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和启示(全文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2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1. 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世界各地的人们都面临着高血压带来的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流行情况,许多流行病学调查被展开。
本文将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参考。
2.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1 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对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进行一次性观察和数据收集。
在高血压的横断面调查中,可以通过测量参与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来确定其是否患有高血压。
2.2 纵向追踪观察纵向追踪观察是指对特定人群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在此期间测量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记录相关危险因素变化情况。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了解个体在时间维度上发展为高血压的风险。
3.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3.1 高血压的全球流行病学特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成年人中约有30%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呈上升趋势,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3.2 高血压的地区差异在不同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
发达国家和城市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普遍较高,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相对较低。
这与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遗传背景等因素有关。
3.3 高血压与年龄、性别关系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在不同性别中,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这可能与男性更多从事体力劳动、饮食结构和荷尔蒙等因素有关。
4.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4.1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家族史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一些基因突变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RAAS基因、NOS3基因等。
4.2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长期高盐饮食、饮酒过量、吸烟等不良习惯会增加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4.3 肥胖肥胖与高血压有着密切关系。
过量摄入热量和缺乏体力活动会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引发高血压。
4.4 其他危险因素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等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高血压是一种血压持续升高的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高血压是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的重要方法,通过调查数据可以了解高血压的流行情况、趋势及其相关因素,进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横断面调查和纵向队列研究。
横断面调查是在特定时期对人群进行调查,了解患病率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可以通过抽样方式选取一定数量的受试者,测量其血压,并收集相关的调查信息,如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家族病史、膳食结构等。
通过统计分析得到高血压的患病率和与之相关的因素。
纵向队列研究是对一组人群进行长期监测,观察其血压的变化,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因素。
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趋势。
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健康的人群,在起始时测量其血压,并在之后的几年中定期复查血压,并记录相关变量。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血压数据,可以观察到血压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相关因素。
二、高血压的流行状况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各国的调查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持续增长。
在发达国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老年人群体。
例如,美国的患病率超过40%,其中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人群。
相比之下,亚洲国家的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正在逐渐增加。
在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正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中国是高血压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超过2亿人患有高血压。
这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压力增加等因素导致的。
三、高血压的流行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和饮食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
它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的风险均存在关联。
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布情况、危险因素以及与其相关的健康影响。
高血压的定义通常是指血压持续升高,即收缩压(SBP)≥ 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DBP)≥ 90毫米汞柱。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即使血压稍高于正常范围,也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因此,高血压的定义范围可能会因不同地区的环境、人群和研究设定而有所差异。
流行病学调查通常通过人群抽样的方式来收集信息。
抽样的人群可以是特定地区的居民、特定年龄组或特定性别的人群等。
调查方法通常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
许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高,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老年人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
发展中国家的高血压患病率也在快速增加,这与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相关。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还揭示了一些危险因素。
年龄是高血压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肥胖、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等。
一些研究还发现,慢性应激、社会经济地位低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也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高血压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是心脏病、中风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还与肥胖、糖尿病、脑部退化和认知功能下降等疾病存在关联。
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高血压与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各种外周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也存在相关性。
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例如,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减少盐的摄入可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此外,改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戒烟和限制饮酒等健康促进措施也可以减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流行病学调查对了解高血压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和相关健康影响至关重要。
