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市概述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98 MB
- 文档页数:45
腾飞的镍都我的家——关于家乡经济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目录腾飞的镍都我的家 (2)——关于家乡经济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2)一、文化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1、网络文化发展迅速 (3)2、休闲娱乐文化步入正轨 (3)3、印刷业文化蒸蒸日上 (4)4、图书文化日趋繁荣 (4)5、旅游文化备受青睐 (4)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三、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6)1、娱乐业 (6)2、印刷业 (6)3、文化旅游业 (7)4、文艺演出业 (7)5、音像制品、图书零售业 (7)腾飞的镍都我的家——关于家乡经济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数学科学学院10(4)班魏晨鸿我的家乡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甘肃省境内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金昌,始建于1981年,是甘肃省的省辖地级市,因盛产镍而被誉为“祖国的镍都”。
地处中国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古丝绸之路要塞。
六十年代邓小平同志视察金昌时亲切地称之为“祖国的金娃娃”,1992年,江泽民同志视察时题写了“腾飞的镍都”。
这里地域广阔,矿藏丰富,特别是镍的储量名列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铜、钻的储量位居全国第二,铂族稀有金属的储量居全国之首。
工业上已形成有色冶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基础良好。
城乡交通十分便利,基础设施配套齐备,城市环境十分优美,人们热情好客,目前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投资热土。
镍都金昌热忱欢迎与国内外各界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热忱欢迎国内处朋友参加金昌的开发和建设,共同谱写西部大开发的新篇章。
我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文物点有203处,省级以上有13处。
以唐代圣容寺塔为代表的汉唐文化遗存在我市星罗棋布,随处可见。
秦汉长城、三角城遗址、水泉堡遗址、北山岩画、钟鼓楼、北海塔等众多文物遗存无不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古丝绸之路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其中北海子风景名胜、圣容寺塔景区、骊靬遗址、西大河鸾鸟遗址等均具较好的开发前景,尤其值得注重的是在中国革命史上,西路红军曾浴血奋战于永昌,大量珍贵的文物、史料不可多得,堪称全国第一,给我市留下了辉煌的革命历史文化,记录着西路红军壮丽的历史。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
北、东与民勤县相连,东南与武威市相靠,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接,西南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搭界,西与张掖市山丹、民乐县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毗邻。
金昌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
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族驻牧于此;汉初,属匈奴休屠王辖地。
从西汉武帝起,先后置鸾鸟、番和、骊酐、显美、焉支等郡县,历经兴衰更替,凡千余年。
元设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为永昌县至今。
1982年8月27日,金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成立金昌市人民政府。
金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戈壁、绿洲、大漠东西展开,南北更替,相间排列。
按特征可分为三类:西南部祁连山冷龙岭及其支脉,山势雄伟挺拔,有“祁连近天都”之称,冷龙岭为境内最高峰,海拔4442米,终年积雪,山间分布天然森林,高山草甸,植被覆盖率达75%,是金昌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自古就有“祁连雪皑皑,焉支草茵茵”之说,是久负盛名的天然牧场。
中部祁连、大黄、武当、龙首山之间的永昌、清河、三堡等绿洲,海拔在180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境内主要农作物种植区。
东北部海拔在1500米左右,除宁远、双湾绿洲外,其余则为戈壁、沙丘、荒漠和半荒漠草原。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
市境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辖1县1区,12个乡(镇),即永昌县和金川区,137个行政村金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地平川交错,绿洲荒漠相间。
金昌建市以来,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协同各方力量,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强化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工作,全面提高各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加快科技进步步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残阳渐逝,血红冲天。
半是夕阳余光,半是狰狞血雨。
是的,血,到处都是冷腥的鲜血。
整个皇宫之内,血流成河,白玉理石全被洗涮成黑红之色,到处是断壁残肢,尸横一片,到处是厮杀后的痕迹。
活力镍都戈壁绿城——甘肃省金昌市金昌地处河西走廊中段,自然条件严酷,区域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8倍,是全国110个重点缺水城市和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
近年来,金昌市以建设西部戈壁园林城市为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态立市”的理念,突出“活力镍都·戈壁绿城"的主题,切实加快以节水型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3年5月,中国社科院发布“2013年城市竞争力报告”,金昌进入全国宜居城市百强行列,排名第77位,成为甘肃省最宜居的城市之一.2014年1月被国家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图说:人民文化广场]一、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园林建设工程,全力打造戈壁绿城金昌地处西北戈壁荒漠,属典型的内陆荒漠干旱区,在此种植一棵树的平均成本在800元以上.许多镍都的建设者曾感慨地说:“在金昌,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植树造林、园林绿化的艰辛和困难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面对严酷的现实,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提高园林绿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全力以赴地开展园林绿化工作,千方百计地增加城市绿化总量。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1.96%和36.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
7平方米.坚持规划先行。
牢固树立“规划建绿"的理念,坚持领导、专家、市民共同参与论证规划,在城乡总体规划中突出绿化工作,并结合自然地貌和城市空间布局,制定了以“山、水、林、矿、城”为主线,“依山借川环廊、沿路拓绿穿城、托城缀绿布点”的城市绿地规划纲要,编制完善了《金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等专项规划,依法划定了城市绿线和蓝线;突出“一环、五区、五带、多点”的多层次景观格局,积极构筑了以生态公益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护林带、隔离带为主体的城市生态圈.[图说:五彩城广场]坚持项目带动。
授课时间授课教师周课时序数课题第二课我们生活的陇原大地课型单一课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明确甘肃的位置和范围2、了解甘肃的行政区划3、知道甘肃的人口数量和民族状况过程方法通过学生阅读地图说出甘肃的位置和范围通过行政区划简表和甘肃行政区图学生快速记忆甘肃行政区划教师简介甘肃的人口和民族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进一步了解甘肃省的概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方法教学重点方法甘肃的行政区划读图分析,快速记忆教学难点及方法教学难点方法通过已学地理知识分析甘肃位置对甘肃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人口分布的影响读图分析,学生讨论教学用具教师地图学生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导入请设计一段向外地朋友介绍甘肃位置的解说词。
要求要简短准确。
二、讲授新课1、位置和范围(1)学生结合中国地图和甘肃地图描述甘肃的位置和范围。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甘肃位置对本区自然环境的影响2、行政区划(1)活动:行政区划知多少?要求学生一口气说出自己知道的行政区划的名称(2)结合课本第六页活动熟悉甘肃各地市州的位置和范围3、人口和民族教师简介三、教师总结学生活动学生描述学生活动学生抢答学生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二、讲授新课教师:请同学们设计一段向外地朋友介绍甘肃位置的解说词。
要求:简短准确。
分小组设计,派一名代表发言,时间2分钟。
板书第二课我们生活的陇原大地教师:同学们的解说很到位,了解家乡的位置和范围是我们认识家乡的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甘肃的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和范围1、学生结合中国地图和甘肃地图描述甘肃的位置和范围。
要求学生从以下方面来说:面积、轮廓、相邻省份、邻国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甘肃位置对本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概括甘肃位置的特点然后分析这样的地理位置对甘肃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教师小结二、行政区划1、活动:行政区划知多少?要求学生一口气说出自己知道的行政区划的名称,可以抢答。
2、结合课本第六页活动1、2、3、4熟悉甘肃各地市州的位置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