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续写
- 格式:pdf
- 大小:78.27 KB
- 文档页数:1
用想象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想象力就像拥有翅膀的种子,随着风,随着心,飘散到各处,又随意地落在喜欢的地方生根发芽。
想象力是所有事情的基础,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任何事情都不能缺乏想象力。
想象力像种子,浇水呵护便会逐渐长大,如果小时候没有培养想象力,长大后会成为一个无趣的人。
——摘自《爱的留言》想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在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想象力的状态直接影响着智力的发展。
事实也证明,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想象。
想象可以活跃思维,更好地深入课文意境,加深对作品主题的把握。
而学生的作文就更脱离不了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可以形象地展示出他们无比活跃的个性化思想。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呵护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一、以教材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多情文并茂,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
写景与抒情结合的散文,文章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相宜,节奏鲜明,比喻精当,情景交融,足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飞翔。
如《春》,可以结合作者的表述细加分析,激发学生想象每幅图景,感悟春天的美,与作者共鸣。
二、讲究课堂艺术,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从语文课堂上不仅仅要获得知识,还应当获得美的感受、心灵的启迪。
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恰可以让学生不断开阔视野,不断灵巧心思,丰满羽翼。
教师饱满而真挚的情感,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讲述,恰如其分的想象诱导,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展开飞翔的翅膀,更好地深入课文意境。
如《皇帝的新装》,在诵读中引导体会场景、人物活动等的变化,结合背景在一组组活动的画面中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理解寓意、给文章续篇就比较容易了。
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教学时可以在把握了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自编自演课本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引导学生运用想象空间,创造新的形象应该看到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自我表现力、自我肯定等,这是从事积极创造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因。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黄山奇石》教学反思《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
本文图文并茂,文章抓住一个"奇"字,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令人无限神往,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我执教了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黄山奇石》一课后,感触颇深。
针对本课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我认为小学生运用想象理解课文更容易感悟课文内容。
(一)教学理念想象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孩子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
引导学生诠释想象教学,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句子以及段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诠释和想象的方法帮助孩子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有疑问的环节。
(二)教学思路《黄山奇石》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在想象中激发起对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黄山"名字奇、样子奇、想象奇"的详细诠释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黄山之美、祖国之美。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整合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以精心设计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感悟黄山石的"奇"为突破口,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直接感知石之"奇",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堂行为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从词句的比较入手,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就是学生对"奇"的理解。
在导入环节,我根据"奇"用这个字的字理结构通过谜语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对这个字的初步认识便是从字形上理解并记忆。
这一环节的设计由浅入深,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为下面更深入地诠释"奇"做了很好的铺垫。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
“哎,又要写作文了!”、“我最怕写作文啦!”、“不知道写什么。
”、“要是语文学习不写作文,那该有多好啊!”作为语文教师,听到这样的话,你会怎样想呢?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对小学生来说,想象也就是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式的想象是孩子们的专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片天空,那么想象就是孩子们自由翱翔的翅膀。
小学生喜欢异想天开,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引发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肯定中寻找合理,在合理中进行作文,为学生学习开辟一片新天地,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着这样做: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我们的思维应当是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
想像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
没有真情的流露,便没有求善求美的精神。
记得我的一次想象作文教学:那是风和日丽的一天,我首先设计了《我是风》、《我是一朵云》、《我是一只小鸟》等命题作文,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发现他们的答案几乎千篇一律,而且很多都是作文选上的说辞。
我顿时明白了原因:学生们太”压抑”了!他们不敢放开手脚,只求步伐统一。
这是多么可悲的现实啊!一想到这,我马上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花圃一带参观,又征得校领导的同意,在科任老师的帮助下带着学生来到离校不远的农田区,让眼前的蓝天、白云、自由飞翔的小鸟,竞相开放的花儿、郁郁葱葱的农作物、欢快清澈的小溪流……“说话”!在此情境的刺激下,孩子们浮想联翩,把自我与“风”“云”“鸟”联系在一起,联想到五湖四海……他们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可见,重视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客观情境,发展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能力,并把语言功能的发展与此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课文,拓宽想象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
小练笔:续写《那一定会很好》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变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一段生命历程。
学完课文,班里有几位小作家插上想象的翅膀,继续编写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们佳作吧!
