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期末考试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4.16 MB
- 文档页数:17
热工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5题,每题1分,共55分)1.功的单位是()A、kgB、kg/JC、JD、J/kg正确答案:C2.u是(____)的符号。
A、比热量B、比内能C、比功D、比焓正确答案:B3.火无转化为功的比率为(____)。
A、大于0B、小于100%C、1D、0正确答案:D4.温度越高,则包含的热量就越()A、前三说法都不对B、相同C、多D、少正确答案:A5.汽轮机对外界提供的功全部来自于工质的()A、熵变B、焓C、熵D、焓降正确答案:D6.在锅炉中吸收的热量转化为了工质的()A、动能B、焓C、热能D、热量正确答案:B7.5Kg的蒸汽吸热10KJ,则比热量是(____)kJ/kg。
A、0.5B、2C、0D、1正确答案:B8.动能与势能的能量质量关系是(____)。
A、动能低B、相同品质C、不确定D、动能高正确答案:B9.回收乏汽用到的设备是(____)。
A、锅炉B、给水泵C、汽轮机D、凝汽器正确答案:D10.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的能量有()A、功B、热和功C、热D、热能正确答案:B11.下列_组参数都是状态参数。
()A、热量、比热、温度B、焓、熵、比容C、膨胀功、内能、压力D、技术功正确答案:B12.由干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的过程称为(____)。
A、汽化段B、过热段C、预热段D、加热段正确答案:B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干饱和蒸汽的熵,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B、过热蒸汽的温度一定很高C、在水蒸气的h-s图上,x=1线的下方,等压线是一条直线D、在临界状态,水的汽化潜热为零正确答案:B14.水蒸汽的饱和状态()A、指气液两相的平衡状态B、压力与温度呈反比关系C、压力与温度是独立变量。
D、干度大于1正确答案:A15.朗肯循环中不包含(____)过程。
A、等温B、等熵C、等焓D、等压正确答案:C16.测量容器中气体压力的压力表读数发生变化一定是因为:()A、有气体泄漏B、气体的热力状态发生变化C、大气压力发生变化D、以上三者均有可能正确答案:D17.定压过程中,工质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A、工质的熵B、工质的焓C、工质的机械能D、工质的内能正确答案:B18.可以看作孤立系的是(____)。
西南科技大学试卷一一、选择(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1.某系统经过一个任意不可逆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表达式()正确。
(a) ds > dq/T ( b ) ds < dq/T ( c ) ds=dq/T2.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其状态参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ρ为密度 ) 。
(a)F=F(ρ,v,T) ( b ) F=F(ρ,v,P) ( c ) F=F(ρ,P,T)3.用压力表测量容器内氧气的压力,压力表读数为 25bar 。
已知当地大气压力为 1bar ,则氧气的真实压力为() bar 。
(a) 26 ( b ) 25 ( c ) 244.在 p - v 图上,经过同一状态点的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比绝热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a) 大( b )小( c )相等( d )可能大,也可能小5.理想气体 1kg 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对外做功 20kJ 放热 20kJ ,则气体温度变化为()。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6.同一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 1<n<k )到达同一终压,耗功最小的是()压缩过程(a) 定温压缩( b )绝热压缩( c )多变压缩( 1<n<k )7.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技术功为()(a) h 1 -h 2 ( b ) 0 ( c )( d ) v(p 1 =p 2 )8.理想气体绝热流经节流阀,节流后稳定截面处的焓值()(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二、判断正误(划“√”或“×”号)(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1.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在热力循环中,如果工质不向冷源放热,则该循环的热效率可以达到 100% ()。
3.沸腾状态的水总是烫手的。
( )4.蒸汽抽汽回热循环每级抽汽量越大,循环热效率越大。
( )5.绝热过程一定是定熵过程。
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第一章 气体的热力性质(名词解释)1.工质:实现能量传递与转换的媒介物质 。
2.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研究时,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为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热力系或系统。
3. 热力系分类:①封闭热力系(与外界有能量传递,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系统的质量恒定不变)②开口热力系:(与外界有能量、物质交换的系统,系统的质量可变)③绝热热力系(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④孤立热力系:(与外界既无能量(功、热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系统)4.热力状态:工质在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全部宏观物理特性,称为热力学状态,简称状态。
