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流程建模仿真功能介绍_new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5
业务流程建模和仿真业务流程建模是指将一个业务流程抽象地表示为一组活动、任务和决策的集合,以及这些活动之间的关系和控制逻辑。
建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业务流程的组成和流程,以便于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
常用的业务流程建模方法有流程图、状态转换图和Petri网等。
在建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符号和符号组合来表示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元素,如活动、任务、决策、支持系统等。
建模还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软件来辅助完成,如BPMN工具和流程建模软件等。
通过业务流程建模,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各项业务流程的组成和流程,从而为后续的仿真和优化提供基础。
业务流程仿真是指在建模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和运行业务流程,以便于观察和分析流程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仿真可以基于建模的结果,对业务流程在不同输入和条件下的运行情况进行模拟。
仿真可以通过改变流程中的一些参数和决策,观察其对流程性能和结果的影响。
通过仿真,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业务流程的性能、资源利用率、瓶颈和风险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为优化流程提供依据。
业务流程建模和仿真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业务流程。
通过建模,可以将复杂的业务流程简化为可视化的图形,使得业务流程更加易于理解和分析。
通过仿真,可以模拟和观察业务流程在不同情况下的运行情况,进一步深入了解流程的性能和问题。
其次,它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和改进业务流程。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建模和仿真,可以发现流程中的瓶颈、冗余和风险等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通过仿真来评估改进的效果。
最后,业务流程建模和仿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风险。
通过准确地把握和优化业务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综上所述,业务流程建模和仿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改进业务流程。
通过建模和仿真,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流程的组成和流程,发现并解决流程中的问题,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业务流程建模和仿真,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应用。
基于IDEF3的VMI过程建模本文通过阐述VMI的工作流程,用IDEF3方法进行了VMI过程建模,从而更好的描述和分析VMI的经营过程。
标签:供应商管理库存(VMI)IDEF3方法過程建模过程流细化说明一、概述过程建模是企业建模核心,它通过定义组成活动及其活动之间逻辑关系来描述工作流程,从而准确描述企业的经营过程,是经营过程分析、优化和控制的重要基础。
目前,过程建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建模方法和性能分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IDEF3的过程建模方法,它是一种结构化、图形化的面向交流和理解的过程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对经营过程具有较好的描述能力,能够灵活、高效地管理大量模型。
二、IDEF3IDEF3是为过程建模而设计的,采用图形化的语言描述过程,它通过一些基本元素的各种各样的组合,来描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
IDEF3过程流图的基本语法元素包括:行为单元(U0B)、交汇点、联接。
IDEF3方法具有许多优点:①基本元素少,表现形式简单直观,掌握和使用较容易;②许多相关信息由每个元素的细化说明来定义;③能表现灵活多变的状况,具有较好的柔性;④通过对行为单元的分解,可将过程由粗到细分层次表述,描述多种抽象层次;三、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为适应供应链一体化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VMI以信息系统为支持,在核心企业与相关的合作伙伴之间的契约的基础之上,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决定库存水平。
供应商通过EDI及时地获得零售企业的商品销售、库存数据等信息,从而帮助供应商更准确地预测和分析零售商的商品需求,并使供应商及时地调整和部署进货、库存、调拨活动,实现对零售商库存的主动监控、管理和补货,从而为零售商提供更为优质、高效地服务,减少商品缺货和断档现象,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高效响应。
VMI的整个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四、基于IDEF3方法的VMI过程建模图1给出了VMI工作流程图,从中可以看出VMI管理模式的大致流向,IDEF3是一种为获取对过程的准确描述所用的方法,准确的描述是分析问题,进而改造过程的基础。
Flexsim仿真软件介绍从1993年起,Flexsim软件产品就进入了仿真软件市场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咨询业务。
