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滥用抗生素问题的几点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近年来,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抗生素是医学界的一种重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疾病。
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出现了不合理使用、滥用甚至误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甚至加剧了细菌的耐药性。
通过对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一、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盲目使用抗生素在基层医院,医生缺乏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和细菌培养鉴定能力,导致盲目使用抗生素。
有些医生面对患者症状不清晰或不明确的情况下,为了摆脱医患矛盾和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会轻易地开具抗生素处方。
2.滥用广谱抗生素由于广谱抗生素对细菌杀灭范围广,效果显著,因此在基层医院中滥用广谱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
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还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在治疗慢性疾病或者反复感染的情况下,一些医生会长期为患者开具抗生素处方,这不仅没有缓解患者的病情,还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二、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1.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一方面是因为抗生素没有有效治疗患者的病原体,另一方面是患者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或者耐药性。
2.医疗费用增加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增加。
一方面是因为抗生素价格昂贵,长期使用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导致患者需要额外的医疗费用。
3.细菌耐药性增强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还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长期使用、滥用抗生素会让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导致原有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减弱,对临床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解决办法为解决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医生的规范培训。
通过加强医生对抗生素使用的知识学习,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和对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判断能力,减少盲目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城市和农村医疗服务的基础,其医药消耗品采购和使用是影响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
然而,目前国内许多基层医院在用药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如过度使用抗生素、滥用营养补剂、疑似假药乱象等。
这种现象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浪费了医疗资源。
本文将对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1.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能有效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但是,许多临床医生在治疗感染时滥用抗生素,导致抗菌药物滥用,特别是一些广谱抗生素的常规使用,不仅增加了医疗费用,而且也增加了抗药性菌株的发展。
2.滥用营养补剂营养补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营养健康问题,但是滥用营养补剂不仅不能改善健康状况,反而可能导致营养过剩,增加肾脏、心脏负担,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可能引发疾病。
3.疑似假药乱象医生推荐过多质量不可靠的药品,可能导致病患购买低质量的药品,无法治疗病情,有时甚至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二、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原因1.药品宣传力度大许多医药公司为了拓展市场,经常搞一些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引起医生和病患的关注,并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等渠道进行信息传递。
这种药品宣传使得医生在处方时更加倾向于该品牌的药物。
2.医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医生普遍处于缺乏一线临床医院训练、技能水平不高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基层医生没有掌握规范的药品使用知识和临床疾病的诊疗标准,导致了未能规范用药的情况。
3.药品的质量不可靠基层医院药品的供应体系相对复杂,供货渠道难以控制。
因此,药品质量控制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许多低质量的药品就会进入基层医院的使用范围,增加了不合理用药的可能性。
三、应对不合理用药的措施1.加强对药品的质量监管应该建立完善的药品采购渠道,努力遏制假冒伪劣药品的出现和扩散。
与此同时,建立基层医院的药品质量监管机制,要求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药品使用规范。
基层医师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及对策笔者多年在基层工作经验、分析总结,通过阐述基层医师因医疗条件受限、及医学知识不足,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表现,并针对性作出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和意义,从而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抗生素合理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标签:基层医师;滥用抗生素;合理;方法目前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抗生素应用十分普遍,使细菌性疾病得到控制,特别是基层农村,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从而探讨在临床工作,正确、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指导临床用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分析1.1抗生素盲目应用由于基层医疗条件受限,缺乏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对一些疾病病因难于作出明确诊断;又不能开展药敏试验及细菌培养,所以对抗生素盲目应用,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