少数民族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和启示(全文版)关键字:广西少数民族高血压流行病学东瑞高血压防治策略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土地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2.5%。
总人口4822万(2002年未)。
东西北与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接壤,南面与海南省隔海相望。
广西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毗邻,陆地疆界线1020千米。
北部湾海岸线东起粤桂交界英罗港,西至中越边境北仑河口,全长1595千米。
广西既沿海、沿边、沿江,又与东盟十国(越南、老挝、柬浦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汶莱)山水相连。
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
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4%,其中壮族占总人口的33%。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广西尚有全国极稀少的少数民族种群如黑衣壮族、白裤瑶族等。
1 高血压发病率流行调查概况高血压也是广西心血管病中发病率最高疾病。
1976~1977年南宁、柳州、桂林、钦州等11个地区(市)开展第一次全区(省)高血压普查。
按1974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高血压普查方法及诊断参考标准》进行。
16个地区(市)和单位14岁以上266 957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7%(包括临界性高血压)。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
民族之间患病率有差异,汉族患病率最高为3.74%、次之为瑶族(3.48%)、壮族(2.35%)、侗族(1.92%)。
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血压患病率增高(P<0.01),女性有生育史者,生育多胎者患病率升高(P<0.05)差异显著。
(梁祖光、李穉龄:广西266 957人高血压普查统计中华心血管病杂志7(4):224;1979)1979年全国第二次高血压抽样普查中,广西所有的地(市)均参加做抽样普查。
其中钦州地区列为全国72个高血压患病率低发区(患病率为3%~6%),桂林市列为全国41个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发区(9%以上)。
2021特殊职业人群高血压—牧民高血压(全文)一、引言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牧业大国。
全国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和流行存在地区、城乡差别,具有民族特异性和职业差别性。
高血压病发病与职业明显有关,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从事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易患高血压;长期精神紧张或长期受环境刺激者如会计、驾驶员等高血压患病者较多。
约60%的高血压患者,通过脱离紧张的工作环境、休息调整后血压下降10%以上。
根据上海高血压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公交车司机发病率高达21.31%,而农民发病率仅为1.95%,处于各种职业的最低水平。
职业人群患高血压还有一种特殊现象,即“蓝领高血压”,“白领高血压”。
牧民是指放牧牲畜并以此为生的人,他们大多生活在地广人稀的草原上。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国人总人口数的8.4%。
在我国牧民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人群。
中国有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六大牧区省份和266个牧业及半农半牧业县。
六大牧区人口总数为1.62亿,占国人的12.61%。
六大牧区草原面积2.93亿公顷,是全国草原面积的73.25%,占6省区面积的53.4%。
根据自然地理及行政区划分为5大草原区,即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和南方草山草坡区。
这些地区交通相对不发达,教育卫生相对落后。
牧民高血压发病率相对高,而防控能力相对又薄弱,对牧民健康的危害更大,因此草原牧民高血压防治问题不容小觑。
二、牧民高血压的流行病学以牧业为生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及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牧区。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显示,藏族、蒙古族是高血压较高发的民族,标化患病率率分别为24.7%、17.6%,均高于汉族人群的16.2%。
对15892例30岁以上新疆少数民族高血压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新疆哈萨克族、蒙古族和汉族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是55%、42%、40%[2]。
中国东乡族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安永东;杨英;王芳;蔡兴魁;赵钰;王琴;李永涛;张陆燕;刘静【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2(027)020【总页数】3页(P1808-1810)【关键词】高血压;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作者】安永东;杨英;王芳;蔡兴魁;赵钰;王琴;李永涛;张陆燕;刘静【作者单位】临夏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731100;临夏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731100;临夏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731100;临夏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731100;临夏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731100;临夏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731100;临夏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731100;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分泌科,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居民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1]。
同时,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的增加也已从一个卫生问题逐步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
东乡族为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其多居住在山麓地带,以尚食羊肉而著称。
本研究通过对东乡族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了解血压与生活方式、文化程度、山麓环境、体质量指数(BMI)等因素的关系。
1.1 研究对象采用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标准和模式,抽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18岁及以上共578例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抽样人群年龄构成基本可反映东乡族年龄构成,男261例,女317例,年龄18~78岁,平均(47.2± 14.3)岁。
发放问卷606张,收回问卷578张(95.4%)。
按该民族高血压患病率25%~30%估算,该样本量能满足统计学要求。
甘南州流顺乡藏、汉两民族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宋文斌;肖辰珠;刘睿;张国荣;傅思武【摘要】目的:了解甘南州流顺乡藏、汉两民族高血压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以现场问卷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南州流顺乡6个村落的400名藏族村民、636名汉族村民进行血压测量,同时采用问卷调查他们的生活行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知晓情况.结果:甘南州流顺乡藏、汉两族高血压患病率为22.20%,男女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x2=1.66,P>0.05).汉族、藏族村民患病率分别为21.23%、2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1,P>0.05).藏族村民高血压知晓率5.56%、汉族知晓率7.31%,汉族村民高血压知晓情况优于藏族(x2=0.62,P<0.05).结论:高血压是目前影响该地区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本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较低,因此要改善该地区人口的生活习惯,加强其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宣传与教育刻不容缓.【期刊名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36)002【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地区高血压;流行病学;患病种群【作者】宋文斌;肖辰珠;刘睿;张国荣;傅思武【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1],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2].