5.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热力状态的宏观的物理量叫做热力学状态参数,简称状态参数。
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 )、压力(p )、比体积(v )导出状态参数:热力学能(U )、焓(H )、熵(S )6. 理想气体:是指状态变化完全遵循波义耳-不占体积的质点,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7. 热力学能:指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 即所谓的热能。
包括了:①内动能: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②内位能: 分子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位能。
第二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填空+计算(卡洛循环)+名词解释) 1.准平衡过程:过程中热力系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状态的热力过程称为 准平衡过程,或准静态过程 。
2. 可逆过程:如果热力系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 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 , 能使热力系和外界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 可逆过程。
反之,则称为不可逆过程 。
(可逆过程是一个理想过程,可逆过程的条件:可逆过程= 准平衡过程 + 无耗散效应)。
3.关系:准平衡过程概念只包括热力系内部的状态变化,而可逆过程则是分析热力系与外界所产生的总效果。
可逆过程必然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只是可逆过程的条件之一。
4.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就是热力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西南科技大学热工基础试题库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扩号内填“√”,错误的在扩号内填“×”)1、比体积v 是广延状态参数。
( )2、工质的状态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个点;过程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条线段;循环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条封闭曲线。
( )3、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总是等于湿球温度。
( )4、采用中间加热循环可以利市循环的热效率,但排汽干度变小了。
( )5、绝热加湿过程可以近似地看成是湿空气焓值不变的过程。
( )6、绝热闭口系的熵增就是孤立系的熵增。
( )7、总热力学能U 是强度状态参数。
( )8、材料的导热系数用λ表示,导热的热阻就是λ1。
( ) 9、未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总是高于湿球温度。
( )10、在s T -图中,凝结水送给水泵约热压缩的升压过程,在低压低温条件下可以用一状态点表示。
( )11、定容过程即无膨胀(或压缩)功的过程。
( )12、状态方程是描述状态参数之间关系的方程。
( )13、大气压力b p 是随时间、地点而变化的,所以工质的表压力是不变的,而绝对压力要随p 的变化而变化。
( )14、因为是等温过程,工质在状态变化中要对外做功是不可能的。
( )15、温度是指物质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人依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所以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
( )16、工质的定压比热容比定容比热容大。
( )17、工质的压力、温度、比容积三者关系中,当温度不变时,压力与比容积成反比。
( )18、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的熵变都等于零。
( )19、在v p -图上,工质做功的大小,可用过程线下面积大小来识别。
( )20、工质在状态变化中若无摩擦和理想的情况下,熵值增大表示工质能量的损耗。
( )21、等溶过程中,工质的状态变化在v p -图上是一条对数曲线,在s T -图上是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线段。
( )22、绝热过程是熵等于零的过程。
( )23、工质熵的变化量s ∆若是增加的,表明工质吸热,反之为放热。
( )24、汽化过程中,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
第一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计算题:1 一无限大平板在另一固定平面上作如图所示的平行运动,0.3V m s =,间隙高0.3h mm =,其中充满比重为0.88δ=、粘度为0.65cP μ=的流体,间隙中的流速按线性分布。
试求:(1)流体的运动粘度ν;(2)上平板壁面上的切应力τ上及其方向;(3)下平面壁面上的切应力τ下及其方向。
2 管道内流体速度分布为u=2y-y 2,式中u 为距管壁y 处的速度;试求:(1)管壁处之切应力;(2)距管壁0.5cm 处的切应力;(3)若管道直径d=2cm,在100长度的管壁上其总阻力为若干?设流体的粘度μ=0.4Pa ·s.填空题:1流体力学中的三种主要假设模型是------------,-----------和--------------。
2 粘度是衡量流体--------物理量,动力粘度单位是--------。
