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 雾霾
- 格式:ppt
- 大小:437.50 KB
- 文档页数:27
上海雾霾天气怎么样上海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雾霾天气也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困扰。
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还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前因后果、应对措施以及建议方面来探讨上海雾霾天气的现状和解决办法。
一、雾霾天气的成因1. 大气污染物排放:工厂废气、交通尾气、燃煤取暖等都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上海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工农业活动频繁,大量废气排放对空气质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 自然因素:天气条件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
冬季,上海多为高压天气,风力较小,空气稳定,容易导致污染物在局部区域积聚,形成雾霾。
二、雾霾天气的影响1. 健康影响:雾霾中的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长期吸入PM2.5会导致呼吸道和心脏疾病的风险增加,尤其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影响更加显著。
2. 经济影响:受到雾霾天气的影响,上海的交通运输和航班受阻,企业生产受限,旅游产业遭受重创,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应对雾霾天气的措施1. 政府行动: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实施强化环保法规和政策,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2. 提倡绿色出行:个人也应尽量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
减少机动车使用和私家车出行,也是缓解雾霾的有效手段。
3. 加强室内空气净化:在雾霾天气期间,室内空气净化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通风,并严禁室内烟草燃烧等。
四、个人建议1. 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了解雾霾等污染指数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室外活动。
2. 穿戴口罩:在雾霾天气下,佩戴防护口罩可以有效减少吸入细颗粒物的风险,保护自己的呼吸道健康。
3.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能够更好地应对恶劣的天气环境。
4. 种植绿化:尽可能在家居周围种植一些绿植,利用植物的吸附作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综上所述,上海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上海大气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1.概况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工业化水平高的大都市。
2009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1921.32万,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4900.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重工业企业10 912个。
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气的污染,上海同很多城市一样,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图1如图1,从日常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来看,近些年来上海的空气质量有好转的趋势,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从2003年的325天增加到到2009年的334天,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含量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七年间分别下降了16.5%,18.6%,7.1%。
然而同时我们也看到,上海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
细颗粒物、长时间灰霾和严重酸雨是上海空气污染的三个典型特征。
上海市大气污染事故次数在增加,2000年为2万次,从2007年起开始大幅度增加:2007年为15万次,2008年为46万次,2009年为71万次。
造成上海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的排放。
最近十年,上海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占到了废气排放总量的93.2%。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上海废气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2009年由于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废气排放量略有下降。
图22.主要大气污染物分析2.1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是上海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占了首要污染指数的90%以上。
从2001年到2009年间,上海每年灰霾发生的天数都超过了150天。
细颗粒物PM25的年平均浓度高达0.050-0.059mg/m3,超过国际卫生组织年平均值标准0.015 mg/m3的3-4倍。
2004年PM2.5/TSP的年平均值达到了0.41,到2007年则达到了0.53,呈逐年增长趋势。
说明了上海的细颗粒物污染程度极其严重。
图3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烟尘、道路扬尘、建筑扬尘和汽车尾气。
如图3所示,2000-2009年,工业烟尘排放量由8.32万吨下降到3.64万吨,下降了56.3%。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2013年设立的国家级自贸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尝试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平台。
它位于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沿海城市上海,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为自由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一、背景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一直在经济发展、市场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竞争的挑战。
因此,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并加速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试验区的设置和政策上海自贸区以原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为开展试验的核心区域。
试验区的设立并非简单的经济特区,而是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探索和创新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管理模式和政策。
上海自贸区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便利通关、自贸监管、国际贸易、金融创新等领域。
1. 通关便利化上海自贸区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优化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措施就是“单一窗口”系统的推行,该系统整合了各个政府部门的通关数据,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联动监控,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2. 自贸监管创新上海自贸区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监管模式,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即除了在负面清单中明确禁止的领域,其他行业和领域均可以自由投资。
这种监管模式有效减少了政府的干预和对企业的限制,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 全球服务贸易中心上海自贸区致力于打造全球服务贸易中心,推动各类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自贸区提供了更多开展各类服务业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和服务业企业进驻。
