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44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一、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文言文基本语法(1)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其中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2)典型短语:了解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短语可以帮助理解古代文献。
例如:“安之若素”表示对某人的赞许。
(3)词语使用:文言文使用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词义以及词性的转换。
练习题:文言文句子翻译:吾乃天之子,岂可彼之言。
2. 古代文学常识(1)唐诗宋词:了解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包括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元曲文学:对于清代以前的戏曲文学有所了解,包括元曲和杂剧等。
练习题:下面这首诗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目前中国通用的语言,是大学语文复习中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现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词语辨析(1)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近义词和反义词,避免语义混淆。
(2)常用词语搭配:了解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练习题: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替换为合适的词语。
他的演讲_____了听众的关注。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1)比喻: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比较来达到修辞目的。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练习题:下面哪种修辞手法在这句话中使用了?雨后的小草抖动着身躯,欢快地向我们招手。
三、作文技巧作文是大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作文写作技巧。
1.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来支持观点,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或事物的差异来论证自己的立场。
2. 语言表达(1)注意段落分隔:合理设置段落分隔有助于阐明论点和行文结构。
大学语文一.单选题(共43题)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下列哪篇文章()A《徐文长传》B《李将军列传》C《张中丞传后叙》D《五代史伶官传序》正确答案: B2、穆旦是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
A现代派B朦胧诗派C新月社D九叶诗人正确答案: D3、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A法国B美国C英国D俄国正确答案: C4、下列孟子提出的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中,能够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元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确答案: D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李白B屈原C曹操D陶渊明正确答案: B6、《归田园居》一诗在达意时使用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法是()A对比B 比喻C排比D夸张正确答案: B7、姚纳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A《风波》B《断魂枪》C《苦恼》D《舞会以后》正确答案: C8、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A杰克.伦敦B德莱塞C马克.吐温D欧.亨利正确答案: D9、“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哪位的()A荀子B孔子C 庄子D孟子正确答案: C10、“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苏轼B柳宗元C杜牧D 白居易正确答案: D11、属于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正确答案: C12、胡适所著的在我国新诗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A《猛虎集》B《女神》C《尝试集》D《死水》正确答案: C13、“民贵君轻”的思想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庄子D 韩非子正确答案: B14、善写羁旅行役之词的词人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李清照正确答案: B15、孔子在《论语十则》中倡导()A仁政B王道C博爱D好学正确答案: D16、《断魂枪》的作者是()A鲁迅B茅盾C老舍D巴金正确答案: C17、陆游是哪个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A唐B五代C北宋D南宋正确答案: D18、哪篇作品的作者是吴组缃()。
《⼤学语⽂》资料汇总《⼤学语⽂》名词解释复习资料01. 王⽆罪岁,斯天下之民⾄焉罪岁:怪罪年成不好。
0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逸豫逸豫:逍遥享乐。
03.过其友⽈:“孟尝君客我”过:探访;拜访。
04.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败北:战败;败⾛;败逃。
05.引商刻⽻,抗坠疾徐抗坠疾徐:⾳乐节奏⾼低快慢。
06.⽣闻之,不觉解颐解颐:开怀欢笑。
07.汉皇重⾊思倾国倾国:美⼥;绝⾊⼥⼦。
08.这⼀声名狼藉的念头声名狼藉:名声极坏。
09.纵⼀苇之所如。
如:往;到。
10.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1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闻:听说;闻:学问。
12.以为是殆幸运⼉殆:⼤概、可能。
13.期⼭东为三处期:约定。
14.黎民不饥不寒黎民:⽼百姓。
15.愿王孰图之也孰图:深思熟虑。
16.使⼈属孟尝君属:请求。
17.城中居⼈户,亦且数万且:且:将近。
18.严相国俦也俦:同类。
19.从政有经,令⾏为上有经:有经:有⼀定的原则。
20.可是皇室的余荫,也还给她带来了许多幸运余荫:前辈对后辈的保护、庇护。
21.宛在⽔中坻坻:⽔中⼩洲,⼩岛。
22.⽆⼀字龃龉龃龉:⽣疏⽽不流畅,发⾳含混不清。
23.字⽽幼孩字:养育。
24.揭其剑,过其友揭:举。
过:探访。
25.固⼀世之雄也固:原本;确实。
26.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顺⽗母,尊重兄长。
27.号物之数谓之万号:称。
28.何其衰也何其:多么。
29.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判:区别。
30.项王军壁垓下壁:扎营。
31.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上嫉:妒忌;嫉恨。
出⼰上:超过⾃⼰。
32.虽驱世以笑我驱世:世上所有的⼈。
33.知不可乎骤得骤得:轻易得到;迅速得到。
34.峨冠盛筵峨冠:⾼帽,指代⼠⼤夫。
35.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落寞:寂寞。
3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莫能如:没有谁⽐得上他.37.直不百步⽿,是亦⾛也直:只,仅仅。
⾛:逃跑。
38.涂有饿莩⽽不知发涂:通“途”,路上。
39.孟尝君怪其疾也疾:快。
《大同》1.《大同》一文选自是 ( 礼记)。
2.《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 儒家 )。
3.提出“大同”志向的人是( 孔子 )。
1.《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 guan(4) _ _。
2.“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句中“与”读音 yu(4),意思是参与;“蜡”读音 zha(4) ,意思是古代天子诸侯实行的年终祭祀。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中“矜”的意思是同“鳏”,是无妻之夫的人。
“独”的意思是无子女的老人。
4.“城郭沟池以为固。
”中“固”的意思是坚实的军事工事。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答: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奢侈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3.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答:使天下的老人都有善终,使壮年人都有用武之地,使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以及身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供给。
