施,以及FGR烟气再循环技术在燃气锅炉降氮改造中的应用。
关键词:燃气锅炉房;降氮改造;烟气再循环;随着国家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近几年连续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文件来看,各地环保局对当地供热企业强制要求并执行燃煤锅炉更换为低氮燃气锅炉,普通的燃气锅炉实施低氮改造。
近几年在工业、民生所用的燃气锅炉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且这些燃气锅炉具有容量小、数量多等特点,如何降低其 NOx 排放已经引起关注。
许多地区环保政策都要求现状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30mg/Nm³。
因此,对现状燃气锅炉进行降氮改造已迫在眉睫。
1.氮氧化物(NOx)生成机理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和NO2,通常把这两种氮的氧化物统称为NOx,天然气燃烧过程生成的NOx主要是NO,约为90%左右,其余为NO2及少量的N2O。
燃烧生成的NO排入大气后极易氧化成NO2,进而形成酸雨、酸雾等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
由于燃烧过程生成的NOx主要是NO,因此,研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过程主要是研究NO的生成途径和机理。
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途径主要有热力型(T-NO)、快速型(P-NO)和燃料型(F-NO)。
2.抑制NOx生成的思路基于热力型NOx和快速型NOx生成的主要因素,提出抑制NOx生成的技术分为一级脱氮技术和二级脱氮技术。
一级脱氮技术主要是采用低NOx 燃烧器以及通过燃烧优化调整,有效控制NOx的产生,从源头上减少NOx生成量;二级脱氮技术则是利用各种措施,尽可能减少已生成NOx的排放,属于烟气脱硝范畴,目前主要有两种成熟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脱氮催化剂的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sr技术、催化加氢脱氮(hdn)技术的反应机理,并对3种催化脱氮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scr;nsr;hdn;反应机理;展望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3-0134-020 引言nox作为废气是形成化学光雾和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有效处理排放的nox是我国急需解决的大气问题。
氮氧化物可采用多种催化方法处理,如选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nsr技术、催化加氢脱氮(hdn)技术等。
1 脱氮催化剂及反应机理下面介绍了scr、nsr、hnd三种催化脱氮技术的反应机理及其使用的催化剂。
1.1 scr技术1.1.1 scr的反应机理scr化学反应主要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氨或甲烷、乙烯、丙烷、丙烯等碳氢化合物等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x催化还原为n2。
其反应可表示如下:4nh3+4no+o2→4n2+6h2o4nh3+2no+o2→3n2+6h2o该法效率高、选择性好,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
但该技术有一个缺点——催化剂成本较高。
1.1.2 scr的催化剂在scr技术中,可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离子交换的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应用最广泛的是金属氧化物,该种催化剂大都是负载在锐钛矿晶型二氧化钛上的钒氧化物,并以钨与钼作为辅助催化剂,该催化剂体系还原和氧化性能最佳。
在烟气温度较低的场合适宜使用贵金属型催化剂,可节省能量,且占地小。
1.2 nsr技术典型nsr催化剂一般由贵金属,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和载体组成。
氧化还原组分为贵金属(如pt),储存组分微碱土金属氧化物(如bao),载体主要是采用γ-al2o3。
因此,nsr催化剂具有氧化还原和储存双功能,作用机理如图所示:1.3 hdn技术1.3.1 hdn的反应机理一般来说,hdn的脱氮过程主要涉及以下3类反应:1)杂环的饱和;2)芳环的加氢饱和;3)c—n键的氢解断裂。
国内主流烟气脱硝技术解析氮氧化物(NO )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硝酸、电镀等工业废气以及汽车排放的尾气,其特点是量大面广。
难以治理。
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排放,会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研究的初步估算,2000年中国NO 的排放量约为1500万t,其中近7O%来自于煤炭的直接燃烧,固定源是NO 的主要来源。
鉴于中国今后的能源消耗量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因此,NO 的排放量也将持续增加。
据估算,到2010年,中国NO 排放量将达到2194万t。
如果不加强控制,NO 将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
目前,处理氮氧化物废气的方法主要有液体吸收法、固体吸附法、等离子活化法、催化还原法、催化分解法、生物法等,近年来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工业释放的废气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介绍几种比较有价值的烟气脱硝技术。
1、干法烟气脱硝技术干法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联合脱硝法、电子束照射法和活性炭联合脱硫脱硝法。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目前商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
