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碱
- 格式:docx
- 大小:35.67 KB
- 文档页数:6
固体超强酸固体超强碱名词解释
1.固体超强酸
固体超强酸是指酸性超过100% 硫酸的酸,如用Hammett 酸度函数H。
表示酸强度,100%硫酸的H0值为11.93H0< -11.93 的酸就是超强酸。
固体超强酸分为两类,一类含卤素、氟磺酸树脂成氟化物固载化物;另一类不含卤素,它由吸附在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表面的硫酸根,经高温燃烧制备。
2.固体超强碱
碱强度超过强碱(即共轭酸的pKa>26)的碱为超强碱。
有布仑斯惕超强碱,路易斯超强碱。
有固体、液体两类超强碱。
用于催化某些化学反应的超强碱为超强碱催化剂。
三甲基硅烷基氯化镁、AgB2H5、LiB2H5是能够以溶液的形式存在的最强碱,但如果说三甲基硅烷基氯化镁、AgB2H5、LiB2H5是普遍意义上的最强碱,那还差之甚远。
固体超强碱,如Li4C、Mg2Si、Na3B(硼化三钠)等,其对应的共轭酸pKa值往往超过120,甚至达到150-160。
他们的碱性强到几乎不能够以溶液形态存在。
例如:Na3B 溶解于丁硅烷Si4H10会发生配位反应,生成[(Si4H10)B4]12-而后析出氢化钠形成硼硅加合物。
另外有些碱如Li3N、Ag3N等,难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却能在固相中发生很强的碱性反应。
他们也被称为固体超强碱。
固体超强碱催化环己酮羟醛缩合反应的研究刘洪润;顾珊珊;李修刚;高根之【期刊名称】《化学试剂》【年(卷),期】2009(31)1【摘要】环己酮自身羟醛缩合产物2-(1-环己烯基)环己酮与2-环己亚烷基环己酮是合成柑桔类杀菌防腐剂邻苯基苯酚(OPP)的中间体,传统合成方法主要采用液体碱等均相催化剂,催化效率低且产品难以分离,为此本文以改进的Na/NaOH/-γAl2O3型固体超强碱为催化剂,探索了一种新的合成工艺,同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90℃、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0%、反应时间为3 h 时,二聚物产率最高,达85.66%。
该合成工艺催化效率高,产品易分离,后处理简单,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总页数】5页(P55-58)【关键词】固体超强碱;环己酮;羟醛缩合;2-(1-环己烯基)环己酮;2-环己亚烷基环己酮【作者】刘洪润;顾珊珊;李修刚;高根之【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4.42【相关文献】1.脱铝超稳Y催化环己酮缩合反应的研究 [J], 陈红艳;胡伟武;尹笃林2.碳基固体酸催化剂上溶剂上条件下酮和芳香醛交叉羟醛缩合反应 [J], Abbas ZALI;Kamal GHANI;Arash SHOKROLAHI;Mohammad Hossein KESHAVARZ3.环己酮和甘油在碳基固体酸催化剂上的缩合反应 [J], 高文艺;张晓丽;任立国4.六水合三氯化铁催化3-甲基环己酮与丙酮酸乙酯交叉羟醛缩合制备薄荷内酯 [J], 陈雄;刘金云;李亚白;刘建福;杨华武5.用于羟醛缩合反应的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J], 胡银磊;王立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氮化锂和水的反应方程式
氮化锂是由氮和锂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Li3N。
氮化锂是碱金属氮化物中热稳定性最高的化合物,也是当中唯一一个可以在室温下制备的化合物。
氮化物熔点很高,常温下为紫色或红色的晶状固体。
氮化锂会和水剧烈反应,并产生氨。
Li3N (s) + 3 H2O (l) → 3 LiOH (aq) + NH3 (g)
其他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氮化物由于其强碱性,和水也会有类似的反应。
细粉状的氮化锂可在空气中起火燃烧,因此氮化锂必须在惰性气体中储存和处理。
氮化锂是超强碱,其碱性比负氢离子还要强,因此可以将氢去质子化:Li3N (s) + 2 H2 (g) → LiNH2 (s) + 2 LiH (s)
氮化锂在氢气中加热时可相继得到氨基锂(LiNH2)、亚氨基锂(Li2NH),最终转化为氢化锂,并放出氨。
Li3N + 3H2O(g) = 3 LiOH + NH3。
固体超强碱催化环己酮羟醛缩合反应的研究固体超强碱(超强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锌等)催化环己酮羟醛缩合反应的研究是一种研究热点。
该反应是合成环己酮羟醛和环己酮-4,4'-二羟基苯乙烯的重要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固体超强碱催化环己酮羟醛缩合反应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型催化剂的设计:近年来,研究人员尝试设计新型的固体超强碱催化剂,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
例如,他们通过在氧化铝表面上添加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了具有高效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
2. 反应条件的研究:固体超强碱催化环己酮羟醛缩合反应的反应条件也备受关注。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压强、催化剂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性质和选择性。
