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识别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820.09 KB
- 文档页数:14
指静脉识别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指静脉识别技术利用手指静脉血管的纹理进行身份验证,对人体无害,具有不易被盗取、伪造等特点。
该识别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银行金融、政府国安、教育社保等领域的门禁系统,是比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体表特征识别技术更安全、高效的技术。
指静脉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的优点现有的生物主要有指纹识别、虹膜识别、面部识别技术、签名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掌形识别技术、指静脉识别技术、掌静脉识别技术等,这些识别技术都已经很成熟,并走向市场。
生物具有其固有的优点,但对每种识别又分别有其优缺点。
作为一种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方式,手指静脉技术有如下一些区别于其它生物技术的突出特点:(1)安全性高前面已经介绍到,手指静脉系统的原理是匹配手指内部静脉的纹路图。
因为静脉血管是隐藏在手指内部的,因此极难复制和盗取,与别的利用人体体外特征进行的技术相比较,这种方式的安全性更高。
同时,静脉能感知手指内的血液流动和血压情况,能够在识别的过程同时进行活体检测。
(2)准确率高因为采样样本是在人体内部,所以匹配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扰非常小。
手指静脉的准确性很高,根据严格的医学证明和数学统计,FRR (拒真率)小于0.01%,FAR(认假率)小于0.0001%,FTE(登录失败)为0%。
(3)唯一性根据医学证明,不同人之间的手指静脉分布完全不同,左手和右手的静脉分布也不同,就算是双胞胎的相同手指,其中的静脉分布也是不同的。
而且手指静脉的纹路分布在成年后是不会变化的。
对于未成年人,当他们手指静脉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后,只需要花30秒就可以完成重新的注册登记。
(4)非接触式相对于某些生物识别技术,手指静脉认识技术是非接触式的,在公共场合会比较卫生。
(5)样本文件小由于手指的静脉血管相对稳定并且很容易拍摄下来,因此使用低分辨率的摄像头就可以达到取样要求。
这样生成的静脉模板文件小,匹配速度快。
随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个人信息的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
指静脉识别技术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指静脉识别技术原理。
你说这指静脉识别啊,就像是我们身体里藏着的一把神秘钥匙。
咱都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可这指静脉更是特别得很呐!想象一下,我们的手指里有好多细细的血管,就像小河流一样在流淌。
指静脉识别技术呢,就是能精准地识别这些小河流的走向和特点。
这可比指纹识别更厉害哦!为啥这么说呢?指纹还可能被复制啥的,可这指静脉在手指里面呢,多隐蔽呀,想复制可太难啦!它的工作原理呢,其实也不难理解。
就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设备,发出一束光,这束光就能穿透我们的手指,然后捕捉到那些静脉的图像。
就好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小侦探,能一下子找到那些隐藏的线索。
你想想啊,每次我们要解锁个啥,或者验证身份的时候,只要把手一放,那小侦探就开始工作啦,快速又准确地认出我们来。
这多方便呀,而且还特别安全呢!咱再打个比方,这指静脉识别就像是一个只认识你的好朋友,别人怎么装都装不像,它一眼就能认出你来。
而且不管你是刚洗完手,还是手有点脏脏的,它都能认出你哦,是不是很厉害呀!现在好多地方都开始用指静脉识别技术啦,银行呀,公司呀,甚至咱们家里的门锁都可能用上呢!这可真是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呀!咱再说说这安全性。
那可真是没话说呀!别人想冒充你?门儿都没有!指静脉可不像外面那些容易被模仿的东西,它藏在手指里面呢,谁能随便就模仿得了呀!而且呀,这技术还在不断进步呢,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厉害,说不定还能有更多神奇的功能出现呢!咱就等着看好戏吧!总之呢,指静脉识别技术就是这么牛,它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上了一把安全又方便的锁。
让我们能安心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不用担心被别人冒充啦!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呀,大家说是不是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掌静脉识别原理范文掌静脉识别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近红外光线的透射和吸收来获取图像。