研究表明,我国少数民族高血压流行具有其自身特点[3],某些民族特异的遗传素质和环境因素(如生活习惯)与高血压发病有关[4].甘南州流顺乡藏族、汉族由于居住在山区,加上健康知识有限,对高血压知之甚少.为了解近年来甘南州流顺乡藏族、汉族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2014年7月对甘南州流顺乡藏族、汉族18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了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1.1 对象本次调查选取流顺乡6个自然村18岁以上的藏村民为调查对象,并以汉族村民作为对照.按照民族、性别分层,以村落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400名藏族村民、636名汉族村民,共对1 036名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408人,女性628人,平均年龄51岁.1.2 方法1.2.1 基本情况调查采用自制的高血压流行病学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低脂史及高血压的知晓情况等.1.2.2 体格调查采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被测者测量前静坐5 min,取Korotkof音为收缩压,第五音为舒张压,连续测量2次,每次间隔2 min,取其均值为基线血压.1.3 标准采用 2005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5],即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1.4 统计分析利用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以控制数据录入质量.根据数据资料特征,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 流顺乡不同民族、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情况汉族、藏族村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1.23%、2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P>0.05),汉族男女村民的患病率分别为23.55%、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5);藏族男女村民的患病率分别为25.76%、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4,P<0.05),见表1.2.2 流顺乡汉族、藏族村民高血压知晓率比较藏族和汉族村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为5.50%、9.7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5.95,P<0.05),见表2.2.3 流顺乡汉族、藏族村民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藏汉两族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差异有显著性(χ2=6.21,P<0.05)、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者(χ2=4.78,P<0.05)、是否低脂饮食无显著性差异(χ2=1.50,P>0.05),见表3.我国高血压患者主要现状是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5].高血压是目前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占死亡率的40%,这种情况严重消耗了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有效降低高血压的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和心脏病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甘南州流顺乡藏族、汉族高血压患病率为22.20%,高于全国高血压患病率18.8%[6].这表明该地区的高血压发病形势较严峻,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干预已迫在眉睫.当地高血压发病率较全国高,这可能与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化程度不如中东部高有关,还可能与当地地域气候环境有密切关系.汉族和藏族村民的高血压患病率无悬殊,原因可能是由于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少数民族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有关.男性和女性村民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家庭负担较重,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有密切的联系.吸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饮酒与高血压的报道目前还不一致,逢增昌等[7]认为饮酒是男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饮酒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流顺乡藏、汉两个民族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明显低于国内其他农村地区[8~10].这可能与当地村民医疗保健知识较差以及卫生宣传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不够有关.由于山区地理条件的限制,媒体宣传的信息渠道不畅通,再加上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的影响,村民的健康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努力提高该地村民高血压的知晓率对保护该地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甘南州流顺乡藏、汉两族人群的行为习惯和风俗特征,应在本地少数民族人群中强化高血压知识的宣教,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行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以及由高血压所带来的各种心脑血管病.【相关文献】[1] 王陇德.中国慢性病防控策略和体系建设探索[J]. 中国工程学,2014,10(12):22-30.[2] 陈伟.社区高血压流行病调查和综合预防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5,05(10):182-183.[3] 杨丽天,马永胜,杜晓霞,等.迪庆州不同民族高血压患者的膳食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05(28):378-380.[4] 沙永红,康祖铭,刘云贵,等.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体检者体质指数、血压特点调查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0(22):1672-1673.[5] 隋辉,王文.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要点解读[J].临床荟萃,2015,06(16):721-724.[6]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12综合报告[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57.[7] 逢增昌,田小草,鲍国春等.青岛市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3.[8] 林先燕,杨胜文,何绍前,等. 黔南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3(14):6812-6813.[9] 贾惠莉,张景玉,刘佳铭,等. 新疆农村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评价[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12):458-462.[10] 马晓佳,张眉,郭淑霞,等. 新疆农村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与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12(10):1164-1168.。
县人群高血压及影响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一、目的了解xx县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全县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对象1、20xx年xx县35岁以上常住人口。
2、城关镇街上随机抽取35岁以上人群300人。
3、按经济条件将所辖乡镇分为好、中、差三层,每层随机抽取3个乡镇,共9个乡镇,每个被抽中的乡镇按远、中、近随机抽取3个村,其中1个村为乡镇政府所在地,全乡镇共9个村,每个村随机调查35岁以上人群15人。
三、调查方法现场测血压、身高、体重,并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
四、质量控制1、制定统一的现场调查问卷2、调查人员由统一培训的乡镇传染病主检医师培训班学员和州、县CDC有关人员组成,进行预调查以完善调查表。
3、统一现场调查方法,明确调查目的。
五、资料统计分析:使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
