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4
- 格式:docx
- 大小:16.26 KB
- 文档页数:2
《百鸟朝凤》的艺术表现与文化意义《百鸟朝凤》的艺术表现与文化意义一、影片《百鸟朝凤》中国著名导演吴天明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百鸟朝凤》是一部富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电影。
影片凭借其深刻的艺术观赏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先后获得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二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以及法国 tours 电影节观众最喜爱影片奖等多个奖项。
影片所呈现的朴实、纯粹的艺术效果,涵盖着对人性、对文化、对时代的关注与思考,考验导演驾驭剧本及艺术的能力,同时折射影片背后引人深思的精神与文化。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导演的绝唱之作,根据肖江虹同名小说改编。
作者对“百鸟朝凤”在书中也做出了明确的释义:“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
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唢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抒发情怀的本土乐器,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与精神相通。
影片虽以唢呐吹奏《百鸟朝凤》为契合点展开故事情节发展,但吹奏的旋律与经典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的旋律是不一样的。
影片中吹奏的《百鸟朝凤》是由唢呐主奏, 用于丧事,是首大哀的曲子,曲调沉重。
同时,吹奏《百鸟朝凤》更是一份荣耀的象征,是在丧事中对故人一生道德品行的评价,只有真正德高望重的逝者才可为其吹奏《百鸟朝凤》,以敬送亡人。
二、《百鸟朝凤》的艺术表现电影是大众的艺术,又是一门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的艺术,它综合了戏剧、文学、美术、音乐、摄影、表演等艺术元素,通过银幕以画面和声音为载体,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塑造视听综合影像,以最直观、鲜明、具体的形象诉诸观众的感观,并随着剧情的层层递进,直击观众心灵。
影片《百鸟朝凤》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朴实无华的画面、感人至深的情节以及扣人心弦的音乐都是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深化主题,让观众思考,并与观众产生共鸣,以最单纯质朴的表现沁入人心,打动灵魂,使观众在观赏影片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被熏陶、被影响,从而传递正确的观念意识。
《百鸟朝凤》解说文案_《百鸟朝凤》:一曲唢呐匠人心中国剧情/音乐电影《百鸟朝凤》,于2016年上映,由吴天明导演,肖江虹吴天明编剧,影片讲述了老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是个外冷内热的老人,看起来严肃古板,其实心怀热血。
影片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文/梦里诗书《百鸟朝凤》作为中国老一辈导演吴天明的遗作,它令人看到了中国电影一种久违的质朴与纯粹,关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眷恋构筑了电影的脉络,一曲唢呐所吹响的不仅是对逝者的挽歌,更是对中国文化和本不该没落匠人精神的坚守。
电影以唢呐班子的传承为主线,在此中所融入质朴的师徒,父子,兄弟间的情愫,形成了其情感真挚的张力所在,而以红白喜事为生的唢呐吹奏中,《百鸟朝凤》正是为尊贵的逝者最高的礼赞,也是真正的唢呐高手放能胜任的高难度曲章,而这一能堪为“尊贵”的定义,在电影中并不是权利与财富的象征,而是代表着为民无私的精神,这种价值观或许在当下已然某些人所不耻,但自觉对浮躁的中国电影是如此的弥足珍贵,亦缔结出了这部作品最为动人于心的内在。
对一座小镇为背景的聚焦,《百鸟朝凤》所挥之不去的是一股厚重的乡土气息,它就是一场属于普通百姓朴实无华的故事,却又极具真实的展现出了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所陷入的窘境,同时也呈现出了身为传承者所面临的困局,犹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电影中请了唢呐班子也请了西洋乐队办喜事的对垒,而一图新鲜的听众自然靠向了西洋乐队,电影透过这种巧妙的矛盾构思,一面道出了唢呐人的坚守,一面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人以沉思,正是诸多这样在平淡中的矛盾,在日常中观念的传递,使电影毫无矫揉造作的在一部真正属于大众的电影中勾勒出了深刻的内在纵深。
纵观吴天明的《人生》《老井》《变脸》等等力作,无一不是将朴实的中国人文风貌融入到光影的艺术美学,对于这部吴导最后的遗作,电影中身为人师的焦三爷就仿若是吴天明自已,《百鸟朝凤》从表现上看吹的是唢呐,但实则是吴导对中国电影能坚守自我的寄望,如今的电影虽然多了,但有多少只是滥竽充数的无为庸作,在这些电影中再也看不到哪怕一丝的价值可言,只觉令人如坐针毡,《百鸟朝凤》就像是面对西方乐队所昂扬吹响的唢呐,中国电影唯有坚守自已的文化定力,才是真正的中国电影。