问答题:1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哪几种?各如何表示?有何不同?判断题:1作用在流体质点上的力有重力和表面力( 错 ).2液体一定是不可压缩性流体, 气体一定是可压缩性流体(错).3作用于流体上的重力可作为表面力来处理(错).第一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计算题:1 解:(1)437265100.88107.410m νμρ--==⨯⨯=⨯(2)y h dv dy V h τμμ===上顺y 轴的方向看去,上平板壁面为一负平面,故所得τ的正值应指向负x 轴方向,即指向左边。
(3)20.65V h N m τμ==下。
下平面为一正平面,故正τ应指向x 轴的正方向,即指向右边。
2 解:先求速度梯度(1) 管壁处的切应力为(2) 距管壁0.5cm 处的切应力为当y=0.5cm 时所以 4.014.0=⨯==dydu μτ 2N m (3) 当d=2cm,l=100m 时的总阻力为填空题:1 连续介质假设,不可压缩流体假设,理想流体假设2 粘性,Pa ·S问答题:1 答: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质量力和表面力.二种不同在于: ⑴质量力属于非接触产生的力,是力场的作用.表面力属于接触产生的力.⑵质量力作用在流体的每一个质点上,表面力作用在流体的表面上.⑶质量力与流体的质量成正比,(如为均质体,与体积成正比),表面力与所取的流体的表面积成正比.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计算题:1 有如图所示的容器A 和B 。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复习题《热工与渡体力学星础*复习题填空1,在制冷工程中,使用的各种热力设备,如空调、制冷机等,要利用•些气体或液体通过状态变化来传送、转移能量,这些工作在各种热力设备中的气体或液体,我们称为工质。
2,根据能虽传递和物质交换的情况,可以将热力系分为封闭热力系和开口热力系。
3,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是T=t+273 o4,•个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为3m,质量是1.5 kg,气体的温度为20°C,大气压力等于1 XIOPa, 用测压计测得的农压力为4X10 Pa,那么该系统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293K ,绝对压力为5 XIOPa,密度为0.5Kg,in3,比体积为2ni3,'Kg.5,在工程上规定,在压力为•个人气压、温度为0C时,气体所处的状态称为标准状态。
二:判断对错1,气体常数R与状态无关,只决定于气体的种类(正确〉2,在常温常压下,工程上常用的气体氧气、氮气、•氧化碳等都可以看成是理想气体。
(正确)3,绝热热力系是系统与外界只有功的交换而没有热虽传递的热力系。
(正确)4,当容器中的气体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测压仪衣指示的读数称为农压力。
(不正确)5,对于不同的气体,它们的分了量与气体常数的乘积是-个常量。
(正确〉一:填空1,准平衡过程是由•系列平衡状态组成的,在p-v图上以•条曲线来衣示。
2,对于任何系统,各种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均可农示为:系统最终剩余的能量=系统中原有的能量+进入系统的能量一离开系统的能量。
3,熔的符号为H,其定义式为H= U +pV .4,物体温度升烏1°C所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热容量。
5,定值千摩尔比热容的数值取决于组成分(的原了的数虽。
二:判断对错1,可逆过程•定是准平衡过程。
(正确)2,功和热量都是状态参数。
(不正确)3,比热力学能是基本状态参数。
(不正确)4,在自然界中,热转变为功的唯-途径就是通过工质膨胀。
热工基础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G = Q - WD. ΔS = Q/T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什么有关?A. 温度B. 压力C. 体积D. 质量3. 卡诺循环的效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工作物质B. 环境温度C. 循环次数D. 循环路径4.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普朗克表述指出: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从单一热源完全转化为功C.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基本定律?A. 第零定律B. 第一定律C. 第二定律D. 第三定律6. 绝对零度是指:A. 温度的最低极限B. 物质的内能为零C. 物质的熵为零D. 物质的热膨胀为零7. 热力学系统与外界交换热量时,系统的状态量变化量是:A. 熵B. 内能C. 焓D. 功8.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A. PV = nRTB. PV = nTC. PV = nRD. PV = RT9. 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与体积分数的关系是:A. 摩尔分数等于体积分数B. 摩尔分数与体积分数成正比C. 摩尔分数与体积分数成反比D. 摩尔分数与体积分数无直接关系10. 气体的压缩性指数通常表示为:A. γB. RC. nD. T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热力学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______,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3.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而与______无关。
4. 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在绝对零度时,所有完美晶体的______为零。
5. 卡诺循环的效率是______和______之间的温度比的函数。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区别。
2. 描述卡诺循环的四个主要过程。
