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癌的护理查房解答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25
输尿管肿瘤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饮食、睡眠、血尿、疼痛、肿块大小、既往病史等。
3、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2、帮助患者及家属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疾病的发生、治疗措施,稳定患者的情绪。
3、心理护理:关心、安慰、鼓励患者,告知手术必要性和疗效,消除其顾虑与恐惧,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饮食护理:予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增强体质,指导多饮水。
5、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如个人卫生、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
术前留置尿管、胃管。
(二)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 1 日取半卧位,以利引流,指导床上适度活动,预防压疮、下肢静脉栓塞肺栓塞的发生。
腹腔镜手术根据患者体质术后 2-3 日协助患者下床室内活动;开放手术患者一周后下床活动。
2、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水,肠功能恢复后由全流、半流逐步过渡到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加强营养,促进切口愈合。
3、病情观察:(1)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氧气吸入。
(2)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浸湿后及时更换。
(3)引流管护理:术后留置尿管、腹膜后引流管及耻骨后引流管、保持各管道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腹膜后引流管短时间内引流出大量鲜红色血性液体(2 小时>200 毫升或24 小时>500 毫升)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尿管术后 2-3 天拔除,腹膜后引流管在无引流液后 24 小时拔管。
(4)疼痛护理:动态评估患者疼痛情况,转移和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并评估效果。
(5)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5、药物治疗: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止血、补液等支持对症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注意休息,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根据身体状况适当参加健身活动,增强体质,禁烟酒。
回肠代输尿管术后护理查房一、术后护理注意事项1.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术后第一时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并检查患者的尿量、尿液颜色、质地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监测疼痛:术后的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感,需要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及时给予止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3.饮食与水分: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和水分摄入计划,避免患者出现水肿或脱水的情况。
4.尿液排泄与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尿液是否正常,如有血尿、混浊尿、尿液增多或减少等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5.伤口与引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的感染情况。
对于引流管的护理,要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6.体位与活动: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和医生的指导,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避免压迫引流管或影响手术部位的活动。
适当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功能性训练。
7.药物使用与观察:按照医生的嘱咐合理给予术后药物,并及时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如有过敏或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生。
8.心理支持与教育: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顾虑,并及时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和指导,增强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二、每日查房内容1.术后一天检查伤口: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出血等情况。
适量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观察尿液: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浑浊度等情况,及时发现尿液异常。
监测生命体征: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生命体征。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等。
药物管理:给予术后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等。
教育与护理: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不适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和合理的护理建议。
2.术后二天伤口处理: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并清洁伤口,发现感染迹象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尿液观察:继续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质地,如有异常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药物管理:按时给予术后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反应。
尿道癌的护理查房尿道癌是发生在尿道(从膀胱到体外)内的一种恶性肿瘤。
它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癌症,因此对于护理查房来说,了解和关注患者的特殊情况十分重要。
以下是针对尿道癌患者的护理查房一般内容,供参考:1.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或有异常情况。
-特别关注体温是否有升高迹象,因为感染是尿道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外观观察:-检查患者的一般外观,观察是否出现体重下降、乏力、苍白等情况。
-检查患者的皮肤、黏膜是否有异常(如头发稀疏、皮肤干燥等),提示化疗或放疗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3.尿液观察:-观察患者的尿液是否正常,是否出现血尿、尿频、尿痛等症状。
-如患者存在尿失禁或尿流受阻等情况,要关注尿液的排出和排尿障碍的程度。
4.疼痛管理:-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疼痛,如有疼痛要询问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时间等信息,评估疼痛强度并及时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5.饮食观察:-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包括食量、食欲、咀嚼和吞咽功能等。
-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合适的膳食建议,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供应。
6.活动能力观察:-观察患者的活动能力,包括行走、上下床等情况,以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康复进程。
-如有必要,提供适当的辅助设备(如拐杖、轮椅等)和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提高行动能力。
7.心理社会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与家人或其他患者进行交流,参与支持小组或康复活动,以减轻心理压力。
8.感染控制:-关注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如发热、尿液改变、切口感染等。
-提供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正确的手卫生、使用消毒剂、使用抗生素等。
9.化疗和放疗观察:-监测患者接受化疗或放疗后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皮肤炎症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给医生。
-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缓解恶心和呕吐的措施、皮肤保护和护理等。
总结而言,尿道癌患者的护理查房需要全面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外观、尿液、疼痛、饮食、活动能力、心理社会状况、感染控制以及化疗和放疗反应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