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康复学重点
- 格式:pdf
- 大小:965.98 KB
- 文档页数:9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评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临床康复学>复习提纲临床康复学定义-根据对临床各专科各类病残或伤残所致的功能障碍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学科。
康复的基本目标-重获独立能力回归社会并进行创造性生活。
一、脑卒中的康复1.脑卒中的常见功能障碍和异常运动模式1.身体功能和结构方面:脑卒中直接引起的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偏瘫、肌张力、共济、协调、平衡)、言语功能障碍(失语、构音)、吞咽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普通及特殊感觉)、认知功能障碍(意识、记忆力、失用、失认、执行功能)、心理-精神障碍(抑郁、焦虑等)、二便功能障碍病后处理不当而继发的障碍:废用综合征、误用及过用综合征2.活动能力障碍(生活自理、交流能力障碍)3.社会参与能力障碍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1.联合反应2.共同运动3.原始反射(包括同侧伸曲反射、交叉伸曲反射、屈曲回缩反射、伤害性屈曲反射、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6个阶段,Ⅰ期:处于持续迟缓状态,无随意运动Ⅱ期:可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开始出现Ⅲ期:共同运动可随意出现,痉挛进一步加重,达到高峰Ⅳ期:共同运动模式逐渐减弱,分离运动出现,痉挛减少Ⅴ期:进一步脱离共同运动模式,可较好地完成独立运动及难度更大的运动组合,痉挛继续减少Ⅵ期:痉挛消失,可完成每个关节运动,协调性接近正常3.痉挛模式、共同运动、联合反应1.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上肢屈肌亢进,下肢伸肌亢进。
具体表现:头:患侧颈部侧曲,面部转向健侧。
躯干:患侧躯干侧曲并转向后方旋转。
肩胛带:后撤、下沉。
骨盆:上抬并向后方旋转。
肩关节:内收、内旋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膝关节:伸展或过伸展前臂:旋前踝关节:跖屈、内翻。
腕关节:掌屈、尺偏趾:屈曲、内收手指:屈曲2.共同运动: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相邻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运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
上肢屈曲共同运动:肩胛骨内收(回缩)、上提;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后);腕和手指屈曲上肢伸展共同运动: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伸;前臂旋前;腕和手常为伸腕、屈指下肢伸展共同运动:髋关节内收、内旋;膝关节伸;踝跖屈、内翻下肢屈曲共同运动: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踝跖屈、内翻3.联合反应:一种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表现。
名词解释: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基础,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即促进软弱的肌肉和抑制过度兴奋的肌肉,恢复肌肉随意协调收缩的能力。
失语:是指因脑损伤引起的原以习得的言语—语言功能丧失或损伤所出现的种种症状,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理解,组织运用或表达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功能障碍。
脑可塑性脑具有适应能力,能够修改自身而适应损伤的现实。
脊髓休克: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消失.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偶有数月之久。
物理治疗学:是研究应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延缓衰老等的专门学科。
药物导入疗法:利用电场、磁场或超声场的作用将药物分子或离子从外部导入人体内的过程。
超声作用的空化作用:超声所致介质中气体或充气空隙形成,即当液体处于强大负压作用下,拉力超过内聚力时出现微小空泡超声作用的触变作用:超声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瘢痕等均有软化作用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治疗方法。
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康复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物理治疗学―理疗学:是研究应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延缓衰老的学科。
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的一种状态。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评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一、二、三、四、五、。
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一、前言临床康复学是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的医学领域。
它强调康复过程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社工等。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以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临床康复学概述:介绍临床康复学的概念、目的、方法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康复评估:教授如何进行身体和心理功能的评估,包括观察、测试和量表等。
3、康复治疗技术:教授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技术。
4、康复护理:教授如何在康复过程中提供护理,包括预防并发症、协助日常生活活动、心理支持等。
5、多学科合作:介绍如何与其他学科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
6、康复设施和社区资源:了解不同类型的康复设施和社区资源,包括医院、康复中心、日间医院等。
7、康复目标和效果评估:教授如何设定和评估康复目标,包括短期和长期效果评估。
