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pa村村通广播系统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55 MB
- 文档页数:25
村村通广播系统建设与应用方案简介:村村通广播在广播中心的统一管理下,将广播信号通过专用网络依次传输到各级广播站及村级广播室,利用网络广播设备接收,通过喇叭进行广播,即每个村安装一套农村大喇叭(数字广播)系统。
主要用于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能力,活跃农村精神文明生活,以满足当代农民对政策法规的了解和对科技文化的渴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远程网管远程广播多级管理防火防爆应急村村响系统整合政策背景:国家政策推动n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第一轮工程至2005年结束;n2006年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n20011年发布了《“十二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n2015年发布了《全国“十三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n近年各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村村通广播建设需求广播系统ü信息通知ü背景音乐ü双向对讲ü紧急求助ü应急指挥ü气象播报ü多级管理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经济性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存在着失真大、频带窄、信噪比低等问题;而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则无因传输问题对音质造成的损害,能在终端重现高质量的音源信号。
由于系统采用IP 数字网络广播方式,省去了大量的布线系统,所以也就消除了作为广播系统中最可能发生问题的线路故障所引发的广播系统线路故障现象;数字网络广播可在局域网内、或Internet 阿网上使用。
稳定可靠的网络广播直接取决于网络服务器及网络适配器软硬件结合的完好性能;维护方便、结构简单、布局简明、广播系统的经济性有目共睹,在建设期可省去大量的传输线材和线路铺设费用。
设计原则远程寻呼站网络广播控制中心网络适配器IP电话IP网络有源音箱指挥中心广播机房主控设备前置放大器本地话筒CD播放器分控电脑远程寻呼站各个镇级管理处设备网络适配器网络适配器IP 网络音频采集终端CD播放器网络适配器XX 村网络适配器XX 村XX 村XX 村XX 村网络适配器XX 村网络广播控制中心远程寻呼站消防信号智能接口IP网络电话输入分区寻呼器IP网络有源音箱IP电话该设备是整个IP广播系统的服务器,直接Web管理,可以实现对整个IP广播系统控制、管理、编程等作用。
DSPPA公共广播工程手册广州声雅音响器材公司工程部编译一、公共广播工程设计的一般顺序这里所说的公共广播是指有线传输的声音广播,通常用于公共场馆、大厦、小区内部,供背景音乐广播、寻呼广播以及强行插入的灾害性广播使用。
这一类公共广播工程的设计,通常按下列顺序进行:1、首先应考虑广播扬声器的选用、配置2、广播功放的选用3、广播分区4、广播系统的建构本手册依据DSPPA公共广播系列的资料进行编译。
二、广播扬声器的选用和配置1、广播扬声器的选用原则上应视环境选用不同品种规格的广播扬声器。
例如,在有天花板吊顶的室内,宜用嵌入式的、无后罩的天花扬声器。
如DSP-501、DSP-701、DSP-802系列。
这类扬声器结构简单,价钱相对便宜,又便于施工。
主要缺点是没有后罩,易被昆虫、鼠类啮咬。
在仅有框架吊顶而无天花板的室内(如开架式商场),宜用吊装式球型音箱(DSP-107)或有后罩的天花扬声器(如DSP-901~902系列)。
由于天花板相当于一块无限大的障板,所以在有天花板的条件下使用无后罩的扬声器也不会引起声短路。
而没有天花板时情况就大不相同,如果仍用无后罩的天花扬声器,效果会很差。
这时原则上应使用吊装音箱。
但若嫌投资大,也可用有后罩的天花扬声器。
有后罩天花扬声器的后罩不仅有一般的机械防护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声短路的作用。
在无吊顶的室内(例如地下停车场),则宜选用壁挂式扬声器或室内音柱。
前者如DSP-106、DSP-207、系列;后者如DSP-103~403、DSP-109~609系列。
在室外,宜选用室外音柱或号角。
前者如DSP-105~405、DSP-108~408系列;后者如DSP-CH~PH系列。
这类音柱和号角不仅有防雨功能,而且音量较大。
由于室外环境空旷,没有混响效应,选择音量较大的品种是必须的。
在园林、草地,宜选用草地音箱。
如DSP-3601~3602系列。
这类音箱防雨、造型优美,且音量和音质都比较讲究。
新农村——村村响数字网络广播系统解决方案一、用户概况及需求我县乡镇村区划调整后,现有乡镇13个,行政村215个,自然村2544个,其中离县城最远的乡镇达90多公里,离乡镇所在地最远的自然庄达35公里。
现时农村调频广播网相当一部分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难以适应乡镇村各项宣传工作的需求,亟待恢复和加强,目的是达到村村通、村村响。
