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8086体系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605.00 KB
- 文档页数:70
第二章8086体系结构与8086CPU1.8086CPU由哪两部分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8086CPU由两部分组成:指令执行部件(EU)和总线接口部件(BIU)指令执行部件(EU)主要由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标志寄存器FR、通用寄存器组和EU 控制器等4个部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执行指令。
总线接口部件(BIU)主要由地址加法器、寄存器组、指令队列和总线控制电路等4个部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形成访问存储器的物理地址、访问存储器并取指令暂存到指令队列中等待执行,访问存储器或I/O端口读取操作数参加EU运算或存放运算结果等。
2.8086CPU预取指令队列有什么好处?8086CPU内部的并行操作体现在哪里?答:8086CPU的预取指令队列由6个字节组成,按照8086CPU的设计要求,指令执行部件(EU)在执行指令时,不是直接通过访问存储器取指令,而是从指令队列中取得指令代码,并分析执行它。
从速度上看,该指令队列是在CPU内部,EU从指令队列中获得指令的速度会远远超过直接从内存中读取指令。
8086CPU内部的并行操作体现在指令执行的同时,待执行的指令也同时从内存中读取,并送到指令队列。
3.8086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各有什么用途?答:指令执行部件(EU)设有8个16位通用寄存器AX、BX、CX、DX、SP、BP、SI、DI,主要用途是保存数据和地址(包括内存地址和I/O端口地址)。
其中AX、BX、CX、DX主要用于保存数据,BX可用于保存地址,DX还用于保存I/O端口地址;BP、SI、DI主要用于保存地址;SP用于保存堆栈指针。
标志寄存器FR用于存放运算结果特征和控制CPU操作。
BIU中的段寄存器包括CS、DS、ES、SS,主要用途是保存段地址,其中CS代码段寄存器中存放程序代码段起始地址的高16位,DS数据段寄存器中存放数据段起始地址的高16位,SS堆栈段寄存器中存放堆栈段起始地址的高16位,ES扩展段寄存器中存放扩展数据段起始地址的高16位。
第二章8086微处理器及其体系结构8086微处理器是INTEL公司上世纪70年代末推出的一种16位的微处理器。
80年代IBM公司使用其姊妹芯片8088(准16位)作为其第一代个人计算机IBM/PC机的CPU,使得INTEL公司的系列"向上兼容"的微处理器成为市场的主流芯片。
的CPU是MⅡ,其最高主频的MⅡ性能总的比较仍落后于AMD的K6-2,只能与Intel Pentium MMX 266相近。
MⅡ目前也是Cyrix的主流产品。
除了Intel、AMD和Cyrix三家的CPU外,还有两个生产X86系列CPU的厂家,它们的产品分别是名为IDT-Winchip(IDT-C6)和MP6的CPU,由于这两种CPU的性能较低(与Intel Pentium MMX相近),产量也很少,所以在此也不作介绍。
不过在以上厂家中由于Cyrix公司在并入国家半导体公司后仍然未能摆脱市场竞争失利的阴影,其主打产品MⅡ近期业已停止发展,公司也被我国台湾的VIA(威盛)公司买进。
另外IDT-C6的生产厂家IDT(Integrated Technology)公司的子公司?/FONT>Centaur Technology公司也因同样的原因目前正在被VIA 公司兼并中,如此Cyrix 公司的MⅡ生产技术以及它与Intel之间的CPU技术专利许可也将被VIA公司继承,所以VIA公司近期将推出Socket 370架构的M Ⅲ是很有可能的,另外,SIS(矽统)也获得了生产x86 CPU的授权,届时X86 CPU 市场几大品牌竞争现象还将重现。
4.CPU的名称、代号和标志各厂家所生产的每一种CPU都有名称(商标名)、代号(研制代号)和标志(专用图案)。
其中Intel公司的早期产品以i80x86命名,即以前的286、386、486等,到Intel开发出第5代产品586时由于商标注册上的麻烦改为Pentium并同时为其注册中文商标名“奔腾”,由此也就有了后来的Pentium Pro(高能奔腾)、Pentium Ⅱ(奔腾2代)、Pentium Ⅲ(奔腾3代)以及Celeron(赛扬),目前名称并不能反映出同类型中CPU的规格,这点将从Intel正式推出前端总线为133MHz的PⅢ后开始改进,以后只要看见CPU的名称就可以了解这块CPU的大致技术特性。
