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时间和位移
- 格式:ppt
- 大小:356.50 KB
- 文档页数:17
1.2时间和位移一、学习目标1、理解位移、路程、时刻和时间间隔。
2、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3、知道矢量和标量。
二、知识点【时刻和时间间隔】1、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2、注意:平时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的变化。
位移的大小可以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限线段来表示,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3、只有在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
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都小于路程。
4、利用坐标轴定量的表示质点的位置和位移。
位置是坐标系中的一个点,位移是坐标系中的一条有向线段。
【矢量和标量】1、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位移、力、速度等。
2、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温度、质量等。
3、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法则。
三、课堂练习1、以下说法中,那些指时间间隔?那些指时刻?在括号中填上正确答案A.火车8点42分到站(时刻),停车8分钟(时间间隔)。
B.您这么早就来啦(时刻),等了很久了吧(时间间隔)!C.“前3秒”(时间间隔)“最后3秒”(时间间隔)“第三秒”(时间间隔)“第三秒内”(时间间隔)“第三秒末”(时刻)“第三秒初”(时刻)2、第3s内指_____s的时间,是从________s末到______s。
3、出租车是按(填‘路程’或‘位移’)收费的。
4、⑴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m,到达C点,然后又向北走了30m,到达B点。
在纸上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位移(即A到C的位移)、第二次的位移(即C 到B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A到B的位移)。
⑵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m,到达C点,然后又向南走了30m,到达B点。
在纸上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位移(即A到C的位移)、第二次的位移(即C 到B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A到B的位移)。
1.2 时间和位移备课资源1. 时间计量单位(1)法定计时单位秒、分、时、天(日)、年是法定的时间计量单位,也是时间距离的具体概念。
①秒:秒是时钟面上最短的法定计时单位,由时钟面上最细最长的“秒针”计量。
秒针每走动一下并发出“咋”的响声,为“1秒钟”。
秒针沿时钟面每走过一个点位的时间,为“5秒钟”;沿钟面12个点位转动一周的时间,为“60秒钟”。
②分:分是时钟面上大于秒的法定计时单位,由略短并粗于秒针的“分钟”计量。
秒针每走“60秒钟”,分针也同时随之走过“l分钟”。
分针沿时钟面每走过一个点位的时间,为“5分钟”;转动一周=12个点位的时间,为“60分钟”。
③时:时是时钟面上最长的法定计时单位,由最短最粗的“时针”计量。
分针每走“60分钟”,时针也同时随之走过一个点位,为“1小时”。
时针沿钟面转动一周(12个点位)的时间,为“12小时”。
④天(日):天是一个昼夜的法定计时单位。
“24个小时”的时间,为“l天”。
⑤年:年是公历的法定计时单位,“365~366天”,为“l年”。
(2)常用时间单位①刻:“15分钟”为“1刻”;“4刻钟”为“1小时”。
②周:“7天”,为“1周(星期)”;“4周”,为“1个月(28~31天)”。
③季度:“3个月”,为“1季度”;“4个季度”,为“1年”。
2. 美国研制出世界最精确的时钟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称,他们已研制出一种新的时钟,每秒能够可靠地振荡1000万亿次,因此有望成为世界上精确度最高的时钟。
在目前使用的计量单位中,时间计量是宇宙间测量精度最高的物理量。
现在国际上使用最多的原子钟的振荡频率通常是数纳秒(1纳秒=10亿分之一秒),它是通过调整超高频激光,使之和钯原子发射的光波频率相匹配而实现的。
一般,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上都携带有原子钟,其精确度足以满足设计要求,可对地球进行精确的三点定位。
但是,物理学家希望能有振荡频率更快的时钟,用于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例如弄清决定电磁相互作用强度的所谓精细结构是否真的稳定等问题。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一、教学目标1、能够区别时刻和时间间隔。
2、掌握位移的概念和矢量性,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
3、知道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及二者的计算方法的不同。
4、会用坐标及坐标变化来表示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
2、位移概念的理解以及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3、矢量和标量的理解。
难点:1、位移的矢量的理解及位移、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2、矢量和标量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某一瞬间,时间点说明:(1)作息时间表预备7:55第一节课:8:05—8:55(2)第一秒初第二秒末三秒时(3)列车时刻表发车和进站的时刻2、时间间隔: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段举例:第二秒第四秒内六秒内3、时间的单位:常用单位:世纪—甲子—旬—年—月—周—日—时—分—秒—毫秒国际单位:秒(S)4、测量工具:钟表、秒表、打点计时器5、物理学中的时间专指时间间隔,平时我们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线长度)2、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举例:①意义:表示物体位置改变的物理量。
②定义: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唯一性)③表示方法:用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指向位移的方向④国际单位:m (米)⑤ 位移与运动过程无关,路程取决于运动的路线。
⑥ 标矢性: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3、两者的异同:①两者都是过程量。
②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③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
④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3、矢量的“+ -”表示方向,而标量的“+ -”表示大小4、运算法则: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标量:算术运算法则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置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来表示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12x x x -=∆ (末量减初量)BA AB x x ∆-=∆“+ -”表示位移的方向。
1.2 时间和位移教材讲解+习题练习教材解读一、时刻和时间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如第3s末、3s时(即第3s末)、第4s初(即第3s末)均表示为时刻.时刻与状态量相对应:如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
时间: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如:4s内(即0至第4末) 第4s(是指1s的时间间隔) 第2s至第4s均指时间。
会时间间隔的换算: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时间与过程量相对应。
如:位移、路程、冲量、功等例1.(双选)关于时刻和时间(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短,时间表示时间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答案:BC例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B.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解析: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是起床、就餐、上下课的时刻,A项错.1 min能分成无数多个时刻,B项错.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C项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D项对.答案:D例3.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火车在早晨6点10分从上海站出发B.火车共运行了12小时C.火车在9点45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D.火车在19点55分到达北京解析:时刻对应位置,时间间隔对应过程,出站、进站对应的是时刻,途中历经的是时间间隔,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答案:B二、位置、位移、路程位置:质点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在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中表示为s(x) 、s (x,y) 、s (x,y,z)位移:①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相对所选的参考点(必一定是出发点)及正方向②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交流与讨论】
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
【问题回扣】
①、我国运动员刘翔在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时间12秒91的成绩夺得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的首枚田径金牌。
②、北京时间8点整。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
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移,首先确定其初位置与末位置。
位移等于末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