3. 催化剂的转化和应用:针对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的优点和限制,研究人员也在尝试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
例如,他们通过在催化剂表面添加修饰剂,将催化剂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的催化剂,并探索了其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
固体超强碱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环己酮羟醛缩合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究固体超强碱催化反应的性质和选择性,并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转化和应用。
碱金属负载型固体超强碱催化丙烯二聚反应研究引言:
丙烯二聚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反应,可以生产出高分子量的聚丙烯。
传统的催化剂多采用酸性催化剂,如硫酸等,但这些催化剂存在很多局限性,如对催化剂的选择性、稳定性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同时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催化剂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新型的催化剂——碱金属负载型固体超强碱,并探讨其在丙烯二聚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一、碱金属负载型固体超强碱的制备
碱金属负载型固体超强碱可以通过将碳酸钾、碳酸钠等碱性物质与氧化铝、氧化钙等固体载体进行混合、烘干、煅烧等处理得到。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反应温度、时间等参数,以保证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二、碱金属负载型固体超强碱的催化性能
碱金属负载型固体超强碱在丙烯二聚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催化剂可以得到高选择性、高收率的聚丙烯产物。
此外,该催化剂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循环利用性。
三、碱金属负载型固体超强碱催化机理
碱金属负载型固体超强碱的催化机理主要是通过提供碱性位点来促进丙烯分子的二聚反应。
在反应中,丙烯分子首先通过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然后与另一个丙烯分子进行反应,最终形成聚丙烯产物。
结论:
碱金属负载型固体超强碱是一种具有很好催化性能的新型催化剂,在丙烯二聚反应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该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优化制备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性能。
超强碱催化剂的综述超强碱催化剂定义:超强碱就是碱性极强的物质。
目前对超强碱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大部分化学家以氢氧化钠作为强碱和超强碱的界限。
另一个强碱和超强碱的界限是氢氧根离子,因为氢氧根是在水溶液中碱性最强的物质,更强的碱在水中会和水产生中和反应,产生氢氧根及质子化的碱。
另一个定义超强碱的方式是利用是否可使羧基失去α氢变成烯醇来判别,一般的碱无法产生上述的反应。
超强碱主要可分为三种:有机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活性较强的金属产生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多半是超强碱,如有机锂化合物及有机镁化合物(格林尼亚试剂)。
另一种超强碱的来源是活性较强的金属取代了连接非碳原子上的氢,非碳原子包括氧(不饱和的醇盐)或是氮(例如二异丙基氨基锂)。
有机合成中常用到的超强碱是施洛瑟碱(Schlosser's base)。
因为锂和醇基中氧的亲和力,正丁基锂和叔丁醇钾交换阳离子成为正丁基钾及叔丁醇锂,而正丁基锂的锂被钾置换后,使得正丁基的离子性变强,因此整体的碱性也随之增加。
无机化合物无机的超强碱一般来说是盐类,解离后产生高价数,体积小的阴离子。
如氮化锂的阴离子负电荷密度高,因此容易吸引其他的酸,例如水合氢离子。
碱金族及碱土金族的氢化物(如氢化钠、氢化钙)也是超强碱。
有超强碱参与的反应通常对水敏感,需在低温的条件下,在不易反应的气体中进行。
许多反应都希望在不易产生亲核反应的条件下进行,也就是以非亲核碱(non-nucleophilic base)的身份参与反应。
如Unhindered 的烷基锂不能和像是带羰基的亲电试剂一起使用,因为烷基锂会以亲核试剂的身份和亲电试剂反应。
制备:超强碱试制是一种由有机金属化合物硬话化剂混合而成的金属化反应试剂.与单一的金属化试剂相比,它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超强碱试剂种类繁多,制备方法简便,它们不但有很高的碱强度,而且还使金属化反应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化学选择性.目前,超强碱试剂在各类有机合成中呈现出的特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正在逐渐成为催化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丁基锂/叔丁醇钾型超强碱试剂的制备及性能进行研究.丁基锂和叔丁醇钾在己烷中等摩尔混合即可制备出碱强度不低于43的超强碱试剂.该试剂具有极高的活性。
