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冀美版五年级下册12.寓言成语故事多课件PPTA008
- 格式:pptx
- 大小:29.07 MB
- 文档页数:18
五下美术12.寓言成语故事多第一篇:五下美术12.寓言成语故事多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二册美术第12课《成语里面故事多》。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大都来源于生活,言简意赅。
有些成语有一定的出处和来源,因此,成语背后都有一个丰富文化内涵的故事。
在这里就《成语里面故事多》一课分从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教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来进行说课,敬请指教!一、教材分析:《成语里面故事多》一课是集绘画、制作、审美、学习为一体的课业形式。
教材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知识以及背后的故事,并对成语故事进行整理和概括,用工艺制作、绘画或配饰表演等形式对成语进行艺术表现。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成语、表现成语故事的兴趣。
二、学生及媒体分析:中高段学生具备了不错的绘画基础和造型基础,感觉有意性和目的性也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鲜明而又精彩有趣的可见有助于本科的教学。
本科以成语故事图片为主,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出成语故事的准确意思,或夸张、或抽象、或概括等形式。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抓住成语的主要意思进行构思创作。
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领域:(1)、欣赏成语故事艺术作品,增加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
(2)、能够对成语故事进行恰当的艺术表现,发展创造能力。
2、操作领域: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享受制作成功的快乐,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3、情感领域:通过学习,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成语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以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和创造,技法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体验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学重点:1、成语故事画的制作方法、步骤:教学难点: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四、说教法本课包含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以及绘画知识的应用,总的来说体现了新课程所说的综合性学习的思想,涉及多个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师生共同欣赏,共同合作,共同评价,共同总结,建构气起自主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由静变动,新颖活泼;2、激趣引新,变幻无穷;3、个性发展,启迪创新。
寓言成语故事多——冀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和成语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理解寓言和成语的故事,并能配合创作画面完整表现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对寓言和成语的爱好和应用能力。
4.发扬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寓言和成语的定义和特点。
2.几个寓言和常用成语的故事。
3.搭配画面完整表现故事情节的创作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寓言和成语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成语故事的表达和搭配画面的表现力。
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寓言和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讲解故事中的表达方式,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实践演练法:展示故事情节,通过画面的表现方式,让学生理解寓言和成语的意义,并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情节。
五、教学过程1. 寓言和成语的定义和特点通过PPT、黑板等教学方式,介绍寓言和成语的定义和特点,并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其背景和应用场景。
比如:寓言通常描述的是动物的故事,而成语则是一些常用的词语组合,表达特定的意思。
2. 几个寓言和常用成语的故事教师讲述寓言和常用成语的故事,其中包括例如《狐假虎威》、《井底之蛙》、《不知所措》等经典的故事。
讲解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故事的情感和背后的意义。
3. 搭配画面完整表现故事情节的创作活动1.进行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故事进行表演演绎,并设计对应的画面。
2.准备素材:提供一些颜料、毛笔等画好的动物模板,让学生进行挑选,创造出自己的画面。
3.制作画面: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寓言或成语故事,搭配画面,把情节表达出来。
4.展示:每个小组展示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点评分享。
让学生能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并从别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感。
六、教学评估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作品质量、表现力以及呈现的形式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了解各个小组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2.寓言成语故事多》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2.寓言成语故事多》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收录了五个成语故事,分别是《亡羊补牢》、《刻舟求剑》、《杯弓蛇影》、《掩耳盗铃》和《井底之蛙》。
每个故事都配有精美的插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成语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成语的来源和含义理解不深。
此外,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较高,通过绘画可以加深他们对成语故事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教材中五个成语故事的来源和含义,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绘画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讲述教材中的五个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含义。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成语典故,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成语故事书籍、画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成语故事动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新课导入:讲解成语故事的来源和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成语。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五个成语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的用法和情感色彩。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实践环节:让学生根据所学成语,进行绘画创作。
6.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7.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成语故事的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 刻舟求剑├── 杯弓蛇影├── 掩耳盗铃└── 井底之蛙2.成语含义├──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2.寓言成语故事多》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2.寓言成语故事多》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成语故事,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
每个故事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和精美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成语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成语背后的故事可能了解不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提高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通过学习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含义。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成语故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成语卡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教师讲解成语故事的来源和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故事中的道理。
3.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成语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理解成语的含义。
4.实践:学生动手绘制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6.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1.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程度,是否能正确运用成语。
2.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能读懂成语故事。
小学美术冀美版五年级下册《12.寓言成语故事多》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寓言成语故事作品,加深对其的认识了解。
2能够用恰当的美术形式表现寓言成语故事。
3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成语故事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寓言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寓言成语故事有哪些?