例如:病毒性感冒、咽炎、喉炎,牙痛、角膜炎、头痛、腹泻、甚至于妇科中痛经、月经不调,风湿、外科扭伤等。
1.2不合理的联用由于医学知识所限同时盲目追求疗效,对药物机理、相互作用拮抗不掌握,错误认为尿道炎甚至是三联:头孢类+替硝唑+氧氟沙星,以至于造成有些患者一看病就要抗生素两联以上,一种抗生素以为不起作用。
1.3同一类药物重复连用头孢类连用青霉素类;氨苄西林连用青霉素很常见,其次奥硝唑连用甲硝唑、替硝唑,小诺霉素连用阿米卡星等,此外十分严重的是除抗生素外活血化淤药两样、三样联用,如血塞通联用丹参联用红花。
1.4不合理的其他应用常见的有杀菌剂联用抑菌剂,头孢类联用阿奇霉素、头孢类联用克林霉素十分普遍,还有青霉素联用红霉素等;拮抗作用抗生素聯用,林可霉素联用红霉素、林可霉素联用卡那霉素,甚至克林霉素与阿米卡星联用加重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
1.5剂量不合理最主要的问题是剂量偏大、疗程不足。
有些基层医生盲目追求所谓”疗效”,缩短疗程、盲目加大剂量;不参考药物半衰期,不掌握血药浓度,有些门诊图方便将一天几次抗生素量一次输完,如上述不合理应用普遍是头孢噻肟钠3.0g联用青霉素800万或1000万;头孢噻肟钠3.0g联用氨苄西林5.0g,甚至用头孢他碇3.0g联用替硝唑1.0g左氧氟沙星0.4g等。
抗生素滥用现象剖析与建议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造成诸多不良结果。
鉴于此,以下将从原因、解决方案以及调控应对措施等方面对抗生素
滥用作进一步剖析与建议。
一、原因分析
1. 不合理药用:一些医生存在不合理药用行为,无故多处方抗生素,
强行用药。
2. 病人自用抗生素:许多病人不明真相,随意使用抗生素,滥用用药。
3. 促销炒作:部分商家利用抗生素的谣言,进行促销炒作。
二、解决方案
1. 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抗生素情况的检查,强化
不合理开药的违规后果。
2. 加强全民健康素养:加强北面健康知识的宣传,促使全体人民更加
理解生病的本质,明确抗生素的不良后果,从而减少过度使用抗生素
的现象。
3. 药品宣传规范:药品促销等活动必须按照国家进行规范管理,严格
执行国家药品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行为。
三、调控应对措施
1. 抗生素使用控制:全面实施抗生素使用管理,建议医院将有症状病原菌确诊后,抗生素方案进行治疗。
2. 优化市场监督制度:建立抗生素的销售、购进等监督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管。
3. 严肃纪律处分:任何违法使用抗生素的医护人员,必须严厉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加强责任制执行,有效预防抗生素滥用现象。
总之,通过以上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和调控应对措施,我们可以看出抗生素滥用的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统筹考虑,综合运用政策、教育、医疗等手段,努力降低抗生素的滥用现象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基层医院滥用抗生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中抗生素滥用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相关对策。
方法:现在制药业与医学飞速发展,抗生素药物的功能与种类逐渐繁多,更加大了基层医院对抗生素的滥用,本文结合基层医院中抗生素药物的应用量多且频繁的现状,分析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的危害,它将会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抗生素的费用较为昂贵,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经济上的负担。
结论:因此要改善目前基层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现状,正确的控制抗生素的用法用量。
一下将对基层医院抗生素的滥用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抗生素;基层医院;滥用;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218-01基层医院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抗生素滥用情况,是因为其缺乏药理知识且病情诊断不够明确,就拿抗生素治疗,例如一些小型门诊部,乡村医院,城镇卫生院,经调查,这些基层门诊部80%均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
其中村级门诊抗生素的滥用率高达86%,进入贵的药物、新的药物就是好药的误区,患者小感冒或者轻微感染便使用抗生素治疗,完全舍弃那些廉价且药效好的药物。
先不说浪费医药资源增加患者经济支出,滥用抗生素最大的隐患是会造成患者体内耐药性细菌的产生,患者如果再次患病,病情会难以控制,只有寻找药性更强的抗生素,如此恶性循环,终有对所有药物产生抗体,难以治疗的时候。
1 造成滥用抗生素的因素1.1 患者自身因素:许多患者及其家属缺乏药理常识,产生有病了就服用抗生素的习惯,觉得抗生素药效好,逐渐就会对此类药物产生依赖,一有生病感冒就让医生开抗生素治疗,甚至自行到药店购买抗生素类药物。
或者是有的患者使用多种抗生素,随意增加抗生素的服用量,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更加依赖抗生素的治疗,百害无益。
1.2 治疗医师因素:基层医院抗生素的滥用与治疗医师有莫大的关系,如下几种方面:⑴有的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随意的增加或者减短用药的时间,不熟悉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感觉患者身体见好就停药或者减少用药,看到患者病情加重就随意增加药量与服药时间;⑵有时是选择用药的技术性问题,联合用药或者所选择的抗生素与其有拮抗,例如抑菌药物与杀菌药物同用;⑶不能够个体化用药,每个病人的病理特征、身体状况不同,所以要运用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对患者针对性用药;⑷有些基层医院里的医生习惯根据自身推测与临床经验对患者用药,不做药敏实验和病原体检查,这样的话就抗生素的选择就非针对病原体种类,更加助了病原体的耐药性;⑸习惯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者抗生素的使用更换过于频繁,有经常性局部用药;⑹有时在患者进行手术的前后也会使用抗生素,或者一些预防性用药使用抗生素,在无指征的状况下多次使用抗生素,也会加剧耐药性细菌的产生;⑺用药剂量与用药方式不科学,用药剂量过多或过少;⑻对于不同抗生素的应用与特点掌握不够,缺乏对各类抗生素药物的深入了解,做不到依据抗生素的作用与特点选择针对病原体的抗生素;⑼以价格的高低判断抗生素的疗效;⑽经常部分什么疾病,不使用抗生素就会觉得不安心,抗生素成为安慰剂,(11)超剂量用药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以为这样才能有好的疗效。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基层医院是指城市、郊区、农村地区的医院,是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着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健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任务。
