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930物流管理(专业学位)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3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9科目名称:运筹学适用专业: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与工程管理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 150分考试范围:一、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线性规划问题和数学模型、线性规划图解法、线性规划解的性质、单纯形法及人工变量单纯形法。
二、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及其变换、线性规划的对偶定理、对偶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参数规划。
三、运输问题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其求解、不平衡的运输问题的求解、运输问题的应用。
四、整数规划整数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其求解思路、整数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指派问题及其求解方法五、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模型的最优性原理及其算法基本思路、离散型动态规划模型特点及其求解、连续型动态规划模型特点及其求解。
六、图与网络分析图和网络的基本概念、树和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网络最大流及最小截集的求解、最小费用最大流的求解。
七、随机服务理论概述随机服务系统的基本组成、生灭过程的概念及其稳态解、泊松输入--指数服务排队系统特点及其计算、排队系统的优化设计。
样 题:一、(32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2,1,03341852.3max 212121j x x x x x t s x x z j利用单纯形法求解,最优单纯形表如下:试分别进行下面的计算:1、第一约束资源系数在什么范围内变化上述最优基不变?(8分)2、x 2的价值系数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最优基变量变为x 1和x 4?(10分)3、若x 1取大于1的整数,最优解如何?(14分)二、(18分)已知最大化具有“≤”约束的线性规划问题,利用单纯形法求解,其中一个单纯形表如下:1、求出其对偶问题的资源系数。
(8分)2、利用对偶理论给出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10分)三、(28分)根据下面的运输供应量与需求量及运价表,试进行下列分析 1、建立表式运输平衡模型。
工程硕士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课程考试大纲【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工程硕士?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课程考试大纲第一局部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物流管理是物流工程硕士专业考试方案中的一门专业根底课,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科学,且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学习者一方面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现代物流的结构和体系等主要内容,另—方面也可以了解在网络经济时代的物流管理中所包含的理论、方法及其开展趋势。
因此,本课程是形成物流管理专门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教学环节。
二、课程目标与根本要求本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习者掌握物流管理的根底理论、根本方法与技能,具备分析与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理解新经济、物流、物流活动、物流系统、流通加工、集装物流系统、配送与企业物流等根本概念;能够深入理解网络经济时代的物流管理所包含的内容、方法和应用技术,联系实际深刻认识物流管理在社会经济和组织开展中的战略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在掌握根本概念、理论、方法的同时,自觉地应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处理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渐地思考在我们步入新经济时代过程中,物流管理将以什么样的面貌面对未来的开展局面。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系物流工程硕士必修课程,学习此课程应建立在学习过管理专业的根底课程——?管理学原理?和企业管理专业的根底课程——?企业管理概论?的根底之上,因此,?管理学原理?和?企业管理概论?就成为了其先期课程。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物流管理?中的核心内容的具体化,例如物流活动、物流系统和物流加工等。
第二局部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新经济与物流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认识新经济,认识新经济与物流的关系是本章的目的。
把网络经济看成是新经济的核心,集中研究网络经济和物流的关系,这是本章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名称:(专业硕士)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52二级学科名称:控制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5210归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位点负责人:xxx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制一、学科简介控制工程专业依托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03年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包括“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博士后流动站。
