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央戏剧学院考研初试395初试第一第考研经验帖最全必看
- 格式:pdf
- 大小:103.91 KB
- 文档页数:3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考研参考书笔记解析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考研参考书的笔记,希望对大家考研有一定的帮助。
百科知识部分托尔斯泰《童年少年青年》屠格涅夫《猎人笔记》雨果《悲惨世界》卡夫卡《变形记》中国现当代话剧与文学(14)剧本(14)丁西林《三块钱国币》曹禺《胆剑篇》曹禺《王昭君》陈白尘《结婚进行曲》陈白尘《大风歌》★吴祖光《风雪夜归人》★宗福先《于无声处》赵国庆《救救她》谢民《我为什么死了》沙叶新《陈毅市长》李龙云《小井胡同》李龙云《撒满月光的荒原》★高行健《车站》★马中骏、贾鸿源《屋外有热流》现当代小说散文诗歌(15)小说(15)韩少功《马桥词典》阿城《孩子王》阿城《棋王》莫言《红高粱》岩琦(日)《电影的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影片(20)★格里菲斯(美)《党同伐异》1916卓别林(美)《淘金记》1925爱森斯坦(前苏联)《战舰波将金号》1929★希区柯克(英)《39级台阶》1935★★卓别林(美)《摩登时代》1936★袁牧之(中国)《马路天使》1937约翰·福特(美)《关山飞渡》1939勒鲁瓦(美)《魂断兰桥》1940★★奥逊·威尔斯(美)《公民凯恩》1941★★大卫·里恩(英)《相见恨晚》1945罗西里尼(意)《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蔡楚生、郑君里(中国)《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 ★费穆(中国)《小城之春》1948★★黑泽明(日)《罗生门》1950石挥(中国)《我这一辈子》1950★希区柯克(美)《后窗》1951德西卡(意)《温别尔托D》1951★黑泽明(日)《七武士》1954★大卫·里恩(英)《桂河大桥》1957★★伯格曼(瑞典)《野草莓》1957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戏剧理论及社科(5)契诃夫《创作札记》《易卜生评论汇编》《阿瑟·密勒论戏剧》宾克莱《理想的冲突》黄仁宇《万历15年》外国戏剧(16)普劳图斯《孪生兄弟》★莎士比亚《李尔王》★莎士比亚《亨利四世》★高乃依《熙德》★拉辛《费德尔》才思教育是全国知名的考研高端辅导机构,由北京电影学院师资团队创办于1995年,至今已经有20年的辉煌历史。
育明教育独家专做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表演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既有理论修养深厚,在表演艺术实践、教学上具有丰富经验的教授和副教授,同时还拥有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表演系主要教学层次分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学。
同时还不定期招收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少数民族班。
考试科目:跨考表演的考生也是比较多的,但是考生表演的基础是要有的,并且还有要有一定的悟性,另外好多考生也可能会担心年龄的问题,其实考中戏的考生三四十的大有人在,所以有意向考的话就要大胆去试一下。
分数线统计:2018年表演系报考人数190人进入复试人数12人学术型(计划招8人)(全日制)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进入复试人数8人,进入复试最低分277分(少干)336分,进入复试最高分377分。
录取3人,277分(少干),371分、376分。
艺术硕士(计划招9人)(全日制)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进入复试人数4人,进入复试分数266(少干)336分、340分、342分。
录取3人266分(少干)、336分、340分。
复试分数线统计:第二部分:考研真题分享专业一:611综合基础一一、名词解释(22分)1、性格演员育明教育独家专做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2、舞台调度3、车台4、布鲁斯5、发现和突转6、舞剧7、喜歌剧8、盔头9、三位一体10、计划11、落幅二、简答题(78分)1、简述演员与角色的关系2、如何外化角色的心理节奏3、如何理解表演创作的艺术真实三、论述题(50分)1、表演创作的交流与适应育明教育独家专做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专业二:801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1、试论角色性格化创造及基本规律(不少于2000字)育明郭老师解析:1、611综合基础名词解释部分,中戏的每个系各出一道名词解释,每个系的词条有成百上千个,所以难度更加大,需要考生有专业知识方面的积累。
