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过热警示的变压器低压侧套管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
关于变压器分接头的问题电网电压是随着运行方式和负载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电网电压过高和过低,将会直接影响变压器的和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使变压器能够有一个额定的输出电压,大多数是通过改变一次线圈分接抽头的位置即改变变压器线圈接入的匝数多少,来改变变压器的输出端电压.在变压器一次侧的三相线圈中,根据不同的匝数引出几个抽头,这几个袖头按照一定的接线方式接在分接开关上.开关的中心有一个能转动的触头,当变压器需要调整电压时,改变分接开关的位置就改变了变压器的变压比,从而改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使之满足需要.要注意的是当改变高压侧分接开关档位时,并没有改变高压侧的电压〔高压侧的电压是系统电源的电压,这个电压只能随负荷等参数波动,不受变压器高压侧分接开关档位影响〕,实际上改变的是高压绕组的匝数.高压绕组的匝数一旦改变了,它与中、低压侧之间的变比也就改变了,从而达到了改变中、低压侧电压的目的.一档应该是线圈匝数最多的,比如110±8*1.25/38.5±2*2.5/10.5,即一档对应高压侧:110<1+8*1.25%>=121kV.有人说110±8*1.25 表示110kV侧有17档,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了,暂且叫17级吧,因为有的变压器的调压表盘显示19个档位,其中9,10,11 三档是一级电压都是110kV〔好像这里面还有点什么学问〕.MR 和华明有时标为9a、9b、9c,都是一个电压.常听到有经验的老工程师说"低了低调,高了高调".这里的含义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对高压侧调压的降压变压器而言,当低压侧电压偏低时,分接开关档位要向低调整;当低压侧电压偏高时,分接开关档位要向高调整;二是当系统电源电压高了分接开关档位要向高调整,反之亦然.怎么理解都对,记住就可以了.对于三线圈变压器,中压侧38.5±2*2.5确实不多见,一般可以理解为无载调压.调整此分接开关时高、中压之间的变比改变了,故中压侧的电压变了.而高、低压侧的变比保持不变,所以低压侧的电压也不会改变.实际工作中,某些工况也有需要,所以才会有楼主见到的变压器.一般而言,在系统电源电压变化时,调节一次侧分接开关就可以满足需求了,对于三线圈变压器是满足中低压用户使用电压的要求,如果中低压系统电压相对稳定,就不需要中压分接开关了;如果中低压系统电压相对变化差异较大就需要中压分接开关了.再啰嗦两句解释下什么情况下需要中压分接开关,具体说就是:1>当低压系统电压适合而中压系统电压不适合时,需要单独调解中压分接开关;2>当中压系统电压适合而低压系统电压不适合时,需要同时调节高中压分接开关.在实际运行中,有时中压负荷变化很大,<如35kV系统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负荷率差异很大,有的企业还与自备发电机的运行有关>,这时往往需要中压设置分接开关.就是如果低压侧电压偏高的话那就把变压器分接头往高档调,如果低压侧电压偏低的话那就把变压器分接头往低调以10KV配电变压器为例说明.变压器高压侧分接开关有三个档,Ⅰ---------10KV+5%,说明此档上变比是10.5KV/0.4KVⅡ---------10KV,说明此档上变比是10KV/0.4KVⅢ------ -10KV-5%,说明此档上变比是9.5KV/0.4KV当现在变压器分接开关在Ⅱ档,低压侧电压偏底时,说明系统电压偏低,若调整到档位Ⅲ,即使供电电压从10KV降至9.5KV,也能在二次变出0.4KV电压来.对高压侧调压的降压变压器而言,当低压侧电压偏低时,分接开关档位要向低调整;当低压侧电压偏高时,分接开关档位要向高调整,所谓"低了低调,高了高调".调压变压器是怎样调节电压的?答:电网的电压过高和过低直接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和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电压质量,使变压器能输出额定电压,一般采用调整变压器一次分接抽头来实现,连接与切换分接头的装置叫做分接开关.