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稻 花 粉 镜 检
- 格式:doc
- 大小:16.02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一水稻杂交育种程序参观一目的要求了解水稻育种的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二材料和用具本院水稻育种科研试验田全部材料,笔记本,铅笔。
三内容说明水稻育种方法很多,主要参观杂交育种程序。
(一)原始材料圃种植水稻育种原始材料的地段叫原始材料圃,主要是种植国内外搜集来的原始材料。
每年不断地引入新种持,丰富基因库。
通过系统观察、细致研究,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具有单一的或综合的优良性状的亲本。
种植的方法按类型(高杆矮杆、粳稻、灿稻)种植。
每份种20-30株,重点材料应每年种植,严防机械混杂,严格保纯,一般材料一室内贮藏能保持其发芽力的情况下,每年分批轮流种植。
每年从原始材料圃选出若干材料作亲本的种于新本圃。
亲本圃应根据需要分期播种调节花期,加大行距,便于操作。
(二)选种圃种植杂种后代的地段为选种辅圃1.杂交一代(F1)(1)F1的播种:由于杂交所得种子数量少,加之又是米粒,故杂交种子发芽不好,易腐烂。
所以杂交种子最好播在塘瓷盘中育苗,然后载于试验田。
每一组合栽成一区,一般F1种10-20株左右,复合杂交则F1应有100株以上。
在每一个杂交种附近应种亲本和对照品种,均有单本植。
(2)观察记载:记载各重要性状,特殊性状以及有无及杂种优势。
(3)去假杂种:在生长期中,着重去假杂种,去杂假种根据父本的指示性状进行。
(4)收获脱粒:一般按组合分虽收获脱粒,但如假杂种的真伪尚不能准确鉴定时,要分株收获脱粒。
2.杂交二代(F2)(1)F2的种植规模:由于F2是变异范围最大的一代,一般每个组合种植2000-10000株,以组合为单位种植。
行长5尺,行距8-10寸。
种植行数依组合要求总株数而定。
每20或50行加入两个亲本或对照品种。
种扦一行作为比较的标淮,一律采用单本植。
(2)观察记载:F2的分离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如某一组合没有出现分离现象则可能是假杂种应淘汰。
对株型,生育期,穗部性状,抗病性等重要性状的分离进行描述和评价,作为组合取舍和个体选择的依据。
鱼粉掺假鉴别常见的掺假物有:菜籽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芝麻饼粕、大豆粉、麦麸、羽毛粉、血粉、肉骨粉、皮革粉、虾肉粉、蟹壳粉、海带粉、砂土、石粉、贝壳粉、锯末、稻壳粉等快速掺假鉴别1 感官检查法(1)视觉:优质鱼粉颜色一致,呈红棕色、黄棕色或黄褐色等。
细度均匀。
劣质鱼分类为汪黄色、青白色或黑褐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
掺假鱼粉为黄白色或红黄色,细度和均匀度差。
掺入风化土鱼粉色泽偏黄。
(2)嗅觉:优质鱼粉是咸腥味;劣质鱼粉为腥臭或腐臭味;掺假鱼粉有淡腥味、油脂味或氨味等异味。
掺有棉籽听到和菜籽粕的鱼粉,有棉籽粕和菜籽粕味,掺有尿素的鱼粉,略具氨味,掺入油渣的鱼粉,有油脂味。
(3)触觉:优质鱼粉手捻质地柔软呈鱼松状,无砂粒感;劣质鱼粉和掺假鱼粉手捻有吵粒感,手感较硬,质地粗糙磨手。
如结块发粘,说明已酸败,强捻散后呈灰白色,说明已发霉。
2显微镜检查正常鱼粉形态a、鱼肉:呈黄色或黄褐色,有透明感;b、鱼骨:包括鱼刺、鱼头骨、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碎块,大小形状各异,呈白色至白黄色一些鱼骨屑成琥珀色;c、鱼鳞:平坦或卷曲的片状物,近似透明,有一些同心圆线纹;d、鱼眼:表面碎裂,呈乳色的圆球形颗粒,半透明鱼粉长期堆放,通过空气氧化而自行燃烧,呈褐色。
从镜下看不到油星,且颗粒碎小。
鱼骨同半透明的银色体变为褐黄色的半透明体,鱼肉粗糙,纤维结构看不清楚或根本看不到。
鱼粉掺假的显微镜检查:(1)掺菜籽粕鱼粉中掺菜籽粕镜下可见菜籽粕的种皮特征,种皮为深棕色并且薄,外表面有蜂窝状网孔,表面有光泽,内表面有柔软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着。
菜籽粕的种皮和籽仁碎片不边在一起,籽仁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无光泽,质脆。
(2)掺棉籽饼粕鱼粉中掺棉籽饼粕镜下可见棉絮纤维附着在外壳碎上及饼粕颗粒上,棉絮纤维为白色丝状物,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棉籽壳碎片为棕色可红棕色,厚且硬,沿其边缘有淡褐色和深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
