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机与自动线第四章机器人与机器手
- 格式:ppt
- 大小:523.00 KB
- 文档页数:32
自动机与自动线考试题及答案1.皮带传动是指动力的传递环节,皮带输送是一种物料输送机构,皮带输送包含了皮带传动。
(√)2造成皮带输送线的皮带跑偏的安装误差包括输送带接头不平直和机架歪斜两种情况。
(√)3.增加皮带宽度是提高皮带输送系统负载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4.倍速链轮和普通链轮相比齿数更少、齿距更大。
(√)5.振盘的功能就是自动输送工件。
(×)6.振盘的出料速度大于等于机器对该工件的取料速度即可。
(×)7. 二自由度机械手的典型运动过程只有平移运动过程。
(×)8. 机械手的原点一般情况下设定在工件取料点的正上方。
(√)9. 注塑机取料用三自由度机械手的主手和副手的取料方式相同。
(×)10.槽轮机构的槽轮数量越小,槽轮的最大角速度及最大角加速度越大,槽轮的运动越不均匀,运动的平稳性越差。
(√)11.间歇输送包含直线方向的间歇输送和沿圆周方向的间歇输送两类。
(√)12.棘爪机构用于直线间歇送料时,工件由于惯性不容易准确定位,因而只适合使用在速度较低的场合。
(√)13. 凸轮分度器每完成一个转位+停顿动作循环的时间,即为一个节拍时间。
(√)14. 凸轮分度器转盘的精度只要求转盘装配定位基准面与夹具安装平面的平行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即可。
(×)15. 凸轮分度器输入轴的键连接在正常转动时是用来传递扭矩的。
(×)16. 定位对一批工件而言要求每个工件放置在定位装置中时都必须占据同一个准确位置。
(√)17. 当工件的定位是不完全定位时是无法满足加工或装配的要求的。
(×)18. 直线导轨的安装螺钉紧固时可以随意选择紧固顺序。
(×)19. 直线导轨的结构特点决定了直线导轨不能多个方向同时具有高刚度。
(×)20. 直线导轨选型设计时,当寿命的计算结果满足不了预期寿命要求时,加大导轨的公称尺寸重新校核即可。
(×)21. 间隙调整型直线轴承在调整间隙时一般在有负荷的情况下进行。
《自动机与自动线》课程考试复习资料《自动机与自动线》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涵盖知识点大体如下一、填空题20×1=20分1.一台机器经调整好以后,无需工人参与就能自动地、连续地完成产品的加工循环,这样的机器称为自动机。
2.利用输送装置将自动机、辅助设备按产品的生产顺序组合,并以一定的节拍完成生产,物品由一端不断送入,生产材料在相应工位加入,经过各个工序的加工后,产品从末端输出。
这种生产设备的组合系统称为自动线。
3.自动机与自动线的卷料供料装置中,所谓卷料按其形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长的金属丝,另一类是带状的金属皮、纸张及塑料薄膜等。
4. 裁切装置用于将输送中的卷料按要求进行切断,通常采用机械式裁切和热熔断裁切两种方法。
其中后者多与热封装置组合一起使用。
5. 管式料仓是一种简单而方便的形式,它占的空间小且靠物品的自重送料,所以安装时可不受地点的限制而设置在任何地方。
在设计或选用管子时,应使料管内径大于工件外径1/10到1/50,弯曲管道的最小曲率半径要保证不卡住工件。
6. 实际上,在电磁振动供料装置中工件在料槽上的运动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它受到工件的质量、料槽的升角、弹簧片的斜角、振动频率和振幅等多方面影响。
7. 转鼓式容积定量装置的结构设计,应确保定量物料在随转鼓转动中,能顺利地充满定量容腔并完全排除干净。
因此,不宜用深而窄的槽形,槽底不要有尖角,尽量采用扇形容腔。
另外,转鼓外缘与转鼓外壳之间的间隙要根据物料的粒度、易碎性等因素选定。
8. 在带式传送装置中,传送带既是牵引构件,又是承载构件,常用的传送带有橡胶帆布带、编织带、塑料带、尼龙绳、钢带和钢丝网带等。
驱动辊由驱动装置驱动,驱动传送带的能力与传送带在驱动辊上的包角大小、传送带与驱动辊之间的摩擦因数有关。
转向辊用于增大传动包角。
承托辊用于承托物品的重量,防止传送带下垂。
张紧辊用于调节传送带的张紧力,以保持传送带的驱动能力。
9. PLC是专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的,在设计过程中果取了多层次抗干扰的精选元件措施,可在恶劣工业环境下与强电设备一起工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
0.1 简述工业机器人的定义,说明机器人的主要特征。
答: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通过可编程动作来执行种种任务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1.机器人的动作结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某些器官(肢体、感官等)的功能。
2.机器人具有通用性,工作种类多样,动作程序灵活易变。
3.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性,如记忆、感知、推理、决策、学习等。
4.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
0.2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有什么区别?答:1.机器人的运动为开式运动链而数控机床为闭式运动链;2.工业机器人一般具有多关节,数控机床一般无关节且均为直角坐标系统;3.工业机器人是用于工业中各种作业的自动化机器而数控机床应用于冷加工。
4.机器人灵活性好,数控机床灵活性差。
0.5简述下面几个术语的含义:自有度、重复定位精度、工作范围、工作速度、承载能力。
答:自由度是机器人所具有的独立坐标运动的数目,不包括手爪(末端执行器)的开合自由度。
重复定位精度是关于精度的统计数据,指机器人重复到达某一确定位置准确的概率,是重复同一位置的范围,可以用各次不同位置平均值的偏差来表示。
工作范围是指机器人手臂末端或手腕中心所能到达的所有点的集合,也叫工作区域。
工作速度一般指最大工作速度,可以是指自由度上最大的稳定速度,也可以定义为手臂末端最大的合成速度(通常在技术参数中加以说明)。
承载能力是指机器人在工作范围内的任何位姿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质量。