8、康复伦理和法律问题:探讨与康复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包括患者权利、医疗保密、医疗事故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临床康复学的概念和方法。
2、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康复设施进行实践学习,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导师制度:为学生安排导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临床康复学的知识和技能。
4、跨学科学习:组织学生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生和教师交流,加深对多学科合作的理解。
5、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文献、视频资源等,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评估方式1、书面测试: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临床康复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技能评估:在实践学习中,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估,包括治疗技术、护理技能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评估学生对临床康复学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日志:要求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和反思,以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
康复临床知识点总结康复临床知识点是指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对于疾病和伤病后的康复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总结和归纳。
康复临床知识点的积累和总结,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康复治疗水平和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康复临床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康复临床知识点的分类康复临床知识点可以按照疾病和伤病的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包括:1. 运动系统康复知识点:包括骨折、关节脱位、关节扭伤、韧带撕裂、肌肉拉伤等方面的康复治疗知识。
2. 神经系统康复知识点:包括脑卒中、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知识。
3. 呼吸系统康复知识点: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知识。
4. 心血管系统康复知识点: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知识。
5. 消化系统康复知识点:包括胃肠道溃疡、肠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知识。
6. 泌尿系统康复知识点:包括肾脏疾病、泌尿道疾病的康复治疗知识。
7. 其他系统疾病的康复知识点。
二、康复临床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1. 骨折康复知识点骨折是指骨头因受到外力冲击、挤压、拉伸等作用,而使骨的组织破裂,并且临床上可引起短期或长期的功能障碍。
骨折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了解骨折的种类和部位,采取适当的固定和保护措施,进行功能锻炼等。
2. 脑卒中康复知识点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急性脑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无力、语言障碍、感觉障碍等。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和晚期康复三个阶段,通过康复训练、功能锻炼、语言康复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3. 脊髓损伤康复知识点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受到机械挤压、拉伸、切割等外力作用,导致脊髓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瘫痪等。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保证患者的呼吸、营养和排泄功能,进行肌力训练、感觉康复训练等。
4. 冠心病康复知识点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组心脏疾病。
一、临床康复学:在某种意义上讲临床康复学是一种功能医学,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患者的功能康复和残疾以及如何去治疗残疾给患者带来的功能障碍。
工作特点:1康复评定: 内容: 躯体功能评定、精神心理评定、言语功能评定、社会功能评定;分期:初期、中期、后期二、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起病迅速,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
分类: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
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出血性脑栓塞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病因病机:血管壁病变、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其他病因(空气、脂肪癌细胞、寄生虫等栓子,脑血管受压、外伤、痉挛)临床特征:1运动功能障碍:联合反应,协同运动和姿势反射2反射亢进3吞咽障碍4协调运动障碍5平衡功能障碍6感觉功能障碍( 脑干型、丘脑型、内囊型、皮质型) 7认知功能障碍8语言功能障碍9心理障碍。
康复评定: 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小于等于8分为昏迷状态,是重度脑损伤; 9-12分是中度损伤; 13-15位轻度损伤。
2、运动功能: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法、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上田敏偏瘫功能评价法、运动功能评定量表、Rivermead 运动指数、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评定法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改良 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量表。
