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性能测试--抗皱性能试验
- 格式:ppt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3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纺织面料在染色过程中产生折痕的原因,并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纺织面料抗折痕性能的影响,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纺织面料的品质。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纺织面料:棉、涤纶、混纺织物等不同类型的面料- 染色剂:各种常用染色剂- 预缩剂:丝光剂、热空气收缩剂、饱和蒸汽收缩剂等2. 实验设备:- 溢流染色机- 烘干机- 洗涤机- 尺寸测量仪- 显微镜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面料分为以下几组:- A组:未处理组- B组:丝光处理组- C组:热空气收缩处理组- D组:饱和蒸汽收缩处理组2. 实验步骤:(1)A组:将面料直接进行染色、烘干、洗涤等常规处理。
(2)B组:对面料进行丝光处理,然后进行染色、烘干、洗涤等常规处理。
(3)C组:对面料进行热空气收缩处理,然后进行染色、烘干、洗涤等常规处理。
(4)D组:对面料进行饱和蒸汽收缩处理,然后进行染色、烘干、洗涤等常规处理。
3. 实验测量:- 染色后,使用尺寸测量仪测量各组的折痕长度和宽度。
- 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组的折痕形态和深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A组:折痕长度和宽度较大,折痕形态较为明显。
- B组:折痕长度和宽度有所减小,折痕形态较浅。
- C组:折痕长度和宽度进一步减小,折痕形态较浅。
- D组:折痕长度和宽度最小,折痕形态最浅。
2. 结果分析:- 丝光处理和热空气收缩处理均能有效地减少纺织面料的折痕,提高其抗折痕性能。
- 饱和蒸汽收缩处理效果最佳,可能是由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纤维的热收缩性得到充分释放,从而减少了折痕的产生。
- 混纺织物中,不同纤维的热收缩性差异较大,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应考虑各纤维的收缩性,以避免因收缩不均而产生折痕。
五、实验结论1. 丝光处理、热空气收缩处理和饱和蒸汽收缩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纺织面料的抗折痕性能。
2.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面料类型和纤维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降低折痕的产生。
纺织面料检测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纺织面料检测报告的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纺织面料检测的5个大点,包括原材料检测、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疲劳性能测试和环境性能测试。
通过对这些测试的详细说明,可以有效评估纺织面料的质量和性能,为纺织行业提供参考依据。
一、原材料检测:1. 纤维成分检测:通过红外光谱仪、显微镜等仪器检测纺织面料中的纤维成分,确保纤维成分符合产品要求。
2. 纤维密度检测:采用纤维密度仪测定纺织面料的纤维密度,以确保面料织物的柔软度和舒适性。
3. 纤维含水率检测:使用纤维含水率测定仪检测纺织面料中的水分含量,确保面料的稳定性和防皱性能。
二、物理性能测试:1. 抗拉强度测试:通过拉伸试验机测试纺织面料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抗拉强度,评估面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撕裂强度测试:采用撕裂试验机对纺织面料进行撕裂强度测试,评估面料在受力情况下的撕裂性能。
3. 耐磨性测试:使用磨损试验机对纺织面料进行耐磨性测试,评估面料的抗磨损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化学性能测试:1. 酸碱性测试:通过酸碱值测定仪测试纺织面料的酸碱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环保要求。
2. 防水性测试:采用防水性测试仪对纺织面料进行防水性能测试,评估面料的防水效果和耐水性能。
3. 防污性测试:使用油污和污水模拟液对纺织面料进行防污性能测试,评估面料的防污效果和易清洁性。