在基层医院中,抗生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在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对于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本文将对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滥用现象。
滥用抗生素是指在没有充分证据支持的情况下,过度使用或不正确使用抗生素。
在基层医院中,一些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认知和使用存在误区,以致在病情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仍然将其用于治疗。
这种滥用抗生素的行为会导致抗生素的有效性降低,增加患者耐药性的风险,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药品浪费,增加了医疗资源的负担。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未按照规范使用的问题。
抗生素是一种特殊的药物,其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指南。
然而在基层医院中,由于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临床经验的不足,以及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在抗生素选择、用药剂量、用药疗程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不规范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机制,导致一些医务人员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行为。
一些医生可能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或者是自身利益,超范围、超剂量或非正当使用抗生素。
而一些医疗机构也存在对抗生素的过度销售,以致导致患者过度使用抗生素,这些现象都需要得到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滥用现象、不规范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以及患者自行购买和滥用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和水平;建立健全规范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强化医院药品供应和销售的监管,加强对患者购买抗生素的管理;提高患者对抗生素的认知和宣传教育,避免患者自行购买和滥用抗生素。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基层医院是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着基本医疗和药物配备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一系列问题,给患者和医疗体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抗生素滥用、不合理使用、药物比例失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基层医院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药物选择、用药剂量和疗程的控制等方面。
部分医生在开具抗生素药物时,可能会出现片面追求治疗效果而忽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用药适应症的情况。
有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可能会选择价格低廉的抗生素药物,而忽视了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部分医生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时,可能会出现用药剂量和疗程不足或过量的情况,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对患者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不合理的使用行为,容易导致患者的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用药成本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基层医院抗生素的药物比例失衡问题也比较突出。
由于抗生素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抗生素药物对于不同类型的细菌有着不同的杀菌和抑菌作用。
由于部分基层医院药物采购和库存管理不规范,导致抗生素药物的比例失衡。
一些基层医院可能会存在某些抗生素药物库存过多,而其他抗生素缺货的情况。
这不仅会增加医院的库存成本,还会影响到医生对于感染病情的治疗选择,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针对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治理和管理。
需要加强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抗生素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抗生素合理使用和处方管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抗生素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技能,进行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减少不必要的、滥用性的抗生素处方。
加强对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知识普及,引导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状况。
需要建立完善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
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采购、配送和库存管理,确保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药物的比例平衡;建立抗生素使用的审核和评估机制,对医生开具的抗生素处方进行审核和评估,减少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抗生素滥用的危险性和合理使用建议引言: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正在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抗生素滥用。
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风险,还对全球公共卫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危险性,并提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一、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危险性1. 产生耐药菌株抗生素经常被过度或不当地使用,导致细菌易于获得耐药性。