康复治疗:1急性期:目标:预防并发症,尽早开始生活自理,为恢复期的功能训练做准备;运动疗法: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健侧卧位最舒服;床上体位变换应适时;被动活动关节;床上活动(双手交叉上举、摆动、利用健侧下肢辅助抬腿训练、桥式运动-患者仰卧位,上肢伸直放于体侧,双腿屈髋屈膝,足支撑在床上)。
中医治疗:头针、体针、推拿、中药治疗2恢复期:抑制痉挛、原始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增强肌力,促进协调性和精细运动,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临床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Ⅰ、课程概况Ⅱ、课程简介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临床康复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工程的方法和手段使伤残者康复,促使其功能恢复,重建或代偿。
对由于脑血管意外和脊髓损伤,以及意外损伤造成的肢体伤残者,借助工程手段是主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康复方法。
因此,康复工程在康复医学中占的重要地位,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康复工程服务的主要手段是提供能帮助残疾人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回归社会、参与社会的产品,即康复工程产品或称残疾人用具。
残疾人用具从残疾人实际康复中提出问题,界定问题,提出设计,进行试制,临床试用,使用效果信息反馈,产品鉴定到批量投产,产品咨询,产品使用指导等,是个系统性工作。
为做好残疾人用具的服务工作需要康复工作者,特别是医生在康复工程技术人员的分工合作。
2.教学组织与方法:强化《临床康复工程学》理论课堂上的知识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的操作、案例分析、病例讨论等掌握矫形器制作方法,树立多动手观念,并将其运用到临床疾病康复治疗的实际工作中,为今后从事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康复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矫形器选择、取模和穿脱的方法,患者残端的评价方法,处理的方法、熟悉假肢、矫形器的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穿戴方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各种运动康复实验设备及各级医院教学实际操作。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①选用教材: 《临床康复工程学》,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康复工程学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舒彬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康复工程学实训指导》,舒彬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康复工程学,刘夕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假肢与矫形器的临床应用,武继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假肢矫形器原理与应用,喻洪流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康复工程与生物机械学,金德文、张济川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创伤康复学,舒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版③教学网站:,等等。
临床康复重点名解1、康复医学:是对各种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
2、临床康复学:是指综合采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对各种病、伤、残患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异常以及相应功能障碍,进行的针对性的康复医疗实践,同时根据对临床各专科各类病残或伤残所致的功能障碍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及相关问题研究的一门学科。
3、痴呆:是由于脑的器质性损害所致后天获得性慢性持续性认知、记忆、判断、言语、情感、思维等精神功能减退及行为障碍和人格改变,并引起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功能衰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4、智力缺损:是指抽象思维障碍,判断能力减退,甚至出现三失,即失语症、失用症和失认症。
5、儿童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是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之一,通常起病于3岁之前。
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临床特征的一组负责行为综合征。
6、ABC量表:是由57个描述孤独症儿童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的项目,可归纳为5个因子: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最高总分为158分,原作者提出的筛选界限为53分,诊断分为67分以上。
7、失眠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问题,通常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致使睡眠的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
8、光疗法:定时暴露于强光下2~3日,人的睡眠节律可以转换;晨或夜间强光治疗可使睡眠时相前移或后移。
9、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
10、行为治疗:是应用实验和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来认识和处理临床问题的一类治疗方法。
11、各餐总热量分配:根据患者进食,一般为1/5、2/5、2/5,或1/3、1/3、1/3;也可以按4餐分为1/7、2/7、2/7、2/7。
名解1.AD1的概念狭义: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有共性的活动(如衣食住行等),我们将其称为日常生活活动。