是浙江省属高校电子信息领域中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依托“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的“信息处理与自动化技术”学科于2008年获得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012年“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入选“十二五”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控制技术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网络化控制与监控技术、运动控制系统、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检测及传感器技术、现代电气自动化、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及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大数据及可视化技术。
学科现有教授19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学者各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浙江省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钱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洪堡”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
师资力量雄厚。
本学科隶属于“信息处理与自动化技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拥有浙江省嵌入式系统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智能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嵌入式系统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该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等各类项目50余项,在信息处理、装备自动化、新能源、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开展产学研用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离散数学与程序设计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离散数学一、考试件质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的逅要理论基础。
硕士研究生《离散数学》考试是为浙江T•业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学科木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继续深造的必要的数学基础和索质,并有利于各相关专业在招生工作上的择优选拔。
二、考试范围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集合论(包括集合、关系、函数);代数系统(代数系统的一般概念、群、格和布尔代数);图论。
三、评价目标在考査基木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意考査学生运用基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正确理解各基本概念:2.熟练掌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性质;3•深入理解各研究对象Z间的内在联系;4•熟练学握离散数学屮的儿种典熨的论证方法:5•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未知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而加以解决。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内容及其考试比例:基木概念:30%论证推理:70%五、参考书目1.左孝凌等编著《离散数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六、考査要点第一章命题逻辑1.1命题及其值概念、命题的表示。
1.2命题的联结词定义。
1.3命题公式的概念,自然语言复合命题的符号化方法。
1.4命题公式的其值表定义及其计算:两个命题公式等价的定义,等价置换定义;两个命题公式等价证明的证明方法。
1.5重言式、矛盾式定义、蕴涵式定义:命题公式的等价与蕴涵的关系及其证明方法。
1.6命题的其它联结词定义,全功能(故小)联结词组的概念。
1.7对偶式的定义、性质,合取范式、析取范式定义,求一个命题公式的合取范式、析取范式的方法,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1.8推理理论及具常用证明方法:真值表法,肖•接证明法,间接证明法及K CP规则。
第二章谓词逻辑2.1 一元谓词与多元谓词概念及其表示。
2.2命题函数与个体域概念,全称戢词域仔在戢词:特性谓词概念:全总个体域下全称命题和存在命题的谓词表示。
物流管理类专业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和要求知识模块1.物流基础1. 物流基本认知(1)了解物流的发展。
(2)理解物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3)理解物流的基本要素。
(4)掌握物流的作用和分类。
2. 供应链(1)理解供应链的概念。
(2)理解供应链的特征。
(3)了解供应链的结构和类型。
3. 运输作业(1)理解运输的含义和主要作用。
(2)掌握常见的不合理运输方式和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3)掌握运输成本和定价。
4. 仓储作业(1)理解仓储的功能、种类。
(2)掌握仓储管理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3)掌握仓储作业流程。
(4)掌握零库存管理。
5. 装卸搬运作业(1)理解装卸的含义。
(2)了解装卸搬运在物流中的地位。
(3)掌握装卸搬运的原则。
6. 包装作业(1)理解包装的含义、功能和分类。
(2)了解常用的包装材料。
(3)掌握包装合理化。
7. 流通加工作业(1)理解流通加工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2)掌握流通加工的形式。
(3)掌握流通加工合理化。
8. 配送作业(1)理解配送的概念、种类。
(2)掌握配送中心作业。
9. 物流信息技术(1)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含义、特征。
(2)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主要手段和功能。
(3)了解自动化仓储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系统智能化应用。
(4)掌握条形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物流跟踪技术。
10. 企业物流(1)理解企业物流的概念。
(2)理解供应物流的含义、内容、模式、服务形式。
(3)理解生产物流的含义、类型、计划。
(4)理解销售物流的含义、组织要素、模式。
(5)了解回收物流的意义和回收物流系统。
知识模块2.物流客户服务1. 客户沟通礼仪与方式(1)理解礼仪的概念、原则。
(2)掌握物流企业客户服务部接待工作要点。
(3)掌握企业客户服务人员接打电话注意事项。
(4)理解沟通的概念。
(5)理解影响沟通效果的主要因素。
(6)理解沟通的基本模式。
(7)掌握沟通技巧。
(8)掌握如何与企业外部客户沟通。
2. 管理物流客户信息(1)理解物流客户的类型。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一、基本内容
有机化学(其中实验约占20%)
1. 绪论