具体要求如下:1、改变现有有线+调频广播模式,建立一套基于互联网的村村通广播系统.以行政村为单位安装网络广播系统,综合广播信息将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使得广大村民足不出户,就可闻知天下事。
2、村村通广播系统必须具备灾害预警功能。
村村通广播为灾害预警大喇叭建设工作的重要工作平台,必须为气象/水利/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提供接口。
3、播出的内容主要包括转播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传达上级的会议精神,宣传计划生育、秸秆禁烧、防汛抗旱和一些惠农政策等.4、可实现“三级可控、两级插播、上级优先、应急优先”等功能.二、方案设计村村通广播在农村宣传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处理应急事务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使“村村通”工程深得民心、也成为让农民得实惠的一项有实效的工程。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并将“村村通”列入“十二五”文化事业重点工程。
我们这套农村广播方案基于电信通信网络和数据网络进行部署,为政府部门提供如下的服务解决方案。
◆县级播音平台:系统整体架构:系统由1台广播服务器(GM—8008B)、1台应急广播接入主机(电话远程接入终端GM 8008)、1台县级播控平台(IP网络广播寻呼话筒GM8003D)、调音台、调谐器等音源设备组成。
县级播音设备功能:1、应急广播系统:负责接收县级应急平台发送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网络信号发送至全县所有的大喇叭。
2、广播服务器具有对全县广播终端管理和权限管理等功能,为所有数字网络广播终端提供定时播放和实时广播服务,响应各网络广播终端的点播请求;3、县级播控平台可以对全县任意的乡镇、村进行广播且下级无法插播。
村级广播系统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村级广播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于农村的文化宣传、信息发布、灾害预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制定并实施村级广播系统方案,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增强村民的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加强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2. 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灾害预警和安全知识宣传;3.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三、实施步骤。
1. 确定系统覆盖范围。
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确定村级广播系统的覆盖范围,包括村庄范围、田间地头、集市等重要场所。
2. 选址建设广播站点。
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广播站点,要考虑地势、建筑物、电磁环境等因素,确保广播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
3. 采购设备。
根据实际需求,采购广播设备,包括发射设备、天线、音响设备等,确保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
4. 安装调试。
对采购的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符合要求。
5. 制定管理办法。
制定村级广播系统的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维护、节目制作、广播时间安排等,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6. 开展宣传教育。
开展村级广播系统的宣传教育工作,向村民宣传广播系统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广播节目的制作和收听。
四、实施保障。
1. 资金保障。
村级广播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要通过政府补贴、村集体资金等途径,确保资金的充足和稳定。
2. 技术保障。
建设和运行村级广播系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 管理保障。
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相关责任人,加强对广播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实施效果评估。