四、疲劳性能测试:1. 耐疲劳性测试:通过往返弯曲试验机对纺织面料进行耐疲劳性测试,评估面料在反复弯曲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能。
2. 弹性恢复性测试:采用弹性恢复试验机对纺织面料进行弹性恢复性能测试,评估面料的回弹性和形状恢复能力。
3. 抗皱性测试:使用抗皱性测试仪对纺织面料进行抗皱性能测试,评估面料的抗皱性和烫平效果。
五、环境性能测试:1. 有害物质检测:通过环保检测仪器测试纺织面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确保产品符合环保标准和人体健康要求。
2. 纤维回收性测试:采用纤维回收性测试仪对纺织面料的回收性能进行评估,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织物的实用性能及检测——抗皱免烫性一、概念定义1.抗皱性抗皱性的含义是指织物抵抗由于免烫整理揉搓挤压而引起的弯曲变形的能力。
2.抗皱整理棉、粘胶等天然纤维织物,弹性差,易起皱变形。
需进行抗皱整理。
因用高分子树脂为主,故又称树脂整理。
3.免烫性一般是指织物经过洗涤后,即使不熨烫或稍加熨烫,也很平挺,形状稳定,具有良好的抗皱性。
免烫性是指洗涤并干燥后的抗皱性。
4.免烫整理免烫整理就是提高棉织物的弹性、折皱回复角和尺寸稳定性。
二、影响因素免烫性影响因素1)湿态与干态下弹性回复能力的比值湿态与干态下弹性回复能力的比值,决定织物在洗涤时由于纤维膨化而造成的织物变形程度,及织物洗涤后保持原有外形的程度。
比值越高,免烫性越好。
2)纤维的湿膨胀纤维的湿膨胀性是指织物在洗涤时吸湿性的多少,与纤维本身的吸湿性不同,纤维的回潮率是在空气中对水分的吸收。
湿膨胀性越大,织物洗涤后变形越大,免烫性越差。
3)洗涤洗涤方法根据洗涤液不同可分为2 种:一种是水洗,它是用水和肥皂等洗涤剂以及漂白助剂对纺织品中的污物进行清洗;另一种是干洗,在专用洗衣机中,将纺织品浸入油及清洁溶剂等有机溶剂中进行翻滚搅动,从而将纺织品中的污渍去除。
不管使用什么洗涤溶剂、洗涤方法和洗涤频率,都会影响织物的免烫性。
洗涤次数越多,洗可穿性变差,织物强力下降。
因此,洗涤方法应根据不同原料做出不同选择。
4)混纺比一些免烫性不好的原料与免烫性好的原料混纺后,能获得较好的免烫性。
例如,涤纶和羊毛混纺后,大大改善了织物的免烫性。
涤/腈中长纤维织物的平挺情况与毛/ 涤织物水平相当,具有比较良好的免烫性。
5)整理工艺织物的染色后整理对织物的免烫性也有影响。
这是因为织物在染色整理过程中,在湿态下受到各种机械外力,都会使织物产生变形。
过去采用的是2D 树脂整理,但会释放有毒的甲醛,目前有各种新型的免烫整理来提高织物的免烫性,包括低甲醛整理剂的整理以及多元醇类的整理。
甲醛捕捉剂是被添加到树脂混合物中,应用到纤维素材料上,从而生产出低甲醛含量的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减少甲醛含量的捕捉剂有:三梨糖醇,甲氧基葡萄糖苷,二甘醇。
实验七、八棉织物防皱整理及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防皱整理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
2、掌握织物褶皱恢复性能测试及断裂强力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防皱整理是指用适量的防皱整理剂处理织物后,经过焙烘,使织物的抗皱、手感、防缩、免烫等性能有很大提高的一种整理方法。
防皱整理的原理目前有两种理论:一种是树脂沉积论,一种是树脂交链论。
沉积论的观点是:处理到织物上的树脂会在纤维的内部形成网状结构,树脂沉积在纤维的无定形区,改变纤维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相对移动性。
交链论的观点是:处理到织物上的树脂会在纤维素分子链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产生共价交链,使纤维在形变过程中,因氢键拆散而导致的蠕变和永久变形减少,使织物回复性能提高。
在防皱整理过程中,为了使树脂能迅速和纤维发生必要的反应,在工作液中还需添加适量的酸性催化剂(如氯化镁)或具有协同效应的混合催化剂(如氯化镁和柠檬酸)。
防皱整理工艺一般分四个阶段,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
其中焙烘是关键阶段。
因交链反应或树脂沉积是在此阶段完成,所以必须严格控制焙烘条件,否则直接影响防皱整理效果。
防皱整理效果可用折皱恢复性、断裂强力来评定。
因为有些织物经防皱整理后,虽然恢复性(弹性)提高了,但是强力有所下降。
所以制订工艺时必须两者兼顾。
三、实验材料、化学品及仪器实验材料:漂白棉布2块化学试剂:EFR超低甲醛树脂、氯化镁(工业品)、渗透剂JFC仪器设备:烧杯(1000mL)、量筒(100mL)、搪瓷盘、电子天平、轧车、热定型机、烘箱、YG(B)541D-Ⅱ全自动数字式织物褶皱弹性仪、H-10K-L万能材料试验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浸轧液配制处方:HA-EFR(含固量40%)100g/l六水氯化镁20 g/l渗透剂JFC 2 g/l2、工艺流程:二浸二轧(室温、轧液率70%,)→烘干(80℃)→焙烘(160℃,2.5min)→试样留作防皱效果测试用。
