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为何更换标志2
- 格式:pptx
- 大小:343.88 KB
- 文档页数:11
李宁品牌重塑的启示(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李宁品牌重塑失败带来的启示商场如战场,对于竞争激烈的行业而言,这话一点也不假。
在不久前,坊间就流出传闻,匹克欲重组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老大李宁。
6年前,李宁冲劲十足,稳坐本土体育品牌的第一把交椅,以匹克、安踏为代表的“晋江系”难以望其项背。
6年后,李宁公司转型受阻,品牌重塑失败,队伍动荡,人心涣散,业绩下滑,本土第一的位置拱手让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稍有不慎,极有可能招致失败,丧失的也许不仅仅是老大或老二的座次,甚至有被对手吞并的危险。
李宁高管层对于国际化理想的“只争朝夕”,以及在国际化过程中对于自我认知产生的偏差,最终将李宁品牌拖进了死胡同。
一、客观的品牌认知与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品牌成长的前提早期的李宁,对自身品牌还是有着比较客观的认识的。
虽然从1997年到2002年,李宁连续6年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然而随着国内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耐克与阿迪达斯两家国际巨头开始在中国市场强势崛起。
在2003、2004年短短两年时间内,李宁就被耐克和阿迪达斯先后超越。
李宁虽然是国内老大,但在国际市场上,还只是一名小弟,缺乏知名国际品牌所拥有的影响力,在一线城市面对耐克、阿迪达斯的竞争,李宁愈发显得力不从心。
既然是小弟,当然只能是追随者或追赶者,超越,还只是一种美好愿望。
李宁要想继续成长,必须走国际化之路。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了这样的认识,李宁摆正了自己的位置,选择了从篮球突破。
2004年5月,李宁公司正式成为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西班牙男、女篮的服装赞助商,事实证明,这是一次颇有眼光的合作。
不仅如此,2005年1月,李宁公司更进一步,在北京与NBA联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首个中国的“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
2006年1月,在NBA联盟的牵线搭桥下,李宁签下了克里夫兰骑士队的后卫达蒙•琼斯,就此成为第一个跻身NBA赛场的中国运动品牌。
李宁品牌的调查分析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由体操王子李宁先生始创于1990年。
二十年来,李宁公司发展成专业化体育用品公司。
一、李宁品牌的标志1989年4月,“李宁牌”商标正式注册。
李宁老款商标的含义整体品牌设计由汉语拼音"LI"和"NING"的第一个大写字母"L"和"N"的变形构成主色调为红色造型生动、细腻、美观,富于动感和现代意味,充分体现了体育品牌所蕴涵的活力和进取精神。
李宁牌商标的象征意义:飞扬的红旗-- 青春燃烧的火炬-- 热情律动的旋律-- 活力李宁旧标志自企业成立一直沿用。
旧标志设计有诸多与人感官文化相悖的因素存在,这些因素也使其品牌在市场沟通过程中产生了负面影响。
诸如标志整体瘫软,没有坚毅的骨骼,这样的形象有悖于体育用品的品牌形象。
标志外形酷似动物尾巴,体育用品这样应当富有力量、动感的形象应当截取的是动物的刚毅外形、肌腱力量、顺畅的气流摩擦,而非这样一条无力的尾巴。
2010年李宁正式宣布更换标志,新标志继承了旧标志的构成元素,诸如L和N,红色,大的构成方式。
“人”这一敏锐的元素,中国书法的刚毅挺拔等,并有国际潮流的影子,能够符合李宁新的品牌战略规划,新标志为了配合全球市场的拓展,为了贴合李宁走向国际市场,直接面对竞争对手而设计,是其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其标志设计以LI和NING首字母L和N为设计元素,主题为中国红色,线条流畅自然。
标志中含有黄金比例分割,虽然这一分割法被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并具有相应的刻板缺陷性,但其在人类的各个方面均有直接体现,能暗合各种生活方式和感官方式。
从专卖店头上的标志可以看出,李宁在标志的形态上作了些变化,色彩没变,标准字也是沿用原来的字体。
新标“L”的笔画不再相连,有点斩钉截铁的味道,尤其是横画,变得更为劲直挺拔,相较于老标志的“红旗飘飘”,新标更多了些阳刚之气,李宁标志设计是将拼音字母"L"横向夸大,并无特别的寓意,它是采用了广告商标设计的表现手法——视感手法。