1.绿色化学:利用一系列原理来降低和消除在化工产品的设计、生产及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2.零排放:指无限的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为零的活动。
3。
手性催化:手性就是物质的分子和镜像不重合性4.手性化合物:指分子量、分子结构相同,但左右排列相反的化合物,如实与其镜中的映体。
5.择形催化:沸石具有规则的孔道和孔笼结构,宽敞的通道和孔道靠可限制及区分进出的分子,使其具有形状及大小选择性,故称这种催化为择形催化.6.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能不发生改变的物质,又称工业味精。
7.催化剂中毒:原料中的杂质,反应中形成的副产物等是催化剂的活性,选性明显降低或丧失的现象8。
溢流:固体表面吸附物(离子或自由基)迁移到次级活性中心的现象.9.载体:是活性组分的分散剂、黏合物或支撑体,是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可划分为低比表面积和高比表面积两类.10.助催化剂:加入到催化剂的少量物质,是催化剂的副主成分,其本身没有活性或者活性很小,但把它加入到催化剂中后,可以改变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离子价态、酸碱性、晶格结构、表面构造、分散状态、机械强度等。
11。
环境友好:主要包括预防污染的少废或无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同时也包括治理污染的末端技术。
12.强相互作用: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
(时空产率单位:mol/(l*h))13。
时空产率: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的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得到目的产物的数量。
14.超强酸:固体酸的强度若超过100%硫酸的酸强度,称为超强酸。
15。
超强碱:强度较中性物质高出19个单位的碱性物质,称为超强碱.16.杂多酸:由杂原子和配位原子按一定的结构通过氧原子配位桥联组成的一类含氧多酸,或为多氧族金属配合物。
17.分子筛:分子筛是结晶型的硅铝盐酸,具有均匀的孔隙结构。
18。
络合催化:指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物起络合作用,并且使之在配位空间进行催化的过程。
19。
三效催化:把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分别氧化还原为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时进行催化的过程。
超强碱例子
超强碱指的是具有极强腐蚀性、能迅速与酸反应并产生大量热能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两个常见的超强碱的例子:
1. 钠金属(Na):钠金属是一种常见的超强碱。
它具有非常强的碱性,能够与酸反应并放出氢气。
钠金属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并与水反应产生碱性溶液和氢气。
由于其高度活泼的性质,钠金属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常被用作还原剂和碱金属的原料。
2. 氨气(NH3):氨气也是一种常见的超强碱。
它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
色气体。
氨气能够与酸反应形成氯化铵等盐类,并具有中和酸的性质。
氨气广泛应用于肥料制造、化学工业以及溶剂的制备。
此外,氨气还是许多合成化学反应的重要原料。
需要注意的是,超强碱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人体和物体有较高的危险性。
在
操作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并避免与其直接接触。
强碱的解释及造句强碱拼音【注音】: qiang jian强碱解释【意思】:碱性反应很强烈的碱,腐蚀性很强,在水溶液中能产生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如苛性钠、苛性钾等。
强碱造句:1、强酸比同一浓度的强碱更能对皮肤够造成更大伤害。
2、目前最有希望的技术思路是,把植物原料置于强碱及高温条件下进行处理。
3、在咖啡杯的清洗过程中,严禁使用硬质的刷子刷洗,也要避免使用强酸、强碱的清洁剂,以避免咖啡杯的表面刮伤受损。
4、淀粉羧甲基化是指一氯乙酸或其钠盐在强碱存在下对淀粉葡萄糖单元中C2、C3和C6上的羟基醚化的过程。
5、但对强酸、强碱、强氧化溶液和强溶剂耐度有限。
6、产品采用特别处理的传动胶辊,在高强度的、强酸、强碱环境中,能安全有效地使用6年以上。
7、实验结果表明,用75%乙醇做溶剂提取刺乌头碱克服了传统的强碱加入导致酯键断裂的问题;8、水晶的保养:注意防重压、防摔、防碰、防高温、防强碱强酸。
凭单换橡筋,免费清洗。
9、分析铜质导电零件沥青胶质油污的形成,在生产实际中采用强酸强碱热态中和法,有效地去除胶质油污。
10、研究了在固体超强碱催化下由乙烯降冰片烯异构化制取乙叉降冰片烯的工艺方法和条件。
11、强碱分离电位滴定法经实践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分析检测。