.《热工基础》复习题一、概念题1、 孤立系统2、 工质3、 平衡状态4、 技术功5、 理想气体6、 湿蒸汽的干度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说法; 8、 熵增原理; 9、 水的临界点; 10、 临界压力比;11、 压气机的绝热效率; 12、 热机的相对内效率; 13、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14、 湿空气的露点 15、 导热 16、 热对流 17、 热辐射 18、 黑体 19、 灰体 20、传热过程二、综合题1、简述动力循环的定义及其经济评价指标。
2、喷管有哪两种型式?其内部的能量转换关系如何?3、分别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出发,简述热电机组热效率偏低的原因。
4、假设燃气在燃气轮机内的膨胀过程是绝热的,且其初始参数及末压力固定不变。
若燃气可视为理想气体,请利用T-s 图定性分析膨胀过程中的不可逆性对燃机经济性的影响。
5、什么是对流换热?影响对流换热系数的因素有哪些?6、推导对流换热的微分方程式?并简述其用途。
7、什么是换热器?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它可分为那三类?8、传热问题中常遇到哪三类边界条件? 三、计算题1、 某书房采用电加热取暖,如果房内空气质量为36kg ,现要把这些空气在10分钟内从5℃定压加热到25℃,则电加热功率是多少?已知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摩尔质量为0.029kg/mol 。
假设房间的热损失占加热量的25%。
2、 一个体积为3m 3的贮气罐内装有温度为47℃的氮气(其摩尔质量为0.028k g/mol )。
贮气罐上的压力表读数为Pa p e 5106⨯=,大气压Pa p b 510=。
求罐内氮气的质量。
3、 蒸汽以216t/h 的流量流经汽轮机,且其在汽轮机进、出口处的焓值分别为3250kJ/kg和2150kJ/kg 。
若汽轮机与外界的换热量可忽略不计,求汽轮机的功率。
4、 一卡诺机工作在1200K 和300K 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
试问热机每做出1kW •h 的功需要向低温热源放出多少热量?热机的热效率是多少? 5、 要把初始状态为Pa p 51106⨯=、C t ︒=6271的燃气经过一喷管射入Pa p 51042⨯=的环境。
《热工基础》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平板的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计算式应为()。
A.δ/λB.δ/(kA)C.1/hD.1/(kA)答案:A2.冷冻水管与支架之间垫以木托,是为了防止(),减少能量损失。
A.热辐射B.热扩散C.热传导D.热对流答案:C3.对流传热是以()作为基本计算式。
A.傅立叶定律B.牛顿冷却公式C.普朗克定律D.热路欧姆定律答案:B4.对流传热的表面传热为1000W/(m2·K)、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8×104W/m2B.6×104W/m2C.7×104W/m2D.5×104W/m2答案:D5.在电站锅炉中,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热对流B.热辐射C.导热D.都不是答案:B6.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A.减少导热B.减小对流换热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答案:D7.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A.大于B.小于C.无法比较D.等于答案:D8.热量传递一般有三种不同基本方式,即导热、()和热辐射。
A.传热B.热对流C.对流换热D.反射答案:B9.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发射率应()。
A.大一点好B.小一点好C.大、小都一样D.无法判断答案:B10.下述几种方法中,强化传热的方法是()。
A.夹层抽真空B.增大当量直径C.加肋片D.加遮热板答案:C11.航空发动机技术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飞机的动力心脏,为飞机这个庞大的身躯提供新鲜的血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机翼B.机舱C.发动机答案:C12.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有热量或功交换的热力系统是()。
A.开口系统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孤立系统答案:B13.绝热系与外界没有()交换。
A.能量B.热量C.功D.物质答案:B14.孤立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
1有效辐射:是指单位时间内离开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记为J。
有效辐射J不仅包括表面的自身辐射E,而且还包括投入辐射中被表面反射的部分。
2对流换热系数:对流传热基本计算式——牛顿(Newton)冷却公式(Newton‘s law of cooling)中的比例系数,一般记做h,以前又常称对流换热系数,单位是W/(㎡*K),含义是对流换热速率。
3自然对流传热:由于流体内部存在着温度差,使得各部分流体的密度不同,温度高的流体密度小,必然上升;温度低的流体密度大,必然下降,从而引起流体内部的流动为自然对流。
这种没有外部机械力的作用,仅仅靠流体内部温度差,而使流体流动从而产生的传热现象,称为自然对流传热。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而阻止地表热能耗散,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增高的现象。
5卡诺循环:由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所组成的理想循环。
6光谱辐射力:与辐射力单位差一个长度单位,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所有方向发射出去的在包含λ的单位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能。
7辐射强度:点辐射源在某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传送的辐射通量,记作I,即I=dΦe/dΩ,式中dΦe 是dΩ立体角元内的辐射通量。
