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必考课后习题 期末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采薇》课后练习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士兵因久在前线而思念家乡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通过采摘不同季节的薇这一活动烘托出来的;由于采薇时间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让人感到士兵无时无刻不被思念家乡的痛苦折磨着,从而使全诗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强化。
2、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
试结合《采薇》这首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采薇》中表现了士兵对敌人入侵使自己不能安居乐业强烈不满,体现了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个人与国家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仔细体会学习。
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无论何时,无论何人,都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接受国家的召唤。
当兵服役,保家卫国,这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为此感到神圣和骄傲。
另一方面,战争又是残酷的,参加战争的人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这一点在《采薇》中也有深刻的反映。
这一点既让我们在心理上对战争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更激励我们努力争取和珍惜和平的好时光。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分析这四句诗的抒情特点。
1、原因主要有:①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
②把多种修辞手法成功熔在一起:⑴对仗工整;⑵叠字(依依、霏霏)形象生动;⑶借代(用杨柳依依代指春天,雨雪霏霏代指冬天)准确而形象⑷对比(阳春与寒冬)鲜明。
③文字雅俗共赏。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
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课后习题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篇:《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课后习题期末复习资料课后习题《君子于役》找出诗中描写农家晚归景象的句子,说说这些景象中包含着怎么的思妇之情?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乡村晚景园中,妇人最深切的思念,最浓挚的哀愁尽在这日常的景致中,此诗中“黄昏”的确是思妇情感的触发点,全诗最感人的情绪和力量都淡淡的归入了“夕阳暮归”这一幅古老农耕社会中最平常的画面对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鉴赏颔联着重描绘汉江及其周围的水光山色、表现了汉江的浩渺无涯,诗写江流上天入地,展现了无限阔大的空间,虚实结合,令人驰骋遐想,一动一静互为相衬,此联雄放和飘渺相结合,气韵生动,富有水墨画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是否可说与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1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
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
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有钱的人家酒肉等美味吃不了都要发臭了,而路上却还是有被冻饿致死的无家可归者。
反映社会两极分化唐末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官员贪图享乐,不顾民生都有对比手法,以乐反衬悲,以富反衬贫,辛辣讽刺了“不均”这个现实,抨击了豪门望族的麻木和奢侈2应该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思想境界更高。
壮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属于边塞诗,本质是对于自己建功立业无门而上层军官腐败的不满。
而杜甫这两句诗虽说不能表达出对封建社会的不满,但是也有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抨击,在当时社会犹属难得。
谈谈“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两句的看法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诗人感到自己的抱负实现不了,只好走披头散发,不跟权贵合作,云游四海,自由自在之路。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先秦时期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庄子》B.《论语》C.《孟子》D.《战国策》2.在《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部分是()A.风B.大雅C.颂D.小雅3.下列作品中,通过标题点明主题思想的是()A.郭沫若的《炉中煤》B.高尔基的《鹰之歌》C.屠格涅夫的《门槛》D.契诃夫的《苦恼》4.“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A.《庄子》B.《孟子》 C《论语》 D.《史记》5.《红楼梦》的体裁是()A.长篇章回白话小说B.长篇文言小说C.诗体韵文小说D.小说集6.《西厢记》是一部()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7.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仙”的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陶渊明8.在《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是()A.列传B.世家C.表D.本纪9.《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A.骁勇善战B.爱护士卒C.负能使气D.不幸遭遇10.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三国演义》B.《红楼梦》C.《水浒传》D.《儒林外史》11.“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二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象征B.比喻C.比拟D.用典12.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之后感叹人事变迁的诗句是()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3.陆游《书愤》中高度概括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历的名句是()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4.所写的山水田园诗具有“诗中有画”特点的诗人是( )A.王维B.刘禹锡C.张继D.杜牧15.原始歌谣最突出的特点是()A.华丽B.质朴C.讲究修辞D.多有润色16.以下属于春秋时代的历史散文有()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17.被称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A.《汉书》B.《史记》C.《战国策》D.《红楼梦》18.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A.《西洲曲》B.《木兰辞》C.《别赋》D.《孔雀东南飞》19.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儒林外史》D.《红楼梦》20.汤显祖的代表作是()A.《邯郸记》B.《牡丹亭》C.《南柯记》D.《宝剑记》21.《统筹方法平话引子》:“比如,想泡壶茶喝。