第二章8086/8088微处理器及其系统结构内容提要:1.8086微处理器结构:CPU内部结构:总线接口部件BIU,执行部件EU;CPU寄存器结构: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标志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CPU引脚及其功能:公用引脚,最小模式控制信号引脚,最大模式控制信号引脚。
2.8086微机系统存储器结构:存储器地址空间与数据存储格式;存储器组成;存储器分段。
3.8086微机系统I/O结构4.8086最小/最大模式系统总线的形成5.8086CPU时序6.最小模式系统中8086CPU的读/写总线周期7.微处理器的发展学习目标1.掌握CPU寄存器结构、作用、CPU引脚功能、存储器分段与物理地址形成、最小/最大模式的概念和系统组建、系统总线形成;2.理解存储器读/写时序;3.了解微处理器的发展。
难点:1.引脚功能,最小/最大模式系统形成;2.存储器读/写时序。
学时:8问题:为什么选择8088/8086?•简单、容易理解掌握•与目前流行的P3、P4向下兼容,形成x86体系•16位CPU目前仍在大量应用思考题1、比较8086CPU与8086CPU的异同之处。
2、8086CPU从功能上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由什么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3、CPU的运算功能是由ALU实现的,8086CPU中有几个ALU?是多少位的ALU?起什么作用?4、8086CPU有哪些寄存器?各有什么用途?标志寄存器的各标志位在什么情况下置位?5、8086CPU内哪些寄存器可以和I/O端口打交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6、8086系统中的物理地址是如何得到的?假如CS=2400H,IP=2l00H,其物理地址是多少?思考题1.从时序的观点分析8088完成一次存储器读操作的过程?2.什么是8088的最大、最小模式?3.在最小模式中,8088如何产生其三总线?4.在最大模式中,为什么要使用总线控制器?思考题1.试述最小模式下读/写总线周期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8086微机系统体系结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以下内容:•8086 CPU的结构•8086 CPU引脚功能•8086系统的结构和配置•8086 CPU的操作时序•80x86典型微机简介2、1 8086/8088微处理器2、1、1 8086/8088微处理器的结构及执行程序的操作过程8086:Intel系列的16位微处理器,16条数据线、20条地址线,可寻址地址范围220=1MB,8086工作时,只要一个+5V 电源和一个时钟,时钟频率为5MHz 。
8088:内部与8086兼容,也是一个16位微处理器,只是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所以称为准16位微处理器。
它具有包括乘法和除法的16位运算指令,所以能处理16位数据,还能处理8位数据。
8088有20根地址线,所以可寻址的地址空间达1MB。
1、总线接口部件(BIU)功能:负责与外部存储器及I/O口通信(1)、从取指令送到指令队列。
(2)、CPU执行指令时,到指定的位置取操作数,并将其送至要求的位置单元中。
总线接口部件的组成:(1)、四个段地址寄存器:均为16位代码段寄存器CS:存放当前程序段的段基址数据段寄存器DS:存放当前数据段的段基址附加段寄存器ES:存放当前附加段的段基址堆栈段寄存器SS:存放当前堆栈段的段基址(2)、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IP(PC)。
(3)、20位的地址加法器。
(4)、六字节的指令队列缓冲器。
说明:(1)、指令队列缓冲器:在执行指令的同时,将取下一条指令,并放入指令队列缓冲器中。
CPU执行完一条指令后,可以取出下一条指令(流水线技术)。
提高CPU效率。
(2)、地址加法器:产生20位地址。
CPU内无论是段地址寄存器还是偏移量都是16位的,通过地址加法器产生20位地址。
2、执行部件(EU)作用:负责执行指令(1)、从指令队列中取出指令。
(2)、对指令进行译码,发出相应相应的控制信号。
(3)、接收由总线送来的数据或发送数据。
(4)、进行算术、逻辑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