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贵州大学卓越基金(青年教师)”获得者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
连心课堂:合作学习——记贵阳学院钱贵晴教授教学风采贵阳学院2008年开设科技创新本科专业,全国首创,全国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常常在贵阳学院举行。
2011年8月15日至20日,贵阳学院又迎来了由省科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办的贵州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研修学习活动,全省有近200位科技辅导员参加。
分三个教学班,采用专家引领,学员互动,参观学习等方式,研修“科技辅导员自身科技研究能力的提升”;“认识、理解、设计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认识、理解、设计和指导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大内容。
我所在的教学一班有68位科技辅导学员,大多来自全省中小学教师,由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钱贵晴教授一人主持5天的研修工作。
上午4小时,下午3小时教学活动,晚上上机与学员交流批改作业。
一位老教授连续承担了近50小时的培训重任。
我是一位普通中学教师,也任过13年教务主任,了解教师合理工作量与不同教师的工作能力。
本人也曾每周教学42节课(计27小时),让同事佩服,在赞美声中,我身体也垮了。
亲自体验钱贵晴教授5天的培训后,让教师合理工作量与不同教师的工作能力在我头脑里的旧观念彻底打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神是人的衍生。
也证实一个道理:连心课堂,合作学习,其妙无穷!一、合作学习钱贵晴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5天的培训与众不同的措施如下:首先,将教室座位排成圆桌式,分成学习小组(组长、召集人、汇报人、记录员、记时员、联络员、噪声控制员),自取组名,在第一次交流时陈述。
意义:快速交友(怡情),共取组名传播(展示与创新),认定角色(发现自我、特长训练),共研课题,共交作业(优势互补,各得其所)。
抓住学员心理,因材施教。
其次,活动式教学。
传统的“红米饭,南瓜汤”(一本教材,一张嘴)和尚念经式教学早以成为过去。
1、钱贵晴教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视频交替,用不同声音、景象万千的图像支撑着课题,勾住人眼,感动人心,很大程度上,优秀的课件代替了讲课。
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贵州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
教学竞赛获奖情况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4.08.25
•【字号】黔教办工〔2014〕385号
•【施行日期】2014.08.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贵州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
赛获奖情况的通报
各高等院校:
按照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贵州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黔教办工〔2014〕165号)精神,贵州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于2014年7月12-13日在贵州师范大学圆满结束。
本次竞赛共有来自全省37所高校的87名教师参加,竞赛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应用学科三个组别进行。
现将比赛结果予以通报(名单附后)。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珍惜荣誉。
广大教师要以获奖者为榜样,不断加强学习,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强化教育教学能力,为提高我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做出新贡献。
各高等院校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以教学技能竞赛为抓手,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打造一支优质的青年教师队伍。
附件(略):1.贵州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个人名单
2.贵州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单位名单。
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K283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以贵州大学为例张成霞摘要:面向国际学生开设的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地理、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
国际学生来华留学,都怀揣探寻中国奥秘,到中国实现自己青舂梦想的美好愿望。
他们不仅为了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和其他专业知识,也是在了解中国、融入中国,向世界推介中国,而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像一把钥匙,可以帮助国际学生打开了解中国的大门。
接收国际学生的高等院校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通过课堂内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国情教育”成为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和发展国际友谊的重要学习平台和渠道,由此推进中国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关键词:国情教育;课程建设;实践思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外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取得显著成就,国际学生规模迅速扩大,生源国别日益丰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培养质量逐步提升,政策制度日趋完善。
来华留学经历过去十几年的快速增长阶段后,未来能否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开启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新模式,实现“提质增效”,不仅关系到实现来华留学目标的含金量,也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实现“留学强国”奠定基础。
国际学生不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各国沟通、交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也是国家之间共同拥有的宝贵的人才资源闪。
他们来华深造,不仅仅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和其他专业知识,也是在了解中国、融入中国,向世界推介中国何。
无论国际学生来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18—2019年来华留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中外学生跨文化融合研究——基于贵州高校时实践分析"(高留分会课题2018-2019Y019);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在黔留学生学习动机及态度调查研究”(2016A046)。
作者简介:张成霞,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4.07.15
•【字号】黔教办高〔2014〕321号
•【施行日期】2014.07.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
各普通高校:
根据《关于报送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14〕24号)(教高司函〔2013〕45号)和《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黔教办函〔2014〕111号),经审议,现将省级立项的贵州大学“基于FPGA和单片机的自动驾驶小车”等609项计划项目名单予以公布,其中创业项目23项,创新项目586项(重点项目183项、一般项目224项和培育项目179项)。
请各高校为项目的顺利开展积极提供有利条件,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并加强监管,要求各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申请书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合理使用项目经费,确保项目进度,并接受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力争按质保量完成预期任务。
同时各高校要求指导老师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加强过程指导,注重启迪和引导,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创业报告和研究报告等。
经费资助将按照有关规定另行下达。
附件: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略)。
