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带式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4.88 KB
- 文档页数:1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32例1.2 方法1.2.1 观察组采用纱布垫压迫、按摩子宫、药物治疗,观察5~10min均无效,立即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将子宫托出腹腔,双手加压按摩观察出血控制情况,以估计使用此种缝合法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子宫出血能被控制,则按如下程序操作[1]:用带有2号络制肠线或1号可吸收缝线的70mm圆针,从子宫切口右下缘下方3cm,并距右侧缝3cm处穿入子宫。
此针在子宫切口上缘上方3cm,并距侧缘约4cm(因为子宫上段渐变宽)处穿出。
带针的肠线越过宫底,并压在距右宫角约3~4cm的宫底处。
被送到后侧的针线在与前侧进针点同一水平处垂直地穿入子宫后壁。
由助手尽力压迫,帮助拉紧肠线,从后壁在与右侧相应的标志处穿出。
穿到后方的肠线像右侧一样垂直地绕过宫底与前方,压在左侧宫底,并将针线在与右侧相对应处穿入宫腔,再在前方距切口左下缘下放3cm处出针。
用两手加压拉紧肠线两端,尽可能避免损伤而达到加压目的,在这样的压迫下,检查子宫出血是否被控制。
如果获得了良好的止血效果,即可由助手压迫子宫,术者将肠线打4~5个结,以确保张力。
最后按常规方法关闭子宫切口与腹壁。
1.2.2 对照组采用按摩子宫,热盐水纱布垫压迫出血部位,宫体、静脉应用缩宫素,静脉应用止血药物,出血部位8字缝合,按传统术式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宫腔填塞纱条。
1.3 疗效评定标准[2]有效:阴道流血量≤50mL/h,子宫收缩良好,质硬,出血逐渐减少或停止,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无效:阴道流血量>50mL/h,子宫收缩不良或顽固性子宫收缩乏力,质软,出血不能控制,生命体征恶化,尿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目前尚无一种绝对有效的方法,能够预测和处理剖宫产产后出血,宫腔纱条填塞的缺点是感染及再次出血,若操作不当易造成宫腔内继续出血而阴道不流血的止血假象。
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结扎控制出血的有效率仅42%,侧支循环建立后仍有再出血的可能性,而且此种手术的创伤较大,技术要求高。
用硫酸镁、静脉营养治疗后效果欠佳,提示需加用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肝素是一种结构复杂的糖胺聚糖,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其作用机理在于降低血脂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收缩、阻断凝血过程(内源性)等[5]。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经裂解获得,其优点在于生物利用度较普通肝素显著提升[6]。
有研究认为,针对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后者能通过使机体血液黏稠度下降而改善胎盘血供,对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增加胎儿体质量等均具有重要价值[7]。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静脉营养治疗的胎儿生长指标、脐动脉血流指标改善效果,以及围生儿结局,均优于硫酸镁联合静脉营养治疗的胎儿,与沙梦晗[8]等的研究结果相符。
由于本研究未对2组用药方案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故期待通过该项前瞻性研究的继续开展,能为比较两种治疗方案优劣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静脉营养治疗胎儿生长受限,有利于提高效果和确保围生儿的良好结局。
4 参考文献[1] 刘荣慧.高压氧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症状,2018,25(4):271-272,274.[2] Stephanie,Beresford.Responseto:Placentalgrowthfactorasanindi catoroffetalgrowthrestrictioninlate-onsetsmall-for-gestationalagepregnancies[J].AustNzJObstetGyn,2018,58(6):e24.[3] 吴少敏,关灵,郑锐年,等.低分子肝素用于胎儿生长受限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24-125.[4] GudmundssonS,FloK,GhoshG,etal.Placentalpulsatilityindex:anew,moresensitiveparameterforpredictingadverseoutcomeinpreg-nanciessuspectedoffetalgrowthrestriction[J].ActaObstetGynecolScand,2017,96(2):216-222.[5] 汪萍,单腾飞.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7):4171-4173.[6] 苗治晶,吴虹,丁虹娟.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因素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8):1097-1101.[7] 沙梦晗,陈素华,亢庆玲,等.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9,32(14):61-64.[8] 金彦,朱敏,牛艳昕,等.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0):1677-1679.(收稿 2020-10-26)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宫腔球囊压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严重出血的效果徐会齐 郭凤枝河南鹤壁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鹤壁 458030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宫腔球囊压迫术在剖宫产术后严重产后出血(PP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剖宫产出血中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40例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采用背带式缝合术。
结果 40例患者止血效果满意,术后无大出血,随访子宫复旧良好。
结论背带式缝合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在治疗剖宫产中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上述原因继发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后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且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关键词】产后出血剖宫产背带式缝合术【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5-0036-02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WHO估计每年的产后出血患者约2千万,约有4%的阴道分娩和6%的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其中75%—90%是因宫缩乏力所致。
迅速有效的控制产后出血,即能有效地减少因大量失血导致的产后严重的并发症。
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40例,年龄21—44岁,孕周31—41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17例。
剖宫产指征为瘢痕子宫、多胎妊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重度子痫前期、巨大儿、血小板减少、臀位等。
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29例、胎盘因素10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
出血量400—4000毫升之间,其中500毫升以下3例,500—999毫升23例,1000—1499毫升7例,1500—1999毫升3例,2000毫升以上4例(出血达4000毫升者为剖宫产术后出血二次手术者)40例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中轻按摩子宫应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卡孕栓,胎盘剥离面缝合等止血效果不明显,即施行背带式缝合术。