3、实验操作:按要求分别计算各化学品用量,称重后置于两只烧杯内,加水配成所需工作液,充分搅匀后,放入试样,浸透浸湿后(3-5min),照工艺流程做。
纺织品测试国际标准
一、纺织品基本性能测试
1. 纤维含量测试:确定纺织品中纤维的种类和含量。
2. 拉伸性能测试:评估纺织品的韧性和强度。
3. 压缩性能测试:评估纺织品的弹性和回弹性。
4. 耐磨性能测试:评估纺织品的耐磨损程度。
5. 抗皱性能测试:评估纺织品的抗皱性能。
二、纺织品色牢度测试
1. 耐洗色牢度测试:评估纺织品在洗涤后的褪色程度。
2.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评估纺织品在摩擦后的褪色程度。
3. 耐光照色牢度测试:评估纺织品在光照下的褪色程度。
4.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评估纺织品在汗渍中的褪色程度。
三、纺织品尺寸稳定性测试
1. 水洗尺寸稳定性测试:评估纺织品在水洗后的尺寸变化。
2. 热定型尺寸稳定性测试:评估纺织品在热处理后的尺寸变化。
3. 干洗尺寸稳定性测试:评估干洗后的尺寸变化。
四、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
1. 垂直燃烧测试:评估纺织品的阻燃性能。
2. 水平燃烧测试:评估纺织品的阻燃性能。
3. 烟密度测试:评估纺织品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密度。
五、纺织品纤维含量测试
1. 纤维细度测试:确定纤维的细度。
2. 纤维长度测试:确定纤维的长度。
3. 纤维强度测试:确定纤维的强度。
4. 纤维伸长率测试:确定纤维的伸长率。
5. 纤维重量测试:确定纤维的重量。
6. 纤维弹性测试:确定纤维的弹性。
7. 纤维耐热性测试:确定纤维的耐热性。
纺织品常规检测项目及标准简介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的进展,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再也不只是颜色和样式的新颖,而是更多的偏向于质量与性能的提高。
很多国家都对纺织品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而检测机构也应运而生。
对纺织品的检测通常分为质量与性能的检测和对纺织品物理、化学性能的检测,下面简单的来介绍一些最常规的检测内容和方式。
1、纺织品尺寸稳固性的测试方式致使纺织产生变形的因素通常有:拉伸变形、紧缩变形、剪切变形、折皱变形、起拱变形、洗可穿性、热收缩、湿收缩等。
咱们要紧进行的是收缩变形的测试。
有三种测试材料收缩性的方式:汽蒸收缩实验、缩水率收缩实验和干热熨烫收缩率测定。
(1)汽蒸收缩实验织物在加工进程中需要进行熨烫,多数服装加工厂采纳蒸汽熨烫,织物由于加热和润湿的作用将会收缩。
原理:织物在不受压力的情形下,经蒸汽作用,测量汽蒸前后织物的经、纬向尺寸转变,计算出经、纬向平均汽蒸收缩率。
方式:先让蒸汽以70g/min的速度通过蒸汽圆筒至少1min,使其预热。
然后再将调湿后的试样别离平放在每一层的支架上,当即放入圆筒内,维持30s。
然后移出试样,冷却30s,再将其放入圆筒,如此反复3次。
通过3次循环后将试样放在一滑腻平面上冷却,经调湿处置后测量其经、纬向尺寸的转变。
(2)缩水率实验缩水率表示材料浸水或洗涤干燥后,在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收缩情形。
测试方式较多,按处置条件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浸渍法和机械处置法。
浸渍法又有温水浸渍法、滚水浸渍法、碱液浸渍法和渗透浸渍法。
采纳浸渍法时,纺织品所受到的作用是静态的,能够排除织造和染整加工中所产生的形变,使织物达到接近稳固的状态。
而机械处置法一样采纳的是家用洗衣机,选择必然的条件进行测试。
这时纺织品收到的作用是动态的,它尽管能达到排除加工中产生变形的目的,但由于机械处置作用比较强烈,多数会使纺织品产生新的变形。
以下要紧介绍浸渍法。
原理:从样品上截取试样,经调湿处置后在规定条件下测量其标记尺寸,然后通过温水或皂液的静态浸渍、干燥,再次测量原标记的尺寸,计算其尺寸转变率。
织物耐折皱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YG(B)541D-Ⅰ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的结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
2、熟悉掌握实验全过程3、通过对各种不同织物耐折皱性能的测试,进一步理解影响织物耐皱性能的因素。