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动态2013年第1期(总第13期)要目我校12名教师荣获第四批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荣誉我校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顺利结束洪名勇教授喜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共中央党校庞元正教授到我校讲学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主办2013年4月15日目录【科研人才】1.我校12名教师荣获第四批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荣誉错误!未定义书签。
2.我校配合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建立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科研机构】3.我校批准成立3个人文社科科研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人文社科处对校内科研机构开展2012年度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科研项目】5.我校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圆满结束错误!未定义书签。
6.我校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顺利结束...........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我校完成国家民委2013年度科研项目申报...........................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我校6位教师获得省政府民族问题专项研究课题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我校2012年度资助出版文科学术著作7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魏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举行结题前专家咨询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刘锋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顺利结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我校举行省长基金项目结题验收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科研奖励】13.洪名勇教授喜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2年5月第18期May 2022No.18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梵净山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曹 威,胡国雄,王晓宇,赵 财,关 萍(贵州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 “植物学”是高校针对生物科学类、农科类和林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植物学野外实习则是植物学理论教学的继续与扩展,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可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以贵州大学在梵净山开展的植物学野外教学实习为例,从实习基地优势分析、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效果等方面探讨了贵州大学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实习基地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可为相关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学;野外实习;梵净山[基金项目] 2013年度贵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022);2020年度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20〕09号);贵州大学生物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作者简介] 曹 威(1990—),男,贵州六盘水人,博士,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苔藓植物学研究;关 萍(1962—),女,贵州安顺人,博士,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植物学理论及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8-0013-04 [收稿日期] 2021-09-06“植物学”是高校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专业)、农科类(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等专业)和林学类(林学、水土保持、园林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专业必修课程。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植物学理论教学的继续与扩展,通过实习,可以巩固和强化植物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梵净山动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植被垂直带谱明显,是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理想场所。
贵州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15级研究生课表注: 1、英语课每次学时2,每周两次,周学时4,2-17周共计64学时;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每次2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2,2-9周共计18学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每次3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3,2-13周共计36学时;4、民商法学注: 1、英语课每次学时2,每周两次,周学时4,2-17周共计64学时;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每次2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2,2-9周共计18学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每次3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3,2-13周共计36学时;4、国际法注: 1、英语课每次学时2,每周两次,周学时4,2-17周共计64学时;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每次2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2,2-9周共计18学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每次3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3,2-13周共计36学时;4、法律史注: 1、英语课每次学时2,每周两次,周学时4,2-17周共计64学时;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每次2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2,2-9周共计18学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每次3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3,2-13周共计36学时;4、诉讼法学注: 1、英语课每次学时2,每周两次,周学时4,2-17周共计64学时;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每次2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2,2-9周共计18学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每次3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3,2-13周共计36学时;4、宪法与行政法学注: 1、英语课每次学时2,每周两次,周学时4,2-17周共计64学时;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每次2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2,2-9周共计18学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每次3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3,2-13周共计36学时;4、刑法学注:1、英语课每次学时2,每周两次,周学时4,2-17周共计64学时;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每次2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2,2-9周共计18学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每次3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3,2-13周共计36学时;4、经济法学注: 1、英语课每次学时2,每周两次,周学时4,2-17周共计64学时;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每次2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2,2-9周共计18学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每次3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3,2-13周共计36学时;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注: 1、英语课每次学时2,每周两次,周学时4,2-17周共计64学时;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每次2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2,2-9周共计18学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每次3学时,每周一次,周学时3,2-13周共计36学时;4、法学理论。
