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2020.10)
- 格式:docx
- 大小:10.15 MB
- 文档页数:14
郴州市2020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高一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
试题卷共10页,有四道大题,共23道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命题人:张中生王红陈少飞廖小平审题人:廖小平郑际泉刘瑞兰)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杜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生硬地结合在一起)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
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
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
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
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够了。
不再有了。
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2021届新高考模式八省高三名校新题分项汇编之书面表达--应用文写作【河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其内容和所给段落开头语续写两段,使之构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It's getting hot. It's time to put on lighter clothes and open up the windows. I can't wait to do so. Yesterday, an unforeseen visit to the kitchen happened during the brief time we were out. Two daring sparrows (麻雀) had risked landing on our territory to enjoy the freshness in our sink and some other breadcrumbs (面包屑) on our kitchen counter.Actually, sparrows are everywhere. The tiny, gray -and brown birds are found on every continent except Antarctica, flying or jumping around cities, picking up leftover food on side-walks, and sometimes chasing with native bird species. These small creatures have adapted to living alongside humans- similar to pet dogs.When you come across such sudden callers, you are likely to sense it as an unwanted visitor into your comfort zone, or you might receive it as a lovely angel of life. I chose the second option, with no hesitation while my husband preferred driving them away. After all, I've never come to stop to feel the relationship with sparrows.I recalled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living in the city, I lived in an apartment with a flat roof viewed from our kitchen window. Every day my mom and I would go out to feed the sparrows. She taught me how to call them with a clicking sound she made with her tongue. I have loved sparrows ever since. So every day in my spare time, I can't stop observing and celebrating their dance from our window. I stuffed them with the leftovers on our tablecloth after every meal. And I have provided them with every kind of bases and stands of our house.Undoubtedly, they feel at ease in our backyard. And that has led them to gather up courage and slide into our kitchen, bedroom or even reading room. Perhaps because they have the feeling that we don' t consider them trouble makers, but friendly neighbors. But I am slightly worried about their droppings (粪便).注意:1.续写词数应为150左右;2.请按如下格式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精品】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境外消费热的冷思考据报道,虽然春节长假是不少中国人与家人团聚的好机会,但也有不少人趁这个假期出国旅行。
春节长假期间,中国游客“席卷”日本、新加坡、西班牙、美国洛杉矶等地,不仅带来“购物潮”,使一些商场销售额创下纪录,也使得不少宾馆和机场达到饱和状态。
刚刚过去的羊年春节消费火爆,特别是关于我国内地居民到国外疯狂“扫货”的新闻屡见报端。
其实不仅是今年,近年来国人对境外消费的热衷就持续升温,出手也越来越大方。
市场经济条件下,境外消费纯属自由的个人消费行为,国人愿意选择到国外购物消费也无可厚非。
但对境外消费的热度高,势必会影响到在境内的消费,这对于新常态下我们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巨大消费潜力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
应该肯定的是,境外消费热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所出现的,境外购物渠道的畅通便捷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都为境外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我国居民境外消费逐年迅速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旅游产业发展也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因此,不仅境外商家纷纷抓住这一商机,千方百计为中国消费者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相关部门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但在分析境外消费热的客观因素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自身的问题,剔除个别人出于“炫富”等畸形消费心理,绝大多数人热衷于境外消费则是出于价格和质量等综合考虑,即商品的性价比。