12、试研强碱轻度盐基本废弃低洼地育苗,造林四年,已改良此地,实现了天然长草同灌木林放牧。
13、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但溶于强碱,例如氢氧化铯。
14、本产品含皂化物、强碱、表面活性剂等,用后令衣物干净光亮,达到最佳洗衣效果。
15、当电池使用强碱溶液作为电解液时,PVA隔膜在使用过程因水解而使电池性能下降。
16、不要使用强酸、强碱液体清理复合木地板。
17、通过实验讨论三硫化二砷在无氧化性强酸、强碱溶液中的溶解性。
18、只有在某些情况下,锌层才不适用,比如在高温下,与酸液或强碱溶液相接触。
19、或强碱溶液,水分,油脂,无机物,强氧化剂。
20、在强酸和强碱条件下,染料活性艳红X-3B的降解率较高。
超强碱催化剂的综述超强碱催化剂定义:超强碱就是碱性极强的物质。
目前对超强碱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大部分化学家以氢氧化钠作为强碱和超强碱的界限。
另一个强碱和超强碱的界限是氢氧根离子,因为氢氧根是在水溶液中碱性最强的物质,更强的碱在水中会和水产生中和反应,产生氢氧根及质子化的碱。
另一个定义超强碱的方式是利用是否可使羧基失去α氢变成烯醇来判别,一般的碱无法产生上述的反应。
超强碱主要可分为三种:有机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活性较强的金属产生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多半是超强碱,如有机锂化合物及有机镁化合物(格林尼亚试剂)。
另一种超强碱的来源是活性较强的金属取代了连接非碳原子上的氢,非碳原子包括氧(不饱和的醇盐)或是氮(例如二异丙基氨基锂)。
有机合成中常用到的超强碱是施洛瑟碱(Schlosser's base)。
因为锂和醇基中氧的亲和力,正丁基锂和叔丁醇钾交换阳离子成为正丁基钾及叔丁醇锂,而正丁基锂的锂被钾置换后,使得正丁基的离子性变强,因此整体的碱性也随之增加。
无机化合物无机的超强碱一般来说是盐类,解离后产生高价数,体积小的阴离子。
如氮化锂的阴离子负电荷密度高,因此容易吸引其他的酸,例如水合氢离子。
碱金族及碱土金族的氢化物(如氢化钠、氢化钙)也是超强碱。
有超强碱参与的反应通常对水敏感,需在低温的条件下,在不易反应的气体中进行。
许多反应都希望在不易产生亲核反应的条件下进行,也就是以非亲核碱(non-nucleophilic base)的身份参与反应。
如Unhindered 的烷基锂不能和像是带羰基的亲电试剂一起使用,因为烷基锂会以亲核试剂的身份和亲电试剂反应。
制备:超强碱试制是一种由有机金属化合物硬话化剂混合而成的金属化反应试剂.与单一的金属化试剂相比,它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超强碱试剂种类繁多,制备方法简便,它们不但有很高的碱强度,而且还使金属化反应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化学选择性.目前,超强碱试剂在各类有机合成中呈现出的特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正在逐渐成为催化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丁基锂/叔丁醇钾型超强碱试剂的制备及性能进行研究.丁基锂和叔丁醇钾在己烷中等摩尔混合即可制备出碱强度不低于43的超强碱试剂.该试剂具有极高的活性。
在甲苯的金属化反应中使用该超强碱为金属化试剂,以碘甲烷和干冰为亲电试剂,可分别以87%和71%的产率合成目标产绚乙苯和苯乙酸.反应选择性接近100%,且反应速度极快,反应条件温和.超强碱试剂的碱强度可以采用弱酸指示荆法测定.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催化机理固体碱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催化剂在工艺改革中有重要的地位。
常见的固体碱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如表。
固体碱催化剂通过电子收授配位体形成碳负离子从而使反应发生。
例如双键异构是在固体碱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形成烯丙基阴离子然后脱氢而实现〔」, 对反应中间产物烯丙基的存在可通过烯与氛的交换示踪研究证实。
在固体碱作用下烯烃异构化的顺反比很大, 主要是因为烯烃失去质子后所生成的烯丙基中间体,顺式要比反式稳定的多〕。
加氢和胺化反应的机理相似,都是先发生极性分解, 然后再在碱位的作用下去掉一个从而使反应顺利进行。
迄今为止固体碱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某些固体碱和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已用于工业化生产。
但和固体酸催化剂相比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碱性中心性质的研究。
固体碱催化剂在多相碱催化反应中关于碱性中心的强度和数量还有许多不明之处。
因此, 催化剂表面碱性中心的作用机理以及与酸性位的相互转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固体碱催化剂的表征。
表面位能的理论计算及反应机理研究。
再生问题的解决。
固体碱催化剂易中毒、再生困难的问题使其难以循环利用, 研制高性能、不易污染、寿命长的固体碱催化剂是今后的开发方向。
开发固体碱催化剂在新反应中的应用。
应用:1、K2O/γ- Al2O3型固体超强碱催化合成芹菜酮的研究在正丁醛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芹菜酮的合成过程中, 对其催化方法进行改进。