二、基础知识折皱的含意是,织物在穿着、使用及处理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在搓揉织物时发生塑性变化,在织物上造成不规则的折皱,称为折皱性。
当外力去除后,织物抵抗由于搓揉织物而引起的弯曲变形,使织物不产生折皱的性能,叫耐皱性或抗皱性。
在较高的温湿度环境中,被折部分受到长时间或反复的压缩,即可造成产生折皱的条件。
折皱的状态多半是内侧被压缩,外侧被伸张。
因而耐皱性好的织物,其压缩和伸张弹性好,而且对温湿度的依赖性少。
织物抗折皱性能测定,目前有两大类方法,一种凸样法(垂直折叠法),另一种是条样法(水平法)。
测试是在规定的重量、时间,加压于对折的试样,释重后在规定时间测出试样折皱回复角度,作为织物抗皱性能的依据。
折皱回复角是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被折叠,卸去折痕负荷后经过一定时间,两翼之间所形成的角度,折皱回复角大,则表示织物折皱回复性好,亦即耐皱性能好。
水平法测定折皱回复角,试样的折痕线与水平面相平行;垂直法测定折皱回复角,试样的折痕与水平面相垂直。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实验仪器:YG(B)541D-Ⅰ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仪器结构见图11-1。
该仪器是在国内、外油压式和机械式折皱弹性仪基础上经过重大改进而成,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测试结果精确、安全等优点。
测试方式有急弹和缓弹两种,受压时间为5min。
2、实验工具:剪刀、织物试样。
图11-1 YG(B)541D-Ⅰ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样⑴ 实验前,先剪凸形试样(见图11-2),试样布要未经熨烫,所取kuma试样离边10cm 以上,试样剪下后须水平放置24小时以上才能用于实验。
图11-2 凸形试样示意图⑵ 整机在原始状态时,推平水翻板,将试样逐个夹入,5经在前,5纬在后,试样折痕线与翻板小红线重合。
服装行业中的服装质量测试方法服装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舒适度和穿着体验。
因此,在服装生产过程中,质量测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服装行业中常用的服装质量测试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服装质量的评估和判断。
首先,对于衣物的外观和手感,常见的质量测试方法包括面料密度测试、颜色牢度测试、摩擦牢度测试和抗皱性能测试等。
面料密度测试旨在衡量织物的基本密度,一般使用单位面积内织物的线数来表示。
测试方法通常采用显微镜或计数器进行观察和计数。
面料的密度与其品质有直接关系,高密度的织物通常更加牢固和耐久。
颜色牢度测试用于评估染色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沾湿摩擦和干摩擦测试。
沾湿摩擦测试涉及将测试面料与湿布或湿纱布接触并摩擦,然后观察是否产生染料迁移或变色。
干摩擦测试则是在无水环境下进行,目的是检测干燥面料的染色是否会与其他面料或皮肤发生接触时产生染料迁移或变色。
摩擦牢度测试是衡量织物耐磨损能力的重要指标。
其原理是使用一定的力度和刺激物在织物上进行反复摩擦,然后观察织物表面是否出现脱色、褪色或磨损等现象。
这项测试可以确定织物的耐用性以及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是否容易产生损伤。
抗皱性能测试是评估衣物抗皱性能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织物挂垂性能测试和洗涤后挂垂性能测试。
前者通过将一定重量的织物在特定条件下垂直悬挂一段时间后,观察织物的褶痕恢复程度,从而评估其抗皱性能。
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洗涤处理后再进行测试,以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情况。
其次,对于服装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的测试,比较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尺寸稳定性测试、拉伸性能测试和阻燃性能测试等。
尺寸稳定性测试通常用于衡量服装在清洗和穿着过程中尺寸变化的情况。
测试方法可以采用洗涤后的尺寸测量和热稳定性测试两种方式。
洗涤后的尺寸测量是将服装在规定的条件下洗涤处理后再进行尺寸测量,以评估其变形情况。
热稳定性测试则是通过将服装在高温环境下暴露一定时间后,观察尺寸变化情况来评估织物的稳定性。
面料的柔软度和抗皱性能一、引言面料是制作衣物和家居用品的重要材料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舒适度和品质。
