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 格式:pptx
  • 大小:384.99 KB
  • 文档页数:3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N II级和III级约2%CIN II级会发展为CIN III级,5%发展为浸润癌。故所有的CIN II 级和CIN III级均需要治疗。阴道镜检查满 意的CIN II级可用物理治疗或子宫颈锥切术, 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的CIN II级和所有的III 级通常采用子宫颈锥切术。
五、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好 发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及60岁以上少 见。据统计,至少有20%以上育龄妇女患子 宫肌瘤。
3、治疗
以全身用药为主,主要药物为甲硝唑及替硝唑 顿服或分次给药,性伴侣同时治疗,其次局部 上药。
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1、病原体:假丝酵母菌。酸性环境适宜假 丝酵母菌生长,有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阴道PH 值多在4.0—4.7,除寄生阴道外,也可寄生 于人的口腔、肠道,一旦条件适宜可以引起 感染,这3个部位的假丝酵母菌可以相互传 染。少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极少 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④子宫肌瘤增大压迫盆腔组织和神经可致下腹 坠痛及腰背部酸痛,月经期加重。浆膜下肌瘤 蒂扭转时,表现为急性腹痛。红色变性时,剧 烈腹痛可伴发热及恶心、呕吐。 ⑤阴道分泌物增多:粘膜下肌瘤伴感染时可有 脓血性伴臭味的分泌物,大的壁间肌瘤可使宫 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加而白带过多。 ⑥不孕:少数子宫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 变形或子宫形态发生改变,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而导致不孕。 ⑦贫血:由于长时间出血致继发性贫血。
3、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所见诊断并不困难。外阴一 侧阴道口前庭大腺部位有红、肿、压痛的肿 块,与外阴皮肤可有粘连或无粘连;如已有 破口,挤压局部可见有分泌物或脓液流出; 若为淋病奈瑟菌,脓液稀薄,淡黄色。当脓 肿形成时,肿块触之有波动感,脓肿直径可 达5~6cm,患者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体温升高及白细胞计数增加等。

(3)阴道镜检查:若细胞学检查为ASCUS(不典 型鳞状细胞)并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或LSIL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者,应作阴道镜 检查。 (4)子宫颈活组织检查:是确诊子宫颈鳞状上 皮内瘤变的最可靠方法。任何肉眼可见病灶,均 应作单点或多点活检。
5、治疗
CIN I级约60%CINI会自然消退,若细胞学检 查为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下, 可仅观察随访,若在随访过程中病变发展或 持续存在2年,宜进行治疗。若细胞学检查为 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应予治疗,阴 道镜检查满意者可采用冷冻和激光治疗等, 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推荐子宫颈锥切术。
4、治疗
急性炎症发作时,需卧床休息,局部保持清 洁。可取前庭大腺开口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 养,确定病原体。根据病原体选用口服或肌 内注射抗生素。脓肿形成后需行切开引流及 造口术,并放置引流条。
5、预防
保持外阴清洁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方法。每日 清洗外阴,不穿尼龙内裤,患外阴炎时及时 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前庭大腺炎的发 生。
(3)手术治疗 ①子宫切除术:对肌瘤较大(子宫大于2.5个月 妊娠子宫大小)或症状明显,继发贫血,保守 治疗无效,不需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进行子宫 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相对年轻,宫颈 无病变者)。 ②子宫肌瘤摘除术: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 肌瘤数目较少的年轻患者。 ③经阴道子宫肌瘤摘除术:适合于粘膜下肌瘤。 (4)介入治疗 包括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和高 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等,具有保留子宫、恢复快等 特点。