经过十多年在仿真行业的经验积累以及高新软件技术的应用,我们已经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工具Flexsim。
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惟一一个在图形建模环境中集成了C++IDE和编译器的仿真软件。
在这个软件环境,C++不但能够直接用来定义模型,而且不会在编译中出现任何问题。
这样,就不再需要传统的动态链接库和用户定义变量的复杂链接。
Flexsim有很广阔的应用范围,还能应用在更高层次的仿真工程上。
欢迎大家使用Flexsim,它一定会令你耳目一新!Flexsim能应用于建模、仿真以及实现业务流程可视化。
下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Flexsim仿真软件。
一、建模Flexsim应用深层开发对象,这些对象代表着一定的活动和排序过程。
要想利用模板里的某个对象,只需要用鼠标把该对象从库里拖出来放在模型视窗即可。
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坐标(x,y,z)、速度(x,y,z),旋转以及一个动态行为(时间)。
对象可以创建、删除,而且可以彼此嵌套移动,它们都有自己的功能或继承来自其他对象的功能。
这些对象的参数可以把任何制造业、物料处理和业务流程的快速、轻易、高效建模的主要特征描述出来。
下图是一个仓库的模型:Flexsim中的对象参数可以表示几乎所有存在的实物对象。
像机器、操作员、传送带、叉车、仓库、交通灯、储罐、箱子、货盘、集装箱等等都可以用Flexsim 中的模型表示,同时数据信息也可以轻松地用Flexsim丰富的模型库表示出来。
层次结构Flexsim可以让建模者使模型构造更具有层次结构。
在组建客户对象的时候,每一组件都使用了继承的方法,在建模中使用继承结构可以节省开发时间。
Flexsim可以使用户充分利用Microsoft Visual C++的层次体系特性。
用户化目前在市场上,还没有其他任何仿真软件能像Flexsim这样有更多的用户化设定。
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的建模与仿真李梦然【摘要】在分析冷链配送中心物流运作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得到系统运作中机器设备和人员的效率.对初步仿真的输出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找到影响全局的瓶颈工序以及闲置资源,进行二次仿真.最后对改进前后两种方案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及评价,得到了优化方案.【期刊名称】《物流科技》【年(卷),期】2014(037)008【总页数】4页(P115-118)【关键词】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建模与仿真【作者】李梦然【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52.1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也从传统的单一型向现代化的多样型、快捷型转变,对于冷链物流市场的需求增速日益加快,冷链物流业正在广泛兴起。
为进一步提高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2010年7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颁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达到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 15%、8%、10%以下的目标[1]。
作为物流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节点,物流配送中心是实现产品快速、准确、按时配送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
冷链物流产品具有鲜活性、易腐性、及时性和物流成本所占比重较大的特点,对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随机型离散事件系统,解析法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优化,为了避免在配送中心的优化构建上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系统仿真方法是必然的选择。
仿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物流工程建设,其优点是有相对的弹性和直观性,可用于建立复杂大型系统,能够反映系统中发生阻塞和瓶颈的位置和情况[2]。
bpm仿真原理一、BPM简介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简称BPM)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识别、优化和自动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BPM涵盖了流程设计、实施、监控和改进等多个方面,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BPM仿真原理BPM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和分析业务流程,以便更好地理解、优化和调整流程。
BPM仿真基于系统动力学、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理论和方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模拟实际业务流程的运行情况,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三、BPM仿真方法1.离线仿真:在计算机上模拟业务流程,分析流程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效果,为流程优化提供参考。
2.实时仿真: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实时监控和分析业务流程,实现对流程的动态调整。
3.混合仿真:结合离线仿真和实时仿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流程管理的综合效果。
四、仿真工具与技术市面上有许多成熟的BPM仿真工具,如Tecnomatix、AnyLogic等。
这些工具具有丰富的功能,可以满足企业对业务流程建模、仿真和优化等方面的需求。