这些耐药菌株无法对传统抗生素产生反应,从而使感染变得难以治疗。
2. 增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过量或错误使用抗生素会增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例如,消化系统问题、过敏反应、肝脏损伤等都可能由于滥用抗生素而出现。
3. 破坏人体自身微生物群抗生素不仅会杀灭致病菌,还会破坏人体内有益的微生物群。
这些有益的细菌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使得人体更容易遭受其他感染。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1. 提高公众意识和医师教育通过提高公众对抗生素滥用危害性的认识,可以减少患者对抗生素的需求。
此外,在医学院教育和后续培训中,医务人员应该接受全面而及时的关于抗生素使用指南的培训。
2. 加强监管和规范政府和卫生机构需要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政策来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这包括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按照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限制购买过程中药剂师对抗生素的随意出售。
3. 推广替代治疗方法针对某些疾病或情况,如感冒、咳嗽等自身免疫系统能够解决的问题,应鼓励使用替代治疗方法,如中草药、生活习惯改变等。
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是一个重要的措施。
4. 遵循正确用药原则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遵循正确的用药原则。
这包括按照医嘱剂量和频率使用抗生素,并在完全完成所有药物疗程之前不中断治疗。
5. 促进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发展抗生素滥用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发展来解决。
寻找新型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耐药性监测以及推动微生物组移植等,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潜在途径。
结论:抗生素滥用已经成为对公共卫生产生严重威胁的全球性问题。
基层反映抗生素滥用亟待有效治理中国是全球抗生素滥用较为严重的国家。
某年,国家卫计委联合14个部门制定《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某-某年)》。
某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但是,在实际用药管理中,抗生素滥用问题依然较为严重,特别是管控儿童抗生素滥用仍有一定挑战。
数据显示,抗生素占据儿童用药总体市场的88%,如果不能抑制儿童抗生素滥用,儿童感染无药可用的窘境将加剧。
1、抗生素的主要危害是破坏人体自身免疫力。
免疫力的强弱是决定人体会不会被外邪或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最好的办法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因为人体有着强大的免疫保护机制,为我们架起防御屏障,在感染时发挥着杀灭细菌以及抑制细菌的作用。
免疫力的提高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感染中锻炼出来的,只有经过不断的锤炼才能提高。
抗生素的滥用,会直接取代免疫力的工作,久而久之,免疫力就会越来越弱,跟不上病菌进化的步伐,最终成为温室的花朵,不堪一击。
所以滥用抗生素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使感染更容易发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一旦用了抗生素,以后就会不断的吃药打针,而且越来越频繁。
犹如土壤在长期施用化肥后,易使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造成危害,使土壤利用率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据临床观察,抗生素滥用对儿童和老人、体虚之人危害更大。
2、建议从管控、宣传、中医药普及等路径遏制抗生素的滥用和保护人体自身免疫力。
其一,要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的管控措施。
相关部门要加快制定管控措施和办法,督导医疗机构和销售企业严格落实,不允许含有抗生素成份的药品随意进入药店或基层诊所,使用必须经过医生的指导。
定期进行检查,一经发现,要严厉处罚。
其二,要进一步加大抗生素滥用对身体产生危害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在医院、药店、诊所、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广泛宣传,提高广大人群对抗生素滥用导致危害的认识,提升人们不使用或少使用抗生素的自觉性。
基层医院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状及对策抗生素在临床上是应用最广和最重要的抗感染药物,也是滥用最严重的一类药物,现就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引起的不良后果,当前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状及对策谈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引起的不良后果对细菌的影响: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和耐药基因转移,并转化为院内感染的感染源,甚至造成感染的暴发流行。
对人体的影响:杀伤正常菌群,以致引发药源性疾病,特别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继发性感染易于发生。
另一方面,由于用药不当,感染不仅未能被及时控制,反而加重,可引起感染中毒休克死亡。
对群体的影响:人群带菌就有扩散可能,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同时可促使医院耐药菌株的形成,并播散到医院外人群流行。
抗生素临床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习惯或盲目使用固定的治疗方案:患者入院往往致病菌不明确,而采用固定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对一般常见敏感菌感染都有肯定疗效。
但病情往往比较复杂,重症感染大多是耐药菌引起的,也很可能是混合感染,若医院对细菌的耐药性变迁不熟悉,盲目采用这些固定治疗方案,就很难控制感染,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抗生素品种选择问题:临床医生和患者都有一种倾向,认为新品种总比老品种好,其实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如头胞菌素发展过程中有第1、第2、第3、第4代之分。
第3代较第1代相比有很多优点,如抗阴性杆菌作用较强,对B-内酰胺酶稳定,对绿脓肝菌有效,抗菌谱广,对厌氧菌亦有一定的疗效等。
但也有不如第1代的地方,比如对金葡菌的效应,第1代头胞菌素比较强,所以对重症金葡菌感染应选择第1代而不是第3代。
另外新品种一般价格昂贵。
抗生素给药方法中的问题:临床上习惯把治疗剂量放入500ml输液中连续点滴1次/日,这种用法血液浓度低,每天只有1次峰浓度,并且有效时间短,细菌还是容易继续繁殖。