8灰体:把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灰体9辐射角系数:反映相互辐射的不同物体之间几何形状与位置关系的系数。
10焓:热力学中表示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状态函数,常用符号H表示。
数值上等于系统的内能U加上压强p和体积V的乘积,即H=U+pV。
焓的变化是系统在等压可逆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的度量。
11太阳常熟:地球在日地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垂直的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太阳辐射的所有波长总能量。
12重辐射面?简述:1、写出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表达式及各项代表的意义。
流体在流道中流动稳定流动的能量方程可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导得。
设想有一流道有流体在其中流过。
取1—1截面与2—2截面间的流体作热力系,这是一个开口系统。
热工基础复习题热工基础是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对于理解和掌握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热工基础的复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学习成果。
1. 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
请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含义,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2. 热力学第二定律:阐述热的自发流动方向。
请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并讨论其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3. 熵的概念: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请解释熵的概念,并说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如何变化。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 是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基本方程。
请推导该方程,并解释各变量的含义。
5. 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是理想化的热机循环,其效率最高。
请描述卡诺循环的过程,并计算在给定高温和低温下循环的效率。
6.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这三种是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
请分别解释这三种方式,并给出每种方式的一个实际应用实例。
7. 流体静力学:涉及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压力分布。
请解释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并说明如何计算不同深度下的流体压力。
8. 伯努利方程:描述在理想流体流动中能量守恒的方程。
请推导伯努利方程,并解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9. 雷诺数:是流体力学中描述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无量纲数。
请解释雷诺数的定义,并讨论它如何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
10. 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热交换器是工业中常用的设备,用于两种或多种流体之间的热能交换。
请描述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并讨论不同类型的热交换器。
通过这些复习题的学习和解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工基础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在热工基础的学习中取得进步。
西南科技大学试卷一一、选择(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1.某系统经过一个任意不可逆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表达式()正确。
(a) ds > dq/T ( b ) ds < dq/T ( c ) ds=dq/T2.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其状态参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ρ为密度 ) 。
(a)F=F(ρ,v,T) ( b ) F=F(ρ,v,P) ( c ) F=F(ρ,P,T)3.用压力表测量容器内氧气的压力,压力表读数为 25bar 。
已知当地大气压力为1bar ,则氧气的真实压力为() bar 。