此外,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也为BPM仿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实施和管理业务流程。
五、应用场景和优势1.生产制造:通过BPM仿真,企业可以分析生产线的产能、瓶颈和调度策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2.供应链管理:BPM仿真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供应链各环节的性能,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3.客户服务:通过仿真客户服务流程,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客户需求和满意度改进点,提升客户体验。
六、结论与展望BPM仿真技术在企业业务流程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工具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高效地管理和处理复杂的业务流程。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的效率和优化业务流程,业界开发了一些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工具,并探讨它们在提升业务效率方面的作用。
一、工作流引擎工作流引擎是一种常见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工具,它可以将复杂的业务流程拆分为各个环节并自动化执行。
通过工作流引擎,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可视化、监控和调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工作流引擎通常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编辑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拖拽和连接各个环节来设计和配置业务流程。
同时,工作流引擎还支持角色、权限和任务分配等功能,可以实现对流程的灵活控制和管理。
二、业务流程建模工具业务流程建模工具是另一种常用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工具,它可以将业务流程以图形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并提供一系列的建模元素和符号来表示各个环节、数据流和决策点等。
通过业务流程建模工具,用户可以清晰地了解业务流程的结构和运行逻辑,从而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业务流程建模工具通常支持多种建模符号和标记法,如BPMN(Business Process Model and Notation)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流程仿真工具流程仿真工具是一种辅助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的工具,它可以模拟和评估业务流程的执行效果,并提供性能指标和可视化的报告。
通过流程仿真工具,用户可以对业务流程进行多次实验和调整,以找到最佳的优化方案。
流程仿真工具通常提供了丰富的模拟参数和场景设置,可以模拟实际运行环境下的各种情况,帮助用户全面了解业务流程的效率和稳定性。
四、数据分析工具数据分析工具在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对业务流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以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问题。
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深入了解业务流程的瓶颈和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改进。
业务流程管理中建模方法比较研究业务流程管理中建模方法比较研究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需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重新梳理自己的业务流程。
造就卓越的流程,凝练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于是出现了业务流程管理热潮。
业务流程再造/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理论由迈克尔·哈默首先于1990年提出以来受到广为关注。
BPR的实质是对业务流程的一种系统变革,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对被专业分工和官僚体制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再造。
由于BPR项目实施的成功率较低,据统计70%的BPR项目五年后均归于失败,所以人们把目光渐渐转向业务流程管理,它更强调循环的、可持续的方法论,更包含了BPR的思想。
1 业务流程管理的概念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流程管理的核心是流程,流程管理的本质就是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
流程管理首先保证了流程是厩向客户的流程,流程中的活动都应该是增值的活动,从而保证了流程中的每个活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且活动之间相互配合。
与BPR的定义相似,流程管理的定义也包含了几个关键词:规范化、流程、持续性和系统化。
可以看出,流程管理将原来BPR定义中的彻底性、根本性融得出几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着重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以促进其完善,更好地应用于业务流程管理。
