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难治性感染治疗策略【可编辑PPT】
- 格式:ppt
- 大小:127.00 KB
- 文档页数:25
难治性肺炎的临床处理策略-372-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如何处理难治性肺炎延迟难治性肺炎的影像学吸收的因素不包括老年、基础病、重症,正确答案为B、女性。
治好难治性肺炎的征象不包括大小便正常,正确答案为C、WBC正常。
难治性肺炎重症患者的影像学充分吸收需要的时间大概为10周,正确答案为D。
对于抗生素治疗超过10天的肺炎患者,肺部阴影在起病多长时间内不吸收则表示为不吸收的肺炎,正确答案为C、12周。
抗生素治疗后多久,阴影稳定且临床改善者即可无需进行干预,正确答案为D、28天。
下列肺炎病原体影像学充分吸收需要的时间最短的是支原体,正确答案为B。
关于CAP治疗有效时的症状持续时间,持续乏力1周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C、咳嗽持续时间为2周。
易导致肺炎再发生的特殊病原不包括流感嗜血杆菌,正确答案为D。
2.如何认识和有效选择肺部有创检查下列方式检查的适应证为外周病变/气管镜诊断不清,且缺点是并发症高,正确答案为B、CT引导下肺穿刺。
关于BALF部位选择的说法中,对支气管进行全面检查放到最后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C、对支气管进行全面检查放到最前面。
男,28岁,咳嗽半年,低热1月。
既往:体健。
吸烟8包年。
抗生素治疗影像学持续1个月无吸收。
应考虑EBUS-TBNA、BALF、TBLB检查,正确答案为D。
3.感染临界值是什么该文章没有给出第四个问题的内容。
B、流感病毒只有一种亚型C、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变异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正确答案]D、流感病毒感染后一般需要7-10天才能痊愈5、对于疑似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以下哪项是必要的()A、血常规B、CRP测定C、病毒核酸检测[正确答案]D、细菌培养E、降钙素原测定C、PCR技术[正确答案]D、血清学检测14、病毒性肺炎的预防措施包括()A、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B、避免接触病毒感染源C、接种相应的疫苗[正确答案]D、以上都是15、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原则是()A、对症治疗B、抗病毒治疗[正确答案]C、使用抗生素D、手术治疗正确答案:5、B;6、D;7、A;8、B;9、B;10、C;11、D;12、B;13、C;14、D;15、B。
难治性肺感染临床分析肺部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随着抗生素的更新换代,难治性肺感染也在不断上升,2004年-2005年间我们收治的肺感染病人中,难治性肺感染的比例明显增加。
现就我们收治的难治性肺感染107例加以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病人共193例,其中86例符合普通肺感染诊断标准[1]。
86例好发年龄为16-74岁,平均46±15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4例,占27.9%;合并糖尿病4例,占4.65%;合并恶性肿瘤5例,占5.81%;入院前不规则应用抗菌药物12例,占13.9%;不规则应用激素2例,占2.3%。
病史均有咳嗽、咳痰,多为黄痰,有12例痰中带血,有63例伴喘促,有不同程度发热者156例(37.2℃-40℃之间),肺部均可闻及湿性罗音。
X线检查176例肺部有浸润影,余17例X线阴性,但肺螺旋CT均发现肺部有炎症、浸润影。
其中107例符合难治性肺感染诊断标准[2]。
107例好发年龄17-68岁,平均62.3±12岁,其中男67例,女40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2例,占76.6%,有糖尿病病人3例,占2.8%,有恶性肿瘤病人5例,占4.67%,入院前不规则反复应用抗菌药物83例,占77.6%;不规则应用激素43例,占40.2%。
1.2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注意保暖,细致护理,鼓励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进食易消化或半流质饮食。
必要时予吸氧及对症处置。
(2)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及痰培养,痰涂片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
治疗中以头孢三代抗生素为多。
其中32例肺感染加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先锋必/舒巴坦钠),14例使用静脉左氧氟沙星。
56例予支气管镜下给药(多为丁胺卡那及甲硝唑反复冲洗)。
3例应用泰能。
2例应用万古霉素,大扶康治疗6例。
(3)并发症处理:有3例合并DIC,6例出现感染性休克,19例合并呼吸衰竭。
22例合并心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17人,并胸腔积液12人,脓胸3人,均给予相应处置。
难治性肺炎的临床处理策略如何处理“难治性肺炎”1、下列易导致肺炎再发生的特殊病原不包括( )D、流感嗜血杆菌2、难治性肺炎重症患者的影像学充分吸收需要的时间大概为( )D、10周3、下列肺炎病原体影像学充分吸收需要的时间最短的是( )B、支原体4、抗生素治疗后多久,阴影稳定且临床改善者即可无需进行干预( )D、28天5、对于抗生素治疗超过10天的肺炎患者,肺部阴影在起病多长时间内不吸收则表示为不吸收的肺炎( )C、12周如何认识和有效选择肺部有创检查1、男,28岁,咳嗽半年,低热1月。
既往:体健。
吸烟8包年。
抗生素治疗影像学持续1个月无吸收。
应考虑()检查D、EBUS-TBNA、BALF、TBLB2、关于BALF部位选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对支气管进行全面检查放到最后3、难治性肺炎的检查中,()是首选的有创检查方式A、支气管镜4、感染临界值是()A、PBS>103CFU/ml、BAL>104CFU/ml5、下列()方式检查的适应证为外周病变/气管镜诊断不清,且缺点是并发症高B、CT引导下肺穿刺常见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特点及临床意义1、关于ESR的正常值,男性和女性分别是()A、0-15mm/h,0-20mm/h2、在PCT升高的其他情况中,()不属于引起巨大应激的非感染状况D、高烧不退3、G实验特点中提到,不能检测()B、隐球菌和接合菌4、下列有关BALF GM辅助诊断IPA需综合评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与界值有关:<1更可靠5、降钙素原正常来源:甲状腺C细胞产生,释放入血前变成降钙素,正常值()C、<0.1ng/ml病毒性肺炎的鉴别路径1、5岁以内儿童病毒性肺炎的最主要病原体是()B、腺病毒2、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是()D、以上都是3、成人病毒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病毒是()B、流感病毒4、病毒性肺炎的高危因素,不包括()D、妊娠5、有关流感病毒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B、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群。