其原理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向反应器内喷入氨或者尿素等脱硝反应剂,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脱硝效率可达90%以上,主要由脱硝反应剂制备系统、反应器本体和还原剂喷淋装置组成。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工艺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由氨或其他还原剂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该工艺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温度随锅炉负荷和运行周期变化及锅炉中氮氧化物浓度的不规则性,使该工艺应用时变得较复杂。
联合烟气脱硝技术结合了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还原法的优势,但是使用的氨存在潜在分布不均,目前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活性炭法是利用活性炭特有的大表面积、多空隙进行脱硝。
烟气经除尘器后在90~150℃下进入炭床(热烟气需喷水冷却)进行吸附。
优点是吸附容量大,吸附和催化过程动力学过程快,可再生,机械稳定性高。
燃气锅炉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方案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燃气锅炉工业对大气污染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成为燃气锅炉排放控制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研究燃气锅炉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方案,为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一、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是应对工业大气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水溶液进行反应,吸收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或硫酸盐的方法。
其优点是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同时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主要有产生废水和脱硫剂耗费大等问题。
2.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硫方法,其主要是利用活性物质吸附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达到净化的原理。
相对于湿法脱硫,干法脱硫的优点也是十分明显。
首先,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废水,其次不需要大量的化学脱硫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烟气脱硝技术与烟气脱硫技术类似,烟气脱硝技术同样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类,但目前多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该技术适用于烟气中氮氧化物(NOx)去除,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
三、燃气锅炉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燃气锅炉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是将烟气脱硫和脱硝技术有机结合,实现双重净化的目的。
同时避免了单一设备造成的二次污染,并且可以达到经济、高效的效果。
该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在锅炉烟气出口设置脱硝脱硫装置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另一种是在燃气锅炉尾部设置SCR反应器,实现烟气中NOx的还原。
四、技术方案实施措施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逐一实现以下措施:1. 选用高效的脱硫、脱硝技术,例如塔式反应器、壳体反应器等。
2. 严格控制反应器内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等,在最佳状态下完成反应。
3. 同时,应该采用独特的反应器填料,提高脱硝脱硫效率。
4. 定期对反应器进行维护,减少脱硝剂及脱硫剂的浪费,并保障其长期高效运行。
NHD脱硫脱碳气体净化工艺技术介绍
NHD脱硫脱碳气体净化工艺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在烟气中加入适量的洗
涤剂,使其中的SO2和CO2等有害气体溶解于溶液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
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流程将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该工艺技术主要包括3个
步骤:吸收、再生和浓缩。
首先,烟气进入吸收器,与洗涤剂(通常是一种碱性液体)接触,使
其中的SO2和CO2被溶解于液体中。
洗涤剂通常是一种高效吸收剂,它具
有良好的选择性,能够选择性地吸收SO2和CO2
然后,对已经吸收了SO2和CO2的液体进行再生。
再生是通过加热洗
涤剂,使其中的SO2和CO2从溶液中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是通过加热洗涤剂,使其中的SO2和CO2从溶液中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是通过加热洗涤剂,使其中的SO2和CO2从溶液中释放出来。
再生出的SO2和CO2可以进一步
处理或回收利用。
最后,通过浓缩步骤将再生液中的SO2和CO2浓缩到高浓度。
这个过
程通常是通过蒸发或吸附等方式进行。
浓缩后的SO2和CO2可以用于制备
工业化学品或进一步处理,也可以通过密封和储存等方式储存起来。
总的来说,NHD脱硫脱碳气体净化工艺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
SO2和CO2等有害气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这种工艺技术具有高效、可靠、可控制和可操作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
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等高污染物排放设备。
什么是低氮燃烧技术?