2、中戏考研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注重考察考生专业知识的积累,考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且阅卷老师非常重视学术用词,需要考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沉淀和积累。
中戏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中央戏剧学院(简称中戏)是中国著名的艺术学府之一,其戏剧表演专业一直以来备受瞩目。
对于很多戏剧艺术爱好者来说,考入中戏是一个梦想,因此中戏考研成为了他们追求的目标。
在备战中戏考研的过程中,熟悉往年的考题和答案解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中戏考研真题与答案进行解析,并给予一些建议。
一、口试部分中戏考研的口试部分分为艺术素养面试和形体面试。
在艺术素养面试中,考生需要演唱歌曲、朗诵诗歌、演绎剧本等。
形体面试则需要考生进行基本舞蹈、形体表演等能力的展示。
对于艺术素养面试,考生需要准备一首自选曲目,这个曲目可以是自己喜欢且熟悉的歌曲,同时需要做到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声音的控制。
在形体面试中,考生需要展示自己的灵活性、力量与舞蹈技巧等。
在备战中戏考研的过程中,准备一些经典的艺术曲目和舞蹈动作,并注重个人表达与展示的细节十分重要。
二、笔试部分中戏考研的笔试部分包括理论考试和剧情创作。
在理论考试中,往年的真题多涉及戏剧理论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案例分析。
考生需要对中国传统戏曲、西方戏剧理论、现代话剧等有所了解。
并且要熟悉相关的理论名词、理论派别以及历史背景。
在备战过程中,考生需要针对不同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例如可以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每天安排一到两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理解,并可以通过做相关的习题进行巩固。
剧情创作是中戏考研的另一部分。
在考试时,考生需要根据提供的题目进行情节、人物和台词的创作。
这一部分考察了考生的创作能力、故事构思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备战此部分考试时,考生需要多读一些经典剧本,学习剧本结构和故事发展的技巧。
同时,模仿写作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模仿经典剧本中的段落,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三、答案解析与备考建议在备战中戏考研过程中,了解往年真题并进行答案解析是很重要的一环。
通过分析答案,考生可以了解到考官对于问题的思考角度、结构以及答案的要求。
同时,答案解析还可以帮助考生找到自己的答题思路和提高答题效率。
早就想写一篇关于考研的心路历程,也是为了给跟我一样曾经在大学很迷茫堕落甚至挂科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经验。
首先要说明的是自己算不上别人眼里的学霸大神,也不是谦虚,我在大二下学期挂了微生物,在大三上学期也挂了三门专业课,期末考试都是在班上倒数。
说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知道这么差劲的我都能考出理想分数,更别说比我优秀的你们了。
回顾准备考研的日子,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我真正开始看书准备考研是从过完年之后的二月份开始,还记得去年过年在家天天遭我妈嫌弃一点书都不看,所以什么时候准备并不是问题(当然也不能太晚)。
考虑到我是零基础开始看书的,所以第一遍看书看得特别仔细特别慢,我看书的顺序是2月到8月底看完第一遍生化、生理、病理,9月看了一遍外科,10月看了一遍内科,11-12月就是小三门结合内外科看了,最后我也就大概看了两遍书,所以复习的时候不要跟别人比,不要被别人的进度干扰自己的节奏。
最后附上分数截图(持续更新) 首先说下实习与考研,我实习的时候是能逃就逃,因为初试毕竟还是理论考试,虽然现在西综里临床病例的题目比例增加,但是这种病例题大部分还是能通过做真题摸清规律的。
当然每年也都有认真实习,最后只复习了几个月就考出好成绩的大神,但是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我还是建议看书>实习。
关于英语,虽然考研词汇有5500,但是考研英语里常见的单词并没有这么多,并不推荐在扇贝之类的app上打卡背单词,我是用恋练有词背单词的,上半年就开始每天花一上午看英语+做英语六级真题(六级之前一直没过,通过上半年的英语复习英语六级考了542分,所以努力还是很见成效的)。
关于恋练有词,不仅要掌握单词表上的单词,还要认识例句里的单词,因为例句都是历年真题里的句子。