棉籽仁碎片为黄色或褐色,含有许多圆形扁平的黑色或红褪色油腺体或棉酚色腺体。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9卷第5期王晓亮等:2010年—2022年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防控形势分析处置情况;通过疫情年报,能够掌握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年度分布县数量和面积,发生县数量和面积,发生危害程度和防治情况,检疫处置和挽回经济损失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发布最新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分布行政区名录,明确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分布到县级行政区划的情况。
本文整理了2010年-2022年全国农业植物疫情快报和年报数据,分析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发突发情况及总体发生防控形势,解析红火蚁犛狅犾犲狀狅狆狊犻狊犻狀狏犻犮狋犪Buren、柑橘黄龙病(病原为犆犪狀犱犻犱犪狋狌狊LiberibacterasiaticumJagoueixetal.)等重大农业植物疫情的监测防控情况和检疫监管措施,以期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基础研究和科学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1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总体发生形势1.1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发突发情况分析 如表1所示,2010年-2022年之间,全国累计报告植物疫情快报1321期,报告涵盖32种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29个省级行政区的1464个县新发突发。
疫情报告期数和涉及县级行政区划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2017年之后每年疫情报告期数均高于100期,并在2021年达到历史高位的180期,180个县。
年度疫情快报涉及的有害生物数量较为稳定,最低为2013年,有11种,最高为2019年和2022年,分别有16种。
年度疫情快报涉及的省级行政区划数量呈增长态势,2010年-2013年为17个以下,2014年之后均高于20个,在2018年达到历史高位为26个。
每年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省级行政区域都有新发,但年度间差异较大。
表1 2010年-2022年农业植物疫情快报年度情况表1)Before2018,multiplecountiesmightbecontainedinonebulletinofthenationalagriculturalplantquarantinepests. 如表2所示,2010年-2022年间,仅玉蜀黍霜指霉犘犲狉狅狀狅狊犮犾犲狉狅狊狆狅狉犪犿犪狔犱犻狊(Racib.)C.G.Shaw、内生集壶菌犛狔狀犮犺狔狋狉犻狌犿犲狀犱狅犫犻狅狋犻犮狌犿(Schilb.)Percival、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ringspotvirus)、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chloroticmottlevirus)、毒麦犔狅犾犻狌犿狋犲犿狌犾犲狀狋狌犿L.等5种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疫情快报数量为0,其他29种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均有疫情快报。
稻水象甲检测点工作总结
稻水象甲是水稻上的一种害虫,它会危害水稻的生长,降低产量。
为了及时发
现和控制稻水象甲的数量,我们建立了稻水象甲检测点,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工作。
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选取了适宜的检测点位置。
这些位置通常是在水稻田边缘或者是容
易受到袭击的地方,比如靠近水源的地方。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能够及时发现稻水象甲的踪迹,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次,我们采用了多种检测方法。
除了常规的观察法外,我们还使用了黄色粘
虫板和捕虫灯等工具,以增加检测的准确性和覆盖面。
这些方法的使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稻水象甲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例如,我们发现稻水象甲的数量