不容置疑的是,在境外更容易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如何不让我国消费者再舍近求远,以良好的消费环境把部分消费者的境外消费吸引到国内消费,这是我们目前面对境外消费热必须尽快破解的一道难题。
改善市场环境,整顿市场秩序,深化税制改革,优化国内消费软硬环境,这是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当务之急。
湖南省2024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躺平”是《咬文嚼字》评选的2021年度热词,它曾作为青年群体的症候引起广泛关注。
在早期研究中,学界对此尽管认知态度不一,但一致认为,“躺平”的“不思进取”甚至以“不思进取”为荣的表达,与主流文化形成了对抗。
在其热度逐渐消退的今天,我们可以更从容地反思年轻人使用“躺平”时的心态。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躺平”在传播中变成了一个漂浮的能指,不再具备稳定的内涵,其使用既有基于自我保护或维系社交的实用需求,也有基于自我宣泄或自我激励的情感需求。
其对抗性也呈现出目标失焦的特征。
“躺平”一词确有对抗性,但其对抗目标十分模糊。
大多数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躺平”经历时表示“其实当时并没有想很多”。
他们只是在社交媒体中分享和交换自己的主观经验,一旦被他人认可,受到社会证实,便会成为一种“共享现实”,产生“集体共鸣感”。
然而,正如陈龙在《对立认同与新媒体空间的话语再生产》中所言,在新媒体空间中,所谓的社区认同实质上是一种高度抽象化、虚拟化的幻想,正因为如此,社交媒体中的对抗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话语上,并没有多少实际效应和明确所指。
部分“躺平”青年对主流价值表现出间歇性质疑的态度,他们在面对主流标准时,会有求之不得的挫败感和委屈感。
“在考研这条路上,我真的努力了,结果还是不如意,‘躺平’算了。
”“我不能‘躺平’下去了,我整个人都快废了,而且一点也不快乐,没有人喜欢我。
”从这些受访者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埋藏在“躺平”语录的表层对抗性之下的,是青年群体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踌躇与迷茫,以及渴望被社会主流认同的强烈欲求。
科目:数学(文科)(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 封面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学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 答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题卷共5页。
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姓 名 准考证号 绝密★启用前郴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文科数学(命题人:郴州市2020届高三文科数学专家组成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A={21<1|x x ≤-},B={1x <0|≤x },则=B A A. )21,0( C. )0,1[- D. )1,21[ B. ]1,1[-2.若复数11--=iaZ 为纯虚数,则实数=aA.-2B.-1C.1D.23. 若角α的终边过点A(3,-4),则=-)sin(α A. 54-B. 53-C. 53D.54 4.函数x x x f cos )(+=的大致图象是5.在等差数列{n a }中,142,a a 是方程0682=++x x 的根,则8133a a a 的值为 A. 104+- B. 6 C. 6- D. 6-或66. 定义域为R 的函数)(x f 是偶函数,且对任意0<)()(),,0(,212121x x x f x f x x --+∞∈.设)1(),(),2(-===f c f b f a π,则A.b<a<cB. c<a<bC. c<b<aD.a<c<b7.已知向量=(1,3),),4(m =,且⊥-)(,则向量与夹角为 A.3π C. 2π D. 4π B. 6π 8.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在ABC ∆中,若sin24=sin2B ,则ABC ∆是等腰三角形; ②在ABC ∆中,若 sinA>sinB ,则A>B③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λ= ④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A. 0B. 1C. 2D. 39. 郴州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现有甲、乙、丙、丁 4人,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指挥交通,一组打扫街道卫生,则甲、乙不在同一组的概率为 A.21 B. 31 C. 32 D.6110.已知双曲线)0>>(1:2222b a by a x 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以21F F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的四个交点依次连线恰好构成一个正方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2 B. 22+ C.2 D.22+11. 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2023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的情趣随时随地而异,各民族各时代的诗都各有特色,将之参观互较是一种很有趣味的研究。
以中国诗和西方诗为例,它们在情趣上就有许多有趣的同点和异点。
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
中国诗言爱情的虽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杀。
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要,而在中国诗中则几与爱情占同等位置。
把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诗的精华便已剥夺大半。
从前注诗注词的人往往在爱情诗上贴上忠君爱国的徽帜,例如毛苌注《诗经》把许多男女相悦的诗看成讽刺时事的,张惠言说温飞卿的《菩萨蛮》十四章为“感士不遇之作”。
这种办法固然有些牵强附会,近人却又另走极端,把真正忠君爱国的诗也贴上爱情的徽帜,例如《离骚》《远游》一类的著作竟有人认定为爱情诗。
这也未免失之牵强附会。
看过西方诗的学者见到爱情在西方诗中那样重要,以为它在中国诗中也应该很重要。
殊不知中西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本就不同,恋爱在古代实在没有现代中国人所想的那样重要。
中国叙人伦的诗,关于友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
许多西方诗人虽亦以交谊著,但他们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
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有多种原因。
第一,西方社会表面上虽以国家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个人主义。
爱情在个人生命中最关痛痒,所以尽量发展,以至掩盖其他人与人的关系。
