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之光 (1)
- 格式:ppt
- 大小:916.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14课理性之光编者:孟娇审核:钟丽梅梁桂秋编号:014 2012-9-28 姓名班级学号【课程标准】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课标解读】1.掌握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站在社会转型角度来理解2.理解理性主义内涵。
3.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4.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讲讲,练练一、启蒙运动的含义与性质:二、时代背景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3、现实因素:4、推动力量:5、科学因素:三、启蒙运动过程1、兴起:2、高潮:3、扩展:四、启蒙思想家及主张1、孟德斯鸠主张:影响:实践:2、伏尔泰主张:地位:3、卢梭主张:1. P55第一段中“黑暗”和“光明”各指什么?2.关于孟德斯鸠的理论,理解错误的是A.他吸收和发展了洛克、斯宾诺莎等人的思想,在政治理论上有所创新B.他的三权分立学说,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C.他认为只有分权才能使权力相互制约,防止专制,保障自由D.他认为立特点:最激进与孟、伏在政治主张方面的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根源:4、康德:代表作:主要思想:地位(意义):五、启蒙运动的性质和影响:对欧洲:对世界:【课堂小结】法、行政、司法分别属于议会、总统和法院3.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A.激烈反对教权主义 B.启迪了人们的思想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课堂探究案】1、填表人物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观点①①①①①②③④主要著作②②②②影响③③③③共同点①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②主张“主权在民”,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主张实行法治④(B层)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就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就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理性之光【学习目标】1.生疏启蒙运动的背景,记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等启蒙运动先驱的主要观点,理解启蒙思想的影响。
2.生疏“三权分立学说”“社会契约论”“人非工具”的含义及历史意义。
3.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揭示人文主义的新进展。
4.通过学习启蒙运动,理解世界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树立民主与法制观念的价值取向。
【教材分析】一.重点难点与疑点1.教学重点: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主要人物及思想、实质与意义2.教学难点:伏尔泰、卢梭、康德思想的影响3.教学疑点:启蒙思想家思想共性及其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二.教材解读前言导入新课: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更为激进、彻底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继承弘扬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扬自由、公平、博爱,推崇普遍和必定的真理,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进展的道路。
第一子目【孟德思鸠:法的精神】1.启蒙运动兴起(1)启蒙运动的含义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其次次思想解放运动。
理论上提倡理性,敬重科学;实践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批判封建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2)兴起的条件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进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气日益壮大,他们把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力气,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严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进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推翻旧制度,为此需要制造舆论。
同时,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供应了新的思想武器,很多优秀的自然科学家提倡科学试验,提倡争辩自然界的客观事物。
自然科学的进展使人们生疏到人类是可以制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经院哲学所束缚,他们信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在此基础之上消灭了启蒙运动。
2.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1)孟德斯鸠简介:法国有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第14课理性之光【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知识梳理】一、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1.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其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斗争也深入展开。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补充)3.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科学武器。
二、启蒙运动的概况1.过程:(1)兴起:17世纪发源于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
(2)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出现孟德斯鸠、、卢梭等代表人物。
(3)扩展:德国,代表人物。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___________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3.主要观点(核心思想):提倡_________,尊重__________, 把批判锋芒直指__________ 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三、启蒙运动的高潮:(一)孟德斯鸠:法的精神1.代表作:《》2.观点: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的学说。
3.意义:成为资产阶级的基本原则。
(二)伏尔泰:自由与平等1.代表作:《哲学通信》2.主张:(1)_____是人人享有的一种天赋权利(天赋人权),不应受到任何侵犯,这种天赋人权只受_____支配,_____则意味着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人人生而平等。
(2)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_______制(民主政治)。
让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选举等自由。
3.评价: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三)卢梭:社会契约1.代表作:《》2.主张:(1)阐述“”的学说,提出“____ __ ”的口号。
(2)创立______ ,坚持“______ ”的原则,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____ __。
3.评价: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康德:人非工具1.代表作:《》2.主张:(1)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即应当(人非工具)(2)提出_______ 的原则。
理性之光说课稿莱阳一中宋顺龙您知道官二代这个词儿吗?您知道我爸是李刚的故事吗“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您知道是谁的名言吗?特权与人权在我们当今社会依然在缠斗,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呢?大家都知道维护自己权利的重要性,那么天赋人权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就是用刚才的一段话来开始我的一堂课,这就是理性之光,也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我是来自莱阳市第一中学的一名历史教师,我叫宋顺龙。
