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3实验活动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21 KB
- 文档页数:4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实验目的1.了解乙醇的理化性质;2.了解乙酸的理化性质;3.掌握乙醇和乙酸的鉴别方法。
实验器材和试剂器材常见的化学实验器材。
试剂乙醇、乙酸、酸碱指示剂(天然红、中性红、溴酚蓝、金黄色素)。
实验步骤实验一:乙醇的理化性质1.取一只干净的试管,将试管倾斜,沿试管壁缓慢加入1-2mL的浓硫酸(H2SO4)。
2.将试管再次倾斜,沿试管壁缓慢加入同等份量的乙醇。
3.将试管置于反应釜中,用烤瓷三角支撑试管,在钢网上加热试管。
4.立即观察到有明显的气泡产生。
实验二:乙酸的理化性质1.取一只平底烧杯,加入适量的乙酸。
2.将酸碱指示剂滴入烧杯中,并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三:乙醇和乙酸的鉴别方法1.取两只干净的试管A和B,分别加入等量的乙醇和乙酸。
2.将一些酸碱指示剂(如天然红)滴入试管A和B,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与分析实验一:乙醇的理化性质乙醇和硫酸反应产生乙烯和水:C2H5OH + H2SO4 → C2H4 + H2O该反应表明乙醇能够升级为乙烯,并产生水和硫酸作为副产物。
因此,这是一种鉴别乙醇的好方法。
实验二:乙酸的理化性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对于乙酸溶液,加入酸性指示剂,颜色会变为红色。
实验三:乙醇和乙酸的鉴别方法加入酸碱指示剂后,乙醇和乙酸溶液的颜色变化是不同的。
乙酸溶液加入酸性指示剂会变成红色,而乙醇则不会。
因此,这是一种有效的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方法。
实验心得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了解了乙醇和乙酸的理化性质,掌握了它们的鉴别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水平。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以及遵守实验安全规定,保障了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乙醇和乙酸的结构和性质特点;2. 掌握乙醇的燃烧反应和乙酸的酸性性质;3. 掌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4. 能够用实验和化学方法解释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二、作业内容1. 阅读课本上关于乙醇、乙酸的文字介绍和图片,了解两者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乙醇燃烧的颜色、光和热等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3. 利用醋酸试纸或指示剂,检验醋酸的存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利用乙醇与氧气或银氨溶液的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反应过程和产物。
5. 完成一份作业反馈表格,描述自己对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实验和阅读理解,不抄袭、不依赖他人;2.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3. 按时提交作业反馈表格,字迹清晰,分析到位。
四、作业评价1. 根据学生作业反馈表格中的分析、理解和掌握情况,给予评价;2. 对实验报告和观察记录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3. 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或集体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五、作业反馈1. 请学生根据作业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以及作业评价结果,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2. 鼓励学生对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共同讨论和解答;3. 提醒学生关注乙醇、乙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总之,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提高自己的化学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记忆乙醇和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如氧化反应、酯化反应等;2.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乙醇和乙酸的性质对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有机溶剂、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等;3.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乙醇与乙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乙醇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羟基与其性质的关系。
2、通过乙酸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羧基与其性质的关系。
3、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从官能团分类的角度辨识各类有机化合物并探析它们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2.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展示图片:葡萄酒、乙醇汽油、医用酒精。
[导入]它们含有共同的成分——酒精。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掌握了发酵法酿酒的技术。
各种酒类都含有浓度不同的酒精,故乙醇俗称酒精。
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乙醇[讲解]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根据各原子的成键特点(碳四价、氧二价,氢一价)写出其结构式。
[投影]结构简式:CH3CH2OH 或C2H5OH官能团:—OH(羟基)[提问]对于乙醇,你已经了解了它的哪些性质?[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回答。
[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熔点:-117℃ ,沸点:78.5℃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讲解]“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
[板书](三)烃的衍生物1.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2.官能团(1)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2)实例[师]与烷烃不同,乙醇由于分子中羟基的存在,有一个特性,可以与钠反应。
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中,金属钠置换出了羟基中的氢原子,生成了氢气和乙醇钠。
[讲解]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水、乙醇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比较。