近红外光线穿过手掌肌肉和皮肤组织后,会被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而掌静脉则会反射出部分光线。
传感器会捕捉和记录这些反射光线的分布,形成一个高对比度的动态图像。
具体而言,掌静脉识别系统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照射光源:系统会通过近红外LED灯或激光器照射近红外光线到手掌上。
2.光线透射:照射到手掌的光线部分会经过组织透射,包括手掌皮肤、肌肉和静脉血液。
3.光线分布:经透射后的光线会被掌静脉反射,而手掌周围组织则会散射或吸收大部分光线。
传感器会记录和捕捉这些反射光线的分布。
4.图像生成:系统会根据记录的反射光线生成一幅高对比度的动态图像。
图像中的亮度和颜色区域表示了掌静脉和周围组织的差异。
5. 特征提取:系统会对生成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掌静脉的特征。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小波变换、Gabor滤波、方向滤波和纹理分析等。
6.特征匹配:提取到的特征将与事先建立的掌静脉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比对和匹配。
匹配算法通常采用的是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法等。
7.身份认证:根据特征匹配结果,系统将确定该手掌静脉是否匹配数据库中的其中一特定身份。
如果匹配成功,则认证为该身份;如果匹配失败,则认证为非法用户。
相比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掌静脉识别具有以下优势:1.隐私性高:与指纹、声纹等识别技术相比,掌静脉识别可以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进行,避免了身体接触和生物样本采集的尴尬。
2.安全性高:掌静脉识别使用的波长范围较窄,光线透过的组织有限,再加上静脉图案本身的独特性,使得伪造和复制掌静脉特征非常困难。
3.鲁棒性强:掌静脉是一种内部生物特征,不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划痕和污渍等。
4.适应性广:相比指纹识别等技术,掌静脉识别对手部状态和皮肤表面的清洁程度要求相对较低,也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
尽管掌静脉识别在科技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前景,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静脉识别主要技术特征静脉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红外生物识别技术,它是根据静脉血液中脱氧血色素吸收近红外线或人体辐射远红外线的特性,用相应波长范围的红外相机摄取手背(或指背、指腹、手掌、手腕)的静脉分布图,通过归一化、去噪等预处理后进行滤波增强与静脉纹路分割、细化修复,然后提取其特征,再与预先注册到数据库或储存在IC卡上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确定个人身份。
由于每个人的静脉分布图具备类似于指纹的唯一性且成年后持久不变的特点,所以它能够唯一确定一个人的身份。
此外,它具有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一、原理介绍静脉识别主要是利用静脉血管的结构来进行身份识别。
由于静脉纹络包含大量的特征信息,可以作为验证的对象。
手掌静脉识别的原理也是利用静脉血管与肌肉、骨骸之间对特定波长红外光不同的吸收特性来进行静脉血管造影,与手掌静脉识别的原理相同。
由于手掌较厚,红外光通常无法进行透射,因而只能采用反射造影法。
红外光照射在手背上,有静脉的部位吸收红外光反射暗淡,肌肉与骨路部位反射强烈,从而实现对静脉的造影。
静脉纹络在人体内部很难被伪造。
二、特征分析(一)活体识别用手背静脉进行身份认证时,获取的是手背静脉的图像特征,是手背活体时才存在的特征。
在该系统中,非活体的手背是得不到静脉图像特征的,因而无法识别,从而也就无法造假。
(二)内部特征用手背静脉进行身份认证时,获取的是手背内部的静脉图像特征,而不是手背表面的图像特征。
因此,不存在任何由于手背表面的损伤、磨损、干燥或太湿等带来的识别障碍。
(三)非接触性手背无须与设备接触,轻轻一放,即可完成识别。
这种方式没有手接触设备时的不卫生的问题以及手指表面特征可能被复制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井避免了被当作审查对象的心理不适,同时也不会因脏物污染后无法识别。
手掌静脉方式由于静脉位于手掌内部,气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忽略不计,几乎适用于所有用户。
用户接受度好。