xx县人群高血压及影响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一、般情况1、性别:①男②女□2、年龄:_____岁□□3、民族:①汉族②苗族③侗族④水族⑤壮族⑥瑶族⑦其它□4、职业:□①干部、职员②教师③医生④工人⑤农民⑥餐饮业⑦驾驶员⑧高空作业⑨保育保姆⑩民工○11离退休人员○12家务、待业5、学历:□①大学本科以上②大学本科③大专④中专或高中⑤初中⑥小学⑦文盲6、职称:①正高②副高③中级④初级⑤初级以下⑥无职称□二、流行病学1、您以前测过血压吗?□①有②无(跳到第2题)1.1您的血压高吗?□①高②不高1.2您血压的最高值为______mmHg1.3您服用降压药吗? ①服②没有服□2、您的父亲有高血压吗?□①有②没有(跳到第4题)3、您的父亲血压最高值是______mmHg □4、您的母亲有高血压最高值吗?□①有②没有(跳到第6题)5、您的母亲血压是______mmHg □6、您们家几天吃一包盐(500g)?□①3~5天②6~7天③8~10天④11~12天⑤13~15天⑥16天以上7、您家有几个人?□①1个②2个③3个④4个⑤5个⑥6个⑦7个以上8、他们都常在家吃饭吗?□①1个不常在②2个不常在③3个不常在④多个不常在___9、您的工作紧张吗?①紧张②不紧张□10、您从事的工作是什么?□①驾驶员②高空作业③领导④警察⑤银行职员⑥其他____11、身高_________㎝□□□13、体重_________㎏□□14、您吸烟吗?□①吸②偶尔吸③不吸(跳到第16题)15、您平均每天吸几支烟?□①1~2支②3~4支③5~6支④7~8支⑤9~10支⑥11~15支⑦15~19支⑧1包⑨1~2包⑩2包以上16、您平常喝酒吗?□①喝②偶尔喝③不喝(跳到第18题)17、您平均每天喝多少酒?□①2两以下②3~5两③5~7两④8~9两⑤1市斤⑥1~1.5市斤⑦1.6~1.9市斤⑧2市斤以上18、现场所测得血压______ mmHg □19、你平时饮食爱吃什么?□20、您平时身体好吗? ①好②不好□21、您得过什么病?□22、到医院治疗吗?□①治疗②在家治疗③没有治疗调查员_________ 调查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复核员_________ 复核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
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调查(全文版)关键词高血压前期;多代谢异常;第十次中西医结合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多代谢异常的相关性调查。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成都市3个区县≥18岁3524名常住(≥1年)居民进行调查。
由培训过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体检、血压测量和血样采集。
结果:(1)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4.07%,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41.16%vs 23.89%,P〈0.05)。
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先升后降趋势,30-39岁达到最高(39.93%)。
(2)血压正常高值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P<0.05)。
(3)高血压前期较血压正常者的空腹血糖增高、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及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相对危险度增加。
结论:成都地区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高,已经存在多代谢异常,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于血压正常者,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在早期即应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采用改善生活方式与适当药物的综合干预措施。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从1959年的5.8%上升到2002年的18.8%,高血压患者超过1.7亿。
高血压患病率的上升与部分患者在高血压前期阶段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关,研究报道55岁以上的高血压前期者发展为高血压的几率为90%。
基于各种研究结果,美国JNC-7提出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我国也于《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称之为血压正常高值,即收缩压在80-89mmHg或舒张压在120-139mmHg[1-2]。
目前国内关于高血压前期流行情况的研究不多,本调查研究了成都市高血压前期的流行情况,并对其相对于高血压及正常血压者的危险因素和代谢指标进行了基本比较。
研究结果有助于探讨如何对高血压前期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终达到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为防治高血压和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凉山彝族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何观清;何江;唐元昌;莫培生;莫京平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1995(000)006
【摘要】这一课题是卫生部重点科技研究项目之一,是从1986年开始到1991年截止的,目的是要了解凉山彝族的血压模式(pattern)及其影响因素。
选此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1979~1981年全国高血压普查时发现他们是全国高血压患病率最
【总页数】1页(P25-25)
【作者】何观清;何江;唐元昌;莫培生;莫京平
【作者单位】[1]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2]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3]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4]四川普格县人民医院;[5]凉山州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彝族聚居区失依儿童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为例 [J], 黄钰珺
2.彝族聚居区失依儿童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为例 [J], 黄钰珺;
3.凉山彝族自治州HIV/AIDS合并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饶佳;张石则;张兵;吴涛;太宇航
4.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老年居民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寅旭;候邦强;崔爱平;吉洛阿加木;尼惹吉布莫;的莫阿加;沙柠花;马媛媛;王虹峥;王晓明;王军;谭娟;马英;刘新;崔丽君;吴历;胡建;鄢正萍;阿的五来
5.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老年居民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寅旭;谭娟;马英;刘新;崔丽君;吴历;胡建;鄢正萍;阿的五来;候邦强;崔爱平;吉洛阿加木;尼惹吉布莫;的莫阿加;沙柠花;马媛媛;王虹峥;王晓明;王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CN 53-1221R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8,39(7):52耀57云南大理白族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董玲,彭云珠,黄橙,黄钊,陈丽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目的调查了解云南大理白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区白族村落中大于50岁的白族村民为研究对象,且该村民为村中常驻人口(每年在村中居住的时间大于6个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0岁人以上人群,按国际血压测量方法和有关质量控制规定进行血压测定,调查内容包括问卷和体检两部分,问卷部分主要有:一般状况、职业、学历、吸烟史、饮酒史和家族史等.体检部分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重.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0.05).结果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区白族村落中大于50岁的白族村民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1.7%,男性患病率为41.5%,女性患病率为41.9%.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为高血压危险因素.结论云南大理白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部份地区,高血压防治力度有待加强.[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白族;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10X (2018)7-0052-06Prevalence Rat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in Bai Ethnic Group in YunnanDONG Ling ,PENG Yun-zhu ,HUANG Cheng ,HUANG Zhao ,CHEN Li-xing(Dept.of Cardiology ,The 1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isk factors and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Bai ethnic group inDali ,Yunnan.Methods Bai ethnic minority villagers aged over 50and been living in the villages in Dali for more than 6months each year were recruited by cluster sampling and their blood pressure were taken .Data of the risk factors including occupation ,smoking ,drinking ,family history ,height and weight were collected and then an-alyzed with multiple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0.05).