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论释疑
- 格式:ppt
- 大小:10.73 MB
- 文档页数:99
体检报告精细解读一、体检报告中一些符号的含义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有或无时,即为定性检验的结果,一般用“(+)”表示阳性;用“(-)”表示阴性;用"(±)”表示"弱阳性";用"(-)"表示"阴性"。
1、体检报告中+和-两个符号的意思“阳性”或“(+)”可以提示或代表“检查结果异常”。
例如:尿常规化验时,尿蛋白“阳性”或“(+)”,则表明尿液中可以检测出蛋白,尿中有蛋白常见于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发热性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即检验结果异常,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是也有例外,如乙肝表面抗体(缩写为HbsAb或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中和乙肝病毒,抵御再次感染。
若乙肝“二对半”检验结果为表面抗体“阳性"或“(+)”,则说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隐性感染史,目前处于恢复期;还可能是接种过乙肝疫苗的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可见,这个目的“阳性”是好的。
2、体检报告中其他符号的意思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多少时,即为定量检验的结果,则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报告,并附有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但不同医院/不同方法检测所使用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
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数值高于正常”;以“LOW、L”等表示“数值低于正常”。
一般情况下,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都可能属于异常,如血常规里的白细胞(WBC)计数为定量检验结果,正常成人参考值范围为(4~10)×10⒐/L。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严重创伤、感染、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减少常见于病毒性感染、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损伤以及某些血液病等。
对于异常的检验结果,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外,有些化验报告单上还会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如“*”或“!”)给予着重指出,以提示大家注意。
二、专家教你看尿常规检查结果尿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1.尿蛋白(PR0)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
体检报告解读于建议体检报告解读于建议篇一:体检报告分析总结体检报告分析总结1、胆囊息肉:每半年复查一次,如息肉超过7mm, 建议手术,以防恶变。
2、冠心病:本次心电图无异常,但不能排除冠心病,确诊需做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
(注:冠状动脉:创伤大,但准确性高;冠脉CT:创伤小,准确性不及冠状动脉造影。
)3、支气管炎:如无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可不必治疗,但要忌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
4、直肠前方高密度影,建议定期复查。
篇二:体检报告解读专家解读常规体检项目“血管瘤”让小伙失眠30岁的市民小王前段时间跟随单位体检,一个星期后拿到了体检报告。
“我当时做B超,对肝部体检报告写着有‘血管瘤’三个字。
”小王说,看到这三个字头一下子蒙了,“我以前就觉得右边有时候疼,想必是这个瘤子在作怪。
”一想到和肿瘤、癌症等字眼沾边,小王紧张得一夜没睡。
第二天一早小王复查,又询问医生是否需要开刀,结果医生摇了摇头:“不是所有带‘瘤’字的都是癌症,肝血管瘤并不是肿瘤,而是血管的异常发育,只是外形像肿瘤,故称为肝血管瘤而已。
你没事,回家吧。
”医生向他解释。
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医生宋月荣告诉记者,他们这里经常会遇到像小王一样被体检报告吓住的人。
体检报告几乎看不懂你能看懂自己的体检报告吗?对体检报告上的内容是否有过疑问?“我们每年有2万左右的体检数量,能看懂体检报告的也就三四成。
”宋月荣说。
青大附院体检中心主任王燕告诉记者,受制于年龄、知识水平不同等因素,除了有医学知识的人,总体上约有一半的人看不懂每项体检报告结果。
而根据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有约46%的市民对于报告大多数内容是看不懂的,完全能看懂的人约占3% ;77%的市民因为看不懂体检报告而上网查询;仅有61% 的受访者知道各个检查指标的正常值,62%的人“会因为嫌麻烦,不再去挂号找医生解读检查报告”;34%的人不会按照医生开出的体检建议照做。
康康在线教你看懂体检报告宋医生告诉记者,体检报告只是诊断疾病的参考,并不是最终判断,如果有异常医生会建议做进一步观察。
体检报告的解读重要性
体检报告的解读对于个人健康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仔细阅读和解析体检报告,我们可以获得关于自己身体状况的详细信息,包括身体功能、疾病风险和必要的健康建议。
以下是解读体检报告的一些重要点。
首先,解读体检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功能状况。
报告中通常包含有关心血管、肝功能、肾功能、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详细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判断自己的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
其次,解读体检报告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健康风险。
报告中的指标数值常常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自己是否有健康问题的倾向。
例如,血液中的某些指标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存在某种疾病的风险。
透过解读体检报告,我们可以尽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体检报告还为医生提供了评估健康状况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依据。
医生可以通过解读体检报告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解读体检报告可以提供医生所需的详细数据和指导,以便更好地追踪和评估治疗进展。
最后,解读体检报告还有助于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
报告中通常会给出相应的健康建议,涉及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方面。