0.6什么叫冗余自由度机器人?答:从运动学的观点看,完成某一特定作业时具有多余自由度的机器人称为冗余自由度机器人。
3.1 何谓轨迹规划?简述轨迹规划的方法并说明其特点。
答:机器人的轨迹泛指工业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即运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轨迹的生成一般是先给定轨迹上的若干个点,将其经运动学反解映射到关节空间,对关节空间中的相应点建立运动方程,然后按这些运动方程对关节进行插值,从而实现作业空间的运动要求,这一过程通常称为轨迹规划。
《自动机自动线》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自动机自动线所属系部:机械电子制定人:合作人:制定时间:2013.07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自动机自动线课程代码:学分:2 学时:50授课时间:第六学期授课对象:机电1001 1002 课程类型:《自动机与生产线》是机电一体化(液体灌装生产线维护与管理专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以阐述自动机与生产线组成原理和运行规律为主的一门技术学科。
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自动机与生产线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运行方式及特点等基本知识和能力。
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后续课程:零件、电工电子二、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掌握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组成原理、动作协调关系,自动机的常用装置和机构;熟悉典型自动机的工艺原理,主要功能,基本组成、结构和主要参数,运行方式及特点等;会分析自动机的动作协调关系并具有设计动作较为简单的自动机的能力;初步掌握自动机的调试和维修方法;初步掌握生产线的配置与选型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自动机的调试和维修方法;初步掌握生产线的配置与选型方法。
知识目标:(1.了解并且掌握轻工自动机与自动线的特点分类。
2.了解自动机与自动线的常用装置的分类。
3.掌握可编程序控制装置的特点、功能,可编程序控制装置的安装与维护。
4.了解工业机械手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5.掌握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常用气压控制系统。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1.职业道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技艺技能精湛;发展潜力良好的维修技术工人。
2.以机械维修技术为主,设计,制图控制为辅,达到国家规定的高标准技术类实用型人才。
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无三、课程内容设计:序号模块(或子模块)名称学时1 自动机与自动线的特点分类 22 自动机与自动线组成与选择 23 自动机自动线工艺与效率分析 24 自动机卷料与板材料供料装置 45 定量供料与传送装置 26 可编程序控制装置的简介。
第二章自动机械的结构组成与工作流程T 、1.按自动机械的用途分类:①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②自动化装配设备③自动化检测设备④自动化包装设备J、 2.自动机械的结构组成:①工件的自动输送及自动上下料机构②辅助机构(定位、夹紧、分隔、换向等)③执行机构④驱动及传动系统⑤传感器与控制系统J﹑3.自动机械的典型工作流程:①输送与自动上料②分隔与换向③定位与夹紧④工序操作⑤卸料第三章皮带输送线结构原理与设计应用T、 1.皮带输送与皮带传动的区别:皮带传动是指动力的传动环节,皮带输送是一种物料输送机构,皮带输送包含了皮带传动。
P/T、 2.从动轮与主动轮的最大区别:从动轮的轴与轮之间是通过轴承链接,因而轴与轮之间是可以相对自由转动的;主动轮的轴与轮是通过键联结成一体的,不可以自由转动。
T、 3.皮带输送线的3种运行方式:①等速输送②间歇输送③变速输送T/J、 4.主动轮与皮带内侧之间的摩擦力取决的因素:①皮带的拉力②主动轮与皮带之间的包角③主动轮与皮带内侧表面之间的相对摩擦系数M、 5.包角:主动轮表面与皮带内侧的接触段圆弧所在区域对应的圆心角。
J、 6.皮带输送线张紧轮合理位置及张紧调节方向有何要求:①张紧轮在加大皮带张紧的同时还应能增大皮带的包角②张紧轮的调节方向尽可能设计为对皮带长度影响最大的方向③张紧轮通常设计在皮带的松边一侧J、 7.提高皮带输送线负载能力的有效途径:①增大主动轮输出侧皮带张紧力②增大主动轮与皮带内侧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③增大皮带与主动轮之间的包角④增大皮带宽度M、8.皮带打滑现象:皮带与主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牵引皮带及皮带上的负载,使皮带不能前进或不能与主动轮同步运行的现象。
J、 9.出现打滑现象的原因:①皮带的初始张紧力不够②主动轮与皮带之间的包角太小③主动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系数太小T、10.因为安装误差引起的跑偏:①输送皮带接头不平直②机架歪斜T、11.皮带输送线皮带跑偏现象的纠正:①调整托辊②调整辊轮位置第四章链条输送线设计原理与应用T、1.链条输送线的类型:①倍速链输送线②平顶链输送线③悬挂链输送线M、 2.倍速链输送线:所谓倍速输送链就是在输送线上,链条的移动速度保持不变,但链条上方被输送的工装板及工件的速度大于链条速度的一种滚子输送链条。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基本原理,自动机械的常用机构,常用检测与控制装置和元件,自动机械的总体设计,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实例等。