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级贫困县
- 格式:xlsx
- 大小:14.69 KB
- 文档页数:7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扶贫的现实基于安徽砺山、萧县实地调研分析车树林邹品菲王琼摘要:随着扶贫工作渐入尾声,文化扶贫的成效显著,“致贫文化”在许多脱贫地区销声匿迹。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扶贫”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伴随着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进一步要求,我国仍需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养、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出“现代农民'',建设“美丽乡村”。
鉴于此,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安徽砺山、萧县农村文化扶贫的现实举措、存在问题以及破解路径展开探讨分析,以期能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扶贫现实困境破解路径一、引言“十三五”期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自20世纪以来的扶贫工作将进入收尾之年。
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又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战略,这无疑是对实现了初步改进的乡村地区提出了进一步的振兴要求。
然而,农村文化扶贫的开展却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口“空心化”、农村现代化远落后于标准等问题凸显,文化扶贫措施单一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制约乡村文化发展一大主要矛盾。
鉴于广大农村地区正走在“贫困”迈向“振兴”的道路上,而文化扶*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文化旅游产业新兴业态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YB10)、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精准扶贫体系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10327039Z)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金融I M贫是确保农村地区可持续性脱贫的一个重要层面,因此,要继续发挥文化工作的作用,继续激发农民致富的内生动力。
根据当前学界的相关定义,文化扶贫的施力点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文化扶贫仅包括居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将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科技等排除在外(辛秋水,2001;饶蕊和耿达,2017);广义的文化扶贫包括的范围相对广泛,除了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科技等方面外,还囊括了传统文化、旅游文化等相关历史文化因素(杨文,2014;张祝平,2018)。
中国最后52个贫困县摘帽作者:张玉荣来源:《小康》2020年第35期今年年初,国务院对剩余52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挂牌督战。
11月23日下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9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11月21日,一群彝族群众身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欢聚一起,共同迎接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彝历新年的到来。
今年的彝历新年与以往相比,有着特别的意义。
通过脱贫攻坚,彝族人民摆脱了千百年来的贫困,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11月23日下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9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至此,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这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时间回到今年3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表示当前我国还有52个国家级贫困县尚未脱贫,国务院将挂牌督战。
《小康》记者发现,这52个挂牌督战的贫困县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地区的7个省(自治区)。
其中新疆10个、贵州9个、云南9个、甘肃8个、广西8个、四川7个、宁夏1个。
如今,这最后的52个县全部宣布摘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布贫困县脱贫摘帽有关情况。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夏更生表示,贫困县全部宣布摘帽,并不意味着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还需要履行相关程序。
夏更生指出,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是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
“全国832个贫困县,经过8年的精准扶贫、5年的脱贫攻坚战,2016--2019年已有78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今年,国家对剩余的52个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各地区各部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集中精力、加大投入、攻坚克难,近期通过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退出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宣布退出。
四川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分析曾全红;赵倩倩【摘要】四川深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全国均有较大差距,要在短期内达到全省或全国平均水平,难度较大.该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既有客观环境限制又有主观因素制约.从短期来看应集中力量解决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从长期来看,则应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将资源优势变现的同时,强化教育发展基础,不断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深度贫困地区长远发展蓄积人力资本.【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深度贫困地区;基本特征;精准扶贫【作者】曾全红;赵倩倩【作者单位】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统计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7深度贫困地区因为历史、区位与环境等因素的特殊性,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是四川省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难点区域。
