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绘本共读——《逃家小兔》第一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16.02 KB
- 文档页数:5
绘本《逃家小兔》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理念: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
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
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
阅读的指导思想:1、尊重儿童读书的主体性。
儿童是阅读的主体,不同孩子阅读相同的文本也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体验。
教师必须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决不要压抑孩子的奇想与乐趣。
2、关注量的积累,引导博览群书。
没有量的积累,即使篇篇是精品,孩子也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修养。
新课程要求低段孩子的课外阅读总量为不少于五万字,因此,要大力提倡博览,提倡广读书、读整本书、读整套书,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3、立体育人,提升精神境界。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在帮助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更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预设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2、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想象练说,并复述完整的故事。
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相结合,学编浅显的童话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阅读重难点:1、重点:在情境中让孩子展开想象,让孩子根据图画创编故事。
2、难点: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想象兔妈妈和兔宝宝还会变成什么,并在此过程中领悟伟大的母爱。
阅读准备:1、兔妈妈和兔宝宝的头饰。
2、图书和课件。
3、句式卡片。
板书设计:逃家小兔如果你(),小兔说,我就要变成()。
如果你变成(),妈妈说,我就要变成()。
逃家小兔故事简介逃家小兔是一只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小兔子,它总是梦想着逃离自己的家园,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在故事中,逃家小兔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它从未放弃,总是勇敢地面对并克服障碍。
通过逃家小兔的冒险经历,故事向读者传递了勇气、坚持和成长的重要价值观。
01逃家小兔绘本的作者是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她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
02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她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以及对儿童成长过程的深刻洞察。
03她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作者及创作背景画面中的细节描绘丰富而细腻,无论是逃家小兔的形象还是背景的描绘都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此外,绘本的文字排版和字体设计也非常考究,与画面风格相得益彰,进一步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逃家小兔绘本采用了精美的水彩画风格,色彩柔和而富有层次感,给读者带来温馨舒适的视觉感受。
绘本风格与特点逃家小兔离家出走的情节小兔在森林中的奇妙遭遇小兔与家人的重逢及情感变化故事情节梳理01小兔勇敢、好奇、顽皮,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02兔妈妈慈爱、担忧、坚强,始终牵挂着小兔03森林动物友善、互助,为小兔提供帮助和庇护角色形象分析家庭的重要性无论小兔走到哪里,家人的爱和关怀始终如一,体现了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
勇敢探索的精神小兔敢于离家出走,勇闯森林,展现了孩子勇敢、好奇的天性,鼓励孩子们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
友谊与互助在森林中,小兔结识了许多动物朋友,它们相互帮助、共度难关,传递了友谊与互助的价值观。
回归与成长经历了一番冒险后,小兔最终回到家人身边,变得更加成熟和懂事,体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磨练和挫折才能更好地成长。
主题思想探讨画面构图技巧巧妙运用对角线构图,增强画面的动感和空间感,使得小兔子的逃跑路线更加引人注目。
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突出前景与背景的空间关系,营造出深远的场景效果。
逃家小兔绘本阅读教学课件逃家小兔绘本阅读教学课件导语:《逃家小兔》就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简单故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逃家小兔绘本阅读教学课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教材分析: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绘本,犹如春风,吹开了孩子内心的真善美之花。
《逃家小兔》就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简单故事。
故事中兔子妈妈和小兔子之间富有韵味、充满创造性想象的奇妙对话,让孩子们从细节中充分体验到了妈妈真挚、无私、伟大的爱。
在教学中,我将“爱”的主线贯穿始终,主要通过幻灯课件并结合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讲故事创设爱的氛围;在分析故事时从图画的细节中寻找爱的踪迹;在学说故事角色对话时理解爱的含义;在最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升华爱的情感。
这正是以绘本为载体,让孩子们在感受中理解爱,在理解中体验爱,在体验中表达爱的方式让孩子们从小拥有一份爱的情感。
教学目标1.创造性地阅读绘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角色情感;2.选择具体画面,联系自身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将画面内容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3.学会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续编绘本;4.在阅读和表达绘本的过程中,感受母爱的真挚与细腻。