(a) 26 ( b ) 25 ( c ) 244.在 p - v 图上,经过同一状态点的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比绝热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a) 大( b )小( c )相等( d )可能大,也可能小5.理想气体 1kg 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对外做功 20kJ 放热 20kJ ,则气体温度变化为()。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6.同一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 1<n<k )到达同一终压,耗功最小的是()压缩过程(a) 定温压缩( b )绝热压缩( c )多变压缩( 1<n<k )7.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技术功为()(a) h 1 -h 2 ( b ) 0 ( c )( d ) v(p 1 =p 2 )8.理想气体绝热流经节流阀,节流后稳定截面处的焓值()(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二、判断正误(划“√”或“×”号)(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1.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在热力循环中,如果工质不向冷源放热,则该循环的热效率可以达到 100% ()。
3.沸腾状态的水总是烫手的。
( )4.蒸汽抽汽回热循环每级抽汽量越大,循环热效率越大。
( )5.绝热过程一定是定熵过程。
热工基础总复习第一章1、系统:在工程热力学中,通常选取一定得工质或空间作为研究得对象,称之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2、系统内部各处得宏观性质均匀一致、不随时间而变化得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3、状态参数:用于描述系统平衡状态得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比体积等.工程热力学中常用得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比热力学能、比焓、比熵等,其中可以直接测量得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4、可逆过程:如果系统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可以沿原路逆行回复到原来得状态,并且不给外界留下任何变化,这样得过程为可逆过程。
准平衡过程:所经历得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状态得过程。
可逆过程得条件:准平衡过程+无耗散效应。
5、绝对压力p、大气压力p b、表压力p e、真空度p v只有绝对压力p才就是状态参数第二章1、热力学能:不涉及化学变化与核反应时得物质分子热运动动能与分子之间得位能之与(热能)。
热力学能符号:U,单位:J 或kJ 。
热力系统储存能=宏观动能、宏观位能+热力学能储存能:E,单位为J或kJ2、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就就是热力过程中得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可表述为:a、在热能与其它形式能得互相转换过程中,能得总量始终不变。
b、不花费能量就可以产生功得第一类永动机就是不可能制造成功得。
c、进入系统得能量-离开系统得能量=系统储存能量得变化3、闭口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得系统。
系统得质量始终保持恒定,也称为控制质量系统闭口系统得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对于微元过程对于可逆过程对于单位质量工质对于单位质量工质得可逆过程4、开口系统稳定流动实现条件2f s 12q h c g z w =∆+∆+∆+ 1)系统与外界交换得能量(功量与热量)与质量不随时间而变;2)进、出口截面得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
开口系统得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对于单位质量工质:对于微元过程5、技术功:在工程热力学中,将工程技术上可以直接利用得动能差、位能差及轴功三项之与称为技术功,用W t 表示对于单位质量工质6、节流:流体在管道内流动,遇到突然变窄得断面,由于存在阻力使流体得压力降低得现象称为节流。
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第一章 气体的热力性质(名词解释)1.工质:实现能量传递与转换的媒介物质 。
2.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研究时,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为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热力系或系统。
3. 热力系分类:①封闭热力系(与外界有能量传递,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系统的质量恒定不变)②开口热力系:(与外界有能量、物质交换的系统,系统的质量可变)③绝热热力系(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④孤立热力系:(与外界既无能量(功、热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系统)4.热力状态:工质在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全部宏观物理特性,称为热力学状态,简称状态。
5.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热力状态的宏观的物理量叫做热力学状态参数,简称状态参数。
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 )、压力(p )、比体积(v )导出状态参数:热力学能(U )、焓(H )、熵(S )6. 理想气体:是指状态变化完全遵循波义耳-模型,气体分子是一些弹性的、不占体积的质点,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7. 热力学能:指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 即所谓的热能。
包括了:①内动能: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②内位能: 分子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位能。
第二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填空+计算(卡洛循环)+名词解释)1.准平衡过程:过程中热力系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状态的热力过程称为 准平衡过程,或准静态过程 。