低氮燃烧技术一直是应用最广泛、经济实用的措施。
它是通过改变燃烧设备的燃烧条件来降低NO x的形成,具体来说,是通过调节燃烧温度、烟气中的氧的浓度、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等方法来抑制NO x的生成或破坏已生成的NO x。
低氮燃烧技术的方法很多,这里用通俗的文字介绍二种常用的方法。
(1)排烟再循环法
利用一部分温度较低的烟气返回燃烧区,含氧量较低,从而降低燃烧区的温度和氧浓度,从而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此法对温度型N O x比较有效,对燃烧型NO x基本上没有效果。
(2)二段燃烧法
该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段燃烧技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燃烧中,只将总燃烧空气量的70%—75%(理论空气量的80%)供入炉膛,使燃料在先在缺氧的富燃料条件下燃烧,由于富燃料缺,该区的燃料只能部分燃烧(含氧量不足),降低了燃烧区内的烘烘速度和温度水平,能抑制NO x的生成;第二阶段通过足量的空气,使剩余燃料燃尽,此段中氧气过量,但温度低,生成的NO x也较少。
这种方法可使烟气中的NO x减少25%—50%。
氮氧化物减排与烟气脱硝技术07级环境工程本科二班杜宇学号:0705410228摘要:我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遭受煤烟型大气污染的长期困扰,为了推进氮氧化物减的排与烟气脱硝的措施,对烟气脱硝技术进行研究。
丹阳湖无的防治原则:首先,要在燃烧前和燃烧中用足各种减排措施,然后再适当采用末端控制技术——烟气脱销。
烟气脱硝的工艺技术有很多,有干法、湿法,也有氧化法、还原法。
烟气脱硝技术的核心是催化反应,既需要消耗大量氨的还原剂,又要消耗安规的催化剂。
因此,现代环境科技致力于研发低费用、低成本的氮氧化物减排与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及燃烧器;廉价易取的催化剂及其国产化;替代氨的还原剂;双脱技术。
关键词:氮氧化物烟气脱销SCR SNCR 组合法双脱技术NO X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不能采取与治理SO2相同的办法加以控制,但总的来说也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化学机理则是氧化还原反应,一是将NO氧化成NO2,然后通过吸收进行回收,另一种则是借助催化剂,将NO X还原成无害的氮气。
湿式吸收法是用水或酸、碱、盐的水溶液吸收废气中的NO X。
按照吸收剂的种类可分为水吸收法、酸吸收法、碱吸收法、氧化-吸收法、吸收还原法及液相络合法等,这些方法比较适合工业生产废气的处理。
对于燃烧烟气,在控制NO X排放上有两种途径:一是在锅炉燃烧中控制燃料的燃烧,减少NO X的生成;另一种是对烟气进行处理,消除烟气中的NO X。
根据燃烧过程NO X的生成和破坏的机理和特点,不难看出,NO X的生成与燃烧方式和工况有关,器生成量取决于温度水平,此外还与空燃比、传热、煤种以及燃料、空气和燃烧中间产物的混合程度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改善燃烧方式、改变锅炉运行条件等措施,降低NO X的生成量,即降低NO X燃烧技术,达到一定的减排目标。
燃烧烟气系指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含NO X的烟气,其中的NO X以NO2为主,同时还因燃料和燃烧过程的不同而有其他组分,例如以煤和柴油为燃料时产生大量的SO2和烟尘,以及少量的SO3,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条件下可能产生少量的N2O,垃圾焚烧炉的烟气则包括更复杂的有害成分,如氯化物、SO X、氟化物及有机气体等。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氮氧化物废气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产生的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因此,对氮氧化物废气的有效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希望能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常见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之一是利用催化还原技术。
该技术利用催化剂将氮氧化物中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和水,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适用于高浓度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
其次,生物脱氮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
生物脱氮技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通过生物反应槽等设备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具有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的特点,适用于低浓度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
另外,湿法脱硝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废气中喷洒脱硝剂,将氮氧化物与脱硝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湿法脱硝技术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技术之一。
此外,物理吸附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
该技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然后再对吸附剂进行再生,实现氮氧化物的回收和净化。
物理吸附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废气处理。
