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无损检测I级第八部分.
- 格式:ppt
- 大小:395.00 KB
- 文档页数:34
超声波检测习题集共:630题其中:是非题175题选择题274题计算题90题计算题91题一、是非题1.1 波动过程中能量传播是靠相邻两质点的相互碰撞来完成的。
()1.2 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1.3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1.4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1.5 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1.6 物体作谐振动时,在平衡位置的势能为零。
()1.7 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8 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1.5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1.9 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1.10 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1.11 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1.12 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1.13 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沿液体表面传播。
()1.14 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1.15 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1.16 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1.17 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大,则声速越大。
()1.18 表面波在介质表面作椭圆振动,椭圆的长轴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
()1.19 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1.20 在超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通过的超声能量叫声强。
()1.21 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声波的能量,IMHz的超声波的能量相当于IKHz声波能量的100万倍。
()1.22 声压差2倍,则两信号的分贝差为6dB(分贝)。
()1.23 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I航空航天工程中的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引言:航空航天工程是现代科技的巅峰之作,涉及到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标准。
为确保飞行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无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
而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高效、准确的检测手段,在航空航天工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探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
一、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超声波检测是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的技术,通过发射超声波到被检测材料中,并通过波的反射、折射、传播速度的测定等参数来判断材料内部的缺陷和结构情况。
它通过分析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受到的各种干扰和信号的变化来检测材料的质量和损伤程度。
二、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1.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碳纤维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
然而,由于其结构特殊性,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发现其内部隐患。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高频率的声波穿透材料,发现并评估材料表面和内部的缺陷,从而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和工作性能。
2. 发动机叶片的无损检测发动机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准确地检测发动机叶片的表面和内部缺陷,如裂纹、疲劳、氧化等。
通过追踪这些缺陷的发展,可以提前预防故障事故的发生,确保发动机的持久稳定运行。
3. 燃料箱的无损检测航空航天工程的燃料箱是负责储存和输送燃油的重要部件。
在使用过程中,燃料箱暴露在极端的工作环境下,容易受到腐蚀、应力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检测燃料箱的内壁和焊接接头的缺陷情况,及时发现泄漏隐患并进行维修,保证燃油的安全和可靠供应。
4. 航空器结构的无损检测航空器结构的完整性对于保障飞行器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航空器的各个部件进行全面的无损检测,以及飞行器表面和结构中的缺陷评估。
目次3 术语和定义 ......................................................................... 1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14 方法概要 (4)超声导波检测原理 (4)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分类 (5)优点及特点 (5)局限性 (5)应用 ........................................................................... 5 5 安全要求 ........................................................................... 6 6 检测人员要求 ....................................................................... 6 7 检测工艺规程 .. (6)通用检测工艺规程 (6)检测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 (7)8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选择 ............................................................. 7 9 检测设备和器材 (8)检测仪器系统构成 (8)超声导波传感器 (8)激励单元 (9)信号处理单元 (9)信号采集与分析软件 (9)试样 (9)检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 (10)10 检测程序 (11)检测前的准备 (11)导波检测模态与频率的选择 (11)距离-幅度曲线的绘制 (13)传感器的安装 (14)检测 (14)对比检测 (15)11 检测结果的评价和处理 (16)检测结果的分级 (16)不可接受信号的确定与处理 (16)12 检测记录与报告 (16)检测记录 (16)检测报告 (17)无损检测超声导波检测第1部分:总则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超声导波对不同固体材料的结构件进行检测的一般原则。
无损检测i级ii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无损检测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通过对材料和结构进行非破坏性的检测,可以发现隐藏在材料内部或表面的缺陷,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无损检测技术根据其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度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等级,一级和二级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两个等级。
本文将对一级和二级无损检测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一级无损检测是指基于简单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检测,主要用于发现表面缺陷和简单形状的内部缺陷。