大学语文习题答案(大学语文第三版)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A3. 答案:C4. 答案:D5. 答案:B6. 答案:C7. 答案:A8. 答案:D9. 答案:B10. 答案:C二、填空题1. 答案:绮梦2. 答案:四季轮回3. 答案:啾4. 答案:于学派5. 答案:骚体6. 答案:束缚7. 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8. 答案:古往今来9. 答案:沉浮10. 答案:海纳百川三、简答题1. 答案:辞章取义2. 答案:意境3. 答案:《红楼梦》4. 答案:文学的审美功能5. 答案:章回体6. 答案:离骚7. 答案:语感8. 答案:修辞9. 答案:杜牧10. 答案:修炼个人文化素养四、论述题本章主要围绕着文学的审美功能展开讨论。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更重要的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文学之美不仅在于其言辞优美、形象生动的描写,更在于其所传递的情感和哲理的力量。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到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悲剧,使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这种审美的体验不仅能够带给我们情感上的满足,还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此外,文学作品也具有启迪人心、塑造个性的作用。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与伟大的思想家、作家进行心灵的交流,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综上所述,文学的审美功能是其重要的价值所在。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美的境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对文学的热爱,通过阅读与欣赏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文学的魅力,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作文题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文学的作文。
(正文内容根据题目的要求自行填充)。
《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篇:《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资料文学常识1、《先秦诸子语录》。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各家的代表人物通常叫做“先秦诸子”。
儒家学派开创者孔子(名丘,前551—前479)圣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解释为仁者爱人,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逻辑起点。
将仁的原则施于政治,他主张为政以德。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亚圣,“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并提出“民贵君轻”说。
荀子(名况,约前313-前238),“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道家老子(名聃),损有余而不不足。
墨家墨子,(名翟,约前468-前376),主张兼爱非攻。
2、《君子于役》。
选自《诗经·王风》,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大约西周初至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各地民歌。
3、《十五从军征》。
本篇原载《乐府诗集》中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又名《紫骝马歌》。
4、《移居》。
陶渊明。
据四部丛刊影印宋本《笺注陶渊明集》。
陶渊明原居柴桑县紫桑里。
晋安帝义熙四年六月所写。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
一说名潜字渊明。
世称靖节先生。
田园诗,风格平易自然,和谐优美,有《陶渊明集》传世。
5、《山水诗三首》。
王维(701-761)字摩诘,与孟浩然同为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并称为“王孟”。
有《王右丞集》。
6、《燕歌行》。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
高适,字达夫,擅长七言歌行,诗风悲壮。
有《高常侍集》。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有《李太白集》。
8、《兵车行》。
兵车行,这是一首新题乐府诗。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作品被誉为“诗史”,风格沉郁顿挫。
有《杜工部集》。
9、《长恨歌》。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使用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的同仁:为了方便期末出题,以下篇目请作重点讲解:1、樊迟、仲弓问仁;2、齐桓晋文之事;3、冯谖客孟尝君;4、容忍与自由;5、像山那样思考;6、北征;7、我的世界观;8、我有一个梦想;9、拣麦穗;10、枕中记;11、婴宁;12、公寓生活记;13、别赋;14、江南的冬景;15、乡土情结;16、二月兰;17、杜十娘怒沉百宝箱;18、我与地坛;19、陶然亭的雪;20、赤壁赋。
背诵作品:又呈吴郎;鹊桥仙;沈园;春江花月夜;长恨歌;饮酒。
说明:1、期末题型:填空、选择、连线题、翻译、简答题、论述题、作文2、填空和选择以课前提示为重点。
连线题为要求背诵的篇目。
翻译为重点篇目中的古文节选。
简答题和论述题出自重点篇目后的练习题。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早年贫而贱,做过委吏和乘田等小吏。
3、孔子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和整理典籍。