李宁,还是那个李宁吗?一位27岁的有志青年,从零开始,带领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第一品牌——李宁。
他曾是世界著名的体操王子,如今是驾驭商海的企业家。
从体坛到商海,他的目标矢志不移,那就是:“做世界的李宁”。
不过,时代已经发生变化,李宁也需要做出改变——从“一切皆有可能”到“让改变发生”,走过20年的这家中国最大体育用品商开始了自己的重塑之路——换标。
与联想的换标相同的是,二者都是在为国际化战略铺路;不同的是,联想更多的是基于业务国际化,李宁则是从品牌意识的国际化下工夫。
不过,正如杨元庆所说“换标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一个充分的条件”,对于李宁来说,这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变脸”?7月29日晚上8点多,夜幕下的水立方散发着蓝色梦幻般的光芒。
忽然,外墙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红色Logo——这是李宁上个月底刚刚发布的新Logo。
已经沿用了20年,象征着“平衡与灵巧”的火红“松鼠尾巴”成为了经典,取而代之的是更富时代感的新Logo,其设计灵感源自李宁公司创始人李宁原创的体操动作“李宁交叉”,同时也蕴含着“人”字形,用以诠释运动价值观。
除标识更换外,李宁品牌还用全新口号“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代替了原来的“An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
很明显,李宁公司希望借此摆脱一直以来与耐克标识类似、与阿迪达斯口号雷同的嫌疑,更重要的是,它希望在新一代消费者中重塑自己的品牌形象。
“这是李宁品牌重塑战略的开始。
”李宁希望“新李宁”通过对品牌基因、目标人群、产品定位、品牌内涵及开发体系等作出的一系列调整,向自己多年的国际化梦想更进一步。
李宁和健力宝一样,都曾在宣传上主打爱国牌。
不过李宁公司后来慢慢回归到体育的本质上来。
在6月30日新Logo的新闻发布会上,两鬓斑白的李宁更是多次强调李宁品牌“运动员精神”的内涵,“运动绝不是输和赢的关系,是追求梦的过程,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李宁换标的启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务专业班级组员指导教师李宁换标的启示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化的不断扩张,标志所蕴藏着的企业价值也在变化中相应提高。
标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传达了某种语言,象征着一种精神文化,牵引着人的活动和行为,二者的相互影响提升了品牌的价值。
李宁是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公司产品涉及运动服装、鞋以及其他各种运动配件。
多年来,李宁品牌凭借其扎实可靠的质量,成熟的科技应用及出色的品牌营销获得广大运动员的青睐和消费者的喜爱。
品牌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更是被很多人当做激励人生的座右铭,曾经荣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榜单”大奖。
但是这种优势竞争要素却并没有随着李宁的成长而被保留下来。
2010年第三季度,在沿用了20年,早已被消费者所熟知的李宁的经典标识被新的标志所取代,同时被取代的还有其经典广告语,转而代之的是“让改变发生”。
(Make The Change)按照李宁公司的说法,新标识以“更具有国际观感的设计语言”对原标识的经典元素进行了现代化表达,不但传承了原标识经典的LN视觉资产,还抽象了李宁本人原创的“李宁交叉”动作,以“人”字形来诠释运动价值观,鼓励每个人透过运动表达自我、实现自我,“新的标识线条更利落,廓形更硬朗,更富动感和力量感。
”而新的宣传口号体现了从敢想到敢为的进化,鼓励每个人敢于求变、勇于突破。
这不仅是李宁品牌形态的一次全新的转变,更是高层对李宁品牌内涵、品牌精神的重塑。
李宁转型背后也代表了李宁营销策略的调整。
首先在产品定位方面,改变后的李宁突出的是酷、时尚、国际范,带来的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更年轻更专业的体验。
无论是在店铺,还是产品本身,都要更年轻,都颇具时尚气息,很贴近年轻人的口味。
对产品的客户做出了重新定位,锁定“90后”人群。
其次在产品组合方面,随着品牌重塑的推进,李宁公司梦寐多年的“国际化”从战略层面逐步走向了战术层面。
