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酸药的合理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371.50 KB
- 文档页数:16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概念质子泵抑制药(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通过阻碍胃壁细胞H+-K+-ATP 酶发挥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是目前最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和抗溃疡药物。
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HP)、Zolling-Ellison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等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
PPIs因其具有高效、低毒等特点,已成为全球最常用的处方药之一。
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基本原则1、有指征治疗或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2、能口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应使用口服剂型。
3、使用方法、剂量、疗程规范。
4、密切关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三、质子泵抑制剂使用适应症1、质子泵抑制剂口服制剂适应症: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Zolling-Ellison综合征、慢性胃炎,预防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黏膜损伤,与抗菌药物联合用于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消化不良(关于治疗消化不良的指南建议,对此类患者应进行为期1个月的经验性试验)。
2、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适应症:消化性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应激状态时的急性胃黏膜损害,和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预防重症疾病(如脑出血、严重创伤等)应激状态及胃手术后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等;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作为口服疗法不适用时下列病症的代替疗法: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Zolling-Ellison综合征的治疗。
四、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不合理情况质子泵抑制剂滥用主要表现为预防应激性溃疡、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致溃疡等指征掌握不严,使用疗程过长。
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用药疗程,手术病例病程中必须有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有关描述。
1、一般手术术后(无术后禁食),不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不建议术后预防性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
下列情况为应激性溃疡(SU)高危人群,可采取预防措施:⑴高龄(年龄≥65岁)⑵严重创伤(颅脑外伤、烧伤、胸、腹部复杂、困难大手术等),烧伤面积>35%,创伤程度积分≥16.⑶合并休克或持续低血压⑷严重全身感染⑸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呼吸衰竭(机械通气>48小时)⑹重度黄疸⑺合并凝血机制障碍⑻脏器移植术后⑼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与胃肠道外营养⑽ 1年内有溃疡病史或上消化道出血史,GCS评分≤10⑾脊髓损伤⑿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剂量相当于250mg/d以上氢化可的松或以泼尼松为例>0.5mg/kg·d),对于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联用NSAIDs,无任糖皮质激素何种剂量均应预防胃黏膜损伤⒀ ICU住院时间>1周⒁潜血持续天数≥6天2、重大手术手术前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时,不建议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注意事项近几年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的加快,大多数人群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而日益增长的生活压力以及不断更改的生活习惯,使得出现胃部疾病的患者不断增加。
目前临床上对于胃部疾病患者的治疗,多集中在西药使用上,其中质子泵抑制剂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药物,多集中在对于消化性溃疡、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治疗。
但是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若无法合理对其进行用药,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胃肠道反应,进而造成不良反应。
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一、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重要的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同时也是目前临床上,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效果最强的一种药物。
质子泵抑制药目前在临床使用上,常见的药物主要包括了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艾司奥美拉唑等。