在选择面料时,消费者普遍关注面料的柔软度和抗皱性能。
柔软度决定了面料的手感和穿着舒适度,而抗皱性能则直接关系到面料的外观和整洁度。
本文将重点讨论面料的柔软度和抗皱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测试方法。
二、面料的柔软度面料的柔软度是指其柔软程度和手感。
柔软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舒适度和穿着感受。
下面将介绍面料柔软度的影响因素和常见的测试方法。
2.1 影响因素2.1.1 面料纤维的性质面料的柔软度与纤维的性质密切相关,不同纤维具有不同的柔软度。
通常,天然纤维如棉、麻等柔软度较好,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则相对较硬。
2.1.2 面料的纺织结构面料的纺织结构也对柔软度有一定影响。
例如,经编面料通常比纬编面料柔软度要好,平纹面料比斜纹面料柔软度要好。
2.1.3 面料的加工处理面料在染色、整理等加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也会影响其柔软度。
例如,柔顺剂的使用可以提高面料的柔软度。
2.2 测试方法2.2.1 抓握测试法抓握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评测面料柔软度的方法。
测试人员将面料握在手中,通过手感来评估面料的柔软度。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主观性较强,不够客观。
2.2.2 弯曲试验法弯曲试验是一种定量评测面料柔软度的方法。
测试人员将面料横向弯曲,并测量所需的力量和变形程度。
这种方法相对客观,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
三、面料的抗皱性能面料的抗皱性能是指在使用过程中,面料是否容易产生皱纹。
低抗皱性能的面料容易起皱,影响外观和整洁度。
接下来将介绍面料抗皱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测试方法。
3.1 影响因素3.1.1 面料纤维的性质面料纤维的性质对抗皱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天然纤维如棉、麻等抗皱性能较差,而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抗皱性能较好。
3.1.2 面料的纺织结构面料的纺织结构也会影响抗皱性能。
经编面料通常比纬编面料抗皱性能更好,平纹面料比斜纹面料抗皱性能更好。
实验名称:不同面料抗皱性能测试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面料的抗皱性能。
2. 分析影响面料抗皱性能的因素。
3. 为面料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纺织材料实验室实验人员:XXX、XXX、XXX实验材料:1. 面料样品:棉、涤纶、麻、丝绸、羽绒等不同材质的面料各5米。
2. 测试设备:抗皱性能测试仪、电子天平、熨斗、剪刀等。
实验方法:1. 将每种面料样品裁剪成相同尺寸的布块,确保实验的公平性。
2.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每块布块的质量,记录数据。
3. 将布块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熨烫,使其产生皱纹。
4. 使用抗皱性能测试仪测量布块在熨烫后的皱折恢复程度。
5. 记录数据,分析不同面料的抗皱性能。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不同面料的布块、测试设备等。
2. 将布块裁剪成相同尺寸,称量质量。
3. 对每种面料进行熨烫,使其产生皱纹。
4. 使用抗皱性能测试仪测量皱折恢复程度。
5. 记录数据,整理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棉质面料:棉质面料在熨烫后皱折恢复程度较好,抗皱性能较强。
这是由于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弹性,熨烫后能够较快地恢复原状。
2. 涤纶面料:涤纶面料在熨烫后皱折恢复程度较差,抗皱性能较弱。
这是因为涤纶纤维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较小的热塑性,熨烫后不易恢复原状。
3. 麻质面料:麻质面料在熨烫后皱折恢复程度较好,抗皱性能较强。
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熨烫后能够较快地恢复原状。
4. 丝绸面料:丝绸面料在熨烫后皱折恢复程度较差,抗皱性能较弱。
丝绸纤维具有较好的光泽度和柔软度,但熨烫后不易恢复原状。
5. 羽绒面料:羽绒面料在熨烫后皱折恢复程度较好,抗皱性能较强。
羽绒具有良好的蓬松性和保暖性,熨烫后能够较快地恢复原状。