与气温和湿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我们需要调整检测频率和方法。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常见的误判情况,比如将其他昆虫误认为稻水象甲,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识别能力。
总的来说,我们的稻水象甲检测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我们的努力,
我们及时发现了稻水象甲的踪迹,并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了水稻的生长。
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浅谈鱼粉掺假鉴别的5大常用方法鱼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饲料中。
其蛋白含量高,蛋白质消化率可达90%左右;氨基酸组成齐全、平衡,其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都较高;钙磷含量较高,比例良好,利用率高;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也特别丰富,此外还含多种未知生长因子,适口性好,因而在水产饲料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使用量大,市场价格高,所以掺假掺杂现象特别普遍。
下面介绍一些常规的检测手段,来定性地判断鱼粉的掺假掺杂情况。
常用的方法有感官鉴别法、镜检鉴别法、近红外技术鉴别法、物理鉴别法、化学鉴别法和氨基酸组分测定等鉴别法。
1感官鉴别1.1观察色泽色泽一致没有任何“载体”的,比如鱼骨、鱼片、鱼鳞、鱼眼的一般是配方鱼粉。
1.2闻气味好鱼粉有清香鱼粉气味,掺假鱼粉有腥臭味、氨味、酸败味,掺有植物性木质素类原料的有夹杂的植物味道,掺有其他动物源性饲料的混杂动物气味。
1.3口感口感是识别鱼粉的杀手锏。
好鱼粉入口即化,有清香鱼片的味道,掺假鱼粉则含而不化,有辣味、涩味、苦味、哈喇味等。
1.4触觉拇指与食指轻捻鱼粉,好鱼粉细腻光滑,掺假鱼粉粗劣有细小颗粒。
1.5灼烧正常鱼粉电磁炉烘烤有鱼香味,若有难闻、异臭或者芳香味均为掺假鱼粉。
2镜检鉴别在显微镜下,鱼肉颗粒较大,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呈黄色或黄褐色,有透明感,形碎蹄筋,似有弹性;鱼骨(包括鱼刺、鱼头骨)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碎块,大小各异,呈白色至白黄色(一些鱼骨屑呈琥珀色),表面光滑,鱼刺细长而尖,似脊椎状,仔细观察可看到鱼刺碎块中有一大端头或小端头的鱼刺特征,而鱼头骨则呈片状,半透明,正面有纹理,鱼头骨坚硬无弹性;鱼鳞,平坦或卷曲的藻形片状物,近似透明,有一些同心圆线纹;鱼眼,表面碎裂,呈乳色的圆球形颗粒,半透明,光泽暗,较硬。
在鱼粉中和以上特征相差较远的其他颗粒或粉状物多为掺假物,可据掺假物的镜检特征加以鉴别。
2.1植物性原料鱼粉掺假掺大豆皮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大豆皮粉,镜下可见豆皮,为黄色或黄色块状物。
稻谷重金属检测操作方法
1.取样:从稻田成熟稻穗的不同区域中,选取3-5个穗子进行混合取样,每个取样点距离相隔1米左右,深度为离地15-20cm处。
2.准备样品:将稻穗置于干燥桶中,用干净的手或器具将稻穗剥出米粒或将其磨成粉末。
将取样的米粒或粉末充分混合均匀,称取适量的样品,放在铝箔纸或塑料袋中,标注样品编号、采集时间和地点。
3.样品处理:将取样的米粒或粉末加入加热过的硝酸中,加盖,放入加热消解器中加热消解30-60分钟。
待样品冷却后,加入去离子水,放在离心机中离心5分钟,取出上清液。
上清液可以通过测定密度的方法判定稻谷中的重金属元素浓度。
4.检测: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上清液进行测试。
通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仪器进行分析,其中ICP-MS能够同时检测大多数元素,测定精度高,结果准确。
5.分析结果:根据上清液的元素浓度结果,可以判断稻谷中是否存在重金属污染,并能够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如果发现稻谷中重金属超标,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处理。
植物性饲料原料的显微镜检查(付胡翠整理)植物性饲料包括谷实类、豆类、农副产品类、曹子树实类、糠麸类、饼粕类、糟渣类等供私用的植物性物质。
用显微镜检查植物性饲料时,主要观察对象是果实类的皮层、胚、胚乳、果实附属部分,以及各种植物的茎、叶、根等。