《百鸟朝凤》观后感4篇《百鸟朝凤》观后感1电影《百鸟朝凤》让我很震撼,我怀着痛惜、期许和自我谴责看完了它。
这世上有人困难又坚决的要留存一股浩气,却还有另一堆不事生产、反而不经意间会为前一种人设下诸多障碍的人。
我并不喜欢唢呐这个乐器,在此之前。
而我如今却不能不向它深深地弯腰,因为那是种岩石夹缝中还能拼命上长的力量,它固执、纯粹、从不软弱。
而我就像在平坦肥沃的土地还一步步地滑落,软弱、没有信念、不曾奉献、还曾或多或少无视或以自己浮躁的行为为这些认真的努力而添堵。
片中的主人公也许能熬到出头之日,也许连同他的唢呐一起销声匿迹,但这沉重而悲痛的挣扎却是人类世代顽强的信念、人类的灵魂。
最后,希望唢呐文化(和诸如此类的文化)的传承,希望善待他人眼中的珍贵,希望记住吴天明导演。
《百鸟朝凤》观后感2作为一种表演技艺,唢呐是吹给别人的,作为一种个人志趣,唢呐是吹给自己的,而技艺的精湛终究是根源于志趣的迷恋,所以唢呐归根结底是吹给自己的。
如此,才能当它红火时不得意,当它冷落时不消沉。
在喧嚣之外独自享受自己的乐趣,气定神闲并精益求精,这也才是一种匠活的传承之道。
文艺,不应把它的保留寄托于市场,也不应把它的衰落归咎于社会。
社会是有主流有时尚的,而思想文化的潮流意识本质上是一种市场专制,是泯灭艺术个性的屠刀。
当一种文化把大轰大嗡视为成功的时候,离它的衰亡也就不远了。
因而,要想保护某种文化遗产,与其呼吁社会的扶危救困,不如呼吁社会的思想自由、多元宽容,摒弃在文化领域泛滥简单的成功哲学(即以多数人喜欢为成功、以能挣钱为成功),在价值多元的社会里,自然会有人把那些小众文化玩到极致并赢得掌声。
焦三爷的悲剧正在于,他不仅仅是一位唢呐爱好者,还是无双镇的精神导师和道德审判师,他要像百鸟朝凤一样的引领社会,因而他太注重唢呐的社会意义了,而问题是,社会的嬗变岂能是由你来说了算呢?《百鸟朝凤》观后感3一部片子的质量,不是只看票房,它更取决于观看者的'质量。
《百鸟朝凤》教案4篇《百鸟朝凤》教案1说课:本课开始介绍唢呐独奏曲的特点,及流行的地方特色,介绍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是在民间风俗性的活动场合演奏的,演奏时常常根据客观需要和演奏者技术特长即兴发挥,乐曲可长可短,无严格的规定。
因结构松散,没有高潮,有时还将公鸡的啼鸣、母鸡下蛋甚至小孩的哭叫声都加入,经过改编的百鸟朝凤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同时进一步将鸟声集中压缩,还扩充了华彩的乐句,使乐曲更完整。
通过简介,让学生静心聆听,分析哼唱,体会民族器乐唢呐在我们民族音乐中的精华。
一、教学目标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三、教学工具: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唢呐、钢琴。
四、教材分析:《百鸟朝凤》是一首民族传统的唢呐独奏曲,它通过唢呐音色的不同变化和小乐队的伴奏来模拟各种鸟鸣和虫叫声,形象生动而风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旋律优美动听,情绪欢快热烈。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4)唢呐演示。
1、用心聆听、体验。
2、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
(4)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
揭示课题,哼唱主题音乐,引导学生思考:(1)鸟类的大王?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意指什么?“朝”指朝拜之意(3)“百”是什么意思?“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分段聆听乐曲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浅析经典名曲《百鸟朝凤》的艺术风格及演奏处理作者:李强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8期摘要:《百鸟朝凤》这首乐曲是唢呐的经典名曲,深受大众的喜爱。
本文以《百鸟朝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其演奏技术形态,探讨《百鸟朝凤》的演奏技巧和艺术风格。
关键词:百鸟朝凤;艺术风格;演奏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107-02《百鸟朝凤》这首乐曲在中国的大地上可以说是流传悠久,经典的传统佳作,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唢呐这件乐器,但是没有人不知道《百鸟朝凤》这首乐曲。
智慧的劳动人民用音乐的语言创作了这首经典佳作,伟大的演奏家用其精妙绝伦的技艺通过唢呐这件神奇的乐器为欣赏者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画面。
一、《百鸟朝凤》的由来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多次听到这首经典名曲,相信大多说人都不知道它的来历与渊源,一般情况下只知道它是民间乐曲,这首乐曲早期确实是流传于山东民间。
在鲁、豫、皖、苏四省交界处的山东嘉祥县任家店,由于中国人的情节,当地老百姓的婚丧嫁娶都要用到“民间的鼓吹班”,“鼓吹班”一般是家族或亲友组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其它吹管与打击乐器为伴奏乐器在当地盛行流传,繁荣发展成为民间音乐的深厚土壤,此地也有“唢呐之乡”的美称。
在当地有位前辈艺人刘大星会吹就是《百鸟朝凤》其中的流水板,后又有艺人杨振海采用了[十样锦]转[乐子]吹奏布谷鸟、鸡叫,十分逼真,模拟无名鸟的叫声维妙维肖。