2. 可逆过程:如果热力系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 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 , 能使热力系和外界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 可逆过程。
反之,则称为不可逆过程 。
(可逆过程是一个理想过程,可逆过程的条件:可逆过程= 准平衡过程 + 无耗散效应)。
3.关系:准平衡过程概念只包括热力系内部的状态变化,而可逆过程则是分析热力系与外界所产生的总效果。
可逆过程必然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只是可逆过程的条件之一。
4.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就是热力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可表述为: ① 热能和机械能在传递和转换时, 能量的总量必定守恒。
②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存在的。
5.基本热力过程:是指热力系保持某一状态参数(比体积v 、压力p 、 温度T 与熵s 等) 不变的热力过程 。
6. 理想气体的四个热力过程:① 定容过程 (dV= 0):功:W=0,由第一定律可得:△U=Q , , 定容过程在p-v 图上为一条垂直于v 轴的直线,在T-s 图上是一条指数曲线② 定压过程(dP=0):W= - P (V 2-V 1)=υR (T 2-T 1);热量:由公式C P =(δQ/dT )P ,且假定C P =常数有 Q = C P (T 2-T 1)=υC mP ( T 2-T 1),定压过程在p-v 图上是一条水平线,在T-s 图上也是一条指数曲线,但斜率小于定容过程曲线。
分析:定压过程由于相同温度下总有C P >C V ,所以定压过程线比定容过程线更为平坦些。
dT C U T T V ⎰=∆21③ 定温过程(dT=0):过程方程:PV=υRT=常量 在P-V 图上,每一个等温过程对应一条双曲线,称为等温线。
内能: ∆U=0 功和热量:由第一定律可得 Q= -W 或 W= -Q 。
定温过程在p-v 图上为一条等轴双曲线,在T-s 图上是一条平行于s 轴的直线。
绝热过程(δQ=0):绝热过程 Q=0,∆U=W ;内能的变化为内能的变化为 ∆U= ν C mV (T 2 -T 1) ,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U = C mV (P 2V 2 - P 1V 1 )/R :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必考)绝热过程中工质所作的膨胀功等于热力系热力学能的减少;而外界对热力系作的压缩功则全部转换成热力系热力学7. 指出了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有关传递方向 、转化的条件和限度等① 克劳修斯表述 —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从热量传递过程表述)。
② 开尔文表述 —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 (从能量转换过程表述)。
分析: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用于热功转换的热机至少要有高温、低温两个热源(即要有温度差)。
为此,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以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8. 热力循环:工质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若组成循环的全部过程均为可逆过程,则该循环为可逆循环,否则,为不可逆循环。
可逆循环可以表示在状态参数坐标图上,且为一条封闭的曲线。
9. 自发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且都为不可逆过程。
10. 卡诺循环: 是法国工程师卡诺(Carnot )于1824 年提出的一种 理想热机循环 。
它是工作于两个恒温热源 间的,由 两个可逆定温过程 和 两个可逆绝热过程 所组成的 可逆正向循环。
包括:① 定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一点(临界点)两线(上、下界限)三区(液相区、湿饱和蒸汽区、过热蒸汽区)五状态(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区)。
2.湿空气:是指干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
3.湿度: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
4.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即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
ρv=m v/V (绝对湿度只能说明湿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的多少,而不能说明湿空气的干、湿程度或吸湿能力的大小)。
5.相对湿度:湿空气的绝对湿度ρv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绝对湿度ρs之比称为相对湿度,以φ表示。
φ=ρv/ρs (φ越大,表明湿空气中的水蒸气越接近饱和状态,则空气吸收水分的能力越小,即越潮湿,所以,不论湿空气的温度如何,由φ值的大小可以直接看出空气的潮湿程度)。
6.含湿量(比湿度):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m v与干空气的质量m a的比值称为含湿量或比湿度,以d表示。
d=m v/m a=ρv/ρa。
第四章气体和蒸汽的流动(计算:喷管)1.稳定流动(定常流动):在流体流动过程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黏度等)和运动参数(如流速、流量和压力)均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这种流动称为稳定流动。
2.喷管:工程上把利用压力降低使流速增大的管道称为喷管。