组成植物性饲料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质即蛋白质、脂肪等。
一、稻谷、稻壳粉、统糠、米糠、米糠粕1、感官及镜检稻谷由糙米及稃壳而部分构成。
包裹着整个籽粒的稃称为稻糠(稻壳粉),籽粒即位糙米。
糙米由皮层、胚乳、及胚三部分组成。
米糠有不同种类。
一般小型碾米设备将壳与糙米皮层一次脱下,这种米糠中包含有稻壳、糙米皮层及部分细米,称为“一机米糠”(统糠)。
现代化碾米设备先将稻壳脱去,再拨去糙米皮层,这种米糠主要有糙米和皮层组成,含细碎米,称为“二机米糠”我们用作原料的米糠即位此种米糠,此种米糠中含有少量稻壳,但不能太多。
稻壳的显著特征是碎片一面色浅光滑,一面为纵横有序的突起。
米糠粕又称脱脂米糠,是米糠脱掉脂肪后的产物。
1.1品质判断1.1.1全脂米糠品质判断1.1.2全脂米糠应色泽新鲜一致,气味正常,不可有酸败味。
1.1.3全脂米糠的成分随所有原料而异,影响最大的是水分含量。
1.1.4全脂米糠的品质受糙米精制的程度影响也很大。
可从稻壳及碎米量作大至判断。
稻壳含量太大有掺假嫌疑,应作进一步鉴定。
二、小麦、次粉、麸皮1、感官及镜检小麦籽实为不带内外稃的颖果,粒卵圆或椭圆,顶端生有茸毛,称麦毛。
背面光圆隆起,腹面较平,中央有一内陷的纵沟,称腹沟,腹沟两侧叫果颊。
由于种皮内含色素不同,小麦有红、白之分;按籽粒质地以可分为软质小麦和硬质小麦。
小麦籽实由皮层、胚乳和胚组成。
麦麸是磨制面粉时分离出来的小麦外皮,向内一面附有胚乳部分。
小麦尾粉(次粉)是磨粉尾部下脚、细小麦麸、麦胚等组成。
小麦产品可以由白色到棕色,由细粉到粗粉或者大量薄片状、这取决于其中淀粉和麸皮的相互比例与品种,麸皮比例越大其颜色就越深。
无损检测稻谷含水率无损检测稻谷含水率无损检测稻谷含水率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稻谷的含水率。
本文将按照步骤讲解这种无损检测方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无损检测仪器,一般是电子秤或红外线仪器。
其次,需要一定量的稻谷样品,这些样品应该能够代表整批稻谷的含水率。
最后,还需要一个计算机或记录表格,用于保存和分析检测结果。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电子秤法和红外线法。
电子秤法是通过测量稻谷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含水率,而红外线法则是利用红外线的吸收特性来测量稻谷中的水分含量。
第三步,进行校准。
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方法可以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一般是通过使用已知含水率的稻谷样品进行比较来进行校准。
第四步,进行检测。
将稻谷样品放入仪器中进行检测,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
电子秤法需要测量稻谷的质量和体积,而红外线法则需要将红外线仪器对准稻谷样品进行测量。
第五步,记录和分析结果。
将每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将结果保存在计算机或记录表格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第六步,结果的解读和应用。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得出稻谷的含水率,这对于农民和粮食加工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根据含水率的不同,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适当调整储存条件或进行干燥处理。
综上所述,无损检测稻谷含水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稻谷的含水率。
通过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为农民和粮食加工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水稻花粉镜检之巴公井开创作
通过花粉活力的测定,可以了解花粉的可育性,并掌握不育花粉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在作物杂交育种、作物结实机理和花粉生理的研究中,常涉及花粉活力鉴定.掌握花粉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是进行雄性不育株的选育、杂交技术的改良以及揭示内外因素对花粉育性和结实率影响的基础. Ⅰ、碘-碘化钾染色法
大都植物正常花粉呈规则形状,如圆球形或椭球形、多面体等,并积累淀粉较多,通常I2-KI可将其染成蓝色.发育不良的花粉常呈畸形,往往不含淀粉或积累淀粉较少,用I2-KI染色,往往出现黄褐色.因此,可用I2-KI溶液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 一、仪器、药品与资料(一)实验资料