难治性疾病治疗新策略与新进展难治性疾病是指目前对于其治疗仍然十分有限或有效治疗手段相对较少的疾病。
这些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给医疗界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难治性疾病种类繁多包括了各种肿瘤、罕见病、自身免疫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
鉴于此,医疗界在针对这些难治性疾病进行治疗方面,一直在寻求新的治疗策略和进行新的研究进展。
I. 从化学药物疗法到精准医学传统化学药物疗法治疗难治性疾病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这是因为化学药物往往通过连续使用、减量和调整方案等方法提高疗效,但其副作用也往往极大,且极易出现抗药性。
因此,医疗界也开始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精准医学是相较于传统医学的一种新型医学模式,其核心是以“精准、个性化、定量化、预测性”为基本特征,同时结合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等众多学科,对疾病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精确解析,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因此,精准医学的出现对于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II. 免疫疗法—治疗肿瘤的新招肿瘤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大难治性疾病。
但因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生物学规律,而人类免疫系统又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防御系统之一,因此,免疫治疗成为了近年来针对肿瘤治疗的一个新兴选择。
免疫治疗依靠的是人体免疫系统的自身免疫力,通过给予患者一定的免疫物质来加强患者免疫系统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目前,免疫治疗的方式有许多种,其中较为出名的是单克隆抗体和CAR-T细胞治疗。
前者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来特异性地瞄准肿瘤细胞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后者是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经过基因改造后再将其注入人体,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这些方法都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治疗周期过长、治疗费用高、治疗后出现健康风险等问题。
III. 基因治疗—改变患者基因,治疗疾病近年来的基因治疗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治疗难治性疾病的手段之一。
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变患者的基因信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难治性感染的处理对于各种病原引起的感染,只要病原明确,感染不是极严重,或是病员仍具一定的免疫能力,全身状态尚可,抗菌、抗感染治疗通常能获得相应疗效。
但是,在临床上仍会遇到一些感染难以抗菌药、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控制,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常见原因有:(1)致病原未明确,用药缺乏针对性,还得积极寻找致病原。
或是致病原耐药,常规抗菌治疗难以奏效,必须选用对产酶菌、耐药菌有效的药物,或加大剂量,或联合用药。
(2)抗感染用药方案不恰当,最常见的就是选用药物难以达到感染部位;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恰当;不恰当的联合用药。
(3)患者自身因素,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功能缺陷、治疗不配合,不遵循医嘱等。
因此,当临床遇到难治性感染时,要分析病原体是否明确,抗感染用药方案是否恰当。
如果患者自身存在特殊情况,抗感染治疗是否已作相应调整。
也就是从病原、药物和患者三个基本环节寻找感染难治的原因,以对症下药。
此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1.诊断性用药致病原确实难以确定而病情又危重时,可根据致病菌种类的可能性大小,慎重决定先后应用经典有效的抗菌药,足量3〜4天,判断其疗效,以此缩小致病原可能的范围。
如以碳青霉烯类,第三、四头抱菌素,或联合氨基糖昔类针对革兰阴性菌;以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针对革兰阳性菌。
偶尔采用抗结核、抗深部真菌的治疗试验,但均需慎重决定,且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常见有厌氧菌参与的混合感染多发生于呼吸系统、腹腔、女性生殖系统。
多数医院尚未开展厌氧菌常规培养项目,因此,当正规使用主要针对需氧菌的抗菌治疗未能控制感染,临床上遇到以下情况,常提示为厌氧菌感染或有厌氧菌参与的混合感染:有吸入性肺炎史;口腔、腹腔、盆腔等部位的感染;有组织坏死基础的感染;常规血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组织内有气体产生或有恶臭的感染;常规培养脓液为无菌,涂片染色却见大量形态一致的细菌;伴有黄疸的败血症;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并引起多发性迁徙性脓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