二、滴虫性阴道炎
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症,也 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阴道毛滴虫适宜在 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 生长,在PH5以下或7.5以上环境则不生长。
1、传播方式
经性交直接传播,由于男性感染滴虫后常 无症状,易成为感染源; 间接传播: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 式便器、衣物、污染的器械及敷料等传播。
1、病因 确切病因尚未明了,根据好发于生育年龄,绝 经后有缩小甚或消失可能,提示子宫肌瘤的发 生可能与卵巢雌、孕激素有关。雌激素促使子 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2、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类
按子宫肌瘤发生部位不同分为体部 肌瘤(92%)和颈部肌(8%)。按 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壁关系分三类: 肌壁间肌瘤占60%—70%。肌瘤位 于子宫肌壁间,周围均被正常肌层 组织包围。 浆膜下肌瘤占20%—30%。肌瘤向 子宫浆膜面生长,表面覆盖浆膜层, 突出于子宫表面,也有仅一蒂与子 宫相连,称为带蒂的浆膜下肌瘤。 粘膜下肌瘤占总数的10%—15%。 肌瘤向粘膜下宫腔方向生长,甚至 突出于粘膜表面坠入 或突出于阴 道内,上有粘膜层覆盖,称粘膜下 肌瘤。 以上各种类型的子宫肌瘤可以单独发生,亦可同时发生。2个或2 个以上的肌瘤发生在同一子宫者,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4、临床表现 (1)症状: 症状与肌瘤所在部位、大小、生 长速度、有无变性等有关。 月经改变:最为常见症状。大的壁间肌瘤和 黏膜下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子宫收缩不良或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导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 延长、经量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等。浆膜下 机瘤多无明显月经改变。 ②盆腔包块:患者常自诉小腹正中扪及肿块, 质硬,形态不规则,清晨膀胱充盈时更易触及。 ③压迫症状:子宫肌瘤较大时可出现尿频、排 尿障碍等泌尿系症状。
四、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 关的一组子宫颈病变,常发生于25—35岁妇 女。大部分低级别CIN可自然消退,但高级别 CIN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被视 为癌前病变,所以及时治疗高级别病变是预 防子宫颈癌行之有效的措施,这里介绍子宫 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2、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4—28日。25%—50%患病感染初期无症 状。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 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分泌物特点为 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气;检查见 阴道粘膜充血、后穹隆有多量白带,呈灰黄色, 黄白色稀薄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呈泡沫状。 取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找到滴虫。
妇科常见病 的诊治
一、前庭大腺炎
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炎症,称为前庭 大腺炎( Bartholinitis)。前庭大腺位 于两侧大阴唇后1/3深部,腺管开口于处 女膜与小阴唇之间,在性交、分娩等情况 污染外阴部时易发生炎症。此病育龄妇女 多见,幼女及绝经后期妇女少见。
1、病因及发病机制
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 肠球菌。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淋病 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已成为常见病原体。急性 炎症发作时,病原体首先侵犯腺管,导致前庭 大腺导管炎,腺管开口往往因肿胀或渗出物凝 聚而阻塞,脓液不能外流、积存而形成脓肿, 称为前庭大腺脓肿(abscess of Bartholin gland)。
1、发病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IN和子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 毒(HPV)感染(其中70%与高危型HPV16和18型 相关)、多个性伴侣、吸烟(吸烟可增加感染 HPV效应)、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 免疫抑制等因素相关。