示例一:
木板一铺又是很多年,它在阳台上风吹日晒,变得破旧不堪。
它感到自己老了,身子僵硬,它想:“要是能被土地妈妈搂住,那一定会很好。
”
农夫的儿子成了家,生了两个小孩。
小孩把木地板弄坏了,农夫的儿子把木地板埋了起来,木地板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颗种子。
示例二:
木地板渐渐被人们踩脏了。
“要是能站起来,像从前那样眺望远方,那一定会很好。
”木地板这么想。
过了几天,老农夫对儿子说:“把木地板拆了吧,还是做个信箱吧!”于是他儿子听了父亲的话,把木地板做成了信箱。
每天,信箱都等着邮递员给信箱送信朋友来。
又看着农夫的儿子把信朋友带走。
每天,信箱都很开心。
示例三:
可是,农夫总是穿这很脏的鞋子去阳台上晒衣服,木地板觉得身上难受极了!“要是能给我铺一层厚厚的地毯,那一定会很好。
”木地板这么想着。
几个月过去了,农夫的儿子发现木地板格外的脏,就把木地板擦干净,并铺上了一块大地毯。
几年过去了,农夫和他的儿子觉得木地板已经很老了,每次走上去都会嘎吱嘎吱地响。
他们就把木地板拆了,做成了木栅栏。
插上想象的翅膀,放飞创新的希望——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内容提要:想象,是文学艺术生根、发芽和繁荣的沃土。
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周游未知领域,窥探智海奥秘。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有着极大的想象空间,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力阵地。
要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本文着重谈自己对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能力”培养的一些改革性尝试。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表象。
具体做法为:增加学生对事物的表象的数量;引导学生精读优秀诗文,充实表象;让学生在课外有目的的去直接感悟实物形成表象。
二、语言训练增强学生对想象的表达力。
主要从三方面着手:教学语言准确生动;语言熏陶;学会表达。
三、通过写作,训练学生重组表象,形成想象的能力。
插上想象的翅膀,放飞创新的希望——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由此可见,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
培养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
语文是一门想象空间极大的学科,在教学中更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几年的实践让我感到,要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本文着重谈谈自己对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能力培养的一些尝试。
所谓“再造想象”,就是根据语言的表达或条件的描绘(图样、符号等),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想象活动。
它是语文教学中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想象活动。
学生较好地具备了这种想象能力,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所学文章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一、通过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表象表象是指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而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以感知材料为基础。
让童心插上想象的翅膀作文二年级下册《让童心插上想象的翅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想象就像一对神奇的翅膀,能带着我们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比如说,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看到了绿绿的大树,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像棉花糖一样的云朵。
我还想象自己到了海底,和小鱼一起玩耍。
那些小鱼穿着漂亮的衣裳,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它们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可有趣啦!所以呀,让我们都大胆地想象吧,让童心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探索更多奇妙的世界!《让童心插上想象的翅膀》小朋友们,想象的世界可好玩啦!假如我有了魔法,我会把学校变成一个大大的游乐场。
教室里有滑梯,我们可以从滑梯上滑进座位。
黑板变成了大银幕,老师讲课就像放电影一样有趣。
我还会想象自己能和小动物们说话。
小兔子会告诉我它的冒险故事,小猴子会教我爬树的本领。
想象的翅膀带着我们飞呀飞,能看到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
大家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快乐地飞翔吧!《让童心插上想象的翅膀》小朋友们,你们的心里是不是有很多奇妙的想法?那就是想象呀!我想象过自己住在一个糖果屋里,墙是巧克力做的,窗户是冰糖做的,床是棉花糖做的,睡在上面软软甜甜的。
我还想象自己有一个超级大的书包,能装下整个世界。
我把喜欢的玩具、好吃的零食都放进去,走到哪儿背到哪儿。
想象的力量可大啦,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让我们一起多想想吧!《让童心插上想象的翅膀》小朋友们,想象是一件特别神奇的事情。
我曾经想象自己变成了一个巨人,一步就能跨过一条河,伸手就能摸到天上的星星。
我把星星摘下来,送给我的小伙伴们。
我还想象自己是一个小仙女,拿着魔法棒,只要一挥,就能让枯萎的花朵重新开放,让受伤的小动物马上好起来。
让我们的童心一直充满想象,这样每天都会过得很开心哟!。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一、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想像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
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想像力作用下的动物附上了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思维。
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
如想像作文“未来的×××”,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有难度。
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十分抽象,不知如何写。
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实生活,展开想像的翅膀。
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
如果让学生大但想象,让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还可以维修,那该多好。
又如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空间过于狭小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地下或空中操场,用电梯或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
如果激发了学生想象的火花,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不知有多大!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写作的典型范例。
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
例如《凡卡》一文,当凡卡满怀希望地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吗?爷爷在乡下会怎样想念凡卡呢?小凡卡后来的命运又会如何呢?让学生大胆去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活了学生想象的火花。
另外,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插图进行补充或扩写。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的插图,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巨大痛苦,是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侧面描写的,那么邱少云的心理感受会怎样呢?可引导学生观察他的神态、动作进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