3 经典建模方法研究3.1 IDEF系列方法3.1.1 IDEF系列方法研究现状目前对IDEF的研究颇为广范与深入,IDEF建模方法已应用于很多领域,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李爱民,方宗德把IDEF建模方法应用于工程设计重用系统,建立了支持设计重用过程的IDEFO系统模型,指出IDEF方法相对于其它系统分析方法由于其自身的突出特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而且实践证明采用IDEF进行复杂系统、产品设计分析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ARIS 业务流程动态仿真简介产品描述和情况介绍ARIS Simulation是业务流程动态分析的专业工具。
因为ARIS Simulation完全集成在ARIS Toolset TM中,所以你可以使用记录在ARIS Toolset中的与流程相关的数据,以此作为业务流程仿真的基础。
仿真提供了关于流程执行,流程的弊病以及资源瓶颈的信息。
因此可以在对任何高成本的流程进行变动之前,根据仿真得到的流程关键性能指标,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估并执行一个实际的基准测试。
优化的业务流程面对全球化趋势,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些新的动向,公司不得不仔细设计它们的业务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为此,必须考虑下列关于处理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按怎样的顺序?这又带给我们一个新的问题:公司的组织决策定位是最优的吗?仅仅描述业务流程是不够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判断不同流程之间的动态互作用,ARIS Simulation 提供了大量的分析选项。
它允许对业务流程实际仿真,因此可以在实施那些流程之前评估不同的方案,然后选择最好的方案,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ARIS产品的集成ARIS Simulation完全集成在ARIS Toolset中。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那些记录在ARIS Toolset中的流程来进行仿真。
业务流程的仿真解决了许多问题。
比如,流程是否实际可行?流程的运作周期是多长,以及可用资源的用途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你可以缩短流程运作时间,并且实现资源的优化使用。
这导致了可执行流程的增多,从而降低了成本。
而且,ARIS Simulation产生的关键性能指标可以重用,用于ARIS ABC中进行基于活动的成本分析。
方法和功能ARIS Simulation是在ARIS TM方法所创建的流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
虽然业务流程的控制流以文档的形式表示在流程模型中,但是流程实例模型描述了这些流程实际上是如何相互配合的。
摘要随着我国参加WTO,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比以前更加剧烈。
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而业务流程重组是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这一思想虽然已经出现了十余年,但迄今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
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企业全面改进自身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企业的效益产生飞跃式的提高。
目前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在于缺乏对业务流程的定量分析手段,对于流程的简化与集成没有现实可行的方法与工具。
另一方面,对流程进行建模以及如何对已经建立的流程模型进行分析及应用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
本文试图从业务流程建模的角度出发,首先对业务流程的分解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活动的表示方法。
并研究了活动的分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然后通过对Meta-Model、UC矩阵、PERT图、GRAI、Petri网模型等建模技术的研究与比拟,分析了各种建模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由于这些建模方法都来自其它领域,并非专为业务流程所设计,所以本文以Petri 网模型为例,对业务流程建模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
在此根底上,通过仿真系统对业务流程模型进行仿真,在仿真过程中计算流程的各种参数,从而为流程的简化与集成提供依据。
最后,本文对仿真的运行管理和仿真的数据分析进行了研究。
为业务流程模型仿真在流程简化和集成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BPR;业务流程;业务流程重组;流程建模AbstractWith our country joining WTO, domestic enterprises are facing further fiercer market competition than before. Under this kind of condition, enterprises need urgentl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And it is the effective way that enterprises improve management, increase the benefit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ed. this thought, Though has already been presented more than ten years, is still at the starting stage so far, and have not been formed a ripe theory and method system yet. To study the theory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 will help enterprises improve one's own management all-side. Improve