建设和运行一段时间后,要对村级广播系统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覆盖范围、信号质量、节目质量、村民参与度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村村通广播系统方案范文数字IP网络系统方案村村通数字IP网络公共广播系统广州某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事业部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及项目设计1第一节项目名称及需求分析1一、项目名称2三、项目需求2第二节设计目标及设计依据2一、设计目标2二、设计依据及标准4三、设计指标4第三节系统介绍5一、网络音频广播系统简介5二、网络音频广播系统特点6第四节项目设计7一、网络音频方案设计7二、网络音频广播设计方案8三、网络音频广播系统图10第三章系统设备功能及介绍11一、IP网络广播主控设备介绍11第四章售后服务与人员培训19第一节售前服务1919第三节保修期内的服务条款19第四节保修期外服务条款20第五节人员培训20第一章系统概述及项目设计第一节项目名称及需求分析一、项目名称村村通数字化公共广播系统二、项目概况三、项目需求“农村广播”的实施可以使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能进一步及时了解、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民众的素质,有利于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利用广播站每天早、中、晚播放新闻节目的有利时机,可以适时插播诸如财务、政务、务工信息、抗震安居补助、退耕还林政策以及乡党委、政府近期工作动态等与农牧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有助于群众更多更广的了解社会信息,让农村居民知道党的下一步任务重点,更直接地了解农业科技知识、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政策等,增强法制和权益认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列入文化事业重点工程项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战略部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应急广播通信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由广电总局依托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预警信息自动适配播发系统,实现国家应急广播网与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有效衔接”。
“村村通”4G无线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方案一、4G无线村村通广播系统建设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已在全国吹响,作为建设主力军的农民,会面对政策调整幅度大、知识更新快、工作要求高等现实问题。
特别是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业综合开发的高层次推进,对农民的主体意识、科学种植、科学养殖、信息畅通、法制观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对政策法规的了解和对科技文化的渴望更加迫切。
为了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精神生活发展与济发展相统一,建设村村响广播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本乡镇共有10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村布置1套4G无线广播终端集成箱,采用先进的4G网络传输(以后可扩展到更先进更经济的5G网络等),无需另外布网及搭建网络。
要求新建农村广播本着“先进、经济、实用”的思路,使全镇所有村庄“村村通”广播,实现全镇的广播覆盖,而且能进行乡镇、村两级广播功能。
二、4G无线村村通广播系统广播功能2.1 乡镇级领导可通过中控实现任意广播、控制下级各村广播的开机、关机、语音呼叫、下达通知等;同时具有智能分区功能,乡镇领导或派出所即可对全乡镇村庄或个别村庄下达通知、抢险救灾、治安联防调度、农业知识讲座、天气预报等。
2.2、所有终端设备只要接通电源无人职守,既可自动接收乡镇广播通知和村委会广播通知,又可单独插播讲话扩音,方便耐用。
2.3、及时将通知、科普信息、法制观念、政策新闻、天气预报等内容广播到村民中去。
2.4、实现各级广播站上下网络互联。
以乡镇为中心,允许授权县级部门接入。
各级能够向下控制,经上级授权可向上接入。
可实现单个乡镇和村委独立工作、分区广播、管区片区内联网、乡镇内联网。
只要有网络3G或4G网络覆盖地方,就可以实现系统广播功能2.5 适用范围:县、乡镇村庄、旅游区、校园、工厂、企业、工程现场、消防救援、抢险救灾、山洪预警、高速公路、森林防火、海防码头等环境。
三、村村通广播系统设计依据3.1 本数字化农村广播系统,依照标准主要有:●《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T16-1992。
2023年广播电台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方案____年广播电台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方案一、项目概述广播电台村村通工程是指在各个农村地区建设广播电台,实现农村广播电台全覆盖,推动信息传播和文化服务的普及。