如青霉素类为繁殖期杀菌药,血清半衰期短,如1次/日静滴疗效时间很短,体内致病菌每天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受药物影响而继续繁殖,而且本药对繁殖出新一代细菌作用不大,只有对正在繁殖中的细菌,青霉素才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因此应采用分次给药。
滥用抗生素的管理对策1.医院领导及医疗管理人员应将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生素作为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大事予以重视,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讲评,以规范临床医生用药行为,建立科学的用药观念。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定期对本院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检查讲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好合理性用药的宣传教育工作。
医院业务主管部门和院感染管理科室应制订合理应用抗生素宣传教育制度,定期举办讲座、印发宣传资料,不断强化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意识。
3.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应努力增加工作责任心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更新知识,熟悉抗生素的抗菌谱,掌握用药基本原则,尽可能做必要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避免盲目求新、求贵现象,严格控制预防用药和联合用药。
4.建立健全用药质量管理制度。
医务处(科)应将抗生素的应用纳入临床医疗质量管理内容,督促医院管理部门会同药剂科室定期对本院临床应用抗生素情况进行病历和处方抽查,实行质量考评,加大奖惩力度;药学人员应强调再学习和知识更新,对科室不合理用药要提出意见,并主动与临床医师、主任们一起共同把好合理用药关。
5.对抗生素实行分线管理。
将抗生素分成三线,对一线抗菌药规定不同权限,对二、三线抗菌药规定限制性应用,临床应用要有严格的适应症,必须以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药敏试验等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特别是三线抗菌药的应用,必须由主任医师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6.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开展合理使用抗生素业务培训。
严格控制基层医疗单位使用二、三线抗生素,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的监督管理,对列为处方药的抗生素严禁药店非处方出售。
7.严格控制新品种的引进。
医院药品管理委员会应对临床科室申请引进的抗生素新药进行充分论证,避免同类或同代抗菌药新药引进过多,同时要防止医生选用抗生素时跟着广告走的现象。
8.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教育和对病人点名要药的正确引导。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基层医院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控的责任。
在基层医疗单位中,抗生素是常用的药物之一,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和预防手术感染。
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普及,很多基层医院出现了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滥用现象。
由于患者对于抗生素的需求和期望,部分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要求,过度使用抗生素。
据统计,国内用于感冒、发热等并非细菌感染疾病的抗生素使用率就高达70%以上。
而很多细菌性感染患者,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了药物耐药性的增加,使得原本可以被治疗的细菌感染变得难以控制。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误用现象。
一些医生在处理感染性疾病时,可能会使用不当类型或不当剂量的抗生素,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从而延长患者的病程,增加治疗的成本,甚至导致治疗失败。
而在目前的医疗体系中,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可能缺乏相应的抗生素使用指导,因此容易产生误用的情况。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相关医疗质量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基层医院的规模较小,处于医疗资源不足的状态,医疗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导致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这就为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创造了一定的空间,使得一些医护人员往往可以有机可乘,而无人监管。
在基层医院中,抗生素使用问题也与患者缺乏正确的用药知识有关。
有些患者对抗生素的功效和作用机理了解不足,往往在自我诊断和用药过程中盲目使用抗生素,这种行为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还可能导致药物过敏和依赖,从而增加了医疗负担。
如何解决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制度和规范,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宣传教育,引导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对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处方的规范性。
建立全面的医疗质量监管机制,加大对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滥用和误用抗生素的行为。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仅需要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控制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行为,以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医疗风险,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对策关键词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对策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滥用抗生素:①试验性治疗和无规律性用药: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选用敏感抗生素。