静脉识别技术解析静脉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红外生物识别技术,根据静脉血液中脱氧血色素吸收近红外线或人体辐射远红外线的特性,用相应波长范围的红外相机摄取手背(或指背、指腹等位置)的静脉分布图,通过预处理后进行滤波增强与静脉纹路分割、细化修复,然后提取其特征,与预先注册到数据库或储存在IC卡上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确定个人身份。
静脉识别分类静脉识别分为:指静脉识别和掌静脉识别,两者各有不同特性。
指静脉技术具有众多特点,包括高度防伪、高度准确、快速识别等,同时克服了传统指纹识别速度慢,手指有污渍或手指皮肤脱落时无法识别等缺点,提高了识别效率。
掌静脉由于保存及对比的静脉图像较多,识别速度方面较慢,但安全系数更高,由于手掌静脉使用方式是非接触式,它更加卫生,适合在公共场合使用。
静脉识别的优缺点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而言,静脉识别具有一些突出的优势翼火蛇总结的有:静脉识别利用的是个人内部生理特征,不会像指纹识别会受到指纹磨损的影响,同时也很难进行伪造,安全性高;血管特征相对于个人外部特征而言,更加容易识别;可以实现非接触式识别,不易受油污、水渍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当然静脉识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或多或少对它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静脉特征的永久性还没有得到证实,仍有可能随着年龄或生理的变化而改变;存在无法成功注册登记的可能;采集方式的限制使得产品难以小型化,且采集设备的制造成本较高。
静脉识别的应用静脉识别因其独特的性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基本的门禁系统到智能型监控系统,再到银行的ATM系统。
由于高识别性和高安全性,在个人信息管理领域它也受到了青睐,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校园设备智能化使用系统在引入这项技术后,其功能的实现将会更加有保障。
如今,继指纹识别后,指静脉识别也被引入了高考考场。
静脉识别原理
静脉识别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分析和识别人体静脉血管的特征信息来进行身份验证和识别。
它的原理基于每个人的静脉排列独特且稳定,与人的年龄、体型、肤色等无关。
静脉识别的主要原理如下:
1. 静脉血管特征:人体的掌纹、指纹等表面特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物理因素的干扰,而静脉血管位于人体深层,受到影响较小,稳定性更高。
2. 红外光透射性:静脉血管对红外光有较好的透射性,即透过多层皮肤可以准确获取静脉血管的图像。
3. 血管分布独特性:每个人的静脉血管排列方式是独特的,即使双胞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分析静脉血管的分布来进行个体识别。
4. 血液循环和代谢:静脉血管与心脏的循环系统相连,其血液循环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血液流动的速度和形态来判断静脉血管的真实性。
静脉识别技术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红外光源对人体手掌或手指等部位进行照射,通过红外成像方式获取静脉血管的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例如去除噪声、增强对比度等;接下来,利用图像处理算法提取静脉血管特征,通常是基于静脉血管的分布模式和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将提取到的特征与事先建立的模板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匹配。
静脉识别技术具有高安全性、高准确性、抗伪造性和隐私保护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身份验证、进出门禁、金融交易等领域。
静脉(1)浅静脉:面静脉、颞浅静脉、颈前静脉、颈外静脉(2)面静脉:①缺少静脉瓣②通过眼上眼下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③通过面深静脉经眼下静脉与翼静脉丛和海绵窦相通因此,将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称为“危险三角”(3)颈外动脉:颈部最大浅静脉(4)静脉角:头臂静脉由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向外的夹角称静脉角,有淋巴导管注入。
(5)上肢静脉:①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桡侧,注入腋静脉②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腋静脉③肘正中静脉: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④前臂正中静脉(6)奇静脉:起始右腰升静脉行程穿右膈脚入胸腔,T4高度钩绕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收集胸后壁食管支气管等静脉血(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椎静脉丛)(7)下肢静脉:①小隐静脉:在足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注入腘静脉。