第一个环节:师生共同赏析教材中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讲一讲寓言成语故事,分析用的哪种美术表现形式,教师展示自己的创作。
第二个环节:看图片猜成语,并说出是哪种美术表现形式。
第三个环节: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学会怎样抓住寓言成语的主要意思去表现。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根据自己熟悉的寓言故事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作品展评:学生到台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自评互评师评结合。
课后拓展:同学们在课下可以尝试用其它美术形式来表现寓言成语故事,如剪纸,纸立体造型,废旧材料等形式。
二、新授
1、讨论创作所需艺术手法同学们我们能用语言的形式将成语故事讲出来, 你。
第十二课成语里面故事多学生分析:学生喜欢本课的教学内容,因为此课完全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探究式发挥学生的潜能,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知识的接受程度上很适中,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接受,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开心的学知识,而且都能够展示其艺术才能。
对于学生来说,人物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表现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
成语故事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它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深受学生的喜爱。
因此本课的学习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知识,理解成语的含义,为成语故事进行配画,主要是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画笔进行表现。
孩子们笔下的形象更能体现出他们对成语故事的理解,配画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作品再创造的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对寓言成语故事进行恰当的艺术表现,提高创造与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的演示和交谈的方法,欣赏寓言成语故事艺术作品,使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创作,以加深对寓言成语的认识和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验寓言成语故事创作的乐趣,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在作品上充分体现这些内容及主题。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学会为成语故事配画的方法步骤。
学生用具准备:彩色笔和彩铅笔(油画棒)、素描纸。
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1、展示《滥竽充数》这一故事的视频;2、展示古代人物的服饰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成语大多有四个字组成,别看这简单的四个字,背后可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那可真是寓言成语故事多。
2、出示课题---寓言成语故事多。
二、欣赏作品,启发讨论:寓言成语言简意赅,借小喻大,使得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下面老师请大家看一看《滥竽充数》的故事,然后共同讨论一下,如果为这个故事配一幅画,应该选哪一个情节?为什么?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2.寓言成语故事多》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2.寓言成语故事多》是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成语故事,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成语故事的介绍、寓意和绘画创作。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由来和含义,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表达能力,对成语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可能对成语的寓意和深度理解不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绘画创作有一定的兴趣,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来提高创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成语故事的由来和含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对成语的深度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成语故事的由来和含义的理解。
2.绘画创作的能力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成语故事的由来和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成语的理解和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成语故事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绘画材料和工具。
3.投影仪和幻灯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成语图片或讲解成语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成语故事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由来和含义。
学生听讲并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成语的意思。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绘画创作,锻炼绘画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成语的理解和创作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巩固对成语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其他成语故事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思考。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的由来和含义,提醒学生注意成语的正确运用。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2.寓言成语故事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2.寓言成语故事多》是一节以成语故事为主题的美术课程。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和分析成语故事的形象、情节和寓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成语故事,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每个故事都配有精美的插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感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语积累和理解能力,对成语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然而,部分学生对成语的寓意和用法还不够深入理解,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故事的起源、情节和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分析成语故事中的形象和情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会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成语故事的寓意和用法。
2.如何在绘画中表现成语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成语故事的起源、情节和寓意。
2.示范法:展示如何通过绘画表现成语故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将成语故事情节和寓意表现在作品中。
六. 教学准备1.成语故事相关资料。
2.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投影仪和投影屏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成语世界。
2.呈现(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成语故事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成语故事的起源、情节和寓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成语故事。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绘画方式表现成语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成语故事的氛围和情感。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自评。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故事的寓意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