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3章:金融体系
- 格式:pptx
- 大小:104.54 KB
- 文档页数:17
(完整版)金融学第一章金融体系习题附答案第一章金融体系概述一、挑选题1、直截了当融资的优点是:。
A.投资者承担较小的投资风险 B.容易实现资金供求期限和数量的匹配C.有利于落低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 D.能够节省交易成本2、直截了当融资的缺点包括等。
①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刻和成本②投资者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③别利于经过分散化来落低金融风险④融资的门槛比较高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金融机构可经过来筹集资金。
①发行存单②提供贷款③发行债券④发行股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①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②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的供求关系、交易活动和组织治理等活动的总和③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截了当妨碍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④金融市场为有形市场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金融创新包括等在内的创新。
①金融工具②金融市场③金融制度④金融机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的金融创新对传统的金融市场和体制带来巨大冲击。
A.20世纪50年代 B.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C.18世纪英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D.20世纪70年代别断涌现7、当代金融创新的直截了当导因是。
①国际资本的加速流淌②世界范围的放松金融管制③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妨碍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以下哪一选项别是金融创新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A.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了金融服务业务领域 B.有利于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C.能落低金融系统的风险D.有利于世界金融和经济的深化进展9、金融市场创新别包括:A.市场种类的创新 B.市场组织形式的创新C.市场制度的创新 D.汇率制度的创新10、金融工具的创新具体包括:①时刻衍生②功能衍生③种类衍生④复合衍生A.①②③④ B.以上都别是 C.①②④ D.②③④11、以下对金融资产的描述别正确的是A.市场价值稳定 B.是一种无形资产C.是一种将来收益的索取权 D.市场价值受市场供求状况妨碍二、推断题1、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淌要紧是经过金融体系来实现的。
第一章思考题A、B、C详解1.1 答案详解:A金银作为自然的产物,其只有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后才作为货币,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B选项错误。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贝壳、铜在历史上都曾经做过货币,因此C选项错误。
金银只有在作为货币使用时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
D选项也错误。
综合,A说法正确。
1.2 答案详解:A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的发行数量、面值等等都是由国家决定的,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
但是,货币的购买力不是由国家或者法律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发行数量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如果生产力水平不变,社会生产出的总的商品数量不变,而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为原来的两倍,那么商品的价格也会变成原来的两倍,此时每种面值的货币只代表原来一半的价值。
因此选A。
1.3 答案详解:ACDF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有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参见第一章第一节有关内容1.4 答案详解:银行券指由银行发行的以信用作为保证的可以兑现的银行票据,是以银行信用为担保所产生的一种信用工具银行券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
开始时为安全的缘故,一些人将金银交由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商铺保存,商铺则给客户开出相应收据,并承诺随时提取原有数量的金银;后来,由于交易和支付日益频繁,人们可以使用保管凭条进行直接收付,这就是银行券的雏形。
随着商业信用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商业票据的运用范围日益广泛,但持票人只能到期才能兑现自己所持有的商业票据。
为了解决持票人临时需要资金的问题,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开展贴现业务,并且当银行的现款不足以支付持票人时,银行可以使用自己发行的银行券来支付。
1.5 答案详解:当货币在生活中日益重要时,一般说来,作为货币的商品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量的商品交换;二是易于分割,一方面分割之后不会减少它的价值,另一方面分割成本较低,以便于同价值高低不等的商品交换;三是易于保存,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费用很低;四是便于携带,以利于扩大化的商品交易。
金融学–金融机构体系概述引言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资金的流通、融通和配置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金融机构体系进行概述,包括定义、分类、功能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一、金融机构的定义金融机构是指以开展各类金融业务为主要经营范围的机构,通过吸收储蓄和发行证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并将资金投向各种经济活动的机构。
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信托、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二、金融机构的分类1. 银行类金融机构银行类金融机构是最常见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等。
它们接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进行支付结算等业务,并具有金融中介的功能。
2.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是除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它们在金融中介功能上与银行类似,但其经营范围和业务方式略有差异。
3.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负责货币发行、利率政策制定等职责。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
4. 地方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主要指由地方政府或地方金融机构主导设立的金融机构,如地方银行、农村信用社等。
它们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支持地方的资金需求。
三、金融机构的功能1. 资金融通功能金融机构通过接受存款、发放贷款等方式,将资金从储户那里融通给需要资金的借款人,实现资金的流通和融通,满足各方的资金需求。
2. 风险管理功能金融机构具有风险管理的功能,通过资产负债管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手段,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3. 支付清算功能金融机构作为支付和清算的中心,提供支付结算的服务,保证了经济交易的顺利进行。