说尽一个诗人的恋爱史往往就已说尽他的生命史,在近代尤其如此。
中国社会表面上虽以家庭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兼善主义。
文人往往费大半生的光阴于仕宦羁旅,“老妻寄异县”是常事。
他们朝夕所接触的不是妇女,而是同僚与文字友。
第二,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女子地位较高,教育也比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与男子欣合,在中国得于友朋的乐趣,在西方往往可以得之于妇人女子。
湖南省郴州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
文学艺术是审美意识形态,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创作的。
真正的艺术精品都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应生活的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总书记的讲话,对文艺与真善美的必然联系,对文艺传递真善美的重要作用做了全面阐述,深刻揭示了文艺的特性和文艺的核心本质与功能。
艺术美作为人的创造,细加分析,我们就会看到它实际上是由作品的情、意、象所蕴涵和传达的真、善、美而显示自身的价值。
文学艺术形象总寄托和表现一定的思想和情感。
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通过形象“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别人”。
我国古代典籍《尚书·尧典》所说的“诗言志”,“志”在古代也包含思想与情感的意思。
艺术中表现的思想情感,一般地说,主流都是向善的,是有益于使人类变得更善良、更美好、更崇高、更进步的思想情感。
真与善,只有通过美的艺术形象的表现才能格外感人,格外使人动心,使人受到春雨润物般的熏陶和感染。
这是文艺胜于、区别于哲学或伦理著作的所在。
正是情真、意善、象美的统一,形成文学艺术形象的特点及其审美心理机制,使读者和观众产生美的愉悦感。
对于文学艺术在道德伦理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前人也有过许多的论述。
我国古代的《毛诗序》论到诗歌的作用时就说∶“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很多外国作家也都认识到这一点,古希腊时期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剧本《蛙》中,就借埃斯库罗斯之口提出∶“教训孩子的是老师,教训成人的是诗人。
湖南省郴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
拉开历史的长镜头,有些科学成果会因为时间推移成为过去,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长留历史的天空,更具穿透力。
从大众视野来看,许多科学家的工作因为专业、神秘鮮为人知,但他们身上元气充沛的求索精神,却总能直抵人心。
从钱学森到屠呦呦,再到钟扬、黄大年,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他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他们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
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
“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对广大院士的寄语,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盼。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突破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这既是时代之问,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绽放光彩的机会。
这就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整个科学界来维护。
这些年来,无论从论文数还是专利数看,中国科研事业都可谓蒸蒸日上。
但与此同时,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一些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行为也不时出现,比如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等。
这些行为不仅侵蚀了科学家精神,也伤害了中国科学界的公信力。
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线,认真是科学家的底色。
只有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才能守护好科学家的品格和尊严,催生真正一流的科研成果。
练案4概括新闻的信息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纪录片从不缺席。
近年来,网络空间已成为新闻宣传主阵地,中国纪录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2020年,纪录片以昂扬姿态全面挺进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累计生产播出纪录片350余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仅在互联网上线的纪录片就达259部。
中国纪录片迈入了高质量发展关键期。
迈入新世纪,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
《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园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
《本草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纪录片,借助中医、茶文化等广受世界瞩目的优秀内容,成功地将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传播到海外。
只要坚持创作精品的态度,将品质扎实的原创内容和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进行有机结合,这样的作品就能在网络上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调查显示,60.8%的受访者爱看人文地理纪录片,56.3%的受访者爱看人物传记片。
其他还有艺术纪录片(39.5%)、文化评论片(30.0%)、新闻故事片(29.6%)和政论专题片(26.6%)等。
毋庸置疑,关注受众需求,注重创作品质,继续深耕内容高地,做有品质、有内涵、有故事的好作品,才是中国纪录片正确的打开方式。
(取材于2021年1月27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新阶段,中国纪录片出现了更多元的现实表达和呈现方式,在主流化的国家表达的同时,也关注个体命运的浅吟低唱。
《八月桂花遍地开》以视听化的手段将百年前的历史痕迹重新搬入荧屏,让我们走进一百年前那群年轻人的世界,尝试理解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故事与情怀;《村庄故事》记录了脱贫路上村庄中一个个真实的人物;《2020春天纪事》写出了生命个体在疫情下的坚韧性……借力融媒体的联合发展,纪录片的播放渠道也更为丰富,一部《飞吧,嫦娥》在手机、电视、电脑上都能观看,引起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