[投影]水、乙醇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比较[师]乙醇在加热和催化剂(Cu 和Ag)存在条件下,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乙醛。
可用以下实验演示该反应。
[演示实验]把一端绕成螺旋形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烧至红热,铜丝表面变黑,趁热将铜丝插入乙醇溶液中。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乙醇、乙酸主要性质的认识。
2.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乙醇、乙酸主要性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实验设计能力,体会实验设计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2.认识到事物不能只看到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深对乙醇、乙酸主要性质的认识。
难点: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教学过程】一、前置知识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明而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为78.5℃,易挥发,乙醇的官能团-OH是亲水基团,能和水以任意比混溶,本身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正是由于乙醇能和水以任意比混溶,水中溶解的碘或溴不能用乙醇加以萃取。
含乙醇99.5%(质量分数)以上的酒精叫做无水酒精。
制取无水酒精时,通常需要把工业酒精跟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加热蒸馏才能制得。
2.乙酸的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强弱预测乙酸是否具有酸性,并设计实验证明预测:方案一:向乙酸溶液中加石蕊方案二:镁片中加入乙酸溶液方案三:向乙酸溶液中加入CaCO3颗粒,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其是否浑浊。
方案四:向滴有石蕊的NaOH溶液中滴加乙酸方案五:向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乙酸提示:向乙酸溶液中加入CaCO3颗粒,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为CO2,这说明乙酸具有酸性。
(2)乙酸的酯化反应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0.5mL浓硫酸和2mL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示把装置连接好。
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上方约0.5cm处,注意观察该试管内的变化。
取下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
振荡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的油状液体,并注意闻气味。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乙醇、乙酸主要性质的认识。
2.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乙醇、乙酸主要性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实验设计能力,体会实验设计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2。
认识到事物不能只看到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对乙醇、乙酸主要性质的认识.
难点: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教学过程】
一、前置知识
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明而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为78。
5℃,易挥发,乙醇的官能团-OH是亲水基团,能和水以任意比混溶,本身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正是由于乙醇能和水以任意比混溶,水中溶解的碘或溴不能用乙醇加以萃取。
含乙醇99。
5%(质量分数)以上的酒精叫做无水酒精。
制取无水酒精时,通常需要把工业酒精跟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加热蒸馏才能制得。
2.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强弱
预测乙酸是否具有酸性,并设计实验证明预测:
方案一:向乙酸溶液中加石蕊
方案二:镁片中加入乙酸溶液
方案三:向乙酸溶液中加入CaCO3颗粒,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其是否浑浊.
方案四:向滴有石蕊的NaOH溶液中滴加乙酸
方案五:向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乙酸
提示:向乙酸溶液中加入CaCO3颗粒,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为CO2,这说明乙酸具有酸性。
(2)乙酸的酯化反应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0。
5mL浓硫酸和2mL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示把装置连接好.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上方约0.5cm处,注意观察该试管内的变化。
取下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
振荡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的油状液体,并注意闻气味。
现象:
结论:
三、问题和讨论
1.在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实验中,加热铜丝及将它插入乙醇里的操作为什么要反复进行几次?
提示:反复的目的是使生成的乙醛更多,更易感知实验现象
2.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和饱和Na2CO3溶液各起什么作用?在实验过程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解释相关现象。
提示:浓硫酸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为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液体分层;饱和Na2CO3溶液分层,上层是无色油状液体,在溶液内,有无色气泡产生,因为挥发出的乙酸有酸性,能和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
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醇燃烧:CH3CH2OH+3O2错误!2CO2+3H2O
乙醇催化氧化:2CH3CH2OH+O2错误!2CH3CHO+2H2O
乙酸酸性: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乙酸酯化反应: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板书设计】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一、前置知识
二、实验步骤
三、问题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