首次采用K2O/γ- Al2O3 型固体超强碱催化合成的工艺路线, 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合成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的量比对转化率的影响, 确定了最优化的反应条件, 缩短了反应时间, 提高了产物的收率。
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易于回收, 能够重复利用五次以上。
芹菜酮又名3- 甲基- 5- 丙基- 2- 环己烯酮,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酮类香料, 具有浓郁的辛香- 木香香气。
不溶于水, 可溶于乙醇。
沸点242~244℃, 相对密度d224 0.927, 天然存在, 未见文献报道。
美国FDA批准用于食品, 可作为茴香增香剂, 可以少量用于食用香精中。
传统制取方法以丁醛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二乙胺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 然后以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皂化反应获得[1]。
固体强碱或超强碱能使反应物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反应, 不仅节约能源, 而且减少环境污染, 符合绿色化学研究发展方向, 也没有像固体强酸性催化剂因结焦而失活的现象。
因此寻求环境友好的新型固体强碱、超强碱催化材料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2], 近年来固体超强碱高效催化作用受到了化学合成工作者的重视。
目前固体超强碱的种类主要有: 碱金属氧化物、碱土氧化物及负载型碱金属及碱金属氢氧化物等[7], 这类催化剂以其独特的性能克服了固体碱催化剂易受H2O和CO2中毒的特点[8], 另外它在各类有机合成中呈现出特异的催化活性。
2、KF/γ-A12O3固体超强碱催化合成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研究对羟基苯乙酸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对羟基苯乙酸氨化可得到对羟基苯乙酰胺,醚化可得到甲氧基苯乙酸,酯化可得到对羟基苯乙酸甲酯,还原可得到对羟基苯乙醇,这类衍生物都是良好的医药中间体。
由对羟基苯乙酸合成的药物主要有:(1)心血管药物——阿替洛尔。
它是一种β-受体阻滞药,有效成分为4,7-二羟基异黄酮,该药品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引起的颈项强痛、头痛、偏头痛、头晕、冠心病、心绞痛及早期神经感觉性耳聋等症状。
(2)消炎镇痛药物苯恶洛芬,该药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他发炎性疾病。
(3)抗生素药物拉氧头孢钠,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医药产品,它可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导致细胞的死亡。
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柠檬酸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对拉氧头孢钠敏感细菌所引发的感染症状,主要有败血症、脊髓膜炎、肺炎、支气管炎、胆囊炎、腹膜炎、膀胱炎、盆腔炎等有关炎症。
此外,对羟基苯乙酸还用于抗高血压药物以及抗癌药物、抗糖尿病药,抗动脉硬化药,抗过敏药和消炎药等的合成。
2.2 对羟基苯乙酸在农药领域的应用在农药领域主要用于合成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乙氰菊酸,该药剂由澳大利亚科技厅创制,由日本化学引进进行生产,此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触杀、忌避和忌食效果等作用,对温血动物安全,鱼毒性低,光稳定性好,持效期较长。
此外,对羟基苯乙酸在高分子领域中用于合成聚合物的光和热稳定剂。
在光电子领域可用于合成液晶化合物。
生化领域中可用于合成脂肪氧合酶阻滞剂等,还可用于抗静电合成等。
因此对羟基苯乙酸的产业化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望对羟基苯乙酸产品是用途广泛、附加值较高的精细化工产品,由于我国在医药合成方面相对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导致了部分医药产品还要依赖国外进口,这种现状限制了一些医药中间体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对羟基苯乙酸。
生产对羟基苯乙酸起初仅仅是为了出口,主要是出口到日本。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科研机构加大了对羟基苯乙酸下游精细化工中间体、医药和农药的开发力度,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急剧增长,产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现在国内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产实力,但是对羟基苯乙酸及其衍生物合成路线较长,产量低、价格贵,且多数合成路线使用大量的强酸强碱,产生大量废水,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今后应该加快合成技术的研究与完善,推出新的清洁生产工艺,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Na- Na2CO3 /γ- Al2O3 型固体超强碱在乙烯降冰片烯异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研究乙丙橡胶作为精细化工产品在社会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可用在轮胎、电缆的外皮、胶管以及塑料制品等, 而由乙烯降冰片烯(VNB) 异构化反应生成的乙叉降冰片烯( ENB) 作为乙丙橡胶的第三单体具有可防止其老化、耐磨擦、防焦化、增加韧性的作用。