本工作方案旨在进一步深化广播电台村村通工程建设,提高广播电台网络覆盖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实现农村广播电台全覆盖,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
二、工作目标1. 建设媒体融合型广播电台,实现多媒体传播。
2. 增加广播电台覆盖范围,改善农村广播信号弱、不稳定的问题。
3. 提升广播电台的音质和服务质量。
4. 加强农村广播电台与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的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农村文化服务。
三、建设内容1. 增设广播电台发射站在农村地区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广播电台发射站,扩大广播电台信号覆盖范围。
每个发射站涵盖周边农村的广播信号,确保广播覆盖稳定且持久。
根据地理条件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发射站的数量和分布。
2. 提升广播电台技术设备引进先进的广播电台技术设备,改善广播电台的音质和服务质量。
更新广播电台设备,提高信号接收和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增加广播电台节目的播出能力。
同时,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
3. 发展农村广播电台终端设备普及广播接收终端设备,支持农村居民收听广播电台。
通过购置广播接收器、手机APP等设备,提供多样的广播接收衔接途径,让农村居民随时随地能够方便地收听广播电台,拓宽农村广播电台的受众。
4. 深化广播电台内容建设加强广播电台内容建设,提供多样化、丰富的广播节目。
制作针对农村居民需求的新闻、音乐、文化、科普等节目,满足农村居民对信息和娱乐的需求。
开展广播电台对接农村文化艺术活动,推出农村文化创意产品,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5. 开展农村广播电台主题活动以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等为契机,设计和组织农村广播电台主题活动。
举办广播电台主题节目、互动游戏、线下活动等,增加农村广播电台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1)、投标综合说明】DSPPA公共广播系统设备一、公共广播系统概述二、DSPPA 公共广播系统器材性能介绍三、厂区的公共广播/背景音乐示意四、厂区的公共广播/背景音乐示意一、公共广播系统概述DSPPA 广播音响系统涉及面很广,从工厂、学校、宾馆、车站、码头、广场 到会场、影剧院、体育馆、住宅小区等无不与之有密切关系。
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广播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面向公众区(广场、车站、码头、商场、餐厅、走廊、教室等)和停车场等的公共广播系统。
这种系统主要用于语音广播,因此清晰度是首要的。
而且,这种系统往往平时进行背景音乐广播,在出现灾害或紧急情况时,又可转换为紧急广播。
面向宾馆客房的广播音响系统。
这种系统包括客房音响广播和紧急广播,常由设在客房中的床头柜放送,客房广播含有多个可供自Public Address System公 共 广 播 系 统由选择的波段,在紧急广播时,客房广播即自动中断,自动切换为紧急广播。
以礼堂、剧场、体育馆为代表的厅堂扩声系统。
这是专业性较强的扩声系统,它不仅要考虑电声技术问题,还要涉及建筑声学问题。
两者都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这类广播系统往往有综合性多用途的要求,不仅可供会场语言扩声使用,还常用于文艺演出等,对于大型现场演出的音响系统,电功率少则几万,多的达数十万瓦,故要用大功率的扬声器和功率放大器,在系统的配置和器材选用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应注意电力线路的负荷问题。
面向会议室、报告厅等的广播音响系统。
这类系统一般也是设置成公共广播提供的背景音乐和紧急广播两用的系统,但因其特殊性故也常在会议室和报告厅单独设置会议广播系统。
对要求较高或国际会议厅,还需另行设计诸如同声传译系统,会议表决系统以及大屏幕投影电视等的专用视听系统。
从上面介绍可知,对于各种大楼、宾馆及其他民用建筑物的广播音响系统,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公共广播系统(Public Address System简称PA),这种是有线广播系统,它包括背景音乐和紧急广播功能,通常结合在一起,平时播放背景音乐或其他节目,出现火灾等紧急事故时,转换为报警广播。
村村通网络广播系统一、用户概况及需求该县地处山区,每个行政村下设1-5个自然村。
目前计划为每个村安装一套数字广播(农村大喇叭)系统,该系统由县广播中心统一管理,将广播信号通过专网络传输到各乡镇广播站及行政村、自然村广播室,利用网络广播设备接收,通过喇叭进行播音。