在临床中部分医生对病因不明、不能确诊的病人,根据临床经验而非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试验性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或忽视药物动力学特征,随意缩短或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或次数,致使抗生素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或是药物剂量增大,这样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
②不熟悉抗生素药理特点:有些医生不清楚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盲目使用抗菌药。
主要表现在:能用杀菌药却选用抑菌药,能用窄谱药却选用广谱药,能用短效剂却选用长效剂等,殊不知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使药物不良反应大增,危及健康。
③合理联合用药或配伍:抗生素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
但在临床中,有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
如青霉素与四环素合用;青霉素与磺胺类联用;同类抗生素同时使用,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甚至出现抗生素三联使用的现象,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增加及菌群失调,使临床治疗更加困难。
④缺乏针对性,盲目使用抗生素:部分医生不能根据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无法做到“对症下药”。
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是老人、儿童,不重视抗生素的用法、剂量、时间。
其具体表现为药不对症,感冒用抗生素;老人、儿童用药剂量不减或没有根据药物说明书酌情减量用药;针对儿童和肝肾功能障碍的老年人,没有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合理选择对肝肾功能无损害药物等,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大甚至致死[1]。
其他方面不合理用药:①不分时间服药:合理掌握用药时间,是成功治疗疾病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
临床本应在餐前服用的药物,但实际很少在医嘱上交待。
例如:促进胃排空的药物如胃复安、吗丁啉及西沙必利等在餐前30分钟服用,待进食时,药效恰好到达高峰,使整个上消化道在药物的疏通下能正常运转;溃疡隔离剂如三钾二橼络合铋、枸橼酸铋等宜在餐前30分钟和睡前服用;抗胃泌素药如丙谷胺等宜在餐前15分钟服用。
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抗生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830000新迴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急诊科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抗生素的研发不断提速,抗菌药品种日益增多,成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灵丹妙药=同时也是U前滥用最严重的一类药物。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驱动,不合理用药状况触H惊心,长期下去,将会出现更多“超级细菌”。
本文结合多年来基层医疗工作实践,就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管理问题作如下探讨。
U前基层使用抗生素存在的主要问题无明确适应证使用抗生素:儿乎所有发热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性用药亦不少见,将抗生素当做万能的药以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而忽略了做病原学检查,其中一些病毒性感冒无抗生素指征而应用抗菌药物,这样不但干扰诊断,而且延误防治时间,为机会致病菌提供感染机会。
比较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有90% 以上为病毒性感染,常选用1种其至多种抗生素合用,然而任何一种抗生素对病毒感染的治疗都是无效的。
联合用药考虑欠周详:凭经验及主观臆断使用抗生素,乂没有联合用药的明确抬征,联合用药只注意到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覆盖面,以及一些理化性质,而忽略了它们的作用机制、耐药性及药源性及药源性疾病发生等后果。
如有些社区诊所对“红眼病”的治疗,外用、内服和静滴,联用抗菌药达到3种以上。
据统计基层根据相关细菌学检查使用抗生素的病例仅约1/100,随意用药带有普遍性。
联合用药可以使细菌同时对各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增加了二重感染的机会。
给药方法不科学:合理用药包括正确的给药途径、时间间隔、静脉注射的药量和时间选择等。
但基层很难按照抗生素的药动学特点和控制感染实际需要给药,如临床使用头抱菌素类药物,静脉给药多数医生采取1次/日大剂量的给药方式(如头抱曲松等),而且在滴速、时间方面没有按照药品使用的要求严格控制。
乡村医生对给药方式普遍采取默认,而未充分考虑到药物的半衰期、耐药性及毒性增加等因素。
用药方法不当:基层医生普遍存在求保險的心态,盲LI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无明确指征联合用药,无针对性的预防性用药。
基层医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对于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持续关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医疗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基层医院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不仅会增加医疗费用,也会增加患者的药物风险,甚至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
本文将从原因、危害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原因(一)患者和家属的自我判断随着网络的普及,患者和家属在现在可以收集大量的医疗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并不准确。
在缺乏医学常识和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患者和家属可能会自行判断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抗生素,尤其是许多医院和药店不需要医师处方就能买到抗生素。
这种自我判断会增加用药错误的可能性,从而造成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二)医生缺乏正确的知识和技能基层医院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医生由于教育和资格的限制,缺乏正确的知识和技能,不了解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面对患者的症状时,难以判断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更难以选择正确的抗生素。
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从而导致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
(三)利益驱动目前我国医疗体系收费标准低,药店对于抗生素的销售也没有削减。