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all the villagers enrolled was 41.7%,with male prevalence rate being 41.5%,and female rate being 41.9%.Multiple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obesity ,family history ,smoking and drinking were risk factors of the hypertension (<0.05).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Bai ethnic adults is higher than some regions of China.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should be reinforced.[Key words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Bai ethnic group ;Risk factors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7FE467(-027)];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6NS016)[作者简介]董玲(1982~),女,云南大理市人,医学学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心脏内科心血管疾病临床工作.[通信作者]陈丽星.E-mail:ydyyclx@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极高的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无论患病率及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快速地增长,在35~59岁人群中,高血压未控制者,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约3倍,60~69岁人群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约1.6倍,70~79岁人群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89%,35~79岁的人群中,在2010年有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病死亡由高血压所致.其发展趋势令人十分担忧.我国1959年、1979年、1991年、2002年进行4次全国高血压调查,15岁以上人群其患病率分别为5.11%、7.73%、13.58%和17.65%[1].2012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0.5%.成年人患病率已达到18.8%,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15岁及以上的人口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4%,估计高血压患者已达2.66亿[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每年增长3%,每年实际增长1000万人以上,估计到2015年其患病率可达30%,约有3亿人以上[3].高血压患病率猛增态势相当严重.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白族是中国南方历史悠久的民族,列中国第15大民族.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大陆有白族人口1861 895人,其中云南有1505644人,占白族人口的80.87%.白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4].白族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大多数白族居住于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目前尚无云南白族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因此,本课题通过了解大理白族高血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希望创建立体的高血压防治体系;加强高血压防治队伍的建设;重视规范化的高血压治疗措施;推广规范化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更好服务于云南省少数民族,提高少数民族群体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死、致残率.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区白族村落中大于50岁的白族村民为研究对象,且该村民为村中常驻人口(每年在村中居住的时间大于6个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0岁人以上人口约2149人.本研究通过昆明医科大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研究对象需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1)调查内容:用同一调查方案经统一培训后,按国际血压测量方法和有关质量控制规定,进行血压测定.调查内容包括问卷和体检两部分,问卷部分主要有:一般状况、职业、学历、吸烟史、饮酒史和家族史等.体检部分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重;(2)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全部调查表格由专人每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调查表格由专人保管.由各地接受统一标准化培训的人员录入.建立数据库;(3)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JNC7推荐的标准: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抗高血压药物者[5];(4)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体重(kg)/身高2(m2).BMI<18.5为体重过低;18.5<BMI <24.9为正常;25≤BMI<29.9为超重;BMI≥30为肥胖[6].对身高体重的测定从使用的仪器,测量方法到质量控制的规定等都有明确的要求:身高的测量,一律采用以厘米为计量的标尺,被检查者脱去鞋帽直立于标尺前,脚跟并紧,背伸直,脚后跟、臀部、肩部和头部贴着墙(将标尺贴于墙上),受检者的视线水平向前看,检查者用三角尺(两边分别至于墙及头顶部),准确测量和记录.体重的测量,为了便于搬动和携带,采用了弹簧磅称,每次用前校正零点,称重前空腹并排尿,只穿轻便内衣、免冠,拖鞋;(5)血压测量方法:受检者先休息至少5min,精神放松,避免用力,排空膀胱,受检前15min停止吸烟.用标准汞柱血压计,坐位,于右臂一次测压3遍,测量血压时,每秒钟水银柱下降约2mm左右,Korotkof第一期(声音出现)为收缩期,第五期(声音消失)为舒张压,在水银柱下降的过程中,读数只能是0、2、4、6、8双数.30s后再进行第2次及3次血压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数作为统计分析的血压值.1.3统计学处理数据库采用Borland Delphi6软件编写.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两组之间相互比较用检验,2个以上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2组或2组以上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区白族村落中大于50岁的白族村民人共有2149人参加了调查,其中男性780人,占总人数的36.30%,女性1369人,占总人数的63.70%,参加本次流调的人群平均年龄(64.62±8.97)岁,平均收缩压(145.75±25.67)mmHg,平均舒张压(80.17±14.58)mmHg,平均53第7期董玲,等.云南大理白族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各组(性别、年龄、学历、BMI 、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的各参数与参照组比,*<0.05.表2大理白族高血压的患病率(n )Tab.2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among Baiethnic group in Dali (n )变量调查人数患病人数患病率(%)性别男78032441.5女136957341.9年龄(岁)50~5973225534.860~6977531841.0*70~7952426149.8*≥801186353.4*学历未上过学170872742.6小学2028441.6初中2037637.4*高中23730.4*大学及以上13323.1BMI 正常2358335.3偏瘦138456540.8*超重49322746.0*肥胖372259.5*家族史否69227139.2有145162643.0*吸烟史否34011734.4有180978043.1*饮酒史否167168040.7有47821745.4*表1不同性别的大理白族基本情况的比较(x ±s )Tab.1Comparison of demographic features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x ±s )男女65.23±8.5564.23±9.18145.65±25.27145.80±25.9080.31±14.4380.10±14.67165.29±13.83153.90±10.2458.88±10.0752.42±9.2721.62±3.3922.07±6.11变量n 年龄(a )2149收缩压(mmHg )2149舒张压(mmHg )2149身高(cm )2149体重(kg )2149BMI (kg/m 2)2149合计64.62±8.97145.75±25.6780.17±14.58158.01±12.8854.74±10.0621.91±5.300.0130.8970.746<0.001<0.0010.056为男性与女性2组之间均数相互比较,采用检验.