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复习题
- 格式:ppt
- 大小:336.51 KB
- 文档页数:39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第一部分:选择题
1.思修课的目标是什么?
– A.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B.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C.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2.《共产党宣言》是谁写的?
– A. 马克思和恩格斯
– B. 列宁
– C. 毛泽东
– D. 邓小平
3.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A.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 B. 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 C. 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 D. 共产主义的理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理论依据是什么?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B. 《共产党宣言》
– C. 马克思主义
–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B. 全面深化改革
– C. 全面依法治国
– D. 全面从严治党
– E. 所有选项都正确
第二部分:简答题
1.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举例说明。
2.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4.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简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
第三部分:论述题
请选取以下两个问题中的一个进行论述:
1.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思修课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结束语
以上是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题库,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做好充分准备。
祝各位取得好成绩!。
《思修》各章复习重点,复习题库(以各种题型涵盖1-8章所有知识点)绪论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人才B.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培养专业化、创新化的人才2.现代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
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B.人才的文化素质C.人才的身心素质D.人才的专业素质3.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是()。
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B.人才的专业素质C.人才的文化素质D.人才的身心素质4.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多极化”B.单边主义C.两极格局形成D.一超独霸5.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智、体、美是缺一不可,统一存在的,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德育B.智育C.体育美育6.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居于核心地位。
A.艰苦奋斗 B.自强不息C.团结统一 D.改革创新7.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人道主义C.科学主义D.革命英雄主义8.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澄清( )的界限。
A.是非B.善恶C.真假D.美丑9.下列名言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艰苦奋斗的民族的有( )。
A.艰难困苦,玉汝于成B.忧劳兴国,逸豫亡身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0.高校“两课”指的是( )。
A.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B.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时事政策课C.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D.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11.思想道德修养的最根本方法是()。
A.博览群书B.社会实践C.闭门思过D.向榜样学习12.健康的新概念是指()。
A.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B.心理没有疾病或变态C.身体、心理都没有疾病D.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13.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
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哲学思维是指()。
A. 人们的普遍认识方式B. 人的具体思想活动C. 人们做出判断和推理的能力D. 反映客观现实的普遍规律答案:B2. 辩证法的根本原理是()。
A. 物质决定意识B. 主观决定客观C.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 对立统一规律答案:D3. 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是()。
A. 生产力高度发达B.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C. 人的全面发展D. 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答案:D4.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社会历史学C. 资本主义经济学D. 自然经济学答案:A5. 毛泽东的《实践论》指出()。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知行合一是实践的基本要求C. 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D. 实践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答案:A...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简要阐述其基本原理。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它主张世界是物质的、发展的、无始无终的统一体,物质是基本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质量互变规律指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量变引起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阐明事物发展是循环往复、旧事物通过新事物的出现被否定,然后通过新事物的发展达到新的肯定。
2.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
主要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是国家繁荣、人民富裕的基础,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文明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基本特征,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的状态,自由是人的自由发展和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平等是人民共享社会资源和权利的基本要求,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目标,法治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爱国是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敬业是为社会贡献个人智慧和力量,诚信是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友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互助友爱的基本态度。
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思修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思修考试试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核心思想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B.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C.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D. 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竞争论答案: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它包括了多少个方面的价值追求?A. 10个B. 12个C. 14个D. 16个答案:C. 14个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A. “四个全面”B. “四个自信”C. “四个现代化”D. “四个基本原则”答案:A. “四个全面”二、判断题1. 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不遵守法律不一定就是违法行为。
答案:错误2. 道德与法律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领域,彼此没有关联。
答案:错误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答: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永恒存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真理的基础。
2.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
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4个方面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全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一、单项选择题1、优良学风的表现是(C )A.勤奋和发明 B.严谨和实践 C. 求实和创新 D.学习和创新5、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第八条是(B )A.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B.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C.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D.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 当代社会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其中人才素质的基础是(C )A.德B.智C.体D.美7、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C )A.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B.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C. 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D.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A )A.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0、 空想是(D )A. 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像B. 在实践中形成的和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想像C. 与生活愿望相结合,但离现实较远的对未来的想像D. 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像12、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C )A.情感是体现 B.思想是体现 C. 行为是体现 D.意志是体现13、 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反映了( B ) 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国家C.爱自己的骨肉同胞D.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14、 “认识和回答人为什么活着”是(A )A.人生目的的内涵 B.人生态度的内涵 C.人生价值的内涵D.人生理想的内涵 16、人生信念按其性质可分为(C )B. 社会主义信仰和资本主义信仰D. 宗教信仰和非科学信仰IB. 八荣八耻C. 改革创新D.实事求是19、被称为国家和民族“胎记”的是(B ) 20、爱国主义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是(B )A.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 C.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 18、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兴邦A.爱国主义B.文化传统C.灿烂文化D.集体主义A.爱国情感B.爱国行为C.爱国理想D.爱国思想22、刚刚迈进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为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首先应该(A )C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D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23、 下列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表达错误的是(A )A.学习科学理论的挑战 B.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C. 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D.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24、 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是(B )A.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B. 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 一个人的能力大小D. —个人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25、下列不属于端正人生态度要求的选项是(B )A.人生当务实 B.人生应创新 C.人生应乐观D.人生要进取26、 人生价值有(A )A.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B.集体价值和个体价值C.社会价值和劳动价值D.个体价值和国家价值27、 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C )A.经济基础的形成B.社会舆论的形成C.社会关系的形成D.风俗习惯的形成 28、 在现阶段,调节我国社会关系的主要道德类型和对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是(D )A.共产主义道德B.中国传统道德伦理C.商品经济道德D.社会主义道德29、 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功夫,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称为(B )A.慎独B.自我修养C.自我价值D.人生境界30、 影响公共生活、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行为规范是(B )A.个人道德B.社会道德C.职业道德D.家庭道德31、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草树木、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 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