上半年的学习以英语和西综为主,例如一上午看英语(记单词+做自己买的阅读训练),其余时间看西综基础课,9月就要开始看政治了,这时候就要压缩复习英语的时间,这个阶段英语复习以做真题为主!真题真的很重要!做真题不是简单得做对了选项就完事了,要把真题里的生词、高频词弄懂意思,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摸清出题人的套路,比如阅读选项里出现may这个单词的十有八九都是正确选项!英语作文背王江涛的考研作文,考前自己搞个模板,作文不用太早背,背了也会忘记,跟政治一个道理。
中戏考研: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考研经验分享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央戏剧学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笔记,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艺术形象(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的基本特征相同。
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艺术语言为了创造艺术形象,艺术意蕴藏于其中)。
在艺术作品中,艺术语言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而艺术意蕴也是蕴藏在艺术形象之中。
具有①形象性、概括性,②情感性、思想性,③还具有审美意义,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3.艺术意蕴。
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①、艺术意蕴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潘洛夫斯基: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图像的意义,自然的意义、习俗的意义和内在的意义(是什么,约定俗成的意义,综合内涵即象征的形式化的价值)。
艺术意蕴凝聚着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
②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③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有时甚至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
④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比起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来,艺术意蕴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哲理或诗情,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即“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只有通过整个作品的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内在的意蕴。
许多情况下,对作品的艺术意蕴的阐释,都只能接近它,而无法穷尽它。
⑤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
作为第三个层次的艺术意蕴,并不是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某些偏重于娱乐性、功利性或纪实性的作品,常常就不存在这一层次。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中央戏剧学院考研经验分享【关于考试和复试】初试就不说什么了,跟高考差不多。
别忘了考场不能带手机,弄块表很重要。
复试大家基本都是面试,我也只能说说戏剧学专业的感受,大家看个热闹。
话说我们一上午五个人面试,前四个问了同样的问题,你看了哪些剧本,谈谈最喜欢的那个,你看了哪些理论书,谈谈最熟的那个之类。
等我在心中列好提纲信心满满地走进去后,我导师温柔而神秘地一笑说:“啊,你啊,这么熟了,就不问那些问别人的问题了••••••”之后,他让我背古希腊神谱••••••反正,别太紧张就对了。
复70分试100分,的专业30分的英语,鉴于中戏这样一个过四级还给发钱的学校的英语水平,就不分享什么经验了。
【关于后考研时期】后考研时期我把它分为了三个阶段。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第一阶段是考试结束到成绩出来之前,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玩。
第二阶段是成绩出来复试之前,有两种情况。
如果是初试成绩优秀,上研十拿九稳,这段时间可以轻松地做毕业论文的同时轻松地补一点其他学科的知识。
这是我比较事后诸葛的建议,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做得太差,等我们都进入研究领域了才发现基础的平台根本没有建立,作为一个戏剧专业的研究生,我对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所知甚少,这严重阻碍了我探求知识的丰富性,所以有条件的话,不妨趁着清闲多看看。
