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五文档:第2单元+学业分层测评(五) 孔雀东南飞(并序)+Word版含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6
学业分层测评(五) 孔雀东南飞(并序)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赍.钱(赠送) 不堪.(承受住) 徘徊..(流连往复)
B.城郭.(墙) 遗.施(赠送) 槌.床(敲)
C.令.才(美好) 便言..(善于言辞) 伶俜..(孤单的样子)
D.否.泰(坏运气) 白.公姥(告诉) 踯躅..(缓慢不进)
【解析】 B项,郭:外城。
【答案】 B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B.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解析】 A项,古义:多告诉;今义:客套话,表示感谢。C项,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运输事业。D项,古义:吉利;今义: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
【答案】 B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组是( )
A.孔雀东南..飞 朝.成绣夹裙
B.吾得兄.事之 倡优..蓄之
C.卿当日.胜贵 雄州雾.列
D.火足以明.也 流俗之所轻.也
【解析】 A、B、C三项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状语;D项中的加点词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 D
4.以下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誓天不相负 B.君既若见录
C.亦自缢于庭树 D.蹑履相逢迎 【解析】 A、B、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C项是状语后置句。
【答案】 C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上山采蘼芜①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②。
颜色类相似,手爪③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④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⑤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 ①蘼芜(mí wú):一种香草,叶子风干可以做香料。古人相信蘼芜可使妇人多子。②姝:美丽,美好。③手爪:指纺织等技巧。④阁(gé):旁门,小门。⑤缣(jiān)、素:都是绢。素色洁白,缣色带黄,素贵缣贱。
5.“新人复何如?”一个“复”字用得意味深长,试做简要赏析。
【解析】 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前后的具体内容,分析主人公复杂的心情。
【答案】 “复何如”,犹言又怎样,一个“复”字,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弃妇复杂的心情,有被休弃的无限委屈与怨恨,又透露出一丝本能的妒意。
6.诗歌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解析】 解答时要结合描写主人公的具体诗句,分别作对应概括。
【答案】 温柔多情而又内带刚强,美丽、勤劳、能干而又善良温顺,懂得自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7.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解析】 此词调名与词题一致,“思远人”即是主旨。前两句写林叶转红,菊花开遍,又到了晚秋时节,闺中人不禁想念起远隔千里的行客。“晚”字暗示别离之久。
【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8.“就砚旋研墨”与“当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 下片二句写闺中人泪珠弹洒不尽,当窗滴进砚台,遂以泪研墨,和泪作书以诉思念之切,泪湿红笺。词人不言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说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痴人痴事,慧心妙语,用意深厚。
【答案】 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语言运用层]
9.《孔雀东南飞并序》被明人胡应麟称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它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假若刘兰芝当选为当年“感动世界”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解析】 要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用最简洁的笔墨,点出刘兰芝的事迹,并与其精神以及对她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语言力求自然流畅,意蕴丰富。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字数合乎要求。
【答案】 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以自身的美丽、坚强与宿命抗衡,那清池中层层的涟漪是坚贞爱情迸发出的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举身赴清池”这种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在那一瞬间穿越生与死,绽放爱与恨!这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10.校园的小湖边新修了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这里凭栏临水,树木葱茏,花香鸟语,湖风习习,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为了营造文化氛围,增添书香气息,需要在这里写上一些标语,请你分别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各拟写一条。
①运用比喻:
②运用拟人:
③运用借代: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生动、得体的能力。作答此题要注意该标语的张贴环境及宣传主题。写标语要注意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能够让人印象深刻,如能鲜明、生动、有文采,就达到较高要求了。本题规定了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各写一条,因此在作答时注意体会各修辞手法的内涵和用法。
【答案】 ①运用比喻:湖水因风起波纹,头脑因思生智慧。(上一句起兴,同时兼有比喻后一句的意思)心,宛如明镜,在这里,映照一切。读书吧,它是思想的粮食。 ②运用拟人:湖水能映照天空是因其心灵阔大,头脑能产生智慧是因其汲取知识。鸟的每一声鸣唱,都是心灵的慰藉;花的每一次点头,都是自然的友情。凭栏临水,让自然洗去心灵尘埃;博古通今,借阅读充实人生智慧。
③运用借代:有亭有水,是处亦好景;多读多思,笔墨自生香。(“笔墨”借代文章)春秋流逝,不变的是信念;草木枯荣,孕育的是希望。(用“春秋”借代时间)
11.《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
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经典语句的理解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鲜明的能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即能够“推己及人”。答题时紧扣这两句话的意思,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即可,注意要有理有据。
【答案】 (示例一)自己不想说的话,不强求他人说;自己不愿听的话,不强求他人听;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他人做。设身处地感受他人难处,推己及人避免强人所难。
(示例二)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
经典语录
1、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背叛。 2、我有没有跟你说过爱是我不变的信仰,我有没有告诉过你爱就是永远把一个人放在心上。
3、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温暖的水域,也许偶尔会被水草缠绕,但因为彼此温暖的呼吸,相信都不会是死结。如果我说我爱你,我一直爱你,不知道你会不会相信?
4、恋爱就是这么突如其来的一件事,从开始到慢慢进行,每一个细节都不可思议百转千回。
5、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6、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照射在脸上的温暖阳光,瞬间就成了阴影。
7、我独自守候着岁月的轮回,等待那千年的梦。蓦然回首,青春的花,在那烟雨蒙蒙中遗失了心,却在这和煦阳光下找到了魂。终于了悟了那埋藏已久的心。于是,我轻轻的笑了。
8、人犹如深海里浮浮沉沉,一波一波的海水带着压力冲过来,要将自己深深地淹没,再淹没。
9、爱情如果只剩下同情,就算回到身边,又有何意义?
10、友情其实和爱情一样,很多的时候,距离才可以让彼此懂得。
11、爱一个人不是要拥有他,只要在远方默默地注视他,也就心满意足。
12、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13、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14、结婚时,会说“我愿意”。愿意什么呢?不是愿意爱你,而是愿意只爱你。不是愿意和你在一起,而是愿意只和你一起。不是愿意得到你,而是愿意为你而放弃别人。不是愿意接受幸福,而是愿意给你幸福。这句“我愿意”,是个天大的承诺,代表唯一、忠诚和责任……你愿意么?
15、希望的未来那么遥远,不想面对的将来总是不期而遇,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幻想,以及对未来残酷认识不足,使人产生上面判断,对影响未来主要因素的变化判断准确,就能把握事物未来结果,采取行动应对,能使未来向好,既便困难到来,也会有所准备使损害最小,应对未来有效手段是立足当下,采取行动。
16、一句我等你,不知道需要多大的勇气。它远比我爱你三个字,更需要勇气。不是每个人你都愿意等待,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等待。一句我等你,包含了很多的无奈,心酸,苦涩。或许是爱不到,或许是不能爱,无论怎样,我等你这个承诺,远比我爱你更动听。可是有多少的爱情经得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