综上所述,针对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我们可以根据废气的浓度、产生源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技术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共同保护环境,净化空气。
烟气再循环低氮燃烧技术
烟气再循环低氮燃烧技术是一种针对能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物进行治理的高效方法。
该技术主要通过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重
新循环利用,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以达到环保减排的目的。
烟气再循环低氮燃烧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将一
部分废气重新送回燃烧系统中进行混合燃烧,从而在保证热效率的同
时减少废气的排放。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增加燃烧系统的稳定性和燃
烧效率,使得烟气中的氮气更易于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有效地降低
了氮氧化物的排放。
具体来说,烟气再循环低氮燃烧技术的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将燃烧系统内产生的废气部分回收,并通过阀门和管道重新注
入到燃烧系统中;其次,燃烧系统内的混合气体会再次燃烧,从而提
高了系统的热效率和氮氧化物的转化率;最后,通过系统内的催化剂
处理,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了环保减排的
目的。
烟气再循环低氮燃烧技术在能源燃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燃煤电站、工业锅炉、液化气燃烧等场合,有效地
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了环保减排的目的。
此外,该技术还
可以提升燃烧设备的能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之,烟气再循环低氮燃烧技术在能源燃烧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环境
污染的程度,同时还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挥节能减排的效果。
这是一项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环保高新技术,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
烟气处理技术工艺技术烟气处理技术工艺技术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气进行处理和净化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工艺流程。
该技术主要用于降低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烟气处理工艺技术。
一、湿式烟气处理技术:湿式烟气处理技术是利用吸收剂(如碱液)与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反应,将其吸收并转化为无害物质。
湿式烟气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浓度、高温、高压的烟气,如燃煤锅炉废气和冶金烟气等。
该技术具有高净化效率、适应性强等优点,但操作成本较高。
二、干式烟气处理技术:干式烟气处理技术是利用各种设备(如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等)进行处理,将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捕集和除尘,降低颗粒物的浓度。
干式烟气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含尘量较高、颗粒物较大的烟气,如烧碱炉烟气和水泥窑烟气等。
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但对烟气中其他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较差。
三、催化烟气处理技术:催化烟气处理技术是利用催化剂催化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转化。
常见的催化烟气处理技术包括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和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等。
SCR技术通过添加氨水或尿素等还原剂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
SNCR技术则通过添加氨水等还原剂直接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脱硝。
催化烟气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率、低能耗等优点,但催化剂的价格较高,对温度和气体成分有一定要求。
四、生物烟气处理技术:生物烟气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吸收和降解。
常见的生物烟气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滤芯、生物吸附和生物脱硫等。
生物烟气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稳定、生物滤芯可重复利用等优点,但对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有一定要求,且操作复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烟气处理工艺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的组合来完成烟气的处理和净化,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烟气净化方案第1篇烟气净化方案一、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空气质量改善压力依然较大。