化学键与杂化轨道理论;Bronsted酸碱理论与Lewis酸碱理论。
2. 烷烃和环烷烃
烷烃的结构与命名,构造异构。
脂环烃的分类、命名。
环已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烷烃的化学性质:①卤化反应及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②氧化反应。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自由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3. 烯烃和炔烃
烯烃的结构与命名,构造异构、顺反异构及其表示方法。
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①亲电加成:加卤素,加卤化氢(加成反应规则,诱导效应,碳正离子结构、稳定性和碳正离子的重排),硼氢化反应(选择性);②催化氢化;③自由基加成及反应历程;2.双键的氧化反应;3.α-氢原子的反应:卤代(烯丙基自由基)、氧化。
烯烃的制法和鉴别。
炔烃的结构与命名。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加氢、亲电加成(加卤素、加卤化氢,加水);②氧化反应;③活泼氢反应;
④炔烃的制备与鉴别。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3 经济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2947 经济学2875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3金融硕士 5保险硕士 5国际商务硕士 5复试考试大纲 6国民经济学6区域经济学(含专业英语)8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 9产业经济学1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含专业英语)13劳动经济学16计量经济学19企业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20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 20货币银行学、保险学23国际商务理论基础26西方经济学32海洋科学35初试考试大纲947 经济学一、考试性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能够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具体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三、考试形式本试卷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微观经济学部分的比例为50%,分值为75分;宏观经济学部分的比例为50%,分值为75分。
四、考试内容(一)微观经济学部分1.需求、供给、市场均衡等概念,供求定理,均衡价格。
2.消费者行为理论,基数效应论与序数效应论,弹性,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条件。
3.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分析,短期均衡,长期均衡。
5.不完全竞争市场分析,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博弈论和市场定价。
6.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生产要素供给原则,劳动市场及工资的决定,土地市场和地租的决定,资本市场和利息率决定。
7.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社会福利函数,效率与公平。
8.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外部性与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1.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数据,国民收入核算指标,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论:消费理论,两部门收入决定,三部门收入决定,四部门收入决定,乘数理论。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产品设计考试科目代码:502一、考试要求产品设计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085237)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描述表达部分,这两门课程是工业设计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
产品设计方法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设计程序、设计方法和概念设计三大部分,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理解,系统掌握严谨的设计程序中所包含的人机工学分析、用户研究、用户体验、概念设计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描述表达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图学、视觉设计、设计草图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上的熟练程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基于物理空间中创意性产品概念设计的尺度、尺寸、空间和体量关系表达,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二、考试内容产品设计方法部分:(一)设计程序部分(1)熟练掌握设计程序的开始和过渡与结束以及必要的反馈分析。
(2)熟悉四阶段(或八阶段)设计程序,熟练应用产品设计研发流程。
(3)熟悉设计评价体系,熟练掌握系统评价标准。
(4)熟悉程序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熟练掌握设计程序与方法的转换。
(二)设计方法部分(1)熟悉人机工学常见约束的性质,熟练掌握人-机-环境关系分析方法。
(2)熟悉用户研究中的情境-人物-行为-语境调研和体验方法。
(3)熟悉一定的材料-工艺-技术,熟练掌握产品结构设计和界面设计方法。
(4)熟悉设计目标和要素关系,熟练掌握设计问题举证、求证方法并能够 根据设计条件约束,综合组织平衡相关要素,实现设计问题求解。
(三)概念设计部分(1)熟悉概念设计过程,熟练掌握设计条件约束下有限理性的设计方法。
(2)熟悉谋事与造物的事理学关系,熟练掌握人-事-物逻辑思维方法(3)熟悉服务设计思维方法,熟练掌握概念设计和设计工程接口。