通过解读这些建议,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解读体检报告对于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仔细研读报告,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潜在的健康风险,同时根据报告中的建议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和疾病的预防。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体检报告的解读,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体检报告解读许多职工参加健康体检后对体检结果非常关心,但对体检报告单上的各项指标及结果却摸不着头脑,为了方便职工更好地解读体检报告,做到心中有数,我们针对报告中常见的一些异常结果、大家咨询较多的一些项目作一个简明的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职工看懂报告,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血压成人的理想血压平均应在120/80㎜Hg,在安静状态下,不同时间,有二次测量血压值等于或大于140/90㎜Hg时,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病。
二,实验室检查1 三大常规⑴ 血常规其中主要看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一般情况下测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二者的意义基本相同,其减少往往提示有贫血,可见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一般标准是:血红蛋白9-12克为轻度贫血、6-9克为中度贫血、3-6克为重度贫血、3克以下为极重度贫血。
我们一般人体检中常见的多为轻度贫血,多见是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增多则可见剧烈吐泻、高热大汗等导致脱水的情况下,还有就是长期缺氧的情况下。
白细胞:正常值是4000—10000。
全身各部位的感染都可导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增高;减少则可见病毒感染、放射线等所致。
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
增高可见血小板增多症,也可见某些疾病的一个表现,如类风湿病活动期。
减少可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有些生理现象如女性月经期。
如果三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减少则提示有可能血液再生障碍。
⑵ 尿常规尿常规是肾脏疾病检查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其中有重要意义的有红细胞、白细胞及蛋白。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镜检<3个/HP。
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也可见于女性经期或经后期留取标本污染;正常人尿中可有少数白细胞存在,镜检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增高:见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正常人尿检蛋白阴性,如检查为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肾移植术后等。
健康体检报告解读范本与常见问题健康体检是人们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每次体检结束后,医生会给我们一份体检报告。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份报告并不容易理解。
本文将为您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并回答一些常见问题,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血液相关项目血液相关项目通常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常规等指标。
血红蛋白反映了血液中的氧运输能力,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则反映了免疫系统和凝血功能的情况。
若这些指标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某些疾病隐患或炎症反应。
二、尿液相关项目尿液相关项目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和尿糖等指标。
尿常规可以检测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的问题,尿蛋白和尿糖则用来排查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
三、肝功能相关项目肝功能相关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和白蛋白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若数值异常,可能表示存在肝功能异常或肝炎等疾病。
四、血脂相关项目血脂相关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了解自己的血脂水平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五、血糖相关项目血糖相关项目是评估糖尿病和糖代谢问题的重要指标。
血糖水平过高可能表示存在糖尿病,而血糖水平过低则可能表明存在低血糖症。
六、其他项目除了上述主要指标外,健康体检报告还包括其他项目,如甲状腺功能、乙肝表面抗原和免疫球蛋白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其他系统的功能和疾病风险。
常见问题解答:1. 是否需要担心数值偏高或偏低?体检报告中的数值范围是根据人群统计数据得出的,并不是绝对标准。
因此,略高或略低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疾病。
如果数值超过正常范围较大或持续,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2. 数值超出正常范围该怎么办?如果体检报告中的某些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应考虑与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沟通。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3. 体检报告中是否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健康体检报告并不能100%准确地诊断疾病。
解读体检报告体检是我们关注健康状况的一种方式,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健康问题,提供有效治疗或健康指导,预防疾病的发生。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体检报告却是一个难题。
报告上的数据和术语让人难以理解,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因此,正确理解体检报告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解读体检报告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帮助各位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体检报告中常见的项目和指标。