②大隐静脉:在足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
(8)腹盆部静脉:①髂外、内、总静脉,②下腔静脉:a.壁支:隔下静脉(1对)、腰静脉(4对)B.脏支:睾丸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肝静脉(9)肝门静脉系①组成: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②走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经肝门入肝③特点:无瓣膜起端和末端皆为毛细血管④属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⑤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途径:a.食管腹段粘膜下的食管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系的胃左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之间。
b.直肠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之间。
c.脐周静脉网形成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胸腹壁静脉和腹壁上静脉或与下腔静脉系的腹壁浅静脉和腹壁下静脉之间的交通。
d.椎内、外静脉丛形成腹后壁前面的肝门静脉系的小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的肋后静脉和腰静脉之间的交通。
指静脉原理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利用人体指静脉的独特性进行身份识别。
指静脉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血管,其独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特征识别手段。
指静脉识别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金融、医疗、安防等。
那么,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指静脉的特点。
指静脉是人体内一种静脉血管,其分布在手指的背侧和手掌侧。
指静脉的特点是在近红外光下呈现出很高的透光性,而血液、骨骼和皮肤组织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不同。
这就导致了指静脉在近红外光下呈现出明显的血管图像,而其他组织则呈现出暗淡的图像。
这种特点使得指静脉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特征识别手段。
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基于指静脉的这种特点。
当进行指静脉识别时,首先需要采集手指的近红外图像。
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将指静脉的图像从整个图像中提取出来。
接下来,需要对提取出的指静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以得到一个独特的指静脉特征模板。
最后,当一个人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只需要将其手指的近红外图像与之前存储的指静脉特征模板进行比对,就可以判断其身份是否匹配。
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步骤,图像采集、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
这三个步骤共同构成了指静脉识别技术的整个识别流程。
通过这种流程,可以实现对个体指静脉特征的准确提取和识别,从而实现身份识别的功能。
总的来说,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指静脉的独特性进行身份识别。
通过采集手指的近红外图像,提取指静脉特征,并进行模式匹配,可以实现对个体身份的准确识别。
指静脉识别技术因其高安全性、高准确性和非接触性等特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未来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静脉识别的基本原理
静脉识别是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通过检测人体手掌或指尖中静脉血管的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或识别。
其基本原理如下:
1.静脉血管的特征:人体的手掌或指尖中,静脉血管的分布形态是独特的,且