(4)勇于探索未知,敢于提出创新性并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设计方案。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科目名称:管理学适用专业:工商管理考试时间: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分考试范围:一、管理总论(一)考核知识点. 管理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3.管理的主体4.管理与环境5.道德与社会责任(二)考核要求. 管理()识记: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应用范围、管理的特性()应用:结合实际分析管理的重要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识记:管理的研究对象和归纳法、实验法与演绎法的涵义()理解:管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应用:结合实际正确运用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的主体()识记:管理肢体、管理者角色的涵义()理解:管理主体与客体的范畴、管理者角色的分类与变动、管理主体的能力结构()应用:能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管理者主要角色计能力结构状况和要求. 管理与环境()识记:管理环境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环境构成与特点、管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应用:结合实际管理问题,能正确地分析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 道德与社会责任()识记: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涵义()理解:道德观与社会责任观()应用:能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提高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及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二、管理理论的演进(一)考核知识点. 早期管理思想2.近代管理理论的产生3.科学管理理论4.一般管理理论5.管理组织理论6.行为科学理论7.现代管理理论8.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二)考核要求. 早期管理思想()识记: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用人思想、经济管理思想;国外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生产管理思想()理解:原始社会管理思想的萌芽. 近代管理理论的产生()识记:亚当、斯密、小瓦特和博乐顿等人对管理理论的贡献()理解: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 科学管理理论()理解: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应用:分析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一般管理理论()理解: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应用:分析一般管理理论的内容. 管理组织理论()理解:管理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应用:分析管理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识记:行为科学的涵义()理解: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和理论等理论的主要内容()应用:分析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各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 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识记:业务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的涵义()理解:业务流程再造思想的提出以及再造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五项修炼及建立学习型组织在观念组织等方面要做的变革;知识管理的()应用:业务流程再造成功的要点分析三、决策(一)考核知识点. 决策概述2.决策理论3.决策程序4.决策的方法(二)考核要求. 决策概述()识记:决策的涵义;决策的原则()理解:决策的特征;决策的划分标准与决策类型. 决策理论()理解: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当代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应用:分析三种理论的内容. 决策程序()识记:决策的程序()理解:决策每一步骤的基本要求. 决策的方法()识记:各种决策方法的涵义()理解: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涵义与具体步骤()应用:运用决策树法和量本利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决策四、计划(一)考核知识点. 计划及其性质2.计划种类3.计划编制过程4.目标管理5.计划的方法(二)考核要求. 计划及其性质()识记:计划的概念;计划的性质()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关系2.计划种类()识记:计划种类的划分标准及各种计划的涵义()理解:每种分类中各种计划的相互关系. 计划编制过程()识记:制定计划的程序()理解:每一步骤的基本要求. 目标管理()识记:目标管理的涵义()理解:目标制定的原则和步骤,目标管理的评价. 计划的方法()识记: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应用: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分析实际问题五、组织(一)考核知识点. 组织概述. 组织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变革(二)考核要求. 组织概述()识记:组织的概念()理解:组织的分类标准与类型. 组织设计()识记:组织设计的涵义、任务和原则()理解:影响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部门化与层级化设计的内涵;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与适用性()应用:认识现实中的具体组织结构,并能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 人力资源管理()识记: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任务,绩效评估的涵义与步骤()理解:人员选聘的标准与方式;人员配备的原则;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人员培训的目标与方法. 组织变革()识记:组织变革的涵义()理解:变革的动力、类型、内容;变革的阻力及克服;组织变革的过程模式()应用:结合实际分析模式及阻力六、领导(一)考核知识点. 领导2.激励3.沟通(二)考核要求. 领导()识记:领导的内涵;领导影响力及构成;领导方式及特点()理解:人性假设理论与领导方式;领导理论中的特性理论作风和行为理论与权变理论的研究目的性及基本内容()应用:应用领导理论进行案例分析. 激励()识记:激励的涵义、过程()理解: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各种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应用:结合实际运用激励理论. 沟通()识记:沟通的涵义与重要性;沟通过程;沟通的类型及特点()理解:沟通的渠道及特点;沟通网络及其特点;沟通的与克服()应用:分析实际组织沟通存在的问题七、控制(一)考核知识点. 