这种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简单结构的材料检测。
一级无损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目视检查、触摸检查、声波检测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工作者快速找到问题所在,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级无损检测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对于复杂结构和深层缺陷的检测能力较差,容易漏检或误判。
在一些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领域,一级无损检测并不能完全替代二级无损检测。
二级无损检测是一种高级、精密的检测技术,主要用于对复杂结构和深层缺陷进行检测。
二级无损检测依靠专业设备和高级算法,可以对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性能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找出隐藏在深层的细小缺陷,并为后续修补和加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级无损检测方法多样,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X射线检测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二级无损检测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还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减少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无损检测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涉及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工程等多个领域。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检测精度不高、设备昂贵、操作复杂等。
为了不断提升无损检测技术的水平,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一级和二级无损检测技术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nbt47013-2015的i级标准超声波探伤》1.介绍在工业领域,超声波探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缺陷分析。
而nbt47013-2015的i级标准超声波探伤作为其中的一种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通过深度和广度的评估,探讨这一主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超声波探伤技术。
2.基本原理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对材料进行检测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而nbt47013-2015的i级标准超声波探伤则是在这一基础上制定的一项标准,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来检测材料中的缺陷和变化。
这一标准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技术要求根据nbt47013-2015的i级标准超声波探伤的要求,检测人员需要熟悉超声波探伤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被检测材料的性质和结构,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信号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探头和工作模式,调整合适的检测参数,并对检测信号进行准确的采集和分析。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4.应用范围nbt47013-2015的i级标准超声波探伤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检测,包括焊接接头、铸件、锻件等。
通过超声波探伤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材料中的各种缺陷,如气孔、裂纹、夹杂等,从而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一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铁路运输等多个行业领域。
5.个人观点作为超声波探伤技术的标准之一,nbt47013-2015的i级标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严格遵守标准的要求,掌握好超声波探伤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可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我认为对这一标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6.总结通过对nbt47013-2015的i级标准超声波探伤的深度和广度评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一标准的基本原理、技术要求、应用范围以及个人观点。
I级人员笔试试卷( RT专业)一、是非题(正确者画“〇”,错误者画“×”。
每题1分,共40分)1、《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规定: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超声波、磁粉、渗透、电磁、声发射、热像/红外。
()2、《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规定:无损检测人员证件有效期为5年。
()3、原子由一个原子核和若干个核外电子组成。
()4、评片室的光线越亮,越有利于评定细小缺陷。
()5、透照厚度差较大的对接焊缝,为使底片黑度均能满足标准要求,可适当提高管电压。
()6、AgBr的颗粒越大,胶片感光速度越慢,成像清晰度越高。
()7、X射线和γ射线是本质相同的两种射线。
()8、X射线和γ射线都是电离辐射。
()9、金属陶瓷管的性能和寿命都比玻璃管的优越。
()10、X射线机进行“训机”的目的是提高X射线管的真空度。
()11、射线检测常用于检测钢板中的分层缺陷。
()12、射线照相灵敏度是射线照相对比度、不清晰度和颗粒度三大要素的综合结果。
()13、底片上出现了“B”字,说明背散射线严重,应采取防护措施并重新进行透照。
()14、射线胶片曝光部分愈多,所消耗的显影液也愈多。
()15、铅箔增感屏除具有增感作用外,还具有吸收低能散射线的作用。
()16、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阳极靶时,动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17、射线源至工件表面距离增大会降低几何不清晰度,因此焦距的选择越大越好。
()18、X射线管的有效焦点要小于实际焦点。
()19、透照小口径管对接焊缝时,若采用等径像质计,像质计的摆放应与焊缝平行。
()20、射线透照时,像质计应摆放在透照区内灵敏度最高部位。
()21、人体组织对射线辐照最敏感的器官组织为眼晶体。
()22、增感屏表面的划伤或折痕,将在胶片上产生白色的伪缺陷影像。
()23、射线透照时,增大焦距或选用小焦点射线源,可以减小几何不清晰度。
()24、γ射线探伤设备具有检测厚度大、穿透能力强、不用电源于野外作业等优点。
超声波无损检测作业规范1.0目的本程序规定了依据API14A,对锻件与锻造产品进行超声波探伤测试的方法,人员要求以及接受的标准。
2.0•范围此规范适用于为本公司所有提供超声波探伤的供应商,也适用于诺斯石油工具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产品超声波探伤测试的情况。
3.0职责质量控制部负责按本规范要求的执行,确保所有产品符合本规范要求。
4.0术语定义无5.0程序5.1 安全与环境5.1.1 在使用者和承包人特殊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针的指导下安全地操作是使用者/承包人的责任。
5.1.2 安全操作由供货商的材料安全数据单(MSDS)来控制,在使用者和承包人特殊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针的指导下,使用者/承包人应依照本程序负责对浪费或危害环境的做法进行控制。
5.2 人员资格5.2.1 依据以下规范,进行检测、说明及对结果作出评价、记录的人员应具备至少2级资格证明;5.2.2 依据以下规范,所有进行本检测的人员都要求进行每年的视力测试及三年一次的辨色测试;5.2.3 所有无损检测人员应符合ISO9712要求。
5.3 检测方法锻件与精炼轧材的超声波探伤应采用脉冲回波联结或液浸方式进行。
5.4 扫描策划当相应过程文件作出要求时,即采购订单、质量计划、ECN等,应提交超声波探伤测试,并经WGPC质量代表认可后进行。
5.5 设备要求5.5.1 超声波设备5.5.1.1 超声波探伤设备:一个脉冲的反射型超声波探伤器械,频率范围至少为0.5~10兆赫,使用ASTME317最新版本对超声波脉冲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其频率不应超过12个月。