不易被模拟或复制。
每个人的静脉血管的形态、位置、分支和走向等都是不同的,形成了一种个人独有的生物特征。
2.检测原理:静脉识别设备会通过近红外光线照射,将手掌或指尖中的静脉血
管显现出来。
静脉血管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近红外光,从而形成独特的血管分布图像。
3.特征提取:静脉识别设备会对采集到的血管分布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提取静脉血管的形态、位置和分支等特征,形成一个静脉血管特征向量。
4.匹配识别:静脉识别系统会将采集到的静脉血管特征向量与预先存储的参考
特征向量进行比对和匹配,从而进行身份验证或识别。
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静脉识别具有以下优点:
1.静脉血管的位置和形态比指纹更加难以模拟和复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采集过程中不需要与设备接触,具有较好的卫生性和便携性。
3.静脉血管的位置较为隐蔽,不容易被猜测或伪装,适用于高安全性场合的身
份验证。
总的来说,静脉识别技术在安全性、准确性和便携性等方面都有优势,适用于各种身份验证和识别场景。
掌纹掌静脉识别标准
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利用手掌静脉血管的独特性进行身份识别。
以下是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的标准:
1.稳定性高:掌静脉特征在成年后基本不会发生改变,即便是同卵双胞胎的掌静脉信息也会不相同。
2.防伪性强:掌静脉特征属于皮下生理特征,生物特征不易被窃取,并且难以伪造。
3.非接触识别:使用掌静脉特征作为身份识别时,只需要悬停手掌即可完成识别。
4.隐私性:无需担心隐私泄露等问题。
5.易用性:不受手掌表面潮湿、受伤、脱皮等影响,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识别。
6.具有活体检测能力:流动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与其他组织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存在差异,因此只有活体静脉才能有效成像。
在识别过程中,掌静脉识别技术利用传感器通过近红外光扫描手掌获取手掌静脉血管信息,并利用AI算法识别比对认证。
这种技术的准确性较高,且比传统的指纹识别技术更安全、可靠。
指静脉识别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指静脉识别技术利用手指静脉血管的纹理进行身份验证,对人体无害,具有不易被盗取、伪造等特点。
该识别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银行金融、政府国安、教育社保等领域的门禁系统,是比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体表特征识别技术更安全、高效的技术。
指静脉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的优点现有的生物主要有指纹识别、虹膜识别、面部识别技术、签名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掌形识别技术、指静脉识别技术、掌静脉识别技术等,这些识别技术都已经很成熟,并走向市场。
生物具有其固有的优点,但对每种识别又分别有其优缺点。
作为一种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方式,手指静脉技术有如下一些区别于其它生物技术的突出特点:(1)安全性高前面已经介绍到,手指静脉系统的原理是匹配手指内部静脉的纹路图。
因为静脉血管是隐藏在手指内部的,因此极难复制和盗取,与别的利用人体体外特征进行的技术相比较,这种方式的安全性更高。
同时,静脉能感知手指内的血液流动和血压情况,能够在识别的过程同时进行活体检测。
(2)准确率高因为采样样本是在人体内部,所以匹配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扰非常小。
手指静脉的准确性很高,根据严格的医学证明和数学统计,FRR (拒真率)小于0.01%,FAR(认假率)小于0.0001%,FTE(登录失败)为0%。
(3)唯一性根据医学证明,不同人之间的手指静脉分布完全不同,左手和右手的静脉分布也不同,就算是双胞胎的相同手指,其中的静脉分布也是不同的。
而且手指静脉的纹路分布在成年后是不会变化的。
对于未成年人,当他们手指静脉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后,只需要花30秒就可以完成重新的注册登记。
(4)非接触式相对于某些生物识别技术,手指静脉认识技术是非接触式的,在公共场合会比较卫生。
(5)样本文件小由于手指的静脉血管相对稳定并且很容易拍摄下来,因此使用低分辨率的摄像头就可以达到取样要求。
这样生成的静脉模板文件小,匹配速度快。
随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个人信息的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手部静脉识别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安全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手部静脉识别技术则因其高度安全性和便捷性而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流行的生物识别技术。