因此,促进深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深度贫困地区概况国家层面将“三区三州”,即西藏、四省藏区(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南疆四地州(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确定为深度贫困地区。
中央层面确定的“三区三州”涉及四川省阿坝、甘孜和凉山3个藏区彝区民族自治州42个贫困县,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为协调推进大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四川省又将小凉山3个彝区贫困县作为省级深度贫困县。
因此,四川全省共有深度贫困县45个:涵盖阿坝州(13个县)、甘孜州(18个县)全部,凉山州除安宁河流域“一市五县”以外的大部(11个县),以及乐山的金口河区、峨边县、马边县。
其中,大小凉山彝区有13个县,高原藏区有32个县。
总数占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51.1%。
幅员面积共计27.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7.5%(见表1)。
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汇报(供参考2017年12月4日)四川大学作为第一批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的高校,20年来共选拔204名志愿者赴青海、甘肃、四川等西部地区接力奉献,开展支教志愿服务。
从第二届起,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扎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在教育教学一线开展支教工作。
目前,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21名志愿者服务于凉山州昭觉县、美姑县、甘洛县,这三个都是国家级贫困县。
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已正式组建。
在上级团组织的关心下,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经过20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川大特色“一教双创三扶”的教育扶贫支教模式,工作经验不断累积,工作成效不断彰显。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汇报。
一、机制不断健全,组织保障日益完善一支“懂国情、素质高、讲奉献”的青年志愿者队伍是确保研究生支教团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基础。
我校从选拔、培养、管理、考核四个环节,从严从实做好队伍组建工作。
1、精选。
在我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联合相关单位(学工、教务、研究生院、科研、社科、纪委等单位),成立支教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选拔办法》每年从满足学校保研条件的同学中选拔。
通过3审(院级审查、校级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学校党委审查)环节严格选拔程序;通过3试(心理测试、教学试讲、科研能力面试)考核学生的道德品行、学业成绩、志愿服务经历、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选优配强支教团的队伍。
2、规培。
支教团组建后,学校为其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联系川大附小、附中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和试讲,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三是开展彝族语言和文化风俗培训。
四是强化体能训练和加强心理培训,以适应在少数民族、高海拔艰苦地区的工作环境。
还定期组织与往届支教团成员进行教学研讨,传帮带,让他们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3、严管。
在出台《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研究生支教团定期汇报制、中期述职制、终期考核制,通过建制度、重管理、配专人达到强效果的目的。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境内,有一段雕崖挂壁公路,令无数背包客神往。
这里地如其名,山披绿袍,路似玉带,一侧紧贴石壁,另一侧则是深渊,云雾缥缈间,奇美而险绝。
其附近的屏山峡谷,更曾让清代诗人顾彩留下了“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屏山”的愁唱。
屏山,是鹤峰县境内诸峰中的一座。
这个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群山绵延、地势险要,2868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内,常住人口约21.6万,少数民族占比约75%。
县域内的常住人口多分布在山区,城镇化率约39%。
山广人稀,成为鹤峰长期以来脱贫攻坚面临的最大硬性约束。
在导致贫困发生的诸多因素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重要因素,鹤峰的情况亦如此。
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鹤峰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3867户12251人,占当地贫困总人数约1/5。
经过一系列攻坚克难,鹤峰的脱贫工作在2019年取得标志性成果。
当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批准鹤峰县等17个县(市、区)退出国湖北鹤峰:发力健康扶贫,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家级贫困县序列。
在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过程中,围绕“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尽量少生病”几大关键点,鹤峰在构建健康扶贫治理体系、整体提升贫困治理效果方面进行了诸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探索。