该系统主要用于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活跃山区人民文化生活,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山区人民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该县广播电台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为40-70%,考虑到后期铺设施工难度很大,投入成本太高(该县地处山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质环境相当复杂);原来借助于有线电视网络所做的调频广播已无法进行应用。
鉴于目前电信网络已覆盖全县96%村落,因此该工程将借助于电信网络来实施。
技术要求:1. 三级可控、两级插播、上级优先;应急广播优先级最高。
2. 能够定时播出县广播电台的自办节目。
3. 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接口,方便其他单位利用本套数字广播系统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
4. 利用网络优势解决无线调频广播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覆盖范围窄、维修成本高等弊端,力争做到以行政村为单位,做到本村组收听本村广播内容。
由于自然村分布在沟壑之中,行政村的自然村分布在大山的两侧;以前调频广播采用山顶架设中转天线(差逆转器)的方式解决地域限制;但是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效果不理想。
(除了架设调频天线以外,还得从山脚下的村庄架设电线到山顶);天线架的低了,经常接收不到信号,架的高了经常遭雷击,另外,维修也相当不便。
二、方案设计广播是广播电影电视局的重要宣传手段之一,不仅不能丢掉,而且还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将网络优势应用于广播,将原来的以村级为单位的独立广播,改变为以县级为单位统一广播。
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全面有效推广,即需建立村村通广播系统方案基于电信通信网络和数据网络进行部署,为电视台提供如下的服务解决方案。
»云广播中心服务器平台系统组成:●1台云服务器(置于电信机房或县级主控室,安装【云服务软件】)、可以共用县级管理服务器●1~3台云广播音频服务器(置于电信机房或县级主控室,安装【云音频传输软件】)、可以共用县级管理服务器、镇级管理服务器系统功能:●云服务软件负责管理所有设备。
社区公共广播系统(PAS)系统建设方案一、设计概述本方案旨在为社区提供一套集背景音乐播放、公共通知发布、紧急广播于一体的智能广播系统。
该系统由广播控制主机、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电源、音源播放设备、输入输出控制设备及终端扬声器等组成,能够满足社区日常音乐播放、业务广播、会议广播、物业通知及紧急广播等多种需求。
二、技术要求与配置1.技术要求1.系统应能够集中控制,由保安管理中心或物业管理中心进行操作。
2.扬声器应设置在社区主要出入口、行人楼梯、楼层、电梯前厅和轿箱以及社区绿地内,确保声音覆盖全面。
3.扬声器数量应保证从本楼层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超过15米,每个扬声器额定功率不小于3W。
4.系统应支持分区播放,平时播放音乐节目,特定分区可插入业务广播、会议广播和物业通知等。
5.当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时,系统应能够自动或手动切换至紧急广播状态,并联动在相应区域播放消防疏导信息。
2.配置要求1.选用360W功率放大器5台,其中1台作为备用,每个分区不大于150W,扬声器总功率1530W。
2.扬声器采用定压传输方式,功放输出采用100V定压输出。
3.公共区域采用吸顶式/壁挂式扬声器及室外草坪音箱,确保声音均匀分布。
4.系统设计36个分区,最多可接入40个分区,配置434个吸顶扬声器和64个强指向扬声器。
三、紧急广播功能1.紧急广播系统采用消防电源,并配备备用电池,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2.消防控制室能够显示紧急广播的楼层,并实现自动和手动播音两种方式。
3.紧急广播范围按规范要求设置: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发生火灾时,在本层及相邻层进行广播;首层发生火灾时,在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进行广播;地下某层发生火灾时,在本层及相邻层进行广播。
四、敷设与安装系统广播线路的垂直配线在弱电井内敷设,每一楼层的弱电井内设一分线箱,楼层水平配线均由该分线箱内接出暗敷至各扬声器。
扬声器安装位置应经过精心规划,确保声音覆盖全面且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村村通”工程广播系统技术方案一、村村响广播系统建设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已在全国吹响,作为建设主力军的农民,会面对政策调整幅度大、知识更新快、工作要求高等现实问题。
特别是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业综合开发的高层次推进,对农民的主体意识、科学种植、科学养殖、信息畅通、法制观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对政策法规的了解和对科技文化的渴望更加迫切。