身高(158.01±12.88)cm ,平均体重(54.74±10.06)kg ,平均BMI (21.91±5.30)kg/m 2,其中男性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和体重高于女性组(<0.05),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BMI 2组间无明显区别(>0.05),见表1.2.2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云南大理白族高血压患病率为41.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1.5%,女性患病率为41.9%.按年龄,其中50~59岁人群患病率为34.8%,60~69岁人群患病率为41.0%,70~79岁人群患病率为49.8%,≥80岁人群患病率为53.4%.按文化程度,未上过学人群患病率为42.6%,小学学历人群患病率为41.6%,初中学历患病率为37.4%,高中学历人群为30.4%,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为23.1%.按BMI 分,BMI 正常人群患病率为35.3%,偏瘦人群患病率为40.8%,超重人群患病率为46%,肥胖人群患病率为59.5%.按有无家族史,没有高血压家族史人群患病率为39.2%,有家族史人群患病率为43.0%.按有无吸烟史,无吸烟史人群患病率为34.4%,有吸烟史人群患病率为43.1%.按有无饮酒史,无饮酒史人群患病率为40.7%,有饮酒史人群患病率为45.4%,见表2.2.3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大理白族村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被调查者的年龄、学历、BMI 、家族史、吸烟史和饮酒史逐一进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50岁的年龄为参照,随年龄的增加比数比(OR )值逐渐增加,均大于1.以未上过学为参照,随学历的增加OR 值逐渐降低,均小于1.以BMI 正常为参照,随BMI 偏瘦的OR 值小于1,BMI 高于正常的OR 值大于1,以无高血压家族史,无吸烟史和无饮酒史分别为参照,有家族史,有吸烟史和有饮酒史的OR 值大于1.可见年龄、肥胖和超重,以及家族史、吸烟和饮酒史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见表3.第39卷54昆明医科大学学报表3族高血压患病率相关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Tab.3Multiple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55第7期董玲,等.云南大理白族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变量调查人数(n)患病率(%)B S.E Wald OR(95%CI)年龄(岁)50~5973234.844.289 1.000(reference) 60~6977541.0*0.2960.1087.5300.006 1.344(1.087~1.662) 70~7952449.8*0.7300.12136.6730.000 2.061(1.626~2.612)≥8011853.4*0.8750.20618.1010.000 2.328(1.554~3.489)学历未上过学170842.6--7.1530.128 1.000(reference)小学20241.6-0.0660.1570.1760.6750.936(0.688~1.273)初中20337.4*--0.2860.160 3.2090.0730.753(0.551~1.029)高中2330.4*-0.6120.464 1.7430.1870.522(0.210~1.297)大学及以上1323.1-1.0570.667 2.5120.1130.332(0.90~1.227)BMI正常23535.322.144 1.000(reference)偏瘦138440.8*0.4130.1537.3290.0070.894(0.532~1.126)超重49346.0*0.6950.17116.4490.000 2.022(1.444~2.831)肥胖3759.5* 1.2190.36910.8870.000 3.473(1.679~7.182)家族史否69239.2 1.000(reference)有145143.0*-0.1440.097 2.2220.036 2.146(1.949~2.384)吸烟史否34034.4 1.000(reference)有180943.1*-.1760.2670.4360.039 1.425(1.113~1.826)饮酒史否167140.7 1.000(reference)有47845.4*0.1990.110 3.2610.025 1.628(1.145~2.031)3讨论本研究中大于50岁的大理白族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1.7%,低于泰国[7]、韩国[8]的研究.2004年Porapakkham Y等[7]在泰国入组了19374名60岁的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达51.1%.Lee H S[8]调查了韩国农村调查了40岁以上的6388名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3.8%.本研究的患病率高于中国的部分研究,2002年Wu等[9]调查了141892名中国农村和城市18岁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Yang J等[10]于1991年、2002年和2007年分别调查了3次中国西部农村35~74岁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0.4%,24.5%和30.6%,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15岁及以上的人口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4%[2],大理白族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中国的其它地区,原因可能为:农村中大量的强壮年外出打工,农村居住的人群主要为老人和小孩,笔者的研究人群为50岁老年人,上述中国的研究人群包括了青壮年,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所以本研究的患病率高于中国部分地区.本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理白族村民的高压的患病危险因素如下.3.1年龄本研究结果显示,以50岁的年龄为参照,随年龄的增加比数比(OR)值逐渐增加,均大于1,年龄越大,高血压患病率越高.相关调查显示,男性收缩压每年约增加0.29~0.91mmHg,女性约0.6~1.31mmHg,在50岁以后舒张压的增加可能降低,导致脉压突然增加,这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1].3.2文化程度未上过学的大理白族村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2.6%,以未上过学组为参照,随学历的增加OR 值逐渐降低,均小于1.随着文化程度升高,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下降.美国的阿曼调查中发现,低教育与高血压相关[12],而巴西一项调查发现,男性成人高血压与高水平教育相关[13].受教育程度决定人们对高血压病的知晓、预防和治疗的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越多,越能从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善来预防、控制高血压,也越能够依从降压治疗,从而更好地管理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3.3BMI以BMI正常人群为参照(患病率35.3%),偏瘦人群患病率为40.8%,OR0.894,[95%CI (0.532~1.126)],超重人群患病率为46%,OR 2.022,[95%CI(1.444~2.831)],肥胖人群患病率为59.5%,OR 3.473,[95%CI(1.678~7.182)].BMI低于正常是保护性因素,随着BMI 的增加,导致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肥胖对高血压的影响,是通增加血容量负荷、胰岛素抵抗、外周阻力血管变化、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心房利钠素的变化以及类固醇激素的差异等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对高血压的发生和加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肥胖者的皮下脂肪较厚,会使毛细血管大大扩充,增加血容量,血液循环量也相对增加,从而增加了血容量的负荷.在正常心率下,心搏出量大为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长期过重,会诱发左心肥厚,导致血压升高.另外,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亢进,一定程度的水钠潴留,又进一步增加血液循环量,加剧血压升高[14].3.4家族史大理白族村民无高血压家族史患病率为39.2%,以此为参照,有高血压家族史人群患病率为43.0%,OR2.146,[95%CI(1.949~2.384)],明显高于无家族史人群.高血压流行率和发生率与家族史相关.调查发现: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被调查者高血压的流行率是非家族史的2倍;有家族史的高血压发生率增加3.5倍的危险性.尤其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遗传因素,已被多年医疗实践所证实.高血压患者的家族倾向在生命早期已经建立,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发病率达46%;父母一方患高血压,子女发病率达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发病率仅达3%[15].3.5吸烟本研究调查结果无吸烟史人群患病率为34.4%,以此为参照,有吸烟史人群患病率为43.1%,OR1.425,[95%CI(1.113~1.826)].香烟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物质,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地吸烟,可引起小动脉的持续性收缩,天长日久,小动脉壁的平滑肌变性,血管内膜渐渐增厚,形成小动脉硬化,更促进了高血压的进一步恶化.此外,吸烟对血脂代谢也有影响,能使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加快,又加剧高血压[16].3.6饮酒大理白族村民无饮酒史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0.7%,以此为参照,有饮酒史人群患病率为45.4%,OR1.628,[95%CI(1.145~2.031)].