一、问答题: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答: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
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 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
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
而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样有利于集 体利益的扩大。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 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 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简述理想的涵义与特征。
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 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带着特定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协调自我身心关系正确的是( B )A.只要有健康的心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B.一个人自觉的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C.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D.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2、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C )A.德B.智C.体D.美3、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是( D )A.德B.智C.体D.美4、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A )A.德B.智C.体D.美5、下列关于人的素质中,不属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是( C )A、政治素质B、心理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D、道德素质6、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C )A.知识渊博B.品质高尚C.德才兼备D.知行统一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C )的主要组成部分。
A.科学发展观B.历史观C.世界观D.道德观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性质和方向的是( B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9、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的历史使命是不一样的。
当今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 A )A.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创造财富,改善个人物质生活条件C.面向世界,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模式D.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0、在当今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 C )A.以趋利避害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以救亡图存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明荣辨耻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1、胡锦涛指出:“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
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事业。
大学思修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方面?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所有选项2. 以下哪项不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A. 良好的道德品质B. 扎实的专业知识C. 强烈的个人主义D. 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A. 社会性B. 自然性C. 理性D. 感性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为辅助C. 以竞争为动力,以效率为目标D. 所有选项5. 以下哪项不是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A. 遵守法律法规B. 维护社会秩序C.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D. 促进社会和谐6.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是什么?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公正执行C. 法律的普遍适用D. 所有选项7. 以下哪项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A. 情绪稳定B. 人际关系和谐C. 过度依赖他人D. 自我认知清晰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 以政治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C.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 以社会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9. 以下哪项不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新能力?A. 批判性思维B. 创造性思维C. 模仿性思维D. 系统性思维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什么?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所有选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大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B. 认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C. 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D. 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2. 以下哪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A.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C.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D. 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市场规律?A. 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B. 理解市场与政府的关系C. 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D. 运用市场规律指导个人职业规划14. 以下哪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法治意识?A. 遵守法律B. 尊重法律C. 维护法律D. 运用法律15. 大学生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A.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B.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C. 传播正能量D. 维护社会稳定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大学生如何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选择题练习01、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C)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B、不学礼,无以立C、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D、是非之心,智也0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C)居于核心地位。
A、艰苦奋斗B、自强不息C、改革创新D、团结统一0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澄清(C)的界限。
A、真假B、善恶C、是非D、美丑04、当代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的基本尺度是(C)A、思想道德修养B、科学文化知识C、德才兼备,以德为先D、社会交往能力05、思想道德修养的最根本方法是(C)A、博览群书B、闭门思过C、社会实践D、向榜样学习06、当代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是(C)A、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B、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培养专业化、创新化的人才07、下列有关大学的认识中有失偏颇的是(C)A、大学是知识的海洋B、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C、大学是专门培养研究人才的场所D、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08、刚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确立独立生活意识很重要。
下列属于独立生活意识表现的是(C)A、天马行空,独往独来B、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C、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D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管0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要(C)A、求实B、严谨C、勤奋D、创新10、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
当代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才。
所谓使命,是指(C)A、奉命出行B、执行任务C、肩负重大任务和责任D、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11、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思修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思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A. 个人利益
B. 社会和谐
C. 个人修养
D. 集体主义
2. 以下哪项不是思修课程的主要目标?
A. 提升个人道德水平
B. 培养社会责任感
C. 增强个人竞争力
D. 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二、填空题
1. 思修课程强调的“四有”新人是指有____、有____、有____、有____。
2. 个人修养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____、____。
三、简答题
1. 简述思修课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思修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1. 论述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建议。
五、案例分析题
阅读以下案例:某大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
请分析该学生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思修原则,并提出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结束语
通过本份思修复习题的练习,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思修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些原则,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认真思考,将思修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思修复习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