为了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精神生活发展与济发展相统一,建设村村响广播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赣州市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面积XX平方千米。
共有11个乡镇,105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农村人口XX万人。
要求新建农村广播本着“先进、经济、实用”的思路,使全县所有村庄“村村响”广播,实现全县的广播覆盖,而且能进行县、乡、村三级广播功能。
二、村村响广播系统广播功能2.1 县、乡镇级领导可通过分控实现任意广播、控制下级各村广播的开机、关机、语音呼叫、下达通知等;县级平台实现对辖区内乡镇、村庄的广播单独控制和使用。
同时具有智能分区功能,县、乡镇领导或派出所即可对全乡镇村庄或个别村庄下达通知、抢险救灾、治安联防调度等。
2.2、所有机器设备只要接通电源无人职守,既可自动接收县、乡镇广播通知和村委会广播通知,又可单独插播讲话扩音,方便耐用。
2.3、及时将通知、科普信息、法制观念、政策新闻、天气预报等内容广播到村民中去。
2.4、实现各级广播站上下网络互联。
以县级为中心,允许授权市级部门接入。
各级能够向下控制,经上级授权可向上接入。
可实现单个乡镇和村委独立工作、分区广播、管区片区内联网、乡镇内联网。
在偏远的山区采用超远程发射来实现广播区域覆盖,达到优美的效果,经济又实惠。
2.5 适用范围:县、乡镇村庄、旅游区、林区、校园、工厂、企业、工程现场、消防救援、抢险救灾等环境。
三、村村响广播系统设计依据3.1 本IP数字化农村广播系统,依照标准主要有:●《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T16-1992。
●建筑、网络通信有关行业标准。
●《专业录播结构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1981。
3.2设计原则系统本着"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设计。
先进性:系统采用了网络传输的方式和无线调频广播技术相结合,发射机无线指标严格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相关要求标准。
由于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存在着失真大、频带窄、信噪比低等问题;而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则无因传输问题对音质造成的损害,能在终端重现高质量的音源信号。
科学性:系统设计科学可靠,通过以太网络技术,它可在同网段的局域网内、跨网关的局域网内或Internet网上使用。
稳定可靠的网络广播直接取决于网络服务器及网络适配器软硬件结合的完好性能;调频发射系统将保证频率的独立性,不会与其它的无线电波源发生相互干扰现象。
此外,系统保证可维护性强,同时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
稳定性:由于系统采用IP数字网络广播和无线调频广播方式,省去了大量的布线系统,所以也就消除了作为广播系统中最可能发生问题的线路故障所引发的广播系统线路故障现象;经济性:此系统维护方便、结构简单、布局简明、广播系统的经济性有目共睹,在建设期可省去大量的传输线材和线路铺设费用,3.3 IP数字网络广播系统的优势(1)传输数字化IP网络广播采用独有的CD质量的数据文件格式,将音源转换为数据文件传送到网络适配器。
全程数字化传输避免了传统音频广播的信号衰减与噪音,提供高保真音质的声音。
(2)终端个性化IP网络广播基于IP数据网络,每个网络广播适配器都可以有独立的IP地址,可以拥有完全个性化的节目。
(3)前端网络化IP网络广播将前端音源扩展到整个网络,节目定时播放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操,。
网络化的管理,还可以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
(4)播放自动化IP网络广播能够实现自动化播放,并为各个节目指定播放时间,服务器将自动进行播放,并且播放内容与对象范围可以任意指定。
(5)操作人性化IP广播为提供了人性化的图形菜单界面、人性化的操作,轻松简便,专一实用,提高了使用的效率。
(6)应用智能化IP广播有很多智能化的设计,可以在广播过程实现录音、变速、列表循环播放等语音功能;还可以实现定时设置,实现广播自动播放;并能够远程编排、维护、管理等。
(7)工程简单化IP网络广播工程简单,对于现在有局域网设每一个IP广播点,只需要增加网络广播适配器安装即可,如果没有搭建网络,数据网络的工程量也相对简单,只需要铺设网线即可,一旦建设,广播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共用,减少多网重复建设。
(8)系统零维护IP网络广播在物理上与网络共用,所以并不在网维护之外增加额外的维护工作。
在应用上,系统可设置独立网段与计算机系统分隔,各网络广播适配器嵌入式系统程序固化,不会受到病毒感染。
系统整体稳定可靠,基本没有维护工作。
四、村村响广播系统实施方案4.1 在县广电总局,建设县级播控平台,县级播控平台对上可实施与市级总平台的对接,实施上级指令及时跟进和传达,对下可直接远程监控各乡镇、各行政村工作状态,县领导在县级平台可直接调度乡镇、行政村各级组织。
县级平台信号可通过县乡镇局域网或者以太网(光纤)为为主要媒介,传送至各乡镇和县城区所有区域,在主要街道、社区可设置调频接收终端,实施城区调频广播无缝覆盖。