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爱无差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没有私产,各尽其能”,这儿的人们没有私产,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华蜜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社会安定,没有斗争”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阴谋就断了门路,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经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其次篇《七月》1.《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诗篇共有( 305 )。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习语文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学语文复习的要点和重点篇章,并对相关考点进行解析。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古代文学是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一。
主要包括《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等诗词作品。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这些著作的作者、内容、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并能正确理解、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修辞手法。
同时,还需熟悉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流派的特点。
二、现代文学与阅读理解现代文学是大学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二。
重点篇章包括《狂人日记》、《呐喊》、《草叶集》等代表作品。
在复习时,要对这些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等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够正确分析、解读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同时,还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相关技巧,包括理解主旨、分析句子结构、推断作者意图等。
三、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语文复习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而写作技巧包括规范的文字语言表达、合理的段落结构等。
在复习时,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还应注意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复习的重要环节。
在复习时,要选择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进行阅读,包括《史记》、《资治通鉴》等。
要注重对文言文的词汇、翻译和解读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对古代经典文献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五、作文与写作技巧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结构和技巧,包括文章开头的引入、正文的论述和结尾的总结。
同时,还需注意丰富词汇量、积累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复习中,可以参考一些范文,并进行反复练习和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考点解析与综合训练除了以上提到的重点内容,语文复习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常见的考点和问题。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诗歌:诗歌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表现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
2、悲剧:悲剧源于古希腊。
是描写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遭受挫折或失败,以及美好理想破灭的戏剧。
目的是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3、雷雨:曹禺的话剧《雷雨》写于1933年,是中国”五四”以来最优秀的剧目之一。
剧本以20 世纪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以及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当时黑暗的中国社会。
4、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5、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称科普小品,是指以文学小品的形式向公众介绍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让一般读者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的文艺性科普文体。
一、单选、多选、填空1、蒹葭——《诗经》《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伊人”可以是所渴望的贤才,也可以是所追求的心上人,甚或可以是所憧憬的某种理想、愿景。
“在水一方”可看作是对一切渴望而不可及的人生经验的艺术概括。
2、渔夫——《楚辞》《楚辞》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惯用格式,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解放。
背----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的形象往往是参破人生、远离尘俗的隐逸思想和超旷人格的象征。
屈原是一位忠而见黜、历尽磨难,却始终坚持理想人格的正直士大夫形象。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其特点包括:- 使用古代汉字,一些字形已经发生改变,需要注意字义和用法的变化;- 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例如虚词用法、动词的变化等;- 阅读时需要较强的词语理解和推测能力。
2. 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观念。
3. 诗歌鉴赏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唐诗、宋词等多种形式。
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诗歌的整体结构和韵律规律;- 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情感等;- 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学1. 文艺思潮与作品现代文学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心声,包括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思潮、抗战时期的文学作品、新时期的文学创作等。
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和阅读背景;- 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 作品表达的情感和艺术风格。
2. 鲁迅及其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在阅读鲁迅的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作品的艺术表达和符号象征。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使表达更具生动形象和感染力。
2. 描写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和细节展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和情感。
3. 对偶对偶是修辞手法中用于增强语言韵律和节奏感的一种手法,通过对比或并列的方式呈现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四、修辞格1. 倍数修辞倍数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对数字进行夸张或缩小处理,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2. 反问修辞反问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事实或观点,既是一种陈述,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大学语文大一复习资料一、文字基础知识1.1 汉字基础汉字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掌握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写法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汉字的构造主要包括笔画、偏旁和部首等元素。
1.2 词语辨析在语文的学习中,词语辨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掌握词语的区别和正确用法,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
二、古代文学2.1 古文基础古文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研究古文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培养优秀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古文的基本特点包括句式简练、语言古雅等。