教学重点:借助绘本,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这一句式。
教学难点:学习故事中兔妈妈和小兔子有趣的对话,体味母子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绘本PPT小兔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绘本,名字叫《逃家小兔》(板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小兔为什么要逃家?它都逃到什么地方了?)过渡:那就让我们赶紧走进这本绘本,揭开心中的谜底吧!2.(课件:封面图)瞧,这是我们进入故事的第一道大门——封面:这只可爱的小兔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逃家小兔!它和它的妈妈在家门口的草丛里说话呢!你知道小兔子在和妈妈说什么吗?3.出示第一幅黑白图: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
逃家小兔绘本公开课PPT课件CONTENTS •课程介绍与目标•绘本内容解读•绘本艺术风格赏析•绘本中的教育价值挖掘•互动环节:亲子共读体验•课程总结与延伸拓展课程介绍与目标01绘本《逃家小兔》简介创作背景介绍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创作历程及该绘本的灵感来源。
故事情节概述《逃家小兔》的故事内容,讲述小兔子与妈妈之间的温馨对话。
绘本风格分析该绘本的画风、色彩运用等特点,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让更多孩子接触到《逃家小兔》这部经典绘本。
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环节,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兴趣。
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绘本,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推广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激发阅读兴趣培养亲子关系公开课目的与意义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逃家小兔》的故事情节、角色特点以及作者的相关信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懂得珍惜亲情和感恩父母。
学习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团结协作。
绘本内容解读02故事情节梳理引出故事介绍绘本《逃家小兔》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听众兴趣。
情节展开详细讲述小兔子离家出走的情节,包括小兔子的行动和兔妈妈的反应。
高潮呈现描述小兔子变成各种事物以及兔妈妈相应的变化,展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结局收尾讲述小兔子最终回到家的情节,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母爱的温暖。
角色形象分析小兔子形象分析小兔子的性格特点,如调皮、任性、好奇等,以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兔妈妈形象分析兔妈妈的性格特点,如慈爱、耐心、智慧等,以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其他角色形象简要介绍故事中出现的其他角色,如猎人、小鸟等,并分析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探讨故事中表现的母爱主题,如兔妈妈对小兔子的无私关爱和奉献,以及母爱的伟大和不可替代性。
母爱主题家庭观念成长与自我认知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如小兔子离家出走后所经历的孤独和危险,以及最终回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绘本阅读《逃家小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逃家小兔》是出版于1942年的图画书,它的作者是美国书画界的先驱性人物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把它评为“1966-1978年‘好中之好’童书”。
这本书中兔子妈妈和小兔子之间富含韵味的奇妙对话,构成了一个兴趣盎然的小故事,全书文字简单但是内涵很丰富。
绘本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人文价值,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人文关怀、令人感动又受到良好的教育。
此绘本故事可塑性很强,便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情分析:
亲子互读的方式灵活多样。
广义的互读不局限在亲子读,可以师生读也可以生生读。
本课就选取四年级20人和一年级的学生20人,组成互读小组。
这样就使亲子互读的方式更为灵活,也增强了低年级阅读课的可行性、丰富性和趣味性。
四一组合形式正是因为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可以将自己的独立的见解较为完整的表述出来,这样可以锻炼增强一年级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与交往能力。
教学目标:
一年级
1、通过阅读绘本交流,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伟大的母爱。
2、认真观察图片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想象创编绘本,培养想象力。
3、仿造书中句型,结合故事情景练说,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让孩子感受阅读的快乐,愿意阅读绘本。
四年级
1、创编绘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积累发展语言,激发阅读兴趣。
2、想象人物内心活动,拓展画面内容,能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3、通过绘本阅读,感受阅读快乐,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母爱的细腻与真挚。
教学重难点:发挥想象力阅读绘本,会用“”如果你变成……我就要变成……”这样的句式说话,并将读、说、写、画结合创编绘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绘本
1、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是不是发现身边多了一位小伙伴,先互相做个自我介绍吧。
2、封面展示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就要和四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共读一本书,它是一本绘本,瞧这就是它的封面图片,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孩子,按照“环境+人物+动作”的顺序,完整复述封面内容)
3、猜一猜小兔子会和妈妈说些什么呢?