广义:是指一个人在家庭、工作机构及社区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除了包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之外,还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经济上、社会上和职业上合理安排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
2.治疗性作业活动: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各种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并具有治疗作用的作业活动,来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最终使患者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辅助技术(AT):是用来帮助残疾人,老年人进行的功能代偿以促进其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
4.职业康复(YR):职业康复是连续的、统一的全面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是为残疾人获得并保持适当的职业,使其参与社会生活而进行帮助的过程。
5.半切综合症:常见于刀伤、枪伤等。
表现损伤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对侧温痛觉丧失。
6.中央束综合症:常见于颈脊髓血管损伤。
由于脊髓血管分布的特征表现为损伤时脊髓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皮质脊髓束在脊髓的分布为颈胸腰能,所欲上肢受累重于下肢。
7.前束综合症:脊髓前束损伤。
(主要影响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和温痛觉丧失。
而本体感觉存在。
8.后束综合症:脊髓后部损伤(主要影响薄束、楔束)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丧失,而运动和温痛觉存在。
9.脊髓圆锥综合症:少见于脊髓原发或转移肿瘤,脊髓供血不足或外伤等,单纯的圆锥综合征表现为直肠失禁,迟缓性伴尿失禁、鞍区(S3~S4)感觉消失、勃起功能障碍、球一肛门反射消失,但下肢无瘫痪。
10.马尾综合症:椎管内腰锹神经根损伤。
可以起膀胱、肠道及下肢反射消失,感觉和运动障碍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
11.部分保留带:在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感觉和运动完全正常的脊髓节段和感觉运动完全消失的脊髓节段不一定连续,两者之间的脊髓节段所支配的区域可能有部分运动和部分感觉障碍,有部分运动和(或)部分感觉的脊髓节段所支配的区域称为部分保留带。
临床医学康复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76题,每题1分,共76分)1.关于补高矫形器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补高2cm以下者,可用鞋垫补高B、补高2cm以上者需定制补高矫形鞋C、补高3-7cm者需定制内补高矫形鞋D、补高7-14cm需要定制外补高矫形鞋E、补高14cm以上建议定制补高假足正确答案:D2.以下哪项对组织造成的伤害最大A、长时间的低压力压迫B、短时间的高压力压迫C、短时间的低压力压迫D、交替发生的低压力和高压力压迫正确答案:A3.关于康复工程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辅助技术包括康复工程B、康复工程代表一个领域C、康复工程代表一类技术或手段D、技能训练辅助器具属于康复工程产品E、康复工程代表一种产业正确答案:A4.下列哪项属于如厕类自助具A、开启器B、“C"形夹C、手纸夹D、清洗器E、固定器正确答案:C5.关于计算机认知训练系统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软件部分是经过专业设计开发的认知训练软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设计形成各种不同的训练模板B、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智障者,不能使用特殊的键盘或鼠标C、输入设备经过特殊改动以适合动作不灵活的智障者操作使用D、硬件部分包含台式或便携式电脑、触摸屏、笔式数位板、特殊键盘和大球鼠标等输入设备E、每次训练操作完成后的结果被保留在电脑,便于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性自动分析评价正确答案:B6.关于跖骨头横条的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可以较好地托起横弓B、不利于步行时足的向前滚动C、可以减轻第三、四跖骨头承重D、可以较好地托起纵弓E、可以减轻第一、五跖骨头承重正确答案:E7.互动式截瘴助行新形器(WO)的关节铰链,一般是位于A、两侧髋部B、股骨下段C、耻骨联合D、股骨中段E、会阴部下方正确答案:E8.下列哪项不属于矫形鞋垫A、全足垫B、丹尼斯-布朗足板C、足段垫D、足镫E、横弓垫正确答案:D9.最常见的坐姿系统类型是下列哪项A、蹲式B、坐式C、跪式D、躺椅式E、立式正确答案:B10.关于赛姆假肢,下列哪项描述是组件式赛姆假肢的特点A、采用皮革制作,外加金属支条加固,佩戴时需用带子B、由层叠材料制作,接受腔后方设活板,可以打开C、底部、前部衬有橡胶海绵,接受腔远端与SACH脚相连接D、内层接受腔由塑料海绵板或硅橡胶制作,外层多采用树脂抽真空成型,不开窗E、类似小腿假肢,由接受腔与厚度仅2-3cm的碳纤假脚连接正确答案:E11.重力作用线不通过关节轴时,将有力矩产生,力矩的大小与关节轴到重力作用线的重直距离的关系为A、正态关系B、正相关C、无关系D、负相关E、不确定正确答案:B12.下列哪项通常不属于教育活动项目A、职业训练B、思考C、模仿D、交流E、听正确答案:D13.关于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要求,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走廊两侧应设扶手,走廊内不得设置障碍物,走廊转弯处的阳角应为弧墙面或切角墙面B、楼梯和台阶的起点和终点应设提示盲道C、大厅和走廊宽度不小于1.0m,以便两台轮椅可并排通过D、楼梯和台阶应采用有休息平台的直线形梯段和台阶,宽度不小于1.5m,两侧应设高0.85m的扶手,直径为0.35~0.45mmE、应采用自动门,门扇同时开启的间距不小于1.5m正确答案:C14.如伽利略望远镜目镜的屈光度数为-10.00D,物镜F:屈光度数为+5.00D,所以该望远镜的放大率()倍A、5B、4C、3D、2E、1正确答案:D15.下列哪种矫形器适用于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病人使用A、威廉式矫形器B、密尔沃基式矫形器C、泰勒式矫形器D、朱厄特式矫形器E、骶髂带正确答案:E16.直立人体的平衡和稳定,取决于重心的位置及其与()之间的关系A、矢状面B、稳定角C、体重D、支撑面E、平衡角正确答案:D17.关于气压控制膝关节,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主要适合于老年人,以及在不平路面步态不稳的病人B、有气压活塞缸工,阻尼可调范围有限,能走出良好步态,但不能适应跑步需要C、可以随心所欲地快走或慢走,能适应跑步的需要D、屈曲膝关节时需要用手打开膝锁E、有良好的摆动相,缺点是站立相的稳定性不足正确答案:B18.