结论:1. 棉、麻、羽绒等天然纤维面料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适用于制作不易皱折的服装。
2. 涤纶、丝绸等合成纤维面料抗皱性能较差,适用于制作不易熨烫的服装。
纺织品检验方法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它们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生产和检验过程才能成为合格的产品。
纺织品检验方法是确保纺织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从纤维检验、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和环境指标测试四个方面介绍纺织品的检验方法。
一、纤维检验纤维是纺织品的基本成分之一,纤维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纺织品的品质和使用性能。
纤维检验主要包括纤维组织分析和纤维性能测试两个方面。
纤维组织分析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试验等方式来判断纤维的种类和混纺比例。
常用的纤维组织分析方法有显微镜观察法、化学试剂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纤维性能测试是通过测试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来评估其质量。
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纤维强度、断裂伸长率、纤维长度和纤维直径等指标的测试;化学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纤维吸湿性、染色性能和阻燃性能等指标的测试。
二、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是衡量纺织品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物理性能测试可以直接反映纺织品的适用性和寿命。
常用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有强力测试、断裂伸长率测试、耐磨性测试和抗皱性测试等。
强力测试是测定纺织品抗拉强度和抗撕裂强度的方法,可以评估纺织品在应力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断裂伸长率测试是测定纺织品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能力,可以评估纺织品的柔软性和延展性。
耐磨性测试和抗皱性测试分别评估纺织品的耐磨损性和抗皱性能。
三、化学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是评估纺织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和卫生性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化学性能测试方法有pH值测试、甲醛含量测试、重金属含量测试和致敏物质测试等。
pH值测试是测定纺织品酸碱性的方法,可以判断纺织品是否符合人体皮肤的酸碱性要求。
甲醛含量测试是测定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方法,可以评估纺织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重金属含量测试是测定纺织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可以判断纺织品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致敏物质测试是测定纺织品中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物质含量的方法,可以评估纺织品的安全性。
四、环境指标测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纺织品的环境指标测试越来越受到关注。
纺织品验货标准一、外观质量1.表面瑕疵:检查布料表面是否存在瑕疵,如色点、毛头、折痕、痕迹等。
2.色差:检查布料是否具有明显的色差,颜色是否均匀,无明显色差和色斑。
3.织物疵点:检查织物是否存在疵点,如粗细纱、织造空洞、表面起球等。
4.幅宽:检查布料的幅宽是否符合要求,无明显偏差。
5.纬斜:检查布料的纬斜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无明显扭曲现象。
二、内在质量1.纤维含量:检查布料中各种纤维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2.甲醛含量:检查布料中的甲醛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3.pH值:检查布料的pH值是否在适宜的范围内。