各种着生花芽的植物枝条,花芽要充沛发育并已含苞待放. (二)仪器与用品
显微镜,恒温箱,镊子,载玻片,盖玻片. (三)试剂
I2-KI溶液:取 2 g KI 溶于5~10 mL蒸馏水中,然后加入1 g I2,待全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定容至300 m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二、实验步伐
1.花粉收集:取充沛成熟将要开花的花蕾,剥除花被片等,取出花药.
2.镜检:取一花药置于载玻片上,加 1 滴蒸馏水,用镊子
将花药充沛捣碎,使花粉粒释放,再加 1~2 滴I2- KI溶液,盖上盖玻片,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凡被染成蓝色的为含有淀粉的活力较强的花粉粒,呈黄褐色的为发育不良的花粉粒.观察 2~3 张装片,每片取5个视野,统计花粉的染色率,以染色率暗示花粉的育性.
注:此法不能准确暗示花粉的活力,也不适用于研究某一处置对花粉活力的影响.因为核期退化的花粉已有淀粉积累,遇I2-KI呈蓝色反应.另外,含有淀粉而被杀死的花粒遇I2-KI 也呈蓝色.。
水稻检疫鉴定方法水稻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对其进行检疫鉴定有助于保障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水稻的检疫鉴定方法主要包括病虫害的检测和种子的鉴定两个方面。
一、水稻病虫害的检测方法1.目视观察法:通过裸眼观察水稻植株的叶片、茎和穗等部位,检查是否存在病斑、害虫危害等症状。
常见的水稻病害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等,常见的水稻害虫有稻飞虱、稻虱、稻螟等。
2.鉴定技术法:通过使用显微镜和实验室检测设备对病虫害进行鉴定。
例如,可以采集植株叶片、茎或穗样本,制作载玻片,并在载玻片上使用巴氏染料或酚溴紫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原体或害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殖特征,进行鉴定和确认。
3.基因检测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体或害虫的基因进行检测。
例如,可以采集植株叶片、茎或穗样本,提取其中的DNA或RNA,然后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特定的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确认是否存在其中一种病原体或害虫。
二、水稻种子的鉴定方法1.色泽观察法:通过观察水稻种子的外观颜色,如稻谷的色泽饱满、颜色均匀等指标判断其品质是否优良。
2.形态观察法:通过观察水稻种子的大小、形状等形态指标,如颖果形状、颖瘦等来判断其品质。
3.纯度检测法:通过对水稻种子进行纯种鉴定,判断其纯度是否达标。
可以使用种子纯度计对种子进行测试,还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和观察,确认种子内部是否有杂质或变异。
4.发芽率检测法:通过对水稻种子进行发芽率测试,判断其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是否达标。
可以将一定数量的种子放入含水的平底瓶中,然后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总结起来,水稻的检疫鉴定方法主要包括病虫害的检测和种子的鉴定两个方面。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我们可以综合运用目视观察法、鉴定技术法和基因检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水稻的病虫害检测,以及色泽观察法、形态观察法、纯度检测法和发芽率检测法等方法进行水稻种子的鉴定,保障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优质种子的推广使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稻害虫的种类及危害;2. 掌握水稻害虫检测的方法;3. 提高对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场地:水稻田;2. 实验工具:放大镜、捕虫网、记录本、尺子、剪刀等;3. 实验试剂:酒精、水、蒸馏水等;4. 实验对象:水稻植株、害虫样本。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1)选择一块水稻田作为实验场地;(2)观察水稻植株的生长状况,了解害虫的发生情况;(3)准备实验工具和试剂。
