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的判读专题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551.00 KB
- 文档页数:13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一、网格状的经纬网图学生思考,并分享问题教师补充讲解:以A点为中心,沿经线画出南北方向,沿纬线画出东西方向。
总结: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二、侧视经纬网图方法:沿经线画出南北方向,沿纬线画出东西方向例1(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判断:B 在A的________方向(同一条纬线)B在C的________方向(同一条经线)C在A的________方向(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例2(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A. 70°N,170°EB. 70°S,170°EC. 70°N,170°WD. 70°S,170°W2.图中①地位于②地的()A. 西南方向B. 东北方向C. 正南方向D. 正北方向步骤:本题需要先画出自转方向,再判断东西和南北方向例3(未标注南北极的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判断:甲在丙的_________方向步骤:1.根据170°E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极点为N或S3.以丙为中心,沿经线画出南北方向,沿纬线画出东西方向三、俯视经纬网图判断:A 在C的________方向(同一条纬线)B在A的________方向(同一条经线)B在C的________方向(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也不在同一条经线)总结:1.根据自转方向箭头,判断东西(看劣弧)2.根据纬线,判断南北习题:读南极地区图,A点分别位于中山站和长城站的什么方向()A.南方、西北方B.西方、东南方C.东方、西北方D.北方、东南方课堂练习(难点巩固)小试牛刀下列三幅图中按①在②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考察:俯视经纬网图、侧视经纬网图、网格状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读A.东南西南西南B.西南东北西南C.东北西北东北D.西南东南西南。
《经纬网的判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抽象复杂,虽容易识记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及特性,但经线纬线变化较多,学生易混淆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及方向的变化,尤其学生平时缺少强化训练,没有形成系统、科学阅图技巧,特别是与生活实际离的较远,不能有效合理地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通过复习,弥补学生在阅图、析图等方面的缺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能准确读出有标注的经纬度位置,而经常错误判读没有明确标注的经纬网,甚至不能准确书写经纬度位置。
在阅图中,没有形成科学的判读方法,乃至不能准确判读由经纬线变化而引起的相对位置及方向的变化,灵活性差。
三.教学设计思想本课是以习题为引导主线,通过典型试题讲解及有效的变式和拓展,让学生有层次的掌握经纬网等有关知识,使差一些的同学学会判读经纬网地图,熟练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经的判断,正确书写经纬度位置;素质高的的学生能准领会经纬线的特性,灵活运用技能技巧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拓展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提高识图析图能力,从而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探究、开放创新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牢固掌握经纬线概念,进一步明确经纬度的范围,正确书写经纬度位置。
⑵进一步明确经纬网地图上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熟知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2.过程与方法:⑴在典型习题演练与讨论中,深入认识经纬线的性质,进一步明确高低中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深入领会相对位置及方向的判读方法。
⑵在读图过程中,通过习题变幻,类似题比较,同类题归纳,强化识图、读图、析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在习题演练中,增强自信心,提升荣誉感。
⑵在问题交流探讨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1.经纬网的判读方法,正确书写经纬度位置。
2.东西半球的划分,相对位置关系的判读。
3.养成识图习惯,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升识图、析图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重要。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1-3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而缩短;在纬线上(假设其纬度为α),经度差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 km
中国第 22 次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科考船于 2005 年 12 月18日到达中山站,12月24日从中山站出发前往格罗夫山考察。
除完成各项科学考察任务外,此次考察将为我国在南极大陆建立第三个考察站做前期准备工作。
读图,完成8~9题。
8.中山站距图中最高点的直线距离约是
A. 500千米 B. 1100千米 C. 1300千米 D. 1500
9.科考队员由第二宿营点出发到格罗夫山考察,其前进的方向是
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最后向西北 B.先向东
北,再向东南,最后向东北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最后向东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最后向西南。
读图回答15~16题。
15.③在①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C.东北方 D.东南方
16.⑤的坐标为( )
A.20°E,60°N B.20°E,60°S
C.20°W,60°N D.20°W,60°S
17.该岛位于北京的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18.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
A.180千米 B.1 800千米C.400千米 D.4 000千米
补充内容:两点间“最短航线”的判断
教学后记:。
课题:《经纬网的判读》——中考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理解经纬网的由来和用途,能熟练判读经纬网。
教学重点:掌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教学难点:熟练判读经纬网教学用具:多媒体、地球仪教学过程:一、导入观赏《泰坦尼克号》片段之沉船部分,并思考问题:当你在茫茫的大海上发生意外时,对外呼救如何告诉自己的位置?二、合作探究1、考纲解读: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理解经纬网的由来和用途,能熟练判读经纬网。
2、考点解读:(1)、知识回顾(2 )、误区警示误区一:经纬度的表示方法1.常把表示经度和纬度的字母混淆;2.经纬度的单位不写“°”;3.在写经纬度时,只写度数,不分东西经和南北纬。