如果是把握不太大的同学,就要在做论文的时候开始投简历了,或者是有出国的打算,也要尽快开始准备语言考试,这两种情况我都没有经历,所以不发言了。
第三阶段就是复试与录取结束后,大概也就是六月初。
到下一阶段生活开始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不管前两个月你是准备旅行,疯玩还是御宅还是干嘛,最后一个月我建议收心学习。
这也是个事后诸葛的建议,因为我开学时仍延续着“后考研时期”的漂浮状态,被导师狠狠地修理了一顿。
【关于中戏的考试安排】全心全意因才思教英语和政治就不用多说了,同一届考生,同一份卷子,每门100分。
前有俞敏洪后有任汝芬,已经把考试分析到骨头缝里了。
中传考研:2018考研成绩已出,擦去年复试分数线怎么办?编辑:凯程中传果酱老师2018考研初试成绩已经公布了,虽然2018考研复试分数线还没有公布,但是就往年来看呢,国家线调整的幅度都不是很大,所以分数擦去年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们更应该紧张起来,下面凯程分享一下擦线考生应该怎么办。
擦线党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初试现场发挥不佳,特别是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平时模考成绩却很突出的考生,我们称之为活火山型选手;⊙第二类:是偏科,在某一学科上明显弱势,导致总分下降的考生,我们称之为跛足型选手;⊙第三类:是模考成绩一般,正常情况下是无法进入复试的,但本次发挥超常的考生,我们称之为偶然型选手;⊙第四类是因为学校的客观因素,诸如分数线的调整、错误判卷导致最后一名进入复试,而实际上实力突出的考生,我们称之为悲催型选手。
针对以上四类考生分别给出应对复试的策略。
由于临场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紧张,复试面试可能将成为他们反败为胜最大的拦路虎。
活火山型选手在准备复试时一定要多多进行模拟面试,模拟面试练多了到了真正复试面试时也就可以从容应对了。
由于自身实力在所有进入复试的考生中处于劣势,要想在复试中反败为胜,最好的办法就是短期突击,快速提高自身实力,尤其是专业课和英语。
如何短期突破?这里教大家一个讨巧的办法:找到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向他们打听上一年复试的流程、考试范围、考试题型、导师学术方向、复试各科目权重等等,然后按照这些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复习。
针对最后一类考生:首先不要过多提及初试时自己的不幸,因为这样不会给你加分反而会让导师觉得你生活态度不积极、不乐观。
既然已经进入复试,你还是幸运的。
其次,建议这类考生在复试上要比其他考生下更多的功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初试排名较低的不利形势。
比如说考生在准备专业课复试时,除了复习院校指定参考书外,最好还要研读导师的得意著作和论文,对涉及导师最新的学术方向的观点最好能够背诵并讨论。
试想,如果在复试笔试或面试中你能在合适的时机提及导师的著作或论文内容,能不引起导师的注意吗?总之,无论是哪种情况,心态非常重要,一定要告诉自己,“一切皆有可能,我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
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服务!2016年~2018年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学术型)】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学术型考试科目①、②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考试科目③④和复试内容见下表;单独考试科目代码:政治理论111,英语241,业务课代码与统考相同。
导师名额后带“*”的,该位导师接收一名推免生,招生名额相应减少。
2015年~2017年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学术型)】报考统计2017年电影电视系报考人数167人实际录取人数10人1、电影理论与实践(编导)进入复试人数8人进入复试最低分338分,进入复试最高分365分;实际录取人数7人,录取最低分318(少干)338录取最高分365分2、影视制片理论与实践进入复试人数4人进入复试最低分335分,进入复试最高分385分;实际录取人数1人385分3、播音与主持艺术理论与实践进入复试人数1人实际录取人数1人 365分4、电影理论与实践(制作技术)进入复试人数1人实际录取人数1人374分2016年电影电视系报考人数110人实际录取人数5人(含1名推免生)电影理论与实践(编导)进入复试人数4人,进入复试最低分342分,进入复试最高分374分;实际录取人数4人,外加1名推免生2015年电影电视系实际录取人数7人(含1名推免生)1、电影理论与实践(编导)进入复试人数5人进入复试最低分337分,进入复试最高分376分;实际录取人数4人2、影视制片理论与实践进入复试人数3人进入复试最低分334分,进入复试最高分337分;实际录取2人外加1名推免生,录取最低分334分,录取最高分337分2015~2017年中戏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要求:(一)参加复试的基本要求1、考生初试总分不低于335分(2015年总分不低于325分)。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