2. 害虫检测:(1)观察水稻植株:观察水稻植株的叶片、茎秆等部位,寻找害虫的痕迹,如虫孔、虫蛀等;(2)使用捕虫网捕捉害虫:在水稻植株附近,用捕虫网捕捉害虫;(3)观察害虫:使用放大镜观察害虫的外部形态、颜色等特征,确定害虫的种类;(4)记录数据:记录水稻植株受害虫危害的程度,以及害虫的种类、数量等。
3. 害虫样本处理:(1)将捕捉到的害虫放入装有酒精的容器中,固定害虫形态;(2)使用剪刀将害虫的头部、尾部等部位剪下,分别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容器中,以便后续观察;(3)将固定好的害虫样本进行分类整理。
4. 害虫种类鉴定:(1)根据害虫的外部形态、颜色等特征,结合相关资料,确定害虫的种类;(2)对鉴定出的害虫种类进行记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害虫种类及危害程度:通过实验,共检测到以下几种水稻害虫: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等。
其中,稻飞虱和稻螟虫的危害程度较重,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2. 害虫检测方法:通过观察水稻植株和捕虫网捕捉害虫的方法,成功检测到水稻害虫。
此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在田间进行。
3. 害虫防治措施:针对检测到的害虫种类,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虫的栖息地;(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如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等;(3)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五、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检测到水稻田中的害虫种类,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了依据;2. 害虫检测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在田间进行;3. 针对检测到的害虫种类,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害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水稻花粉镜检
通过花粉活力的测定,可以了解花粉的可育性,并掌握不育花粉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在作物杂交育种、作物结实机理和花粉生理的研究中,常涉及花粉活力鉴定。
掌握花粉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是进行雄性不育株的选育、杂交技术的改良以及揭示内外因素对花粉育性和结实率影响的基础。
Ⅰ、碘-碘化钾染色法
多数植物正常花粉呈规则形状,如圆球形或椭球形、多面体等,并积累淀粉较多,通常I2-KI可将其染成蓝色。
发育不良的花粉常呈畸形,往往不含淀粉或积累淀粉较少,用I2-KI染色,往往呈现黄褐色。
因此,可用I2-KI 溶液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
一、仪器、药品与材料
(一)实验材料
各种着生花芽的植物枝条,花芽要充分发育并已含苞待放。
(二)仪器与用品
显微镜,恒温箱,镊子,载玻片,盖玻片。
(三)试剂
I2-KI溶液:取2 g KI 溶于5~10 mL蒸馏水中,然后加入1 g I2,待全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定容至300 mL。
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二、实验步骤
1.花粉采集:取充分成熟将要开花的花蕾,剥除花被片等,取出花药。
2.镜检:取一花药置于载玻片上,加1 滴蒸馏水,用镊子将花药充分
捣碎,使花粉粒释放,再加1~2 滴I2- KI溶液,盖上盖玻片,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凡被染成蓝色的为含有淀粉的活力较强的花粉粒,呈黄褐色的为发育不良的花粉粒。
观察2~3 张装片,每片取5个视野,统计花粉的染色率,以染色率表示花粉的育性。
注:此法不能准确表示花粉的活力,也不适用于研究某一处理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因为核期退化的花粉已有淀粉积累,遇I2-KI呈蓝色反应。
另外,含有淀粉而被杀死的花粒遇I2-KI 也呈蓝色。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