4.2 在全县11个乡镇和县城居委会建设乡镇级播控平台,各乡镇终端采用CDMA作为传输介质,要求带宽达到500Kb以上,丢包率小于1%,PING值小于60ms。
目前终端在100KB以内。
可通过现有的局域(或电信、移动光缆网)实施县、乡镇组播控中心的信号接入,各乡镇通过15—50W的调频发射覆盖,实施全乡镇所在的各行政村及自然村。
4.3在8个县城居委会105个行政村和自然村安装无线调频接收终端,每个一个终端通过功率放大器驱动两个高音喇叭,为避免因为地形环境对无线调频信号干扰,各村小组扬声器采用100V定压传输方式,稳定可靠;一个行政村以三个村小组为例,均可接收县、乡,村委三级广播信号。
五、村村响广播系统实现目标5.1自动广播:全自动无人守侯广播节目播出;5.2统一广播:全县集中统一广播;5.3定村广播:可对行政村进行随意的分组,指定一个或一组行政村收听广播;5.4紧急广播:可对任意行政村或所有行政村,进行紧急插播,通告紧急发生事宜。
5.5应急广播:遇有洪涝、地震或其他灾害,可对任意行政村或所有行政村进行应急指挥广播;5.6乡级插播:支持农村二级广播,即乡级插播,以便乡级区域管理广播;5.7村级插播:支持农村三级广播,即村级插播,以便村务管理;5.8科普广播:可通过本系统宣传科学养殖、科学种植、防虫防灾等科普知识;5.9天气广播:可进行天气预告广播,使农民根据天气情况,择时农作;5.10政策广播:可进行党政方针宣传,使农民思想与大政方针同步,增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激情;六、村村响广播系统原理及组成6.1、系统原理及组成:系统采用数字音频传输、调频调制、IP地址控制、无线接收”的全新理念搭建数字化农村智能广播平台。
由数字节目源或模拟节目源输出单路或多路音频信号,数字传输到各乡镇,各乡镇调频调制射频信号通过无线发射机将广播信号发送到各村组接收终端。
各村庄接收无线终端接收到广播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传输到村组广播扬声器。
同时控制中心控制信号由数字播控系统软件通过网络协议与与乡镇数字广播终端自动广播控制通讯,通过无线调制发射机将控制信号调制到70-87MHz调频信号传输到各个接收终端,。
主要设备有网络广播控制主机(专用PC)及软件、网络广播控制终端、无线调频发射器、太阳能无线接收终端、多功能扩音功率放大器、号角音箱组成(组成结构见原理图)。
6.2、结构原理图(见附图)6.2.1系统结构设计本系统由音源系统、数子网络控制系统、调频发射机、调频接收系统及扩音系统组成。
县\市到镇广播信号采用光钎传输方式,乡镇到村采用无线传输方式,村到各组采用定压传输方式、6.2.1.1音源系统:由卡座、DVD、数字调谐器、话筒等组成。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配:配置DVD一台,用于VCD、CD、DVD、MP3等光盘播放。
配置数字调协器一台,用于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当地广播电台节目;配置话筒两只,用于播报、讲话。
6.2.1.2数字网络控制系统:通过TCP/IP协议在县与乡镇之间传输控制,系统主机功能:➢系统按预先编制的程序运行,可无人值守。
每天可以手动或定时播放作息铃声,播放各种体操类、礼仪类、音乐类等节目。
与众不同的是,不同的分区可单独定时,不同的分区在同一时刻可播放不同的节目。
➢远程控制电脑是任意一台电脑,它装有本系统的控制软件,可有权限地控制本系统,可向本系统添加或删除节目。
➢大幅显示屏幕,触摸屏和轨迹球操控;强大的广播矩阵;内置大容量节目源空间,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节目源;节能运行。
➢用户可以自己制作节目源;可以通过本机录制;亦可从远程控制电脑上复制。
➢广播主机含有4个独立的音频输入通道和2个辅助混合音频输入通道。
一共可设置2000个分区,每个分区可包含多个终端。
6.2.1.3 调频发射系统:采用调频调制成射频信号经发射天线传输到数字无线接收终端。
6.2.1.4扩音系统:主要由扩音功放肯号角扬声器组成。
接收到主机房音源的开关控制通过功率放大器传输到各扬声器。
七、村村响广播系统工程配置5 前置放大器TA1251P 台116 网络点播终端OTE7402 台117 网络寻呼器OTE7488 台118 无线发射主机WEP9115T 台11村广播设备1 广播话筒TM200 只1052 功率放大器TA2228 台1053 太阳能调频接收终端WEP2364R 只1054 号角扬声器TE3492 只630八、产品性能介绍1、CD播放器TA1236C性能特点:●CD、DVD播放功能。
●高亮度动态VFD显示,清晰醒目。
●具有曲目直选功能。
●具有通电后自动播放功能。
具有远程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定时播放性能规格:频率响应20Hz-20kHz信噪比90dB动态范围90dB 谐波失真0.005%抖晃可测极限之下输出电平0dBV 保护AC fuse ×1电源AC 220 –240 V / 50~60 Hz尺寸485×88×378 mm毛重 6.5 kg净重 5.2 kg 2、调谐器TA1237R性能特点:微电脑控制,数字调谐系统。
全轻触按键控制,VFD显示。
AM/FM 各20个电台存储功能。
具有自动搜索存储电台功能。
具有音频信号电平指示。
具有断电记忆功能。
性能规格:3、话筒TM200●使用方便,适应不同需求;●频响范围为50~20000Hz;●灵敏度为dB;●为心形指向性;●输入阻抗小于20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