关于功能性电刺激的脉冲宽度,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一般在500-1000微秒,多采用600-700微秒B、一般在500-1000微秒,多采用600-800微秒C、一般在100-1000微秒,多采用200-300微秒D、一般在500-1500微秒,多采用800-1000微秒E、一般在1000-2000微秒,多采用1200-1500微秒正确答案:C19.下列哪项不属于功能性上肢假肢A、肌电式上臂假肢B、钩状手前臂假肢C、电动式前臂假肢D、装饰性肩离断假肢正确答案:D20.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的工作原理是A、冷作用B、化学作用C、同极相吸D、热作用E、异极相吸正确答案:E21.若一旦确定上肢病损已恢复或功能水平达到预期目标,应该A、减少穿戴时间B、立即去除矫形器C、继续穿戴D、更新矫形器正确答案:B22.装饰性肘离断假肢,通过()悬吊A、包容肱骨髁B、负压悬吊C、包容肩部D、肩背带E、包容鹰嘴正确答案:D23.正中神经易受压的部位是A、上臂下段内侧B、前臂中段C、上臂中段外侧D、腋窝E、肘后正确答案:A24.混合力源肘离断假肢A、由接受腔、前臂简铰链肘关节索控式假手背带与控制索系统、装饰性手套构成B、肘关节在电动开关控制下可固定在任意屈曲位置C、假手的功能活动由肩背带操控D、屈肘和锁肘功能活动受背带控制,假手的功能活动受肌电型号或电动开关控制E、假肢的功能活动受控制索控制正确答案:D25.关于碳纤AFO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用碳纤材料制作,重量比金属支条式AFO大B、利用碳纤材料变形储能的特点,在病人站立相足跟着地时抗压,但允许跖屈C、在推进前期,借地面的反作用力把碳纤结构屈曲,然后在推进后期碳纤结构回复原状时辅助推进D、通过影响踝关节的连串活动,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步态E、适用于足下垂、踝关节不稳、轻度足内翻畸形病人正确答案:A26.脊柱矫形器的免荷原理是在伤病的上部承受体重.并通过()传递到下方,跨过伤病部位的承重方法A、支条B、骨盆箍C、条带D、腰围E、软垫正确答案:A27.关于门前的改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门前要有不小于1.50m*1.50m的轮椅活动面积B、门前有台阶时,要建可移动或固定坡道C、坡道应为缘石坡道,宽度大于1.50m,坡度小于1:20D、单个坡道最长9mE、如有两个以上坡道,则相邻坡道之间必须间隔1.50m休息平台正确答案:C28.关于金属支条KO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适用于膝过伸、膝内翻膝外翻B、属于现代式KOC、KO悬吊于股骨髁上和髌骨上缘D、多带有双侧钢制的膝关节铰链支条、大腿与小腿半月箍、环带,加用膝罩或膝部矫形带E、为了增加K0的悬吊能力,有时增加腰部吊带正确答案:B29.关于带多轴心铰链KO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不易脱落B、适用于膝过伸、膝内翻、膝外翻C、是传统KO的改进型D、限制异常活动的功能差E、带多轴铰链和大腿、小腿塑料壳形,以弹力布、尼龙搭扣捆在大腿、小腿上正确答案:D30.下列哪项属于阅读书写类自助具A、棱片眼镜B、“C"形夹C、键盘棒D、改装键盘E、交流板正确答案:A31.男,25岁,因车祸伤需行右小腿截肢,对于其残端皮肤,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带腓肠肌内外侧头的肌皮瓣B、前短后长C、外长内短D、前后等长E、内长外短正确答案:A32.关于大腿极短残肢,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从坐骨结节下3~5cm处截肢B、距离股骨髁关节面5cm内截肢C、大腿中下1/3截肢D、大腿中段截肢E、大腿中上1/3截肢正确答案:A33.某患儿因肘关节损伤致软组织挛缩,关节活动受限,经测肘关节后伸3°,屈曲42°,在PT治疗中,为患儿选择何种矫形器使其逐步恢复肘关节活动范围A、肱骨固定矫形器B、肘仲展位固定矫形器C、肘屈曲铰链式矫形器D、尺骨骨折固定矫形器E、肘功能位固定矫形器正确答案:C34.下列哪项不属于修饰类自助具A、电吹风固定器B、粗柄牙刷C、易握指甲刀D、系扣器E、粗柄梳子正确答案:D35.关于膝离断假肢的选配,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宜选用重量轻、后跟缓冲性能好的假脚B、需要选配专用的膝离断关节C、小腿残肢过短者(膝间隙下4cm左右)可装配膝离断假肢D、大腿残肢过长者(距膝间隙12cm)可装配膝离断假肢E、膝关节离断可选配膝离浙假肢正确答案:D36.关于功能性电刺教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不是其适应范围A、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B、尿湍留和尿失禁C、跟腱挛缩D、脑卒中偏瘫伴肩关节半脱位E、特发性脊柱侧凸正确答案:C37.关于下肢假肢的社会活动能力评价,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佩戴膝下假肢可骑自行车B、膝上假肢在工作时间内能连续佩戴C、佩戴膝下假肢可进行300m跑,时间在2分20秒-2分50秒之间D、佩戴髋离断可上下公共汽车E、佩戴髋离断假肢可驾驶小汽车正确答案:E38.为保证轮椅居家活动无障碍,所有门的宽度不小于A、70cmB、80cmC、60cmD、90cmE、100cm正确答案:B39.关于大腿假肢接受腔,下列哪种类型需要借助腰吊带或者金属关节铰链进行悬吊A、坐骨包容式接受腔B、马罗解剖式接受腔C、插入式接受腔D、硬框式接受腔E、硅橡胶吸着式接受腔正确答案:C40.关于矫形器的制作材料,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低温热塑板材的软化温度是在60~100℃B、低温热塑板材可直接在人的身体上塑型C、高温热塑板材的软化温度是在200℃或以上D、高温热塑板材只能在石膏模型上塑型E、高温热塑板材的强度小,低温热塑板材的强度大正确答案:E41.用表面电极采集肌电活动产生的点活动图形的仪器是A、针肌电图B、脑干听觉诱发电位C、表面肌电图仪D、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正确答案:C42.关于洗面器的改造要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应采用单杠杆水龙头或感应水龙头B、最大高度为1.0mC、洗面器下部要方便轮椅靠近使用,为防止洗面时,轮椅最前端的脚踏板撞墙或碰水管,则脚轮触地处与墙面需400mmD、电源插座要设在使用方便的地方E、洗面器上方的镜子底边距地面为0.9m,顶端向前倾斜15°正确答案:B43.对长期卧床或在坐姿系统中生活的病人,下列哪项是其最常见并发症A、呼吸系统功能衰竭B、肩关节脱位C、压疮D、肌肉萎缩E、泌尿系统感染正确答案:C44.下列哪项不属于穿鞋器、脱鞋器的适应证A、抓握障碍的病人B、弯腰活动受限者C、平衡功能较差者D、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者E、关节炎者正确答案:A45.测量坐位时两侧臀部最宽处的距离,再加5cm,一般为40~46cm,正确的选择是A、座位深度B、座位高度C、扶手高度D、座位宽度正确答案:D46.关节假肢分类,下列哪项不属于具有主动运动功能的假肢A、腕离断肌电假肢B、上臂索控假肢C、装饰性肩离断假肢D、前臂肌电假肢E、索控式肘离断假肢正确答案:C47.按作用部位划分,上肢矫形器通常不包括下列哪项A、动态矫形器B、手指矫形器C、腕手矫形器D、肩矫形器E、肩肘腕手矫形器正确答案:A48.