2.2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表现力。
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特点和流派,对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2.3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汉语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和分析古代散文,有助于提高写作的逻辑思维和修辞能力。
三、现代文学3.1 新闻文体新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学习新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有助于提高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2 散文和小说现代散文和小说是现代文学的两个重要流派,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通过阅读和分析散文和小说作品,有助于提高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理解能力。
四、修辞手法4.1 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技巧,能够产生艺术上的美感和表达力。
学习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有助于提高作文和阅读的魅力。
4.2 比喻、拟人和夸张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和修辞性的表达中。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运用方法,对于进行文学分析和创作有重要帮助。
五、写作技巧5.1 论述文写作论述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写作形式,掌握好论述文的写作技巧,能够提高逻辑思维和文笔表达能力。
5.2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表达观点、辩证思考的一种重要文体,通过写作议论文,能够提高自己的思辨和辩证能力。
六、阅读技巧6.1 文本分析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文本分析是提高理解力和表达能力的关键。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作为大学语文考试的复习要点,我们需要系统地掌握和回顾语文学科的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语文学科的核心领域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古代文学1. 古诗词:复习古代诗人及其作品,包括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重点关注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风格、作品主题等。
2. 古典小说:熟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理解其意蕴和价值观。
3. 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古代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了解典故、引证和修辞手法等。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了解现代散文作品的代表性作者及其作品,熟悉其风格、主题和思想内涵。
2. 新诗与现代诗歌:学习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重点掌握诗歌的韵律、意象和意境的表达。
3. 现代小说:重点阅读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掌握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等要素。
三、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方法: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熟练辨析修辞手法在诗歌、散文、小说中的应用。
2.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如段落衔接、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注重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语言文字知识1. 词汇积累:扩大词汇量,增加词汇的掌握程度,特别要注意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
2. 语法知识:重点学习并掌握常见的语法知识点,特别是句子成分、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
3. 阅读理解: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技巧,注重提高对文章细节、主旨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五、写作范文与素材积累1. 熟悉范文:阅读各类范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学习范文的结构和写作思路。
2. 积累素材: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积累素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学会将素材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总结: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总结,我们可以全面提高在大学语文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掌握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以及语言文字知识等复习要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增强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
一、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导学生的教材, 汉代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诗经》 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 .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
3。
由屈原开创的楚辞 ,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源头。
4.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创香草美人的象征性意象。
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6.《宋史》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话,强调了《论语》古为今用的巨大功效。
7.中国历史散文是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这正是中国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一个鲜明的民族特色。
8.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9.建安诗人们还发展了诗歌在抒情方面的优势,使内涵丰博的思想内容与简短精致的艺术形式更为和谐地结合起来,诗歌的功能更趋全面.面对动乱的社会和苦短的人生,诗人们大胆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形成了“慷慨悲哀”的时代风格,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10.曹丕的《燕歌行》则开创了七言新诗体,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12.所谓“ 田园文学”,是指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自成一派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形式。
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其诗风自然朴素清简平淡 .13.根据唐诗的发展情况,可将唐诗分为“ 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该诗以“月”之升落为线索。
14.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在文学创作上有一致的审美取向,提倡刚健、有骨气的作品,他们的诗歌题材较广,气势壮阔,初步体现了唐诗的面貌,被称为“初唐四杰”.15.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杜甫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借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闲适隐逸的情趣.高适、岑参等人的边塞诗歌,描写边地奇异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物人情,表现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大气磅礴,慷慨豪迈,充满昂扬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一、《蒹葭》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原名诗或诗三百。