它是通过改变变压器绕组的匝数来调整变化的,几个抽头按照一定的接线方式接在分接开关上,开关中心有一个能转动的抽头,改变分接头位置就改变了绕组匝数,就改变绕组匝数,就改变了变压器的变比.因为:U1,U2————一、二次电压N1,N2————一、二次匝数所以改变一次侧匝数,二次电压也会改变,达到了调节电压的目的.U2=U1*N2/N1中U1是多少?运行维护1、防止变压器过载运行:如果长期过载运行,会引起线圈发热,使绝缘逐渐老化,造成匣间短路、相间短路或对地短路与油的分解.2、保证绝缘油质量:变压器绝缘油在贮存、运输或运行维护中,若油质量差或杂质、水分过多,会降低绝缘强度.当绝缘强度降低到一定值时,变压器就会短路而引起电火花、电弧或出现危险温度.因此,运行中变压器应定期化验油质,不合格的油应与时更换. 把安全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3、防止变压器铁芯绝缘老化损坏:铁芯绝缘老化或夹紧螺栓套管损坏,会使铁芯产生很大的涡流,引起铁芯长期发热造成绝缘老化.4、防止检修不慎破坏绝缘:变压器检修吊芯时,应注意保护线圈或绝缘套管,如果发现有擦破损伤,应与时处理.5、保证导线接触良好:线圈内部接头接触不良,线圈之间的连接点、引至高、低压侧套管的接点、以与分接开关上各支点接触不良,会产生局部过热,破坏绝缘,发生短路或断路.此时所产生的高温电弧会使绝缘油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变压器内压力加.当压力超过瓦斯断电器保护定值而不跳闸时,会发生爆炸.6、防止电击:电力变压器的电源一般通过架空线而来,而架空线很容易遭受雷击,变压器会因击穿绝缘而烧毁.7、短路保护要可靠:变压器线圈或负载发生短路,变压器将承受相当大的短路电流,如果保护系统失灵或保护定值过大,就有可能烧毁变压器.为此,必须安装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8、保持良好的接地:对于采用保护接零的低压系统,〔考试.大〕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要直接接地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零线上会出现电流.当这一电流过大而接触电阻又较大时,接地点就会出现高温,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9、防止超温:变压器运行时应监视温度的变化.如果变压器线圈导线是A级绝缘,其绝缘体以纸和棉纱为主,温度的高低对绝缘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很大,温度每升高8℃,绝缘寿命要减少50%左右.变压器在正常温度〔90 ℃〕下运行,寿命约20年;若温度升至105℃,则寿命为7年5温度升至120℃,寿命仅为两年.所以变压器运行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冷却,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以达到降低变压器温升的目的.日常保养一、允许温度变压器运行时,它的线圈和铁芯产生铜损和铁损,这些损耗变为热能,使变压器的铁芯和线圈温度上升.若温度长时间超过允许值会使绝缘渐渐失去机械弹性而使绝缘老化.变压器运行时各部分的温度是不相同的,线圈的温度最高,其次是铁芯的温度,绝缘油温度低于线圈和铁芯的温度.变压器的上部油温高于下部油温.变压器运行中的允许温度按上层油温来检查.对于A 级绝缘的变压器在正常运行中,当周围空气温度最高为400C 时,变压器绕组的极限工作温度是1050C.由于绕组的温度比油温度高 100C,为防止油质劣化,规定变压器上层油温最高不超过950C,而在正常情况下,为防止绝缘油过速氧化,上层油温不应超过850C.对于采用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和风冷的变压器,上层油温不宜经常超过750C.二、允许温升只监视变压器运行中的上层油温,还不能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还必须监视上层油温与冷却空气的温差—即温升.变压器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的差值,称为变压器的温升.对A 级绝缘的变压器,当周围最高温度为400C 时,国家标准规定绕组的温升650C,上层油温的允许温升为550C.