患者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后,会被快速的收入血液中,进而弥散进胃壁细胞内,通过与H-K-ATP酶的共价结合作用,不可逆地出现泵分子失活的情况。
而只有在新的泵分子合成并插入到细胞膜上后,胃酸分泌才重新开始。
这也使得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具有抑制胃酸作用,不仅效果极强且时间较为持久,并有效的减少患者的胃蛋白酶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在使用的过程中,直接作用于患者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也正是因此,无论是否会出现刺激胃酸分泌的其他因素,质子泵抑制剂均不会受到影响,会有效的对胃酸的分泌进行抑制。
目前临床上对于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范围,多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对于胃酸分泌异常疾病、或是相关疾病尽心治疗的必用药物,也可与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治疗幽门杆菌感染等疾病。
质子泵抑制剂并不具备耐酸的特性,因此其极容易在酸性环境中,出现降解的情况,因此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过程中,多会选择胶囊剂、或是肠溶片等多种制剂来进行口服使用,避免出现其被胃酸破坏的情况。
二、常规应用注意事项(1)质子泵抑制剂具有水溶液不稳定的特性,也就是说其在酸性溶液中,会快速分解进而出现聚合、变色等情况,因此在口服使用时,不可以与酸性的药物一起使用。
药物服用时间的合理选择药物服用时间的合理选择需根据药物类型和患者的具体需求进行。
以下是几种常见药物的类型及其需求:消化系统药物:这类药物通常需要在餐前或餐后立即服用,以发挥最佳疗效。
例如,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等。
心血管系统药物:这类药物需要在血压和心率稳定时服用,一般在早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为佳。
例如,降压药、调脂药等。
神经系统药物:这类药物通常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为佳,以减少胃肠道不适。
例如,抗抑郁药、镇静剂等。
针对不同药物类型和需求,以下是一些服药时间的合理选择建议:饭前:宜在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消化系统药物,以充分发挥药效。
饭后:宜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心血管系统药物和神经系统药物,以减少胃肠道不适。
睡前:宜在睡前1小时服用催眠药,以帮助患者入睡。
还需要注意食物、水果、维生素类药物的摄入时间。
例如,服用维生素C时,宜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以避免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相互作用。
服药剂量和次数需要根据病情和药物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给药。
服药次数也需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病情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例如,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剂量调整和服药次数安排,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用药的其他方面。
例如:不宜过量:药物的剂量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不要擅自增加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
不要随意停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患者不要随意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病情反弹。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服用时间的合理选择对于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应该根据不同的药物类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并注意合理用药的其他方面,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新:PPI在消化外科的应用与注意事项消化外科是抑酸药物使用较多的科室,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是一类临床广泛使用的药物,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手术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胃肠吻合术后消化道溃疡的预防等。
本文对PPI在消化外科的使用要点进行了汇总。
PPI包括奥美拉嘤、雷贝拉理、泮托拉嘤、兰索拉嗖、艾司奥美拉嘤(埃索美拉嗖)等,可抑制胃酸分泌,起效快,抑酸完全、强大而持久,具有止吐、促进溃疡愈合与缓解疼痛、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的作用。
PPI在消化外科的选用PP1在消化外科可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推荐PP1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治疗。
上消化道ESD、EMR或息肉切除治疗后的离术(ESD)、创面为医源性渍疡即人工溃疡。
PP1可提高胃内PH值,促进黏膜愈合,减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出血及穿孔等,其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对溃疡愈合及术后溃疡出血的可进(EMR)和息肉切除后一步改善。
表格内容参考自《中国消化外科抑酸药物规范化使用的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PPI的给药方式为口服给药(含鼻胃管给药)或静脉给药(静脉注射、静脉滴注)。
口服PPI多为肠溶制剂,需整片/粒吞服,不得咀嚼、压碎和溶解。
原研的奥美拉嗖、艾司奥美拉嗖(埃索美拉嗖)有多单位微囊系统剂型(Mu1tip1eUnitPe11etSystem,MUPS),鼻饲管者可溶于水后经鼻饲管注入。
奥美拉嗖镁肠溶片、艾司奥美拉嗖(埃索美拉嗖)镁肠溶片可在不含碳酸盐的水中溶解,通过胃管给药。