误区二:东西半球的划分常常不能正确地根据经纬度判断所属的东西半球,误认为东经都在东半球,西经都在西半球。
(3)、切脉中考本知识点是整个初中地理的难点,也是重点。
一般在每年中考题中都会涉及。
考查方式:一是通过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经纬度的判断、半球的划分等内容的掌握情况;二是结合新闻热点材料(火山、地震等)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经纬网图(经纬线、经纬度、半球划分等)。
(4)、突破方法【例1】(2013·湘潭)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图1回答1-2题1.雅安市的经纬度约是()A.30°S,103°E B. 30°N,103°WC.30°N,103°E D. 30°S,103°W2.雅安位于成都的()A.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例2】(2011·湘潭)图2为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 ①地的经纬度是( )A. 30°W 23.5°NB. 30°E 23.5°NC. 30°W 23.5°SD. 30°E 23.5°S2. ②地位于③地的( )A. 北方B. 西北方C. 西南方D. 东南方【例3】(中考变式))图一甲在乙的方向。
专题内容:《经纬网的判读》巡检初中周斌【考纲聚焦】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位置。
3.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知识网络】一、经线、纬线1、经纬线(度)特点及半球划分:纬线经线形状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长度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一样长标度范围0°~90°0°~180°度数起点线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值变化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度数表示方法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半球划分赤道(南、北半球)20°W,160°E经线圈(东、西半球)2、经纬线的特点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间隔位置关系经线半圆都相等南北方向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相交于南北极纬线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东西方向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级递减互相平行由上表可知:1.两条相向的经线才能组成一个圆圈,即经线圈。
2.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度数越大的纬线,其长度却越短;度数相等的纬线,其长度则相等。
3.沿某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走,最后能返回到原地;而沿某条经线一直向北(或南)走,最后不能返回到原地。
站在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南;而站在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北。
3、经度、纬度(1)纬度与经度的划分(见下图)(2)经纬度比较(3)纬度的特点(如下表)名称起点范围度数大小(度)表示字母度数增大方向半球划分北纬赤道赤道以北0~90 N 向北增大以赤道为界。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南纬赤道赤道以南0~90 S 向南增大(4)经度的特点(如下表)名称起点范围度数大小(度)表示字母度数增大方向半球划分东经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东0~180 E向东增大以20°W和160°E的经线圈为界。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经纬网图的判读一、专题讲解1.经纬线的判定方法(1)标注法:如题中图示直接标明有经纬度或东(西)经、南(北)纬度数,则直接判读,分析即可。
(2)关系法:侧视、俯视及各种光照图上,相互平行的是纬线,不平行的(相交于一点——极点)是经线,如图一(L线是经线,S线是纬线)。
(3)数值法:斜方格经纬网(如图二)结合数值定经纬线,经线值不能大于180°,纬线值不能大于90°。
2.确定经纬网的形式经纬网图有方格状经纬网图、侧视经纬网图、极地俯视图等形式。
判读经纬网图首先确定图形类型,并区分经线和纬线。
3.经纬度的判读(1)全球经纬网图中一般会标出特殊纬度,如赤道、南北纬30°和60°、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等。
数值向南增加的为南纬,向北增加的为北纬。
图中虚线一般表示回归线和极圈。
(2)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向东度数增加的为东经,度数减少的为西经。
4.不同类型经纬网图的判读(1)正方格状经纬网图(图甲)正方格状经纬网图,一般横线为纬线,竖线为经线,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图甲中A点坐标为(20°N,60°E),A在B的西北方向。
(2)斜方格状经纬网图(图乙)判读斜方格状经纬网图时,首先要区分经线和纬线。
图乙中,因为纬度数值最大为90°,所以100°、110°、120°代表经度,故右斜线是经线,左斜线是纬线。
确定经纬线后将图顺时针旋转45°,便成为正方格经纬网图。
(3)侧视经纬网图(图丙)直线或近似直线的弧线为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为经线。
(4)极地经纬网图(俯视图)(图丁)此类经纬网图中,纬线为圆弧线,经线为放射线,圆心为极点,自转方向是判断南北半球的关键。
图丁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示半球为南半球。
二、同步训练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经纬网技巧1、利用经纬网快速定位。
经纬网是地理定位的最基本形式,在经纬网图上判断地理位置是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一大热点。
经纬网图题型一般有三种图式。
①经纬网平面地图(例1)。
②经线或纬线线段图(例2)。
③标注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例3)。
判读经纬网图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基本的技巧是掌握若干条重要经线、纬线与海陆轮廓、政区轮廓以及各种地理要素的相关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多加记忆。
例1、图1中,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技巧2、根据图中的典型地理事物确定其位置有些经纬线图,除了可以由经纬网判断位置外,还可以由图中的一些典型地理事物,如岛屿、湖泊、河流、以及地区的轮廓和形状来判断位置。
这样可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如技巧1中的例1、根据地域轮廓我们可以确定C地澳大利亚而d地是印度。
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
例3中,东经120度过我国,而在我国山脉如图中所示基本轮廓的只有东北地区。
下图中,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径流总量为575亿m3)。
回答:(1)丙河的汛期在季。
其主要补给水源为(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因为另一部分盐度较低,因为(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拿到这一题如果不知道北纬44度和东经80度所经过的地区,就很难下手,但细读题目发现乙湖形状比较熟悉,再加上第三问说该湖有明显的咸淡分布,所以我们确定乙湖是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这个区域是位于我国西部与中亚交界的地方,甲处的山脉是天山山脉,丙河为伊犁河。