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服务!第一部分:2018年招生目录新开学院2、中戏考研来看,初试需要选报导师,这一点跟其他学校不同,所以导师特别关键,而且再加上每年考中戏的本校生比较多,导师复试要求严格,所以经常出现每年招不满学生的情况,去年计划招生130+,最终只录取了83人。
而且中戏每年基本都是走国家线,基本是过了国家线就能进复试,但就是这个国家线很多考生过不了,专一难度较大,加上专二没有指导,分数特别低,海翔智库教育主要是做一对一的专业课辅导,针对英语也是一对一讲解,资料笔记计划体系完善,考生感兴趣可以来我们公司实地考察。
第二部分:历年分数线统计第四部分:专业课参考书专业课一:611综合基础一1、《大百科全书戏剧卷》2、《戏剧电影艺术实用手册》3、《文艺常识》解析:611综合基础,这一门是中戏所有专业都考察,中戏网上信息很少,很多考生都不知道考什么,主要题型等等,611综合基础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这三种题型,其中名词解释部分是中戏全校统命题一考察,试题是一样的,涉及咱们中戏各大系,2013年之前一般是考察6大系:即导演系、表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电影电视系、艺术管理系这6大系,每一个系各出2道名词解释,共12道。
从2013年开始名词解释题量调整为8道,2014年中戏研究生招生系别新增了音乐剧系、京剧系,总的变成了8大系:即导演系、表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电影电视系、艺术管理系、京剧系、音乐剧系,形成了8大系,每个系各出一道名词解释,所以难度更加大,范围更加广,更加需要考生要充分了解除了自己所报考本系之外的其它系的专业知识。
18届工科生跨考中戏表演考研经验专业指导必看助19学子其实我报考中戏表演专业这件事,只有我舍友知道,家里人和老师都不知道。
因为我怕他们会不支持我,会嘲笑我,这样我面临的压力会很大。
一直都最后我参加复试,我才告诉大家。
很意外,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我就应该去学艺术,他们都鼓励着我。
高中时,和我一起主持艺术节的一个男孩子对我说,他受不了坐在台下看别人表演,心里会痒。
我深知这种感觉,会羡慕,会无数次问自己,为什么我没能站上那个舞台?这个男孩很优秀,会跳拉丁,会拉小提琴,高考考进了重庆大学的播音专业。
他说的这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
后来我来到了北京读大学,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剧院看剧,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舞台对我致命的吸引力,灯光如此梦幻,舞台上的演员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我的心告诉我,我想站上舞台,我想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
很多学弟学妹都问我,考研,尤其跨考会不会很难。
废话,不难,谁都能考上了。
中戏表演每年最后被录取的就那么一丢丢,导师宁缺毋滥。
这种难度,可能堪比清华北大。
但,我从来都觉得,是否选择跨考中戏表演,或者其他专业,这都取决于你的内心。
问问自己,想不想考?如果是,就给自己一次追梦的机会,二十几岁正年轻,正是不顾一切的年纪,别到以后来埋怨现在的自己,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如果真的下好决定了,就要好好备考了。
初试没有面试,纯笔试就要求大家苦苦学习了。
首先讲政治英语吧,跨专业考试的话,常规来讲,专业课不会占优势,而中戏本校或其他学表演的考生政英一般都不会很好。
这是我们的优势,既然是优势就要好好利用。
政治不建议花太多时间,七十多分的政治很难考,而且北京地区阅卷相对较严。
英语可以多花点时间,拉开差距,弥补专业课的分差。
我的英语考了80,救命的分数。
给阅卷人寄刀片)在这里,英语推荐朱伟恋恋有词,听一遍课,然后自己再好好梳理一遍,我一个月有质的提高。
千万不要一开始盲目做真题,当然也可以做一套试一下。
试完了就要提高词汇量,用恋恋有词。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
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服务!2015年—2017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报考统计2017年表演系报考人数165人实际录取人数5人学术型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进入复试人数3人实际录取人数3人录取最低分360 录取最高分376艺术硕士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进入复试人数2人实际录取人数2人录取最低分357 录取最高分3692016年表演系报考人数170人实际录取人数2人(为2名推免生)学术型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实际录取人数1名推免生全日制艺术硕士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进入复试人数1人,复试被刷。