关于免荷性AFO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又称为髌韧带承重式踝足矫形器B、按免荷的程度不同分为全免荷式和部分免荷式C、部分免荷AFO要求病人足跟与鞋底间保留有lcm的间除,为便于鞋底的向前滚动可加用滚动底D、全免荷AFO要求增加马镫,在鞋底、马镫之间应保持2-5cm的距离,以保证步行中支撑期足尖不会触地E、可以免除整个小腿、踝关节及足部的承重正确答案:E49.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青少年脊柱后凸畸形病人,为达到胸椎过伸展的目的,使用采用下列哪种矫形器A、泰勒式B、密尔沃基式C、奈特-泰勒式D、朱厄特式E、色努式正确答案:D50.关于矫形器名称的英文缩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髋膝踝足矫形器HKAFOB、肩肘腕手矫形器SEWHOC、足矫形器FOD、颈胸矫形器CTOE、骶髂矫形器LSO正确答案:E51.关于前臂拐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前臂拐又称肘拐,其显著特点是在把手的上方配有一个轻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弧形前臂套B、使用时,前臂套不要太紧,以免使拐难以移动;也不要太松,以免失去支撑力C、前臂套环扣在肘关节和腕关节之间中点的稍上方,太低会导致支撑力不足;太高会妨碍肘的活动,甚至碰撞尺神经,引起尺神经损伤D、前臂拐对使用者的躯干力量有较高要求,防止身体左右侧倾斜的能力优于腋拐E、与手杖相比,前臂拐可较好地保护腕关节;与腋拐相比,前臂拐轻便、美观正确答案:D52.运动副是指A、三个环节通过两个关节连接起来就组成一个运动副B、相邻两个关节中心之间的肢体部分C、四个环节通过三个关节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运动副E五个环节通过四个关节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运动副D、二个环节通过个关节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运动副正确答案:D53.关于功能性电刺激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必须与矫形器治疗联合应用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B、可以用来帮助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病人,如脑外伤、脑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者等,完成行走抓握、协调等功能性活动C、用于治疗尿储留与尿失禁D、用于心脏起搏器E、应用到膈肌可以控制和调节呼吸运动正确答案:A54.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工耳蜗的组成部分A、拾音器B、传递-接受/刺激器C、音量控制开关D、言语处理器正确答案:C55.关于截肢平面,下肢最常见的截肢平面或者部位是A、小腿B、足趾C、髋关节D、膝关节E、大腿正确答案:B56.关于AAC,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中文为语言增强与交流替代系统B、是指一切用于改善病人交流能力的装置、符号、策略与技术的总称C、是临床语言治疗领域,为暂时或永久性言语障碍的病人提供有效便利的沟通方式D、英文为语言增强与交流替代系统E、为临床语言治疗的组成部分正确答案:D57.脑外伤致偏瘫,若保持上肢功能位,应使腕关节保持在A、背伸20°-30°B、腕关节中立位C、背伸0-15°D、屈曲10°-30°E、背伸10°-35°正确答案:A58.当重力作用线通过关节轴时,重力作用表现为()A、静摩擦力B、动摩擦力C、重力D、压强E、拉力或压力正确答案:E59.关于假肢处方,其书写应由()完成A、康复医师B、假肢制作师C、物理治疗师D、作业治疗师E、心理咨询师正确答案:A60.按矫形器的功能材质分类,脊柱矫形器通常不包括下列哪项A、软性脊柱矫形器B、矫正性脊柱矫形器C、限位式脊柱矫形器D、固定性脊柱矫形器E、支条式脊柱矫形器正确答案:C61.慢性下背痛,适合选用下列哪种矫形器A、泰勒式B、朱厄特式C、大阪医大式D、波士顿式E、奈特式正确答案:E62.胸椎条带安装在第,至第10胸椎的位置、肩胛下角的下方约A、4.5cmB、1.5cmC、3.5cmD、2.5cmE、0.5cm正确答案:D63.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的常用参数A、1-150Hz频率,不对称方波或三角波,2-500微秒脉冲宽度B、200-500Hz频率,不对称方波或三角波,2-500微秒脉冲竞度C、1-150Hz频率,不对称方波或三角波,1-2秒脉冲宽度D、200-500Hz频率,梯形波,2-500微秒脉冲宽度E、1-150Hz频率,梯形波,1-2秒脉冲宽度正确答案:A64.互动式截瘫助行矫形器(WO)主要适用于A、胸4平面以下脊髓损伤的截瘫病人B、腰4平面以下脊體损伤的截瘫病人C、胸1平面以下脊髓损伤的截瘫病人D、腰3平面以下脊髓损伤的截瘫病人E、胸10平面以下脊髓损伤的截瘫病人正确答案:E65.关于肩离断假肢的结构,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将索控式肩离断假肢的索控式假手换成肌电控制的电动假手,并将控制手的拉索去掉,取而代之安装上电极和电池,便构成了混合型肩离断假肢B、四自由度肌电控制全臂假肢的肩肘、腕、手指各有一个自由度C、骨骼式结构的装饰性肩离断假肢由接受腔和骨骼式组件构成,骨骼式组件包括肩关节、上臂杆、肘关节、前臂杆和腕关节D、索控式肩离断假肢的结构与壳式结构的装饰性肩离断假肢完全相同E、壳式结构的装饰性肩离断假肢采用合成树脂上臂筒和前臂简的结构,肩关节和肘关节相应地采用适合于臂筒连接的结构形式,假肢通过固定在接受腔上的背带悬吊于肩胛带上正确答案:D66.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及脱位病人,适合选用下列哪种矫形器A、奈特式B、波士顿式C、椅背式D、威廉式E、朱厄特式正确答案:E67.稳定性是指A、构件变形的能力B、构件受到外部载荷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C、构件抵抗外力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D、构件抵抗外力而不发生变形的能力E、构件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正确答案:E68.插入电话动是以下哪种仪器的检测指标A、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运动诱发电位C、表面肌电图仪D、肌电诱发电位仪E、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正确答案:D69.中度脊柱侧凸畸形,Cobb角应该是多少度A、30°-50°B、20°-50°C、20°-40°D、20°-30°E、30°-40°正确答案:B70.力的内部效应是使物体产生A、破坏B、运动C、变形D、运动和平衡正确答案:C71.刚度是指A、构件变形的能力B、构件抵抗外力保持平衡的能力C、构件抵抗外力而不发生变形的能力D、构件抵抗外力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E、构件受到外部载荷恢复到原来状志的能力正确答案:C72.关于辅助器具的分类(ISO9999--2011),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10个主类,123个次类,599个支类B、11个主类,129个次类,707个支类C、12个主类,130个次类,781个支类D、12个主类,135个次类,707个支类E、11个主类,135个次类,724个支类正确答案:C73.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沟通符号是指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抽象符号来代表我们所谓的传统概念B、辅助沟通是由沟通符号、辅助器材、沟通技术及沟通策略等四部分组合,用以增进个体沟通能力的系统C、辅助器材是指用人的身体或装置来传送或接收沟通信息D、沟通策略是指将沟通符号、器材、技术等三个组件组合起来,由一个经过专业团队所制订的沟通介人计划来发展或增强沟通障碍者的沟通能力E、有专用设备的辅助沟通系统指沟通时需要借助外部设备,这些设备通常用于存储和显示沟通符号。