1.2 方法将子宫拖出腹腔,清理宫腔积血,排除胎盘深肌层植入性出血,双手向下挤压子宫,观察切口处出血阴道出血减少,表明止血成功率大,即可施行背带式缝合术。
背包式缝合子宫法在处理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背包式缝合子宫配合胎盘附着面间断全层缝合子宫法处理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背包式缝合技术是一种将垂直缝合技术和环形缝扎技术巧妙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子宫压迫缝合技术。
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后,子宫较软,有出血多倾向时,立即把子宫拿出体外,立即行背包式子宫缝合,缝合毕,仍有少量鲜红血时,可以在胎盘剥离面间断全层八字缝合子宫,可以明显减少子宫出血,自2010.12—2012.09将30例子宫单纯收缩乏力及部分前置胎盘病人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 28例止血有效,有效率达93.3%,2例失败改用双侧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栓塞术。
随访30例病人恢复正常,B超复查子宫双附件未见异常,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此手术操作简单、安全,能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在血源困难地区值得推广的止血方法。
【关键词】剖宫产背包式缝合子宫出血【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326-02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病因的70%~80%。
特别是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大出血一直是产科医生公认的较为棘手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非常重要。
我科自2010.12—2012.07采用背包式缝合子宫配合间断全层缝合子宫术治疗剖宫产时子宫出血30例,止血效果明显,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30例年龄25—40岁试产失败4例,前置胎盘2例(前壁),单纯子宫收缩乏力24例,如图1.2手术方法:采用连续性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欠佳立即把子宫搬出体外,行背包式缝合。
胎盘剥离面间断全层八字缝合数针。
术后抗炎治疗5天,一期愈合出院。
2. 结果术中止血效果明显,出血少,病人恢复快,减少输血风险,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同时减少子宫切除风险。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例)和对照组(17例)。
两组均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背带式缝合。
结果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产褥病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背带式缝合;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1]。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产科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对剖宫产大出血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按摩子宫,宫腔填塞及子宫动脉结扎,当这些方法都失效时则只能切除子宫。
国内报道剖宫产的子宫切除率为0.45%-0.61%[2-3]。
切除子宫将造成生育能力的永久丧失,对女性的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
为了尽可能减少产后出血病人的子宫切除率,嵩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从2009年开始开展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避免了子宫切除,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6月本院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28例,年龄18-39岁,孕周38-41周,初产妇8例,经产妇20例。
剖宫产指征分别为巨大儿8例,重度子痫前期5例,前置胎盘5例,双胎4例,瘢痕子宫3例,产程停滞2例,胎儿窘迫1例。
术中出血量﹥800ml。
1.2 手术方法两组病人均取腹部横切口,采用硬腰联合麻醉。
术中均常规使用缩宫素20u静滴,10u宫体注射,米索前列醇200ug 含服,按摩子宫。
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及宫腔填塞。
治疗组行背带式缝合术。
具体步骤为:将子宫托出腹腔,清除宫腔积血,行子宫压迫实验。
若加压后出血明显减少,则成功可能性大,行背带式缝合术。
下推膀胱腹膜反折,暴露子宫下段。
用1号可吸收性外科缝线从右侧子宫切口下缘2-3cm,子宫内侧3cm处进针,经宫腔至距切口上缘2-3cm,子宫内侧4cm出针,然经距宫角3-4cm处宫底将缝线垂直绕向子宫后壁,与前壁相应位置进针;进入宫腔横向至左侧后壁与右侧相应位置出针,出针后将缝针垂直通过宫底至子宫前壁,在左侧相应位置分别于左侧子宫切口上下缘缝合。
子宫背带式缝合法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法(B-lynch 缝合法)在治疗剖宫术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30例做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
其中,A组使用B-lynch缝合法治疗,共包含18例患者;B组使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共包含12例患者。
分别对两组治疗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产后病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统计。
结果:A组手术需要时间(65.4±10.4)分钟,出血量(400.5±93.8)ml,产后病率无。
B组,手术所需时间(82±14.2)分钟,出血量(688.4±122.8)ml,产后病率3例,体温38.5℃~39℃。
产后5~7天恢复正常。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有明显差异。
结论:B-lynch 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治疗产后出血,具有止血迅速、出血少,产后病率少等效果,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标签: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宫腔纱布填塞术;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自然分娩出血超过500ml,剖宫产超过1000ml。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占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占分娩总数的2%~3%[1]。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产后出血也相应增多,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
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处理是疾病治疗的关键。
近年来,子宫背带式缝合法成为一种新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新方法,具有简单、安全、止血迅速等优点[2]。
我们将子宫背带式缝合法用于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产后出血者30例,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其中A组18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法治疗,B组12例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
对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产次、手术指征等方面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