结果显示,有饮酒史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无饮酒史人群.饮酒引起高血压的可能机制包括:(1)长期饮酒可影响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引起钠-钾泵活性异常,导致慢性钠潴留,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增高,尿镁排出增加,使Na-K-ATP酶不可缺少的镁离子缺乏;而细胞内钙离子增加,致血管平滑肌兴奋-收缩耦联增强,使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2)饮酒期间肾上腺素释放增加;(3)酒精可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提高血浆儿茶酚胺水平;(4)酒精可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功能[17].总之,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年龄、文化程度低、肥胖或超重、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云南大理白族村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1.7%,高于全国部份地区水平,可能与云南地处边疆,少数民族聚集有关,甚至有一部份少数民族还保留远古刀耕火种的生活模式,因地处高原山区,为保持体能饮食习惯偏油偏咸,喜欢吸烟、饮酒,这些因素导致高血压的患病率高、因此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教育迫在眉睫,希望加强少数民族高血压防治队伍的建设,重视规范化的高血压治疗措施,推广规范化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参考文献][1]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2]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6):521-530.[3]JINMAN ZHANG,QIN HUANG,MINBIN Y U,et al.Prevalence,awareness,medication,control,and risk第39卷56昆明医科大学学报57第7期董玲,等.云南大理白族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in bai ethnic group inrural China:The Yunnan minority eye study[J].PLOSONE,2013,8(8):e70886.[4]张金鹏.白族文化与现代文明[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6(4):22-27.[5]CHOBANIAN A V,BAKRIS G L,BLACK H 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blood pressure:the JNC7report[J].JAMA,2003,289(19):2560-2572.[6]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7]PORAPAKKHAM Y,PATTARAARCHACHAI J,AEKP-LAKORN W.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 andcontrol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mong theelderly:the2004N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 Survey III,Thailand[J].Singapore Med J,2008,49(11):868-873.[8]LEE H S,PARK Y M,KWON H S,et 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amongpeople over40years old in a rural area of South Korea:TheChungju Metabolic Disease Cohort(CMC)Study[J].ClinExp Hypertens,2010,32:166-178.[9]WU Y,HUXLEY R,LI L,et 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data fromthe China National.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2002[J].Circulation,2008,118(25):2679-2686.[10]YANG J,LU F,ZHANG C,et al.Prevalence of prehypertension and hypertension in a Chinese rural areafrom1991to2007[J].Hypertens Res,2010,33(4):331-337.[11]HAJJAR I,KOTCHEN J M,KOTCHEN T A.Hypertens-ion:trends in prevalence,incidence,and control[J].Annual Renew of Public Health,2006,27(1):465-490.[12]PARKER E D,SCHMITZ KH,JACOBS DR J R,et al.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adults and incident hypertensionover15year of follow-up:the CARDIA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7,97(4):703-709.[13]LESSA I,MAGALHAES L,ARAUJO MJ,et al.Arterial hypertension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of Salvador-Brazil[J].Arquivos Brasil Eirosde Cardiologia,2006,87(6):747-756.[14]赵连成,武阳丰,周北凡,等.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人群的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6):471-475.[15]HANNINEN M R,NIIRANEN T J,PUUKKA P J,et al.Determinants of masked hypertension in the generalpopulation:the Finn-Home study[J].Journal ofHypert-ension,2010,29(10):1880-1888.[16]KANGAVARI S,MATETZKY S,SHAH P K.Smoking increases inflammation and metalloproteinase expression inhuman carotid atheroschlerotic plaques[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dogy&Therapeutics,2004,9(4):291-298.[17]冯娟,大量饮酒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9-10.(2018-02-13收稿)版权声明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编辑部上述声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少数民族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和启示(全文版)关键字:广西少数民族高血压流行病学东瑞高血压防治策略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土地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2.5%。
总人口4822万(2002年未)。
东西北与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接壤,南面与海南省隔海相望。
广西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毗邻,陆地疆界线1020千米。
北部湾海岸线东起粤桂交界英罗港,西至中越边境北仑河口,全长1595千米。
广西既沿海、沿边、沿江,又与东盟十国(越南、老挝、柬浦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汶莱)山水相连。
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
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4%,其中壮族占总人口的33%。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广西尚有全国极稀少的少数民族种群如黑衣壮族、白裤瑶族等。
1 高血压发病率流行调查概况高血压也是广西心血管病中发病率最高疾病。
1976~1977年南宁、柳州、桂林、钦州等11个地区(市)开展第一次全区(省)高血压普查。
按1974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高血压普查方法及诊断参考标准》进行。
16个地区(市)和单位14岁以上266 957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7%(包括临界性高血压)。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
民族之间患病率有差异,汉族患病率最高为3.74%、次之为瑶族(3.48%)、壮族(2.35%)、侗族(1.92%)。
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血压患病率增高(P<0.01),女性有生育史者,生育多胎者患病率升高(P<0.05)差异显著。
(梁祖光、李穉龄:广西266 957人高血压普查统计中华心血管病杂志7(4):224;1979)1979年全国第二次高血压抽样普查中,广西所有的地(市)均参加做抽样普查。
其中钦州地区列为全国72个高血压患病率低发区(患病率为3%~6%),桂林市列为全国41个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发区(9%以上)。