通过多种方式,如设立金融租赁中心、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等,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4. 金融创新试验上海自贸区通过创新金融业的管理模式和政策,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试验区内设立了自由贸易账户制度,允许个人和机构在特定范围内自由兑换货币,并试点推出了“自贸账户”“转汇宝”等金融产品,为企业和个人带来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上海自贸区评估报告自贸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以吸引外商投资、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上海自贸区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政府推动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上海自贸区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自贸政策上海自贸区的自贸政策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等方面。
自贸政策的实施对于吸引外资、提升贸易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市场准入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企业的准入限制较高;其次,投资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制定更加明确的投资规则和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最后,贸易便利化方面需要加大力度,降低贸易壁垒、简化通关手续,提升贸易便利度。
建议:加大市场开放力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自贸区;进一步完善投资管理制度,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降低贸易壁垒,提升通关效率。
二、金融创新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推出了一系列金融试点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境内外货币资金池等。
金融创新对于提升自贸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金融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金融创新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需要加强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
建议:加强监管机制,确保金融创新的稳健发展;加强风险防范,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企业环境上海自贸区在改善企业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简化注册登记手续、优化企业服务、提升营商环境等。
这些举措对于吸引外资、促进创新创业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企业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行政审批环节繁琐,需要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仍然不完善,需要加大力度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建议:进一步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提升办事效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和服务,提升企业满意度。
上海推友记录的异常雾霾天气
几天前,上海人民迎来了上海空气质量指标历史最高值,PM2.5每小时深度最高超过500微克。
受雾霾影响,能见度低至50米以内,航班停飞,道路禁止行车。
推特网友@rehamhabib 说:“纽约空气质量指数最高位50,而上海一举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509!!这就是中国。
”
两名Reddit 用户贴出了仿若世界末日的上海市的图片。
第一张图片的作者写道:“你只能勉强看到四分之一英里(约400米)内的建筑物。
”
另一个用户写道:“今天上海这边,连在学校走廊里都能看到烟雾”。
人们纷纷提前回家,以免吸入过多的有害物质。
即便是在严重雾霾出现前一天夜里所拍摄的图片,也可以看出被路灯衬托出
的稠密尘埃的轮廓。
一时之间,推特上各种相关的信息和图片层出不穷。
例如:
“下午起,上海的大气污染情况继续恶化。
天黑之后基本看不到远处的东西。
下午4点,上海的PM2.5数值高达277μg/m3。
——2013.12.05”
“现在的上海,窗外一片白茫茫的。
隐约可以看到一些建筑,东方明珠几乎看不到了。
——2013.12.06”
“受雾霾天气影响,中小学已经紧急停课。
上海空气能见度受有毒大雾影响,不断恶化。
——2013.12.06”
糟糕的是——空气质量指数过度超标,健康人群开始出现气喘、咳嗽等症状——不过这种情况也不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对有些人而言,这只是比平时上下班稍微夸张了一些。
上海自贸区发展历程1. 简介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是中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区域。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中国于2013年设立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目前全国设立的四个自贸区之一。
2. 设立背景自贸区的设立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改革。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也是中国继1980年代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3.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3.1 初始阶段(2013-2015)自贸区成立之初,上海自贸区主要聚焦于金融、航运、贸易、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改革创新。
在金融领域,上海自贸区率先实行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在航运领域,上海自贸区放宽了船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限制,吸引了一批国际航运企业和航运服务机构入驻。
在贸易领域,上海自贸区探索了一系列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关和结算服务。
在生物医药领域,上海自贸区推动了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注册审批改革,加快了新药上市和医疗技术的应用。
3.2 深化阶段(2016-2019)在初期试点的基础上,上海自贸区逐步扩大了自贸政策试点范围和深化程度。
2016年,上海自贸区新增了11项对外开放措施,包括扩大金融业开放、推动自贸试点向自由贸易港进一步迈进、加快金融创新等。
2017年,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限制,推出了自贸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外商投资权限进一步扩大。
2018年,上海自贸区率先试点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并在进口贸易领域出台了一系列便利化政策。
2019年,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扩大了金融业的开放程度,放宽了外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经营限制。
3.3 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至今)近年来,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其重点逐渐从对外开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020年,上海自贸区提出了“上海自贸区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探索构建跨境数据管理新模式8月1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落实《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情况集中采访活动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
上海市浦东发展委相关人士在活动上介绍了上海自贸区落实《若干措施》总体情况。
据介绍,今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十周年。
十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率先探索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贸易制度体系,加快建立适应更加开放环境和有效防范风险的金融创新制度,系统推进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以先行先试的压力测试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创新实施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证照分离”和“一业一证”等制度创新政策,并成功向全国复制推广,进一步有力彰显了全面深化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部署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应用场景丰富、监管能力较强的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率先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若干措施》聚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营商环境、风险防控等6个方面制定了试点措施。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自贸试验区新的重大使命,也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据介绍,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相关工作部署,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抓紧贯彻落实《若干措施》试点任务,对于已具备直接实施的措施抓紧推动落地,对于尚需上级部门出台实施细则的措施加强应用场景储备,力争加快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推进“苗圃变森林”,使制度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同时持续健全完善风险防范制度,以“管得住”确保“放得开”。