一般来说,体检报告会包含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信息,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脂、血糖等各项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
然而,理解体检报告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看指标数值。
我们还需要了解每个指标的正常范围,并综合考虑其他相关指标的情况。
例如,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等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免疫功能和贫血情况。
只有了解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体检报告中的正常范围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而设定的。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完全一样的数值范围。
对于有长期疾病或特殊情况的人来说,只有医生能给出真正准确的判断。
因此,如果你对自己的体检报告有任何疑问,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体检中心的医生,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解读和建议。
此外,在解读体检报告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
比如,体重超标、血压偏高、血脂和血糖异常等。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比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过度工作等。
因此,在解读报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改善健康状况。
最后,我们需要谨记,体检报告只是健康的一个参考指标,不能完全代表身体的真实状况。
对于一些潜在的疾病或隐性问题,仅凭体检报告是无法全面了解的。
所以,除了定期体检,我们还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才能真正保持健康。
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报告
尊敬的先生/女士:
感谢您参加我们的健康体检项目,并将您的体检结果提供给我们进行
分析。
以下是您的体检报告分析:
1.一般健康状况:
根据您的体检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您的整体健康状况良好。
您的身高
和体重处于正常范围内,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也正常。
这些结果表明您
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运行良好,没有明显的异常。
2.血液及免疫系统健康:
您的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都在正常范围内,这意味着您的血液和免
疫系统功能良好。
血小板计数也正常,说明您的血液凝结功能正常。
血糖
和胆固醇水平也在正常范围内,显示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正常。
3.肝肾功能:
您的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等)以及肾
功能指标(如尿素氮、肌酐等)也都正常。
这表明您的肝脏和肾脏功能正常,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4.乳腺健康:
根据您进行的乳腺X光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
这是一个很好的结果,意味着您的乳腺组织没有发现任何恶性肿瘤或其他异常。
5.心脏健康:
您所做的心电图显示正常的心律和心率。
这显示您的心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6.骨骼健康:
您的骨密度测试显示您的骨质处于正常水平,没有出现骨质疏松或其他骨骼问题。
祝您身体健康!
此致。
体检结果解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体检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管理方式。
体检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还可以提供全面的身体健康评估。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体检报告上的各种指标和术语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
本文将为您解读体检结果,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常见指标解读1. 身高体重指数(BMI)身高体重指数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一般而言,BMI在18.5-24.9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超过24.9则表示超重,超过30则被定义为肥胖。
2. 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通常以两个数值表示,如120/80mmHg。
其中,上面的数值称为收缩压,血液从心脏涌出时的最大压力;下面的数值称为舒张压,血液充盈于心脏时的最小压力。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理想血压范围为90/60mmHg至120/80mmHg。
3. 血液指标体检报告中常见的血液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肝功能指标(如ALT、AST)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人体血液的健康状况,如贫血、感染、肝功能异常等。
正常范围会根据不同的性别和年龄而有所差异,需要结合医生的解读来进行判断。
4.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可以评估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功能。
常见的指标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等。
健康的尿液一般不含蛋白、糖和酮体。
若在尿液中检测到异常的成分,可能提示存在肾脏问题或糖尿病等疾病。
二、进一步检查及建议体检结果只是健康评估的一个初始阶段,如果在体检中出现异常指标,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问题的性质和程度。
常见的进一步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超声波等。
对于一些指标异常的情况,体检报告通常会给出一些建议,以帮助个体改善身体状况。
例如,如果出现超重或肥胖的情况,建议加强锻炼和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果血压超过理想范围,建议控制盐的摄入量,减少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
体检结果还应与个人的病史和家族病史相结合,以全面评估健康风险。
体检报告解读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由正规的体检中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也可以知道有没有可能患病。
因此,每个人都比较重视体检,但是在体检时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报告,所以有必要强调对于体检报告的解读。