奥美拉嗖注射剂型有静脉滴注、静脉推注两种配方,前者为避免与大量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时发生氧化变质而加入了乙二胺四乙酸(Ethy1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EDTA),后者因稀释剂用量小,推注时间短而不必加入EDTA,但配有助溶剂聚乙二醇400和PH调节剂枸椽酸的专用溶剂,静脉滴注配方不宜静脉推注,静脉推注配方不宜静脉滴注,临床使用中不可互相混用。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谈抑酸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2月23日,2019年csco-肿瘤治疗艺术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
大会所设的分会场除专注在各个癌种领域外,还有两场比较“特别”的论坛:院长论坛和药学论坛。
院长论坛汇聚了十几位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院长,他们分析国家医药政策、分享医院药品管理经验、探讨肿瘤患者全程化管理。
药学论坛则云集几十位药学、医保专家及医药管理者,针对新医改背景下的用药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细化的讨论。
院长论坛论坛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杰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吴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的主持下,就辅助用药、带量采购、肿瘤患者全程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辅助用药如何界定?上海市卫健委药监处领导做了引导性发言,并参与了与院长们的讨论。
关于辅助用药,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权威的概念。
然而,药房管理是整个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都面临着如何更合理地使用药物的问题。
为了促进合理用药,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哪些药物是临床上的辅助用药。
讨论中,各位院长结合自已医院的药品管理现状及经验发表了宝贵意见。
普遍认为,“辅助用药”的界定,不宜简单处理。
不是用量大的药就是辅助用药,也不是说明书中写有“辅助”字样的药物就是“辅助用药”。
“辅助用药”的界定需要尊重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临床医生的治疗意见。
辅助用药的有效监管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患者选择、科室监管、行政监管。
一般情况下,需要重点关注中成药和生物制剂是否属于辅助用药。
此外,院长指出,辅助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如患者自付)进行调节,可以将部分辅助药物的选择权交给患者。
医院管理和带量采购带量采购是指,国家在全国11个试点地区推行一项医院对药品的新采购政策,即确定采购品种(指定规格)的同时也约定采购量,低价者中标。
仿制药若想进入带量采购招标,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gqce)是前提条件。
那么,带量采购政策对医院的管理带来哪些影响呢?高解春所长做了引导发言,并与各位院长围绕带量采购对医院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缓解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饮食调理与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如烧心、反酸、胸痛等。
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合理的药物治疗也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一下缓解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方法。
一、饮食调理(一)控制饮食量暴饮暴食会导致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
因此,建议患者每餐适量进食,避免吃得过饱。
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将每天的食物分成多次摄入,这样既能减轻胃的负担,又能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
(二)选择合适的食物1、主食选择应以细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馒头等。
避免食用过于粗糙或难以消化的主食,如油炸食品、粗粮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延长胃的排空时间,增加反流的可能性。
2、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质对于身体的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瘦肉(如鸡肉、鱼肉)、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
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避免油煎、油炸,以清蒸、煮、炖为宜。
3、蔬菜水果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
但对于一些酸性较强或容易引起反流的水果,如柑橘类、山楂、杨梅等,应适量食用。
蔬菜应选择非刺激性的,如南瓜、胡萝卜、白菜等。
(三)避免刺激性食物1、辛辣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调味料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加重反流症状。
因此,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的菜肴和调味料。
2、酸性食物像柠檬、醋、西红柿等酸性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反流加重。
3、油腻食物油炸食品、肥肉等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会使胃排空延迟,增加反流的风险。
同时,脂肪还会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进一步促进反流的发生。
(四)注意饮食习惯1、进食速度吃饭时应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
这样有助于食物的充分咀嚼和消化,减轻胃的负担。