基于李宁“转型”的品牌管理案例分析----MAKE THE CHANGE 李宁“转型”了!!!2010年4月,李宁公司率先宣布鞋类产品提价11.1%,服装类产品提价7.6%,2010年 6月,李宁公司再次宣布鞋类产品平均售价提高7.8%,服装类产品涨价17.9%。
到了2010年9月,李宁公司又宣布鞋类和服装类产品各提价7%和11%以上。
与此同时,李宁公司将其原有标志由“L”形换为“人”形。
另外,李宁公司在销售渠道上开始关闭或者整合效益不佳的门店。
在李宁公司不断提价和换标的背后,意味着李宁公司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重塑李宁全面启动了!品牌定位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运动用品企业之一,李宁公司当初的铁杆粉丝“60后”,“70后”正在慢慢变老,引领运动用品潮流的变成了“80后”,“90后”。
李宁公司为了取悦年轻的消费者,将标志从“L”形换为“人”形。
当“80后”、“90后”慢慢开始跨入职场,他们也已经开始变成了市场的主要消费者,李宁公司能够感受到消费市场主体的变化,很快的做出改变,不得不说其观察市场的敏锐度。
然而在李宁公司不断提价的背后,是李宁希望自己的品牌定位向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国际一线品牌看齐。
李宁公司希望通过产品的提价,让消费者把李宁向阿迪达斯和耐克等高端体育用品靠近。
“make the change”这句广告语解读了李宁的品牌定位。
在年轻、充满活力的人面前,外界的限制都形同乌有,一切都可以改变,同时暗示了一种价值承诺:拥有李宁品牌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了一种生活用品,而是拥有了一种生活品质和人生境界!但是,在李宁公司的这次转型中,其想要向国际一线体育品牌看齐,但在李宁想要抓住的“80后”、“90后”消费者的眼中,李宁更多的还是一个国内品牌。
品牌设计品牌标志设计李宁标志为“人”形,主色调为红色造型生动,细腻,美观,富于动感和现代意味。
李宁的标志象征飞扬的红旗、青春燃烧的火炬、热情律动的旋律……李宁标志采用“人”字形的图形,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引起人们注意并难以忘怀,同时也表明了21世纪个性,自我的理念。
2010新李宁logo李宁新品牌内涵的不足1、李宁品牌核心价值缺乏李宁新的品牌理念是“Make The Change”意思是“让改变发生”。
全新的品牌宣言,体现了从敢想到敢为的进化,鼓励每个人敢于求变、勇于突破,是对新一代创造者发出的呼告号召,但是这一品牌定位并没有摆脱对耐克的模仿,并没有赋予其李宁公司的独有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李宁对于其崇拜者独有的精神力量。
没有构建起其品牌的时代精神。
李宁只是粗暴的告诉消费者“做出改变”,但是没有明确他的新的品牌精神,没有告诉消费者怎么改变,改变什么。
2、李宁品牌个性不鲜明李宁新的品牌口号是“Make The Change”,意思是“让改变发生”,并提出90后李宁概念,希望紧紧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内在特质,获得文化认同感,对年轻消费者产生影响。
但是,李宁品牌固有的精神内涵和“90后”的个性特征差异实在太大。
在消费者眼中,李宁牌的个性是与李宁本人连在一起的,是具“亲民性、民族的、体育的、荣誉的”并非是李宁奋力打造你的“年轻的、时尚的”品牌个性。
而且品牌重塑并没有将90后时尚、炫酷、张扬的个性塑造很好地表现出来。
使得李宁品牌塑造空虚而缺乏个性。
3、品牌目标群体偏移品牌源于运动员名字,运动员李宁历经1984年的人生巅峰与1988年的黯然谢幕,使“李宁”两个字具有了史诗般的品牌魅力,60后和70后那一代人对此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可以说,“李宁”是60后、70后的精神偶像。
在李宁品牌实际消费人群中,超过50%的消费者年龄在30-40岁之间,在25岁以下的消费者群体中,李宁的市场份额明显偏低。
而新的品牌塑造李宁公司却把目标客户锁定为13~23岁的“90后”。
但李宁品牌理念与90后的个性特点和追求有着较大差异。
而原来的“60后、70后”则会感觉自己完全被李宁背叛和抛弃。
建议1、加强品牌核心价值建设(1)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精髓。
在重塑路上,最首要、最核心的任务应该是找到“李宁”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准确定位,而不是对口号的反复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