由于处方药是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一些医生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另外,医疗体系的责任制度不够完善,医生得到的处罚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医生滥用抗生素。
二、危害(一)抗生素治疗效果下降当患者反复使用抗生素,或者使用错误的抗生素时,会使得药物效果变差,从而导致症状得不到解决或者治愈时间变慢。
(二)副作用严重抗生素不仅会杀死有害的细菌,也会杀死有益的细菌,从而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皮疹等。
(三)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当抗生素一再地被滥用时,细菌会逐渐适应并耐药,有些细菌需要更高剂量的抗生素才能杀死,从而给治疗带来了挑战。
三、应对策略(一)加强患者和医生的教育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抗生素的正确用法,让基层医生提高诊疗水平和自我修养,这样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抗生素,以及选择正确的抗生素来治疗患者。
基层医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分析及对策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在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抗生素对操纵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起了重大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及其广泛和普遍。
在防病、治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抗生素类药的不合理使用也是最为普遍的现象,滥用情况十分严峻。
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或耐药性愈来愈严峻和复杂,已引起全世界高度重视。
在基层医疗单位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尤为普遍和严峻。
1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主要表现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主要表现:①有些疾病是不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时用了药物;②预防感染时滥用抗生素;③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剂量;④有效的药物使用得不充分;⑤给药途径不合理;⑥给药方式不合理;⑦使用不合理及评估不足;⑧用药针对性差;⑨给药时间不合理;⑩不考虑患者个体差异。
2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主要危害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主要危害:①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起不到治疗作用,贻误患者病情;②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DR)的发生,如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作用、特异性遗传素养等;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临床致病菌株和耐药菌株增加;④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加重了社会和病人的负担,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和社会影响,增加医患矛盾。
3基层医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主要表现原因分析3.1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在基层医院治理方面未引起重视卫生部、GJ中医药治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于20XX年颁布施行的《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治理暂行规定》。
20XX年卫生部颁布施行的《处方治理办法(试行)》,20XX 年10月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
卫生部、GJ 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等政府部门对医院合理用药起重要监管作用,其可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临床用药行为,使合理用药有章可循。
虽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合理用药的法规和条例,但基层医院未能严格按上述规则实施。
3.2医院医师方面引起的不合理用药基层医院部分医师专业理论水平低,知识更新慢,对抗生素药理知识的匮乏影响了药物的合理应用。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要】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导致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医务人员培训不足,缺乏正确的抗生素使用知识和技能,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患者对抗生素的过度需求,以及基层医院内部治疗指南不规范,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造成了阻碍。
这些问题在基层医院的医疗实践中愈发凸显,需要引起重视。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完善指导性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抗生素的正确认识,并加强监督和管理。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改善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现状,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
【关键词】抗生素使用、基层医院、滥用、耐药性、医务人员培训、患者需求、治疗指南、问题分析1. 引言1.1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然而在基层医院中存在着抗生素使用不当的问题。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抗生素的疗效,甚至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
我们有必要对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在一些基层医院非常普遍。
医生在面对各种病情时,往往过度依赖抗生素的使用,而不是通过全面的检查和诊断来确定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例。
这种滥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还容易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基层医院中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患者长期、过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身体对抗生素逐渐失去敏感性,使得原本可以治愈的感染变得难以控制。