首先,要做好体检报告解读,就要正确认识体检报告。
体检报告由一般项目和特殊项目组成,一般项目是指每个人都会做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而特殊项目则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胸部X光、肺结核检查等。
每个项目的报告都包含一定的文字描述和相应的数值,因此,在解读体检报告时,要总结出其中的主要信息。
其次,要认真解读每一项检查的结果。
在解读体检报告时,要及时注意每一项检查的字眼,并要理解其中的数值,因为每一项检查的正常情况都有自己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可能代表有疾病的发生,因此,在解读体检报告时,一定要注意每一项检查的正常范围,正确判断出有没有可能患病。
再次,在解读体检报告时,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让医生帮助我们解读体检报告,以便及时了解每一项检查的正确结果。
虽然我们可以使用网络查询,但有时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我们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来解答有关体检报告的疑问。
最后,要及时执行后续的治疗。
在做出体检报告的解读之后,如果发现有异常的结果,那就要及时执行后续的治疗,建议在专业医生
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多伤害。
综上所述,体检报告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还可以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保证身体的健康。
因此,我们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同时还要认真解读体检报告,以防及时发现自身身体问题。
体检报告精细解读一、体检报告中一些符号的含义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有或无时,即为定性检验的结果,一般用“(+)”表示阳性;用“(-)”表示阴性;用"(±)”表示"弱阳性";用"(-)"表示"阴性"。
1、体检报告中+和-两个符号的意思“阳性”或“(+)”可以提示或代表“检查结果异常”。
例如:尿常规化验时,尿蛋白“阳性”或“(+)”,则表明尿液中可以检测出蛋白,尿中有蛋白常见于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发热性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即检验结果异常,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是也有例外,如乙肝表面抗体(缩写为HbsAb或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中和乙肝病毒,抵御再次感染。
若乙肝“二对半”检验结果为表面抗体“阳性"或“(+)”,则说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隐性感染史,目前处于恢复期;还可能是接种过乙肝疫苗的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可见,这个目的“阳性”是好的。
2、体检报告中其他符号的意思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多少时,即为定量检验的结果,则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报告,并附有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但不同医院/不同方法检测所使用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
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数值高于正常”;以“LOW、L”等表示“数值低于正常”。
一般情况下,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都可能属于异常,如血常规里的白细胞(WBC)计数为定量检验结果,正常成人参考值范围为(4~10)×10⒐/L。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严重创伤、感染、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减少常见于病毒性感染、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损伤以及某些血液病等。
对于异常的检验结果,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外,有些化验报告单上还会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如“*”或“!”)给予着重指出,以提示大家注意。
二、专家教你看尿常规检查结果尿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1.尿蛋白(PR0)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
如何解读体检报告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都给自己或员工安排了每年一次的体检项目。
但是大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体检结果出来后没有专业的人士解读,同时自己也对体检报告结果也看不明白。
其实大家不能正确理解体检报告内各项体检指标也实属正常。
普通人对阴性、阳性结果及体检结论不能有一个全面又准确的认识,尤其血液化验结果,虽然有正常参考值对照附于每项结果,但若有高低值,或有阳性、阴性结果时,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下面就谈谈如何阅读体检报告。
1 体检报告阳性不等于患病体检报告阳性说明:不正常、或超过正常范围、或发现异常情况,或特殊情况下的生理现象。
看到体检报告中某些指标不正常时,应该引起重视,但是不必过分紧张。
1.1 患者的心身状态易造成体检结果假阳性原则上受检者应在平静、休息状态下接受各项检查,以血标本为例,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
运动后,因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呼吸急促,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的变化,如肌酸激酶(CK)等一过性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
另外,有些指标敏感性很高,如:血压的测量,人的血压本身就是动态的、波动的,体检时记录的是瞬间的血压,即使达高血压的标准,也不能根据一次血压确定为高血压病。
尤其是临床上常见“诊室高血压”,更是容易误诊。
1.2 患者的饮食对体检结果的影响进食可使血液中许多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体检前一晚进食火锅或者烤肉等高脂饮食,第二天体检时候很容易发现甘油三酯明显升高。
再比如,如果近期多次饮酒,体检时很容易发现转氨酶升高。
同样道理,禁食过久也会影响结果,长期素食者可使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总脂质浓度也会减少,胆固醇和TG 降低。
控制这一现象的唯一方法是做好体检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执行空腹采血时间,最好早晨空腹,因为许多正常参考值范围是以空腹血液测定值为基础的。
1.3 药物对体检结果的影响口服避孕药可使甲状腺结合球蛋白铁、甘油三脂增高,而白蛋白和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