只要变压器温升不超过规定值,就能保证变压器在额定负荷下规定的运行年限内安全运行.〔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带额定负荷可连续运行20 年〕三、合理容量在正常运行时,应使变压器承受的用电负荷在变压器额定容量的75—90% 左右.四、变压器低压最大不平衡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的25%;变压器电源电压变化允许范围为额定电压的正负5%.如果超过这一范围应采用分接开关进行调整,使电压达到规定范围.通常是改变一次绕组分接抽头的位置实现调压的,连接与切换分接抽头位置的装置叫分接开关,它是通过改变变压器高压绕组的匝数来调整变比的.电压低对变压器本身无影响,只降低一些出力,但对用电设备有影响;电压增高,磁通增加,铁芯饱和,铁芯损耗增加,变压器温度升高.五、过负荷过负荷分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两种情况.正常过负荷是在正常供电情况下,用户用电量增加而引起的.它将使变压器温度升高,导致变压器绝缘加速老化,使用寿命降低,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过负荷运行.特殊情况变压器可在短时间内过负荷运行,但在冬季不得超过额定负荷30%,夏季不得超过额定负荷的15%.此外,应根据变压器的温升与制造厂规定来确定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当电力系统或用户变电站发生事故时,为保证对重要设备的连续供电,故允许变压器短时间过负荷运行,即事故过负荷,事故过负荷时会引起线圈温度超过允许值,因此对绝缘来讲比正常条件老化要快.但事故过负荷的机会少,在一般情况下变压器又是欠负荷运行,所以短时的过负荷致于损坏变压器的绝缘.事故过负荷的时间与倍数应根据制造厂规定执行.在变压器的一次侧都有分接开关,额定电压10kV的变压器分接开关的位置是:中间位置是10kV,上下各有一个档位是额定电压的10%位置,就是95000V 和105000V,这个开关根据输出电压的高低是可以调整的,如果说电压高,应该把分接开关调高到105000V的位置,这样电压就下降了.分接开关为了能在小范围内改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而设置的.它利用改变绕组匝数的原理,在输入电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或提高输出电压.对于配电变压器,由于一次电流较小,分接开关都用来改变一次绕组匝数来改变输出电压的.分接开关分为有载调节和无载调节两种,有载调节开关能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带负荷调节,无载调节开关必须在停电时进行调节.一般的配电变压器所用的均为无载分接开关.当变压器的一次电压过高或过低时,二次电压也会过高或过低,这就会影响到用户的用电,为此,变压器都能在一定范围之内来调整输出电压,它是通过调节分接开关的接头来改变一次绕组的匝数实现的.变压器铭牌上标明的电压标准值.当一次电压升高到10.5kV时,把分接开关调整到1位,能保持二次电压在额定值;当一次电压降低到9.5kV时,调整分接开关到3位,同样使二次电压维持在额定值.。
浅析一台110kV主变低压绕组套管发热缺陷处理摘要一台110kV主变在运行中红外测温异常、油色谱分析数据呈过热特征。
对本体放油后进行内部检查,发现是由于低压套管B相下部固定连接处的螺母松动导致发热所致,现场进行了缺陷处理。
针对此缺陷,从变压器设计、安装和运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变压器;套管;发热缺陷1 发现缺陷某110kV主变型号SFSZ9-40000/110,额定容量40MV A,额定电压121/35/11kV,生产日期为1998年11月,投运日期为1999年12月。
主变自投运以来,运行、检测、试验数据均正常。
2018年1月27日,运维人员通过红外测温测得主变低压绕组侧套管A相20℃,B相52℃,C相21℃,当时环境温度为11℃。
从红外图谱中还可发现B 相套管瓷套温度整体比其他两相高,见图1。
经过计算得出B相相对温差为78%,诊断为一般缺陷[1]。
当天取主变本体油样进行了色谱分析,数据如下(单位:×10-6),CH4:111.6,C2H4:246,C2H6:23.9,C2H2:3.93,H2:145,CO:622.2,CO2:1480,总烃为390.3。
三比值编码为002,诊断为大于700℃的高温过热。
