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走路的基本运动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229.50 KB
- 文档页数:5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从人类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行走的运动规律是相对固定的。
在行走时,人们将重心移动到前面的脚上,用脚掌着地,向前方推进身体,同时将后面的脚抬起,向前迈步。
这个过程中,身体会自然地摆动,以保持平衡。
除了这个基本的运动规律,人类行走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身体姿势、地形起伏、气候条件等等。
例如,走在平坦的道路上和攀爬陡峭的山路上,人类的步态和姿势都会有所不同。
另外,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也会影响人类行走的方式。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人们更喜欢慢步行走,而在其他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快速行走或者跑步。
总之,人类行走的运动规律是极其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规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生理和文化特点,还能够为工程技术和运动训练等领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 1 -。
健康行走:走路的正确姿势与规律健康行走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运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增强身体素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走路的正确姿势和规律,帮助大家更好地享受健康行走的好处。
一、正确姿势:1. 身体姿势:站立时,保持直立且放松的身体姿势,挺胸抬头,保持腰背挺直。
2. 脚步冲击:脚步着地时,尽量用脚跟先着地,然后通过脚掌转移到脚趾。
避免脚掌先着地,减少对关节的冲击。
3. 身体平衡:保持身体的平衡,双臂自然摆放,步伐稳定均匀。
4. 行走速度: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目标确定适当的行走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二、规律:1. 时间安排: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健康行走,建议每次30分钟以上。
可以选择早晨、中午或傍晚等适合自己的时间段。
2. 正确频率:初学者可以每天进行健康行走,逐渐增加到一周5-7次。
有经验的人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3. 步数目标: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目标,设定每天的步数目标。
可以从较低的目标开始,逐渐增加步数。
4. 步行路线:选择适合自己的步行路线,可以是户外的公园、湖畔或自然风景区,也可以是室内的健身房或购物中心。
确保路线安全和环境舒适。
三、注意事项:1. 穿着合适:选择合适的运动鞋,确保脚部得到足够的支撑和舒适感。
2. 热身准备:行走前进行热身活动,包括踏步等,以减少肌肉拉伤的风险。
3. 坚持时间:刚开始可能感到有些疲劳或不适,但要坚持下去,逐渐让身体适应这种运动。
4. 饮食和水分:在进行健康行走前后,保持适量的饮食和水分,避免脱水和低血糖的情况发生。
四、健康益处:1. 促进心血管健康:通过健康行走,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2. 控制体重:健康行走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燃烧卡路里,帮助控制体重并减少脂肪堆积。
3. 强化骨骼和肌肉:行走可以增加骨骼的密度和增强肌肉力量,防止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
4. 改善心理健康:健康行走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大脑的认知功能。
动画中人物走路动作的规律技巧
一、人的走路动作的基本规律
人在走路中的基本规律是:左右两脚交替向前,为了求得平衡,当左脚向前迈步时左手向后摆动,右脚向前迈步时右手向后摆动。
在走的过程中,头的高低形成波浪式运动,当脚迈开时头的位置略低,当一脚直立另一脚提起将要迈出时,头的位置略高。
二、人走路的速度节奏变化
人走路的速度节奏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描写较轻的走路动作是“两头慢中间快”,即当脚离地或落地时速度慢,中间过程的速度要快;
描写步伐沉重的效果则是“两头快中间慢” ,即当脚离地或落地时速度快,中间过程速度慢。
人的走路动作一般来说是1秒产生一个完整步,每一个画面以两帧处理,一个完整步需12(帧)个画面,总的帧数是24帧画面,这种处理方法通常被称为“一拍二”。
走路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走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运动方式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之一。