《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
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赋比兴手法。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赋比兴:诗经表现手法。
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即比喻。
兴,即起兴、发端。
先言他物。
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3、风雅颂:诗经分成的三部分。
风多为地方民歌。
雅多为王朝正歌,为贵族和士大夫所作。
颂多为宗庙乐歌,用于宗庙祭司。
4、《诗经·秦风·蒹葭》中“兴”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意指芦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溯洄”的含义是逆流而上;“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右”的含义是迂回曲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湘夫人》1、在楚辞中,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是《九歌》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楚辞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3、《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楚国民间巫歌改写的组诗《九歌》,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以景现情,寓情于景”风格特色。
《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其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种“帝子”指的是湘夫人。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4、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后的一种新诗。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纂,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它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翻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2.语言学普通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音系学/ 语义学/ 语法学/ 文字学描写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规划、语言教学、计算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法律语言学……二语言的起源1 劳动说2 手势说3 摹声说4 感叹说1 劳动说劳动决定了语言产生的需要:共同劳动→交际交流劳动决定了语言产生的可能:直立行走→发音条件、听觉条件、思维能力大大提高2 手势说工作时无法进行手势交际黑暗中无法进行手势交际语言无法传承保留3 摹声说摹声词很少不能表达无声事物无法表达抽象概念4 感叹说叹词起源论语言起源于人的感情冲动→这类叹词更少,根本不可能靠它们完成交际三语言的发展1.语言的分化和统一2.语言的接触和融合1.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1)语言的分化2)语言的统一1)语言的分化A. 社会方言B. 地域方言C. 亲属语言A. 社会方言行业用语、术语、社区方言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B. 地域方言不同地域的分支(变体) ,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也有表现汉语的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C. 亲属语言按同源亲属关系亲疏分成: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言不同语系是非亲属语言同一语言的进一步分化:方言→次方言→土语2)语言的统一方言→通用语→共同语一种方言被确立为基础方言,成为通用语,进而成为共同语柴门霍夫:世界语Esperanto 爱斯不难读2. 语言的接触和融合1)语言的接触2)语言融合的类型3)语言融合的方式4)语言融合的形态1)语言的接触借词:葡萄、塔、咖啡、站、搞、哇噻音译兼意译:冰激凌、可口可乐字母词:WTO、OK、(卡拉OK)音译加意译:啤酒、酒吧借词语素:打的、巴士结构规则的借用:欧化句式,有吃2)语言融合的类型族际交际语(民族交际语+本族语)→国际地域交际语(国家之间交际语) →准国际交际语(联合国工作语言)→国际通用语(世界语)3)语言融合的方式A、自愿融合(合作方式):鲜卑语——汉语B、被迫融合(斗争方式):女真语——汉语4)语言融合的形态A. 双言B. 双语C. 洋泾浜(皮钦语)D. 克里奥尔语E. 混合语A. 双言同一社会群体成员同时使用一种语言及该语言的某一方言(普通话/方言)B. 双语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汉语/民族语言,汉语/马来语/英语)双言现象→语言内双语现象→语言间C. 洋泾浜语外语在本族语的影响下产生的变种:你的米西米西I 服了You 有空call我词汇量少,采用迂回的说法:人山人海→ mountain people mountain seaC. 洋泾浜语外语语音经过当地语的改造:thanks→3X外语语法不系统,带有本地语法特征:I can not → My no canD. 克里奥尔语洋泾浜(皮钦语) 演变成的母语E. 混合语混合不同语言成分(本地+外语)而形成的语言,如“五色语”。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古代文学部分1、先秦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其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和政治活动。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2、秦汉文学贾谊的《过秦论》:通过对秦亡教训的总结,以史为鉴,为汉文帝提供治国方略。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例。
3、魏晋南北朝文学曹操的诗歌: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如《观沧海》《龟虽寿》等。
陶渊明的田园诗:他的作品风格自然质朴,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如《归园田居》《饮酒》等。
4、唐宋文学唐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如《将进酒》《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如“三吏”“三别”;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如《山居秋暝》等。
宋词:柳永的婉约词,如《雨霖铃》;苏轼的豪放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5、元明清文学元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分别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现代文学部分1、现代诗歌郭沫若的《女神》: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自我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了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2、现代散文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鲁迅的杂文:如《热风》《华盖集》等,以犀利的笔触批判社会现实。
3、现代小说茅盾的《子夜》:反映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工业的困境。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理解文章在准备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时,首先要掌握的能力是理解文章。
理解文章不仅仅是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深入挖掘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对于每篇文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阅读全文: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确保读完全文,理解整个故事或论述的全部内容。
2. 理解段落: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独特的观点或论述。
要善于划分段落,并通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提取关键信息:文章中可能存在一些重要信息或关键词汇,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有助于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二、分析语言除了理解文章以外,还需要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
在分析语言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词语含义:对于生僻词汇或多义词,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其具体含义。
2. 句式结构:分析句子结构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包括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等。