2 缺陷处理2018年3月17日,运维部门对主变停电进行了检查处理,缺陷处理过程如下:(1)拆除套管外部引线,拆除套管底部固定螺栓。
(2)关闭主变储油柜和本体之间的蝶阀,利用注油机将本体变压器油注入油罐中。
当本体油面降低至一定位置时,打开低压绕组套管处的手孔蓋板。
此时观察到低压绕组B相套管下部垫片与绕组引线连接片接触处有一烧损痕迹,见图2,判断此处连接部位有过热现象。
(3)在拆卸B相套管下部的螺母时,由于手孔盖处地方狭小,使用普通工具无法卸下螺母,现场检修人员自制了专用工具,然后才将套管下部的螺母和垫片卸下,卸下螺母后发现螺杆上有明显的发热痕迹,见图3。
在拆卸过程中发现螺丝松动未上紧。
1.35kV级及以下变压器套管1.1 用途变压器内部高、低压线圈的引出线,借助装置在箱盖上的高低压套管,分别与外部之高、低压线路相连接。
套管的电压等级及工作电流决定于与之相连接的线圈的额定电压等级及电流值。
套管的导电部份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与良好的导电性能;套管的绝缘部份则应有足够的绝缘耐压水平,以保证变压器的长期正常运行。
1.2 结构1kV以下的低压套管为复合式结构,即具有上、下两部分瓷套,依靠导电杆与螺母,将瓷套夹持在箱盖上。
35kV及以下的高压套管为穿缆式结构,这样结构具有短的导电杆、导电杆的下部通过软铜绞线或圆铜线与线圈连接。
套管在箱盖上的安装则依靠焊装在箱盖上的螺杆,用压板加以螺母紧固。
高低压套管的密封面均采用耐油橡胶制成的密封垫圈,密封可靠。
35kV级的高压套管必须在瓷套的内腔充满变压器油,因此在导电杆上另有放气螺栓的装置。
高、低压套管所有零件的组合为可折卸式,可以在不吊芯的条件下更换高压瓷套、低压上瓷套、高、低压防雨罩,密封垫圈等零件,便于护检维修。
1.3 维护1.3.1 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应检查高、低压套管有无破损、裂纹,零件是否完整,密封处有无渗漏油现象,并将瓷套表面擦拭干净。
1.3.2 导电杆与线路连接应牢靠。
但旋拧螺母不宜用力过猛,以免损坏导电杆。
1.3.3 变压器运行中应经常保持瓷套表面清洁,防止因灰尘堆积而引起闪络放电事故(擦拭瓷套应在高、低压侧均不带电的条件下)1.3.4 套管应避免重物撞击及严重震动,如有破损裂纹即应更换。
1.3.5 密封处若有渗漏油现象可拧紧相应位置的压紧螺母。
若因耐油橡胶老化,变质引起的渗漏油,则需要换耐油橡胶密封垫圈。
1.3.6 更换瓷套或其它零件时应先放出油箱中的变压器油,使油面低于箱盖而后再卸下套管或其他零件,35kV套管在放油时必须拧下导电杆上的放气螺栓。
220kV变压器套管故障原因及对策分析
1. 温度过高:变压器套管在正常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但如果运行温度超过了设计温度,就会导致套管损坏。
这可能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冷却系统故障、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的。
2. 绝缘老化:套管绝缘材料可能会因为工作时间长、环境影响等原因导致老化,失去绝缘性能。
这会增加套管与介质之间的电压应力,从而导致套管绝缘能力下降。
3. 异物侵入:变压器套管外部可能会受到各种异物的侵入,如灰尘、湿气等。
这些异物会导致套管绝缘性能下降,从而增加了套管的故障风险。
1. 温度控制:加强变压器冷却系统的维护和监控,确保冷却系统正常工作。
定期检查和清洁冷却设备,保证冷却效果的良好,避免温度过高。
2. 绝缘检测:定期对变压器套管进行绝缘测试,确保其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如有发现绝缘老化或损坏的情况,及时更换绝缘材料。
3. 异物防护:加强变压器套管的防护措施,确保外部异物不能进入套管内部。
定期清理变压器周围的环境,及时清除灰尘和湿气等异物。
4. 定期检修:按照变压器运行规程,定期进行变压器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5. 负荷控制:合理控制变压器负荷,避免过载运行。
合理规划负荷分配,确保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通过以上对策的分析和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220kV变压器套管故障的风险,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浅谈配电变压器套管接头发热隐患及处理摘要:笔者从事配电运维检修工作十几年,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因配电变压器套管接头发热导致的故障抢修及由此造成客户经济财产损失而引起的投诉、纠纷。