2、分级
I级:即轻度异型。子宫颈上皮下1/3层细胞核 增大,核质比例略增大,核染色稍加深,核分 裂象少,细胞极性正常。 II级:即中度异型。上皮下1/3—2/3层细胞明 显增大,核质比例增大,核染深,核分裂象较 多,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极性尚存。 III级:包括重度异型和原位癌。病变细胞占 据2/3层以上或全部上皮层,细胞核异常增大, 核质比例显著增大,核形不规则,染色较深, 核分裂象多,细胞拥挤,排列紊乱,无极性。
红色变性:多见于妊娠期和产褥期,是一种 特殊类型的变性,发生原因尚不清楚。肌瘤体 积迅速增大,发生血管破裂,出血弥散于组织 间,肌瘤因坏死区域的血红蛋白自血管壁渗到 瘤组织内而产生红色,故称为红色变性。 肉瘤变:为子宫肌瘤的恶性变,发生率很低, 多见于年龄较大妇女,表现为肌瘤在短期内迅 速增大,尤其是当绝经后肌瘤不缩小,反而继 续增大时,应引起警惕。 钙化:子宫肌瘤的变性、坏死、出血区域常由 于血循环障碍,有碳酸钙或磷酸钙沉积,使肿 瘤坚硬如石。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 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特征为白色稠厚呈 凝乳或豆腐渣样。检查可见外阴红斑,水肿, 常伴有抓痕,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 道粘膜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面。
取阴道分泌物检查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 生孢子或假菌丝。
3、治疗:
消除诱因,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 均使用开水烫洗。主要从局部短疗程抗真菌药 物为主,常用药物为咪康唑栓剂,克霉唑栓剂、 制霉菌素栓剂等。 对未婚妇女,不能耐受局部用药者可选用氟康 唑、斯皮仁诺顿服。 性伴侣同时治疗。
6、治疗 (1)随访观察 无症状子宫肌瘤一般不需治疗, 尤其是围绝经期患者,可期待绝经期后雌、孕激 素水平下降,肌瘤多可自然萎缩或消失,每3—6 个月随访一次。若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加重,应 考虑进一步治疗。 (2)药物治疗 适用于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 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戈 舍瑞林皮下注射。 ②其他药物:米非司酮口服
3、病理——肌瘤变性 子宫肌瘤生长过快、过大或形成瘤蒂后,因血液 循环障碍,瘤细胞营养不良,会发生多种变性, 常见的有: 玻璃样变:也称透明样变性,是子宫肌瘤中最 常见的一种变性。变性区域内肌瘤漩涡状及条状 结构消失,而成为光滑、均匀的半透明区域,质 地较软。 囊性变:继发于玻璃样变,肌细胞液化即可发 生囊性变。组织坏死液化后可形成多个囊腔,其 间有结缔组织相隔或融合成一个大囊腔,囊内含 清澈无色液体或胶冻状、黏液样物质。
3、临床表现
无特殊症状。偶有阴道排液增多,有臭味或不 伴臭味,也可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发生接触 性出血。妇科检查:子宫颈可光滑或仅见局部 红斑、白色上皮或子宫颈糜烂样表现。
4、诊断
(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可选用巴氏涂片法 或液基细胞涂片法。 (2)高危型HPV—DNA检测:HPV有多种基因型, 目前已有120多种基因现被确定,其中约30种涉 及生殖器感染,根据生物学特征和致癌潜能, HPV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如PHV16、 18、31、33、35、39、45、51、52、56、58、 59、66、68等与癌及癌前病变相关,低危型如 PHV6、11、42、43、44等主要与轻度鳞状上皮 损伤和泌尿生殖系统疣、复发性呼吸道息肉相 关。
(2)体征 :与肌瘤大小、数目、位置、有无 变性等有关。肌瘤较大时,可在趾骨联合上扪 及质硬、无压痛、不规则肿块。妇科检查时, 发现子宫增大。质硬、形态不规则,或有明显 结节突出于表面;带蒂粘膜下肌瘤可脱出宫颈 外口至阴道内,呈粉红色,表面光滑。
5、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与体征,诊断并不困难。盆腔B 型超声是诊断子宫肌瘤的常用而准确的辅助手段。 宫腔镜、腹腔镜、磁共振成像等可协助诊断。
2、临床表现
炎症多为一侧。初起时局部肿胀、疼痛、灼热 感,行走不便,有时会致大小便困难。 检查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患侧 前庭大腺开口处有时可见白色小点。当脓肿形 成时,疼痛加剧,脓肿直径可达3~6cm,局部可 触及波动感。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腹股沟淋巴结可呈不同程度增大。当脓肿内压 力增大时,表面皮肤变薄,脓肿自行破溃,若 破孔大,可自行引流,炎症较快消退而痊愈; 若破孔小,引流不畅,则炎症持续不消退,并 可反复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