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全区地质灾害点住户进行搬迁的议案(精)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北山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东区段居民搬迁安置实施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3.05•【字号】宁政〔2008〕39号•【施行日期】2008.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北山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东区段居民搬迁安置实施方案的批复宁政〔2008〕39号城东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报批北山危岩体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东区段居民搬迁安置实施方案的请示》(东区政[2008]20号)悉,根据市政府第16次会议纪要有关决定事项,现批复如下:一、北山危岩体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东区段治理费用共计14000万元,包括居民搬迁安置费用、绿化费用、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费用等。
二、王家庄、褚家营北山危岩体安置小区勘探、图纸设计等前期费用共计84万元,一并计入总费用。
三、北山危岩体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负责,城东区政府负责拆迁工作,林业局负责绿化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征地工作。
四、征地工作必须在6月底前完成,拆迁工作10月底前完成。
市国土资源局要抓紧开展征地工作,确保春季开展部分地段的绿化工作。
五、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由市国土资源局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统筹安排使用,市财政局对资金拨付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六、拆迁工作经费按拆迁总额的2%提取,评估费用按拆迁总额的5‰提取。
此复附:北山危岩体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东区段居民搬迁安置实施方案二〇〇八年三月五日附件北山危岩体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东区段居民搬迁安置实施方案北山地质灾害区域内住户的搬迁安置工作被市委、市政府列入200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北山地质灾害地区进行综合治理的要求,确保项目东区段居民搬迁工作顺利进行,现结合东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搬迁范围及基本情况北山危岩体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东区段居民搬迁范围为:受北山危岩体地质灾害威胁较为严重的山根以南(含半山坡住户),平西高速公路以北区域,涉及韵家口镇、林家崖办事处、火车站办事处的中庄村、褚家营村、林家崖、路家庄、王家庄5个行政村及一颗印片区。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原因所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避免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救灾工作,其中包括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以及货币安置等措施。
1.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是指避免地质灾害危害的地区,政府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易受灾区的人民生活和生产用地,并将易受灾地区的居民进行搬迁。
这项工作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同时也减缓灾后救治、恢复重建的资源压力。
在这项工作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合理规划: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第一步是确定易受灾地区,对于有潜在灾害风险的区域,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应当合理规划易迁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搬迁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 保障居民权益:在搬迁前,应当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协商,尊重搬迁居民的意愿,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政府应当提供合理的搬迁补偿和安置方案,让受影响的居民能够顺利过渡到新的生活环境。
- 确保安全可靠:在搬迁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确保搬迁地区的安全可靠,建设符合防灾要求的居住区和公共设施,提高人民的灾害适应能力。
2. 货币安置货币安置是指政府通过直接向受灾地区的灾民提供资金资助,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和恢复生产。
货币安置是一种常见的灾后救助措施,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直接帮扶:货币安置不同于其他救灾措施,它直接向受灾裙众提供经济支持,帮助他们恢复生计和重建家园。
政府可以通过发放一次性补助金、贷款贴息等方式来进行货币安置。
- 灵活多样:货币安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受灾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的安排。
对于遭受轻微损失的家庭,可以发放一次性的灾后补偿金;对于遭受严重损失的家庭,可以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和贷款帮助。
- 规范管理:货币安置的发放必须规范管理,防止出现挪用、滥用等问题。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确保资金的使用合法合规。
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一轮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搬迁工程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28•【字号】延政发[2013]11号•【施行日期】2013.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一轮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搬迁工程的意见(延政发〔2013〕11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委、办、局(中心),各市属垂直部门:为保障我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有序地推进搬迁工作,消除各种地质灾害威胁,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一轮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搬迁工程的意见》(京政发〔2012〕28号)文件精神,结合延庆县山区实际状况,特制订本意见。
一、搬迁范围和时限1.搬迁范围。
以延庆国土分局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数据为主要依据,搬迁范围确定为:山区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地区、受洪水威胁地区及饮水困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居民。
新一轮搬迁任务涉及11个乡镇(千家店、珍珠泉、四海、大庄科、香营、永宁、井庄、旧县、八达岭、刘斌堡、大榆树)、77个村、2661户、5898人。
2.搬迁时限。
为期五年,即2013-2017年。
二、工作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分清轻重缓急的原则。
根据各乡镇险村险户农民居住地区的危险程度,合理安排搬迁时序,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搬迁工程,优先搬迁居住在危险地区的农民。
搬迁与应急避险工程相衔接。
2.坚持政府主导、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
县、乡镇政府通过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宣传动员,积极推动搬迁工作。
充分尊重农民搬迁主体地位,坚持依法自愿、公平公正,严格履行民主程序。
3.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针对不同乡镇、村庄、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搬迁方式,根据农民意愿,选择村内集中新建、异地选址新建以及自由分散搬迁,多措并举解决山区农民居住安全问题。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代表我村全体村民,就我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实际情况,向贵单位申请进行整体搬迁。