下面我将从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我们首先来解读课程标准: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三单元,本单元主要阐述从古希腊至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精神起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再度被弘扬。
启蒙运动则使人文主义思想有了很大发展,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一单元我们要从中得到人性教育,树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尊重的人文理念,张扬人文精神!本节课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再说一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位于第三单元第4课。
本单元主要讲述人文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部分,它上承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下启资产阶级理性时代的来临在本单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启蒙思想对日后的科技文化的发展在精神上起到了鼓舞激励的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1)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性质、目的和主要内容。
(2)学会评价启蒙运动的影响。
能力培养:(1)在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言论资料时,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搜集材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讨论可以注重培养同他人合作,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的合作交流。
第三单元·第14课理性之光一、选择题1.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
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
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A.《论法的精神》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独立宣言》【答案】 A【解析】“三权分立”理论源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这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位西方思想家的政治理论()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狄德罗【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人民主权说,是卢梭的思想。
3.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他们的评价对卢梭而言主要是针对()A.天赋人权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D.人是万物的尺度【答案】 C【解析】A项是两人的共同点,B项是伏尔泰的主张,D项是普罗塔哥拉的主张。
4.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A.拥有教育权B.获得劳动权C.争取人身自有权D.享有政治参与权【答案】 D【解析】反对妇女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这反映了卢梭反对妇女享有政治参与权。
5.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B.鼓吹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理性王国【答案】 D【解析】18世纪的法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更是提出了未来社会的诸多设想。
如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提出。
第一篇理性之光赌博,从人类脱离蒙昧时期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一直是最普遍﹑最大众化的社会活动或称游戏。
据考证,在中国历史上的周代就有史经记录,中国古代诗人李欣曾写到: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而在国外,现在我们常见的那种赌具——骰子在古代仅用来解释梦境。
只是到古罗马帝国垮台后,人们才开始用它来赌博。
在十字军第三次远征的一九一零年,英国狮心王理查德怕士兵嗜赌动摇军心,曾下令禁止在兵营里赌博,但他还是允许他的骑士﹑教会人仕赌博。
合法化、正规化赌场的兴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许多国家纷纷改变原来对赌场的看法,正在兴建或打算兴建自己的赌场,赌场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那么,赌博——这一广泛流传的社会活动是否具有现代文明的特征?明确地说,赌博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活动或娱乐,还是相反?其实,这个问题无论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从古代就有争议。
持反对态度的人把赌博视为洪水猛兽,必声讨之而后快。
中国古代文化的先驱孔圣人就说过:赌博是一种恶道,君子不应会赌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孔子时代,王公贵族用于赌博娱乐的器具是一种叫作枭的鸟,“胜者取负者枭杀之”。
儒家认为这过于残忍,于是,孔子有此一说。
人们对赌博存在着太深的误解,赌博被当成了是一门技术,很少有人对此有质疑。
所以,在人们的赌博实践活动中,反映赌场的电影里,赌博是作为技术来对待的;其实,赌博是知识,技术的成分微乎其微,由于不懂赌,多数时候赌博的后果是不合道德的,因此,人们认为赌博是不正当不道德的。
但赌博不是道德,赌场的善恶之争永远也争不出结论。
而且,在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之后,越来越多的赌场让我们无从回避,道德上的指责只会显得越来越苍白。
认识人类的赌性,认清赌博中的非赌性,以理性对抗赌性,是人类摆脱赌博困扰的根本方法。
第一章赌博解析赌性,来源于人们与生俱来的预测瘾,如果把买彩票、打麻将也包括在内,全世界可以说没有人不赌博。
几近公平的赌规,这是人们要赌博的理由,但正是这个不为很多人放在眼里的几近公平,在赌博活动中被不断地放大,最终变成了令人恐怖的、绝对的不公平。
《第14课理性之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具体要求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结合史实理解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延续和弘扬。
”启蒙运动在西方思想史上地位重要,本课是单元线索“从人文精神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承上启下(前承文艺复兴,后启资产阶级理性时代的到来)的作用,启蒙思想家们用高度的理性思考着与人相关的一切,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理性精神,在思想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本课教材主要内容介绍启蒙运动的概念,四大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地位,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延续与弘扬等内容,教材对课标内容有较好的体现。
教学反思:(一)、最大成功之处:1、理论创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掌握重大的历史事实,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认识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
[①]历史概念是历史“双基”的基本内容,相关权威课标解读认为“历史概念的形成能使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中形成认知结构的中心环节”[②],但如何全面理解历史概念却语焉不详,课本上的某些概念也不够科学,学生对如何全面掌握历史概念更是茫然无知。
在查看相关参考资料后,我发明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概念3WC理论”即历史概念一般包含特定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特有历史内容(Content),特定性质(Character),特有结果或影响、作用(Consequence )等六个要素,并根据这个理论要求学生给启蒙运动下个准确的定义:启蒙运动是指17、18世纪(When)时发端于英国,繁盛于法国,后扩展到欧洲他国(Where)的启蒙思想家们(Who)用理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追求人权、法制(Content),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对后世影响深远的(Consequence )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Charac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