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提高空气质量,本方案针对烟气净化问题,提出一套合法合规的烟气净化方案。
二、方案目标1. 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满足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2. 提高烟气净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运行成本。
4. 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减轻人工操作负担。
三、方案内容1. 烟气净化工艺选择根据烟气成分、排放标准及现场条件,本方案选用“湿式脱硫+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脱硝”组合工艺进行烟气净化。
(1)湿式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效率≥95%。
(2)布袋除尘:采用脉冲喷吹清灰方式,除尘效率≥99.5%。
(3)活性炭吸附:采用活性炭吸附塔,去除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4)脱硝: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脱硝效率≥80%。
2. 设备选型及配置根据烟气净化工艺,选用以下设备:(1)湿式脱硫塔:处理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内设喷嘴、除雾器等。
(2)布袋除尘器:过滤面积满足设计要求,配置脉冲喷吹清灰系统。
(3)活性炭吸附塔:内设活性炭层,吸附容量满足设计要求。
(4)脱硝反应器:内设催化剂,满足脱硝效率要求。
3. 工艺流程(1)烟气首先进入湿式脱硫塔,通过喷嘴喷洒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脱硫。
(2)脱硫后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通过滤袋过滤,去除烟气中的粉尘。
(3)净化后的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塔,活性炭层吸附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4)最后,烟气进入脱硝反应器,通过催化剂催化还原,实现脱硝。
4. 自动化控制本方案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以下功能:(1)自动调节吸收剂喷洒量,确保脱硫效率。
(2)自动清灰,保证布袋除尘器运行稳定。
(3)实时监测烟气成分,调整活性炭吸附塔运行状态。
(4)根据脱硝效率,自动调节催化剂再生频率。
排烟脱氮技术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和消耗臭氧的一个重要因素。
烟气脱氮,主要是解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污染问题,这些物质能与二氧化硫相互作用,加速形成硝酸。
烟气脱氮对我们的环境保护意义十分重大
(1)吸收法。
吸收法是工业企业采用较多的处理NOx的方法,主要原理是将NOx吸收到溶液中。
比较常见有水吸收法、酸吸收法、碱吸收法、氧化吸收法、液相还原吸收法和络合吸收法等。
其中,以尿素为还原剂的液相还原吸收法NOx的脱除率可达90% ,而其他方法的去除率都在40%-80%之间。
(2)吸附法。
吸附法是一种已经成熟的工业分离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大比表面的吸附剂对NOx进行吸附,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操作温度或压力进行NOx的吸附和解吸,使NOx从烟气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和富集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分子筛、活性炭、活性焦、天然沸石及泥煤等。
吸附法具有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目前所用吸附剂的吸附量小,当烟气中NOx含量高时,吸附剂用量多、消耗大,设备体积庞大,所以应用并不广泛。
(3)微生物法。
微生物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合适的脱氮菌在外加炭源情况下,利用NOx作为氮源,将NOx 转化为无害的N2,而脱氮菌本身获得繁殖。
常用的有生物洗涤、生物过滤和生物滴滤等形式。
(4)电子辐射法。
电子辐射法又称等离子体活化法,通过电子束照射或高压放电将烟气中NOx电离,从而达到脱除NOx的目的。
该法包括电子束法和脉冲电晕法。
一般用来同时脱除NOx和SO2或与催化相结合使用。
该法装置占地小,无二次污染,但能耗较高,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抑制了该技术的工业应用。
(5)催化法。
与以上方法相比,催化法脱氮具有快速、高效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燃煤电厂烟气和汽车尾气中NOx的脱除。
催化法可分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两种。
其中SNCR技术是在炉膛温度1000℃左右的区域喷入NH3、尿素等还原剂,将NOx 还原成N2和H2O,NOx脱除率可达80% ,但反应中会有少量的温室气体N2O产生。
该过程不使用催化剂,还原剂由喷嘴喷入燃烧室,根据锅炉的操作负荷,不断调整NH3的喷入量和喷入位置,以保证在最佳温度下喷入NH3。
SCR法通过NH3,H2S,CO和烃类物质等还原剂,在V2O5/TiO2等催化剂上与NOx反应,生成无害的N2和H2O,NOx的脱除率可达90%,但运行费用较高。
目前实现工业化应用的是以NH3为还原剂,V2O5/TiO2为催化剂的SCR法来脱除固定源废气中的NOx,以及使用Pt-Pd-Rh三元催化剂来净化汽车尾气。
SCR脱氮反应器的核心是脱氮催化剂。
它分为蜂窝式和板式两种类型,比表面积为500 m /m-1000 m /m,在催化剂的内表面上分布着由TiO2、WO3或V2O5等组成的活性中心。
随着脱氮装置的运行,催化剂会逐渐老化。
引起老化的原因主要是催化剂活性中心中毒、活性成分晶型改变以及催化剂通道和微孔的堵塞、腐蚀等。
因此,必须定时检测烟气经过每层催化剂后NOx的浓度和氨氮比(NH3/NOx),确定各层催化剂的活性与老化程度,以确保脱氮装置的正常运行。
SCR法的主要难点在于NH3的储存不易控制,NH3喷射不均匀以及易造成.