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面向大专院校机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既深入阐述了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中带有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又重点分析了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中应用广泛的机构和装置。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不追求面面俱到,在保证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下,内容尽量不与其他课程重叠。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共七章,首先介绍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结构组成和特点;其次介绍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自动机械的常用机构及自动机械的供料机构;接着介绍了自动机械的控制系统;最后介绍了自动机的总体设计并给出了自动机械设计实例。
第1章绪论1.1自动机械1.1.1自动机械的特点1.1.2自动机械的结构1.1.3自动机械的分类1.2自动生产线1.2.1自动生产线的特点1.2.2自动生产线的结构组成1.2.3自动生产线的形式1.3自动机和自动生产线的发展方向第2章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基本原理2.1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生产率分析2.1.1自动机械的生产率分析2.1.2自动生产线的生产率分析2.1.3提高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生产率的途径2.2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性能指标2.2.1精度2.2.2刚度2.2.3振动与噪声2.3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可靠性2.3.1设备精度指数2.3.2设备机械能力指数与工程能力指数2.3.3失效率与有效寿命2.3.4可靠性理论及其计算与分配复习思考题第3章自动机械的常用机构3.1常用机构选用概述3.2棘轮机构3.2.1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特点3.2.2棘轮机构的种类及结构形式3.2.3棘轮机构运动的可靠性条件3.3槽轮机构3.3.1槽轮机构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及特点3.3.2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及运动特性分析3.3.3槽轮机构的结构设计3.4分度凸轮机构3.4.1平行分度凸轮机构3.4.2圆柱分度凸轮机构3.4.3弧面凸轮分度机构3.5定位机构3.5.1定位机构的设计要求3.5.2定位机构的原理及形式复习思考题第4章自动机械的供料机构4.1概述4.2卷料供料机构4.2.1卷料供送过程4.2.2条带料供料机构4.2.3线棒料供料机构4.3件料供料机构4.3.1件料形态分析及定向方法4.3.2料仓式供料机构4.3.3料斗式供料机构4.3.4定量计数机构4.4板片料供料机构4.5粉粒料供料机构4.5.1定容定量的粉粒料供料机构4.5.2按重量定量的粉粒料供料机构4.6液体物料供料机构4.6.1常压灌装机构4.6.2等压灌装机构4.6.3真空灌装机构4.6.4压力灌装机构4.7电磁振动供料机构4.7.1振动供料机构的分类和组成4.7.2电磁振动供料装置的工作原理4.7.3电磁振动供料装置的主要参数与设计计算4.8送料机械手及机器人4.8.1概述4.8.2供送料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4.8.3供送料机械手4.8.4供送料及装配机器人复习思考题第5章自动机械的控制系统5.1控制系统的构成5.2控制系统的分类5.3机械控制系统5.3.1机械控制机构的形式及作用5.3.2机械控制系统的基本形式5.4自动机械的调位5.4.1卷料输送纵向位置调整机构5.4.2卷料横向位置调整机构5.5光电检测在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中的应用5.5.1光电继电器工作原理5.5.2光电检测的应用5.6执行机构5.6.1执行机构的种类及特点5.6.2常见执行元件5.7自动机械的机电一体化5.7.1机电一体化基础5.7.2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及开发的工程路线复习思考题第6章自动机的设计6.1自动机的设计步骤6.2自动机的总体设计6.3自动机的循环图设计6.3.1自动机执行机构的协调设计6.3.2自动机的工作循环6.3.3循环图的表示方法6.3.4执行机构运动循环图的设计与计算6.3.5自动机工作循环图的设计与计算6.4自动生产线设计6.4.1自动生产线的设计程序6.4.2自动生产线的总体设计6.4.3自动生产线中工件传送装置的设计复习思考题第7章自动机械设计实例7.1粒状巧克力糖包装机7.1.1原始资料7.1.2粒状巧克力糖包装工艺的确定7.1.3包装机的总体布局7.1.4粒状巧克力糖包装机传动系统7.1.5粒状巧克力糖包装机的工作循环图7.2笔套弹簧夹装配机设计7.2.1装配工艺分析7.2.2总体布局7.2.3传动系统7.2.4工作循环图设计7.3陶瓷墙地砖抛光生产线7.3.1刮平定厚机7.3.2抛光机7.3.3磨边倒角机参考文献购买过本书的顾客还买过《自动机与自动线》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自动机与自动线学时: 64学时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适用一、课程性质、教育目标和任务《自动机与生产线》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以阐述自动机与生产线组成原理和运行规律为主的一门技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