因此及时发现配电变压器的接头发热缺陷并及时消缺的意义重大,是配电运维班组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
关键词:接头发热、财产损失、发现、处理一、配电变压器套管接头发热的主要原因配电变压器接头发热往往发生在的套管导电杆与外部引线连接处。
变压器高低压套管构造如下图(图1-1)所示:图1-1由于配电变压器通常为降压变压器,因此运行时二次电流远远比一次电流大得多,由于电流的热效应,所以配电变压器接头发热故障也主要发生在低压套管导电杆与外部引线连接处。
1.1 设备质量问题:配电变压器导电杆、垫片、紧固螺母选用的截面小、材质导电性能差等均有可能产生发热。
1.2 施工工艺:加工的过渡连接铜排接触面不平整、毛刺、铜排螺丝孔孔径过大(不应大于导电杆直径1mm),施工过程中紧固螺母未锁紧或扭力不足、未采用双螺母固定、连接点上下面未配全镀锌铜平垫等,均有可能造成接触面积小、压力不足,从而引起发热。
1.3 运行维护原因:配变长时间重过载、用电负荷剧烈变化、季节性温度变化等引起连接处的热胀冷缩,工频电流引起的震动、风力造成连接线的摆动、外力破坏等均有可能造成配电变压器套管连接部位松动、接触面氧化等,从而引起接头发热。
二、配电变压器套管接头发热的危害2.1 配电变压器接头发热将造成变压器套管导电杆处的密封胶圈老化失效,造成套管顶部渗油,甚至造成漏油,破坏变压器的本体密封,导致变压器内部受潮、闪络等绝缘事故。
2.2 严重的将造成接触不良、打火放电、烧蚀、损坏导电杆螺纹,最终烧熔连接面、损坏导电杆,甚至起火酿成火灾、导致变压器报废等,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后果及经济损失。
2.3 如在低压中性点发生接触不良过热,导致中性线上的电位发生漂移,则还有可能引发客户电器烧毁的事故,造成责任风险及不良影响。
4.变压器运行温度有那些规定?答:(1)、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的上层油温不得超过75℃,最高不得超过85℃。
(2)油浸自冷式、油浸风冷式变压器的上层油温不得超过85℃,最高不得超过95℃。
(3)油浸风冷变压器在风扇停止工作时,应监视其上层油温不得超过规定值,当上层油温不超过55℃时,则可以不开风扇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4)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当冷却装置全停时,在额定负荷下允许运行20min,若冷却器停运后上层油温尚未达到75℃时,则允许上层油温上升到75℃。
但冷却器全停时退出该保护出口压板才能运行,其允许运行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5)干式变压器线圈外表温度,B级绝缘水平的温升不得超过80℃,环境温度在35℃时,最高允许温度不超过115℃。
F级绝缘水平的温升不得超过100℃,环境温度在35℃时,最高允许温度不超过135℃。
5. 对于ZN28型小车式真空开关投运前应检查些什么?答:1、开关分闸弹簧和触头弹簧是否良好,分合闸位置指示器指示是否正确:2、开关机械操作机构是否操作灵活,有无断裂变形现象;3、开关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是否良好,有无过热烧伤现象;4、开关对地绝缘电阻值经测量是否合格,有无短路接地现象;5、开关分合闸电磁衔铁运动灵活,无卡涩现象;6、开关辅助接点、二次插头接触良好,无松动开路等现象;7、开关直流操作电源空气开关合闸良好,无接触不良等现象;8、开关真空灭弧室瓷瓶、传动杆绝缘瓷瓶及插头绝缘瓷瓶有无裂纹或开断现象;6. 变压器申请停运的条件有哪些?答:1、瓷套管有裂纺纹,同时有放电声;2、高压侧或低压侧引线严重过热,但未溶化;3、变压器连接引线有断股或断裂现象;4、变压器顶部有落物危机安全运行,不停电无法消除者;5、变压器本体严重漏油;6、变压器在正常过负荷和正常冷却条件下,温度不正常升高,但未超过最高允许值;7、变压器声音异常但无放电者;8、变压器的油色和油位不正常,油质不合格;9、变压器事故过负荷引起局部过热者;10、变压器冷却装置故障短期内无法修复者;7.