与上述传统工艺相比,下列技术具有环保、污染小。
技术相对较好且转化效率较高。
(6)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
该方法是把含有NHx基的还原剂,喷入炉膛温度为800~1100℃的区域,该还原剂迅速热分解成NH3并与烟气中的NOX进行SNCR反应生成N2和H2O。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受温度、NH3/NOx摩尔比及停留时间影响较大。
反应式为:
4NH3 十6NO →5N2 十6H2O
该法特点是不需催化剂,旧设备改造少,投资较SCR 法小(投资费用15 美元/ kW ) [4] 。
但氨液消耗量较SCR 法多。
日本的松岛火电厂的l~4号燃油锅炉、四日市火电厂的两台锅炉、知多火电厂350MW的2号机组和横须贺火电厂350MW的2号机组都采用了SNCR方法。
但是,目前大部分锅炉都不采用SNCR方法,主要原因如下:(l)效率不高(燃油锅炉的NOx 排放量仅降低30 %~50 %);(2)增加反应剂和运载介质(空气)的消耗量; (3)对温度要求严格,一般控制在550~800 ℃。
温度过低,则NOx 转化率低;温度过高,则会破坏催化剂载体,降低催化剂活性; (4)氨的泄漏量大,不仅污染大气,而且在燃烧含硫燃料时,由于有硫酸氢铵形成,会使空气预热器堵塞。
近来研究用尿素代替NH3 作为还原剂,使得操作系统更加安全可靠,而不必担心因NH3 的泄漏造成新污染。
(7)光催化氧化法
利用TiO2半导体的光催化效应脱除NOX的机理是TiO2受到超过其带隙能以上的光辐射照射时,价带上的电子被激发,超过禁带进入导带,同时在价带上产生相应的空穴。
电子与空穴迁移导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空穴本身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可夺取NOX体系中得电子,使其被活化而氧化。
电子与水及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氧化能力更强的·OH及O2-等,是将NOX最终氧化生成NO3-的最主要氧化剂[7 ]。
光催化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空气净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二次污染少等优点。
它有着诱人的前景,但是此项技术尚未成熟[8]。
TiO2氧化脱除NOX的效率受初始浓度影响较大,对低浓度的NOX效率可以高达90%,但对高浓度NOX脱除效率则不高。
今后的研究应通过探索不同因素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及催化作用机理,进而全面地了解这一反应体系。
同时,也必须注意解决如何提高TiO2对高浓度NOX的脱除效率,减少有害中间产物的形成等重要问题。
(8)管道喷射法
管道喷射是直接将吸收剂喷入烟气管道,使之均匀分布在增湿的热烟气中,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2和NOX反应或吸收,用除尘器除去固体颗粒。
Hokkaido电力公司和Mitsubishi重工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用一种叫LILAC(增强活性石灰-飞灰化合物)的吸收剂联合脱除SO2/NOX工艺。
LILAC是在混合箱内将飞灰、消石灰和石膏与5倍于总固体重的水混合制得,在80 m3/h的实验中,Ca/S摩尔比为2.7的条件下,将吸收剂喷射到喷雾干燥塔内,脱除SO2和NO的效率分别为90%和70%[9]。
管道喷射法其优点是设备简单、占地少、易于老厂改造,运行费用低系统简单,运行可靠。
但其缺点为吸收剂利用率低,脱除效率较低。
(9)臭氧氧化吸收法
采用O3使NOX氧化,然后用水溶液吸其反应过程为[10]:
NO + O3 →NO2 + O2
2NO + O3 →N2O5
N2O5 + H2O →2HNO3
生成物HNO3经浓缩而得到浓度为60 %。
实践证明,该法优点是不会将其它污染物带入反应系统中,而且采用水作吸收剂比较便宜。
但是,臭氧要用高电压制取,故耗电量大,费用大。
(10)液体吸收法
NOx 是酸性气体,可通过碱性溶液吸收净化废气中的NOx 。
常见吸收剂有: 水、稀HNO、NaOH、Ca (OH)2、NH4OH、Mg(OH)2等。
为提高NOx 的吸收效率,又可采用氧化吸收法、吸收还原法及络合吸收法等[11]。
氧化吸收法先将NO部分氧化为NO2,再用碱液吸收。
液相络合吸收法主要利用液相络合剂直接同NO反应,因此对于处理主要含有NO的NOx 尾气具有特别意义。
NOX生成的络合物在加热时又重新放出NO,从而使NO能富集回收。
目前研究过的NO络合吸收剂有FeSO4、Fe(Ⅱ)-EDTA和Fe(Ⅱ)-EDTA-Na2SO4 等。
该法在实验装置上对NOX的脱除率可达90 % ,但在工业装置上很难达到这样的脱除率[12]。
此法工艺过程简单,投资较少,可供应用的吸收剂很多,又能以硝酸盐的形式回收利用废气中的NOx,但去除效率低,能耗高,吸收废气后的溶液难以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吸收剂、氧化剂、还原剂及络合物的费用较高,对于含NOx浓度较高的废气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