一系列实践不仅为当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其他地区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开展、健康管理长效体制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全面小康·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专题调研组(以下简称“本刊调研组”)在2020年9月底走进鹤峰,围绕健康扶贫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技术支撑、未来展望等方面工作展开调研采访,试图深入挖掘鹤峰这一县域在健康扶贫领域的推进举措和既有成果,探索更好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路径,不仅为武陵山区的脱贫攻坚成绩留存一份历史记录,也为下一阶段乡村振兴的深入实施呈现一份时代样本。
“国贫县”里的贪婪书记作者:郭红敏来源:《蓝盾》2017年第08期马宗明在担任甘肃省广河县县长、县委书记期间,受贿款物折合人民币700多万元、美元26万,同时马宗明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其中人民币1500多万元、美元14.52万,收藏的131件陶器、古化石、书画,以及玉器、名表、金块价值高达1110万元,贪贿金额高达2500多万元。
另外,马宗明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损失529万多元。
2016年9月30日,甘肃省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马宗明有期徒刑13年。
案发前给清真寺捐款46万元马宗明案发,始于甘肃省临夏州侨联副主席马青鹰被调查。
未升任侨联副主席这个副处级职位前,在广河县,马青鹰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实权人物。
1962年出生于甘肃省广河县的马青鹰,2007年至2013年间先后担任广河县交通局长、财政局长等职务。
后据法院认定,2006年至2013年期间,马青鹰为了和时任广河县县长、县委书记马宗明搞好关系,感谢马宗明在工作中给予的关照,先后10次送给马宗明现金共计60万元,另替马宗明支付房屋装修费用30万元。
2014年初,得知马青鹰和广河县几个局长被纪委调查的消息后,马宗明一方面向行贿人退赃,一方面安排人转移赃款、赃物。
马宗明还授意亲属和“朋党”,以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向临夏县、积石山县、临夏市的30多个清真寺捐赠30万元。
此外,马宗明还拿钱让亲属给临夏县新集乡的“大直路清真寺”捐款6万元,给临夏县刁祁乡的“友好清真寺”捐款10万元。
就这样,在春节前后的这段时间里,马宗明先后给清真寺捐款46万元。
然而马宗明的这些“善举”,未能挽救他因贪腐而带来的牢狱之灾的命运。
2014年3月26日,时任广河县县委书记马宗明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该县春季顶凌覆膜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这次是马宗明从政生涯的最后一次亮相。
同年4月8日,甘肃省纪委通报,马宗明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广河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平均海拔1953米,总人口25万。
91科技集团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隰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2018善行者走进隰县公益徒步活动为精准扶贫贡献正能量图为:91科技集团公益社参赛者合影2018年9月27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隰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2018善行者走进隰县公益徒步活动,在山西省隰县盛大举行,91科技集团、91金融联合创始人、91资本合伙人吴文雄和91公益社人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证券从业者,共计276人参加此次公益活动,共同为精准扶贫贡献正能量。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王行最、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曾彤、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主任金红峰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王行最副理事长在致辞中讲到“善行者走进隰县,通过“运动+公益”的方式,发动更多的证券行业的从业者参与到隰县精准脱贫工作中,为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善行者走进隰县是善行者首次走进贫困县,我们也希望这种体育扶贫的模式能够走进更多的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三年决战的关键一年。
隰县目前仍属于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2017年山西省35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大扶贫格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响应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的号召,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和隰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2018善行者走进隰县公益徒步活动,动员全国家证券公司组队参与50公里徒步挑战,以实际行动为隰县特困群众和遭受大病、重灾或突发性事故的特困群众筹款。
通过活动带动外界公众认识隰县,进入隰县,助益隰县的生计发展,同时活动的参与者所有筹集的善款将用于资助当地因灾、因病致贫的特困家庭,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善和希望,以此配合国家精准扶贫的大方针,打赢脱贫攻坚战。
图为:91公益社工作人员慰问贫困户2018年8月3日-5日,91科技集团就参加了2018善行者走进隰县公益徒步活动的预热活动,通过22公里的行走倡导人们为隰县特困群众筹款,并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证券协会及会员单位工作人员走访了隰县下李乡的贫困家庭,为他们带去了慰问品。
贵州丹寨特色小镇发展经验借鉴井园欣(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要]国家级贫困县丹寨县主要以农业为就业方向,镇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地方财政融资能力及可持续能力不足,难以支撑小镇的转型发展。
2014年丹寨县与万达签署了扶贫协议,是政府精准扶贫资金与社会资本合作、将PPP 模式引入特色小镇项目实践性的检验。
这种“造血式”扶贫新模式弥补了丹寨县的资金缺口,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管控和降低不同阶段的风险,提高特色小镇的建设效率,有利于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并获得相对平稳的盈利和回报。
借鉴丹寨县打造特色小镇的经验,集合人力和物力实施“镇镇联动,镇村联动”,让周边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加入到特色小镇的队伍中,将区域性扶贫项目和区域发展政策紧密结合,建立农户脱贫与区域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实现稳定脱贫。