本文将从数字图像处理的角度探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手部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手部静脉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对手部静脉图像进行处理和比对来识别一个人的身份。
所谓手部静脉图像,指的是通过红外线相机对手掌或手背进行拍摄,获取到的反映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流动状态的图像。
手部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基于以下两个假设:1.每个人的手部静脉纹路是独一无二的2.静脉血液在红外线下会吸收部分光线,因此手部静脉图像不同于普通的彩色图像基于以上假设,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对手部静脉图像进行处理和比对,可以实现高度安全的身份验证。
二、手部静脉识别技术的实现方法手部静脉识别技术实现的一般步骤包括: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匹配比对等过程。
下面将逐一介绍各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图像采集首先需要通过红外线相机对被验证者的手掌或手背进行拍摄,获取到手部静脉图像。
在拍摄时,考虑到用户的便捷性和使用场景,采用无接触的拍摄方式比较合适。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商用手部静脉识别设备,采用的都是以红外线相机为核心的无接触式图像采集器。
2.预处理获取到手部静脉图像后,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
主要包括去噪、增强等步骤。
由于手部静脉图像的亮度、对比度、清晰度等因素会对识别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3.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手部静脉识别技术最核心的环节。
由于手部静脉图像是一张灰度图像,因此需要选取适合的特征提取方法来从中提取有意义的纹路信息。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Gabor滤波器、方向梯度直方图(HOG)、局部二值模式(LBP)等。
4.匹配比对最后一步是将提取出的特征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模板进行比对,以判断身份是否一致。
匹配比对的方法主要包括相似度匹配、欧氏距离匹配等。
根据比对结果,系统将判定身份是否一致,从而决定是否允许用户进行后续操作。
静脉分支分级
静脉的分支分级通常按照其距离心脏的远近来划分。
以下是一般的静脉分支分级:
1. 小隐静脉:位于足背,起始于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端,经外踝后方向上,沿小腿后面正中线上行,至腘窝后缘处穿深筋膜进入腘窝,与腘静脉汇合成腘静脉。
2. 大隐静脉:起始于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经内踝前方向上,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经股骨内侧髁后方约2cm处,进入大腿内侧部,与股内侧皮神经伴行,逐渐向前上,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
3. 浅静脉:主要位于皮下组织中,包括小隐静脉和大隐静脉的属支。
4. 深静脉:位于深筋膜下,与同名动脉伴行。
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一种。
通过利用手指静脉图像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
由于手指静脉藏匿于身体内部,所以不存在被仿制的风险。
将手指轻轻覆盖在手指静脉识别终端上,静脉图像被提取出之后,再与事先已注册完毕的静脉图像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对个人身份的识别。
重要参数:手指静脉注册时间:小于1秒(1根手指)手指静脉识别时间:小于1秒(1根手指)FAR认假率:小于0.0001%FRR拒真率:小于0.01%通信接口:RS485(用途与日立原装i/o控制器连接)Wiegand 26-64bit(用途与第三方控制器连接)Lan(用于与服务器连接,注册时使用)电压:DC12v电流:3AHITACHI FVTC720 手指静脉仪特点●支持多种识别方式(卡片式识别和手指静脉识别的并用)●紧凑的外形(一体成型的外壳)提升了安装性●支持考勤用登进登出日志功能●日志输出功能●用户信息输入功能●与门禁卡的并用提高了安全性1. 手指静脉技术与IC卡相结合,实现高安全性的个人识别手指静脉数据可植入IC卡内,卡片式识别和手指静脉识别的双重识别方式使安全性大幅提升。