4. 金融创新功能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四、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1. 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数字化转型,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业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博迪《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修订版)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第1部分金融和金融体系第1章金融学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管理财务健康状况和业绩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2部分时间与资源配置第4章跨期配置资源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居民户的储蓄和投资决策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投资项目分析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3部分价值评估模型第7章市场估值原理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已知现金流的价值评估:债券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普通股的价值评估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第4部分风险管理与资产组合理论第10章风险管理的原理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对冲、投保和分散化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资产组合机会和选择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第5部分资产定价第13章资本市场均衡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期权市场与或有索取权市场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第6部分公司金融第16章企业的财务结构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实物期权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货币概览一、单选1 、实物货币是指(D )A 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B 不能分割的货币C 专指贵金属货币D 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2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的是(C )A 实现商品的交换B 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C 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D 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3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在于(B )A 前者包括许多商品的交换,而后者只包括两种商品B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指包括两种商品C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不以某种商品为媒介的各种商品之间的交换D 前者是指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没有货币的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4 、劣币是指实际价值(D )的货币。
A 等于零B 等于名义价值C 高于名义价值D 低于名义价值5 、本位货币是(A )A 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B 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C 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D 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6 、金银复本位制是(C )A 金银比价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的金银两本位制B 金银的比价由市场决定的金银两本位制C 金银的比价由政府规定的金银两本位制D 金银比价由银行规定的金银两本位制7 、跛行本位制是指(A )A 银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B 金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C 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D 以银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8 、纸币本位制是以(D )的货币制度。
A 银行券为本位货币B 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本位货币C 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D 纸币为本位货币9 、典型的金本位制是(D )A 金块本位制B 金汇兑本位制C 虚金本位制D 金币本位制10 、本位货币在商品流通和债务支付中具有(B )的特点。
A 有限法偿B 无限法偿C 债权人可以选择是否接受D 债务人必须支付二、多题选1 、相对于银本位制,金银两本位制有如下优点:(ACD )。
A 有利于金银币币值的稳定B 货币的发行准备更充分C 货币币材更为充分D 可根据不同交易数额选择支付,便于交易E 可节约金币的使用2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ABCD )。
一、金融学的主要学习内容根据金融学的基本框架结构,我们在编写教材时按照历史的和逻辑的顺序分为22章来阐述,按照学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7个单元:第一单元:货币与货币制度(第1、2、3章):第一章货币与货币流通,主要阐述了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货币的功能与作用、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等问题。
第二章货币制度,主要介绍了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对货币制度的三种类型: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安排与演变进行了描述。
第三章是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主要讨论了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的决定与影响、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演进、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改革等问题。
这三章中讨论的问题都是金融学的第一个基本要素──货币范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单元:信用与利率(4、5、6章):在第四章信用的演进中,主要讨论了信用的含义、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信用及其作用、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等四个问题。
在第五章信用形式中,重点阐述了企业信用、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个人信用和国际信用等五种重要的信用形式。
第六章利息与利率,主要阐述了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利率的种类、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利率的功能与作用等五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金融学的第二个基本要素──信用范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第三单元:金融机构(7、8、9章):第7章是金融机构概述,这一章主要讨论金融学的第三个要素──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状况,介绍了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功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重点介绍了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历史与现状。
第8章专门讨论了银行类金融机构,介绍了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种类,重点讨论了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主要业务与经营管理,另外还介绍了政策性银行和信用合作机构。