实际录取人数1人为推免生2015年表演系实际录取人数1名推免生学术型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实际录取人数1名推免生进入复试人数3人进入复试最低分247(少干)348 进入复试最高分392分未达要求未录取专业一:《大百科全书戏剧卷》、《戏剧电影艺术实用手册》、《文艺常识》。
专专业二:《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戏剧表演基础》、《演员自我修养》、《演员创造角色》、《表演学》、《表演心理学》、《表演片断教程》、《音乐剧演员的培养》。
2017年中央戏剧学院611综合基础表演系考研真题(部分)一、名词解释1.舞台行动(表演系)2.舞台时间(导演系)3.舞台透视(舞台美术系)4.南国社(戏剧文学系)5.团队管理(戏剧管理系)6.杜比全景声(电影电视系)7.板眼(京剧系)8.卡麦隆(音乐剧系)二、简答(3个)1.内心独白和潜台词的区别三、论述阐明论述“间离方法”戏剧表演艺术的特征: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演员创造舞台角色形象。
其具体特点:①戏剧演员必须亲自粉墨登场、现身说法、身体力行,而且每一次都要重新创造,每次演出都要像第一次那样重新表演整个舞台行动过程。
更多考研考博咨询信息请关注考研考博微信公众号:京研教育
新浪微博:京研考研
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硕士(戏剧)专业:
一、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硕士(戏剧)专业历年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专业年份招生人数考试科目
135102艺术硕士(戏剧)24.(全日制)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1)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表演)2020年10人①101思想政治理
论;
②204英语二、202
俄、203日选一
③611综合基础
一④801戏剧
(影视)表演理论2019年7人
2018年9人
二、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硕士(戏剧)专业历年复试分数线:专业年份政治英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
135102艺术硕士(戏剧)2019年38分38分57分57分340分2018年36分36分54分54分335分2017年35分35分53分53分335分
三、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硕士(戏剧)专业参考书目:
611综合基础一:
《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戏剧电影艺术实用手册》
《文艺常识》。
801戏剧(影视)表演理论:
《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
《戏剧表演基础》
《演员自我修养》
《演员创造角色》
《表演学》
《表演心理学》
《表演片断教程》
《音乐剧演员的培养》
四、京研教育考研优势:
更多考研考博咨询信息请关注考研考博微信公众号:京研教育
新浪微博:京研考研。
2019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编导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指导大全
小伙伴们大家好,很多学弟学妹要求我写一篇关于央戏电影电视编导的考研经验,所以我就谢啦!希望可以给你们帮助,之后如果大家需要复试经验贴我也可以给大家出一篇,今天这一篇就先好好给大家讲讲初试大概情况以及初试的复习建议。
一、成绩情况
首先,我是2017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本科生,跨专业考到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编导专业。
专业一(综合基础618)120、专业二(剧本写作)130,;排名:第二,复试:专业课90、面试91,英语80,总体排名:第三。
政治:
首先说一下我跟的老师,哲学,跟的阮晔老师,这个老大爷讲课很激动也很好的。
白马非马原题啊原题,上课他就讲过这个例子。
史纲毛中特跟徐涛老师,真的就是他救了我的政治,我是听了他的史纲,再听的毛中特,讲课很有渲染力。
政治大题:
我只推荐一本书,真的是救我于水火,就是徐涛的小黄书。
可以直接搜淘宝有的,大概11月份出吧,比肖四早,我没选肖四,都说今年封卷前肖四漏题了,我没背,而且我看了卷子废话太多。