2、进食时间睡前 2 3 小时内应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平卧后胃内容物反流。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一类常用的抑酸药物,能够抑制胃液中质子泵的活性,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达到抑制胃酸的作用。
PPIs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然而,随着PPIs的广泛使用,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如过度使用、长期使用等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和疾病风险。
为了合理应用PPIs,以下是一些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确定使用PPIs的剂量和疗程。
对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通常建议使用标准剂量的PPIs进行短期治疗,治疗时长通常为4至8周。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时长可以更长,但一般不推荐长期使用。
对于重度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长期使用PPIs,但治疗时长需要进行权衡,并进行定期复查和评估。
二、避免低剂量的长期维持治疗。
已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低剂量的PPIs可能会增加一些不良反应的风险,如肠道感染、骨密度减少、肾脏损害等。
因此,在选择长期维持治疗时,应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监测PPIs的使用效果。
PPIs在抑制胃酸分泌方面的效果是很好的,但对于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如难治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应定期进行疗效评估。
如果持续使用PPIs无效或效果不佳,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诊断和治疗方案,并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四、对于食管溃疡、Barrett食管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应进行定期的随访和筛查。
这些疾病本身伴随有一定的恶变风险,因此在长期使用PPIs的同时,还应进行胃食管镜检查或其他相关筛查,及时发现恶变病变。
五、减少过度使用和滥用。
PPIs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但并不是每个病情都需要使用PPIs。
对于轻度的胃酸相关疾病,可以尝试非药物治疗、H2受体拮抗剂等其他药物治疗,以减少不必要的PPIs使用。
综上所述,合理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需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减少长期使用和低剂量维持治疗。
奥美拉唑的化学配伍禁忌及药物相互作用合理用药奥美拉唑(omeprazole ,Ome) 是一种新型的胃酸分泌抑制剂,由于其选择性地抑制壁细胞的H+2K+2ATP 酶,从而对各种刺激因素(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等) 引起的胃酸分泌都可产生强大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该药1979 年由瑞典Astra 制药公司合成,1982 年首次应用于临床。
由于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应用方便等特点,临床广泛使用。
一方面,临床上在配置其静脉输液和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曾多次发生变色浑浊等导致药品浪费,患者情况受影响;另一方面,鉴于联合用药增加,则可能会使之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增强或减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提出了修改Ome 说明书的通知。
至此,笔者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就其与具体药物配伍变化及体内药物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1.Ome 的配伍禁忌及稳定性1. 1 与药物的化学配伍禁忌1. 1. 1 与维生素及辅酶类配伍将奥美拉唑钠用100 mL 0. 9 %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分别与维生素C、维生素B1 、维生素B6 、ATP 辅酶A、维生素K4 在室温下混合均匀,观察配伍后的外观性状、颜色改变及沉淀生成等变化。
结果表明,与维生素C、ATP 辅酶A、维生素B1 、维生素B6 配伍后,溶液变为橙红颜色,与维生素K4 配伍后溶液变为白色沉淀。
1. 1. 2 与抗微生物药物的配伍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青霉素钠、哌拉西林钠、硫酸妥布霉素、妥布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乳糖酸红霉素、盐酸林克霉素、注射用磷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乳酸环丙沙星配伍后,生成白色沉淀。
1. 1. 3 与中药制剂的配伍Ome 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混合后产生沉淀,而与清开灵、生脉、参麦注射液配伍后无外观性变化,其pH值、百分含量在4 h 内变化均不大,波动在10 %以内,说明其与Ome 配伍后处于稳定状态,无明显配伍禁忌,可以配伍应用。
1. 1. 4 与氨基酸的配伍盐酸精氨酸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为氨基酸类药,精氨酸临用前,用5 %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 稀释后应用,静脉滴注1 次15~20 g 于4 h 内滴完。
PPI相关的不良事件与合理使用对策质子泵抑制剂(PPI)和组胺2受体拮抗剂(H2RA)是临床常用药,常规用于胃食道反流病等酸相关疾病的长期治疗。
由于PPI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常用的处方药之一。
2006年,该类药物在英国的销售额为4.25亿美元,在全球达70亿美元,在药品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全球在一级和二级保健中都存在PPI过度使用的现象。