2022年5月第20期May 2022No.20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高等院校“普通昆虫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罗昌庆,郭建军(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的专业课,涵盖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系统学、昆虫生态学等内容。
以专业性较强的“普通昆虫学”课程为切入点,对“普通昆虫学”课程的教学有机地与思想政治教学相融合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如何围绕专业知识适时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期为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开发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普通昆虫学;思政元素;教学设计[基金项目] 2019年度贵州大学“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校教发〔2019〕42号JG201968);2019年度贵州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贵州食用菌害虫DNA条形码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黔科合支撑〔2019〕2335号);2018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喀斯特洞穴芒灶螽属昆虫的物种分化及生物声学研究”(黔教合KY字〔2018〕099)[作者简介] 罗昌庆(1987—),男,山东临沂人,博士,贵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昆虫行为学和昆虫系统学研究;郭建军(1974—),男,山东青岛人,博士,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资源昆虫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0-0112-04 [收稿日期] 2021-12-16引言课程思政不等同于思想政治类课程,是指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精神追求、价值理念等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包括专业课在内的各门课程中去,从而使所有的任课教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1]。
附件5贵州大学2017-2018学年研究生校级荣誉称号名单一、十佳研究生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何磊外国语学院彭安祺音乐学院陈姝璇经济学院辛榛管理学院徐思慧数学与统计学院王炳乾酿酒学院顾苑婷农学院杨锦越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徐增茂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涞二、卓越奖管理学院张凡凡物理学院杨尔琪材料与冶金学院郭亚雄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訾月姣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张建化学与化工学院李朝忠动物科学学院杨伟机械工程学院舒成松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马宇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张衡三、三好研究生文学与传媒学院罗雪菲谭赟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何新宇董爱琳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王斌王俊珍外国语学院陆再玉孙仁姣沈韵吕逊音乐学院夏梦美术学院赵永宪薛超法学院文晓燕金越富罗文君陈芳玲夏元芳余亦竹黄晓霞沈露席本昊罗文苑付向洁经济学院罗竹杰谢森炜代芳芳管理学院史冉冉陈莹文颜锐任晓慧谢洋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刘康公共管理学院赵列唐仁强李真杨琳琳马克思主义学院詹传生体育学院陈吉数学与统计学院柴芳柔生命科学学院孙元烽吉玉玉陈旭峰王兰兰吴敏芳赵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楠孙彩霞李跃伟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孙雨琛白鹤胡雪晨林付春陈泽新机械工程学院舒成松姚勇曹卓屠松庭电气工程学院张晓婉赵忠斌葛俊杰张海平土木工程学院彭静石皓帆周雪梅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冯宥霖材料与冶金学院赵勇刚秦红梅陈月王余瑛化学与化工学院段英男姚键梅陈莎夏宇董睿徐靖林矿业学院张波李建华苟倩倩陈思吉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陈争鹏毛吉成王大娟王亚维曹鹏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丁小娟王金龙万蔚阳刘力萍李文翠农学院杨森周操潘绿昌刘青栋杨芳代良羽林学院武梦瑶王玉红黄朝海翁钰舟梅利那杨会动物科学学院刘丽娟胡冯彬罗致茜药学院秦玉梅孙悦烟草学院张开虹医学院黄娟娟物理学院李振旭精化中心吴伟博方成江郑丽邵武斌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张鑫现代制造实验室张慧杰张松松赵林四、优秀研究生干部文学与传媒学院夏新源蒋洋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王婧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张晓超外国语学院林安娜董书敏音乐学院苏杭李书吟何佳颖美术学院刘禹朱旭涛史孝花肖金程法学院李雪卢磊周梦元王婷高志文高庄宝赵代兵龚保霖经济学院邹嘉裕徐忠贵陈璞管理学院张小雪闫瑞雪赵鑫鑫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石凯胥星公共管理学院李韦詹召芮许强杨志飞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红广数学与统计学院惠芸游中丽物理学院于建成生命科学学院张璠沈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吉庆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于邦毅成雨风机械工程学院陈映东管传宝电气工程学院赵子豪顾业锐土木工程学院陶瑜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越淋材料与冶金学院战奕凯曾玉金化学与化工学院刘润学叶涛赵静昀矿业学院李鑫灵陈思吉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含喀斯特实验室)张佳殷樱子韩志杰酿酒与食品工程学学院安家静杜勃峰马宇农学院杨锦越赵凤林学院杨会林艳动物科学学院陆静黄胜药学院刘涛医学院常灵乐精化中心陶青青齐普应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何海玉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孙玮伯五、和谐班集体美术学院2017级美术油画专业班经济学院2017级学硕1班管理学院2017级物流工程专业班材料与冶金学院2017级研究生班酿酒学院2017级研究生班级医学院2017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班级空间结构研究中心2017级结构工程专业班现代制造实验室2016级研究生班。
贵州大学自然科学奖励办法贵州大学文件贵大发〔2019〕19号贵州大学关于印发《贵州大学科技奖励办法(自然科学类)》的通知各学院、校直各单位:《贵州大学科技奖励办法(自然科学类)》已经学校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贵州大学二○一一年三月二十四日主题词:教育科研奖励办法通知抄送:校党政领导、助理巡视员、校长助理。
贵州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9年3月24日印发共印20份附:贵州大学科技奖励办法(自然科学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我校在科技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鼓励多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推动我校教学、科研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根据国家、部委及贵州省有关科技奖励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办法奖励的范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推广类)、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专利奖、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贵州省科技进步奖、贵州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贵州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标准、专利、论文、著作等。