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宣扬“克己复礼”,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5、《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
6、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一共二十篇。
7、《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8、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9、墨子学说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为核心,对逻辑学和认识论也有探究。
10、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主要代表。
11、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以得孔子嫡传自居。
12、孟子继承孔子学说,将孔子“仁”的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性善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13、《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今传本七篇。
14、宋代朱熹将《孟子》、《论语》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15、《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对其整理编订后定名为《战国策》。
1.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所有制形式2.“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其中“三代之英”指的是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3.“大同”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天下为公4.“小康”社会最显著的外在特征是礼义为纪5.“大同”“小康”社会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最显著的不同是物质水平与精神追求的统一6.儒家的“大同”思想与墨家的“尚同”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管理方式不同7.大同社会人人都有一颗关爱他人、扶危济困、恪尽职守、不贪私利之心,这是因为这一社会天下为公、任人为贤、讲求诚信度所造成的。
(错)《1789年原则》1.下列筱敏的作品中,哪部不是散文集?(D )A.《阳光碎片》 B.《成年礼》 C.《捕蝶者》 D.《幸存者手记》2.下列雨果长篇小说中,哪部取材于法国大革命?(B)A.《悲惨世界》 B.《九三年》 C.《巴黎圣纺母院》D.《笑面人》3.法国国庆日是7月14日(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4.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是在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5.共产党宣言:1872年6月24日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12月10日通过6.“如果我们有一个支点,我们可以把地球举起来。
”说这话的是潘恩7.“每个人都是两个国家——本国和法国——的公民。
”说这话的是富兰克林8.《人权宣言》全文共17条9.不属于《人权宣言》内容的公民的义务10.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相比,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D )A.美国革命比法国革命要早B.法国革命更高贵、更令人激动、更纯粹C.和美国革命者相比,法国革命者所处的环境更险恶,其精神也更难能可贵。
D.美国的《独立宣言》与法国的《人权宣言》一样,都是世界宪章,具有普世性价值。
《七月》1.《诗经》被称为“经”是在汉代2.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司马迁3.汉代“四家诗”指齐鲁韩毛4.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毛诗5.《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四言6.《七月》是一首农事诗7.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郑玄8.《诗经·七月》中没有写到的农事生活是养殖捕鱼9.下面是《诗经·七月》中的句子,哪句没有体现出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新编大学语文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简介《新编大学语文》是国内优秀的大学教材之一。
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本文主要介绍《新编大学语文第三版》的课后练习题含答案,为学生在自学或者复习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帮助。
知识点概述《新编大学语文第三版》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语音等方面;2.文学基础知识,包括文学流派、文学样式、文学作品欣赏等方面;3.文化和社会知识,包括历史、哲学、政治、文化等方面。
在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化和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应用语言和文学的知识。
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练习题,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本书中的课后练习题设计严谨,难度适当,涵盖面广,既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基础题型,也包括论述题、分析题、应用题等高级题型。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挑战自己,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答案解析本书中的课后练习题都附有答案,学生做完练习题之后,可以参考答案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核对,在核对答案的同时,也可以收获更多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在答案解析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解题思路:对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2.知识扩展:在答案解析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拓展知识点的讲解,这些知识点往往是与题目相关联,但是在题目中没有涉及到的;3.科普讲解:在答案解析中,也会加入一些与文化、社会、科学相关的科普讲解,让学生可以更广泛地了解世界;4.评析讲解:在答案解析中,还会加入一些评析的讲解,分析出题者出题的侧重点和出题者想要考查的知识点。