虽然小黄书涛哥画了很多。
除了一个我印象真的不深刻,写了半个题,其他我全都写上了。
英语:
恋词+真题单词我看了一边老版黄皮的恋恋有词的视频,
阅读:朱伟老师的泛读100,和精读30篇。
我就是看泛读100里的20篇,然后我把真题10年到15年的阅读都翻译了一遍,黄皮考研真题里给的解析和原文意思。
我就翻译一遍,然后对照看哪里翻译不对。
关于参考书目:
《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电影艺术辞典》《电影剧作教程》《影视导演元素训练》
二、导师选择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戏电影电视系是报名时必须报上导师,然后与报同导师的学生竞争,不同于其他学校是先考进了再选导师,所以这里导师的选择一定程度决定着你的命运。
导师的选择可以参考官网和百度百科上的个人简介,每个老师有自己专长的领域,
也有分偏学术一点还是偏创作一点的导师,但其实进去之后所上的课都是相同的。
所以在这点上,个人觉得无论导师是谁,只要考进了那就是胜利。
三、复习建议
首先因为我是跨考生,专业上肯定不如本专业的学生,很多东西都得重新开始学,不过最后出成绩我专业一的分数是全年级最高,所以也证明我的方法管用。
3)专业一(综合基础618)
中戏专业一都需要考八大系名词解释,这也是让很多人头疼的东西,因为东西太多涉猎太广,不知道从何下手。
其实完全不用担心,我一开始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处于一种半放弃的状态。
后来问了一个师姐,然后慢慢理清楚自己的逻辑。
虽然是八大系每个系出一个名词解释,但出的名词都在基础范围内,每年会有一两个偏的,那没关系,你写不出来别人也写不出来。
首先我把师哥给我的八大系名词解释的资料都看过两遍,专业课我是在新祥旭报的一对一,针对性还是很不错,师哥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会把自己不懂得问题列出来,然后一个个去突破,有个大概了解但要写还是写不出来。
然后在师姐的提点下去理每个系名词的逻辑,以音乐剧系为例,我就用百度百科把音乐剧的历史从头理了一遍做了一个树状图,树状图里包括年代、流派、名人名剧,每一个都很清楚。
你不用去死记硬背,很多专业又琐碎的词汇你背了也很快忘,相反这样理出一个逻辑来再去背,背诵的时候记住一些专业表述会轻松很多。
考试的时候老师不会给你抠字眼,只要你自己理解了这个词,并且用比较专业的方式表述出来就行。
同理我也自己整理了其他系,把每个名词都理解,能不看书自己说出来,去考试就没什么大问题。
关于专业课复习技巧和专业复习规划时间:
简答题。
电影电视系的简答题是由电影史、电影理论和电影实践(创作)构成的。
今年考了两个电影史问题一个电影理论,但之前也都考过实践方面的,所以都需要准备。
电影史,我在8月份正式开始复习考研之前已经把中国电影史和外国电影史都看完了,有一个大概了解。
8月份开始精读。
我买的是中戏出的两本电影史,那时候采取了抄书法。
书上的东西都比较繁琐,我把书里面精华的部分都提取出来抄下来,一是加深记忆,二也方便后期背诵。
实际证明这个方法的确很有用。
中国电影史我也做了树状图,方便理解和背诵。
这个内容在8月9月完成就行,后期就是不断重复,到12月的时候我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到考场也没太大压力。
电影理论,中戏的电影理论不会考太偏太难的,一般都是与影史挂钩的电影理论,这里非常推荐《电影艺术辞典》那本书,电影理论和电影流派总结的非常全,挑重点的电影理论出来背就行,一天背一条,背完了再重复,背到滚瓜烂熟的那天。
电影实践我主要看的是中戏出的《电影剧作教程》和《影视导演元素训练》这两本书,同样自己做了精华总结。
边看书边看书里提到的电影,把书里讲过的内容都内化为
自己的,剧作里的每一个元素都要理清楚。
这个我也是在10月份完成的,结合平时自己看过的电影整理。
论述题。
论述题50分大题,必须非常重视。
论述题是老师会出一个电影元素让你结合相关电影进行论述,今年出的是变形镜头在电影中的作用。
这种元素你没办法预估会考什么题,因为电影元素实在太多了,所以我的方法是:拉片。
我挑了五部片子精拉,一部欧洲文艺片、一部中国、一部好莱坞,还有两部自己特别喜欢的不同风格的片子。
这样是为了能涵盖广一点到时候遇到什么元素都有应对的策略。
这五部片子必须精拉,拉到剧情画面都在你的脑子里睡觉都不会忘那种。
到时候拿到题迅速对应电影,写起来就会特别顺。
说一下时间分配,我的时间是刚好合适,名词解释7分钟一个,8个将近一小时。
简答题20分钟一题,3题也是一小时,最后一个小时留给论述。
4)专业二(剧本写作)
首先这需要你多看片多拉片,平时多写写东西做个积累。
七八月份的时候可以开始写自己的短片剧本。
考试需要写一个故事大纲,五场戏和导演阐述。
关键在于你的故事,故事本身够精彩分数就高。
这个只有你自己不断写不锻炼不断改,慢慢提高自己的能力,来不得半点虚的。
我当时也是花了3个月好好准备了一个剧本,去到考场根据题目要求作出相应的更改,最后130多分还算不错。
四、结语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大家可以多吸取更多方面的经验,集百家之长,再与自身条件融会贯通。
主要还是要适应自己的节奏,不急不躁,做好充分准备就问心无愧。
暂时说这么多,如果还有要问的问题,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