2. 支持多国语言,提供多样化的系统集成方案●识别终端的显示支持英语、简体中文。
ID管理服务器软件的输入及显示支持英语和简体中文。
●根据客户需求,可提供手指静脉进出管理系统和Wiegand接口手指静脉识别终端2种系统集成方案。
3. 手指静脉信息可植入抗内部分析的智能卡内IC卡+手指静脉的双重识别大幅提升了安全性(配合HID公司iCLASS 16K/2 门禁卡一起使用)4. 支持2种使用最广泛的IC门禁卡(HID iCLASS 16K/2及Mifare)●最多可注册50,000 张HID iCLASS 16K/2型门禁卡和Mifare型门禁卡*1●但HID iCLASS 16K/2型门禁卡不能和Mifare型并用5. 可继续使用已有的门禁卡用户可以在保留使用原有门禁控制进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添加安装本产品。
目录一、生物识别产品简介2二、生物识别产品特点2三、生物识别技术参数5四、生物识别产品总结7一、生物识别梯控产品介绍1.1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1.2虹膜识别虹膜识别是利用专门的数字摄像器材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虹膜数字化编码信息,验证时把采集到的虹膜编码信息与预先存入的样板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实现自动的个人身份认证。
1.3指静脉识别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是近红外线照射,利用血色素的吸光特性,摄取到静脉脉络,然后经过识别算法处理,得到特征数据并存储。
认证时,只需把现采集的静脉数据与已存储特征数据比对即可二、生物识别产品特点2.1、人脸识别产品特点1)、大容量:最多4000人脸用户,10000卡用户,满足客户大容量用户需求。
2)、彩屏显示,自动捕获:4.3寸TFT彩屏显示,自动捕获人脸。
3)、语音报XX,显示大头照:识别成功后,自显示员工彩色照片,动播报中文XX。
4)、触摸键盘,中文输入:采最新电容触摸技术,直接支持拼音输入中文XX。
5)、人脸识别算法:采用第二代人脸识别算法,识别更精确。
6)、U 盘下载:通过U盘上传用户XX列表,下载门禁考勤别录以及照片。
7)、TCP/ IP :通过TCP/IP网络设置设备状态,以及上传下载信息。
8)、照片追查,安全性好:无论人脸识别成功、失败,都有人脸照片记录可追查,安全性好。
9)、四种验证,灵活选择:支持刷人脸识别、工号人脸识别、刷卡人脸拍照、刷卡人脸识别四种验证方式,方便用户灵活选择。
2.2、虹膜识别产品特点1).高灵敏度,高信噪比,高质量图像采集2).标准USB2.0接口3).分辨率:640X480x2804).帧率:30 frames/s5).虹膜图像采集自动触发,使用方便,无需使用者任何配合6).红外照明,使用不受外界光干扰7).采集距离:16-20厘米8).平均采集时间:<3秒9).功耗:<2W10).兼容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CE、Linux、Android、Mac平台2.3、指静脉产品特点1)、通过UART/USB收发指令;2)、最小存储条件下实现指静脉数据的登记及比对:指静脉模板为<1024字节;3)、专业设计光源、镜头和传感器;4)、1:N识别及1:1验证功能;5)、具有循环采集比对功能:HOST发该指令后模块一直处于采集静脉比队并将比对结果返回HOST;6)、有5个安全级别可以设置;7)、采集指静脉提取特征上传,下载指静脉特征值与当前采集的指静脉对比功能(该功能特别适合于将指静脉存储在接触式IC卡货非接触式IC卡中以验证是否持卡人本人);8)、可设置本模块访问密码(14个数字字符组成的密码),使本模块处于口令保护模式,极大提高通讯的安全性;三、生物识别技术参数3.1 人脸识别技术参数识别算法第二代人脸识别算法硬件平台高速数字媒体处理器摄像头专用双摄像头验证方式人脸识别、工号人脸识别、刷卡人脸拍照、刷卡人脸识别验证速度<1秒拒识率<1%误识率<0.001%通信方式标准TCP/IP、U盘电源12V DC,工作电流1.5A报警功能防拆报警使用温度0~40℃1)、采用高速数字媒体处理器2)、验证方式可通过人脸识别、工号人脸识别、刷卡人脸拍照、刷卡人脸识别3)、拒识率:<1%4)、误识率:<0.001%5)、通信方式:标准TCP\IP、U盘6)、电源:12VDC,工作电流1.5A7)、安装方式:壁挂式\桌面式\落地式3.2 虹膜识别技术参数3.3 指静脉识别技术参数1、采用高性能SOC,高XX功能;2、采用高清晰CMOS传感器+专用镜头+滤光片+近红外主动光源;3、认假率:<0.0001%;4、拒真率:<0.01%;5、比对方式:1:N及1:1;6、1:N认证速度:500用户<3秒;7、指静脉模板<1024字节;8、工作电压DC5V 工作电流小于100mA;9、工作温度:-10-60℃相对湿度:20%-80%四、生物识别梯控产品总结4.1人脸识别优点:相比较其他生物识别技术而言:非接触的,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非强制性,被识别的人脸图像信息可以主动获取;并发性,即实际应用场景下可以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及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