临床康复1.康复领域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
或丧失的功能和能力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以便他们能重返社会,过一种接近正常或比较正常的生活。
4.康复基本目标:增加患者的独立能力,使患者能回归社会生活并进行创造性生活。
5.脑血管疾病的分类:1)根据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到时间,将发病不足24小时者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超过24小时者称为脑卒中;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小卒中、大卒中和静息性卒中;3)根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为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血栓;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6.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因: 1)血管壁病变;2)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一种发自于脊髓的随意的异常运动,在瘫痪恢复的早期出现。
10.共同运动:是由意志引起,但只能按一定模式进行的运动。
其运动组成部分为随意运动,部分为不随意运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原始运动。
在瘫痪恢复的中期出现,是一种病态的运动模式。
此时要注意不可强化这种模式,不然对功能的恢复是不利的。
11.姿势反射:体位改变引起四肢屈肌、伸肌的张力按照一定模式改变,称为姿势反射。
为脑干、脊髓所控制,是中枢性瘫痪时的特征性变化,在瘫痪早期出现。
将它分为六个过程,简单地说:1)松弛性瘫痪,无活动;2)在共同运形式下的活动,并出现痉挛;3)主动运动的出现仅见于肢体完成共同运动时,痉挛增强;4)除共同运动的活动外,出现随意运动,痉挛减轻;5)出现脱离共同运动的活动;6)能出现对个别或单独活动的控制,恢复至接近正常的活动控制。
14.废用综合征发生的原因:1)原发病的性质及病情,为了治疗需要长期保持安静或卧床状态;2)脑卒中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3)精神抑郁者常处于静止不动、不活跃状态;4)有严重感觉障碍者,特别是深感觉障碍,因缺少刺激而减少活动; 5)因疼痛限制肢体或躯体活动;6)老年人喜静不喜动;7)长期使用支具、石膏、夹板固定,限制肢体或躯体活动。
15.过用综合征:即过度劳累及过度使用。
16.误用综合征:即在康复治疗中方法错误,引起医源性的继发性损害。
常见于以下原因:粗暴的关节被动活动;康复方法错误;护理方法错误。
17.肩手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长时间的腕关节强制性掌屈;2)过度腕关节伸展可产生炎症样的浮肿及疼痛;3)长时间病侧手背静脉输液;4)病侧手伤。
18.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分为三期:1)第一期:病人的病侧手突然浮肿,并很快使运动范围受限; 2)第二期:手的症状更为明显,手及手指有明显的难以忍受的压痛加重,肩痛及运动障碍,病侧手皮肤、肌肉明显萎缩,手呈爪形,手指挛缩;3)水肿完全消失,疼痛也完全消失,但未经治疗的手的活动能力永久丧失,成固定的有特征性的畸形手。
19.肩手综合征治疗:防止腕关节掌屈,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冰水浸泡法;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其他治疗。
发病3个月内说治疗最佳时期。
20.颅内损伤的分类诊断:1)按损伤性质分:闭合性颅脑损伤和开放性颅脑损伤;2)按损伤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颅脑损伤;3)按损伤部位分: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4)按病理机制分:原发性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
21.颅脑损伤并发症:1)高热;2)躁动;3)蛛网膜下腔出血;4)继发性癫痫;5)消化道出血;6)尿崩;7)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
22.发作性失控:发作性失控往往是额叶内部损伤的结果,表现为无诱因、无预谋、无计划的突然发作,直接作用于最近的人或物,如打破家具、向人吐唾沫、抓伤他人以及其他狂乱行为等。
发作时间短,发作后有自责感。
23.负性行为障碍:负性行为障碍常为额叶和脑干部位受损的结果,特点是精神运动退滞,感情淡漠、失去主动性,患者往往不愿动、嗜睡,即使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常规的活动也完成得十分困难。
24.额叶攻击行为:额叶攻击行为又称脱抑制攻击行为,因额叶受损引起,特点是对细小的诱因后挫折发生过度的反应,其行为直接针对诱因,最常见的是间歇性的激惹,并逐步升级为一种完全与诱因不相称的反应。
25.失认症的训练:1)单侧忽略训练法①不断提醒患者集中注意其忽略的一侧。
②站在忽略侧提供触摸、拍打、挤压、擦刷、冰刺激等感觉刺激;③站在忽略侧与患者谈话和训练;④将患者所需物品放在忽略侧,要求其用健手越过中线去拿;⑤鼓励患侧上下肢主动参与翻身;⑥在忽略侧放置色彩鲜艳的物品提醒其对患侧的注意。
2)视觉失认①颜色失认;②方向失认;③面容失认;④结构失认。
3)Gerstmam综合征:①左右失认;②手指失认;③失读;④失写。
26.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1)失认症的训练;2)失用症的训练:结构性失用、运动性失用、穿衣失用、意念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3)记忆训练;4)注意力训练;5)解决问题能力训练。
27.解决问题能力训练:①指出报纸中的消息;②排列数字;③问题状况的处理;④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⑤分类;⑥作预算。
28.脊髓损伤病因分类:外伤性脊髓损伤、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29.神经功能分类:1)脊髓损伤水平:①运动水平;②感觉水平;③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2)脊髓损伤程度:①完全性脊髓损伤;②不完全性脊髓损伤;③脊髓损伤综合征;3)ASIA残损指数。