通过阅读答案解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问答能力。
总结《新编大学语文第三版》的课后练习题含答案,是一份非常好的辅助学习材料。
《大学语文重点篇目整理》张若虚,唐代诗人。
卢梭,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著名作家文化学家,《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席慕容,现代著名画家、诗人、散文家。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莫言,原名管谟业,他的《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丰子恺,浙江,中国现代画家、作家、翻译家和美术与音乐教育家。
漫画《子恺画全集》翻译:《初恋》、《苦闷的象征》。
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莎士比亚,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被称为“时代的灵魂”、“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唐宋八大家之一。
蒋防,唐代文学家,字子徵歌德,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福建漳州。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满族。
《春江花夜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10=10’)1.单元主题一.立身处世二.读书思考三.艺术欣赏四.友爱亲情五.乡土祖国六.人与自然七.汉语之美1.《名联趣谈》梁羽生,新武侠派,《萍踪侠影传》《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2.《我的伊豆》川端康成,新感觉派作家,1968诺贝尔文学奖,《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羽鹤》3.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诺贝尔文学奖,“诗圣”,《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4.海明威,美国作家。
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老人与海》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5.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
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6.贾平凹,代作当家。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考试涉及的语文课本篇目:第一单元:立身处世。
《潮州韩文公庙碑》,《印第安人营地》;第二单元:读书思考。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第三单元:艺术欣赏。
《秦腔》;第四单元:友爱亲情。
《月夜忆舍弟》;第五单元:乡土祖国。
《麦地与诗人》;第六单元:人与自然。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海边》,《我的伊豆》. 第七单元:汉语之美。
《名联趣谈》。
二.默写题(10’)1.《潮州韩文公庙碑》P17☆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
赏析<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百姓宁可生女不愿生男,这一心理畸变,对朝廷黩武政策的对抗性反应。
《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最后这两句更是神来之笔,一直为后人传诵。
把移居后的赏心乐事归结到欣赏奇文、与友朋商榷学术问题上,显示了诗人的雅兴和逸趣,也是诗人恬淡性格的表现。
由此也说明作者和他的友邻们不是优游笑傲之徒,而是一批有头脑、有见解的人物《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对比鲜明,凝练概括。
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这也与高适一贯体察民间疾苦、体恤战士的民本思想相关,也是对中国古代战争诗从《诗经》以来长于揭示民生苦的优良传统和发展。
《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但实际上却是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这两句中的“寒”、“寂寞”、“冷”等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字眼,不仅反映了词人对自然界气候的生理感受,更凝聚了他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心理感受,其中也仍存在着一种甘受寂寞,却不自弃的信念。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梦里’两句,从现实转入梦境,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格外使人无法忍受。
对梦中生活的贪念,正反衬出现实之凄凉残酷,也表达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往日生活的深情留恋。
作者用反衬的手法,极为生动的表达了痛苦的心情。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两句近承‘别时’,远应‘帘外’春雨。
有潺潺春雨,流水才更急更盛;流水送走了落花,可说是‘春意阑珊’的具体写照。
‘春去也’三个字,又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和无可奈何的悲哀!‘天上人间’,用‘天上’,‘人间’的对比将词人的余恨不尽,绝望之情,凄楚之境完全道出,给人的感觉是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悠长,构成了余味不尽的意境。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1.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所有制形式2.“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其中“三代之英”指的是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3.“大同”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天下为公4.“小康”社会最显著的外在特征是礼义为纪5.“大同”“小康”社会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最显著的不同是物质水平与精神追求的统一6.儒家的“大同”思想与墨家的“尚同”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管理方式不同7.大同社会人人都有一颗关爱他人、扶危济困、恪尽职守、不贪私利之心,这是因为这一社会天下为公、任人为贤、讲求诚信度所造成的。