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基本情况我村位于(地名),地处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受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严重。
近年来,我村多次发生地质灾害,给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为了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我村决定申请进行整体搬迁。
二、地质灾害情况1. 地震威胁:我村地处地震断裂带附近,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烈度较高。
据地震部门监测,我村所在区域未来5年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2. 山体滑坡威胁:我村周边山体坡度较大,植被覆盖较差,一旦发生强降雨,极易引发山体滑坡。
3. 泥石流威胁:我村下游河流流域地形陡峭,坡度大,植被覆盖较差,强降雨时易发生泥石流。
三、搬迁必要性1. 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威胁严重,为了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进行整体搬迁。
2.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搬迁后,村民将入住新居,生活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
3. 促进经济发展:搬迁后,村民可集中精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值,增加村民收入。
四、搬迁计划1. 搬迁时间:计划在(时间)内完成整体搬迁。
2. 搬迁方式: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3. 安置地点:选择地质条件稳定、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作为安置区。
4. 资金筹措: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同时鼓励村民自筹资金。
五、申请事项1. 请贵单位审批我村地质灾害整体搬迁申请。
2. 请贵单位协助我村做好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 请贵单位在搬迁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4. 请贵单位在搬迁完成后对我村进行跟踪服务,确保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我村全体村民深知搬迁工作的艰巨性,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贵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顺利完成整体搬迁任务。
感谢贵单位在百忙之中审阅此申请书,期待贵单位的批准。
此致敬礼!申请人:(姓名)申请人代表:(姓名)申请人联系电话:(电话号码)申请人地址:(地址)申请日期:(日期)。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方案地质灾害是指由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地表岩石和土壤松散等因素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
由于地质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避险搬迁安置方案是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针对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方案进行探讨。
一、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目的和意义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不可预测且常常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采取避险搬迁措施可以将人们远离灾害源,减少对人们的威胁。
同时,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原则和方式1. 原则(1)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应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和分布等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搬迁目标区域。
(2)逐步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应采取分阶段、分批次的方式进行,保证搬迁工作的有序进行。
(3)安全优先: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首要原则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在搬迁过程中应注意人民的安全。
(4)公平公正: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确保被搬迁人员的合法权益。
2. 方式(1)搬迁至安全区域:将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的居民搬迁至无地质灾害威胁的安全区域,例如迁往城市、县城等。
(2)搬迁至高处:对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以考虑将居民搬迁至高处,减少对居民的威胁。
(3)搬迁至远离灾害源区:对于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可以将居民搬迁至远离灾害源区的地方。
三、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方案的实施步骤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方案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开展调查研究首先,需要开展对目标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充分调查研究。
通过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频率等信息。
2. 制定规划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方案。
方案应包括目标区域的确定、搬迁的方式和时间、搬迁人员的安置等内容。
3. 修订法律法规根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需要,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操作流程。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居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代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组,向大家汇报我们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中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针对这一严峻情况,我们迅速行动,成立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组,致力于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对相关地区进行了全面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现场勘察,明确了灾害点与居民居住密切相关的危险性。
在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搬迁方案,确保居民能够迅速、安全地转移到灾害风险低的地区。
其次,我们积极与相关单位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协调沟通,确保搬迁过程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受灾群众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使其在面临灾害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减少伤亡和损失。
最后,在搬迁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置和补偿工作,努力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我们注重与居民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将继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每一个受灾群众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
通过我们的努力,目前已有大量受灾群众成功搬迁至安全地带,大大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也离不开受灾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将继续加强研究和科技创新,提高地质灾害预测和避险搬迁的能力。
