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学员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55
炼钢厂精益生产指导手册目的:指导炼钢厂精益生产体系、班组标准化各版块内容实施方式、方法、流程及管理要求,实施持续改进。
X围:炼钢厂精益生产构架及各版块内容,班组标准化推进内容。
第一部分:精益生产体系版块基础一:团队合作一、目的建立合作团队,优化现有炼钢厂创新攻关项目及精益生产项目改进流程,采用系统化的解决问题方法,提高全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事项系统化的解决问题方法步骤:1、课题概述(或选择课题)●阐述选题背景、理由、或意义。
2、现状调查和确定目标●现状调查包括:进行标杆对比、历史数据分析,找出差距;通过分层分析或影响因素调查,确定主要问题。
●目标的确立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科学的依据。
推荐方法:➢厂部指令或运营计划第三台阶目标。
➢通过定义主要问题解决程度(50-70%)设定目标①降低类:目标=基线-(基线-最佳值)×(0.5~0.7);提高类:目标=基线+(最佳值-基线)×(0.5~0.7)②降低类:目标=基线 -(100%-基线)×主要问题占比×(0.5~0.7);提高类:目标=基线 + (100% -基线)×主要问题占比×(0.5~0.7)3、分析问题,找出根本原因●从“5M1E”六个方面分析问题原因,采用连问“5个Why”,找到问题根因。
●推荐应用因果图、树图、关联图进行原因整理。
4、需找解决方法及方案评估4.1 提出解决方法4.2方案评估,确定最佳方案●对存在的多种解决方案进行评估,选择确定最佳方案。
5、制定实施计划按照“5W1H”原则制定;6、措施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估●按照对策表中制定的措施计划逐项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作好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做法等);●每项对策实施完成后进行效果验证。
7、效果检查●课题目标完成情况●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8、巩固措施及标准化●对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作业文件,进行标准化。
JIT精益生产方式教学手册精益生产方式JIT介绍何为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及其意义精益生产管理方法上的特点精益生产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管理思想的比较精益生产的结构体系及主要项目精益生产的结构体系及主要项目精益生产支柱与终极目标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IE)何为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它是从丰田相佐诘开始,经丰田喜一郎及大野耐一等人的共同努力直到60年代才逐步完善而形成的。
精益生产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也是追求卓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
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的追求七个零的终极目标。
精益生产的实质是管理过程,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进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的特点是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
去掉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每个工人及其岗位的安排原则是必须增值,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
精简是它的核心,精简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中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旨在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市场需求作出最迅速的响应。
JMJ精益生产培训手册第一章:精益生产概述1.1 什么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
它强调通过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来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精益生产是一套基于持续改进和团队参与的原则和工具,旨在优化流程、提升质量和降低成本。
1.2 精益生产的原则精益生产有以下几个核心原则:- 价值观念:将价值定义为客户愿意为之支付的特定产品特征或服务,只关注增加价值的活动。
- 流程分析:识别并消除流程中的浪费,提高价值流动的效率。
-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小改进来提高流程性能,并建立文化和机制以支持改进活动。
- 拉动制造:根据客户需求来触发生产,避免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
1.3 精益生产的关键工具精益生产中常用的工具包括:- 价值流图:用于可视化和分析价值流,识别流程中的浪费点。
- 5S方法:用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 Kaizen活动:持续小改进的方法,通过团队参与来推动改进活动。
- Jidoka原则:自动检测和解决问题的原则,以消除质量问题。
- 平衡计分卡:用于追踪和评估关键绩效指标,以支持持续改进。
第二章:精益生产实施步骤2.1 精益生产实施的准备工作在开始精益生产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目标:明确组织的目标,并制定与之相符的精益生产目标。
- 建立支持体系:确保组织高层对精益生产的支持,并培养具有精益经验和技能的员工。
- 建立改进文化:培养持续改进的文化,鼓励员工参与改进活动。
2.2 精益生产实施的关键步骤精益生产的实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价值流分析:通过绘制价值流图,识别价值流中的浪费和瓶颈,确定改进的重点。
- 浪费消除:分析并消除在价值流中识别出的浪费点,提高流程的效率。
- 持续改进和标准化:通过持续小改进来提高流程性能,并建立标准化操作以保持改进的持续性。
- 拉动制造和供应链优化:通过拉动制造和优化供应链,实现按需生产和最佳库存管理。
第三章:精益生产的应用场景3.1 生产制造行业精益生产在生产制造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附件一电子中心MI线多能工培养手册一、培养目标为了解决柔性的产线人员管理问题,同时更好满足公司在淡旺季产能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减少新员工培养周期、降低新线体品质低下等问题。
将利用今年一年时间在车间培养约140名的多能工,即每条线12-13名的多能工。
二、培养方法利用每条线的机动人员的顶位来培养多能工,即每天每条线的机动必须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顶位,让参加多能工训练的员工进行关键岗位的学习。
具体做法如下:进行多能工关键岗位训练的工位包括以下5种:总检、执锡、ICT测试、功能测试、插件,其中总检、执锡、ICT测试、功能测试为必会项目,插件为必学项目。
其每个工位的培养方法及步骤按以下方法进行:由机动顶替需要培养员工的作业工位,由组长按照四步教导法跟员工讲解。
首先按照工作分解表跟员工讲解具体操作方法;然后示范每一个操作步骤给员工看;其次由员工实际操作,组长在旁边观察并指正;最后上线操作时,可分解部份关键岗位的操作内容给多能工训练者完成(具体分解方法见下,实际操作的指导老师负责参加多能工训练之员工动作及作业的品质状况)。
工作分解表1、插件在进行插件岗位最后一个培训步骤时,可选择另一名要培养为多能工的插件员工,作为其在流水线上日常教导和帮助老师,为了不影响产线PPH达成,学习的第一天可只分解一个零件让其插件,第二天老师根据实际学习进步程度,增加插件的数量,直至可完全达标。
2、执锡执锡首先要教会员工不良焊点的判定工作:烙铁使用执锡工位的多能工培养在进行上线操作时,可按照同样方法选择一名老师,(1)先让其学习不良焊点的判定,多能工看到的不良焊点可用不良标签标示,为了不影响该工位的产出和品质,老师仍然要负责本工位所有作业,即对多能工操作者的作业进行全检,发现多能工有看不到的不良点时,要及时予以纠正;(2)当参加多能工的训练者看焊点不良作业可完全达标时,可再让其学习执锡的动作。
(3)最后当以上两种分解动作均能达标时,再综合进行作业3、ICT 测试了不影响产线的正常生产,可先让其学习ICT 测试的步骤和过程,老师在旁边进行动作的指导和不良焊点的挑选,待其动作和时间均可达标后,老师可再进行ICT 的测试,多能工训练者进行不良焊点的挑选 ,最后,在不良焊点的挑选也可达标后,再综合进行训练,直至整套动作均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能符合质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