3. 修辞手法:注意作者是否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这些手法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学会应用在复习期末考试时,仅仅理解和分析文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文章写作中。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写作文:写作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描述一个人、讨论一个问题等。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名著进行阅读,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参加讨论和辩论:参加讨论和辩论可以提高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同时也能锻炼语言表达和论述的能力。
四、总结复习要点在复习期末考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 文章理解:要确保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观点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 语言分析:要善于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包括词语含义、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学会应用:通过写作、阅读经典作品和参加讨论辩论等方式,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1.诗经的基本知识概述《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共三百零五篇。
所以《诗经》又称“诗三百”。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大家。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2.史传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史著卷帙浩繁,按编撰形式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大史体。
编年体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其中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善的编年体通史,《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一部自称体系的详尽而周密的编年体史书。
二十四史都属于纪传体史书。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3.唐诗知识概述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散文知识概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古代的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代表两汉最高成就的史传散文:司马迁的《史记》百家争鸣不仅产生了诸子散文,也产生了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5.新诗知识概述新诗发展的历史分为:初创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深化期。
新月派代表:闻一多,徐志摩象征派代表:李金发抒情诗代表:冯至。
散文诗代表;鲁迅。
6.小说知识概述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理论上通常认为,借助于艺术虚构,以散体文的形式表现叙事性内容,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关系,命运,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活动环境进行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体裁。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末考试临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复习,以下是为大家梳理的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一、古代文学部分1、诗词重点诗人及其作品: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
要熟悉他们的代表诗作,理解诗歌的主题、意境、艺术手法等。
诗词的体裁和格律:包括律诗、绝句、词的格律要求,如平仄、押韵、对仗等。
诗词的鉴赏方法:能够分析诗词的意象、情感、表现手法,如用典、象征、对比等。
2、散文先秦散文:《论语》《孟子》《庄子》等,了解其思想内涵、文学特色和对后世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重点掌握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作品,分析其写作风格和艺术成就。
3、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熟悉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思想。
古代短篇小说:如《聊斋志异》,了解其奇幻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
二、现代文学部分1、现代诗歌新月派、象征派等诗歌流派的代表诗人及作品,如徐志摩、戴望舒等。
理解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和创新之处,以及与古代诗歌的区别。
2、现代散文鲁迅的散文:如《朝花夕拾》,掌握其犀利的文风、深刻的思想和社会批判精神。
朱自清、冰心等作家的散文,体会其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
3、现代小说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的作品,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
了解现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
三、文学理论部分1、文学的本质和特征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虚构性等特征。
掌握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系。
2、文学作品的构成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如主题、题材、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
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意义。
3、文学的创作与欣赏掌握文学创作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影响创作的因素。
了解文学欣赏的特点和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写作部分1、议论文写作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包括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等环节。
《大学语文》习题答案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牡丹亭》的女主人公是(A)。
A.杜丽娘B.崔莺莺C.赵盼儿D.刘倩英2.元曲中只有单个曲子的叫做(A)。
A.小令B.散套C.诸宫调D.大曲3.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B)。
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史记》4.关汉卿的喜剧代表作是(B)。
A.《调风月》B.《救风尘》C.《窦娥冤》D.《单刀会》5.明清传奇是在(B)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A.元杂剧B.南戏C.唐传奇D.诸宫调6.《荀子》是(C)家的著作。
A.法B.道C.儒D.纵横7.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小说家是(B)。
A.拉伯雷B.塞万提斯C.布鲁诺D.伽利略8.明代章回小说中,神魔小说的代表是(D)。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三言二拍”D.《西游记》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一语出自《燕歌行》,作者是(C)。
A.欧阳修B.曹植C.曹丕D.曹操10.关汉卿在民间传说和前人笔记基础上写成的著名悲剧是(D)。
A.《汉宫秋》B.《赵氏孤儿》C.《梧桐雨》D.《窦娥冤》11.李白诗歌的主要风格是(B)A.沉郁顿挫B.豪放飘逸C.形神兼备D.风骨遒劲12.“初唐四杰”不包括以下哪位(A)。
A.王维B.杨炯C.卢照邻D.骆宾王13.杜甫的诗歌风格是(A)。
A.沉郁顿挫B.慷慨激昂C.豪迈奔放D.柔美婉转14.北宋晏殊的传世作品是(A)。
A.《珠玉词》B.《花间词》C.《小山词》D.《漱玉词》1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C)。
A.李白B.王维C.屈原D.庄子16.“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出自诗歌(C)。
A.《长恨歌》B.《短歌行》C.《哀江头》D.《石壕吏》17.《诗经﹒氓》是一首(B)。
A.爱情诗B.弃妇诗C.抒情诗D.闺怨诗18.以下哪个不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C)。
A.陆游B.张孝祥C.曾巩D.辛弃疾19.《诗经》的成书时间大约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