synthesized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 enable benefit of enterprises to improve at a leap type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enterpris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on one hand lie in lack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ans of business process, having no available methods to simplify and integrate the proces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blem to model the process and to analyses and use the existing model efficiently still existing.This paper attempt to proceed from angle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first to study the method of resolving business process, present the expression method of the activity, and studied the content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tivit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activities, etc. Then by studying and comparing of modeling technology, such as Meta-Model, UC matrix, PERT chart, GRAI, Petri network model, etc, we can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kinds of modeling method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Because the modeling methods all come from other fields, which are not designed for business process specially, this paper takes Petri network model as an example to improve the process modeling method of the business. On this basis, we carry on emulation to the process model of the business with the emulation system, calculate various kinds of parameters of the procedure in the course of emulation, thus offer basis on which procedure simplifies and integrates. Finally, this paper has studied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data analysis of emulation. The application while the process is simplified and integrated of emulation of model of procedure of thebusiness has offered the method that can be drawn lessons from.Keywords BPR; Business Process;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Process Model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7)课题背景 (7)时代的需要 (7)基于传统分工体制的业务流程的缺点 (8)业务流程重组理论产生的背景 (8)历史背景 (9)时代背景 (10)技术背景 (11)业务流程重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国外研究现状 (12)国内研究现状 (13)业务流程重组的反思与开展 (14)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第2章业务流程重组〔BPR〕的根本理论 (17)业务流程的概念 (17)业务流程的定义 (17)业务流程的特点 (17)业务流程重组的根本思想 (19)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20)业务流程重组的特征 (20)业务流程重组的原那么 (23)业务流程重组的实质 (25)实施业务流程重组的条件 (27)现代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的关系 (28)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 (29)结果分析 (29)技术分析〔IT能力〕 (29)活动去除 (30)代理基准法 (30)流程简化 (30)本章小结 (31)第3章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研究 (32)概述 (32)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的目的 (32)业务流程模型的特征 (33)业务流程的建模方法概述 (33)流程分解 (34)流程的结构 (34)活动的表示 (35)活动的分类 (37)活动之间的关系 (38)业务流程图 (38)业务流程的结构模型 (40)业务流程的Meta模型 (40)利用UC矩阵对流程的结构建模 (44)业务流程的状态模型 (46)3.4.1 PERT模型 (46)3.4.2 GRAI模型 (47)3.4.3 Petri网 (49)业务流程中信息流的建模方法 (50)数据流程图〔DFD图〕 (50)3.5.2 IDEF0模型 (51)本章小结 (52)第4章业务流程建模方法改进与模型仿真研究 (53)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 (53)业务流程的结构建模方法的优缺点 (53)业务流程的状态建模方法的优缺点 (54)流程建模方法的改进研究 (55)扩展的Petri网模型 (55)对流程进行建模 (57)流程模型仿真研究 (58)对业务流程模型的仿真 (58)4.3.2 仿真运行管理 (60)仿真数据分析 (61)本章小结 (62)结论 (63)参考文献 (64)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业务流程仿真功能说明