)丁地是新疆西部与我国新疆交界线最长的国家即哈萨克斯坦。
这样这一题就比较容易了。
(参考答案 (1)夏冰雪融水雨水(2)北冰洋大西洋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3)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4)哈萨克斯坦)。
经纬网的判读专题聚焦复习导航一、纬线和纬度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1、找出纬线的特征:所有纬线自成一个圆圈(极点除外),被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赤道,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都平行,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看清纬度的标注方法和纬度的分布排列的规律:纬度从赤道算起,把赤道定为0°,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赤道以北是北纬,代号是N;以南是南纬,代号是S,北纬90°是北极点,南纬90°是南极点。
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赤道。
3、特殊的纬线:(1)0°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30°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3)60°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4)90°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是北极点,南纬90°是南极点。
(5)23.5°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北纬23.5°是北回归线,南纬23.5°是南回归线。
(6)66.5°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北纬66.5°是北极圈,南纬66.5°是南极圈。
4、看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箭头的方向是东,相反的方向是西。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经线和经度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1、找出经线的特征:所有经线都是半圆形,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都在南北两极点处相交,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它们的度数和是180°,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2、看清经度的标注方法和经度分布排列的规律: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规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经纬网的判读专题经纬网的判读专题聚焦复习导航一、纬线和纬度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1、找出纬线的特征:所有纬线自成一个圆圈(极点除外),被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赤道,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都平行,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看清纬度的标注方法和纬度的分布排列的规律:纬度从赤道算起,把赤道定为0°,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赤道以北是北纬,代号是N;以南是南纬,代号是S,北纬90°是北极点,南纬90°是南极点。
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赤道。
3、特殊的纬线:(1)0°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30°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3)60°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4)90°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是北极点,南纬90°是南极点。
(5)23.5°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北纬23.5°是北回归线,南纬 23.5°是南回归线。
(6)66.5°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北纬66.5°是北极圈,南纬66.5°是南极圈。
4、看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箭头的方向是东,相反的方向是西。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经线和经度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1、找出经线的特征:所有经线都是半圆形,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都在南北两极点处相交,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它们的度数和是180°,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2、看清经度的标注方法和经度分布排列的规律: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规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经度最大是180°,180°经线只有一条。
东西经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
3、特殊的经线: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以东是西经,以西为东经。
20°W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三、六条分界线1、北纬、南纬的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2、东经、西经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经线以东是西经,180°经线以西是东经。
3、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和东经160°,20°W以东是东半球, 20°W 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 160°E以西是东半球。
5、低、中、高纬的分界线:30°纬线和60°经线,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6、五带的分界线:回归线和极圈。
四、经纬网的判读《一》东西经度与南北纬度的判断1、侧视图中,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经度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
要尤其注意0°和180°经线东西两侧的经度(0°经线以东为东经,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180°经线以东为西经,180°经线以西为东经。
)。
2、极地俯视图中极点的判读方法:(1)字标法:在极地中心处标注“南”或“S”为南极,标注“北”或“N”为北极。
(2)自转方向法:极地图若画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则根据“北逆南顺”判定。
(3)经度递变法: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南北极。
(4)海陆轮廓法:极点处为陆地判为南极,极点处为海洋则为北极。