上海雾霾研究报告
根据上海雾霾研究报告,以下是关于上海雾霾的一些重要结论:
1. 颗粒物污染严重:上海的雾霾主要由颗粒物污染引起,其中细颗粒物(PM
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主要成分。
这些颗粒物来自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燃煤等活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2. 季节性变化:上海的雾霾污染呈现季节性变化,对比冬季和夏季,冬季的雾霾污染更加严重。
这主要是由于冬季暖气季节燃煤使用增加、湿度较低以及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污染物在大气中滞留时间增加。
3. 区域传输:上海的雾霾污染不仅受本地污染源影响,还受到周边地区污染物传输的影响。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附近的河南、江苏和浙江等地也存在大量的污染源,这些污染物通过大气运动,可能会传输到上海地区,导致雾霾污染加重。
4. 健康影响:上海的雾霾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颗粒物污染中,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等健康问题。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和已经存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雾霾污染影响更为明显。
5. 控制措施: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和减轻雾霾污染,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例如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减排措施,对燃煤工业进行改造,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等。
总之,上海的雾霾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应该继续加大污染物减排的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
上海市大气排放标准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面临着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居民健康,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大气排放标准,以限制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大气污染排放。
本文将对上海市大气排放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企业和个人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共同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首先,上海市大气排放标准对工业企业的排放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针对不同行业的排放标准进行了细化和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安装并严格执行污染治理设施,确保排放达标。
同时,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上海市政府还实行了排放许可制度,对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严格监管和审核,确保企业排放达标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上海市大气排放标准对交通运输领域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针对机动车的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要求车辆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否则将无法在上海市行驶。
同时,上海市政府还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并对使用清洁能源车辆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另外,上海市大气排放标准还规定了建筑施工、生活垃圾处理、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大气排放要求,对于这些领域的排放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监管,以减少各个领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上海市大气排放标准的出台,对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居民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要想真正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共同呵护我们的蓝天白云。
希望通过上海市大气排放标准的严格执行,能够为上海市的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城市排名近年来,中国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度增加,对中国最严重雾霾城市的排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城市排名,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1.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是中国雾霾问题最为突出的城市之一。
由于工业化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高浓度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如限制工厂排放和促进绿色出行。
2. 天津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天津也面临着严重的雾霾问题。
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发展促使了尾气排放和粉尘污染的增加,导致了空气质量的恶化。
政府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并推动了清洁能源的使用,但仍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改善空气质量。
3. 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石家庄也遭受着雾霾问题的困扰。
由于其工业化程度较高,石家庄的空气质量一直不佳。
政府加强了对工业废气的监管,并推动了煤改气等环保工程的实施。
然而,由于石家庄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仍然较快,雾霾问题仍然存在。
4.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和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郑州的雾霾问题也惹人关注。
工业化进程和交通尾气排放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政府通过控制工业企业的排放和加强车辆尾气治理来改善空气质量。
5. 上海上海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中心,也面临着雾霾问题。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建筑粉尘是主要的污染源。
政府加大了对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的环境监管力度,并推动了清洁能源的使用。
然而,由于上海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改善空气质量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除以上列举的城市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城市也面临着雾霾问题,如沈阳、武汉、成都等。
改善气候状况,减少工业排放和推广绿色产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解决雾霾问题,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环境监管、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和治理工业废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