走路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锻炼心脏和呼吸系统,对改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益处。
下面将对走路运动规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走路的基本原理1. 走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地面上反复交替着用脚来推动身体向前运动,从而促使腿部的肌肉得到锻炼。
2. 走路时,身体的重心应该放在两腿之间,步幅要稳定,脚步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这样可以减小对关节和韧带的冲击,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二、走路对身体的影响1. 走路能够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包括大腿、小腿、臀部等,对全身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都有一定的锻炼作用。
2. 走路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消耗体内的多余脂肪,有利于减肥和保持身材。
3. 走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4. 走路还能缓解压力,促进身心放松,有助于改善情绪,提升幸福感。
三、走路的运动规律1. 步伐走路的步伐应该稳健而有节奏感,避免加快或者减慢步伐,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幅度。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分钟的步伐应该保持在100-120步之间。
2. 姿势走路时应该保持挺胸、收腹、抬头,双肩放松,不要翘首低头。
同时,手臂应该自然摆动,与步伐保持一定的协调。
3. 呼吸走路时呼吸要均匀、深长,尽量让呼吸和步伐保持协调。
可以采取深呼吸的方式,让氧气充分进入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4. 时间走路的时间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确定,一般来说,每天走路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上,保持持续的有氧运动。
5. 地点走路的地点可以选择室内外都可以,但最好选择环境清新、空气流通的地方,避免出现空气污染的影响。
6. 频率走路的频率可以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来确定,一般来说,每周至少走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四、走路的注意事项1. 走路前要进行热身运动,包括踏步、踢腿、摆臂等,可以有效减小运动损伤的风险。
动画运动语言(五)媒体与影像设计人类行走运动的基本规律下图是无限动画,也就是一拍一格的画面,和拍DV一样没有删选。
这是有限动画:一拍二格8x3k=24 12x2k=24 24x2k=48动画行走来源于现实原画和一动画的基本规律 左右两腿交替、带动着躯干向前的运动。
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双臂前后摆动。
日本动画中的行走模式初学者必须先掌握日本动画中行走加3张的画法: 1和5原画头顶最低, 3和7为中间张,头顶较高,这种画法动作比较硬 (一般1张拍3格,1=9) 。
15欧美动画中的行走走模式抬高前多了预备原地循环脚必须匀速后移原地循环时,地面向后退去的速度与行走节奏必须相同,右图以脚尖为准:原地循环也叫跟移左图缺少腿的中割后效果中割行走的速度与节奏这是动画最常用的速度:每秒走一个复步, 1=13什么叫“打滑”?请看下图原画把脚的位置对好就不会“打滑”长袍和披风的随从状态观察披风被动的状态腿被遮住后依然影响裙片的摆动原画要交代裙子里面的结构动画3重心前移,动画7重心偏后原画计算步子与时间行走和跑步的区别:行走总是有一只脚在地面上,跑步有双脚离地的时候。
作业:侧面走路1=9知识创作一个行走动作循环如何画好个性化行走表现动画片中的人物性格, 仅仅像照相那样, 把真实人物的外形拍摄下来是不行的, 要想使角色形像真实而生动,最重要的是让它具有灵魂,有了灵魂, 角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才能有神, 有神才生动。
个性化的姿态不同人物的不同步态欧美的动画多了下蹲和抬起的动作一动Array画决定行走的步态灵活的2动画第一行:正常行走第二行:自信的步子第三行:昂首阔步个性化行走模式正常的步子节奏分明自信的步子弹性十足第一行垂头丧气的步态;第二行踮着足尖偷偷走;第三行轻手轻脚地走路。
垂头丧气的步子如泄气皮球踮着足尖的步子偷偷摸摸轻手轻脚的步子鬼鬼祟祟这种姿态的行走,头部摆动幅度很大。
64k一步,动作幅度大,原画张数多……个性化行走舞蹈演员的走步姿态物理现象变形附带物的表现手法。
(1)人物走路动作分解人走路的基础规律是:左右二脚交替向前,带动躯干朝前运动。
为了保持重心,总是一腿支撑,另一腿才能提步。
其中我们要掌握的二个基本要素:1、掌握膝关节、踝关节为活动中点。
2、走路动作中跨步的腿,从离地到落地为一弧形运动线。
下面以右脚起步为准,交替左、右脚走路12步动作分解。
1、右脚起步腿中心蓝线为运动势向,圆圈为各关节。
2、继续第2帧动作。
1)运动势向的改变(腿中蓝线)2)膝盖a点距离缩短3)踝关节b间角度、右踝关节与地面角度发生改变第1动作与第2动作比较:绘画中的注意事项:走路过程中,“脚”的调整可以通过(flash)“任意变形”工具改变角度的变化。