(错)《1789年原则》1.下列筱敏的作品中,哪部不是散文集?(D )A.《阳光碎片》 B.《成年礼》 C.《捕蝶者》 D.《幸存者手记》2.下列雨果长篇小说中,哪部取材于法国大革命?(B)A.《悲惨世界》 B.《九三年》 C.《巴黎圣纺母院》D.《笑面人》3.法国国庆日是7月14日(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4.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是在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5.共产党宣言:1872年6月24日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12月10日通过6.“如果我们有一个支点,我们可以把地球举起来。
”说这话的是潘恩7.“每个人都是两个国家——本国和法国——的公民。
”说这话的是富兰克林8.《人权宣言》全文共17条9.不属于《人权宣言》内容的公民的义务10.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相比,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D )A.美国革命比法国革命要早B.法国革命更高贵、更令人激动、更纯粹C.和美国革命者相比,法国革命者所处的环境更险恶,其精神也更难能可贵。
D.美国的《独立宣言》与法国的《人权宣言》一样,都是世界宪章,具有普世性价值。
《七月》1.《诗经》被称为“经”是在汉代2.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司马迁3.汉代“四家诗”指齐鲁韩毛4.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毛诗5.《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四言6.《七月》是一首农事诗7.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郑玄8.《诗经·七月》中没有写到的农事生活是养殖捕鱼9.下面是《诗经·七月》中的句子,哪句没有体现出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A及答案一、填空题(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或《》。
2.《》是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3.李白诗歌充满浪漫色彩,诗歌风格豪放飘逸,被誉为。
4.《垓下之围》节选自,作者是。
5.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中的丁香姑娘,运用了手法。
(二)名句、诗词填空(每空1分)1.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3.春风桃李花开日,。
(白居易《长恨歌》)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二选择题1、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是( A )A、《论语》B、《庄子》C、《荀子》D、《韩非子》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 C )A、胆小的逃兵B、自己慢却要嘲笑别人的人C、不行仁政的梁惠王D、不行仁政的邻国国君3、“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 B )A、《大同》B、《秋水》C、《谏逐客书》D、《寡人之于国也》4、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 C )A、《五代史伶官传序》B、《答司马谏议书》C、《谏逐客书》D、《报刘一丈书》5、下面哪位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A、李白B、辛弃疾C、杜甫D、王安石6、梁启超的《论毅力》写于( A )A、戊戌变法失败之后B、戊戌变法之前C、五四运动之时D、五四运动之后7、“其正身,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于( A )A、《论语》B、《孟子》C、《左传》D、《韩非子》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B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国别体断代史9、《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 B )A、张巡、张籍、南霁云B、许远、张巡、南霁云C、张巡、许远、于嵩D、张巡、许远、雷万春10、《氓》选自《诗经》中的( A )A、国风B、大雅C、小雅D、颂11、下边划线词翻译中错误的是( A )A.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先秦时期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 《庄子》B. 《论语》C. 《孟子》D. 《战国策》2. 在《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部分是()A. 风B. 大雅C. 颂D. 小雅3. 下列作品中,通过标题点明主题思想的是()A.郭沫若的《炉中煤》B.高尔基的《鹰之歌》C.屠格涅夫的《门槛》D.契诃夫的《苦恼》4. “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A. 《庄子》B. 《孟子》 C 《论语》 D. 《史记》5. 《红楼梦》的体裁是()A. 长篇章回白话小说B. 长篇文言小说C. 诗体韵文小说D. 小说集6. 《西厢记》是一部()A. 元杂剧B. 明杂剧C. 说唱文学D. 传奇7. 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仙”的是()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陶渊明8. 在《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是()A. 列传B. 世家C. 表D. 本纪9. 《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A. 骁勇善战B. 爱护士卒C. 负能使气D. 不幸遭遇10. 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 《三国演义》B. 《红楼梦》C. 《水浒传》D. 《儒林外史》11.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二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象征B. 比喻C. 比拟D. 用典12.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之后感叹人事变迁的诗句是()A.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B.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D.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3. 陆游《书愤》中高度概括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历的名句是()A.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B.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D.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4. 所写的山水田园诗具有“诗中有画”特点的诗人是( )A. 王维B. 刘禹锡C. 张继D. 杜牧15. 原始歌谣最突出的特点是()A. 华丽B. 质朴C. 讲究修辞D. 多有润色16. 以下属于春秋时代的历史散文有()A. 《尚书》B. 《左传》C. 《国语》D. 《战国策》17. 被称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A. 