现在我国用的( ENB) 主要是靠进口, 而国际市场基本被美国和日本所控制, 所以研发ENB 的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乙丙橡胶第三单体———ENB 合成中的VNB 异构化一步中使用Na-Na2CO3 /γ- Al2O3 型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的反应条件进行了详细论述, 只需在常温常压下将超强碱与VNB( 系统在N2保护下) 接触, 即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接近99%的转化率, 并且选择性接近100%, 产物ENB不需分离提纯就可直接用于乙丙橡胶的改性生中。
4、负载型固体超强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强烈,石油供应与消费的平衡关系制约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可以说,石油就是国家的命脉。
世界各国的能源研究人员从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发展替代燃料及可再生能源[1]。
生物柴油是由菜籽油、大豆油、回收烹饪油、动物油等可再生油脂与醇类(甲醇、乙醇)经酯化反应制得。
生物柴油产业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保障石油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制造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均产生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
:当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为920 ℃[7],反应温度65 ℃,反应时间2.5 h,催化剂用量1.0%,醇/ 油摩尔比9∶1 时,为负载型固体超强碱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
此时,反应转化率达到66.1%。
本实验的催化剂为固体,可重复使用。
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连续反应3 次,大豆油转化率都在50%以上,表明催化剂在该条件下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5、固体超强碱Na..KOH3 /r ..Al2 O3催化合成二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油是投入商业化生产较早, 用途较广和较常用的有机聚合物之一, 因其具有卓越的耐高低温、抗氧化、抗剪切、粘温系数低、表面张力低、憎水、消泡、脱膜、电绝缘及生理惰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电气、纺织、涂料、化妆品、医学等领域. 甲基硅油生产方法有酸平衡法和碱平衡法两种. 酸平衡法适合生产粘度在500mm2 /s以下的低粘度硅油. 该法一般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在50~ 60 反应, 然后再水洗除酸, 脱低沸物, 加活性碳脱色, 过滤得成品. 该工艺为工业生产带来很多问题: ( 1)反应为脱除残留的浓硫酸催化剂, 需采用中和、水洗的方法, 这不仅给分离过程带来困难, 而且还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 污染环境. ( 2)硫酸严重腐蚀管道设备, 需定期更新设备, 生产成本提高. 碱平衡法适合于粘度在100mm2 / s以上的中、高粘度有机硅油, 一般采用四甲基氢氧化铵、N aOH、KOH 为催化剂. 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 采用加热分解法除去催化剂, 导致产品具有异味[ 4 ] , 而且催化剂不能循环使用, 使生产成本提高. 以N aOH、KOH 为催化剂,出现催化剂分离困难. 为克服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研制和开发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工艺迫在眉睫.固体超强碱N a KOH3 / r A l2O3 应用于该反应, 催化活性高. 反应结束后, 只需要过滤就可以实现催化剂的分离, 无污染. 催化剂具有耐高温,制备方便等优点. 其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催化剂.6、固体超强碱催化合成蔗糖硬脂酸醋固体超强碱催化剂是一类新型的催化剂, 其以不同寻常的催化性能使许多难以进行的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发生, 并避免环境污染, 不腐蚀设备、提高产率、降低能耗、降低反应温度等诸多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