(吕长清、高润泉等:全国1979年高血压抽样普查初步总结中华心血管病杂态8(3):165-168,1980)1991年全国第三次高血压抽样普查中,广西高血压患病率仍然列入较低发区(>3≤6%)范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3-11)。
此后广西一些地区按《WHO/JHS 高血压治疗指南》进行高血压普查。
如柳州市抽取全市41个点41 057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2.58%(陈维芊,赖沙毅等,柳州市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华夏医学,2001;14:23~25) 。
1999年金秀瑶族自冶县对全县9个乡镇23个自然屯15岁以上农民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9.88%(覃立开,盘日海等,1999年金秀瑶族自冶县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广西预防医学杂志,2003,9:285~287)。
2001~2002年大化瑶族自治县6个乡35个村157个自然屯15岁以上瑶族农民9914人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15.64%;壮族3610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40%。
该组人群在广西农村属高血压高发区。
他们的体重指数偏低,饮食中以玉米等粗粮为主。
初步认定其患病率高与膳食中饮酒有关(蓝安先,韦统平等,大化县布努瑶族、壮族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广西医学,2003,25:1639~1643) 。
2005年南宁市的宾阳县在县城3个社区对20~79岁常住居民1200人进行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27.8%,男性为26.36%,女性为29.00%。
同年又进行过广西6个城市(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梧州、玉林)35~74岁7806人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18.08%~35.18%。
2007广西4个城市(南宁、钦州、河池、贺州)4个县(天等、靖西、忻城、巴马),对15岁以上城乡居民9127人进行高血压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15.3%,其中城市为17.1%,农村为14.8%。
(蒙哓宇,刘勇等广西6城市居民高血压现况调查;应用预防医学,2005,11:1~5)2 少数民族高血压患病情况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居住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有较大差矩。
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前者高血压患病率偏低。
但同一地区不同民族高血压患病率未见明显差异,这与我区壮、汉族人群长期生活融洽,习性相同,民族和睦相处,彼此无间有很大关系(梁祖光,刘式琪等,广西壮族农民高血压普查,中国预防医学杂志,1987,21:233~235)。
我区尚有若干人口极少(少于5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如黑衣壮族,全国仅有51655人,居住在靠近越南边境的那坡县,他们一直严格遵循族内婚姻制。
2005年广西心血管病研究所尹瑞兴教授等人,深入该地区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结果示黑衣壮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5.2%,而当地汉族人群为17.3%(P<0.001);黑衣壮族人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汉族人群(12.5%vs 3.9%,P<0.001);黑衣壮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甘油三酯、性别和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则与总胆固醇、性别、年龄和饮酒呈显著正相关。
黑衣壮族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药控率远低于汉族人群。
黑衣壮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可能与其特殊地理环境、生活方式、过多摄钠盐、低文化程度及遗传因素有关(尹瑞兴、林伟雄等广西黑衣壮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调查中华流行病杂志2005,7:498~502)。
广西白褲瑶族是瑶族中支系一个分支,自称〝吉努〞。
男子蓄长发,头裹白头巾,常年穿长被膝盖的白褲得名。
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丹县里湖乡、八里乡大石山区,总人口仅3万人左右。
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的个民族,有称〝人类文明活化石〞,至今保留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和古老习俗。
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
抽样调查发现:白褲瑶族人群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水平低于当地汉族人群,分别为(115.7±16.3)mmHg比(120.0±16.3)mmHg;(74.1±9.4)mmHg比(75.9±10.4)mmHg;(41.6±12.0)mmHg比(44.2±11.2) mmHg,P均<0.01。
白褲瑶高血压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也明显低于当地汉族,10.85%比16.45%和11.53%比16.79%,P<0.01。
知晓率,服药率,药控率分别为11.81%,5.51%,2.36%。
白褲瑶族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当地汉族,那坡县黑衣壮族。
与该民族居住在贫瘠大石山区,生活水平低,总能量,蛋白质,脂肪摄入低有一定关系,但不排除遗传因素关系。
血脂调查该族女性TG,HDL-C,apoA1,apoA1/apoB均显著低于男性,这可能与其保留母系社会,女性体力劳动强度较高有关,尚需作进一步探讨(黄锋,尹瑞兴等广西白褲瑶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调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458~462)。
3 高血压影响素研究3.1 盐与高血压1989年广西武鸣县、山西孟县、浙江舟山地区组织膳食与高血压调查,结果示:广西武鸣县血压平均值最低。
SBP为113.4±16.9mmHgDBP 为74.8±8.7mmHg。
尿Na/Cr最低仅为136.6±54.3 mmol/L,这与广西人群膳食低盐、富于动物蛋白及植物纤维,动物脂肪不高有关。
(朱爱民阮连升等山西,浙江,广西地区营养因素与血压关系初步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9;6:330-332)3.2 鱼与高血压1976年~1977年高血压调查中广西钦州地区医院组织所轄7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到北海市地角、外沙两个渔业公社和市水产公司,对14岁以上9435人进行高血压调查。
高血压患病率为:5.37%,男性高于女性(P<0.001),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递增,与体重增高、饮酒均相关(P <0.005)。
调查发现食鱼多少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每月吃鱼越多患病率越高(P<0.005),可能同当地渔民因粮食不足,辅以海魚作主食有关。
此地区人群膳食中部分人每月人均吃鱼量高达30千克以上。
但人群中以出海渔民高血压患病率最低,次之为后勤渔民,水产公司工人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50%,5.35%,8.36%(组间比较P<0.005)。
从血脂分析发现水产公司工人β脂蛋白升高(P<0.05)。
可能与不同工种劳动强度和食物品种不同的差异,并与高血压患病率增高密切相关。
(广西钦州地区协作组9435人高血压调查报告;中华医学会广西心血管分会第一次学术会议资料,内部资料1978)3.3 血压与血脂2003年广西医科大学尹瑞兴教授等深入到我国极少少数民族作高血压调查时,对血压和血脂进行分析。
除发现黑衣壮人群的血压和血脂水平与汉族人群存在差异,高血压和高血脂患病率有密切关系外尚发现:3.3.1 黑衣壮族人群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低于汉族人群,但HDL-C水平和载脂蛋白A1与载脂蛋白B比值则显著高于汉族人群。
黑衣壮族人群高脂血症受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的影响。
两民族的血脂谱及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
与膳食结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体力活动及遗传背景不同有关。
饮酒与血脂水平无显著相关,是否与其喝的是自酿的低度米酒,又以蔬菜、豆类为下酒料,每日动物性蛋白摄入少有关。
HDL-C水平和载脂蛋白A1与载脂蛋白B比值增高可能与玉米摄入较多有关。
(尹瑞兴,刘唐威等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531、532) 3.3.2 黑衣壮族人群脂蛋白脂酶(LPL)基因PvuⅡ多态性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示:黑衣壮族人群TC、TG、LDL-C和apo B水平显著低于汉族人群[分别为(4.57±0.97)mmol/L比(4.79±0.99)mmol/L,P〈0.01;(1.16±0.95)mmol/L比(1.31±0.97)mmol/L,P〈0.05;(2.30±0.68)mmol/L比(2.52±0.77)mmol/L,P〈0.01;(0.87±0.21)g/L比(0.95±0.22)g/L,P〈0.01],而HDL-C 水平和apoA1/apoB比值则显著高于汉族人群[分别为(2.17.4±0.51)mmol/L比(2.01±0.47)mmol/L,P〈0.01和(1.88±1.03)比(1.67±0.78),P〈0.01],apoA1水平与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0.14)g/L比(1.45±0.15)g/L,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