但“腿”却无法做到,腿的势向改变,以各关节为中轴,依势改变进行绘画。
3、左脚仍是身体的重心部位,无变化。
这里要注意的是右脚尖的变化,呈90度。
有时我们会觉得好象应该是斜向,但实际上脚尖是近乎垂直于地面的绘画中的注意事项:走路过程中,“脚”的调整可以通过(flash)“任意变形”工具改变角度的变化。
但“腿”却无法做到,腿的势向改变,以各关节为中轴,依势改变进行绘画。
4、第3与2步的比较(洋葱皮状态下),没有太大比较意义。
参考第2又修正了一下第3步的位置。
第1---3的起步,比较有趣。
其中对b点的3个位置做了记号:b1、b2、b3。
在这里考虑了动画等分的想法,均分了b1---b2,b2----b3的弧度、距离。
我们不能孤立去画第3张,4张,而是要参考、比较前后的原画对当前所要绘制的原画位置做出判断和校正4、右腿不动的状态下,依图调整右步。
以膝、踝关节点为中心。
注意脚的角度,呈斜面而非90角度。
在洋葱皮状态下,看到这一角度的跨度是相对前几步较大的,这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动作,是左、右腿切换的关键一帧。
第5动作/帧---“插入第4关键帧”,以左脚膝关节为中心轴,调整左脚角度。
修改左脚支撑点/离地角度增大,及左腿动作轮廓。
这是在修改中要注意的几点:1、2分别为形状修改。
人物走路的基本运动规律
课题:人物走路的基本运动规律
执教者:陈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人物走路的基本规律和画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走路的观察、探究和最后的归纳总结走路的几个基本的步骤。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人物走路在动画技法中的重要性,体验在自己的探究中获得知识的快乐,激发对动画的热情。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人物走路的理解能力,通过对走路的理解进行走路的绘制。
教学难点:
如何绘制一套准确的走路动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动画片中,角色的表现占很大的比例,即便是动物题材的角色,也需要大量的拟人化处理。
所以,研究人物的运动规律和表现人物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这些活动中走路又是其中最最基础的。
人物的走路是动画技法的重点也是人物动作中最难的,因为里面的变化太多了。
通过走路可以看出人物的年龄、身体的状况、心情、是否喝酒等等。
但说到底“走路”其实就是阻止自己跌倒的过程。
走路是上半身前倾,及时伸出脚以避免自己跌倒。
踏出、止住、踏出、止住、再踏出、再止住。
走路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那么走路这么复杂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理解他呢?
(学生对走路的技法肯定感到新奇又有些疑虑。
受教者的情绪感染,会急切地想去探究竟)
二、学习新课:
1、不同人物的走路视频观看
(1)师打开视频引导学生从走路的节奏、步伐的位置两个角度观看人物走路的动态。
(2)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后感受。
(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领悟走路的节奏和步伐位置。
通过对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先从现实生活中感受走路的节奏和步伐的位置,让学生有自己主观的感受有助于学生树立主观感受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2、讲解走路的几个关键帧
2.1虽然走路的步骤很多,但是有诀窍窍门在于:顺序要做对,从确定节奏开始,然后画出脚跟触地。
首先在黑板上画出范画确定第一个接触帧的位置也就是人物接触地面的第一帧,接着根据人物走路的规律画出过渡帧也就是第七帧最后画出第十三帧(以走路一拍一为例)。
黑板范画如下图
2.2最低位
在第一帧和第七帧中间有一个走路的最低位第四帧同样在黑板上画出为同学们讲解这一帧为什么是最低的。
(可以通过自己的走路给学生示范让学生有很直观的感受)
2.3最高位
在第七帧和第十三帧间有一个走路的最高位第十帧同样在黑板上给同学们画出来并通过自己的走路姿态给学生们看讲述这一帧为什么是最高的。
自此走路的几个关键帧讲解结束了
3、走路时脚的走法
3.1在黑板上画出起始和结束的两帧动作3.2接着画出中间的一帧
3.3画出中间的几帧
通过对脚上的动作细致的讲解使学生对脚步的动作有所认识。
4、胳膊的动作
通过自己胳膊为学生讲解走路时后的胳膊的动作在黑板上进行示范画
5、总结画出走路整体的动态注意和学生讲定位脚要踩实。
三、学生作业
学生在课堂上画出人物走的波浪图,教师在课堂上巡视指导学生。
注意提醒学生:
(1)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
(2)定位的时候脚要踩实;
(3)胳膊的位置。
四、小结
1、展示与评价
对学生课堂上的作业进行点评,让学生们互相点评后挑出有代表性的进行点评,点评时注意做到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
2课后拓展
请同学们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深化对走路运动规律的了解。
并且结合所学的后期软件将动作合成输出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