5.5.1.2 脉冲/接收器:一个误差±10%或振幅比精确度在1dB的衰减器,设备控制对校准、核对或检测期间的线性影响应当没有或最小。
5.5.1.3 电池组:应当使用超声探伤或同类设备推荐的标准电池,电量低于50%时的电池组不能用于检测,且结果不被接受。
5.5.2 探测装置5.5.2.1 应使用标准直径为0.25~1英寸,且频率为1/2~5兆赫的传感器,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尺寸与频率进行测量以得到最精确的显示结果。
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检测实施细则1.1超声波检测的目的检测压力容器和钢结构焊缝的缺陷,并确定缺陷位置、尺寸、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检测结果的等级评定。
1.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压力容器和钢结构焊缝缺陷的超声检测和检测结果的等级评定。
本方法适用于母材厚度为8~300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的超声检测。
本方法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外径<159mm的钢管对接焊缝;内径≤200mm的管座角焊缝及外径<250mm和内外径之比<80%的纵向焊缝检测。
1.3超声波检测依据标准a.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b.GB11345-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1.4仪器设备A.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a.探伤仪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1~5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探伤仪应具有80dB 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挡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其余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效规范规定。
b. 探头(1) 超声检测常用探头有单直探头、单斜探头、双晶探头、水浸探头、可变角探头和聚焦探头等。
具体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效规范规定。
(2) 晶片有效面积一般不应超过500mm2,且任一边长不应大于25mm。
(3)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
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c. 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1) 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10dB。
(2)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3) 仪器和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其占宽不得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 2.5MHz的探头,其占宽不得大于15mm。
(4) 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6dB。
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I T Y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关键词:超声波检测,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应用1.引言超声检测是无损检测技术中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方法之一。
通过研究超声波在被检材料中传播时的变化情况来探测材料性能和结构变化。
超声波用于无损检测主要具备以下优点[1]:(1)检测范围广,能够进行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检测。
(2)波长短、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缺陷定位准确、检测深度大。
(3)对人体和周围环境不构成危害。
(4)施加给工件的超声作用应力远低于弹性极限,对工件不会造成损害。
2.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2.1 国外研究情况国外对于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1929 年苏联科学家Sokolov 利用连续超声波的穿透法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超声波检测装置。
二战期间超声检测装置有了进一步发展,英国和美国分别于1944 年和1946 年成功制造出A 型脉冲发射式超声波探伤仪。
20 世纪50 年代,A 型脉冲反式超声波探伤仪已被广泛用于发达国家的机械、钢铁制造以及造船等工业[2]。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和电子元器件的进步,超声波检测装置也有了较大的改进。
1964 年德国Krautkramer 公司研制成功的小型超声检测设备成为了近代超声探伤技术的标志[3]。
20 世纪80 年代,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公司开始了数字式超声检测装置的研制,特别是Krautkramer 公司生产的便携式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USDI 型,代表着超声检测装置向数字化的发展趋势[4]。
目前国外的许多知名公司(如美国的METEC 公司、德国的K—K 公司、西班牙的TECHATOM 公司等)生产的超声检测系统在信号采集、分析和成像处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
2.2 国内研究情况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模拟超声检测设备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第三章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反射和衰减等物理特性来发现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它可以检查金属材料、部分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缺陷,如焊缝中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气孔等缺陷。
超声波探伤具有灵敏度高、设备轻巧、操作方便、探测速度快、成本低、对人体无害等优点,但对缺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准确判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第一节超声波的产生及其性质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000Hz 的声波,它属于机械波。
在金属探伤中使用的超声波,其频率为0.5~10MHz,其中以2~5MHz最为常用。
一、超声波的产生与接收探伤中采用压电法来产生超声波。
压电法是利用压电晶体片来产生超声波的。
压电晶体片是一种特殊的晶体材料,当压电晶体片受拉应力或压应力的作用产生变形时,会在晶片表面出现电荷;反之,其在电荷或电场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前者称为正压电效应,后者称为逆压电效应。
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是利用超声波探头中压电晶体片的压电效应来实现的。
由超声波探伤仪产生的电振荡,以高频电压形式加载于探头中的压电晶体片的两面上,由于逆压电效应的结果,压电晶体片会在厚度方向上产生持续的伸缩变形,形成了机械振动。
若压电晶体片与工件表面有良好的耦合时,机械振动就以超声波形式传播进入被检工件,这就是超声波的产生。
反之,当压电晶体片受到超声波作用而发生伸缩变形时,正压电效应的结果会使压电晶体片两表面产生具有不同极性的电荷,形成超声频率的高频电压,以回波电信号的形式经探伤仪显示,这就是超声波的接收。
二、超声波的性质1.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指向性由于超声波的波长非常短,因此,它在弹性介质中能象光波一样沿直线传播。
而且超声波在固定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个常数,所以,根据传播时间就能求得其传播距离,这样就为探伤中缺陷的定位提供了依据。
2.超声波能在弹性介质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一般探伤中通常把空气介质作为真空处理,所以认为超声波也不能通过空气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