《二》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判断1、判断南北半球看纬度,北纬属于北半球,南纬属于南半球。
2、判断东西半球看经度,20°W以东是东半球,20°W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160°以西是东半球。
《三》判断低、中、高纬度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四》判断五带看纬度,回归线和极圈。
《五》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五、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位于同一条纬线或同一条经线上两点的方位(1)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2)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1)南北方向的判定。
两个地点都是北纬度,度数大的在北;两个地点都是南纬度,度数大的在南。
两个地点一个是南纬,另一个是北纬,则北纬在北。
(2)东西方向的判定。
其方法如下:A、同在东经度,则度数大的在东;B、同在西经度,则度数大的在西;C、分别在东经度和西经度,若两地经度和<180°,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若两地经度和>180°,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3、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中判断两点的方向六、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在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典例赏析【例1】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度最大值为90°B.经度最大值为180°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解析】经度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180°,故最大值为180°,而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最高到90°。
经度的数值变化是东西变化,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
答案:B【例2】下列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A.20°W,0°B.45°W,0°C.165°E,45°ND.19°W,45°N【解析】要正确完成此题需了解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和中低高纬度的划分。
东半球的范围可以这样判定:西经小于20°,东经小于160°就属于东半球,否则便位于西半球。
纬度超过60°为高纬度,低于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
只要是北纬便在赤道以北,为北半球,用N表示;南纬便在赤道以南,为南半球,用S表示。
【例3】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B.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C.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D.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解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在赤道以北,就位于北半球。
东经小于160°E,西经小于20°W便位于东半球,否则便是西半球。
纬线圈中只有赤道能将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而经线圈是由相对的两条经线构成的,可以将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
答案:D【例4】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短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B.①到③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C.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D.②到④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解析】在球面上,过两点的最短航线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所以从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A对;而从选项A的内容我们可知其大圆航线与①③这两点所在的纬线不重合,因此其最短距离要小于这两点在60°纬线上的距离,即小于555千米,B错;②和④在同一经线上,则其大圆即为这两点所在的经线(圈),因此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其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C、D正确。
答案:B考题演练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180°经线为界,东侧是东经,西侧是西经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D.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圆,而所有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2、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 B.20°W~0°~16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C.180°经线在东半球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3、在地球仪上纬度为40°,经度为180°的点有几个()A.1个 B.2个 C.3个 D.4个4、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21°W,0° B.0°,26°N C.165°E,17°N D.19°W,15°S5、地球上某点北侧是低纬度,南侧是中纬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A.30°N,160°E B.30°N,20°W C.30°S,20°W D.30°S,160°E 6、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P点的位置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7、下面四幅图中的地理坐标正确的()A.(90°E,60°S) B.(90°W,23°26′N)C.(30°W,60°N) D.(90°E,23°26′N)8、从甲(70°N,80°E)到乙(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走法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9、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右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11、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A.a B.b C.c D.d12、下图的四个区域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13、某人从赤道以北5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 D.出发点以东右图中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幅经纬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