第9章专门讨论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介绍了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投资机构以及信托机构、租赁机构、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等其他金融机构的概况。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
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
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
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
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
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
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
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二、单项选择1(B);2(A);3(B);4(D);5(B);6(A);7(D);8(D);9(D);10(D);11(B);12(A);13(A);14(C);15(B);16(C);17(B);18(A);19(C);20(B);三、多项选择1(B、C、D);2(A、B);3(A、C、D);4(A、B、C);5(A、D);6(C、D);7(B、D);8(B、C);9(A、B、D);10(A、C、D)。
四、判断并改错1.(×)将“平行本位制”改为“双本位制”。
2.(×)将“铸币”改为“商品货币”。
3.(×)将“支付手段”改为“价值尺度”。
4.(×)将“银币”改为“劣币”;将“金币”改为“良币”。
5.(×)将“流量”改为“存量”。
6.(×)将“无限”改为“有限”。
7.(×)将“相互尊重”改为“需求的双重巧合”。
8.(×)将“必须”改为“不必”。
9.(×)将“支付手段”改为“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
10.(×)将“一定”改为“不需要”。
11.(×)将“收益性”改为“流动性”。
12.(×)将“价值尺度”改为“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
13.(×)将“越大”必为“越小”;或者将“越强”改为“越弱”。
14.(×)将“不是”改为“也是”。
15.(×)删除“和支票”。
16.(×)将“储藏手段”改为“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
17.(×)将:“金汇兑本位制”改为“金块本位制”。
18.(×)将“金币本位制”改为“金块本位制”。
19.(×)将“M3”改为“M2”。
20.(×)将“金块本位制”改为“金汇兑本位制”。
五、填空题1.(流动性);2.(贵金属货币);3.(代用货币);4.(信用货币);5.(电子货币);6.(流通手段或交易媒介);7.(观念上);8.(币材或货币材料);9.(双本位制);10.(跛行本位制);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答案二、单项选择1(D);2(D);3(B);4(B);5(B);6(B);7(C);8(A);9(A);10(C);11(A);12(C);13(A);14(B);15(B);16(A);17(C);18(C);19(D);20(C);三、多项选择1(A、B);2(A、B、C、D、E);3(A、B);4(A、B、C);5(A、B、C、D);6(A、B、D);7(A、D);8(B、C);9(A、B、D);10(A、B、C)。
《金融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0*1分)1、以下哪一种不是关于货币起源的唯心论解释___D__A、国家货币论B、圣人先贤制币论C、众人协商论D、货币价值论2、“格雷欣法则”指的是_____A____法则A、劣币驱逐良币B、劣币良币并存C、良币驱逐劣币D、纸币和铸币同时流通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B)。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D、平等的价值交换4、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A)。
A、政府债券B、银行贷款C、银行透支D、发行银行券5、下列(D)是金融市场所具有的主要宏观功能。
A、价格发现B、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C、提供流动性D、实现储蓄─投资转化6、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有(B)A、同业拆借市场B、股票市场C、票据市场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7、依交易对象的不同,下列那项不属于货币市场(B)A、金融机构短期资金存贷市场B、金融机构长期资金市场C、银行同业拆借市场D、短期债券市场8、商业机构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可以将经贴现的未到期商业票据拿到中央银行进行(C)A、贴现B、转贴现C、再贴现D、都不是9、下列那一项不是属于银行金融机构体系范围的(C)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证券公司D、政策性银行10、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间资本构成的民营银行是(C)。
A、中国交通银行B、中信实业银行C、中国民生银行D、招商银行11、(A)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信用中介D、金融服务12、历史上第一家按公司制组建的股份制银行(A)A.英格兰银行B.瑞典国家银行C.美国中央银行D.德国国家银行13、中央银行经营证券业务的目的是(B)A.盈利B.调剂资金供求,影响国民经济C.控制企业资金D.管理政府收支14、基础货币的创造主体是(D)A.投资银行B.财政机构C.商业银行D.中央银行15、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根本区别在于(B)A.是否剔除汇率变动的影响B.是否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C.是否剔除利率变动的影响D.是否剔出收入变化的影响16、一般而言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率不超过3%的是(B)A、爬行通货膨胀B、温和通货膨胀C、恶性通货膨胀D、奔腾式通货膨胀17、下列哪种通货膨胀理论被用来解释“滞胀”(B)A、需求拉上说B、成本推动说C、结构说D、混合说18、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B)而发挥作用。
《金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金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铸币税:铸币税是由于铸造金属货币或发行信用货币而获得的收入,它不是一种专门税种,而是因货币特有的管理方式而形成的专门收益,在政府统一了货币铸造和信用货币发行后,这部分收益归政府所有,类似于一种税收,习惯上称铸币税。
2.信用货币:即信用货币形态,是指使用货币符号等信用工具作为货币的表现形式,信用货币的前身是货币符号,或称为代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贵金属重(数)量的价值符号。
3.无限法偿:金属货币分为本位币(主币)和辅币,本位币是用货币金属按照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
是足值货币,它是一种无限法偿货币,即本位币在支付中,无论金额大小都不得拒绝接受。
4.金本位:金本位货币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金属,确定货币单位,铸造方式和进行管理的货币制度,它经历了金币本位货币制度,金块本位货币制度与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度的最初及典型形式5.金块本位:亦称金块本位货币制度,是指国内不铸造金币,发行银行券代表一定的黄金量进行流通,银行可以有条件地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
6.劣币驱逐良币:是在银本位货币制度和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两种本位币流通的条件下,政府通过法令确定两者的固定比价,由于两种货币的内在价值发生了变化,两者的实际比价逐步偏离了政府过去确定的固定比价,而政府又没有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这时,人们都选择使用(放弃)价值被高估的货币(劣币)进行交易,而实际价值低估的货币(良币)被贮藏(退出),在流通中出现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充斥市场的现象,英国经济学家汤姆斯·格雷欣研究发现了这一现象,后被麦克劳德在其中书用了这一结论,并命名为“格雷欣法则”。
二、简述题1.货币价值形态的演变过程。
答:货币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人类的物品交换,货币诞生于商品交换,货币从萌芽到稳定于金属货币,是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的体现。
货币价值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为:简单的价值形态→扩大的价值形态→一般的价值形态→货币形态2.货币形态的演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