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几类?其产生原因及特点是什么?答:电力系统过电压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大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一种新型主变压器低压侧套管密封方法一、摘要龙口水电站主变(1号-4号)为青岛青波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产品型号SF10-120000/220(户外),该变压器于2008年设计生产,2009年投入生产使用,目前已运行近10年。
该变压器(1号-4号)在运行初期,发现变压器低压侧套管渗油、漏油,后经青岛青波变压器厂多次处理,均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后期由于青岛青波变压器厂倒闭,遂联系套管生产企业沈阳变压器一分厂对套管漏油问题进行处理,沈变一分厂通过增加密封垫圈的方法但也未能解决低压套管漏油问题。
原低套在设计时,瓷套与导电杆之间间隙过大,套管顶部法兰压紧处只有一道密封,且密封圈尺寸比压盖小,密封容易窜位,致使密封效果差,出现渗漏油现象。
龙口水电站1-4号主变压器低压套管自投运一直存在漏油情况,为了防止油在封母中堆积产生安全隐患,只能通过在封闭母线外壳上开孔的方法进行排油。
二、现场调查例一:2015年4月,检查发现1号主变低压侧B相套管瓷瓶顶部金属压接法兰移位,致使主变本体油从低套瓷瓶顶部渗出,对该处法兰进行位置校正及紧固后,渗油速度减缓,渗油量减少,暂不影响发变组运行,但为了防止渗油量过多,浸泡瓷瓶影响绝缘,甚至影响发变组正常运行,只能通过在封闭母线外壳上开孔的方法进行排油。
例二:2016年5月,3号主变低压侧A相封闭母线底部有滴油现象,约30秒一滴,经检查发现,主变低压侧A相套管压盖橡胶垫有裂痕且橡胶垫薄(ф125/175*6mm),导致低压侧A相套管渗油,更换A相低套压盖橡胶垫(ф125/175*10mm),无渗油现象;另外发现C相也存在渗漏,为避免B相渗油,分别也更换了B、C相压盖橡胶垫并用瞬粘胶粘贴防止蹿位(厂家提供的O形密封圈ф125/175*6mm),主变恢复运行后,无滴(渗)油现象。
但运行一年后,又存在渗油现象。
三、创新点针对龙口主变低套漏油问题,该变压器为户外变压器,在设计时,主变低套只有一道外密封,且密封圈尺寸与绝缘瓷瓶相同但小于压盘内径尺寸。
套管及变压器的其他附件变压器外壳与铁芯是接地的。
为了使带电的高、低压线圈能从中引出,常用套管绝缘并固定导线,采用的套管根据电压等级决定,配电变压器上都采用纯瓷套管35kV及以上电压采用充油套管或电容套管以加强绝缘。
高、低压侧的套管是不一样的,高压套管高而大,低压管低而小,一般可由套管来区分变压器的高、低压侧。
变压器的附件还包括:(1)油枕。
形如水平旋转的圆筒,见前图3-2其作用是减小变压器油与空气接触面积。
容积一般为总油量的10%~13%,其中保持有一半油一半气,使油在受热膨胀时得以缓冲。
侧面装有借以观察油面高度的玻璃油表。
为了防止潮气进入油枕,并能定期采取油样以供试验,在油枕及油箱上分别装有呼吸器、干燥箱和放油阀门、加油阀门、塞头等。
(2)安全气道,又称防爆管。
800kV·A以上变压器箱盖上设有ф80mm 圆筒管弯成的安全气道,气道另一端用玻璃密封做成防爆膜,一旦变压器内部线圈短路时,防爆膜首先破碎泄压以防油箱爆炸。
(3)气体继电器,又称瓦斯继电器或浮子继电器。
800kV·A以上变压器在油箱盖和油枕连接管中,装有气体继电器。
气体继电器有三种保护作用,当变压器内故障所产生的气体达到一定程度时,接通电路报警;当由于严重漏油而油面急剧下降时,迅速切断电路;当变压器内突然发生故障而导致油流向油枕冲击时,切断电路。
(4)分接开关。
为调整二次电压,常在每相高压线圈末段的相应位置上留有3个(有的是5个)抽头,并将这些抽头接到一个开关上,这个开关就称做“分接开关”。
利用分接头开关能调整的电压范围是额定电压的±5%以内。
调节应在停电后才能进行否则有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危险。
任何一台变压器都应装有分接头开关因为当外加电压超过变压器绕组额定电压的10%时变压器磁通密度将大大增加,使铁芯饱和而发热,增加铁损,因而不能保证安全运行。
所以变压器应根据电压系统的变化来调节分接头以保证电压不致过高而烧坏用户的电机、电器;电压过低则引起电动机过热或其他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