4.断裂强力:测试布料的断裂强力,确保其符合产品质量标准。
5.撕破强力:测试布料的撕破强力,确保其符合产品质量标准。
6.接缝强力:测试布料的接缝强力,确保其符合产品质量标准。
三、工艺质量1.绣花:检查绣花的工艺质量,包括针脚是否整齐,绣花的图案是否清晰、美观。
2.印花:检查印花的质量,包括颜色是否均匀,图案是否清晰,无明显色差和模糊现象。
3.染色:检查染色是否均匀,颜色是否鲜艳,无明显色差和色斑。
4.缝制:检查缝制的工艺质量,包括线迹是否整齐,缝制的接缝处是否平滑。
四、尺寸稳定性1.缩水率:测试布料的缩水率,确保其符合产品质量标准。
2.抗皱性:测试布料的抗皱性,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
3.热缩性:测试布料的热缩性,确保其在高温下不发生明显的收缩。
4.耐磨损性:测试布料的耐磨损性,确保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五、功能性1.防水性:测试布料的防水性能,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2.抗菌性:测试布料的抗菌性能,确保其具有抗菌功能。
3.防静电性:测试布料的防静电性能,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效果。
4.透气性:测试布料的透气性能,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
5.保暖性:测试布料的保暖性能,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
6.阻燃性:测试布料的阻燃性能,确保其具有阻燃效果。
7.UV防护性:测试布料的UV防护性能,确保其具有防晒效果。
纺织品染整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一、引言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纺织品染整质量的检验与评定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就纺织品染整质量的检验标准进行详细论述,旨在为行业内的生产和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二、颜色牢度颜色牢度是评估纺织品染色质量的重要指标,它衡量了纺织品在不同的日常使用条件下颜色的稳定性。
常用的颜色牢度测试项目包括洗涤牢度、摩擦牢度、光照牢度和汗液牢度等。
1. 洗涤牢度洗涤牢度是评估纺织品经过洗涤后颜色的变化程度,通常采用色牢度等级进行评定。
具体的测试方法包括家庭洗涤、工业洗涤和干洗等。
2. 摩擦牢度摩擦牢度是评估纺织品在日常使用中与其他材质或表面摩擦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通常采用干摩擦和湿摩擦两种测试方法。
3. 光照牢度光照牢度是评估纺织品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颜色的变化程度,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人造光照(例如氙弧灯)和自然光照。
4. 汗液牢度汗液牢度是评估纺织品在接触人类汗液时颜色的变化程度,主要用于内衣、运动服装等人体紧贴纺织品的产品。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人工模拟汗液接触和自然汗液接触。
三、尺寸稳定性尺寸稳定性是评估纺织品经过染整后尺寸变化的程度。
常用的尺寸稳定性测试项目包括水洗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干燥稳定性等。
1. 水洗稳定性水洗稳定性评估纺织品在水洗条件下的尺寸变化情况,通常采用洗缩率进行评定。
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家庭洗涤和工业洗涤。
2. 热稳定性热稳定性评估纺织品在高温条件下的尺寸变化情况,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热缩率和热变形等。
3. 干燥稳定性干燥稳定性评估纺织品在干燥条件下的尺寸变化情况。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烘烤干燥和自然干燥等。
四、物理性能物理性能是评估纺织品染整质量的重要标准,它包括纺织品的强力性能、手感性能和防皱性能等。
1. 强力性能强力性能评估纺织品在拉伸、撕裂和破裂等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常用的测试项目有断裂强力、断裂延伸率、撕裂强力和撕裂延伸率等。
2. 手感性能手感性能评估纺织品染整后的触感和柔软度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