《汉书》B. 《史记》C. 《战国策》D. 《红楼梦》18. 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A. 《西洲曲》B. 《木兰辞》C. 《别赋》D. 《孔雀东南飞》19. 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是()A. 《水浒传》B. 《三国演义》C. 《儒林外史》D. 《红楼梦》20. 汤显祖的代表作是()A. 《邯郸记》B. 《牡丹亭》C. 《南柯记》D. 《宝剑记》21. 《统筹方法平话引子》:“比如,想泡壶茶喝。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A.以乐景写哀情B.以哀景叙哀情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A.词牌B.音乐机构C.诗歌总称D.地域名称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A.思慕贤才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C.礼遇贤才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 D.求贤不得的苦闷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和北海若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A. 唇亡齿寒B.四面楚歌C.井底之蛙D.缘木求鱼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A. 本纪B. 表C. 列传D.世家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然今卒困于此16.“贻笑大方”、“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 )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B. 《史记·项羽本纪》、《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C.《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D.《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谏逐客疏》17..成语“望洋兴叹”、“唇亡齿寒”、“四面楚歌”分别出自()A.《前赤壁赋》、《秋水》、《项羽本纪》B.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谏逐客疏》、《项羽本纪》C. 《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齐桓晋文之事》D.《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项羽本纪》18..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色是()A.朴素自然B.旷达洒脱C.绮丽繁缛D.静谧朴实19.李白《蜀道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A.逐层递进B.逐层递退C.平缓舒展D.起伏跌宕20..《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运用通感手法的诗句是()A.一为迁客去长沙B.西望长安不见家C.黄鹤楼上吹玉笛D.江城五月落梅花21..杜甫《新婚别》的构思脉络是( ).A 新妇暮婚晨别的独白形式B 时间顺序串接C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D 情节发展的节奏22.杜甫《新婚别》精心构思了典型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的女主人公形象。
课后习题
《君子于役》找出诗中描写农家晚归景象的句子,说说这些景象中包含着怎么的思妇之情?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乡村晚景园中,妇人最深切的思念,最浓挚的哀愁尽在这日常的景致中,此诗中“黄昏”的确是思妇情感的触发点,全诗最感人的情绪和力量都淡淡的归入了“夕阳暮归”这一幅古老农耕社会中最平常的画面
对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鉴赏
颔联着重描绘汉江及其周围的水光山色、表现了汉江的浩渺无涯,诗写江流上天入地,展现了无限阔大的空间,虚实结合,令人驰骋遐想,一动一静互为相衬,此联雄放和飘渺相结合,气韵生动,富有水墨画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是否可说与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
1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
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
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有钱的人家酒肉等美味吃不了都要发臭了,而路上却还是有被冻饿致死的无家可归者。
反映社会两极分化唐末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官员贪图享乐,不顾民生
都有对比手法,以乐反衬悲,以富反衬贫,辛辣讽刺了"不均"这个现实,抨击了豪门望族的麻木和奢侈
2应该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思想境界更高。
壮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属于边塞诗,本质是对于自己建功立业无门而上层军官腐败的不满。
而杜甫这两句诗虽说不能表达出对封建社会的不满,但是也有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抨击,在当时社会犹属难得。
谈谈“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两句的看法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诗人感到自己的抱负实现不了,只好走披头散发,不跟权贵合作,云游四海,自由自在之路。
这种“散发弄扁舟”的态度,不是消极归隐,而是一种抗争,有积极的反抗因素。
胸襟豪迈阔大,语言豪放自然
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有认为是歌颂李阳爱情的,有认为是讽刺唐玄宗荒淫误国的。
谈谈你的理解
1、讽喻说,目的在于讽刺和暴露他们的荒淫生活
2、爱情说,歌颂他们真挚感人的爱情
3、双重主题说,认为长诗兼具讽喻和爱情的意味
浪淘沙表达了作者的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看待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浪淘沙艺术表现上有何显著特色?
艺术特色
《贺新郎》词的来头说“老大那堪说”,结尾却又表示要“看试手,补天裂”,你觉得两者矛盾吗,为什么?看似矛盾,实际上表明作者抗金复国的夙愿从未改变。
可以看出开头第一句是发牢骚,是被迫闲居、虚度年华的愤闷,而末句,则表达其一生的豪情状志,这种被压抑的豪情壮志因好友陈亮的到来而爆发,因此前后感情正相吻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三个“中国人”的指向
1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人;2是指中国人的脊梁;3指所有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