第二章科研团队及科技创新平台奖励第三条对在科研团队、科技创新平台、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建设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学校给予奖励。
1、获得国家级科研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立项建设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获得教育部科研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立项建设的,一次性奖励3万元;获得其他部省级科研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立项建设的,一次性奖励1万元。
2、评估获得优秀的国家级科研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一次性奖励5万元;评估获得优秀的教育部科研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一次性奖励3万元;评估获得优秀的其他部省级科研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一次性奖励1万元。
教育部关于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法规类别】奖惩高等教育【发文字号】教技[2016]1号【发布部门】教育部【发布日期】2016.02.01【实施日期】2016.02.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教育部关于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教技[2016]1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我部组织开展了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工作。
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核和教育部批准,决定授予“FJRW 理论”等47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哈德雷环流变宽机理及其气候效应研究”等70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大型互联电网阻尼特性在线分析与控制技术及应用”等20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气固环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25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双壳程组合异形管管束换热器”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专利类)二等奖;授予“基因工程小鼠等相关疾病模型研发与应用”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中国脑卒中高发成因和精准预防的研究与转化”等43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应用”等79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国家税务大数据计算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2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一等奖;授予“综合康复在汶川大地震伤员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等5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授予“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院士、教授告诉你食品添加剂背后的那些事”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一等奖;授予“高速列车技术科普”等3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授予许晨阳等8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
贵州大学文件贵大发〔2010〕43号贵州大学关于印发《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学院、校直各单位:《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已经学校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办法(试行)贵州大学二○一○年六月十二日主题词:教育奖励通知抄送:校党政领导、助理巡视员、校长助理。
贵州大学校长办公室2010年6月12日印发共印20份附件: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推动学校文科的发展和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调动广大文科教研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文科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我校文科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振兴纲要》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奖励的范围:彰显学科特色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成果、优秀学术论文、专著)等;培养出优秀文科人才的优秀教研团队和优秀教师;在引进高端人才、争取重大项目、培育科研团队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省级(含)以上艺术展出、演出、比赛获奖者;省级(含)以上体育竞赛获奖者。
奖励金额一部分以现金形式直接奖给获奖者,一部分用于支持获奖者继续开展科研活动。
第二章科研获奖成果奖励第三条奖励对象凡以贵州大学名义取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成果的第一获奖者。
第四条奖励标准1、获国家社科优秀成果奖按以下标准奖励:专著(含工具书、译著、学术资料、艺术作品)类:一等奖获得者,奖励现金10万元,科研经费5万元;二等奖获得者,奖励现金5万元,科研经费2.5万元;三等奖获得者,奖励现金2万元,科研经费1万元。
论文(含研究报告)类:一等奖获得者,奖励现金4万元,科研经费2万元;二等奖获得者,奖励现金2万元,科研经费1万元;三等奖获得者,奖励现金1万元,科研经费0.5万元。
在国家社科优秀成果奖励办法出台以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奖视同国家社科优秀成果奖。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收稿日期:2018-08-07基金项目:贵州省研究生卓越人才计划项目(编号:zyRC[2013]006);贵州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编号:ZDKC[2015]006);贵州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编号:JGKT2017011)作者简介:鲁圣军(1971-),男,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通讯作者:鲁圣军。
一、前言创新是指在现有的思维模式之下提出与常规或常人思路不同的见解为导向,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利用现有的知识和认知,对事物、方法、元素、路径或环境进行改进或创新,从而能够获得一定的有益效果的行为。
而对于研究生创新教育来说,它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始终贯以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主要目标的教育[1]。
具体而言,研究生的创新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科研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创新能力在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生要想在科研方面有显著的成绩,必须具备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
第二,利用网络进行文献的检索和资料的整理和处理能力,这对科研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前提。
在科研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特别是进入一个新课题之前,研究生必须要广泛搜集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文献,并能够正确且充分利用搜集到的文献来进行自己课题的研究。
当在科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要懂得利用搜集文献来佐证、解决困难。
因此,能够正确利用文献来推进研究的进程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研究生在科研中能够挖掘创新点的首要条件。
解决问题是在科研中运用综合运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来找到解决办法,并能继续进行研究的过程,是研究生能够进行创新性研究的必备条件。
第四,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研究生的教育不要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之中,作为一名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并争取在学术会议或者活动上面展示自己最近的科研成果,多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这些建议和见解或许能够与自己的课题碰撞出创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