过渡句:你们都猜错了,这只小兔在对妈妈说“我要逃走啦!”可是它要逃到哪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一读这个温馨又奇特的故事——《逃家小兔》。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由话引话,是一种思维向语言转化的过程,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表达能力。
因此,一上课,我就出示了封面上一幅画,作为本次习作的想象的出发点和生长点。
】
二、角色设立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小兔子家里有吃的、有玩的,你为什么要逃跑,你想逃到哪去呀?兔子妈妈,当你听到自己的孩子说要逃跑的话,你的心情怎么的,你想了些什么?
难怪,兔妈妈这样说:“如果你跑了,我一定会追上你,因为你永远是我的小宝贝呀!”
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妈妈想永远和我在一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张图片,问题设计目的在于设定孩子角色,更好理解文本的内容,让学生面对问题有话可说,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与观察能力】
三、绘本共读
1、猜读
(1)课件出示第二幅图,指导孩子们观察说,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变成小鱼后想做些什么呢?
(2)小兔子变成小鱼真的逃走了,你猜猜兔子妈妈是怎么追上小兔子的呢?
故事中的兔妈妈和小兔子有一段有趣的对话,哪只小兔子愿意和你的妈妈一起表演这段对话呢?
(3)原来,兔妈妈自有办法,“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背上___,扛上____,带着____,穿上____,去抓你。
”
(4)出示彩色图画,你们猜,小兔子回来了吗?你是从哪猜出来的?
(5)小兔,你平时最爱吃什么啊,悄悄告诉老师,呆会让妈妈说说你最爱吃的什么,听听妈妈说的和你说的一样吗?
谈话小结:小朋友们,你们多幸福呀!你们的家里不仅有一位最好的妈妈,还有一位最好的厨师呢,妈妈对我们的爱,其实就是一种——用心的呵护
(6)妈妈给了我们最用心的呵护,让我们用最动情的朗读回报妈妈吧!(齐读对话)
【设计意图: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进行语言表达训练,通过角色设立来体会兔子妈妈对小兔子的用心呵护,有感情地朗读,有益的进行亲子活动,巧妙激发角色的互动,感受亲情。
】
2、赏读
师过渡:小兔子吃了香甜的胡萝卜,但他还没玩够,他还想逃。
瞧,他变成了什么呀?
(1)小兔子,你现在到了哪里呀?你怎么会到这里的呀?终于逃离妈妈的怀抱,心情怎样?你怎么表达自己的快乐呢?
可是,天渐渐黑了,小兔子你快乐吗,你在想什么啊?
大雨倾盆而下,小兔子你快乐吗,你在想些什么啊?
小鸟从他头顶飞过,小草也不理他,小兔子你还快乐吗,你在想些什么啊?
(2)兔妈妈,听说小兔变成了高山上的石头,你的心情怎样?(出示画面)看,高山多么陡峭,你这么弱小还是回家等小兔回来吧!
(3)不一会,兔子妈妈累得气喘吁吁,归巢的小鸟这么劝她:________________ 可是兔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不小心,兔妈妈脚下一滑,差点摔下山崖,身边的小草这样劝她:_________可是兔妈妈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话小结:妈妈不怕困难,不怕艰险,只为了陪在孩子身边,妈妈的爱就是一种——勇敢地保护。
【设计意图:通过切换不同场景,设想不同情境,让孩子想象兔妈妈的艰险以及小兔子的困境,唤起学生体验,带动内心情感,更好地感受母爱,享受亲子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