一、总述
业务流程仿真工具是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集成化企业制造实验室开发完成的,基于工作流理论的仿真系统。
使用业务流程仿真系统可以针对实际物流、制造、生产等流程进行模型的构建及过程仿真,得到拟实仿真结果,通过分析资源利用率、活动排队、成本等数据,对实际排产、流程优化提供必要参考。
业务流程仿真工具与集成化企业建模工具直接集成,流程、资源、组织的建模和资源的配置工作在建模平台中完成,而业务流程仿真工具可以提供仿真场景配置、仿真运行展示以及仿真结果输出和展示的功能。
以下各部分分别针对各部分功能进行简单介绍。
二、仿真配置功能
仿真配置是进行业务流程仿真的第一步骤,只有进行了正确的配置,业务流程仿真才能得到正确、有效、接近实际情况的结果。
在仿真配置中,仿真者需要对业务流程、资源(组织)以及仿真场景等内容进行配置。
以下分别对各部分的配置内容进行介绍。
1.业务流程建模及配置
1)过程视图
业务流程配置在集成化建模工具的建模窗口中完成,通过对实际的业务流程进行抽象,使用活动网络图的方式表现并建模。
当前业务流程仿真工具中,可以提供开始节点、结束节点、活动节点、过程节点、与节点、或节点、异或节点、决策节点等。
在建模窗口中可以完成相应的业务流程图过程视图建模。
在完成业务流程过程视图建模后,可以针对不同的节点配置对应的仿真数据。
比如对于活动节点,要设置活动完成时间的长度,这个长度可以是正态分布、常数、指数分布等,同时,还要将活动引用的资源和人员添加进活动的资源列表和人员列表,包括使用的资源和人员的类型以及数量。
2)资源、人员数目设置
在资源、组织视图中,添加相应的资源,并为其设置资源名、资源类型、资源数目等,同时在组织视图中添加相应的人员,并为人员分配职位、角色等。
这些资源作为仿真所使用的资源库,与实际的情况相对应。
2.仿真场景设置
相同的业务流程在不同的时间、工作班次等情况下,会得到不一样的仿真结果,因此,在完成了业务流程数据的基本配置后,本工具还提供了仿真场景的设置功能。
仿真场景中可以针对仿真开始时间、结束方式、事务到达频率、工作时间表、异常事件等内容进行设置。
●设置仿真开始时间:设置仿真开始的日期与时、分、秒;仿真时将会以仿真开
始时间作为本次仿真的起点,以决定仿真过程中工作时间表的使用。
●设置仿真结束方式:设置仿真结束的方式,本工具可以提供两种方式。
✓按时间结束:设置仿真时间长度(如10天),到达仿真规定时间长度后,仿真自动终止;
✓按事务完成数目结束:设置仿真对应的事务,当完成了指定数量的事务后,仿真自动终止。
●设置仿真时间单位:设置对应的仿真时间单位,作为仿真计时的基准。
包括时、
分、秒等。
●安全事务数限制:设置仿真系统中存在的最大事务数目,若超过该数目,则停
止仿真。
●设置仿真事务:即到达仿真开始节点的事务名称、到达时间间隔(包括正态分
布、指数分布、常数等)、一次到达多少个,同时可以设置是否有超时事务(即
在非工作时间,事务是否到达)。
实际生产、公司流程中,与事务对应的内容
包括医院中的病人到达、生产中的原料投放等。
●设置仿真时间工作表:即设置仿真的工作时间表,以一周为周期,可以设置一
周内每一天的工作时间。
并且可以设置特殊节假日。
仿真过程中,活动节点和
资源将按照此时间表进行工作。
●设置异常事件:可以设置异常事件,比如事务到达。
即在仿真事务按一定的频
率到达之外,还可以设置事务的异常到达
以上这些统称为仿真场景,可以保存仿真场景,下次运行直接使用。
3.仿真动画设置
业务流程仿真工具不仅可以通过仿真得到拟实流程数据结果,同时可以即时展示仿真动画,显示各活动节点排队、事务处理等情况,在配置界面中可以针对仿真动画进行设置,包括仿真动画是否显示以及仿真动画的运行速度等。
图 1 仿真动画设置
4.资源数量动态变化设置
仿真工具中,资源数量既可以是固定数量,同时也可以针对具体时间段,设置资源数量的变化,在配置界面中可以针对所有的资源设置对应的动态变化数量,以符合实际的需求。
比如资源A数目是10,在4月27号数目由于某种原因,数目变成9,则可以在这里添加对应的资源A的变化情况。
图 2 仿真资源动态设置
5.活动时间动态设置
图3仿真活动时间动态设置
在仿真场景设置中已经为一次仿真绑定了工作的时间。
此外,业务流程仿真可以满足用户对仿真中某些活动的加班需求或者特殊工作时间的需求。
可以通过它来设置某一活动在特定日期的特定工作时间。
三、仿真运行功能
在完成业务流程仿真的配置部分后,可以开始仿真过程的运行。
使用者可以通过“开始”、“结束”、“暂停”等按钮实现仿真过程的开始、结束以及暂停。
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会显示相应的仿真动画如下图所示,仿真动画会动态地显示仿真当前进行的状
况。
在显示中,代表有一个事务在排队,代表有一个事务正在被处理,代表有1个事务正在被处理、有12个事务正在排队、有28个事务处理完成或者正在处理。
图 4 仿真动画显示
在屏幕下方会显示仿真状态、当前时间(绝对时间)、已运行时间(相对时间长度)和非工作时间(相对时间长度)。
如下图所示:
图 5 仿真状态栏
四、仿真的结果
在仿真结束后可以,业务流程仿真工具可以自动生成仿真相关的报表,分为时间、成本、资源、队列四个部分展示仿真结果。
为决策提供参考。
●时间:包括每个过程和每个节点的完成事务数、平均周期、平均工作时间、平
均等待时间、平均等待资源时间、平均非活动时间;
●成本:包括每个过程和每个节点的总成本、总设备成本、总人力成本、总原材
料成本、总标准成本、总超时成本、总增值成本、总非增值成本;
●资源:包括每个被引用资源的资源总数、使用次数、平均利用率、平均忙碌时
间、平均闲置时间、平均超时时间、平均成本、总成本。
用户还可以通过曲线
图看到随仿真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资源总数、资源忙个数、等候该资源的事务数。
该图支持时间的缩放功能,即用户不仅可以查看整个仿真时间段内资源的相关
情况,还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放大。
●队列:包括每个节点的的平均等待数量、最大等待数量、最大活动中数量、最
大容量。
用户还可以通过曲线图看到随仿真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活动忙、闲状况,同样也支持时间的缩放功能。
以上内容均支持表格显示和图形可视化显示等两种方式。
每次仿真结束生成的结果会被自动保存,可以通过仿真窗口的“数据”-“仿真数据管理”随时调用查看此前生成的仿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