扩压管:把利用流体速度减小使工质压力增加的管道称为扩压管。
(喷管:降压增速,扩压管,增压减速)3.选择喷管类型:dAA =(Ma2−1)dcc亚声速流动,Ma<1,欲使流速增加,dc>0,应采用渐缩喷管,dA<0超声速流动,Ma>1,欲使流速增加,dc>0,应采用渐扩喷管,dA>0声速流动,Ma=1,dA=0当进口马赫数Ma<1,而要求出口马赫数Ma>1,则应采用缩放喷管(拉伐尔喷管)4.根据临界压力确定喷管形状:①当P b/P1≥εc,即P b≥P c时,应选择渐缩形喷管②当P b/P1<εc,即P b<P c时,应选择缩放喷管。
5.节流:工质在管道内稳定流动时,若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由于局部阻力,会使工质压力降低,这种现象叫做节流。
如果节流过程中时流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称为绝热节流。
(绝热节流是典型的不可逆过程。
流体在缩孔处产生了强烈的摩擦和扰动,造成流体压力的降低,使其做功能力减小,绝热节流前后气体和蒸汽的焓值不变)。
第七章流体静力学(计算)1、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静止时,流体表面上的切向力为零,作用在流体表面的只有法向力。
2、流体静压强的方向总是与作用面相垂直,并指向作用面。
3、.欧拉平衡微分方程适用于静止流体、相对静止的流体4、欧拉平衡微分方程适用于可压缩流体、不可压缩流体5、欧拉平衡微分方程适用于理想流体、粘性流体。
6、水平平面上的液体总压力:各点压强大小:处处相等;各点压强方向:方向一致分析:因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为空间力系问题,为便于分析,拟采用理论力学中的分解概念将其分解为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求解第八章流体动力学基础(计算)1.迹线:同一流体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线。
2.流线:表示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由不同流体质点组成的一条曲线,在这条曲线上每一点的速度方向均与与曲线相切。
流线代表流场中流体质点的瞬间流动方向线。
3.流线的性质:①同一时刻的不同流线不能相交②流线不能是折线,而是一条光滑的曲线③流线簇的疏密反映了速度的大小(流线密集的地方流速大,稀疏的地方流速小)④流动为定常流动时,流场中速度和流线形状不随时间变化。
4.流管:在流场中任取一条不是流线的封闭曲线,通过该曲线上各点可做许多条流线,这些流线所组成的管状空间称为流管。
(因为流管是由流线构成的,所以它具有流线的一切特性,流体质点不能穿过流管流入或流出。
)第十一章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概述(名词+计算)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热对流,热辐射2.导热(名词4):导热又称热传导,是指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
从微观的角度,导热可认为是处于不同温度下的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时彼此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量传递,其总的结果是使热量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
特点:①必须有温差;②物体直接接触;③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④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
3.热对流:是指液体或气体等流体由于宏观相对运动,使得温度不同的各流体或流体各部分之间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只局限于流体之间或流体各部分之间。
4.热辐射:物体会由于各种原因发出电磁波辐射,其中由于温度的原因而发出的电磁波辐射,或者说由于温度的原因向外传递辐射能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5.对流换热:是指流体流过固体壁面,与固体壁面间存在相对位移时,由于温度不同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
区别于只在流体之间或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的单纯的热对流。
6.热对流与对流换热的区别:热对流:是流体的宏观运动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热对流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并伴随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产生的导热。
对流换热:是流流经固体时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现象,是导热和热对流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7.黑体:能吸收投入到其表面上的所有热辐射能的物体。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温度有关,同一温度下不同物体的辐射能力也大不一样。
辐射能力最强的理想物体,称为黑体。
应该指出,黑体的吸收能力在同一温度的物体中也最强。
8.黑度(发射率):指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同温度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表示物体辐射能力接近黑体的程度,其值小于1,与物体的种类,温度及表面状况等有关。
第十二章:对流换热(可能有名词解释)1、对流换热:对流换热是指流体流经固体时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2、边界层概念:当粘性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流动边界层;当壁面与流体间有温差时,也会产生温度梯度很大的温度边界层(或称热边界层)(名词)3、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