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韩非子选读之郑人有买履者》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14
《郑人买履》ppt课件•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探讨•主题思想阐释与现实意义探讨•知识拓展:相关寓言故事欣赏与比较•课堂互动环节目录CONTENTS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郑人买履》出处及时代背景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时代背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剧烈,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韩非子作为法家代表人物,强调法治和实用性,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深刻剖析。
韩非子生平及主要成就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
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寓言故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寓言故事是一种具有讽刺或劝诫性质的文学体裁,通过简短的故事来传达深刻的道理。
《郑人买履》作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简洁明快的叙述和深刻的寓意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郑人买履》所传达的“做事要灵活变通,不能墨守成规”的道理,对于后世文学创作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该故事也被广泛选入各类教材和读物中,成为启迪人们智慧的经典之作。
02文本解读与赏析原文呈现与注释解读原文呈现展示《郑人买履》的原文,包括生僻字的注音和断句。
注释解读对原文中的难词、生词进行详细解释,包括词义、用法和例句等。
同时,对原文中的典故、成语等进行解释和介绍。
故事情节梳理及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梳理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对《郑人买履》的情节进行梳理和概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
人物形象分析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形象分析,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表现和思想感情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
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和启示寓言所蕴含的道理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领悟《郑人买履》所蕴含的道理,如盲目追求形式、不注重实际等。
目录•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与特点分析•故事情节梳理与高潮部分剖析•文化内涵挖掘与现实意义探讨•知识拓展:类似寓言故事推荐阅读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01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02战国时期法家韩非所作03一则寓言故事,讽刺不懂变通、墨守成规的人《郑人买履》故事来源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著作《韩非子》,包含大量寓言故事和法治思想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01020304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剧烈,各国竞相变法图强韩非寓言以现实为基础,通过讽刺手法揭示社会现象《郑人买履》体现了作者对于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批判态度故事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时代背景与文学价值文本解读与赏析原文呈现及注释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本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lǚ,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duó,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后面的度字音dù,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词汇解析与典故出处01重要词汇郑人、履、度、坐、市、操、反、罢、宁、自信。
02典故出处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的著作总集,又称《韩非子全书》。
修辞手法文章运用了夸张、讽刺等修辞手法,如“宁信度,无自信也”一句既讽刺了郑人墨守成规的行为,也夸张地表现了他的固执和不知变通。
句式结构文章以叙述为主,通过对话形式展现故事情节,句式多变,既有陈述句也有疑问句和感叹句。
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探讨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分析主题思想本文通过郑人买履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揭示了生活中一些人过于迷信规则、缺乏实践经验的弊端。