抗生素耐药性的扩散还可能带来更大范围的公共卫生危机。
医务人员在抗生素使用方面的培训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基层医院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很多医生护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抗生素使用培训,导致他们在抗生素使用上存在一定的盲区和误区。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规范治疗指南、限制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抗生素滥用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引人深思,值得广泛关注和研究。
关于基层滥用抗生素问题的几点建议1928年英国细菌学教授亚历山大·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素,1943年青霉素开始应用于临床,到现在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随着医药技术的快速发展, 及新型抗生素的不断涌现,抗生素为人类防病治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 抗生素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当也可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
当前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自行滥用抗生素问题亟待重视。
一、存在问题
一是病毒性感染等疾病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
但现在的临床实际使用中,如单纯性感冒、带状疱疹、乙型流感、腮腺炎等疾病,很多基层医生及患者本身均首选抗生素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
二是给药途经不合理而滥用抗生素。
对于抗生素的使用之处是慎之又慎, 而现在是本可口服抗生素或肌注抗生素的统统改为静脉输液抗生素, 尤其对小孩患病用药更为突出。
特别近几年来门诊治疗室肌注抗生素的患者每天是寥寥无几, 急诊患者的输液率几乎百分之百, 是否每个患者均需要输液抗生素的确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三是超剂量用药而滥用抗生素。
药物代谢过程是: 药物进入人体通过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阶段, 计算出药物的表面分布容积, 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现实中县级以下医疗单位的药师只有被动发药的义务, 没有主动给药的权利, 一切医生说了算, 势必导致给药剂量较大, 甚至超量使用, 而把药物蓄积的毒性淡忘了。
四是越新型的抗生素临床医生越滥用。
滥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就是培养细菌的耐药性, 使耐药菌株越来越顽固。
难治的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多, 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 从表面上看, 广谱抗生素的疗效越来越差, 一度被视为神奇的抗生素正在失去它们对抗疾病的威力, 医生面对如此窘迫唯一的办法是使用
更新型的抗生素, 但是目前细菌的变异速度与新型抗生素的面市之比为无论怎样加快研究新型抗生素也赶不上细菌的变异速度。
如此下去, 更加速了超级细菌的产生,总有一天细菌感染性疾病将无药可治。
五是多中抗生素联合应用。
在基层医院、卫生室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更为严重, 基本不按抗菌谱分类用药,能用窄谱抗生素即可有效的疾病, 偏用新一代或高级广谱抗生素代替; 用一种抗生素可达疗效的, 却将几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只追求短期效果和自得经济效益, 双联甚至三联使用大剂量抗生素的现象频频发生, 甚至可导致患者菌群失调等严重并发症。
六是患者盲目自购药品而导致滥用抗生素。
目前, 药品零售药店在市场上星罗棋布, 客观上为方便群众购药起了积极作用。
但在执行法律法规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按照规定: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然而, 在零售药店无论是抗生素和其他处方药基本上是有买必卖,采取变通销售, 先卖药, 后补处方, 甚至推荐购买,这是滥用抗生素的最大误区。
二、建议及对策
一是制定强有力的抗生素使用规范和使用原则。
严格抗生素使用规范和使用原则; 根据疾病和细菌种类确定抗生素的用法用量, 尤其需要规定的是: 需不需要?窄谱与广谱?单联与双联或多联的使用标准?明确各级医师对抗生素使用的用药目录, 严格分级应用抗生素, 严禁越权越范围使用, 从机制上制约滥用抗生素现象发生。
二是强化药师监督、指导给药制度。
大力发展和推广临床药学, 建立血药浓度监测及细菌耐药监测系统, 开展耐药机理研究, 探求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措施, 制定耐药菌所致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案, 对临床合理用药给予积极指导, 药师应介入临床, 参与查房、会诊, 与医师共同制定个体给药方案, 指导合理用药。
三是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执业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专业培训。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应本着关系民生问题定期开展专业培训, 从根本上提高其业务水平, 以达到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目的。
四是加强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抗生素的管理。
杜绝群众自购、滥用抗生素情况的发生。
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抗生素使用管理,对于“变通销售, 先卖药, 后补处方, 甚至推荐购买”等行为,采取一次警告、二次处罚、三次停业整改、四次吊销许可证等严厉措施,严格监管。
五是坚决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行为。
在动物饲料中禁止用抗生素作为添加剂,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必要时采取一票否决制,发现即吊销执照的严厉措施。
另外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抓饲料生产企业, 对其深入宣传饲料中加入抗生素的危害, 尽量晓知以理, 动之以情, 使其深明大义。
另一方面建议有关专家学者积极探索用其他没有副作用的微生物作为添加剂, 以达到动植物防病治病的目的。
就是允许的兽用抗生素也要合理使用。
六是坚决杜绝媒体对抗生素功效宣传。
各级地方政府、媒体必须痛下决心, 采取强有力的手段, 坚决禁止媒体对群众关于抗生素的宣传(关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等的宣传工作,应面向医师、药师等卫生从业人员,而不是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