此曲在当地流传开来,大多即兴发挥,可长可短,无固定结构,旋律也不尽相同。
曲中除模拟百鸟啼鸣外,鸡鸣鸭叫、犬吠马啸、甚至娃哭人笑等等生活中的喧嚣声也可随意加入。
1953年,任同祥先生删去了间插段中与鸟鸣无关的模拟和变化不大的重复段落,使乐曲情绪和结构有所改善。
同年任先生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奏此曲而获得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章。
1974年,任同祥和陈家其一起对华彩段做了较大的发展,并将全曲分为八个段落的小标题。
《百鸟朝凤》影评大全《百鸟朝凤》影评大全导语:作为百鸟朝凤这支曲子,轻易不吹,只有那些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受。
逝者如果为人不善,给多少钱也不吹。
下面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百鸟朝凤》影评,大家快来看看吧。
篇一:学期中,我听说有《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就一直想去看看,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这个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地看到了这部电影。
这电影看得我都为此掉眼泪了,我还是写下如下观后感。
《百鸟朝凤》原来就有一个故事,我以前还做过绘本。
我从小就喜欢这种神鸟凤凰。
从前凤凰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但它却和别的鸟儿不一样,它总把别的鸟儿吃剩的果子捡起来藏起来。
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都找不到食物,快饿死了了,凤凰就将自己储存多年的果子拿来与众鸟分享。
众鸟为了感谢凤凰,将自己身上最漂亮的羽毛摘下送给凤凰。
从此,凤凰成了百鸟之王。
《百鸟朝凤》其实是一首经典民乐,而这影片是吴天明生前的作品,耽搁了整整两年才上映。
它不是预言故事,而是讲老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传承手艺的故事。
焦三爷是个外冷内热的老人,看起来严肃古板,其实是心怀热血。
他其实是寻找自己的接班人,他用自己的教育方法寻找到他合适的接班人。
这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片段是游家班在给窦家出活时,焦师父主动提出给窦老爷吹《百鸟朝凤》曲子——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听到的曲子。
焦师父吹呀吹,吹得如同活泼可爱的布谷鸟;吹呀吹,犹如歌声优美的百灵鸟;吹呀吹,又像机灵鬼怪的鹦鹉……但是才吹到一半,天鸣发现师父的唢呐染着红红的鲜血,他和师兄弟们苦口婆心地劝师父不要再吹了。
可焦师父却吩咐他们把鼓架起来,自己打鼓,让天鸣继续吹。
他这样不要命的吹打,是想让他的曲子传下去,也把吹唢呐这门艺术传下去!焦师父最终还是承受不住,噴着鲜血倒了下去。
电影看完了,它带给我的是泪花吗?不,这电影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吧!我想它是想来告诉我们:社会在进步,但同时不要忘了老时代的东西,这些有意思的音乐和它的工具。
它也告诉我们:学习一样东西,并不仅仅靠天分,更是靠勤奋的努力和汗水。
《百鸟朝凤亲子阅读》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讲讲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百鸟朝凤》的有趣经历。
当爸爸妈妈拿出《百鸟朝凤》这本书的时候,我可好奇啦,心想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书里的图画可漂亮啦,五颜六色的小鸟,就像真的在眼前一样。
比如说,我们读到凤凰帮助小鸟们的地方,爸爸就会问我:“如果你是凤凰,你会怎么做呀?”我就会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回答爸爸。
有一回,读到小鸟们一起给凤凰送礼物的时候,妈妈说:“宝贝,你看大家团结起来多好呀。
”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这个故事,我觉得特别开心。
小朋友们,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过书吗?
《百鸟朝凤亲子阅读》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百鸟朝凤》的亲子阅读。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森林。
看到那么多小鸟围着凤凰,我觉得好热闹。
比如说,有一只小鸟受伤了,凤凰细心地照顾它,我就觉得凤凰特别善良。
爸爸会给我讲一些他小时候听到的关于鸟的故事,可有意思啦。
有一次,我们读完后,还一起画了自己心目中的凤凰和小鸟。
小朋友们,你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哟。
《百鸟朝凤亲子阅读》
小朋友们,今天我再给你们讲讲《百鸟朝凤》的亲子阅读。
每次读《百鸟朝凤》,我都能发现新的好玩的地方。
比如小鸟们的表情,有的开心,有的调皮。
妈妈会模仿小鸟的叫声,逗得我哈哈大笑。
比如说,读完这个故事,我和爸爸妈妈还一起玩了角色扮演的游戏,我演凤凰,他们演小鸟。
有一回,我们还一起编了一个新的关于小鸟的故事。
小朋友们,亲子阅读是不是很有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