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圆明园预习单
- 格式:doc
- 大小:25.08 KB
- 文档页数:1
13.《圆明园的毁灭》自主学习记录
班级:姓名:
预习项目预习成果课堂补充朗读课文我把课文读了遍,读得正确流利了。
词语积累:较难写的字
词语理解给带点的词语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瑰()宝:______________ 统()统: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玲珑剔()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冲浪1、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认真阅读课文的2.3.4自然段,看看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
3、搜集资料: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最想问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按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中,有的殿堂,也有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西湖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建造的,如,,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饱览着中外;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
秋季期小学校本课程五年级上册语文预习案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特别注意“宏、烬”等的读音。
)
2. 再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举世闻名:
(2)众星拱月:
(3)玲珑剔透:
(4)奇珍异宝:
3. 用“——”划出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4. 精读课文,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找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5.圆明园资料袋。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
原为清代皇家御苑。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
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
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形成了一种中西合壁的独特风格,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举国珍宝、稀世文物,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第七单元预习任务:21 圆明园的毁灭一、标自然段序号(5段)二、大声朗读课文3次,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新词的意思。
默读2次,任务: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如果不是针对文中某一句子或词语的问题,可以写在题目旁边的空白处。
三、划词语,并抄写2次(共25个)毁灭估量损失举世闻名皇家众星拱月金碧辉煌殿堂玲珑剔透亭台楼阁杭州诗情画意蓬莱瑶台天南海北饱览流连宏伟宋(代)奇珍异宝侵入统统销毁瑰宝精华灰烬四、用心读一读: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
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
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
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
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
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
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
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
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
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
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
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
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
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12年至24年(1747—1759),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
21、圆明园的毁灭一、写一写本课的生字。
(写出音序和部首)哪些字你觉得容易写错?(写2遍)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可估量.()玲珑剔.透()三、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易()()亢()()肖()()来()()四、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课文第2、3、4自然段的内容五、按原文填空圆明园中,有的殿堂,也有的;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建造的,如,,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还有。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还收藏着最珍贵的。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艺术馆。
22、狼牙山五壮士一、写一写本课的生字。
(写出音序和部首)哪些字你觉得容易写错?(写2遍)二、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打“√”,错误的读音上打“×”,并在()里改正日寇.(guàn)()抡.胳膊(lún)()崎.岖(qī)()绷着脸(bēng)()三、同音字组词fèng ()命()凰()禄()隙yì()力()立容()()术()虫四、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兆()()()()艮()()()()五、熟读课文,把故事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并在括号里标出相应的自然段接受任务()——()——()——()——()如果不能用小标题概括,请把课文分成五部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不用)。
《圆明园的毁灭》课前预习《圆明园的毁灭》课前预习(2)介绍一下圆明园里的历史文物有哪些?(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让我们来开开眼界看看几件吧!【出示圆明园内珍藏的珍贵文物图】(4)如此之多的珍贵文物,我们不得不感叹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板书:博物馆、艺术馆】四、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感谢“小导游”们带领我们观赏了圆明园的美,怪不得作者会在文中写到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怎样的心情去读【赞美、自豪】齐读第2至第4自然段。
五、小结并拓展延伸。
老师这里有雨果用文字向世界构画的“万园之园”,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听着诗闭眼浮想,想象这座几代皇帝,游历江南带回北京的梦幻之都,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是不是很美呀?可那么美的“万园之园”,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了,是谁无耻的`夺走了这一切,是谁无情地毁灭了这一切。
下节课就让我们在一起穿越,穿越到1860年,去亲眼见证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建议1.本文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
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
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教师还可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清文章的主次”是前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在本组教材教学中应得到进一步训练。
“分清文章的主次”首先应该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内容。
姓名时间家长签名
21 圆明园的毁灭
一、书声琅琅
本课共个自然段,我大声朗读了遍,读得正确又流利。
二、生字读写
会认的字(标拼音):
会写的字(每字标一个拼音,组两个词):
三、词语理解(尽量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瑰宝:玲珑剔透:
金碧辉煌:销毁:
众星拱月:
不可估量:
四、课文理解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及每部分的意思,简单写一写。
2.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勾画出来。
3.请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影像资料)
五、学贵有疑
试着完成课后习题,如果还有疑问,请记录下来,留待课上解决。
姓名时间家长签名
17 慈母情深
一、书声琅琅
本课共个自然段,我大声朗读了遍,读得正确又流利。
二、生字读写
会认的字(标拼音):
给课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龟()挨
())
三、词语理解(尽量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龟裂: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四、课文理解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写写自己的感受。
2.找出“我”深深感动的语句,联系上下文写写“我”当时的心情。
五、学贵有疑
试着完成课后习题,如果还有疑问,请记录下来,留待课上解决。
第二十一课《圆明园的毁灭》预习单
姓名:组别:编号:
预习任务:
1、自读课文至少两遍,找出描写圆明园宏伟壮观和毁灭的段落,并完成以下内容。
(1)、填写关联词语,并造句。
圆明园中,()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着山乡村野的田园风光。
(2)、找出文中的过渡句,有何作用?
(3)、工整地书写新词。
为了___(xiāo huǐ)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__(qīn lüè)者在园内放火。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___(guī bǎo)、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__(huī jìn)。
2、搜集并整理有关圆明园辉煌和毁灭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
(1)、圆明园耗资多少,修建多少年?还有哪些宏伟建筑?
(2)、从先秦到清代有好多年?有哪些文物?
(3)、圆明园毁灭的资料。
3、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你发现有何特点?
4、自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动词,体会情感。
5、小组讨论: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1.圆明园的毁灭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点拨:课文范读请扫书中二维码。
1.给下列生字及多音字注音。
生字:损()皇()珑()剔()杭()莱()瑶()宏()宋()侵()统()销()瑰()烬()多音字:测量.()仿佛.()注意:“瑰”的写法和笔顺。
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
损失殿堂灰烬宏伟..瑰宝销毁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点拨:见“字词详解析”。
[来源:学_科_网]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金碧..辉煌..1.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2.搜集资料,积累关于“爱国”的名言警句。
点拨:1.见“写作背景”。
2.见“学考拓展”。
1.课文描述了的景观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
2.文章介绍了哪些内容,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点拨:1.见“概括主题”。
2.见“文段分析”。
1.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2.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点拨:1.见“教材习题答案”。
2.见“重难讲解”。
通过预习,一定有收获和疑惑吧,写下来吧。
1.收获:。
2.疑惑:。
22.狼牙山五壮士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背诵课文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点拨:课文范读请扫书中二维码。
1.给下列生字及多音字注音。
生字:庙()务()葛()吼()腔()崎()岖()尸()斩()坠()雹()仇()恨()眺()寇()抡()绷()嗖()多音字:仇.()恨磨.()坊点拨:见“字词详解析”。
沉着.()着.()急注意:“葛、岖”的写法和笔顺。
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
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龙王庙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1.搜集“狼牙山”的有关资料。
2.背诵古诗《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