我们将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向纵深发展。
我们将坚持以人民安全为中心,真正做到让每个人民群众都能享有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美好的家园!谢谢大家!。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方案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___《地质灾害防治条例》、《___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__决定》和省财政厅、省___、州国土资源局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县地处省西北部高山峡谷区,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沟深谷夹,岩体破碎,降雨集中,属地质灾害易频发区,地质灾害涉及全县14乡1镇___个行政村,具有点多、面广、灾种齐全、规模大、爆发频率高和难以治理等特点,是全国第一批地质灾害详细调查___个试点示__县之一。
康定“11.22”地震发生后,经专业地勘单位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___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达___多人,占全县人口___%以上。
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实施原则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与避让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按照“以人为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节约用地、方便生产生活”的方针,注重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与建设___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以乡(镇)为单位,实行属地管理,由乡(镇)政府统一___实施。
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坚持“自力更生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地推进我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努力保障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三、项目实施的___及保障措施(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确保搬迁安置工程顺利实施,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负总责,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为副组长具体抓落实,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的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
(二)具体保障措施项目实施主要从政策保障、土地保障、资___障及制度保障等方面落实。
1、政策保障。
在生产发展上优先补助搬迁户,在建房贷款上实施优惠。
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以尽快安置灾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一轮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搬迁工程的意见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2(0)19
【摘要】京政发[2012]2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使山区农民免受地质灾害和洪水威胁,解决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改善山区农民居住条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现就实施新一轮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搬迁工程提出如下意见:一、搬迁范围和时限(一)搬迁范围。
以国土部门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数据和7个山区县调查统计结果为主要依据,搬迁范围确定为: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受洪水威胁地区及饮水困难、
【总页数】3页(P14-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94
【相关文献】
1.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新一轮山区农民搬迁工程的意见》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关于实施新一轮山区泥石流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搬迁工程意见的通知 [J],
3.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关于实施富民养山工程加快山区发展意见的通
知 [J],
4.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山区采空区泥石流易发区农户搬迁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J],
5.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
以下是 7 条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
1. 大家要知道啊,地质灾害那可真是说来就来,就像那暴风雨一样突然!所以咱的搬迁方案第一步,就是赶紧通知所有人,一个都不能落下!就好比在战场上,我们要把每个战士都安全转移!例子:“老张啊,要是不赶紧互相通知到位,那不是眼睁睁看着危险来临吗?”
2. 接下来呀,得规划好撤离路线!这可不能马虎,得像绘制地图一样精确!要避开那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选择最安全、最快捷的路。
例子:“你想想,要是路线规划不好,那不就像在迷宫里转悠,怎么能及时避开危险呢?”
3. 物资准备也很关键啊!水、食物、帐篷这些,一样都不能少,这可都是救命的东西!就跟咱出门旅游要带齐东西一样。
例子:“没有足够的物资,到时候饿了渴了咋办,难道要干等着吗?”
4. 搬迁的时候一定要互相帮助呀!我们是一个集体,不能让任何人掉队!这就像拔河一样,大家劲往一处使!例子:“小李,你帮帮王大妈拿点东西,大家互相照应着,我们一定能安全度过!”
5. 到达新的地方后,要迅速安顿好一切。
得让大家有个安稳的落脚点,像给自己安个新家一样。
例子:“这地方就是我们暂时的家啦,可得收拾得舒舒服服的呀!”
6. 心理疏导不能忘啊!有的人可能会害怕、紧张,我们要多安慰安慰他们,给他们打打气!这就像是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例子:“别怕,我们在一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是吗?”
7. 最后,要随时保持警惕!危险可能还没完全过去,不能松懈!要像站岗的士兵一样时刻准备着。
例子:“难道我们能放松警惕,让危险有可乘之机吗?绝不能!”
结论:只有我们把每一项都认真做好,大家才能真正远离地质灾害的威胁,平平安安的!。
关于对全区地质灾害点住户进行搬迁的议案
瓯海区地处山丘陵盆地带,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
据统计,目前我区共有80处地质灾害点,涉及居民378户、住房736间,约2000余人仍然受到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这些受威胁人员大都是生活比较贫困。
据悉,全区有需要搬迁处理的灾害点有13处,郭溪镇三合村地质灾害点就是其中一处。
三合村地质灾害点涉及14户47人,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过山体滑坡,压毁民屋。
每逢汛期,就有黄泥浆夹杂着树枝、石块从山上滑落,尽管基层干积极响应上级要求,上门动员应急避让,但仍有部分群众认识不足,对地质灾害险情隐患存有侥幸心理,一旦发生险情,难免造成人员伤亡。
建议区政府从大局角度出发,出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做好提前防范,确保未雨绸缪。
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应尽快组织专业人员(至少是接受过培训的),赶在汛期到来之前,对全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排查,依据排查情况确定各个地质灾害点的规模、威胁程度和危险性及稳定性,并着重部署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报警、人员疏散路线。
二是尽早出台统一政策,对地质灾害点住户进行统一搬迁。
目前我区所采取的应急避险措施也不是上策,保证搬迁才是治本的关键。
考虑到搬迁困难大、矛盾多,可以采取统一优先审批宅基地,自筹资金、政府补助、社会救助建房等方式分轻重缓急,分批逐步实施,使这些人能安居乐业,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时要对危房进行统一强制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