近年来,关于PPI 的长期应用,不少国外学者相继进行了很多研究,并提出PPI副作用绝不容忽视。
一、PPI的不良反应1、PPI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胃内低pH环境是机体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之一,胃酸浓度降低是感染性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
抑酸治疗可导致原本无致病菌的上消化道出现致病菌繁殖、小肠上段细菌过度繁殖、肠道菌群失调,增加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荷兰两项大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服用兰索拉唑的患者腹泻发生率分别为3.7%和4.1%。
一项纳入807例长期服用兰索拉唑患者的相关研究显示,患者腹泻发生率为9.3%。
在一项对长期服用泮托拉唑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患者腹泻发生率为14%。
最近意大利学者报告了老年门诊患者的腹泻发生率和相关药物的应用情况。
结果显示,腹泻总患病率为9.1%,PPI使用者的腹泻发生率为12.3%。
多变量分析显示,腹泻与PPI的使用显著相关,比值比(OR)为2.97,相关性大小仅次于抗生素与腹泻的相关性。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长期使用PPI可增加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发生的风险,也增加其他肠道细菌如沙门菌、弯曲杆菌感染的风险以及细菌性胃肠炎发病率的上升。
2、PPI影响维生素、矿物质代谢PPI长期使用引起的胃酸浓度降低、胃内pH值升高,可影响一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吸收,继而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
如维生素C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下降,导致胃内亚硝酸盐浓度上升,维生素B12和铁吸收受到影响可能产生贫血,钙吸收减少导致骨质疏松、骨折。
3、PPI致酸相关性疾病(1)高胃泌素血症胃内酸度与血浆胃泌素浓度呈负相关。
应用抑酸剂及黏膜保护剂抑酸剂和黏膜保护剂是一类药物,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食道炎、胃炎等。
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减少胃酸的分泌,保护消化道黏膜,缓解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抑酸剂属于胃酸分泌抑制剂的范畴,主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内质子泵的活性,有效减少胃酸分泌。
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H2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胃壁上的组胺H2受体,可减轻酸性刺激,降低胃酸分泌。
常见的H2受体拮抗剂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抑酸剂主要适用于治疗胃溃疡、食道炎、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酸与黏膜的平衡失调,从而引起黏膜损伤。
抑酸剂的作用在于减少胃酸分泌,降低酸性刺激,缓解炎症,促进溃疡的愈合。
抑酸剂的使用也有一定的禁忌症,例如对该类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
此外,抑酸剂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腹痛、腹泻、恶心、乏力等,大多是短暂的,并且多数患者能够忍受。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导致胃酸的缺乏,引起胃肠道感染、维生素B12缺乏等。
黏膜保护剂是另一类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的药物。
它们通过增加黏液分泌、促进胃黏膜血液循环、增加胃黏膜抵抗力等方式,保护胃黏膜免受酸性刺激和损伤。
常见的黏膜保护剂有胃粘膜保护剂和前列腺素类药物。
胃粘膜保护剂主要是以硫糖铝、藿香正气胶囊等为代表,具有增加胃黏液分泌、增加黏膜血液流量、促进溶酶体的合成等作用。
这些药物以薄膜覆盖黏膜表面,阻隔胃液的进一步侵袭,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前列腺素类药物主要是以普萘洛尔为代表,其在胃黏膜表面生成黏液,增加黏膜的垂直生长和修复,提高黏膜抵抗酸性刺激的能力。
此外,前列腺素类药物还可以促进黏膜血液循环,维持胃黏膜的正常功能。
黏膜保护剂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黏膜损伤,特别是急性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合理用药巧治消化不良
同是消化不良,病因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也不相同。
以下
是生活中常见的消化不良的类型,在治疗中,我们要区别对待,
合理配对组合药物,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
酒后:抑酸药+胃动力药
建议:一方面应当使用抑酸药如雷尼替丁以减轻酒精对于胃黏膜的损伤;另一方面可以服用促动力药如吗丁啉以增加胃蠕动、帮助消化。
工作紧张:肠动力药+消化酶
建议:可以使用莫沙比利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不仅可以
减轻腹胀,还可以治疗便秘。
同时可以服用消化酶如胃蛋白
酶,以补充机体本身的分泌不足,促进消化。
肠易激综合征:消化酶+解痉药
建议:可以服用一些消化酶或者肠道益生菌帮助食物的
消化,另外还可以服用一种缓解肠痉挛的的药物得舒特。
糖尿病人:胃肠动力药+四磨汤
建议:治疗上一方面要控制血糖,另一方面可以使用吗丁啉、莫沙比利等药物促进胃肠的蠕动,另外也可以使用六味安消、四磨汤等中药治疗。
儿童消化不良:胃蛋白酶片+胃动力药
建议:如因过食肉、蛋、豆类等高蛋白食物引起消化不良或疾病后恢复期消化功能减退者,应选服胃蛋白酶片、胰酶片等能够帮助蛋白质
消化吸收的药物。
因吃米、面、红薯等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
者,应选用多酶片、胖得生等含淀粉酶的药物,促使淀粉尽快分解。
同
时也可以使用吗丁啉混悬液促进消化道的蠕动。
胃食管返流:抑酸药+动力药
建议:可以使用抑酸药物如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加用吗丁啉减轻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