30.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完全脊髓损伤患者在脊髓损伤水平以下大约~3个脊髓节段中仍有可能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脊髓损伤水平与脊髓功能完全消失的水平之间的脊髓节段,称为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
31.脊髓中央综合征:脊髓中央部分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肢运动障碍比下肢运动障碍严重,运动障碍比感觉障碍严重,鞍区感觉有残留等。
32.前脊髓损伤综合征:脊髓前柱和侧柱损伤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和温痛觉障碍,而本体感觉存在。
33.半横断综合征:脊髓半侧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同侧的运动及本体感觉障碍,对侧的温痛觉障碍。
34.圆锥损伤综合征:脊髓圆锥和椎管内腰段脊神经损害,临床表现除运动、感觉障碍外,通常为无反射性膀胱和肠道运动障碍,下肢反射消失。
骶段神经反射如球海绵体反射和排尿反射、肛门反射有时仍可保留。
残损指数;A级:完全损伤,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保留。
B级: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S4~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C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至少一半关键肌的肌力在三级以下;D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至少一半关键肌的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F级: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36. 院前急救是脊柱脊髓损伤急救的关键阶段。
37. 甲泼尼龙(MP)大剂量MP的用药程序应用于伤后8小时内开始,第一小时15分钟内一次性静脉输入MP30mg/kg作为冲击量治疗,间隔45分钟以后按5.4mg/(kg·h)维持3小时。
用药必须在伤后8小时内开始,超过小8时给药非但无效,反而可能有害。
继续:神经节甘酯。
38.运动系统并发症1)关节挛缩;2)骨质疏松;3)异位骨化; 4)痉挛39.关节挛缩的预防:脊髓损伤后应开展早期康复。
首先要经常变换体位,同时为保持肢体功能位要早期使用夹板,稍过一段时间就要进行被动的关节活动,同时并用伸展患肢的方法。
40.关节挛缩的治疗:①矫正方法;②外科治疗。
41.防治骨质疏松:防治的方法强调早期康复训练站立或行走,如每天站立或行走达2小时以上,将可防治骨质疏松。
42.异位骨化:是发生在软组织内的异常位置的骨形成,这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
43.肺部感染的康复:护理方面应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加强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实在无力咳嗽者,应对气道内分泌物勤加吸引。
44.直立性低血压的防治:直立性低血压出现的时候,应立即改变体位至卧位或头低位,症状可立即缓解。
定期变换体位,对刺激血管收缩反应有重要作用,定期逐步抬高床头的训练可缓解直立性低血压。
急性稳定期开始轮椅活动后,直立性低血压可逐步适应。
因直立性低血压而影响康复训练者,可应用腹带和高质量长腿弹力袜。
如不能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离床训练时可应用药物治疗。
45.压疮的主要原因:局部压迫及持续压迫时间过长是导致压疮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
当压强超过正常毛细血管压时,阻止细胞代谢并导致组织坏死。
46.低心率发生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
47.压疮的分型:1)溃疡型(首先累及皮肤表层,逐步向深发展,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2)滑囊炎型(发生在坐骨结节滑囊部位)。
48.溃疡型压疮:1)Ⅰ度:压疮局限于表皮及真皮层;2)Ⅱ度:压疮深达皮下脂肪层;3)Ⅲ度:压疮深达肌层。
49.预防压疮的基本措施:1)选择良好的坐垫和床垫;2)改善全身营养状况;3)保持卫生。
50.脊髓损伤康复的分期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视觉、听觉、行为和感知异常等多种障碍。
病因常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一个月有早产、低体重、窒息、血型不合、胎儿发育不良等高危因素。
52.合并障碍常见有智力低下,约占75%;癫痫发作14%~75%;挺力缺陷5%~8%;视力障碍50%~60%。
继发障碍主要有关节的挛缩变形,肩、髋、桡骨小头等部位的脱位,骨质疏松,骨折,变形性颈椎病,颈椎不稳定,脊柱侧弯等。
53.脑瘫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为:①痉挛型;②手足徐动型;③共济失调型;④混合型;⑤其他型别(弛缓型以肌力低下为主;震颤型;强刚型)54.脑瘫根据肢体障碍的情况分型:①单肢瘫:单个肢体受累,此型较少见;②偏瘫:一侧肢体及躯干受累,经常上肢损害较重;③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④四肢瘫:四肢及躯干均受累,四肢严重程度相似;⑤截瘫:双下肢受累明显,躯干及双上肢正常;⑥双瘫:四肢均受累,双上肢及躯干较轻,双下肢受累重;⑦双重性偏瘫:四肢均受累,但双上肢重,有时左右侧严重程度可不一致。
55.脑瘫的早期表现:一般指对生后0~6个月或0~9个月间患儿的主要表现。
①患儿易于激惹;②肌张力低下;③身体发硬;④反应迟钝;⑤大运动发育落后;⑥经常有惊厥发作。
56.原始反射:①紧张性迷路反射(TLR);②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③拥抱反射(MO);④伸展象;⑤手握持反射:刺激小儿尺侧手掌,引起手屈曲握住,正常而~3个月消失,过强反射或持续存在可见于痉挛性瘫或核黄疸,不对称见偏瘫、脑外伤;⑥足握持反应;⑦交叉伸展反射;⑧躯干侧弯反射。
57.脑瘫康复的目的:是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尽最大努力改善功能,提高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争取达到能接受教育和生活自理。
58.脑瘫儿童康复阶段的划分(强调早发现早治疗)①婴儿初期训练;②婴儿后期至幼儿期的训练;③学龄前期的训练;④学龄期的训练。
59.Seddon周围神经损伤类型:①神经失用;②轴突断裂;③神经断裂。
60.神经干击试验(Tinel征):在神经损伤和神经再生的判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此方法简单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