[关键词]贵州省;丹寨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精准扶贫;产业升级[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43(2017)11-0065-02[作者简介]井园欣(1993-),女,山东济南人,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级行政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论与方法。
贵州省是全国独一无二、仅由山区组成而无平原的省份,因而其在建设特色小镇时依据自身现有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蒸小笼”式的小城镇,突出组团式、点状式、串珠式的空间布局。
目前贵州特色小镇主要有依托于传统优质资源的文旅类小镇和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研发类小镇。
其中尤其特殊的当属黔东南州的“丹寨小镇”。
一、丹寨县发展困境国家级贫困县丹寨是贵州省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是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贫困的缩影。
地处贵州省东南部,全县国土面积940平方公里,下辖6个乡镇,总人口不到18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县。
作为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贵州省小镇发展的困境在这里都有体现,丹寨县村民仍主要以农业为就业方向,镇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缺乏,企业缺乏劳动力,地方财政融资能力不强、可持续能力不足从而难以支撑小镇的转型发展。
2018·11特别报道199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统一部署,求是杂志社与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结成对子,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20年风雨兼程,20年真情付出。
求是人在帮扶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探索,帮助杂多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发展的精准扶贫之路。
2018年10月底,本刊记者深入杂多县探访求是人与杂多群众的20载情缘。
Editor /于生妍旦正措142018·11情牵杂多——求是杂志社倾情帮扶杂多县纪实本刊记者•于生妍旦正措2017年9月,在西宁召开的青海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求是杂志社获得“中央国家定点扶贫先进单位”称号,杂多县也获得“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称号。
这个成绩的取得,正是求是杂志社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扶贫方式的结果。
2016年,为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的要求,顺利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求是杂志社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职能部门领导担任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专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定点扶贫工作计划安排,并综合各方面情况和调研成果,制定细致的扶贫计划。
2016年11月26日,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率领工作组,深入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开展精准扶贫调研。
李捷承诺,求是杂志社对杂多的帮扶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并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帮扶规划,尽最大努力为杂多办好事办实事。
经选拔推荐,由严海波同志挂任杂多县县委副书记,周祖友同志挂任杂多县苏鲁乡山荣村驻村第一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
2017年7月中旬,李捷社长专门派出调研小组,深入杂多县,走访乡、村,进行全方位扶贫调研,实地走访慰问牧民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近年来,求是杂志社不断改革和创新扶贫方式,走出了一条符合杂多实际的精准扶贫之路,为杂多人民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阻断代际贫困点燃希望之光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永丰纸业泸州20万吨竹浆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全国最大竹浆纸一体化企业本刊讯(永丰纸业 消息)2017年12月19日,随着第一张白浆板下线,永丰纸业集团下属的泸州浆纸20万吨竹浆项目全线投产运行。
至此,永丰纸业集团竹浆产能突破50万吨/年,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竹浆纸一体化企业。
据了解,项目总投资11.1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20万吨浆厂和45万亩原料林基地。
项目采用D D S超级置换蒸煮、封闭筛选、E C F中浓漂白等国际先进技术,项目整体工艺、装备水平、环保设施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制浆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于2016年9月全面开工,经过15个月的紧张建设和调试,2017年12月6日产出本色竹浆板,12月19日顺利转产漂白竹浆板。
“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助农增收6亿元,带动近7000人就业。
该项目的正式投产,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永丰纸业在全国竹浆纸领域的领导地位,也将有力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和产业发展。
”项目负责人赵琳介绍说,该项目是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的产业龙头项目,项目所在地泸州市叙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幅员辽阔,具有很好的竹子生长条件,也是全国竹林基地建设重点县。
项目达产后,每年将消耗鲜竹材100万吨,年助农增收6亿元以上,并有效带动当地的能源、交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有力助推叙永县的脱贫攻坚和竹农增收致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广东理文年产6万吨的生活用纸纸机TM12顺利开机本刊讯(福伊特 消息) 2017年12月23日,位于东莞洪梅镇的广东理文绿色高档生活用纸项目T M12卫生纸机顺利开机,从上浆到出纸仅用时28分钟。
自第一卷从母辊上生产出来的卫生纸即为可供销售的合格产品。
当日下午15时00分,T M12卫生纸机正式上浆。
在福伊特现场团队和理文团队的通力协作下,15时28分,第一卷纸正式卷出,标志着福伊特XcelLine卫生纸机T M12成功开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