控制.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方法(二)考核要求. 控制()识记:控制的涵义、类型()理解:控制与计划的关系;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的功能. 控制的过程()识记:控制过程的三个步骤()理解:控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效控制的特征. 控制的方法()识记: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理解:各种方法的作用与特点八、创新(一)考核知识点. 创新及其作用2.创新的基本内容3.创新过程和组织(二)考核要求. 创新及其作用()识记:创新的涵义;维持的涵义;创新的类型与特征()理解:管理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应用:分析管理创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创新的基本内容()识记: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结构与结构创新和环境创新的涵义()理解:各种创新的基本内容. 创新过程和组织()识记:创新的四个阶段()理解:创新组织要点()应用:根据创新程序的原理设计一项创新方案样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年月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个基点,这是美联储年多以来的首次加息。
《物流管理》考试大纲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掌握物流、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保管、流通加工、配送和配送中心、物流技术、物流信息、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特征和种类、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理解物流客户服务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掌握运输管理和仓储保管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
二、试题类型及分值题型:1.是非题40分2.简答题40分3.论述题40分4.计算题30分总分值:150分三、考试时间:3小时四、考试内容第一章物流的概述熟悉物流的定义、作用和种类,熟悉第三方物流和国际物流的概念和业务流程,掌握物流的职能和物流合理化目标。
第二章包装熟悉包装的概念和分类、包装的材料和包装机械装备,掌握包装技术和包装合理化。
第三章装卸搬运了解装卸搬运的概念、作用和特点,熟悉装卸搬运的分类和方法,熟悉装卸搬运的的原则和装卸搬运机械,掌握化装卸搬运的合理化和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
第四章运输了解运输的方式和作用,海运、空运、陆运、水运、铁路运输、多式联运的运输作业要求和方法,掌握运输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仓储保管了解仓储保管的作用,熟悉仓库的种类和管理方法,熟悉货物的保管养护的要求和方法,掌握库存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流通加工了解流通加工的概念和作用,熟悉流通加工的类型、方式和合理化要求,掌握流通加工的流程和管理。
第七章配送和配送中心了解配送的概念和种类,熟悉配送的业务流程,熟悉配送中心的概念和种类,掌握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
第八章物流客户服务了解物流客户服务的概念,熟悉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熟悉物流客户服务质量要求,掌握物流客户服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九章物流信息技术熟悉物流信息技术的类别,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第十章物流系统熟悉物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掌握物流系统的评价标准。
第十一章供应链管理熟悉供应链的概念和种类,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五、参考书目《现代物流管理》,黄中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62 普通物理专业类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适用专业: 物理学、光学工程一、基本内容“普通物理”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和近代物理学,本课程考试结合我校专业培养方向,将重点在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及原子物理学基础等方面内容。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物理学发展前沿有所了解。
具体内容如下:1、力学(1)质点运动学,掌握运动描述的相对性、瞬时性、矢量性和叠加性,以及在各种主要坐标系(直角坐标、极坐标和平面自然坐标)的中表示。
(2)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掌握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受力情况建立运动微分方程,并结合初始条件求解运动方程。
(3)掌握三大定理及守恒定律,并能用于解决一般的力学问题(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等)2、电磁学(1)静电场。
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计算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几种主要方法。
理解静电场的两条基本定理: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熟练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场强的条件和方法。
掌握静电平衡的条件和性质,理解静电屏蔽及其静电的应用,能计算处于静电平衡中简单导体的电荷分布、电场和电势。
理解电介质极化和极化强度;理解电位移矢量和介质中的高斯定理,能应用介质中的高斯定理讨论物理问题;掌握典型电容器电容计算方法和电容串、并联公式。
掌握电荷系的静电能、电容器的能量、静电场的能量公式;了解电流密度、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等。
(2)恒定磁场。
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毕奥-萨伐尔定律,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
用已知典型电流的磁场的叠加求出未知磁场的分布。
理解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掌握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3)电磁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